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16年行政区域划分
- 格式:xlsx
- 大小:20.48 KB
- 文档页数:89
安徽省安徽省(16个市。
共44个市辖区、5个县级市、56个县。
)合肥市芜湖市蚌埠市淮南市淮北市铜陵市安庆市黄山市滁州市阜阳市宿州市六安市亳州市池州市宣城市马鞍山市合肥市(辖6个市辖区、4个县。
共43个街道、64个镇、21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庐阳区(辖11个街道 1个镇 1个乡)逍遥津街道三牌楼街道县桥街道益民街道安庆路街道光明街道亳州路街道双岗街道杏花村街道海棠街道杏林街道大杨镇三十岗乡瑶海区(辖10个街道、1个镇、1个乡)城东街道明光路街道车站街道胜利路街道三里街街道铜陵路街道红光街道和平路街道大通路街道七里站街道大兴镇磨店乡合肥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辖3个街道)方庙街道长淮街道七里塘街道蜀山区(辖8个街道 2个镇)稻香村街道南七里站街道三里庵街道琥珀山庄街道西园新村街道五里墩街道荷叶地街道笔架山街道井岗镇南岗镇包河区(辖5个街道 3个镇)芜湖路街道常青街道骆岗街道包公街道望湖街道义城镇淝河镇大圩镇居巢区(辖6个街道、11个镇、1个乡)卧牛山街道亚父街道天河街道凤凰山街道半汤街道中庙街道柘皋镇烔炀镇槐林镇坝镇镇散兵镇苏湾镇夏阁镇黄麓镇银屏镇中垾镇栏杆集镇庙岗乡庐江县(辖17个镇)庐城镇冶父山镇万山镇汤池镇郭河镇金牛镇石头镇同大镇白山镇盛桥镇白湖镇龙桥镇矾山镇罗河镇泥河镇乐桥镇柯坦镇长丰县(辖8个镇 7个乡)水湖镇庄墓镇杨庙镇吴山镇岗集镇双墩镇下塘镇朱巷镇罗塘乡义井乡三十头乡陶楼乡造甲乡左店乡杜集乡肥东县(辖11个镇 6个乡 1个民族乡)店埠镇撮镇镇梁园镇桥头集镇长临河镇石塘镇古城镇八斗镇元疃镇白龙镇包公镇众兴乡张集乡马湖乡陈集乡响导乡杨店乡牌坊回族满族乡肥西县(辖10个镇 4个乡)上派镇三河镇桃花镇花岗镇高刘镇官亭镇小庙镇山南镇丰乐镇紫蓬镇高店乡铭传乡柿树岗乡严店乡芜湖市(辖4个市辖区、6个县。
共25个街道、61个镇、4个乡)镜湖区(辖11个街道)东门街道北门街道镜湖街道赭山街道赭麓街道北京路街道天门山街道汀棠街道荆山街道弋矶山街道吉和街道弋江区(辖3个街道 3个镇)弋江桥街道中山南路街道利民路街道马塘镇瀂港镇火龙岗镇鸠江区(辖8个街道)四褐山街道裕溪口街道湾里街道官陡街道清水街道大闸街道张镇街道龙山街道三山区(辖3个街道 1个镇)保定街道龙湖街道三山街道峨桥镇芜湖县(辖6个镇)湾沚镇六郎镇陶辛镇方村镇红杨镇花桥镇繁昌县(辖6个镇)繁阳镇荻港镇孙村镇平铺镇新港镇峨山镇南陵县(辖8个镇)烟墩镇家发镇籍山镇许镇镇弋江镇何湾镇三里镇工山镇无为县(辖19个镇、4个乡)无城镇襄安镇二坝镇汤沟镇陡沟镇石涧镇严桥镇开城镇蜀山镇牛埠镇刘渡镇姚沟镇泥汊镇白茆镇高沟镇福渡镇泉塘镇红庙镇赫店镇鹤毛乡十里墩乡昆山乡洪巷乡含山县(辖8个镇)环峰镇运漕镇铜闸镇陶厂镇林头镇清溪镇仙踪镇昭关镇和县(辖10个镇)历阳镇沈巷镇姥桥镇白桥镇功桥镇西埠镇香泉镇乌江镇善厚镇石杨镇蚌埠市(辖4个市辖区、3个县。
安徽行政区划调整地图安徽行政区划调整地图安徽行政区划调整地图安徽的行政区划调整幅度最大,涉及的地市也较多,不像其他省份不过是划个区、设个市那样。
就像刚刚公布的区划调整,涉及到了铜陵、安庆、六安、淮南四个地市,涉及到了下辖县的变动调整。
2011年的'安徽地图,下辖十七个地市:合肥、铜陵、芜湖、马鞍山、安庆、黄山、池州、滁州、六安、淮南、淮北、蚌埠、阜阳、亳州、宿州、宣城、巢湖。
2014年地图,安徽省下辖16个地市。
地级市巢湖被合肥、芜湖、马鞍山瓜分,居巢区成立县级巢湖市归合肥代管,庐江县划给合肥,无为县、和县沈巷镇划给芜湖市,含山县、和县(不含沈巷镇)划给马鞍山市。
2016年地图,安徽下辖16个地市,安庆的枞阳县划给铜陵市,六安的寿县划给淮南市,六安成立叶集区。
预测地图。
皖江沿线、皖中已经区划调整完毕,下一步应该是皖南和皖北了,最有可能调整的是淮北、蚌埠、滁州和黄山、宣城。
萧县、砀山县划入淮北,凤阳县划入蚌埠。
撤销黄山市成立徽州市,撤销黄山区成立太平区或县级黄山市,徽州区并入歙县,绩溪县划入徽州市。
仅仅是预测,不过这种调整也很有可能。
四年前,合肥、马鞍山、芜湖瓜分了面积近1万平方公里的巢湖市。
四年后,安徽区划调整再出大动作,安庆枞阳划入铜陵,六安寿县划入淮南。
其他省份的区划调整一般就是撤地设市、撤县设区或者撤县设市,安徽的区划调整可谓是出其不意。
建国后省会由安庆迁往合肥以及将徽州更名为黄山,这两件事导致的争议声一直不断。
合肥是高兴的,而作为近代工业的摇篮和长江五虎之一的安庆是有意见的。
徽州更名为黄山带来的争议一直持续到现在依旧是争议不休。
巢湖被瓜分扩大了合肥、芜湖、马鞍山的地盘,但对于巢湖人来讲,难免有些议论。
四年后,安庆家门口的枞阳划入了铜陵,六安紧挨省城的寿县划入了淮南。
不过,六安和安庆仍是安徽省面积最大和第二的城市。
希望区划调整能够加速当地的发展,改善当地人们的幸福指数。
安徽省地市建制序列
安徽省地市建制序列
安徽省地市建制序列,是安徽省由省级行政区划所划分的九级行政区划,其中包括省辖市、县级市、县三种行政区划形式。
安徽省地市建制序列,九级行政区划以芜湖市、合肥市、蚌埠市、淮南市、马鞍山市、淮北市、铜陵市、安庆市、黄山市、滁州市、阜阳市、宿州市、六安市、亳州市、池州市、宣城市为省辖市,以下为县级市和县的划分:
颍上县 - 颍上县级市
屯溪县 - 屯溪市
繁昌县 - 繁昌县级市
南陵县 - 南陵县级市
砀山县 - 砀山县级市
蒙城县 - 蒙城县级市
天长市 - 天长市
宿松县 - 宿松县级市
望江县 - 望江县级市
宣州区 - 宣州区
广德县 - 广德县级市
泾县 - 泾县级市
旌德县 - 旌德县级市
安徽省的地市建制序列以九级行政区划的标准进行分割,把安徽省划分为省辖市、县级市、县三种形式的行政单位,不同的级别的行政区划承担的职责也不同。
其中省辖市是安徽省的最高级行政区划,具有独立的行政管理权,其辖区规模比县级市或县大得多,具有比较完善的行政机构,能够统一管理本市全域和本市边疆地区,具备权力开展行政审批,可以制定市级法律、部门规章等。
