艺术概论(孙美兰)1
- 格式:ppt
- 大小:13.65 MB
- 文档页数:26
一、填空:1.艺术起源说有巫术说、游戏说、模仿说、劳动说、心理映射说。
2艺术创作过程可分为生活体验、艺术构思、意象物化三个基本阶段。
3.形象思维的主要特征有形象性、想象性、情感性、艺术个性、审美性。
4.艺术作品主题的产生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作品的思想内容,二是作者的情感上的偏爱。
5.艺术的社会功能主要有认知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
6.艺术作品的内容由题材和主题两种因素构成。
7.艺术创作方法的两大主流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8.《思想者》雕塑的作者是法国艺术家罗丹。
9. 德国接受美学家伊瑟尔提出了的“隐含的读者”概念。
10. 艺术典型主要包括典型环境、典型形象等。
(典型人物、典型形象或典型性格,自己选着写吧)11. 王朝闻早在50年代就首先提出艺术接受中“再创造”、“再评论”的理论。
12. 中国画独特美是形式美与意境美相结合。
13. 罗丹的“巴尔扎克”属于艺术中的雕塑美术。
14. 马克思主义的起源说是劳动说。
15. 艺术创作方法主要有现实主义、古典主义、自然主义、现代主义和浪漫主义。
16. 顾恺之的《论画》和谢赫的《画品》为代表的著述,是中国最早的绘画理论专著。
二、名词解释:1. 艺术语言:指的是它在艺术作品中起到类似语言的表情达意的作用。
事实上艺术语言就是艺术作品的物质表现手段,是作品的外部形式。
每个种类的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
如绘画语言包括线条、色彩、构图等;音乐语言包括旋律、和声、节奏等;电影语言包括画面、声音、蒙太奇等。
2. 艺术直觉:就是在一定的艺术心理定势的不知不觉的导向和作用下,对客观事物感知后,不经过复杂的智力思考的逻辑过程而直接、迅捷的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思维活动。
3. 现代主义创作方法:是指艺术家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通过艺术形象的典型化,真实的再现生活的一种创作方法。
它的基本特征是:艺术描绘的客观性、艺术形象的典型性、思想倾向和情感的隐蔽性。
4. 艺术风格:简单地说,风格就是艺术作品的因于内而符于外的风貌,是艺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面貌。
《艺术概论》孙美兰复习知识要点胡於怀整理第一章艺术的形态第一节艺术是意识形态也是生产形态1.什么是艺术?p12.艺术的三个突出特点是什么?p2●艺术形态要求强烈的主体性●艺术形态是对象化的存在●艺术形态是美的形式构成3.《黄河大合唱》光末然词冼星海曲第二节艺术形态的划分主要看我给大家的笔记内容,包括涉及到的名词、作者、作品、国籍等!!要注意的知识点有:●时间艺术有哪些?音乐、文学问:为什么音乐能够显示出特殊的魅力?答:P6《送别》李叔同●空间艺术有哪些?绘画、雕塑问:运用色彩传达审美经验的三种方式是什么?答:P9●时空艺术有哪些?舞蹈●19世纪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的绘画连作《卢昂大教堂》●后印象主义三杰:法国塞尚、高更;荷兰凡高(塞尚被20世纪的艺术家们称为“现代绘画之父”。
)各自的代表作●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俄罗斯巡回画派(列维坦、列宾等代表作)●俄罗斯的康定斯基属于热抽象;荷兰的蒙德里安属于冷抽象●美国当代“乡土写实主义“画家怀斯代表作《克里斯蒂娜的世界》●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舞蹈的三要素:姿势、结构、动作。
(参考我讲课内容的笔记)●芭蕾舞P18●俄罗斯的柴可夫斯基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
●古希腊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
●戏剧的体验派与表现派。
(参考我讲课内容的笔记)●中国梅兰芳的表演体系P21●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提出的建筑三原则:实用、坚固、美观。
●建筑美学法则之一:“形式服从功能”,19世纪末美国建筑学家路易斯.沙利文提出。
●问:西方古代建筑(古希腊)的三种柱式:多利斯(男性)、爱奥尼亚(女性)、科林斯分别不同的特点有哪些?P25●印度的泰姬陵。
第三节艺术形态的构成关系1.外在世界2.内在世界4.二者构成关系特点是:直接面向外在世界,通过外在世界来展示内在世界、通过物质世界来展示精神世界,通过自然世界来展示社会文化意识世界,通过实体世界来展示心灵世界.这是各种类型的艺术形态构成关系中,最基本、最普遍、最重要的一种。
艺术概论孙美兰重点知识笔记艺术,作为人类精神文明的璀璨明珠,承载着丰富的情感、思想和创造力。
孙美兰教授对于艺术概论的研究和阐述,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深入理解艺术世界的大门。
以下是对孙美兰艺术概论中的重点知识的梳理和记录。
一、艺术的本质孙美兰教授指出,艺术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精神生产形态。
它反映着社会生活,同时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艺术并非简单地对现实的复制,而是艺术家通过主观的感受和表达,对现实进行提炼、加工和创造。
艺术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
