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初中数学-一次函数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422.00 KB
- 文档页数:9
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初中数学第三册教案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一、目的要求1.使学生能画出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图象。
2.结合图象,使学生理解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性质。
3.在学习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概念。
二、内容分析1、对函数的研究,在初中阶段,只能是初步的。
从方法上,是用初等方法,即传统的初等数学的方法,而不是用极限、导数等高等数学的基本工具,并且,比起高中对函数的研究,更多地依赖于图象的直观,从研究的内容上,通常,包括定义域、值域、函数的变化特征等方面。
关于定义域,只是在开始学习函数概念时,有一个一般的简介,在具体学习几种数时,就不一一单独讲述了,关于值域,初中暂不涉及,至于函数的变化特征,像上升、下降、极大、极小,以及奇、偶性、周期性,连续性等,初中只就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效的升降问题略作介绍,其它,在初中都不做为基本教学要求。
2、关于一次函数图象是直线的问题,在前面学习13.3节时,利用几何学过的角平分线的性质,对函数y=x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做了一些说明,至于其它种类的一次函数,则只是在描点画图时,从直观上看出,它们的图象也都是一条直线,教科书没有对这个结论进行严格的论证,对于学生,只要求他们能结合y=x的图象以及其它一些一次函数图象的实例,对这个结论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就可以了。
三、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什么是一次函数?什么是正比例函数?2.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描点画出以下三个函数的图象:y=2x y=2x-1 y=2x+1新课讲解:1.我们画过函数y=x的图象,并且知道,函数y=x的图象上的点的坐标满足横坐标与纵坐标相等的条件,由几何上学过的角平分线的性质,可以判断,函数y=x,这是一个一次函数(也是正比例函数),它的图象是一条直线。
再看复习提问的第2题,所画出的三个一次函数的图象,从直观上看,也分别是一条直线。
一般地,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
初中一次函数教学设计范文(通用10篇)初中一次函数教学设计 1一、教学目标:1、知道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定义。
2、理解掌握一次函数的图象的特征和相关的性质;3、弄清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区别与联系。
4、掌握直线的平移法则简单应用。
5、能应用本章的基础知识熟练地解决数学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初步构建比较系统的函数知识体系。
难点:对直线的平移法则的理解,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三、教学过程:1、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定义:一次函数:一般地,若y=kx+b(其中k,b为常数且k≠0),那么y是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对于 y=kx+b,当b=0,k≠0时,有y=kx,此时称y是x的正比例函数,k为正比例系数。
2、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区别与联系:(1)从解析式看:y=kx+b(k≠0,b是常数)是一次函数;而y=kx(k≠0,b=0)是正比例函数,显然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例,一次函数是正比例函数的推广。
(2)从图象看: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是过原点(0,0)的一条直线;而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是过点(0,b)且与y=kx平行的一条直线。
基础训练:1、写出一个图象经过点(1,— 3)的函数解析式为:。
2、直线y = — 2X — 2 不经过第象限,y随x的增大而。
3、如果P(2,k)在直线y=2x+2上,那么点P到x轴的距离是:。
4、已知正比例函数 y =(3k—1)x,若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k是:。
5、过点(0,2)且与直线y=3x平行的直线是:。
6、若正比例函数y =(1—2m)x 的图像过点A(x1,y1)和点B(x2,y2)当x1<x2时,y1>y2,则m的取值范围是:。
7、若y—2与x—2成正比例,当x=—2时,y=4,则x= 时,y = —4。
8、直线y=— 5x+b与直线y=x—3都交y轴上同一点,则b的值为。
9、已知圆O的半径为1,过点A(2,0)的直线切圆O于点B,交y轴于点C。
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教案1课型:新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和函数关系式,探索并理解一次函数的性质;(2)进一步理解正比例函数图象和一次函数图象的位置关系;(3)探索一次函数的图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由一次函数的图象来揭示函数性质的探索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能力,培养学生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探索数学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师生共同探讨,体现数学学习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感受共同合作取得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一次函数图象的性质。