县级市是安徽省行政区划的二级行政区划,其辖区规模比县大,具备一定自治权,拥有比较完善的行
政机构,同时具有比县更大的权力,能够进行行政审批、制定县级法规等。
而县则作为安徽省行政区划的最低级行政区划,主要负责一线行政服务,具备有限的自治权,能够进行法规制定、行政审批和管理工作,但是辖区规模较小,权力也不及上级行政区划。
安徽省行政区划安徽省行政区划安徽省行政划分安徽省,简称皖,中国23个省之一,位于华东地区,省会合肥。
[1][2][3][4][5][6][7][8]全省总面积14.01万平方公里,辖16个地级市。
截至2021年9月,全省辖45个市辖区、9个县级市、50个县,合计104个县级区划。
截至2021年6月,全省辖265个街道、987个镇,240个乡、9个民族乡,合计1501个乡级区划。
[9]中文名安徽省行政区划地级市16县级区划104乡级区划1501区划数量区划代码合计市辖区县级市县安徽省340000 104 45 9 50 合肥市100 9 4 1 4 芜湖市200 7 5 1 1 蚌埠市300 7 4 3 淮南市400 7 5 2 马鞍山市500 6 3 3 淮北市600 4 3 1 铜陵市700 4 3 1 安庆市800 10 3 2 5 黄山市1000 7 3 4 滁州市1100 8 2 2 4 阜阳市1200 8 3 1 4 宿州市1300 5 1 4 六安市1500 7 3 4 亳州市1600 4 1 3 池州市1700 4 1 3 宣城市1800 7 1 2 4 收起县级区划市辖区县级市县合肥市蜀山区、瑶海区、庐阳区、包河区巢湖市长丰县、肥东县、肥西县、庐江县芜湖市镜湖区、弋江区、鸠江区、湾沚区、繁昌区无为市南陵县蚌埠市蚌山区、禹会区、淮上区、龙子湖区怀远县、固镇县、五河县淮南市大通区、潘集区、寿县、凤台县田家庵区、谢家集区、八公山区马鞍山市雨山区、花山区、博望区和县、当涂县、含山县淮北市 相山区、杜集区、烈山区 濉溪县 铜陵市 郊区、铜官区、义安区枞阳县安庆市 迎江区、大观区、宜秀区 桐城市、潜山市 宿松县、太湖县、怀宁县、 岳西县、望江县 黄山市 屯溪区、黄山区、徽州区黟县、歙县、休宁县、祁门县滁州市 琅琊区、南谯区 天长市、明光市 全椒县、来安县、定远县、凤阳县阜阳市 颍州区、颍东区、颍泉区 界首市 临泉县、颍上县、太和县、阜南县宿州市 埇桥区萧县、泗县、灵璧县、砀山县六安市 金安区、裕安区、叶集区霍山县、霍邱县、舒城县、金寨县亳州市 谯城区 利辛县、涡阳县、蒙城县 池州市 贵池区 东至县、石台县、青阳县宣城市 宣州区宁国市、广德市 泾县、郎溪县、旌德县、绩溪县收起。
行政区划是国家为便于行政管理而分级划分的区域。
因此,行政区划亦称行政区域。
至2016年02月,全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其中:4个直辖市、23个省、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334(不含港澳台)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293个地级市、8个地区、30个自治州、3个盟),2853(不含港澳台)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872个市辖区、368个县级市、1442个县、117自治县、49个旗、3个自治旗、1个特区、1个林区),40497(不含港澳台)个乡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2个区公所、7566个街道、20117个镇、11626个乡、1034个民族乡、151个苏木、1个民族苏木)。
662238(不含港澳台)个村级行政单位(省以下行政区划单位统计不包括港澳台)经常沿用华东、华北、华南、华中、东北、西南、西北七大区的地理分布的说法,具体如下:华北(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华东(上海、山东、江苏、浙江、江西、安徽、福建、台湾)、华中(湖北、湖南、河南)、华南(广东、广西、海南、香港、澳门)、西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西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青海)、东北(黑龙江、吉林、辽宁)(省以下行政区划单位统计不包括台湾)。
华北地区名称简称面积人口邮编行政代码政府驻地管辖北京京 1.7 126211110000东城区正义路2号共有16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16个市辖区),322个乡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140个街道、144个镇、33个乡、5个民族乡)天津津 1.2 9934120000河西区友谊路30号共有16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15个市辖区、1个县),244个乡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110个街道、123个镇、10个乡、1个民族乡)河冀19 701300石家庄共有11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11个地级市,。
安徽省行政区划变革1952年8月7日,皖南、皖北2行署区合设安徽省,驻合肥市。
1952年1、撤池州专区,铜陵、贵池、青阳、至德、东流5县划归安庆专区,太平、石隶2县划归徽州专区、繁昌、芜湖2县分别划归芜湖专区。
2、巢湖、宣城2专区合设芜湖专区,肥东、肥西2县分别划归滁县专区和六安专区。
3、撤安庆市中心区。
4、撤合肥市城郊区,设东邻区和西邻区。
5、宣城专区的宁国县划归徽州专区。
