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四大校区学院分布
- 格式:doc
- 大小:1.29 MB
- 文档页数:5
概况现有四个校区,总面积达6.17平方公里,分别座落在珠江之畔、南海之滨。
广州南校区占地1.17平方公里,北校区占地0.39平方公里,广州东校区占地1.13平方公里,珠海校区占地3.48平方公里。
1924年,世纪伟人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这所大学,亲笔题写了“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校训。
原校名为广东大学,1926年,正式改名为中山大学。
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山大学设有文、理、法、工、农、医、师等7个学院。
1935年学校设立研究院,开始招研究生。
五十年代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山大学成为一所以文理科为基础的综合性大学。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山大学一直是全国重点大学之一,也是我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建立首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之一。
1985年,由国家批准率先在华南地区设立第一所研究生院,建立起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在70周年校庆时,江泽民总书记撰写了"发扬中山先生革命精神,办好中山大学,作出更大贡献"的题词,进一步为办学指明方向。
2000年9月,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在珠海市唐家湾建成,为新世纪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001年10月26日,中山大学与中山医科大学合并,组成新的中山大学。
办学条件及学科建设目前,中山大学是一所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工学、医学、药学和管理科学等在内的综合性大学。
设有人文科学学院、岭南学院、国际商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交流学院、翻译学院、旅游学院、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管理学院、教育学院、传播与设计学院、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海洋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工学院、中山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光华口腔医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等28个学院和地球科学系、资讯管理系,并有研究生院、高等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等。
中⼭⼤学位于改⾰开放前沿的⼴东省。
现有四个校区,总⾯积达6.17平⽅公⾥,分别座落在珠江之畔、南海之滨。
⼴州南校区占地1.17平⽅公⾥,北校区占地0.39平⽅公⾥,⼴州东校区占地1.13平⽅公⾥,珠海校区占地3.48平⽅公⾥。
各校区树⽊葱笼,绿草如茵,景⾊秀丽,均是陶冶情操、读书治学的胜境。
办学历史及优良传统 中⼭⼤学是有优良办学传统的⼤学。
1924年,世纪伟⼈孙中⼭先⽣亲⼿创办这所⼤学,亲笔题写了“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的校训。
原校名为⼴东⼤学,1926年,正式改名为中⼭⼤学。
上世纪三⼗年代,中⼭⼤学设有⽂、理、法、⼯、农、医、师等7个学院。
1935年学校设⽴研究院,开始招研究⽣。
五⼗年代全国⾼校院系调整,中⼭⼤学成为⼀所以⽂理科为基础的综合性⼤学。
新中国成⽴以来,中⼭⼤学⼀直是全国重点⼤学之⼀,也是我国⾸批博⼠、硕⼠学位授予单位和建⽴⾸批博⼠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之⼀。
九⼗年代,由国家批准率先在华南地区设⽴第⼀所研究⽣院,建⽴起学⼠、硕⼠、博⼠完整的⼈才培养体系。
学校本科教育质量不断提⾼,成为培养⾼层次⼈才的重要基地。
在70周年校庆时,江泽民总书记撰写了"发扬中⼭先⽣⾰命精神,办好中⼭⼤学,作出更⼤贡献"的题词,进⼀步为办学指明⽅向。
2000年9⽉,中⼭⼤学珠海校区在珠海市唐家湾建成,为新世纪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001年10⽉26⽇,中⼭⼤学与中⼭医科⼤学合并,组成新的中⼭⼤学。
教育部与⼴东省⼈民政府签订协议,教育部与⼴东省在3年内投资12亿⼈民币,把新中⼭⼤学建设成为⼀流的⾼⽔平⼤学。
中⼭医科⼤学前⾝之⼀为博济医学堂,成⽴于1866年,是我国最早设⽴的西医学府,孙中⼭先⽣曾在此学医和从事⾰命活动。
1936年,博济医学堂发展成为岭南⼤学医学院。
1953年,中⼭⼤学医学院、岭南⼤学医学院合并成⽴华南医学院,1954年⼴东光华医学院并⼊。
学校先后改名为⼴州医学院、中⼭医学院。
广州校区珠海校区深圳校区中国语言文学系物理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珠海)医学院历史学系化学学院历史学系(珠海)公共卫生学院(深圳)哲学系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哲学系(珠海)药学院(深圳)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国际金融学院材料学院博雅学院(人文高等研究院、通识教育部)工学院国际翻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岭南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关系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微电子学院)旅游学院智能工程学院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中英国际海事法学院)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数学学院(珠海)航空航天学院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国家保密学院物理与天文学院管理学院(创业学院)网络安全学院大气科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数学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海洋科学学院心理学系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挂靠)中山医学院(含实验动物中心)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传播与设计学院光华口腔医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资讯管理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艺术学院药学院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数学学院护理学院土木工程学院逸仙学院体育部广州校区南校园通讯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35号(510275)占地面积:1.239平方公里院系设置:中国语言文学系、历史学系、哲学系、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博雅学院、岭南学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数学学院、物理学院、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逸仙学院、体育部。