教学难点:通过图形探求性质以及分析图形的位置特征。
课前准备:本节课为了帮助同学们能正确理解函数的增减性,更清楚、快捷地通过图象探究函数的某些特征。
教师在课前准备好多媒体课件,并选择在多媒体教室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景,引导探究(1)复习一次函数图象的画法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一次函数图象,并学习了图象的画法。
同学们能画出函数y=2x+4和y=-x-3的图象吗?说说看,如何画?生:能。
因为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直线,所以,我可以过(1,6)和(0,4)两点画直线y=2x+4。
过(1,-)、(0,-3)两点画直线y=-x-3。
师:很好。
还有不同的取点法吗?生:有,可经过(-2,0)和(0,4),画直线y=2x+4;经过(-2,0)和(0,-3)画直线-x-3。
师:大家说说看,哪一种取法更好呢?众:乙的方法好。
师:对。
我们可以针对函数中不同的k和b的值,灵活取值。
教师要求学生画出这两函数的图象。
【设计说明】:通过对两函数图象画法的讨论,引导学生得出简捷画法,并为后面新知识的研究作一些伏笔。
(2)探究一次函数的增减性师:教师用多媒体呈现给大家一幅画面。
图画上有两个一次函数的图象,而背景是一座山,两一次函数的图象正好对应着背景图中的上山和下山的路线,教师在课件中设计一个人从左边上山顶,并继续下山到右边山脚,并把这一活动来回放两遍给学生看,继而引导学生思考。
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初中数学第三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一次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2.培养学生通过已知条件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一次函数的定义与性质2.通过已知条件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3.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一次函数的定义与性质,通过已知条件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
2.教学难点:运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通过复习一次函数的定义和性质,引导学生回顾相关知识。
2.提问:一次函数的一般形式是什么?一次函数的图像有何特点?(二)新课讲解1.讲解一次函数的定义与性质。
(1)一次函数的定义:形如y=kx+b(k≠0,k、b为常数)的函数称为一次函数。
(2)一次函数的性质: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且直线经过一、三象限(k>0)或二、四象限(k<0),与y轴的交点为(0,b)。
2.通过已知条件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
(1)讲解方法:给定两个点,求解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示例:已知点A(1,2)和点B(3,4),求过这两点的一次函数表达式。
(3)引导学生运用待定系数法求解。
3.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
(1)讲解方法:根据实际问题,列出一次函数表达式,求解实际问题。
(2)示例:某商品的原价为10元,售价为x元,若每增加1元,销售量减少2件。
求销售量y与售价x的函数关系式。
(3)引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列出一次函数表达式,并求解。
(三)课堂练习1.已知点A(2,3)和点B(4,5),求过这两点的一次函数表达式。
2.某商品的原价为20元,售价为x元,若每增加1元,销售量减少3件。
求销售量y与售价x的函数关系式。
(四)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已知点C(-1,-2)和点D(3,6),求过这两点的一次函数表达式。
2.某商品的原价为30元,售价为x元,若每增加1元,销售量减少4件。
求销售量y与售价x的函数关系式。
《一次函数》数学教案
标题:《一次函数》数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一次函数的概念和性质;能够正确地表示一次函数,并进行简单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引入一次函数,让学生在观察、思考和讨论中理解和掌握一次函数的相关知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重点难点
1. 教学内容:一次函数的概念、图象、性质及应用。
2. 重点:一次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
3. 难点:一次函数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出租车计费方式)引出一次函数的概念。
2. 新知探索:讲解一次函数的定义、图象和性质,并配以适当的例题进行解析。
3. 巩固练习:设计一系列习题,包括基础题、提高题和挑战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结与作业: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
四、教学策略
1. 创设情境:通过生活实例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新知识。
2. 启发引导: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