艺术家们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将个人的情感、体验和思考融入到作品之中,使其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意义。
同时,艺术也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如审美教育、认知功能和娱乐功能等,能够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艺术的特征(一)形象性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生活的特殊形式,是艺术家根据现实生活,经过提炼、加工而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审美意义的具体可感、鲜明生动的图画。
无论是视觉艺术中的绘画、雕塑,还是听觉艺术中的音乐,或是语言艺术中的文学,都通过独特的形象来传达情感和思想。
(二)主体性艺术创作、艺术作品以及艺术欣赏都具有主体性。
艺术家作为创作主体,其个性、气质、修养和审美理想等都会在作品中得到体现。
艺术作品则是艺术家主体性的物化形态,反映了艺术家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而在艺术欣赏中,欣赏者也具有主体性,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文化背景和审美趣味对作品进行解读和评价。
(三)审美性艺术的审美性是其最根本的特征。
艺术作品通过美的形式和内容,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启迪。
艺术的审美性不仅体现在形式美上,如色彩、线条、构图等,更体现在作品所蕴含的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情感力量上。
三、艺术的分类孙美兰教授将艺术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常见的有以下几种:(一)实用艺术包括建筑、园林、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等。
实用艺术具有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特点,既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又给人以美的享受。
第一章艺术的形态第一节艺术是意识形态,也是生产形态一、艺术形态要求强烈的主体性二、艺术形态是对象化的存在三、艺术形态是美的形式构成第二节艺术形态的划分一、物化结构与艺术形态二、符号体系与艺术形态第三节艺术形态的构成关系一、直接面向外在世界——通过外在世界展示内在世界二、直接面向内在世界——通过内在世界展示外在世界三、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的综合性显现第四节艺术形态与主体世界一、指导思想的一元和艺术创新的多元二、艺术家心灵呈现的直接性和间接性三、感情与思想存在的方式第一节艺术是意识形态,也是生产形态一、艺术形态要求强烈的主体性二、艺术形态是对象化的存在三、艺术形态是美的形式构成1、马克思提出掌握世界的四种方式(填空)人类用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和理论的(科学的)四种方式掌握世界。
2.艺术是什么?/艺术的定义?①艺术,是人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工具,借助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技巧,在精神与物质材料、心灵与审美对象相互作用、相互结合的情况下,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创造性劳动。
②艺术既是意识形态,也是精神生产形态。
艺术具有的形象性、情感性、审美性、创造性等基本特征。
3.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有什么不同呢?①物质生产:满足人类的物质需求,具有使用价值。
②精神生产: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具有审美价值。
4.为什么艺术是意识形态又是生产形态?人类用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和理论的(科学的)四种方式掌握世界。
所谓的掌握世界就是认识世界的方法手段与途径或反应人类认识生活的方式。
艺术也是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是对世界的一种认识。
所以艺术也是意识形态。
另外,艺术也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马克思提出精神生产,强调艺术的精神在生产形态方面存在巨大的实践性威力。
艺术是社会审美观念、社会意识和社会文化心理的产物,具有精神生产的特征。
艺术创造也在改变和构建着自然界的物质存在,具有物质生产的某些特征。
5.艺术创造的目的——主要实现它的审美价值,它要满足的是人们心灵的渴求和精神上的需要,它要唤醒的事人们超越美学贫困的自创力。
艺术概论孙美兰重点知识笔记艺术,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远的影响力吸引着人们的关注和探索。
孙美兰老师对于艺术概论的研究和阐述,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深入理解艺术的大门。
以下是对孙美兰老师相关重点知识的整理和记录。
一、艺术的本质艺术是什么?这是艺术概论中首先需要探讨的问题。