广州校区北校园通讯地址:广州市越秀区中山二路74号(510080)占地面积:0.208平方公里院系设置:中山医学院、光华口腔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护理学院。
广州校区东校园通讯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外环东路132号(510006)占地面积:0.989平方公里院系设置:法学院、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管理学院、心理学系、传播与设计学院、资讯管理学院、工学院、化学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国家保密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药学院。
中山大学概况中山大学位于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省,现有四个校区,总面积达6.17平方公里,分别座落在珠江之畔、南海之滨。
广州南校区占地1.17平方公里,北校区占地0.39平方公里,广州东校区占地1.13平方公里,珠海校区占地3.48平方公里。
各校区树木葱笼,绿草如茵,景色秀丽,均是陶冶情操、读书治学的胜境。
办学历史及优良传统中山大学是有优良办学传统的名牌大学。
1924年,世纪伟人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这所大学,亲笔题写了“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校训。
原校名为广东大学,1926年,正式改名为中山大学。
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山大学设有文、理、法、工、农、医、师等7个学院。
1935年学校设立研究院,开始招研究生。
五十年代全国高校院系调正,中山大学成为一所以文理科为基础的综合性大学。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山大学一直是全国重点大学之一,也是我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建立首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之一。
1985年,由国家批准率先在华南地区设立第一所研究生院,建立起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本科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成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
在70周年校庆时,江泽民总书记撰写了"发扬中山先生革命精神,办好中山大学,作出更大贡献"的题词,进一步为办学指明方向。
2000年9月,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在珠海市唐家湾建成,为新世纪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001年10月26日,中山大学与中山医科大学合并,组成新的中山大学。
教育部与广东省人民政府签订协议,教育部与广东省在3年内投资12亿人民币,把新中山大学建设成为一流的高水平大学。
中山医科大学前身之一为博济医学堂,成立于1866年,是我国最早设立的西医学府,孙中山先生曾在此学医和从事革命活动。
1936年,博济医学堂发展成为岭南大学医学院。
1953年,中山大学医学院、岭南大学医学院合并成立华南医学院,1954年广东光华医学院并入。
学校先后改名为广州医学院、中山医学院。
中山大学分离后独立的四大高校,如何成为专业里的翘楚曾经的中山大学,雄踞华南地区,在云山珠水的孕育下,成为与清华并驾齐驱的两大高校,号称“北清华,南中大”。
彼时的中山大学,学科齐全,大师云集,雄霸一方。
1952年,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对全国院系进行集中调整后,中山大学的各大院系进行历史性重组。
原中山大学文理院系与岭南大学文理院系合并,组建成全新的中山大学,并入主原岭南大学校址康乐园。
也就是今天中山大学主校区所在地。
而中山大学的分离出去的九大院系,有的独立出来,成为新的大学;有的并入其他大学,成为另一股中流砥柱的力量。
尤其是独立后的四大高校,个个是行业里的翘楚。
(1)独立的四大院系工学院:华南理工大学今天的广东高校中,有两所“985高校”,除了中大之外,另外一所就是华南理工大学。
华工是在广州唯一能够与中大分庭抗礼的大学,而这所大学,正是当时院系大调整的时候从中大分离出去的。
今天的华工拥有诸多优势学科,理工类尤为突出,轻工技术与工程专业全国第一,化学、材料学、工程学、临床医学等9个学科进入国际ESI 全球排名前1%。
今天,华工的校训“博学慎思,明辨笃行”也是由中大的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演变而来。
农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在广州的五山,华工与华农仅有一墙之隔,附近还有中大的老牌坊式校门,依然诉说着当年的故事。
今天的华农,不仅农学类专业突出,同时还是一个文理法商等专业全面发展的综合性大学,也是现今国内面积最大的单体校园。
每年三四月分,人们纷纷涌进华农,一睹华农紫荆花的美丽与浪漫。
教育学院:华南师范大学从中大分离出去的教育学院,形成了今天的华南师范大学。
华师在当前国内的师范类院校中,可以名列“五强”之内。
但华师不仅仅是师范类专业突出,而是一个综合性大学,光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等专业为国家重点专业。
医学院:中山医科大学中大的医学类专业向来强势,分离出去后依然能够独当一面。
医学院从中大分离出去后,与岭南大学的医学院成立了华南医学院,后来几经变革,成为中山医科大学,算是保留了中大在医学类专业中的优势和实力。