3. 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
五、教学评价
1. 形成性评价:通过课堂问答、小组讨论和作业批改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反馈和指导。
2. 总结性评价:通过期中、期末考试等,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全面的评估。
六、教学反思
在每次教学结束后,教师应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总结经验,找出不足,以便更好地改进教学。
《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学设计(优秀7篇)一次函数篇一教学目标:1、知道与正比例函数的意义。
2、能写出实际问题中正比例关系与关系的解析式。
3、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抽象性和广泛的应用性。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对于与正比例函数概念的理解。
教学难点:根据具体条件求与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教学方法:结构教学法、以学生“再创造”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1、复习旧课前面我们学习了函数的相关知识,(教师在黑板上画出本章结构并让学生说出前三节的内容)2、引入新课就象以前我们学习方程、一元一次方程;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内容时一样,我们在学习了函数这个概念以后,要学习一些具体的函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
顾名思义,谁能根据这个名字,类比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能举出一些的例子?(学生完全具备这种类比的能力,所以要快、不要耽误太多时间叫几个同学回答就可以了。
教师将学生的正确的例子写在黑板上)这些函数有什么共同特点呢?(注意根据学生情况适当引导,看能否归纳出一般结果。
)不难看出函数都是用自变量的一次式表示的,可以写成()的形式。
一般地,如果(是常数,)(括号内用红字强调)那么y叫做x的。
特别地,当b=0时,就成为(是常数,)3、例题讲解例1、某油管因地震破裂,导致每分钟漏出原油30公升(1)如果x 分钟共漏出y 公升,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破裂3.5小時后,共漏出原油多少公升分析:y与x成正比例解:(1)(2)(升)第1 2 页一次函数篇二课题一次函数的应用教学内容:知识与技能:巩固所学的一次函数的定义、图象和性质。
能够用一次函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掌握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继续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本节课的重点。
难点:根据解析式中待定字母的取值研究函数图象在坐标系中的位置,要进行讨论,要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是本节课的难点。
第12章一次函数12.2一次函数第5课时利用一次函数进行方案决策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能根据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确定一次函数关系式.2.培养学生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根据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确定一次函数关系式.难点:根据实际情况,用数学语言选择出最优方案.教学过程知识回顾提问:1.已知一次函数y=90x+5,则当x=2时,y=,当y=365时,x= .2.某校办工厂现年产值是30万元,如果每增加1000元投资,一年可增加2500元产值.那么总产值y(万元)与增加的投资额x(万元)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学生独立完成,展示答案,教师纠正,得出正确答案:1.1854;2.y=30+2.5x典型例题例1某单位有职工几十人,想在节假日期间组织到外地H地旅游.当地有甲、乙两家旅行社,它们服务质量基本相同,到H地旅游的价格都是每人100元,经联系协商,甲旅行社表示可给予每位游客八折优惠;乙旅行社表示单位先交1 000元后,给予每位游客六折优惠.问该单位选择哪家旅行社,使其支付的旅游总费用较少?分析:假设该单位参加旅游人数为x,按甲旅行社的优惠条件,应付费用80x元;按乙旅行社的优惠条件,应付费用(60x +1000)元.问题变为比较80x与60x+1000的大小了.解法一:设该单位参加旅游人数为x.那么如选甲旅行社,应付80x元,选乙旅行社,应付(60x +1000)元.记y1=80x,y2=60x+1000.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作出两个函数的图象y1与y2的图象交于点(50,4000).观察图象,可得:当人数为50时,选择甲或乙旅行社费用都一样;当人数为0-49时,选择甲旅行社费用较少;当人数为51-100时,选择乙旅行社费用较少.解法二:设选择甲、乙旅行社所需费用之差为y,则y=y1-y2=80x-(60x+1000)=20x-1000.画一次函数y=20x-1000的图象观察可得一次函数y=20x-1000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是(50,0).(1)当x=50时,y=0,即y1=y2,甲、乙两家旅行社的费用一样;(2)当x>50时,y>0,即y1>y2,乙旅行社的费用较低;(3)当x<50时y<0.,即y1<y2,甲旅行社的费用较低.例2某工程机械厂根据市场要求,计划生产A、B两种型号的大型挖掘机共100台,该厂所筹生产资金不少于22400万元,但不超过22500万元,且所筹资金全部用于生产这两种型号的挖掘机,所生产的这两种型号的挖掘机可全部售出,此两种型号挖掘机的生产成本和售价如下表所示:(2)该厂如何生产获得最大利润?(3)根据市场调查,每台B型挖掘机的售价不会改变,每台A型挖掘机的售价将会提高m万元(m>0),该厂如何生产可以获得最大利润?