孙美兰老师认为,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类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和精神手段,表达对世界和自我的认识、感受和体验的一种创造性活动。
艺术不同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它具有形象性、情感性和审美性等特点。
艺术通过具体可感的形象来反映生活,这种形象不是对现实的简单复制,而是艺术家经过选择、加工和创造的结果。
同时,艺术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是艺术家内心情感的抒发和表达。
而审美性则是艺术的核心价值,它能够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愉悦。
二、艺术的起源关于艺术的起源,孙美兰老师介绍了多种学说。
其中,模仿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模仿;游戏说主张艺术是人类过剩精力的发泄,是一种无目的的游戏;表现说强调艺术是人类情感和内心世界的表现;巫术说则指出艺术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巫术活动;劳动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的劳动实践。
这些学说都从不同的角度对艺术的起源进行了探讨,但都有其局限性。
实际上,艺术的起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艺术的发展艺术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和革新性。
孙美兰老师指出,前代艺术总是给后代艺术以巨大的影响,后代艺术总是在继承前代艺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
同时,艺术的发展还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和影响。
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都会对艺术的发展产生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经济繁荣的时期,往往会出现艺术的繁荣;而在社会动荡的时期,艺术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风格。
四、艺术的创作艺术创作是艺术家将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观念转化为艺术作品的过程。
孙美兰老师强调,艺术创作需要艺术家具备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深刻的理解力和高超的表现力。
第一章艺术的形态一、为什么说艺术是意识形态,也是生产形态?人类思维着的头脑是用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和理论的四种方式掌握世界。
任何艺术,它的本质特性是审美的、创造性的意识形态,也是审美的、创造性的生产形态。
艺术,是人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工具,借助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技巧,在精神与物质材料、心灵与审美对象相互作用、相互结合的情况下,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创造性劳动。
艺术,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世界,同时也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世界自身的实践活动。
艺术,又是人类能动的、创造性的实践力生产出来的精神产品。
二、简论艺术形态的主体性和对象化的存在这二者的内在联系(之一而论)二者相互依存、有机统一。
任何艺术形态都要求生产者主体把强烈的主观意识及主观因素渗透到生产过程里,赋予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和气质、艺术风格和语汇、艺术天才和情感符号“物化”到产品之中。
如古琴曲《高山流水》,以悠扬悦耳的琴声成功的表现了浪花激溅、海鸟翻飞的自然景色,使得音随意转。
其意境独创性和个性风格皆具有不可复制性。
三、为什么说音乐是时间艺术而绘画是空间艺术?音乐不论是演唱或演奏,艺术内涵、情感情绪的表达,都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序列里动态性的实现的。
由于这种物化结构特性使音乐和时间结缘,在时间里显示它的生命活力和魅力,所以在美学上把它称为“时间艺术’.绘画是在一个特定空间,静态性的实现艺术内涵、情感情绪的表达。
由于这种物化结构的特性使使绘画与空间结缘,才能显示它的艺术生命和魅力,给人一个正面观的空间性幻觉,所以在艺术形态学和美学上把它称为”空间艺术“。
四、舞蹈,作为时空艺术,其三要素有着怎样的构成关系?舞蹈的姿态、结构、动作三要素紧密相连,缺一不可。
舞蹈是人用自己的肢体按照一定的节奏所进行的连续性的运动,是整个肢体的语言及多种因素的结合。
只有把韵律的、情感的、戏剧的、观念的和视觉的、造型的因素有机的组织在一起,才能取得统一的效果,增强舞蹈的表现力。
五、怎样把握表演艺术的结构体系?重点结合戏剧进行分析。
艺术概论孙美兰重点知识笔记艺术,这个充满魅力和创造力的领域,一直以来都吸引着无数人的探索和追求。
孙美兰的《艺术概论》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深入了解艺术的大门,其中包含了众多重要的知识要点。
