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川河流域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2
中国河流知识点大全1.主要外流河。
我国主要外流河的上游几乎都在民族地区,流向除东北和西南地区的部分河流外,受我国地形西高东低的总趋势控制,干流大都自西向东流。
外流河的干流,大部分发源于三大阶梯隆起带上:第一带是青藏高原的东部、南部边缘。
这里发育的都是源远流长的巨川,如长江、黄河、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等。
这些河流不仅是我国著名的长川大河,而且也是世界上的大河,许多国际性河流,如流经缅甸入海的萨尔温江(上源怒江);流经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越南而入海的湄公河(上源澜沧江);流经印度的布拉马普特拉河(上源雅鲁藏布江)和印度河(上源狮泉河)也都发源于此。
第二带是发源于第二阶梯边缘的隆起带,即大兴安岭、冀晋山地和云贵高原一带,如黑龙江、辽河、海河、西江等,也都是重要的大河。
第三带是长白山地,主要有图们江和鸭绿江,它们临近海洋,流程短,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
★(1)黑龙江。
黑龙江蜿蜒在我国东北的边境上。
是一条国际河流。
由于水中溶解了大量的腐殖质,水色黝黑,尤如蛟龙奔腾,故此得名——黑龙江,满语称萨哈连乌拉,即黑水之意。
黑龙江有南北两源,南源额尔古纳河,北源石勒喀河。
两源于大司洛夫卡河口汇合后称黑龙江,蜿蜒东流,最后在前苏联境内尼古拉耶夫斯克(庙街)附近注入鄂霍次克海鞑靼海峡。
从海拉尔河河源起算,黑龙江全长4370公里,流域面积162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十大巨川之一,额尔古纳河流域属黑龙江的河源地区。
海拉尔河自东向西横贯蒙古呼伦贝尔盟,河长620公里,至阿巴盖堆下称额尔古纳河。
额尔古纳河的干流长900公里,其右岸属内蒙古自治区,较大的支流除海拉尔河外,还有根河、贝尔茨河等。
流域面各约11.6万平方公里。
黑龙江的支流有200多条,其中以松花江最长。
松花江也有南北二源,南源发源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长白山天池;发源于延边牡丹岭的牡丹江,经敦化市,最后在黑龙江省依兰县汇入松花江。
松花江的北源嫩江,为内蒙古东部最大的河流,南北纵贯呼伦贝尔盟及兴安盟东部边缘,发源于大兴安岭支脉伊勒呼里山的南坡。
溪志农川河之灵所展示的内容人类历史上的一大历史奇观就是历史遗迹,而溪志农川河就是这样一条历史的文化遗迹。
人类活动的历史已经超过地球历史记录的千年期了。
从远古的三皇五帝起至今为止,人类已繁衍生息了两千多年的历史。
溪志农川河就是人类活动的历史记载;这条河由一个自然村寨组成,位于黄河上游中游两岸山系边缘地带,全长104.9公里,流域面积约34万平方公里。
从上古时期的黄帝、炎帝开始,便不断在这条河流上活动,经过数千年的繁衍生息后在黄河中游形成了一条有源头、有支流的历史河道体系——上古时期称“河”、战国时称“渠”、秦代称“渠”、汉唐宋时期称“河”、明清时期称“溪”、民国时期称“川河”等。
溪志农川河是从中华民族祖先远古时期开始形成并流传至今的重要文化遗迹。
这里主要以河川流域内的历史遗迹为载体来表现其历史人文景观:如古人类活动遗迹、动物遗存、水利工程设施、河道地形地貌变迁特征和水文自然现象等;同时又表现了我国古人类对自然和人文生态环境的一系列认知与感悟。
1、远古人类活动遗迹在黄河流域中游地区,从“三皇五帝”时期起,就有人类活动的记载。
我国史前先民就开始了在此地生息繁衍,经过长时间生产生活中的开发利用,便逐渐形成了以黄河流域为中心、东起山东半岛,西至新疆天山一线、南达珠江流域、北至内蒙古中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为区域中心的史前文化圈。
这个文化圈主要以东夷文化为代表。
东夷文化包含南方沿海地区、中亚地区等几个文化区域。
黄河流域是中国东夷文化代表区域之一,也是中华文化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较为重要和集中的区域。
