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卸车举升液压系统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2
自卸汽车液压系统故障分析摘要液压系统是重型自卸汽车的重要工作系统,汽车的多个性能指标都与液压系统的性能优劣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文章主要分析了自卸汽车液压系统的常见故障以及故障排除方法。
关键词液压系统;故障分析;自卸汽车;举升机构中图分类号U4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9671-(2012)071-0120-01自卸汽车,又称翻斗车,是具有自动卸料功能的载重汽车,通过液压或者机械举升而可以自行卸货,它的构成有以下部分:液压举升机构、货箱、汽车底盘、取力装置等。
1 自卸汽车的工作原理自卸汽车利用被发动机动力所驱动的液压举升机构,也就是经变速器输出的发动机动力,经由取力器带动液压油泵,而油泵又被分配阀压入液压缸,从而使活塞推动以举起车厢,这样车厢就自然倾斜到一定角度,从而达到自动卸货的目的。
然后,依靠其自身的重力,即货箱自重使其复位。
因此,液压系统的正常运作在自卸汽车的使用过程中一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作为自卸车的重要工作系统,液压举升系统的性能优劣直接影响着汽车的多个性能指标。
考虑到液压举升系统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以及工作性质,液压举升系统应该满足以下性能:1)良好的动力性。
2)卸料性。
3)平稳性和协调性。
4)紧凑性。
5)比较强的免维护性。
2 自卸车液压系统常见故障表现及原因分析:在自卸车的日常使用过程中,使用方法不当,严重超载,维修养护不及时,或者因为某些用户对液压倾卸机构不了解等,都会引发一些故障,那么下面,就对自卸汽车液压系统的故障表现进行一下原因分析。
2.1 车厢举升时感觉困难、升举缓慢并有窜动造成车厢举升困难的原因可能为:油泵有故障,无法供油、溢流阀严重失调、分配阀回油阀卡死在回油位置、取力器、油泵齿轮工作不良、举升缸摩擦阻力过大、回油路不畅通、油箱滤网或管路严重堵塞等等。
而举升缸和齿轮泵方面的问题是造成升举缓慢有窜动的主要原因。
2.2 车厢举升不平稳或者车厢举升角不足这种故障出现的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油内进了空气,二是油量不足,因为当油量不足时,油压无法达到正常值,故车厢不能举升到最佳角度,而且在上升的过程中也极不平稳。
液压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及消除方法
1 常见故障的诊断方法
1.1 简易故障诊断法
1〕询问设备操作者,了解设备运行状况。
其中包括:液压系统工作是否正常;液压泵有无异常现象;液压油检测清洁度的时间及结果;滤芯清洗和更换情况;发生故障前是否对液压元件进行了调节;是否更换过密封元件;故障前后液压系统出现过哪些不正常现象;过去该系统出现过什么故障,是如何排除的等,逐一进行了解。
2〕看液压系统压力、速度、油液、泄漏、振动等是否存在问题。
3〕听液压系统声音:冲击声;泵的噪声及异常声;判断液压系统工作是否正常。
4〕摸温升、振动、爬行及联接处的松紧程度判定运动部件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1.2 液压系统原理图分析法
根据液压系统原理图分析液压传动系统出现的故障,找出故障产生的部位及原因,并提出排除故障的方法。
结合动作循环表对照分析、判断故障就很容易了。
1.3 其它分析法
液压系统发生故障时根据液压系统原理进行逻辑分析或采用因果分析等方
法逐一排除,最后找出发生故障的部位,这就是用逻辑分析的方法查找出故障。
为了便于应用,故障诊断专家设计了逻辑流程图或其它图表对故障进行逻辑判断,为故障诊断提供了方便。