6、安庆市集贤区、大观区和枞阳区分别更名城中区、城西区和城东区。
7、芜湖市第一、二、三、四分别更名环城区、长街区、新芜区和河南区。
1953年1、设淮南市田家庵、大通、九龙岗和八公山4区。
2、界首撤市设县,由阜阳专区管辖。
3、撤宿城市。
4、徽州专区的屯溪市划归省直辖。
1954年合肥市东、西2郊区合设郊区。
1955年1、淮南市九龙岗区改设郊区;安庆市城中区改设郊区;撤芜湖市河南区。
2、省直辖的屯溪市划归徽州专区。
3、湖东县更名枞阳县;安庆市城东、城区两区分别更名东市区和西市区。
1956年1、撤徽州专区,辖县划归芜湖专区。
2、宿县和滁县2专区合设蚌埠专区。
3、撤安庆市郊区。
4、设铜关山、马鞍山2地级市。
5、徽州专区的屯溪市改由省直辖。
6、地级安庆市降格,划归安庆专区。
7、蚌埠市小蚌埠区更名郊区。
1958年1、撤铜陵县。
2、蚌埠专区的肥东县、芜湖专区的巢县和六安专区的肥西县划归合肥市。
3、芜湖专区的六安县划归六安专区。
4、铜关山市更名铜陵市。
5、省直辖的铜陵市划归安庆专区。
1959年1、撤淮南市郊区。
2、撤芜湖等20县,设萧砀、滁全、和含、郞广、怀望、首太、东至、庆丰8县。
3、设地级濉溪市。
4、县级安庆市升格,由安庆专区代管,5、炳辉县更名天长县;合肥市车站区更名南市区。
1960年1、复设铜陵县,由安庆专区管辖,设铜陵市铜关山区。
2、合肥市郊区更名蜀山区;安庆市东、西2市区分别更名迎江区、大观区。
1961年1、芜湖市设马塘、四褐山和裕溪口3区,环城、长街2区合设镜湖区。
安徽概况•行政区划行政区划市辖区市以下行政区划之一。
1949年合肥、蚌埠、安庆、芜湖等城市,始设市辖区及市辖区人民政府。
1953--1954年合肥、蚌埠、安庆、芜湖、淮南等市相继建立市辖区人民代表大会,行政机关改称市辖区人民委员会。
1960年一度改建城市人民公社,1962年恢复原建制。
1968年改人民委员会为革命委员会,1980年改称市辖区人民政府,迄今不变。
1989年全省有市辖区人民政府35个。
县辖区县以下行政区划单位之一。
1929年县划分为自治区,设区公所为自治机关。
1931年共设区公所417个。
同期皖西革命根据地曾设区苏维埃(即区工农兵代表大会)为一级政权,1935年改设区署(1939年改为县以下督导机关)。
1940年淮北、淮南抗日民主根据地曾设区人民代表会、区行政委员会,分别为权力机关和执行机关,其办事机构为区署。
1947年各县区署一律裁撤。
1949--1953年全省各地或设区人民政府,或设区公所。
1954年一律设区公所,为县人民委员会派出机关。
1955--1957年全省保留318个区公所,并与中共区委会合并,改为县委派出机关。
1968年区公所(区委会)改称区革命领导小组或区革命委员会。
1980 年复称区公所或区委会。
1989年全省区公所计有464 个。
镇县、市以下集镇行政区划。
清末至民国初年,为一级地方自治区划,设镇自治公所,内设镇议事会、镇董事会,为议决机关和执行机关,1914年废止。
1930一1931年设镇民大会、镇公所,分别为自治议决机关和执行机关。
1932年改镇公所为联保办公处。
1939年复置镇公所。
1940年后淮北、淮南抗日民主根据地曾设镇人民代表会和镇行政委员会,分别为权力机关和执行机关,办事机构为镇公所。
1949—1955年,或设镇人民政府,或设镇公所,均作为县、区政府派出机关。
1956年起,一律设镇人民代表大会、镇人民委员会,分别为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
1958年部分镇改为人民公社。
中国2016年行政区划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内海和边海的水域面积约470多万平方千米。
全国大陆总人口13亿7462万人(2015年末)。
首都北京。
2016年6月行政区划数据中国共划分为4个直辖市、23个省、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合计34个省级行政区划单位)。
中国大陆共有293个地级市、8个地区、30个自治州、3个盟(合计334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940个市辖区、363个县级市、1377个县、117个自治县、49个旗、3个自治旗、1个特区、1个林区(合计2851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8016个街道、20654个镇、10169个乡(苏木)、990个民族乡(民族苏木)(合计39829个乡级行政区划单位),99935个居委会、571794个村委会(村居合计671729个)。
【4个直辖市,293个地级市,363个县级市,共有660座城市】北京市(京)辖16个市辖区,150个街道、143个镇、33个乡、5个民族乡(合计331个乡级行政区划单位),2976个居委会、3936个村委会(村居合计6912个)。
>>详细天津市(津)辖16个市辖区,117个街道、121个镇、5个乡、1个民族乡(合计244个乡级行政区划单位),1668个居委会、3686个村委会(村居合计5354个)。
>>详细河北省(冀,石家庄)辖11个地级市,45个市辖区、19个县级市、99个县、6个自治县(合计169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296个街道、1076个镇、831个乡、50个民族乡(合计2253个乡级行政区划单位),3963个居委会、49225个村委会(村居合计53188个)。
>>详细山西省(晋,太原)辖11个地级市,23个市辖区、11个县级市、85个县(合计119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202个街道、564个镇、632个乡(合计1398个乡级行政区划单位),2320个居委会、28283个村委会(村居合计30603个)。