教学反思解:(1)设生产A型挖掘机x台,则B型挖掘机可生产(100-x)台.由题意知200240(100)22400200240(100)22500x xx x+-≥⎧⎨+-≤⎩解得37.5≤x≤40.∵x取正整数,∴x为38、39、40.∴有三种生产方案:A型38台,B型62台;A型39台,B型61台;A 型40台,B型60台.(2)设获得利润为W(万元).由题意知:W=50x+60(100-x)=-10x+6 000.∴当x=38时,W最大=5 620,即生产A型挖掘机38台,B型挖掘机62台时,获得利润最大,最大利润为5 620万元.(3)由题意知W=(50+m)x+60(100-x)=(m-10)x+6 000.∴①当0<m<10时,取x=38,W最大,即生产A型挖掘机38台,B型挖掘机62台;②当m=10时,三种生产方案获得利润相等;③当m>10时,取x=40,W最大,即生产A型挖掘机40台,B型挖掘机60台.课堂练习1.电信局为满足不同客户的需要,设有A、B两种优惠方案,这两种方案应付话费(元)与通话时间(分钟)之间的关系如图(MN∥CD),若通话时间为500分钟,则应选择哪种方案更优惠( )A.方案AB.方案BC.两种方案一样优惠D.不能确定2.某社区活动中心为鼓励居民加强体育锻炼,准备购买10副某种品牌的羽毛球拍,每副球拍配x(x≥2)个羽毛球,供社区居民免费借用.该社区附近A,B两家超市都有这种品牌的羽毛球拍和羽毛球出售,且每副球拍的标价均为30元,每个羽毛球的标价均为3元,目前两家超市同时在做促销活动:A超市:所有商品均打九折(按标价的90%)销售;B超市:买一副羽毛球拍送2个羽毛球.设在A超市购买羽毛球拍和羽毛球的费用为y A (元),在B超市购买羽毛球拍和羽毛球的费用为y B (元).请解答下列问题:(1)分别写出y A和y B与x之间的关系式;(2)若该活动中心只在一家超市购买,你认为在哪家超市购买更划算?(3)若每副球拍配15个羽毛球,请你帮助该活动中心设计出最省钱的购买方案.3.某县区大力发展猕猴桃产业,预计今年A地将采摘200吨,B地将采摘300教学反思吨.若要将这些猕猴桃运到甲、乙两个冷藏仓库,已知甲仓库可储存240吨,乙仓库可储存260吨,从A地运往甲、乙两处的费用分别为每吨20元和25元,从B地运往甲、乙两处的费用分别为每吨15元和18元.设从A地运往甲仓库的猕猴桃为x吨,A、B两地运往两仓库的猕猴桃运输费用分别为y A元和y B元.(1)分别求出y A、y B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试讨论A、B两地中,哪个的运费较少;(3)考虑B地的经济承受能力,B地的猕猴桃运费不得超过4 830元,在这种情况下,请问怎样调运才能使两地运费之和最少?求出这个最小值.参考答案1.B解析:由图可知,通话时间为500分钟时,方案A的费用是230元,方案B的费用是168元,∵230>168,∴选择方案B更优惠.故选B.2.解:(1)y A=27x+270,y B=30x+240.(2)当y A=y B时,27x+270=30x+240,解得x=10;当y A>y B时,27x+270>30x+240,解得x<10;当y A<y B时,27x+270<30x+240,解得x>10.∴当2≤x<10时,到B超市购买划算;当x=10时,两家超市都一样;当x>10时,到A超市购买划算.(3)∵x=15>10,∴①选择在A超市购买,y A=27×15+270=675(元);②可先在B超市购买10副羽毛球拍,送20个羽毛球,后在A超市购买剩下的羽毛球10×15-20=130(个),则共需费用10×30+130×3×0.9=651(元).∵651<675,∴最省钱的购买方案是:先在B超市购买10副羽毛球拍,后在A超市购买130个羽毛球.3.解:(1)y A=20x+25(200-x)=-5x+5000,y B=15(240-x)+18(60+x)=3x+4 680.(2)∵y A-y B=(-5x+5000)-(3x+4680)=-8x+320,∴当-8x+320>0,即x<40时,B地的运费较少;当-8x+320=0,即x=40时,两地的运费一样多;当-8x+320<0,即x>40时,A地的运费较少.(3)设两地运费之和为y元,则y=y A+y B=(-5x+5000)+(3x+4680)=-2x +9 680.由题意得y B=3x+4680≤4830,解得x≤50.∵y随x的增大而减小,x 最大为50,∴y最小=-2×50+9680=9580.∴在此情况下,当A地运往甲、乙两仓库分别为50吨、150吨;B地运往甲、乙两仓库分别为190吨、110吨时,才能使两地运费之和最少,最少是9580元.课堂小结利用一次函数解决方案选择问题第一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函数关系式,并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第二步:画出函数图象;第三步:根据函数的性质和自变量的取值确定函数值的最大或最小值,从而选择最优方案.布置作业教材44页练习1,2题; 教材48页习题12.2中16题.板书设计第5课时 利用一次函数进行方案决策例 某工程机械厂根据市场要求,计划生产A 、B 两种型号的大型挖掘机共100台,该厂所筹生产资金不少于22 400万元,但不超过22 500万元,且所筹资金全部用于生产这两种型号的挖掘机,所生产的这两种型号的挖掘机可全部售出,此两种型号挖掘机的生产成本和售价如下表所示:(2)该厂如何生产获得最大利润?(3)根据市场调查,每台B 型挖掘机的售价不会改变,每台A 型挖掘机的售价将会提高m 万元(m >0),该厂如何生产可以获得最大利润?解:(1)设生产A 型挖掘机x 台,则B 型挖掘机可生产(100-x )台. 由题意知200240(100)22400200240(100)22500x x x x +-≥⎧⎨+-≤⎩解得37.5≤x ≤40. ∵ x 取正整数, ∴ x 为38、39、40.∴ 有三种生产方案:A 型38台,B 型62台;A 型39台,B 型61台;A 型40台,B 型60台.(2)设获得利润为W (万元).由题意知:W =50x +60(100-x )=-10x +6 000. ∴ 当x =38时,W 最大=5 620 ,即生产A 型挖掘机38台,B 型挖掘机62台时,获得利润最大,最大利润为5 620万元. (3)由题意知W =(50+m )x +60(100-x )=(m -10)x +6 000.∴ ①当0<m <10时,取x =38,W 最大 ,即生产A 型挖掘机38台,B 型挖掘机62台;教学反思②当m=10时,三种生产方案获得利润相等;③当m>10时,取x=40,W最大,即生产A型挖掘机40台,B型挖掘机60台.。
个性化教学辅导教案
学科: 数学任课教师:张老师授课时间:年11 月16 日
图像性质
1.作法与图形:通过如下3个步骤:
(1)列表.