2 系统噪声、振动大的消除方法
3 系统压力不正常的消除方法
4 系统动作不正常的消除方法
5 系统液压冲击大的消除方法
6 系统油温过高的消除方法
7 液压件常见故障及处理
7.3 液压缸常见故障及处理〔
7.4 压力阀常见故障及处理
7.4.1 溢流阀常见故障及处理。
液压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及消除方法液压系统是工程设备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常常用于提供大功率的传动和控制。
但是由于液压系统的复杂性和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常常会出现各种故障。
本文将介绍液压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及消除方法。
1.压力不足或无压力故障原因可能是液压泵失效、泵吸入空气、油箱液面过低等。
解决方法可以是检查液压泵的工作状态,检查泵入口是否有空气,检查油箱液面。
2.压力过高或超压故障原因可能是过载阀调节不当、过载阀损坏、压力调节阀失效等。
解决方法可以是调整过载阀的设置值、更换过载阀、检查压力调节阀。
3.泄漏泄漏是液压系统常见的故障之一,可能是密封件老化、螺纹松动、管路磨损等原因造成的。
解决方法可以是更换密封件、紧固螺纹、更换磨损的管路。
4.油温过高或过低油温过高可能是由于油液粘度过高、油液冷却器失效等原因造成的。
解决方法可以是更换合适的液压油、检查冷却器的工作状态。
油温过低可能是由于油液粘度过低、冷却器冷却不足等原因造成的。
解决方法可以是更换合适的液压油、检查冷却器的工作状态。
5.油液污染油液污染可能是由于油箱没有过滤装置、油液中杂质过多等原因造成的。
解决方法可以是安装合适的过滤装置、定期更换油液。
6.阀门卡死阀门卡死可能是由于阀芯与阀套间配合间隙过大、阀芯表面磨损等原因造成的。
解决方法可以是更换阀芯、研磨阀芯表面。
7.液压缸无法伸缩液压缸无法伸缩可能是由于缸内部部件损坏、密封件老化、液压系统压力不足等原因造成的。
解决方法可以是更换缸内部部件、更换密封件、检查液压系统压力。
8.油液乳化油液乳化可能是由于油液中含水过多、机械零件摩擦产生热量等原因造成的。
解决方法可以是更换干燥的液压油、检查液压系统的冷却状态。
以上是液压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及消除方法的简要介绍,液压系统的故障诊断需要从系统整体入手,综合分析故障原因,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
同时,定期检查和维护液压系统,保持系统的清洁和正常工作状态,可以预防故障的发生。
重型自卸车工作、液压系统的常见故障检修重型自卸汽车常见故障原因分析重型自卸汽车常见故障原因的分析方法如下:1.取力器故障。
重型自卸汽车当取力器出现故障,最直接且显而易见的结果就是齿轮泵不转,液压倾卸系统失去了动力源,整个系统处于瘫痪状态,无法工作。
重型自卸汽车上多采用的是气动取力器,它主要由传动机构、连接机构、操纵机构三部分组成。
这三部分中最常出现故障的是操纵机构,它采用电磁阀开关气路方式。
电磁阀控制取力器的操纵气缸,从而完成取力器的挂挡和脱挡工作。
在卸载过程中电磁阀要频繁动作,其零部件容易受损失效,因此要经常检查电磁阀的有效性、灵敏度、电路安全性和开关,如果电路一切正常,还应检查取力缸的工作情况,有无不通气或漏气现象,必要时还要拆卸取力缸检查。
传动机构和连接机构也应经常进行维护和保养。
当传动机构的齿轮啮合不良、拨叉与推杆连接螺栓松动,会出现异常声响,检查各部件紧固螺栓,同时注意查看润滑油情况,及时清理污物,保持各部件清洁、完好,防止磕碰、划伤。
另外,还应经常检查取力器与油泵之间的联接衬套,如有不牢固、破损、脱掉、断裂,应及时更换。
2.油泵传动轴故障。
重型自卸汽车油泵传动轴变形或损坏能使倾卸机构完全失去效能,其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在车辆行驶时取力器未脱开。