以下是对这些重点知识的梳理和总结。
一、艺术的本质艺术的本质是艺术概论中首先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
孙美兰认为,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
它反映了社会生活,同时又高于社会生活,通过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将现实生活中的素材进行提炼、加工和升华,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出来。
艺术不是对现实的简单复制,而是艺术家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的表达。
它具有情感性、形象性和审美性等特点。
情感性是艺术的灵魂,艺术家通过作品传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引发观众的共鸣;形象性则是艺术的外在表现形式,通过具体可感的形象来传达内涵;审美性则使艺术具有独特的魅力,能够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愉悦。
二、艺术的特征1、形象性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生活的特殊形式,是艺术家根据社会生活,经过提炼、加工而创造出来的具体可感、富有感情色彩和审美意义的感性形式。
艺术形象包括视觉形象、听觉形象、文学形象等。
形象性是艺术区别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最基本的特征。
2、主体性艺术创作、艺术作品和艺术欣赏都具有主体性。
艺术家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他们的个性、气质、素养、才能等都会在作品中留下深刻的印记。
艺术作品是艺术家主体性的体现,反映了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观念。
艺术欣赏也是主体性的活动,欣赏者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文化背景和审美趣味对作品进行理解和感受。
3、审美性艺术的审美性是其最根本的特征之一。
艺术作品必须具有审美价值,能够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审美性体现在艺术作品的形式美和内容美两个方面。
形式美包括色彩、线条、构图、声音等元素的组合和搭配;内容美则包括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意境等。
4、情感性情感是艺术的内在动力,没有情感的投入,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艺术创作。
艺术家通过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欣赏者在欣赏作品时也会被作品中的情感所感染。
艺术概论孙美兰重点知识笔记艺术,这个充满魅力和创造力的领域,一直以来都吸引着无数人的探索和追求。
孙美兰的《艺术概论》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深入了解艺术世界的大门。
以下是对其重点知识的笔记整理。
一、艺术的本质艺术的本质是一个复杂而又深刻的问题。
孙美兰认为,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它反映了社会生活,但又不是对社会生活的简单复制,而是通过艺术家的主观创造,对生活进行提炼、加工和升华。
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密不可分。
社会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艺术家通过观察、体验和思考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和情感,从中获取灵感和素材。
同时,艺术也具有相对独立性,它能够超越现实的束缚,以独特的方式表达人类的理想、愿望和情感。
二、艺术的特征1、形象性艺术总是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艺术家的思想情感。
无论是绘画、雕塑、音乐、舞蹈还是文学作品,都离不开形象的塑造。
形象性是艺术区别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最显著特征之一。
2、情感性艺术是情感的结晶,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往往将自己强烈的情感融入到作品之中。
欣赏者在欣赏艺术作品时,也能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力量,从而产生共鸣。
3、审美性艺术具有审美价值,能够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愉悦。
艺术作品通过形式美、内容美等方面的表现,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三、艺术的分类艺术的分类方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按照艺术形象的存在方式,可以分为时间艺术(音乐、文学等)、空间艺术(绘画、雕塑等)和时空艺术(戏剧、电影等)。
2、按照艺术形象的感知方式,可以分为视觉艺术(绘画、雕塑等)、听觉艺术(音乐等)、视听艺术(电影、戏剧等)和想象艺术(文学等)。