“黄帝内经”、“《黄帝内经》”、“山海经”、“河图洛书”、“淮南子”等都具有相当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东夷文化形成于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在我国黄河流域、黄土高原等地均有发现,在东非和非洲也有大量存在。
东夷文化以其特有的历史传承与地理环境造就了我国东夷文化具有独特风貌与特色,从而奠定了我国东夷文化发展壮大与兴盛基础。
东夷文化是我国东夷文化历史上发展起来以来最辉煌、最具代表性和影响深远的重大文化成果之一,对中国文明起源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与影响。
宽城县长河流域水资源状况分析张东来(河北省承德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河北·承德067000)摘要通过降雨量、径流量等数据,分析宽城县长河流域的水资源情况。
关键词降雨径流资源量中图分类号:TV121文献标识码:A1区域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分析1.1分析范围基本概况1.1.1流域概况宽城县长河流域位于宽城县南部,南与秦皇岛市相邻。
地处燕山山脉东段,长城北侧的滦河流域,是个群山密集、沟谷狭窄、山坡陡峭的石质山区。
该区域与秦皇岛市青龙县交界处的都山主峰,海拔1846.3m,系燕山山脉东段最高峰。
区域内涉及亮甲台乡、东川乡、峪耳崖镇、碾子峪镇、东大地乡五个乡(镇)。
长河属于滦河一级支流,发源于宽城满族自治县境内都山西北麓的亮甲台乡,经东川、山家湾子、峪耳崖,在碾子峪镇三道关与民训河交汇后进入唐山市迁西县境,在迁西境内汇入滦河。
长河在宽城县境内流域面积为391km2,长度约57.6公里。
1.1.2社会经济宽城县长河流域现状有5个乡镇,52个行政村,共有人口6.45万人。
本区域人口主要为农村人口,区域内农业欠发达,近几年区域内铁矿、金矿业发展迅速,到目前为止共有铁选厂、金选厂四十多家。
1.1.3水文气象本区域地处我国东部季风气侯区,冬季多偏北风,寒冷干燥,夏季多偏南风,炎热多雨。
七月平均气温23.9℃,年平均气温8.6℃。
孟子岭以南温度高,都山脚下的亮甲台温度低,除亮甲台及其北部地区的一部分属中温带外,大部分地区属于暖温带,无霜期平均为160天。
夏季常常有大风、冰雹等自然灾害。
本区域处于河北省多雨中心的北部边缘,由于燕山山地迎风坡的地形影响,故形成较多的地形雨,降水分布由南向北递减,降水量在700~750mm之间,属承德市多雨区,也是本县降水最多的地区。
1.1.4水文地质(1)地质构造。
该区地质构造为中朝准地台(Ⅰ2)的燕山台褶带(Ⅱ242)、马兰峪复式背斜(Ⅲ72)之东南翼。
区域构造以北东向断裂为主,区内断裂构造不发育。
子午河(Ziwu River)汉江一级支流,发源于陕西省宁陕、周至、户县交界处的秦岭平河梁,河水西南流向,沿程流经宁陕、佛坪、石泉、洋县、西乡,在西乡县三花石乡白沙渡入汉江。
干流长153.8千米,流域面积3028平方千米。
流域地处秦岭南坡中深山区,呈椭圆形,水系发育良好且分布对称,地势北高南低,群山叠嶂,山势陡峻,东与旬河分水,西与金水河分水。
河谷狭窄,河道弯曲,水流湍急,流域内植被良好。
流域地跨温暖带和凉亚热带气候区,年均降水量900毫米,多集中在6-9月,占年降水的63.8%,年际变化大,年径流量最大与最小比值达4.47倍。
河道年均径流12.26亿立方米,最大年径流量24.2亿立方米,最小为5.41亿立方米。
全流域多年平均流量38.88立方米/秒。
水资源总量为14.15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资源1.89亿立方米。
流域内成灾为洪水,汛期洪水陡涨暴落,历时短,洪峰流量较大。
据两河口水文站实测调查,1925年,洪峰量为4800立方米/秒,1967年为2800立方米/秒。
流域为典型的山区性河流,人类活动较少,水能资源较丰,但开发难度大,至今尚无较大的水利工程开发。
流域横跨汉中、安康两市五县,汇入大小支流20条。
流域分为三段,三河口以上为上游段,按东、中、西排序,分别是椒溪河、蒲河、纹水河三河交汇。
上游段流经秦岭高中山区,流向受地形及断裂影响,山高谷深,河谷较窄,河道弯曲,多石滩急流,干流比降均在20‰以上。
佛坪三河口至石泉两河口为中游段,三河汇流后继续南流,逐渐进入低山区,河谷渐宽,漫滩阶地亦较发育,形成小片宽谷坝子。