因液压油泵长时间高速运转,使液压油油温上升很快,一方面会造成油泵油封烧损,油泵“烧死”,另一个严重后果就是油泵齿轮离心力加大,油泵传动轴会在这种过大的离心力作用下导致变形、损坏;车辆满载举升时,操作过猛。
如果用力猛抬离合器踏板,由于系统突然接合而使取力器、油泵传动轴、油泵本身引起很大的冲击载荷,最易造成传动轴受损。
而在发动机高速运转,冬季气温较低的时候,液压缸内油的粘度较大,所造成的损失更为突出;传动轴安装间隙过小、油泵动平衡差、油路受阻以及严重超载时,也会造成传动轴变形、损坏。
当油泵传动轴发生变形或损坏时,应及时检修更换,工作中应随时注意避免引起传动轴受损的情况发生,如卸载完毕准备行车时,脱开并确认取力器已经脱开后再行车;满载举升开始,操纵手柄提到举升位置时,操作要平稳,动作不宜粗暴,应缓慢放开离合器踏板,使油泵运转,让车厢徐徐升起;在车厢带载下落过程中,切忌将分配阀扳到举升位置,这样极易引起强烈冲击,造成传动轴过早损坏;除此之外,还应经常检查传动轴安装间隙是否符合要求,传动轴与万向节叉啮合长度是否适宜。
液压系统常见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液压系统是由液压元件、液压执行元件、液压控制元件和液压传动介质等组成的,常见的液压系统故障有以下几种原因及排除方法。
1.液压泵故障:(1)原因:液压泵叶轮损坏、液压泵进出口密封件老化、泵内部泄漏等。
(2)排除方法:更换液压泵叶轮、更换密封件、修复泄漏点。
2.液压缸故障:(1)原因:液压缸内部密封件老化、缸壁磨损、液压缸内部存在污垢等。
(2)排除方法:更换密封件、修复缸壁、清洁液压缸内部。
3.液压阀故障:(1)原因:液压阀内部堵塞、密封件老化、液压阀进口压力异常等。
(2)排除方法:清洁液压阀内部、更换密封件、检查压力供应。
4.液压管路泄漏:(1)原因:管路接头松动、密封件老化、管路磨损等。
(2)排除方法:拧紧管路接头、更换密封件、修复管路。
5.液压油温过高:(1)原因:油路堵塞、油泵转速太高、油液老化等。
(2)排除方法:清洗油路、调整油泵转速、更换油液。
6.液压缸失效:(1)原因:液压缸密封件损坏、缸心弯曲、缸套磨损等。
(2)排除方法:更换密封件、修复缸心、更换缸套。
7.液压系统压力不稳定:(1)原因:压力调节阀故障、压力传感器故障、油液温度过高等。
(2)排除方法:更换压力调节阀、更换压力传感器、降低油液温度。
8.液压系统噪音大:(1)原因:液压泵入口气体过多、液压阀内部部件损坏、润滑不良等。
(2)排除方法:检查液压泵进气系统、更换液压阀部件、加强润滑。
总结起来,液压系统常见故障的原因多种多样,如泵故障、缸故障、阀故障、管路泄漏、油温过高、缸失效等。
针对这些故障,排除方法也各不相同,一般包括更换受损部件、修复漏点、清洗油路等。
为了确保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应定期检查和维护液压系统,及时发现并排除故障。
常见液压系统故障分析和排除方法常见液压系统故障分析和排除方法一、故障概述:1、液压油的泄漏2、液压油的粘度与工作油度密切相关3、液压元件的磨损失效,温度对液压元件材料热胀的影响4、油液污染物对液压系统造成不确定因素的故障二、液压系统的常见故障1、压力故障:压力不够、压力不稳定、压力调节失灵、压力损失大2、动作故障:速度达不到要求,没有动作,动作方向错误,负载速度明显下降,起步迟缓、爬生,3、振动和噪音4、系统发热三、液压系统故障的特点1、故障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压力不稳定常与振动噪声同时出现,系统压力故障往往和动作故障一起。
2、故障的隐蔽性:液压传动是依靠在密闭管道内具有一定压力能的油液来传递动力的,系统的元件内部结构及工作状况不能从外表进行直接观察。
因此,它的故障具有隐蔽性,不如机械传动系统故障那么直观,又不如电气传动那样易于检测,液压装置的损坏与失效,往往发生在系统内部,由于不便拆装,现场的检测条件也很有限,难以直接观测,使得液压系统故障分析比较困难。