二、中山大学学校机构图纪委、监察处、审计处联合办公室| 纪委办公室| 监察处| 审计处党办、党委宣传部联合办公室| 党委办公室| 政策研究与制度管理办公室| 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党委组织部| 党校办公室党委统战部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处)| 珠海校区学生工作办公室离退休工作处| 颐园学院校工会校团委| 北校区团工委| 珠海校区团工委| 东校区团工委机关党委校长办公室| 法律事务室(挂靠)研究生院| 培养处(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 综合处| 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研究生管理处(研究生工作部)人事处| 人才发展办公室| 博士后管理办公室| 人才交流中心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 | 外国留学生办公室教务处| 珠海校区教务工作办公室| 成人管理办公室科学技术处| 军工科技工作办公室| 地方合作办公室社会科学处保卫处、武装部合署办公室| 保卫处(综合治理督察办公室)| 武装部| 广州南校区保卫工作办公室| 广州北校区保卫(武装)工作办公室| 珠海校区保卫(武装)工作办公室| 广州东校区保卫(武装)工作办公室财务与国有资产管理处| 公费医疗管理办公室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 珠海校区基础教学实验中心| 东校区教学实验中心基建处| 广州北校区基建办| 广州东校区基建办| 珠海校区基建办总务处| 广州南校区后勤工作办公室| 广州北校区后勤工作办公室| 珠海校区后勤工作办公室| 广州东校区后勤工作办公室房地产管理处| 住房制度改革工作办公室医学部| 医学部办公室| 医学教务处| 医学科学处| 医院管理处| 实验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挂靠)珠海校区管理委员会| 党政工作办公室东校区管理委员会| 党政工作办公室。
中大办〔2008〕23号关于印发《中山大学校区布局调整路线图(2008—2012)》的通知校机关各部、处、室,各学院、直属系,各直属单位,各附属单位,后勤集团、产业集团:《中山大学校区布局调整路线图(2008—2012)》已经学校2008年第14次党委常委(扩大)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现予以公布实施。
特此通知,请遵照执行。
二〇〇八年十月三十日—1—中山大学校区布局调整路线图(2008—2012)目录第一部分中山大学校区布局调整总体方案(2008~2012) (3)第二部分中山大学校区布局调整工作时间表 (14)一、校区布局调整工作时间表(2008年7月~2012年9月) (14)二、校区布局调整各学院(系)学生迁移时间表(2008年7月~2012年9月) (20)第三部分中山大学校区布局调整在校生人数统计表 (22)3.1 在校学生分布情况统计表(2008年~2012年) (22)3.2 本科生在校分布情况统计表(2008年~2012年) (23)3.3 全日制研究生分布情况统计表(2008年~2012年) (26)第四部分中山大学校区布局调整状态数据统计表 (31)4.1 校区布局(不含附属医院)状态数据统计表(2008年9月~2009年6月) (31)4.2 附属医院校区布局调整状态数据统计表(2008年9月~2009年6月) (34)第五部分中山大学各校区可调配房源状态数据统计表(2008年9月~2009年6月) (35)第六部分各校区学生宿舍床位供需对比表(2008~2012) (38)第七部分中山大学校区布局调整课室需求方案(2008~2012) (42)第八部分中山大学校区布局调整教学类实验室需求方案(2008~2012) (51)第九部分附件 (56)一、2007年、2008年本科生招生计划表 (56)二、2007级、2008级研究生人数一览表 (62)三、2008年~2012年各校区留学生人数发展预测 (63)四、中山大学教学类实验室用房情况表 (64)五、珠海实验中心生物、物理、化学实验室基本情况表 (71)—2—第一部分中山大学校区布局调整总体方案(2008~2012)一、校区布局调整的目标(一)基本目标从2008至2012年,各校区应逐步形成如下办学格局:广州南校区以基础学科为主,广州东校区以应用学科为主,广州北校区以医科为主,珠海校区则要在提高办学层次的基础上,以新兴学科及港澳台合作办学和国际合作办学为特色。
中山大学四大校区学院分布
很多考生不明白中山大学校区分布,在此我们特意收集并整理了这方面的信息,以供考生参考,中山大学总共分为四大校区:南校区,北校区,东校区以及珠海校区。
南校区历史最为悠久,康乐园即是中大南校区,中大康乐园与武大珞珈山北大未名湖并称为三大中国大学自然景观之最美丽者;东校区即大学城校区,中大近60%的本科生都在东校区就读;珠海校区是四大校区中建筑面积最大的,校区三面环山,一面环海,风景如画;北校区是中山大学医科的主要集中地。
中山大学南校区:
中国语言文学系、历史学系、哲学系、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博雅学院、亚太研究院、岭南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汉语学院、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社会科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地球科学与地质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中山医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一、二年级在此就读,之后将搬回北校区就读。
具体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35号。
中山大学东校区:
法学院、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管理学院、传播与设计学院、资讯管理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联合工程学院、超级计算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工学院、药学院为整建制学院整建制学院(即:本科四年、研究生、博士阶段的学习除实习外,其他均在珠海校区完成。
).;中山医学院、光华口腔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护理学院一年级本科生在此就读,之后将搬回北校区就读。
具体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外环东路132号。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
国际商学院、翻译学院、旅游学院、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海洋学院、移动信息工程学院为整建制学院整建制学院(即:本科四年、研究生、博士阶段的学习除实习外,其他均在
珠海校区完成。
).;中国语言文学系、历史学系、哲学系、岭南学院、外国语学院、地球科学与地质工程学院、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的一、二年级本科生在此就读,之后将搬回南校区就读。
具体地址:珠海市香洲区唐家湾。
中山大学北校区:
中山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光华口腔医学院、护理学院。
具体地址:广州市越秀区中山二路74号。
文章摘自鸿儒中大考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