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事故风险评估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37.92 KB
- 文档页数:18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风险评估]报告1000字为确保工作场所安全稳定,防范和应对各种安全生产事故是必不可少的。
在此基础上,编制一份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并进行风险评估,可以有效地识别潜在的危险和风险,提高安全生产状况,保障员工的个人安全和企业的正常经营。
本报告将对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风险评估进行探讨。
一、编制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需要注意的问题1.细致全面的考虑各种可能的事故情景,包括可能的发生原因、影响范围、紧急处理等步骤。
2.整合应急资源,明确相关应急机构和人员的任务和职责,制定应急通讯和应急协调机制。
3.设计合理的救援和安全疏散措施,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演练方案,不断完善和提高应急处置水平。
二、风险评估的内容和步骤1.内容(1)危险源识别:对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设备、物质、场所等进行识别,明确可能发生的危险来源。
(2)风险评估:对危险源进行评估,采用定量或定性方法,评定各种危险源的风险程度。
(3)应急响应:针对各类危险源制定相应的事故应急响应措施。
2.步骤(1)确定危险源的种类和数量,如火灾、爆炸、毒气泄漏、人为错误等,根据不同的危险源制定相应应急预案。
(2)对危险源进行分析,判定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采用风险等级和风险评估矩阵的方式对各种危险源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估。
(3)制定应急响应预案,包括警报、组织疏散、战斗搜索、紧急控制等方案。
三、示范案例分析某企业为了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编制了一份《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并对其进行风险评估。
在评估过程中,他们实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完善:1. 形成全面的安全生产事故清单,包括火灾、爆炸、毒气泄漏、人为错误等。
2. 利用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等手段,搜集了大量基础数据,进行了对各种危险源的预评估。
3. 采用标准化和规范化的风险评估方法,对危险源进行了细致评估,如:“火灾”场景的可能性、危害程度、应急措施等。
4. 在编制应急预案的过程中,与相关的应急协调机制和部门进行沟通、协商,形成了协同应急预案。
莫某公司-应急预案事故风险评估报告注:本报告分三个部分,首先是该公司应急预案的现状分析,其次是针对该公司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评估,最后是提出应对风险的建议和改进方案。
一、应急预案现状分析莫某公司是一家规模较大的制造型企业,主要从事机床研发、制造和销售。
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各种意外事故,如火灾、泄漏、爆炸等,因此制定科学的应急预案是非常重要的。
本公司目前的应急预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应急预案制定管理规范公司的应急预案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国际标准和国内实践经验等制定的。
各级管理者负责制定和执行应急预案,确保应急预案的及时更新和有效性。
2.应急响应组织机构公司成立了应急响应领导小组,由总经理担任组长。
该小组负责制定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演练、指挥应急响应,确保应急响应工作的快速、有效和无误。
3.应急资源准备公司组建了应急专家库和应急救援队伍,并配置了应急设备和物资,如应急通讯设施、照明设备、应急抢险车辆等,以备不时之需。
二、风险评估尽管莫某公司的应急预案已经较为完善,但在实践过程中仍有可能面临各种风险。
以下是对该公司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
1.火灾风险公司的厂房、仓库等建筑面积较大,存在火灾风险。
此类风险一般由电气故障、明火、高温等因素引发。
若遇到火灾,将可能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严重者还可能影响环境和周围居民。