3、引起同一故障的原因和同一原因引起故障的多样性一个故障有多种可能的原因,而且这些原因常常是互相交织,相互影响,如系统压力达不到要求,其产生原因可能是泵引起的,也可能是溢流阀引起的,还可能是中心回转体引起的,此外,系统的执行元件的泄漏也会引起系统压力不足。
液压系统中的一个故障可能多种多样的故障,例如:同样是混入空气,轻则会引起流量、压力的波动,严重时会引起泵吸不进油。
对于一种症状有多种可能原因的情形:应采取有效手段剔除不存在的原因,对于一个故障源产生多个症状的情形,可利用多个症状的组合来确定故障源。
故障产生的偶然性:液压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各样的随机性因素影响,尤其是污染物的浸入,如阻尼孔的堵死、换向阀阀芯的卡死,电磁铁吸合不正常等等,这些故障没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4、典型故障1)泄漏和堵塞,泄漏又分为内泄漏和外泄漏。
内漏是指液压元件内部的油液从高压区域到低压区域的泄漏,它会使液压系统的压力降低,执行元件不能正常工作,外漏是液压系统内的油液流到液压系统外部的泄漏,它污染环境和设备。
低速载货自卸汽车车厢举倾机构液压系统故障分析与维修摘要:液压举升倾卸机构是自卸车的重要工作系统,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汽车的多个性能指标。
本文先具体分析了若干种“液压自卸系统的故障的分析与排除”的情况,然后指出了自卸汽车的一些维修和保养技巧,最后总结了液压系统的相关注意事项。
关键词:自卸汽车;举升机构;液压系统;维修低速载货自卸车是利用发动机动力驱动液压举升机构(发动机动力经变速器输出,经取力器带动液压油泵,液压油被油泵经分配阀压入液压缸内,从而推动活塞而举起车厢)将车厢倾斜一定角度从而达到自动卸货的目的,并依靠货箱自重使其复位的专用汽车。
在自卸车的使用当中,液压举升机构的正常运作一直处于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液压举升机构是自卸车的重要工作系统,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汽车的多个主要性能指标。
对于液压举升机构考虑到工作环境、工作性质及工作内容等的要求,液压举升机构应满足的性能有:①较强的免维护性;②良好的动力性;③平稳性;④卸料性;⑤紧凑性;⑥协调性。
由于很多用户对液压倾卸机构不甚了解,或者在使用中严重超载、使用方法不当、维修养护不及时等,都可能引发一些故障。
下面将低速载货自卸车为例介绍这些故障产生的原因及处理办法和相关注意事项。
1 常见故障表现及原因分析车厢举升过程中出现各种异常,根据出现的异常情况不同,其形成原因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1.1 齿轮泵运转但车厢不举升或举升非常缓慢这种情况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油压不足,导致油压不足的因素有:分配阀阀杆操纵不到位、阀内单向阀出现异常、阀垫上有异物、单向阀松动脱落堵塞了管路、其它液压管路破损,产生严重泄漏、严重缺油,这时,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如更换齿轮泵,调整分配阀档位,检修、更换液压缸、液压管路,安装单向阀等。
值得注意的是,当分配阀档位不准,其内部单向阀关闭不严时,还可能导致空车厢不能中停。
1.2 车厢举升困难、升举缓慢有窜动车厢举升困难原因有以下方面:油箱中油量不足;油箱滤网或管路严重堵塞;油泵有故障,不供油;分配阀回油阀卡死在回油位置;溢流阀严重失调,高压油泵渗漏;举升缸及限位阀发卡,使通往分配主阀的气路长期接通;储气筒气压不足;取力器、油泵齿轮工作不良;液压油不清洁,杂质卡死分配阀。