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安庆市铜陵市六安市淮南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有关问题的决定正文:----------------------------------------------------------------------------------------------------------------------------------------------------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安庆市铜陵市六安市淮南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有关问题的决定(2016年1月15日安徽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2016年1月14日,安徽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听取了省人民政府《关于安庆市铜陵市六安市淮南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实施情况的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以及国务院《关于同意安徽省安庆市铜陵市六安市淮南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就行政区划变动的有关问题,作出如下决定:一、关于代表资格枞阳县、寿县成建制划归新的行政区域的县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原铜陵县撤县设立铜陵市义安区的县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代表资格继续有效。
在管辖地的市人民代表大会换届前,枞阳县、寿县的原市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原选举单位依法确认为管辖地的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报管辖地的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并公告。
在原选举单位依法确认之前,枞阳县、寿县的原市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列席管辖地的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参加管辖地的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织的闭会期间代表活动。
区划调整后,安庆市、铜陵市、六安市、淮南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名额,由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适时依法作出决定。
设立六安市叶集区,撤销铜陵市铜官山区、狮子山区,设立铜官区,由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行政区划调整后人口变动情况,依法确定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和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名额,依法选举产生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安徽省的辖区调整,7个专区的区划,为何形成了16个地级市?安徽省属于我国中部六省之一,同时也是人口大省。
目前,安徽省下辖了16个地级市,发展潜力非常大。
那么,安徽省16个地级市的区划格局,到底是如何一步步形成的呢?首先,我们聊聊安徽省的基本情况。
安徽省是我国中部六省之一,同时也是我国华东地区的省份。
近年来,安徽省的发展非常迅猛,尤其是省会合肥市,发展速度非常惊人,甚至有超越一系列老牌省会城市的潜力。
安徽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经济大省,按照2020年七普统计的数字,安徽省总人口6100多万人。
在我国各个省份中,6000万人口以上的省份,并不是很多。
2021年,安徽省的GDP总量超越了4.2万亿,人均经济达到了非常不错的水平。
安徽省总计下辖了16个地级市,分别是:合肥市、马鞍山市、淮北市、宿州市、阜阳市、蚌埠市、淮南市、滁州市、六安市、芜湖市、亳州市、安庆市、池州市、铜陵市、宣城市、黄山市。
其中,省会合肥市是安徽省最大的城市,同时也是全国万亿GDP城市之一。
安徽省由皖南、皖北两个部分组成,皖南各地在文化、饮食等各个方面,非常接近江淮文化。
至于皖北地区的阜阳、宿州、亳州等地,在各方面更接近于河南或者山东。
这些地区的口音、饮食等各个方面,非常接近北方。
作者有一位朋友是安徽临泉人,按照他的描述,自己老家各个方面与河南的周口、商丘等地,基本上一个标准。
众所周知,我国行省制度起源于元朝。
历经了几百年时间的完善和调整以后,逐步形成了各省的基本区划格局。
截至清朝乾隆皇帝在位时期,安徽省的区划基本形成。
当时,安徽省下辖了8个府和5个直隶州。
分别是:安庆府、徽州府、宁国府、池州府、太平府、庐州府、凤阳府、颍州府、六安州、泗洲、和州、滁州、广德州。
至于安徽省的省会,则留在安庆府。
在清朝统治的后期,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安徽各地遭到了很大的破坏。
同时,安徽各地先后遭受了蝗灾、水灾等自然灾害,百姓们的日子很苦。
1912年,清朝灭亡以后,我国进入了军阀混战的复杂阶段。
导游证《地方导游基础知识》第十二章辅导:安徽省基本概况安徽,简称皖,始建于清康熙六年(1667年),省名以当时安庆、徽州两府的首字组成。
