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毕加索和立体主义讲课讲稿

毕加索和立体主义讲课讲稿

毕加索和立体主义讲课讲稿
毕加索和立体主义讲课讲稿

毕加索和立体主义

毕加索和他的立体主义

摘要:在现代绘画中,人们最看不懂的是立体主义和抽象主义,直到今天立体主义创立已经八十年了,但是仍然有一些人在面对毕加索或勃拉克的立体主义绘画风格时,感到莫名其妙,会无法理解。问题在于究竟是毕加索故意远离大众的欣赏感官,还是大众的艺术欣赏观念远远落后于立体主义而无法适应其独特的绘画风格?我们是应该试图努力寻找看懂其绘画风格的方法还是更新我们对艺术欣赏的模式?我想我们应该选择后者,去改变我们的艺术欣赏模式,去适应不断更新的绘画风格。立体主义是和一个伟人的名字紧密联系着的,这个名字就是巴勃洛.路易兹.毕加索。

关键词:立体主义毕加索《亚维农少女》透视塞尚

毕加索是一位折衷主义,他的一生曾创立了许多的绘画主义风格,经历了“蓝色时期”、“粉红色时期”、“分析立体主义”、“综合立体主义”等时期,他在油画、雕塑、素描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他被人们推崇的像夸父一般,不可超越,是从文艺复兴米开朗基罗之后的又一位受到举世尊敬的艺术家。他的一生都保持着高高在上的地位,也许,没有毕加索西方现代美术史将大为逊

色。毕加索的举世闻名,不仅仅在于他在绘画上的杰出贡献,他的长寿也对他的成就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的一生经历了九十三的春秋,也就是说他拥有四代观众。在他漫长的岁月里,他创立了许多绘画风格,来适应大众的需求。

毕加索,1881年10月25日生于西班牙的马拉加,1891年他先后在达古阿达工艺学校、巴塞罗那美术学校、马德里圣.费德里王家学院学习绘画,收到严格的学院派教育。他创立立体主义以前,经历了蓝色时期(1901—1904)、粉红色时期(1905—1906)、黑人时期(1906—1909)。蓝色时期是毕加索最落魄料到的青年时期,此时期的作品多以阴冷的蓝调为主,描绘社会底层各色人等,他们的神情忧郁,形体瘦长,谷歌嶙峋,处在寥落的空间里,这样造成了一种优雅而严肃的特殊气氛,使画面显得既亲切又疏远,既温暖又冷漠。1905—1906年毕加索进入了粉红色时期,对色调,体量和空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时他的作品不再是同情和博爱,而是纯绘画形式的诗篇,他对艺术造型的进一步探索也趋向于几何图形。

1907年在绘画史上发生了一件重大的事件,这就是毕加索在二十五岁创作了《亚维农少女》一画。这幅画是现代艺术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它一举开创了立体主义。这幅画代表着现代艺术和当代世界现实和谐的产生,

新的艺术第一次触及了当代历史的脉搏。西方美术史论家将这幅画看做“西方现代艺术的分水岭”,认为“它彻底改变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亚维农少女》完全放弃了绘画中透视学原理,毕加索“粉碎了现状”,打破了自然现象,摒弃了传统的艺术思想,把绘画引向了一个新的境界,开拓出了一条以构架新的绘画形式语言体系为目标的独特艺术风格。

《亚维农少女》这幅画作的主题源于巴塞罗那市的亚维农的妓女,画面空间被一系列交叠、错杂的几何块体切分和压缩成近于两度平面,右边三个少女,形象简括,借鉴了拜占庭和西班牙罗马式语汇,保持单一视点下人体自然形态,左边蹲坐的两个少女由多视点的平面拼合而成,侧面鼻子、正面眼睛棱角分明的拼接在一起,原型取材于非洲雕刻,形态扭曲夸张,有些恐怖。毕加索巧妙地将这些几乎快题和谐的拼凑在一起,使得画面具有新的统一性和连续性。这幅画的伟大意义在于创造了一种新的空间形式,这种空间形式既不同于自然中的三维空间形式,也不同于传统绘画中的二度平面表现出来的幻觉感,他创造了“第四空间”。这幅作品如此重要,已经成为二十世纪艺术的经典作品。它在形式上究竟有哪些特和和突破呢?这幅画首先收到了塞尚的影响,塞尚不断地从物质世界里面分析必要的元素,如球体、椎体和圆柱体,将这些元素安

排成绘画结构,服从一定的节奏。这种节奏和艺术形式以不再是按照所习惯的形式特点来分布的,而是对于各个抽象画的严格造型来分布组合的。毕加索将塞尚的结构绘画语言进一步发展成为抽象的几何语言,并让整个构图和形象的塑造都进一步更加纯粹几何化了。《亚维农少女》与塞尚的《五个浴女》相比较,我们会发现某些类似的因素,其差别是塞尚的金字塔形的结构被垂直的平行线所代替。但是《亚维农少女》中出现了《五个浴女》中所不能比拟的某些革新,特别是轮廓分明的人物几何形体化以及衬托出少女们在去了的窗帘折迭的几何形体化。与塞尚一样,毕加索想要构建一个独立于外在自然地自足形式结构,只是毕加索要走的更远。为彻底破坏、切分在现绘画的统一透视空间,他随机的反透视的使用光线,几何块面叠加、挤压,消弭前后景空间的区隔,所有元素交织在一起,构成新的和充满活力的形式关系。坚实而又支离破碎的几何块面之间人体形象凸显出来,它们似乎要被撑出画面之外。一种原始的生命冲动与现代理性思维构架间的冲突得到圆满表达。

在《亚维农少女》这一作品中,毕加索将自己对空间、对透视、对几何元素的探索表现的淋漓尽致,也表现出毕加索对追求新的绘画风格的渴求。他在创作这幅画的时候说“让优美灭绝吧”,他对于古典主义优美的全盘否

定态度,也预示着立体派的诞生,,同时也是二十世纪现代派的宣言,与传统彻底决裂。在绘画中加进了几何形美和机械美得写意形态艺术,其极端的发展,也引出了抽象派和其他形式主义流派的诞生,从而开启了二十世纪西方形式主义的艺术潮流。而毕加索本人也因他对绘画形式的追求,也奠定了他在西方绘画史上超然的地位。在其漫长的艺术长河中,他追求艺术的步伐永不停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