农用运输车液压自卸装置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①检查操纵杆与取力器、操纵阀的连接是否可靠。
农用车的液压自卸装置操纵机构,多数采用操纵手柄下端同时连接取力器和操纵阀的结构,在齿轮泵与变速器齿轮啮合的同时,操纵阀打开,向液压油缸供油。
如操纵阀连接松脱,极可能造成齿轮泵啮合工作后,操纵阀未打开,液压油缸不工作的情况。
②检查齿轮泵工作状况。
方法是松开齿轮泵的出油接头,如无液压油冒出,则说明齿轮泵不工作。
引起齿轮泵不工作的原因,多为取力器轴与齿轮泵结合处损坏所致。
③检查油管及接头有无漏油,特别是吸油管连接处。
如有松动或密封失效,就会使齿轮泵吸入空气,引起液压系统不能正常工作。
此外,操纵阀内部堵塞会引起液压油缸不工作。
(2)故障排除①配换阀杆,重新配研,恢复分配阀杆与阀体的密封性。
②更换溢流阀弹簧,并按规定压力重新调整溢流阀的开启压力。
③根据故障原因,按上述方法检修液压泵。
④更换液压油,清除杂质;用细研磨砂放于布条上轻轻摩擦分配阀杆及阀体。
⑤更换损坏密封圈,消除泄漏处。
⑥更换挡圈,调整套筒间的同轴度。
⑦取力器不旋转或输出轴折断,应更换输出轴。
如果是取力器电磁开关未打开,应予检查。
2.车厢不能下落(1)可能的故障原因主要原因是液压系统工作机构运动之后不能复位,致使液压油不能流回油箱而卸压。
①分配阀被拉坏,使分配阀卡阻,不能使分配阀、溢流阀动作。
②复位弹簧折断,使分配阀不能复位。
③阀体变形,造成分配器分配阀卡阻。
④举升开关及液压缸卡阻,使液压缸不能回位。
(2)排除方法①分配阀被拉坏而卡阻的,则拆开清洗,去掉分配阀与阀体的毛刺,修研已拉坏的表面。
②复位弹簧折断时,应更换复位弹簧。
③阀体变形时,应重新安装阀体螺钉,使压紧力均匀。
④液压缸卡阻,应拆下液压缸,找出卡阻原因。
若是因脏物卡住,先洗去脏物,再用细研磨砂研磨活塞杆及液压缸,使其表面恢复光滑。
3.液压油泵常见故障齿轮泵故障多表现为:工作压力低,举升无力;油箱内产生大量泡沫,并有油从加油口溢出;液压泵吸油不足;接盘处漏油等。
自卸车液压系统原理及常见故障和排除方法一.液压系统的构造及工作原理以前顶自卸车气控液压系统举例说明,其液压系统由取力器、齿轮油泵、气动分配阀、手动换向阀、油箱和液压油缸等构成。
原理图如下: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自卸车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
1、当自卸车需要举升时,把组合控制气阀的拨把推向举升位置,此时,组合控制气阀的进气口IN与举升口TIP相通,气压再通过限位气阀的P、A口输入到慢降气控分配阀举升口,分配阀的进油口P与油缸连接的工作油口A相通,压力油进入油缸下腔,车厢开始举升。
当车厢举升到一定高度时,油缸或其它发讯装置触及限位气阀的调距限位杆时,进入举升气口的气压被切断,车厢停在某个位置。
2、当自卸车需要中停时,把组合控制气阀的拨把推向中停位置,此时,组合控制气阀的进气口IN与举升口TIP、下降口LOW断开,慢降气控分配阀举升口A关闭,油缸里的液压油在分配阀内单向阀的作用下不能回流,分配阀的进油口P与回油口O相通,压力油回油箱,车厢停在某个位置。
3、当自卸车需要下降时,把组合控制气阀的拨把推向下降位置,此时,组合控制气阀的进气口IN与下降口LOW相通,气压输入到分配阀的下降气口,慢降气控分配阀举升口A与回油口O相通,油缸里的液压油在车厢重力作用下回油箱,车厢下降。
4、当自卸车需要慢降时,在车厢下降的过程中,打开组合控制气阀PTO口,气压输出到慢降气口,此时,分配阀内的节流系统起作用,回油口变小,车厢慢降。
二.液压系统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一)车箱不能举升或举升速度过慢车箱不能举升,首先要查看取力器的取力齿轮与变速器取力齿轮是否正确啮合,如果不能正确啮合,则通过增加或减小取力器与变速器间密垫的厚度予以调整。
其次查看齿轮油泵工作是否正常。
若油泵工作正常,则可能是下述原因所致。
1.储油箱缺油油箱内油面过低,将导致油泵油量不足,不能建立起系统所需的压力,从而影响车箱的举升。