石泉两河以下为下游段,在石泉两河口左纳长安河(堰平河)后西南流向,干流进入浅山区,在西乡县三花石乡汇入汉江右岸,两岸丘陵起伏,坝子呈连续分布,河道比降6.6‰。
石泉水库修建前,子午乡群众可沿子午河上行木船达石泉县两河口,下行可抵石泉县城,现入汉江河口已被石泉水库淹没。
汶水河(Wenshui River)发源于秦岭东梁南麓,主要由金鸡河、西河、两河、寸耳坝沟、五龙河、东峪多条小河沟汇集而成。
七大流域概况及水系图长江流域: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又名扬子江,河流长度仅次于尼罗河与亚马孙河,入海水 量仅次于亚马孙河与刚果河,均居世界第三位。
流域概况 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主峰格拉丹东雪山西南侧(见彩图长江河源一争 古拉山脉格拉丹东雪山西南坡冰川),干流经青、藏、川、滇、鄂、湘、赣、皖、苏、沪, 支流涉及黔、桂、甘、陕、豫、粤、浙、闽,共计18省、自治区、直辖市。
干流长6300km , 流域面积180.7万km 。
较大支流有: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沅江、汉江、 赣江等8条,流域面积均在80000km 以上。
干流自江源至宜昌为上游,河长4510km ,除 四川盆地外,多流经高山峡谷,坡陡流急落差5360m ,占全江总落差的98.9%。
其中江源至当 曲长约360km ,称沱沱河;当曲至玉树巴塘河口长约820km ,称通天河;巴塘河口至宜宾长 约2300km ,称金沙江;宜宾至宜昌长约1000km ,称川江。
川江下段自奉节至南津关长209km 为著名的三峡宜昌以下进入中下游平原。
宜昌至鄱阳湖湖口为中游,长约940km 。
湖口以 下为下游,长约850km 。
中游河段内,自湖北枝城至洞庭湖出口城陵矶长约340km ,称荆江, 河道蜿蜒曲折,两岸地势低洼,是长江防洪 形势最为严峻的一段。
中下游平原湖泊星罗密 布,主要通江湖泊有洞庭湖、鄱阳湖、巢湖、太湖等四大淡水湖。
长江流域图长江流域水系图Ktl11nlM 中-Id[UK 恒!B J I'JQ-U :|WK 4中H 《诜曲气泪咖1及M黄河流域:一、自然地理黄河流域横贯中国东西,大部分区域位于中国的西北部。
处于东经95度53分~119度05分北纬32度10分~41度50分之间,东西长1900km,南北宽1100km,流域面积79. 5万km2。
黄河流域幅员辽阔,地形地貌差别很大。
从西到东横跨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黄淮海平原四个地貌单元。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淤地坝项目山庄头沟中型坝碑记河曲县水利局二○○六年五月前河沟3#骨干坝简介前河沟3#骨干坝位于树儿梁小流域,前河沟子坝系下游主沟道内。
控制面积 4.14km2。
按照二十年一遇洪水设计,二百年一遇洪水校核,设计淤积年限15年。
总库容87.23万m3,其中拦泥库容62.17万m3,由大坝、放水建筑物两大件组成。
坝高21.5 m,总工程量5.95 万m3,总投资58.57万元。
工程竣工后可有效拦蓄沟道内洪水。
每年拦蓄泥沙4.14万m3,达到淤积年限后可增加7.16hm2基本农田,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红水沟骨干坝简介红水沟骨干坝位于河曲县土沟乡后下庄村西北面,属黄河水系,为县川河一级支流,距县城65公里,控制面积2.85km2,设计标准为二十年一遇洪水设计,二百年一遇洪水校核,设计游积年限15年。
总库容62.44万m3,其中拦泥库容42.75万m3。
枢纽组成为两大件,即土坝和放水建筑物。
设计坝高为19m,总工程量7.6万m3,总投资44.2万元。
其中国补投资34万元,工程竣工后可有效拦蓄沟道内洪水。
年拦蓄泥沙2.85万m3,达到淤积年限后可增加4.3hm2基本农田,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前河沟1#骨干坝简介前河沟1#骨干坝位于树儿梁小流域,前河沟子坝系下游主沟道内。
控制面积 3.01km2。
按照二十年一遇洪水设计,二百年一遇洪水校核,设计游积年限15年。
总库容60.76万m3,其中拦泥库容45.15万m3,由大坝、放水建筑物两大件组成。