2.泄漏风险公司生产的机床可能会使用直接接触水、有机溶剂和涂料等危险物质。
这些物质泄漏将可能对工人的身体造成危害,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因此成为一种较大的风险。
3.爆炸风险公司生产的一些物质容易发生化学反应,而该反应引起的释放气体、热等能量可能会导致压力升高、物质爆炸。
由此可能产生噪声、气味、毒气等影响,对人员、设备和环境造成不可预测的风险。
三、应对风险的建议和改进方案针对风险评估列出的三个方面的风险,本报告提出以下建议和改进方案,以应对这些风险。
1.火灾风险的应对公司应该进行定期的电气检查和灭火设备检查,确保电气和灭火设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有限公司应急预案事故风险评估2021年4月1日XX公司应急预案事故风险评估报告为进一步降低和消除公司各类事故带来的灾难,根据《GBT 29639-2020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要求,我公司特编制《应急预案事故风险评估》,以便于发生事故后遵照执行。
编制《应急预案事故风险评估》的目的是在公司一旦发生事故后在抢险救援方面有章可循,避免因慌乱而耽误救援时间,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一、危险有害因素辨识2456789101112131415二、事故风险分析1、火灾爆炸事故类型根据引发火灾爆炸事故的原因和条件分析,可能造成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两大类:1.人为因素引发的火灾爆炸事故:违反操作规程、违章安装电气设备、违章使用明火作业、检修现场违反安全管理规定等。
2.客观因素引发的火灾爆炸事故:雷击、设备、材料质量、危险化学品泄漏等因素引发的火灾爆炸事故。
危害程度分析公司生产过程中,维修过程或使用到产生明火散发的设备(焊机、气焊、角磨机等),公司制浆原料为木材、商品木片等均为可燃物,在抄纸车间和成品仓库,各种纸品也是可燃物,一旦遇到明火容易造成火灾的发生,设备使用的润滑油和电气设备也存在火灾的发生隐患,如果发生火灾,将会在一定范围内影响生产和公司财物的安全,造成一定的财产损失,危机人身安全。
2、机械伤害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机械设备较多,如输送机,机械设备的联轴器转动部分、皮带传动部分若没有防护罩或防护罩损坏或检修拆下防护罩,未及时恢复,由于设备高速运转,可能对作业人员造成机械伤害。
事故类型对设备检修工艺以及检修设备的构造不熟悉、使用工器具的不符合国家要求、工器具的使用方法不正确、设备的维护检修质量差或不及时等,均有可能造成机械伤害。
机械伤害类型包括夹挤、碾压、剪切、切割、缠绕或卷入、或刺伤、摩擦或磨损、飞出物打击、高压流体喷射、碰撞或跌落等。
危害程度分析生产现场所有转动机械处,在运行或检修过程中,均可能造成机械伤害事故。
应急预案风险评估报告一、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各种突发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影响程度不断增加。
为了有效地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类突发事件,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提高组织的应急管理能力,我们对应急预案进行了全面的风险评估。
二、评估目的本次应急预案风险评估的目的是识别和分析潜在的风险因素,评估其可能造成的影响和危害程度,为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和完善提供科学依据,确保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三、评估范围和对象本次评估涵盖了组织内可能面临的各类突发事件,包括但不限于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台风等)、事故灾难(如火灾、爆炸、交通事故等)、公共卫生事件(如传染病疫情、食品安全事件等)和社会安全事件(如群体性事件、恐怖袭击等)。
评估对象包括组织的人员、设施、设备、物资、环境等方面。
四、评估方法和依据(一)评估方法本次风险评估采用了资料收集与分析、现场调研、专家咨询、案例分析等多种方法,对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识别和评估。
(二)评估依据评估依据包括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行业指南,以及组织的内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等文件。
五、风险识别(一)自然灾害风险1、地震本地区处于地震多发带,可能发生不同强度的地震,导致建筑物倒塌、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洪水在雨季,河流可能发生洪水,淹没周边地区,影响交通、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造成人员被困和财产损失。