排除方法是加油至规定高度。
2.储油箱内滤油器或液压管路被堵塞滤油器及液压管路被堵塞,导致液压系统中油量不足或根本没有油,不能提供车箱举升所需的压力。
液压系统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液压系统是工业设备中常用的一种传动系统,其主要由液压泵、液压马达、液压缸等组成。
由于液压系统中涉及的管道、阀门、密封件等部件较多,故障也较为常见。
下面将列举一些液压系统常见的故障及排除方法。
1.液压系统漏油故障液压系统漏油是一种常见的故障,可能出现在液压泵、液压缸、管道连接处等地方。
排除方法如下:-检查液压系统各处的密封件,如O型圈、密封垫等,确保其完整无损。
-检查管道连接处的螺纹是否松动,如果松动则需要紧固。
-检查液压泵和液压缸的接口,确保安装正确并有足够的密封。
-检查液压泵和液压缸的密封面是否有划痕或凹坑,如有则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2.液压系统动作缓慢或无动作液压系统动作缓慢或无动作可能是因为液压泵无油或油量不足、液压缸内漏油等原因引起的。
排除方法如下:-检查液压泵是否正常运转,并检查其油箱内是否有足够的油。
-检查液压系统中是否存在漏油现象,尤其是液压缸内是否有泄漏。
-检查液压系统中的阀门,确保其正常工作。
-检查液压系统中的油路是否存在堵塞,如有,则需要清洗或更换相应的管道或阀门。
3.液压系统噪音异常液压系统噪音异常可能是因为液压泵或液压马达内部叶片损坏、液压缸内部有异物等原因引起的。
排除方法如下:-检查液压泵或液压马达内部的叶片是否有损坏或磨损,如有则需要更换。
-检查液压缸内部是否有碎屑、异物等,如有则需要清洗或更换液压缸。
4.液压系统压力异常液压系统压力异常可能是因为液压泵输出压力过高或过低、液压缸内部密封失效等原因引起的。
-检查液压泵的输出压力是否调整正确,需要根据实际工作需求对液压泵进行调整。
-检查液压缸内部密封件的磨损情况,如有磨损则需要更换。
-检查液压系统中的压力阀,确保其工作正常。
在排除液压系统故障时,需要先进行故障诊断,找出问题所在,再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排除方法。
同时,经常进行液压系统的维护保养,及时更换密封件、清洗管道等,可以减少故障的发生,延长系统的使用寿命。
100M ining E quipment□ 王成虎 郑州宇通重工有限公司矿用自卸车液压举升系统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机器工作效率及工程进度,因此对液压举升系统出现的故障及时进行分析和排除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首先对矿用自卸车液压举升系统的原理进行介绍,根据液压系统原理对矿用自卸车液压举升系统的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并提出排除方法。
液压系统工作原理矿用自卸车液压举升系统的原理图如图所示,主要由液压油箱、工作泵、液压举升阀、举升油缸、限位阀、手动控制阀、回油滤清器、空气滤清器、球阀和管路接头等元件组成。
工作泵由取力器带动进行工作,工作泵从液压油箱中吸油,当手动控制阀不动作时,液压举升阀处于中位,此时工作泵排出的油液经过液压举升阀中位后再经过回油过滤器过滤流回液压油箱。
当手动控制阀处在举升位置时,先导气体通过限位阀后进入液压举升阀的右侧阀杆端,推动阀杆进行换向;液压举升阀处于右位工作,从工作泵出来的油液进入到举升油缸使油缸活塞杆伸出,将车厢举升进行倾卸工作。
当车厢举升到一定角度时举升油缸接触限位阀阀杆并使其进行换向,限位阀切断手动控制阀先导气体,液压控制阀中阀杆端的气体通过限位阀排到大气中,阀杆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回到中位切断工作泵到举升油缸的油液,油缸停止举升并保持举升状态,工作泵排出的油液通过液压举升阀中原理及常见故障排除位流回到液压油箱。