坝高23.0m,总工程量7.53万m3,总投资5.97万元。
工程竣工后可有效拦蓄沟道内洪水。
每年拦蓄泥沙3.01万m3,达到淤积年限后可增加5.22hm2基本农田,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前河沟2#骨干坝简介前河沟2#骨干坝位于树儿梁小流域,前河沟子坝系下游主沟道内。
控制面积 4.90km2。
按照二十年一遇洪水设计,二百年一遇洪水校核,设计游积年限15年。
榆中县宛川河流域综合治理的思路与构想榆中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地处黄土高原腹地,物产丰富,水资源丰富。
宛川河流域是榆中县境内最重要的水系之一,对于当地的农业灌溉、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长期以来对宛川河流域的过度开发利用和环境污染,这一地区的水资源状况已经出现了相当严峻的问题。
对宛川河流域进行综合治理,保护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当前榆中县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问题分析1. 水资源短缺。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榆中县宛川河流域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凸显。
尤其是在干旱季节,缺水问题更为突出,许多农田灌溉难以正常进行,严重影响了当地的农业生产和农民的生活。
2. 水质污染严重。
工业生产和农业活动过程中排放的废水、废气以及生活污水的直排,导致了宛川河水质严重超标,不仅影响了人畜饮水安全,也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3. 生态破坏严重。
河道沿岸的乱采乱挖、乱排乱倾现象普遍存在,大片的水土流失、湿地退化严重,导致了水域生态系统的破坏,许多珍稀植物和动物种类的生存受到了威胁。
4. 水利设施老化。
目前,宛川河流域的水利设施大多数都是较早期所建造,维护不善,老化严重,灌溉效率低下,需要进行技术改造和设施升级。
二、综合治理思路与构想1. 加强水资源管理。
针对宛川河流域的水资源短缺问题,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资源利用方案,建立健全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合理划定河流的水权,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应加大对水资源的保护力度,禁止乱排乱倾,减少污染源,确保水质安全。
2. 推进水环境治理。
通过加大污水排放管控力度,完善城乡污水处理设施,改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水平,实施农田面源污染治理,提高宛川河水质,使其能够达到国家规定的环境质量标准。
3. 加强生态保护。
建立宛川河生态保护区,加强对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恢复并保护河湾生态系统,重点保护和修复水系湿地,促进当地的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完善。
三川河流域新石器时代遗存的几个问题作者:董磊来源:《文物世界》 2011年第6期三川河地处山西省西北部的吕梁市范围内,由三条支流汇合形成,其中北川河从方山县南下,东川河源于离石区的东部山区,二者在离石城西交汇,并于离石、柳林交界处接纳了来自中阳县的南川河,三条河流汇合后始称三川河。
河流横贯柳林县全境,向西直接注入黄河干流。
流域内地形东高西低,由于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地形不整合,多数区域沟壑纵横,支离破碎,不便于大规模居住地的建设。
但是,这里是黄土高原的核心地带,黄土深厚,四季分明,在环境相对较好的地域进行小规模的农业发展还比较适宜,人类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与适应中生存繁衍,生生不息。