3、台风每年可能受到台风的影响,强风、暴雨和风暴潮可能导致建筑物损坏、树木倒伏、电力中断等问题。
(二)事故灾难风险1、火灾由于电气设备老化、违规用火用电、易燃易爆物品管理不善等原因,可能发生火灾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爆炸在化工生产、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因操作不当、设备故障等原因发生爆炸事故,产生严重的后果。
3、交通事故组织内车辆较多,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存在一定难度,可能发生交通事故,导致人员伤亡和车辆损坏。
(三)公共卫生事件风险1、传染病疫情随着人员流动的增加,可能爆发传染病疫情,如流感、手足口病等,影响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工作秩序。
应急预案事故风险评估报告应急预案编号:002应急预案版本号:xx-xx-02企业标准QB/xx1601-2016XXX应急预案事故风险评估编制单位:XXX编制日期:2016年5月1日应急预案风险评估说明本文档旨在对XXX的应急预案进行风险评估,以确保在发生意外事故时能够快速、有效地采取应对措施,减少损失。
一、评估目的本次风险评估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公司可能面临的应急情况,并制定相应的应对预案,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采取行动。
二、评估原则本次评估遵循科学、客观、公正、全面的原则,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评估组织评估由公司内部专业人员组成的评估小组负责,评估小组成员经过严格的培训和考核,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四、评估过程评估过程包括收集资料、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估、应对预案制定等环节,确保评估结果全面、准确。
五、风险评估范围本次评估主要针对公司资质和承建范围的风险进行评估,确保公司在承建项目中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各种意外情况。
2、危险源与风险评估在任何建筑工地上,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危险源,如高处作业、机械操作、电气设备等。
为了确保工人的安全,必须对这些危险源进行评估和管理。
风险评估是一种系统性的方法,用于识别和评估潜在的危险和风险,以便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控制和减少这些风险。
六、危害程度分析1、坍塌事故坍塌事故是建筑工地上最常见的事故之一。
这种事故可能会导致工人受伤或死亡,同时也可能会造成财产损失。
为了减少这种事故的发生,必须对建筑物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并确保所有建筑材料的质量符合标准。
2、高处坠落事故高处坠落事故也是建筑工地上常见的事故之一。
这种事故通常发生在搭建脚手架、安装屋顶或进行高空作业时。
为了减少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必须在工作区域周围设置安全防护栏杆,并确保工人佩戴适当的安全带和其他个人防护装备。
3、机械伤害事故机械伤害事故通常发生在使用机械设备时,如吊车、铲车、推土机等。
这种事故可能会导致工人受伤或死亡,同时也可能会造成机械设备的损坏。
应急预案编号: AQ/2022— 1应急预案版本: (A/1 版)编制单位:四川×××有限责任公司发布日期: 2022 年 3 月 18 日前言 (1)1、评价目的 (1)2、评估原则 (1)3、评估组织 (1)4、评估过程 (2)5、风险评估范围 (2)6、评估方法 (2)7、事故风险评估 (2)9、事故风险评估结论 (18)10、建议 (18)为企业提高事故风险防控能力提供切实指导,按照国家应急管理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应急管理部令第 2 号)的相关要求,结合公司安全生产实际情况,针对生产工艺、机械设备等存在的危(wei)险特性,公司成立了应急预案编制小组,开展了事故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
通过事故风险评估,针对不同事故种类,评估各种后果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为全面有效落实应急管理工作提供基础,为切实保障公司应急能力,完善应急管理机制,以达到最大限度降低人身伤害和事故损失的目标。
为提高事故防控能力,全面落实企业防控主体责任,并遵循以下原则开展风险评估:(1)应体现科学性、规范性、客观性和真实性的原则。