3、按照艺术作品的内容特征,可以分为表现艺术(音乐、舞蹈、书法等)和再现艺术(绘画、雕塑、戏剧等)。
四、艺术的创作过程艺术创作是一个复杂而又充满创造性的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生活积累艺术家在生活中不断观察、体验和积累素材,为创作打下基础。
第一章艺术的形态一、为什么说艺术是意识形态,也是生产形态?人类思维着的头脑是用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和理论的四种方式掌握世界。
任何艺术,它的本质特性是审美的、创造性的意识形态,也是审美的、创造性的生产形态。
艺术,是人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工具,借助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技巧,在精神与物质材料、心灵与审美对象相互作用、相互结合的情况下,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创造性劳动。
艺术,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世界,同时也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世界自身的实践活动。
艺术,又是人类能动的、创造性的实践力生产出来的精神产品。
二、简论艺术形态的主体性和对象化的存在这二者的内在联系(之一而论)二者相互依存、有机统一。
任何艺术形态都要求生产者主体把强烈的主观意识及主观因素渗透到生产过程里,赋予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和气质、艺术风格和语汇、艺术天才和情感符号“物化”到产品之中。
如古琴曲《高山流水》,以悠扬悦耳的琴声成功的表现了浪花激溅、海鸟翻飞的自然景色,使得音随意转。
其意境独创性和个性风格皆具有不可复制性。
三、为什么说音乐是时间艺术而绘画是空间艺术?音乐不论是演唱或演奏,艺术内涵、情感情绪的表达,都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序列里动态性的实现的。
由于这种物化结构特性使音乐和时间结缘,在时间里显示它的生命活力和魅力,所以在美学上把它称为“时间艺术’.绘画是在一个特定空间,静态性的实现艺术内涵、情感情绪的表达。
由于这种物化结构的特性使使绘画与空间结缘,才能显示它的艺术生命和魅力,给人一个正面观的空间性幻觉,所以在艺术形态学和美学上把它称为”空间艺术“。
四、舞蹈,作为时空艺术,其三要素有着怎样的构成关系?舞蹈的姿态、结构、动作三要素紧密相连,缺一不可。
舞蹈是人用自己的肢体按照一定的节奏所进行的连续性的运动,是整个肢体的语言及多种因素的结合。
只有把韵律的、情感的、戏剧的、观念的和视觉的、造型的因素有机的组织在一起,才能取得统一的效果,增强舞蹈的表现力。
五、怎样把握表演艺术的结构体系?重点结合戏剧进行分析。
第一章艺术的形态第一节艺术是意识形态,也是生产形态一、艺术形态要求强烈的主体性二、艺术形态是对象化的存在三、艺术形态是美的形式构成第二节艺术形态的划分一、物化结构与艺术形态二、符号体系与艺术形态第三节艺术形态的构成关系一、直接面向外在世界——通过外在世界展示内在世界二、直接面向内在世界——通过内在世界展示外在世界三、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的综合性显现第四节艺术形态与主体世界一、指导思想的一元和艺术创新的多元二、艺术家心灵呈现的直接性和间接性三、感情与思想存在的方式第一节艺术是意识形态,也是生产形态一、艺术形态要求强烈的主体性二、艺术形态是对象化的存在三、艺术形态是美的形式构成1、马克思提出掌握世界的四种方式(填空)人类用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和理论的(科学的)四种方式掌握世界。
2.艺术是什么?/艺术的定义?①艺术,是人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工具,借助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技巧,在精神与物质材料、心灵与审美对象相互作用、相互结合的情况下,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创造性劳动。
②艺术既是意识形态,也是精神生产形态。
艺术具有的形象性、情感性、审美性、创造性等基本特征。
3.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有什么不同呢?①物质生产:满足人类的物质需求,具有使用价值。
②精神生产: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具有审美价值。
4.为什么艺术是意识形态又是生产形态?人类用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和理论的(科学的)四种方式掌握世界。
所谓的掌握世界就是认识世界的方法手段与途径或反应人类认识生活的方式。
艺术也是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是对世界的一种认识。
所以艺术也是意识形态。
另外,艺术也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马克思提出精神生产,强调艺术的精神在生产形态方面存在巨大的实践性威力。
艺术是社会审美观念、社会意识和社会文化心理的产物,具有精神生产的特征。
艺术创造也在改变和构建着自然界的物质存在,具有物质生产的某些特征。
5.艺术创造的目的——主要实现它的审美价值,它要满足的是人们心灵的渴求和精神上的需要,它要唤醒的事人们超越美学贫困的自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