根据考古调查、发掘的资料,三川河两旁的山坡地带,甚至于梁峁山顶均有历代遗存分布,至晚在新石器时代的6000多年以前已经有人类定居于这片沃土,这里的遗存风格独特,其重要性不仅仅局限于吕梁山区的地方文化,对于山西乃至我国北方地区的文化格局和传统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就三川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考古文化的发现、研究及其与之相关的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粗浅的认识,以期对下一步的考古学研究和文物保护有所助益。
一、三川河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工作简述长期以来,吕梁山区有限的考古工作未引起应有的关注,属于新石器时代的遗存一直默默无闻,随着学术界对黄土高原地区早期农业改变的历程,以及这种改变对整个社会变革所具有的作用有了全新的认识,新石器时代遗存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了。
对吕梁山区新石器时代遗存的认识与晋中地区汾河谷地的考古发现与研究密不可分,其中最重要的工作是从1980年开始对太谷白燕遗址的发掘[1]。
白燕遗址的时间跨度较长,不同阶段的文化因素构成也较复杂,综合了南北不同文化体系的特点。
要解释其中的深层原因,必须对周边地区同时期遗存进行细致的调查、发掘和研究,于是,学者们开始将目光集中在与晋中盆地东西相邻的吕梁山区。
在这种大的学术研究背景下,从1983年开始,晋中考古队与当地文物部门的科研人员一起,开始了在三川河流域较大范围的田野调查,虽然开展这些工作的初衷与商代晚期青铜器或汉画像石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然而,调查和发掘中发现的遗存绝大部分属于新石器时代,因此,客观上开辟了对三川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及相关问题研究的新阶段。
主要河流概况欧阳学文我省河流水系分为内陆河、黄河、长江三大流域9个水系,年径流量大于1亿立方米的河流78条。
全省多年平均自产水资源源总量289.4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282.1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7.302亿立米米。
入境水资源量287.3亿立方米,出境水资源量482.3亿立方米。
一、内陆河流域内陆河流域有石羊河、黑河、疏勒河(含苏干湖区的哈尔腾河等)三个水系。
年径流量在1亿立方米以上独立出山的河流有15条,其中石羊河水系有西大河、东大河、西营河、金塔河,杂木河、黄羊河6条;黑河水系有讨赖河、洪水河(酒泉)、马营河(酒泉)、梨园河、黑河、洪水河(民乐)6条;疏勒河水系有党河、疏勒河、大哈尔腾河3条。
自产水资源总量56.6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4.7亿立方米。
入境水资源量14.1亿立方米,出境水资源量7.3亿立方米。
1、疏勒河水系疏勒河水系以疏勒河为干流,主要支流有大哈尔腾河、党河、榆林河、石油河及白杨河,这些支流虽不汇入疏勒河、但习惯上仍划归为疏勒河水系。
各河流均发源于祁连山脉,水量自产并全部消耗于我省内。
疏勒河水系水资源总量为21.2亿立方米。
疏勒河干流发源于祁连山脉的疏勒南山东段纳嘎尔当,河流出山后流经我省的肃北县、玉门市及瓜州县,注入双塔堡水库,下游水量只能引灌到西湖农场,已无余水下泄,疏勒河流域干流总长945公里,年均径流量8.7亿立方米。
大哈尔腾河发源于祁连山脉的党河南山东端奥果吐乌兰及野牛脊山,流经我省的阿克塞县,最终注入大、小苏干湖。
河流长约320公里,年均径流量3.2亿立方米。
党河发源于疏勒南山的崩坤大坂、宰里木克和党河南山的巴音泽尔肯乌勒、诺干诺尔的冰川群, 流经肃北县及敦煌市,注入党河水库。
河长390公里,年均径流量3.5亿立方米。
榆林河发源于祁连山脉的大雪山北坡和野马山北坡的冰川群,流经肃北及安西两县,注入榆林河水库。
河长118公里,年均径流量0.65亿立方米。
石油河发源于祁连山脉的石油河垴、鸭儿河垴冰川及疏勒山,流经肃北县及玉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