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至1937年日军侵占安庆之前,安庆一直作为安徽省会。
1952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合胖成为安徽省省会。
【地理环境】安徽地处长江、淮河中下游,华东腹地,居中靠东、襟江通海,东连江苏、浙江,西接湖北、河南,南邻江西,北靠山东,东西宽约450千米,南北长约570千米,总面积13.94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l.45%,居第22位。
安徽地跨长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流域,称为江淮大地。
长江流经安徽境内416千米,淮河流经省内约430千米,新安江流经省内242千米。
长江、淮河横贯东西,将全省分为淮北、江淮、江南三大自然区域。
境内巢湖是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面积约800平方千米。
【气候特征】安徽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以淮河为分界线,北部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南部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主要特征是:气候温顺,日照充足,季风明显,四季分明。
全年无霜期200一250天,全年平均气温为14C~17C,1月平均气温为-1℃一4℃,7月平均气温为28℃~29℃,全年平均落水量773~1670毫米,有南多北少,山区多、平原丘陵少的特点。
夏季落水丰沛,占年落水量的40%一60%。
【行政区划】截至2017年4月,安徽有16个地级市、55个县、6个县级市和44个县级区。
【历史沿革】安徽省是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在繁昌县人字洞发觉了距今约250万年的人类活动遗址;在和县龙潭洞发觉了40万-30万年前1日石器时代的“和县猿人”遗址;在蚌埠发觉的距今约7000年的双墩遗址,是目前淮河中游地区已发觉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是淮河流域早期文明的有力证据。
这些文化遗址表明,远古时期已有人类生息繁衍在安徽这块土地上。
夏商周时期,安徽分属不同的部落和诸侯国。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一前476年),分属宋国、楚国、蔡国、徐国。
序号省市区县1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2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3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4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5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6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7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8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9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10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11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12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13安徽省芜湖市三山区14安徽省芜湖市芜湖县15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县16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17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18安徽省淮北市杜集区19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20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21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22安徽省铜陵市铜官山区23安徽省铜陵市狮子山区24安徽省铜陵市郊区25安徽省铜陵市铜陵县26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27安徽省安庆市大观区28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29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30安徽省安庆市枞阳县31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32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33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