(2) 应贯彻执行我国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政策,分析公司自身风险状况,明确风险防控措施和事故风险程度。
风险评价小组有公司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办公室、生产技术部、业务部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
组长:副组长:组员:风险评价工作联络点:保卫科其他部门和人员要配合风险评价小组在公司开展的一切风险评价活动,不得无故违抗。
(1)成立风险评估小组 (2)采集分析资料、现场勘查 (3)组织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估 (4)评估汇总交公司主要负责人批准评估范围主要环绕生产经营活动开展,主要包括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的生产工艺 装置和储存设施以及配套的公用工程系统的风险进行辨识和分析。
本风险评估是综合风险发生的概率、频率和风险造成损失的严重程度三个因素而 进行的,本报告将风险损失的严重程度和频率程度分为 6 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分为 7 级,如下表所示:四川×××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 2022 年 11 月 29 日,公司住所位于**西南航空港分值 频繁 分值 后果 分值 危(wei )险程度10 连续发生 100 大灾难 >320 极其危(wei )险6 每天发生 40 灾难 160-320 高度危(wei )险3 每周发生 15 非常严重 70-160 显著危(wei )险2 每月发生 7 严重 20-70 普通危(分值106310.50.20.1可能性彻底可以预料相当可能可能,但不经常 可能性小 ,彻底意外 很不可能 可以设想 极不可能实际不可能经济开辟区工业集中区,其厂区东面紧邻西航港大道二段,交通较便利。
应急预案风险的评估报告应急预案风险评估报告一、背景介绍应急预案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为有效采取应对措施而制定的一套方法和程序。
对于企业和组织来说,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可以帮助其在危机时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减少因突发事件而造成的损失。
然而,即使制定了应急预案,也需要对其进行风险评估,以确保其有效性和适用性。
二、风险评估方法风险评估是对应急预案中潜在风险的分析和评估过程。
以下是一个常用的风险评估方法:1. 风险识别: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排查和辨识,包括自然灾害、事故、恶意破坏等。
2. 风险分析: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其发生的可能性和对企业或组织的危害程度。
3. 风险评估:将风险进行级别划分和评估,确定其优先级,以便针对重要风险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4. 控制措施:对每项重要风险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包括预防控制、应急处理和恢复措施。
三、风险评估报告1. 风险识别根据企业的活动范围和地理位置,识别可能面临的风险。
这可能包括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暴风雨等,以及事故风险如火灾、爆炸、污染事故等,还有恶意事件如网络攻击、恶意破坏等。
2. 风险分析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其发生的可能性和对企业或组织的危害程度。
分析的依据可以包括历史事件数据、对相关行业的调研和监测数据等。
3. 风险评估根据风险分析的结果,将风险划分为不同的级别,并确定其优先级。
针对高危险级别的风险,需要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并安排相应的资源和人员。
4. 控制措施对每项重要风险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这些措施可以包括预防控制措施,如加强设备维护保养、防火措施等;应急处理措施,如组建应急小组、开展演练等;恢复措施,如备份数据、恢复网络等。
四、风险评估结果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可以得出一份应急预案的风险评估报告。
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 风险评估的目的和方法。
2. 风险识别的结果,明确可能存在的风险。
3. 风险分析的结果,评估风险的可能性和对企业或组织的危害程度。