当手动控制阀处在下降位置时,先导气体进入液压举升阀的左侧阀杆端,推动阀杆进行换向,液压举升阀处于左位工作。
此时举升油缸在车厢的自重作用下进行下降,油缸中的油液和从工作泵排出的油液经过液压举升阀的左位后再经过回油过滤器过滤流回液压油箱。
图 矿用自卸车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图1液压油箱 2工作泵 3液压举升阀 4举升油缸 5限位阀6手动控制阀 7回油过滤器 8空气滤清器 9球阀M ining E quipment1012012.07系统中球阀的作用是在维修液压元件或管路时切断液压油箱到系统中的油液,在维修时不需要将液压油箱中的液压油液放出,便于维修;空气滤清器的作用为系统在工作过程中过滤进出液压油箱的空气以保证液压油液的清洁度;回油过滤器过滤从系统流回到液压油箱的油液,保证系统中的杂质等不进入液压油箱,保证液压油箱中油液的清洁度;限位阀具有控制准确、响应时间迅速等特点,其作用是设定举升角度,保证举升油缸在伸出时保留一定的行程,使其不行程到底,保护举升油缸。
液压系统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液压系统作为工程机械和工业设备中常见的动力传输系统,其稳定运行对设备的正常工作至关重要。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液压系统也会出现一些常见的故障,给设备的正常运行带来困扰。
本文将对液压系统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进行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维护液压系统。
1. 液压系统漏油。
液压系统漏油是液压系统中常见的故障之一。
漏油可能会导致液压系统压力下降,甚至无法正常工作。
漏油的原因可能是密封件老化、损坏或安装不当,管路连接松动等。
解决方法包括及时更换密封件、加强管路连接处的紧固,确保液压系统的密封性。
2. 液压系统压力不稳定。
液压系统压力不稳定会导致设备运行不稳定,甚至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
这可能是由于液压泵内部损坏、油液污染、液压阀故障等原因造成的。
解决方法包括检修或更换液压泵、清洗油液、更换液压阀等。
3. 液压系统温升过高。
液压系统温升过高会导致液压油的氧化加剧,降低了液压油的使用寿命,甚至会引发其他故障。
温升过高的原因可能是液压油油温过高、冷却系统故障等。
解决方法包括检查冷却系统是否正常工作、更换液压油等。
4. 液压系统噪音过大。
液压系统噪音过大可能是由于液压泵内部损坏、液压阀不稳定、管路连接松动等原因引起的。
解决方法包括检修或更换液压泵、调整液压阀、加强管路连接处的紧固等。
5. 液压缸漏油。
液压缸漏油会导致液压缸无法正常工作,影响设备的使用。
漏油的原因可能是密封件老化、损坏或安装不当等。
解决方法包括及时更换液压缸密封件、检查液压缸安装是否合理等。
综上所述,液压系统常见故障的解决方法主要包括及时更换密封件、加强管路连接处的紧固、检修或更换液压泵、清洗油液、更换液压阀、检查冷却系统是否正常工作等。
在日常使用中,定期对液压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是保证液压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内容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让液压系统能够更加稳定、高效地运行。
液压系统常见故障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1 1.液压系统泄漏的原因有哪些?(1)设计及制造的缺陷所造成的;(2)冲击和振动造成管接头松动;(3)动密封件及配合件相互磨损(液压缸尤甚);(4)油温过高及橡胶密封与液压油不相容而变质。