(2)描点;[一般取两个点,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道理,也可叫“两点法”。
]
一般的y=kx+b(k≠0)的图象过(0,b)和(-b/k,0)两点画直线即可。
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是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一般取(0,0)和(1,k)两点。
(3)连线,可以作出一次函数的图象——一条直线。
因此,作一次函数的图象只需知道2点,并连成直线即可。
(通常找函数图象与x轴和y轴的交点分别是-k分之b与0,0与b).
2.性质:
(1)在一次函数上的任意一点P(x,y),都满足等式:y=kx+b(k≠0)。
(2)一次函数与y轴交点的坐标总是(0,b),与x轴总是交于(-b/k,0)正比例函数的图像都是过原点。
()
()
()3
2
1
.
k
⎪
⎩
⎪
⎨
⎧
<
=
>
<
b
b
b
3. 在一次函数y=kx+b中:
当0
k>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当0
b>时,直线交y轴于正半轴,必过一、二、三象限;
当0
b<时,直线交y轴于负半轴,必过一、三、四象限.
当0<k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当0
b>时,直线交y轴于正半轴,必过一、二、四象限;
()
()
()3
2
1
.
k
⎪
⎩
⎪
⎨
⎧
<
=
>
>
b
b
b
三、例题讲析
一次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1、一次函数的图象过点(0,2),且函数y的值随自变量x的增大而增大,请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函数解析式:
2、已知关于x、y的一次函数()12
y m x
=--的图象经过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第一、三、四象限,那么m的取值范围是
3、函数(0)
y kx k k
=+≠在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
4.一次函数21
y x
=-的图象大致是()
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1
y x
=+经过()
A.第一、二、三象限B.第一、二、四象限
C.第一、三、四象限D.第二、三、四象限
6、如图,直线l上有一动点P(x, y),则y随x的增大而_____________。
7、已知f (x)为一次函数。
若f (-3)>0且f (-1)=0,判断下列四个式子,
哪一个是正确的?( ) A
(A) f (0)<0 (B) f (2)>0 (C) f (-2)<0 (D) f (3)>f (-2)
8、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过点(03)
,与(21),,则这个一次函数y随x的增大而.
O x
y
O x
y
O
x
y
y
x
O
A.B.C.D.
6、点 P (a ,a -2)在第四象限,则 a 的取值范围是( ) A 、-2<a <0 B 、0<a <2 C 、a >2 D 、a <0
7、在函数 y =3x -2,y =1
x
+3,y =-2x ,y =-x 2+7 是正比例函数的有( )
A 、0 个
B 、1 个
C 、2 个
D 、3 个
8、王大爷饭后出去散步,从家中走 20 分钟到一个离家 900 米的公园,与朋友聊天10分钟后,然后用15分钟返回家里。
下面图形表示王大爷离家的时间与外出距离之间的关系是( )
A B C D
9、在函数 y =kx (k <0)的图象上有A (1,y 1)、B (-1,y )、C (-2,y )三个点,则下列各式中正确( ) A 、y 1<y 2<y 3 B 、y 1<y 3<y 2
C 、y 3<y 2<y 1
D 、y 2<y 3<y 1
10.若正比例函数kx y =(k ≠0)经过点(1-,2),则该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___________.
11.如图是某工程队在“村村通”工程中,修筑的公路长度y (米)与时间x (天)之间的关系图象.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可知该公路的长度是______米.
12、如果直线 y =ax +b 不经过第四象限,那么 ab ___0(填“≥”、“≤”或“=”)。
900
20
40
x (分)
y (米)
900
20
40
x (分)
y (米)
900
20
40
x (分)
y (米)
900
20
40
x (分)
y (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