应急预案事故风险评估报告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上海汇和船舶装潢有限公司应急预案事故风险评估 2017年3月25日目录应急预案风险评估说明为进一步降低和消除公司各类事故带来的灾难,我公司特编制《应急预案事故风险评估》,以便于发生事故后遵照执行。
编制《应急预案事故风险评估》的目的是在公司一旦发生事故后在抢险救援方面有章可循,避免因慌乱而耽误救援时间,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一、评估目的为规范公司风险管理工作,识别和分析生产安全作业中的危险有害因素,消除或减少事故危害,确保安全作业,由公司风险评价小组进行风险评估。
二、评估原则⑴坚持客观公正原则。
在组织评估和撰写评估报告等各个环节,都从思想和形式上力求做到实事求是,确保评估结果的可信、可用。
⑵坚持发展性原则。
评估不是目的,促进应急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完善才是目的。
评估过程中,应始终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主要目标,建设性的开展工作。
三、评估组织风险评价小组由公司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生产部等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
风险评价小组名单四、评估过程1、成立风险评估小组2、收集分析资料、现场勘察3、组织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估4、评估汇总交公司主要负责人批准五、风险评估范围评估范围主要围绕生产经营活动开展,主要包括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的生产工艺装置和储存设施以及配套的公用工程系统的风险金性别是和分析。
六、危险源辨识七、评估结果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为:火灾爆炸、机械伤害、物体打击、中毒窒息、触电、高处坠落、车辆伤害等。
1、火灾爆炸事故类型根据引发火灾爆炸事故的原因和条件分析,可能造成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两大类:1.人为因素引发的火灾爆炸事故:违反操作规程、违章安装电气设备、违章使用明火作业、检修现场违反安全管理规定等。
2.客观因素引发的火灾爆炸事故:雷击、设备、材料质量、危险化学品泄漏等因素引发的火灾爆炸事故。
危害程度分析公司生产过程中,维修过程或使用到产生明火散发的设备(焊机、气焊、角磨机等),一旦遇到明火容易造成火灾爆炸的发生,设备使用电气设备也存在火灾的发生隐患,如果发生火灾,将会在一定范围内影响生产和公司财物的安全,造成一定的财产损失,危机人身安全。
2、机械伤害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机械设备,如机械设备的转动部分、皮带传动部分若没有防护罩或防护罩损坏或检修拆下防护罩,未及时恢复,由于设备高速运转,可能对作业人员造成机械伤害。
事故类型对设备检修工艺以及检修设备的构造不熟悉、使用工器具的不符合国家要求、工器具的使用方法不正确、设备的维护检修质量差或不及时等,均有可能造成机械伤害。
机械伤害类型包括夹挤、碾压、剪切、切割、缠绕或卷入、或刺伤、摩擦或磨损、飞出物打击、高压流体喷射、碰撞或跌落等。
危害程度分析生产现场所有转动机械处,在运行或检修过程中,均可能造成机械伤害事故。
机械伤害事故危害程度:撞伤、碰伤、绞伤、咬伤、打击、切削等伤害,会造成人员手指绞伤、皮肤裂伤、骨折,严重的会使身体被卷入轧伤致死或者部件、工件飞出,打击致伤,甚至会造成死亡。
3、物体打击事件特征(1)在高空作业中,由于工具零件、砖瓦、木块等物从高处掉落伤人;(2)人为乱扔废物、杂物伤人;(3)起重吊装、拆装、拆模时,物料掉落伤人;(4)设备带“脖运行,设备中物体飞出伤人;(5)设备运砖中,违章操作。
危险性分析使用电动工器具的切割作业时,部件飞出造成的打击伤害。
手锤、大锤等工具打击伤害。
高处落物引起的打击伤害:包括高层建筑冬季结冰坠落,物资库房货架等落物。
电动、气动、液动阀门等机械控制部分在阀门开关时造成的打击伤害。
旋转设备修后试运时转动部件飞出造成的打击伤害。
4、触电伤害生产过程中由于电气设备的大量使用,如果这些设备保护接地不好或者失效、漏电等,可能导致设备带电,会导致操作人员触电,发生触电事故。
事件特征(1)触电是指电流通过人体,人体直接接受电流能量将遭到电击;(2)电能转换为热能作用于人体,致使人体受到烧伤或灼伤;(3)人体在电磁波照射下,吸收电磁场的能量也会受到伤害等。
(4)触电事故的特点是事故发生突然、时间短、后果严重。
危险性分析使用电动工器具时,电动工器具外壳漏电。
电气设备外壳漏电。
电灯开关、插座破损,带电部分外露。
员工劳动保护使用不恰当。
带电作业。
临时用电使用的设施、设备不符合要求。
在电气设备的检修和维护过程中,缺少电气危险警告标志。
检修、检查或操作过程中忽视安全措施。
5、中毒窒息生产过程中,若安全卫生防护措施不完善或违章操作,进入罐、池、地坑等受限空间存在中毒窒息危险;事件特征(1)有限空间内含有的有害物质浓度超过立即威胁生命或健康的浓度。
(2)有限空间内的氧气被消耗或被挤出导致氧含量过低引起缺氧,如动植物呼吸、电焊大量消耗氧气等情况。