2.液压系统的冲击原因,可采取什么样的办法去解决?液压系统的冲击主要产生于:变压、变速、换向的这个过程,此时管路内流动的液体因很快的换向和阀口的突然关闭而瞬间形成很高的压力峰值,使连接件、接头与法兰松动或密封圈挤入间隙损坏等而造成泄漏。
为了减少因冲击和振动而引起的泄漏,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①用减振支架固定所有管子以便吸收冲击和振动的能量。
②采用带阻尼的换向阀、缓慢开关阀门、在液压缸端部设置缓冲装置(如单向节流阀)。
③使用低冲击阀或蓄能器来减少冲击。
④适当布置压力控制阀来保护系统的所有元件。
⑤尽量减少管接头的使用数量,且管接头尽量用焊接连接。
⑥使用螺纹直接头、三通接头和弯头代替锥管螺纹接头。
⑦尽量用回油块代替各个配置。
⑧针对使用的最高压力,规定安装时使用的螺栓扭距和堵头扭距,防止接合面和密封件被损坏。
3.分清液压机、液压泵及液压马达三者之间的关系液压机通常指液压泵和液压马达,液压泵和液压马达都是液压系统中的能量转换装置,不同的是液压泵把驱动电动机的机械能转换成油液的压力能,是液压系统中的动力装置,而液压马达是把油液的压力能转换成机械能,是液压系统中的执行装置。
液压系统中常用的液压泵和液压马达都是容积式的,其工作原理都是利用密封容积的变化进行吸油和压油的。
从工作原理上来说,大部分液压泵和液压马达是互逆的,即输入压力油,液压泵就变成液压马达,就可输出转速和转矩,但在结构上,液压泵和液压马达还是有些差异的。
液压马达是一个带液压泵的马达,由液压泵和马达做成一体。
4.摆脱液压系统泄漏问题的超赞方法1)防止油液污染 液压泵的吸油口应安装粗滤器,且吸油口处应距油箱底部一定距离;出油口处应安装高压精滤器,且过滤效果应符合系统的工作要求,以防污物堵塞而引起液压系统故障;液压油箱隔板上应加装过滤网,以除去回油过滤器未滤去的杂质。
大型矿山电动轮自卸卡车举升液压系统故障剖析及处理摘要:针对黑岱沟露天煤矿大型电动轮卡车举升液压系统常见故障进行深入的探究及处理,确保安全生产,提高作业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延长其使用寿命,为提高矿山技术经济和环保效益提供技术保障。
关键词:举升液压系统;故障分析;技术保障一、系统常见故障剖析及处理1.1举升泵故障(1)泵漏油。
后盖与壳体结合处密封面不良时,应检查密封面是否有脏物、变形、毛刺或刮伤;泵主动轴骨架油封损坏时,必须更换新骨架油封;而出油口法兰密封面不良时,若检查密封圈已损坏,应及时修整或更换。
(2)泵区域可见的损坏。
该泵区域可见的损坏有:压力板孔周围的喷砂带;压力板面上的角度凹槽;扩大的润滑凹槽和变圆的边缘;齿根部轴上的钝化区域;轴承区域的轴的钝化磨光;壳体内的喷砂的齿轮孔。
主因是由供油中眼睛不可见的细污染物即细粒子、灰尘引起的磨损。
应及时更换液压油或液压过滤器;确认过滤器滤芯是否正确使用;排查举升和转向油缸是否有凹痕、刮伤或密封损坏;对整个液压系统,应按冲洗程序进行彻底清洁。
(3)泵传动轴变形或损坏。
传动轴安装间隙过小、油泵动平衡差、油路受阻、油温过高、严重超载及举升过猛,或压力过大,会造成传动轴变形或损坏,使倾卸机构完全失去效能。
(4)驱动齿轮后部及压力板损坏。
泵驱动轴发生故障时,会导致此类损坏。
应检修泵驱动轴;确认十字座与轴承是否平稳工作;保证足够的接头润滑等。
(5)压力板上或齿轮端部过度磨损。
因缺油而造成润滑不良,导致压力板上或齿轮端部产生过度磨损,应检查液压油的油位;排查泵进油软管是否堵塞或泄漏。
(6)壳体刮伤、进油口敲坏或轮齿卡物。
通常是因金属物而导致的损坏,或在以前的故障修理期间,物体未被及时清除,必须彻底清洁并冲洗液压系统;排查其它系统部件是否为可能的金属物来源。
(7)压力板、轴及齿轮孔刮伤。
此类刮伤通常是由眼睛可见的粗污染物即金属粒子引起的,会导致垢磨损。
需尽可能按相关冲洗程序对整个液压系统进行彻底的清洁;同时,应排查其它液压系统部件是否为可能的污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