34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35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36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37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38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39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40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41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42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43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44安徽省阜阳市界首市45安徽省淮南市大通区46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47安徽省淮南市谢家集区48安徽省淮南市八公山区49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50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51安徽省蚌埠市龙子湖区52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53安徽省蚌埠市禹会区54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55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56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57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58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59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60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61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62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63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64安徽省宿州市萧县65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66安徽省宿州市泗县67安徽省马鞍山市金家庄区68安徽省马鞍山市花山区69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70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71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72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73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74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75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76安徽省黄山市歙县77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78安徽省黄山市黟县79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80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81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82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83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84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85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86安徽省滁州市天长市87安徽省滁州市明光市88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89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90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91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92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93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94安徽省六安市寿县95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96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97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98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99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100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101安徽省宣城市广德县102安徽省宣城市泾县103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104安徽省宣城市旌德县105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
中国经济区域划分2016年中国经济区域划分2016年中国新经济区域划分中国新经济区域划分中国新经济区域划分 2016-12-20 15:12:136月中旬,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和政策》报告,提出了新的综合经济区域划分设想,把内地划分为八大综合经济区域。
在新的区域划分设想中,中部被一分为二,这是否会影响刚刚聚拢的中部的合力?新的区域划分设想出台的背景是什么?将会为重新洗牌的区域带来哪些影响?为此,《经济视点报》记者独家专访了制订该区域划分方案的主要参与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刘锋博士。
经济视点报:新的区域划分设想将内地划分为“东、中、西、东北”四大板块,并细分为八大综合经济区,这与以往的“东、中、西”划分方法相比,有着很大的不同。
这次提出综合经济区域重新划分的背景是什么?刘锋:区域划分是制定区域政策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但由于历史和现实诸多方面的原因,中国各地区之间存在着发展条件和水平的巨大差异。
迄今为止,就区域划分而言,官方和学者提出了不下几十种的方案,但由于各种原因,目前使用较多的还是“七五”计划时划分的“东、中、西”三大经济带的提法。
目前,这种划分方法显得过于粗略,不便于深入分析区域差别和制定区域政策,难免产生政策上的“大而统”和“一刀切”。
“十一五”期间,为配合我国实行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区域划分需要建立相应的多层级体系和框架,以便于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区域政策。
经济视点报:在旧有的划分中,国家实行了非均衡发展战略,东部优先,带动中、西部发展的战略。
重新划分后的区域内的经济合作,同以往区域间的合作有什么不同?刘锋:总体上来说,有了大的经济区以后,在经济区内部,可以对经济区内的经济联合起到比较强的推进。
传统的三大地带差异比较大,现在就是考虑能不能有更具有分类指导意义的划分,更具有可操作性,像东北三省,东南沿海的上海、浙江、江苏等区域,要对整个区域的区域定位、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产业发展等方面作出具有综合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规划。
安徽省各市县分布表1 合肥市皖A辖4个市辖区、4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市人民政府驻庐阳区。
庐阳区瑶海区蜀山区包河区巢湖市(卧牛山街道)长丰县(水湖镇)肥东县(店埠镇)肥西县(上派镇)庐江县(庐城镇)2 芜湖市皖B辖4个市辖区、4个县。
市人民政府驻镜湖区。
镜湖区弋江区鸠江区三山区芜湖县(湾沚镇)南陵县(籍山镇)繁昌县(繁阳镇)无为县(无城镇)3 蚌埠市皖C辖4个市辖区、3个县。
市人民政府驻蚌山区东海大道。
蚌山区龙子湖区禹会区淮上区怀远县(城关镇)固镇县(城关镇)五河县(城关镇)4 淮南市皖D辖5个市辖区、1个县。
市人民政府驻田家庵区。
田家庵区大通区谢家集区八公山区潘集区凤台县(城关镇)5 马鞍山市皖E辖3个市辖区、3个县。
市人民政府驻雨山区。
雨山区花山区金家庄区当涂县(姑孰镇)含山县(环峰镇)和县(历阳镇)6 淮北市皖F辖3个市辖区、1个县。
市人民政府驻相山区。
相山区杜集区烈山区濉溪县(濉溪镇)7 铜陵市皖G辖3个市辖区、1个县。
市人民政府驻铜官山区。
铜官山区狮子山区郊区铜陵县(五松镇)8 安庆市皖H辖3个市辖区、7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市人民政府驻迎江区。
迎江区大观区宜秀区(大龙山镇)桐城市(文昌街道)宿松县(孚玉镇)枞阳县(枞阳镇)太湖县(晋熙镇)怀宁县(高河镇)岳西县(天堂镇)望江县(华阳镇)潜山县(梅城镇)9 黄山市皖C辖3个市辖区、4个县。
市人民政府驻屯溪区。
屯溪区黄山区(甘棠镇)徽州区(岩寺镇)休宁县(海阳镇)歙县(徽城镇)祁门县(祁山镇)黟县(碧阳镇)10 阜阳市皖C辖3个市辖区、4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市人民政府驻颍州区清河路。
颍州区颍东区颍泉区界首市临泉县(城关镇)颍上县(慎城镇)阜南县(城关镇)太和县(城关镇)11 宿州市皖C辖1个市辖区、4个县。
市人民政府驻埇桥区。
埇桥区砀山县(砀城镇)灵璧县(灵城镇)萧县(龙城镇)泗县(泗城镇)12 滁州市皖C辖2个市辖区、4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