(3)有限空间内积聚了易燃易爆气体,浓度达到爆炸极限遇火源会引起燃烧爆炸。
(4)其他任何威胁生命和健康的情况。
危险性分析在容器、储罐、排污井、地下沟道及化学药品储存间等有限空间内作业时,由于通风不良,引起作业环境中严重缺氧以及有毒气体急剧增加导致作业人员昏倒、急性中毒、窒息伤害等。
6、高处坠落登高作业人员违反操作规程、不戴安全带,临边洞口作业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等,可能会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高空坠落人身伤亡事故在生产过程中属于常见多发事故,事故多发生在临边作业、和独立悬空作业区域,高空坠落事故中施工人员从高处作业区域坠落,通常有多个系统或多个器官的损伤,严重者当场死亡。
除有直接或间接受伤器官表现外,尚可有昏迷、呼吸窘迫、面色苍白等症状,可导致胸、腹腔内脏组织器官发生广泛的损伤。
高空坠落时,足或臀部先着地,外力沿脊柱传导到颅脑而致伤;由高处仰面跌下时,背或腰部受冲击,可引起腰椎前纵韧带撕裂,椎体裂开或椎弓根骨折,易引起脊髓损伤。
脑干损伤时常有较重的意识障碍、光反射消失等症状,也可有严重合并症出现。
7、车辆伤害厂区空间受限,道路狭窄,现场车辆、人员较多,速度过快或违章作业均可能导致车辆伤害事故。
8、自然灾害洪水、地震、龙卷风等自然灾害危险。
事故类型防台防汛事故指因台风、暴雨、洪涝或潮汛等引起的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故,主要包括台风、暴雨、洪涝和潮汛等事故类型。
危险程度分析台风、暴雨、洪涝和潮汛事故是常见的事故,特别在沿海地区的春、夏季节常有出现。
公司地处海边,如果防御不到位,一旦发生台风、暴雨、洪涝和潮汛事故,将有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通过对生产全过程危险因素的辨识和评价,将防台防汛列为公司生产安全的重大危险因素。
9、化学品泄漏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公司生产车间每天生产需使用不多的化学品。
一般性泄漏:因操作不当引起化学品泄漏,波及生产区,由于公司24小时专人监护,能很快处理。
严重泄漏:可能因操作失控、部件失修、腐蚀损坏等原因造成化学品泄漏,造成事故,波及到周围地区。
重大危险源辨识和评估重大危险源辨识危化品存贮,依据国家标准GB18218-2009,公司化学品储存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和发生的季节化学品的危险特性(1)危险特性:本品易燃烧,在阳光下与空气体混合时会发生燃烧爆炸。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2)健康危害:对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
危害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遇火源会着火回燃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根据以上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化学品发生的事故类型主要是化学品泄漏导致的中毒事故,主要原因是压力容器的爆炸或泄漏。
可能发生的季节储存设备、管道等、容器,根据季节的变化,结合生产工艺设备的运行状况,参照历年及同行业事故案例,可能发生化学品中毒事故应多数在夏季,主要原因:夏季天气温度高,致使压力容器内压增大,如遇到承压能力不足、设备腐蚀老化严重、操作不当等因素易导致化学品泄漏而发生中毒事故。
严重程度分析主要液体原料和产品中的甲苯、二甲苯及其配套助剂为甲、乙类易燃液体,密度小于1,容易挥发、闪点低、危险性大,其蒸气比空气重,容易下沉并形成集聚,其蒸气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泄漏的易燃液体遇明火发生燃烧,燃烧面积随液体流散面积的扩大而扩大。
导致泄露的危险因素包括:(1)超量储存导致的泄露。
(2)储存设备防晒降温等防护措施不完备导致的超压造成的泄露。
(3)储存设备因未定期检测设备老化或材质问题导致泄露。
(4)操作人员操作失误造成阀门、管道断裂导致化学品泄露。
八、预防控制措施1、通过本次评估结果,要求公司各级领导、各部门要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收集生产安全方面的信息,及时做好预防工作。
2、要加强安全检查工作,特别是日常的安全检查工作,并做好安全查记录。
3、定期检查消防设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消防器材完好有效。
加强劳保用品管理,进入重大危险源区域必须佩带劳保用品。
4、加强对人员的安全责任教育,使其熟悉管理制度和安全规程,掌握控制事故发生的方法、相应的急救措施和各种具体管理要求等。
5、建立健全信息反馈系统,各级领导和安全管理部门要定期召开安全例会,定期检查岗位监控防范和应急救援工作情况,分析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