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2017年电气工程专业介绍_北理工考研网
- 格式:pdf
- 大小:87.11 KB
- 文档页数:2
北京理工大学2017年电气工程专业介绍电气工程080800一、学科简介及研究方向电气工程是研究电能的产生、传输、转换、控制、储存和利用的学科,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等领域,电气工程学科的教育和科研在发达国家大学中始终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信息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自动控制等技术渗透到传统电气工程学科的各个领域,使电气工程学科理论和技术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一古老学科又焕发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随着绿色GDP和低碳经济政策的大力推进,在节能减排和安全可靠供电方面,国家正加大投入建设特高压输电网络,开发新能源发电领域,开发电动汽车等新能源利用领域,并提出开展“建设坚强的智能电网”研究,为电气工程学科专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本学科是理论与工程实际密切结合的学科,对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发挥了重大作用。
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有:1.电机与电器:研究微特电机设计及其驱动控制、交直流电机节能及一体化设计、电机电磁场分析与数值计算、新型(压电陶瓷、SMA、电磁伸缩)电机驱动原理及其控制技术、新型电磁机构的理论与技术、军用电机系统与电器装备可靠性分析与设计。
2.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研究开关电源与大功率电源系统、特种电源理论及应用技术,功率变换技术、交流电机传动系统非线性解耦控制、多电机传动系统协调控制。
电动车电驱动系统、车辆电传动理论与设计、电动车辆电磁兼容性分析与设计。
3.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研究太阳能发电与光伏并网发电技术、高效卫星太阳能供电系统、大型风电场的风力发电容量预测技术、新型电能存储系统变换与均衡技术、分布式发电技术以及微型电网技术、可再生能源功率变换技术、风力发电机控制技术、大型风力发电机低电压穿越技术、军用高可靠性风、光、柴、电互补发电系统及其应用研究。
4.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研究电网络理论及技术、电磁场理论及技术、电能质量分析理论及技术。
二、培养目标在“电气工程”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校友会2017中国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排行榜
校友会2017中国民办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排行榜
校友会2017中国独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排行榜
校友会2017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排行榜
校友会2017中国大学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排行榜
校友会2017中国民办大学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排行榜
校友会2017中国独立学院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排行榜
校友会2017中国大学光源与照明专业排行榜
校友会2017中国大学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排行榜。
复习题第一章引论1.电力系统的输电方式有哪几种?直流输电,交流输电2.为什么电能要采用高电压传输?3.掌握电力系统中常用设备的国标图形符号。
4.我国电力系统发展的现状如何?①能源地域分布不平衡,能源分布与消费分布脱节,电源结构有待优化;②区域电网互联结合大电网的发展模式;③西电东送,南北互供,全国联网;④电源结构不断调整,新能源发电取得长足的进步。
5.电力系统主要由哪些部分构成?发电机、输电网络、配电系统、负荷6.电力负荷包括哪些?7.电力系统的基本参量有哪些?总装机容量、年发电量、最大负荷、年用电量、额定功率、最高电压等级8.什么是年发电量?全年所发电能的总和(MWh)9.什么是最大负荷?规定时间内总有功功率负荷的最大值10.线路电压越高,其输送功率和输送距离如何变化?11.线路、发电机、变压器的额定电压有什么规定?发电机额定电压为线路额定电压的105%变压器一次侧:相当于用电设备,其额定电压与系统相同;与发电机相连时,则与发电机相同。
二次侧:相当于电源,其额定电压应比系统高5%,考虑变压器内部的电压损失(5%),实际比线路高10%。
即空载时比线路高5%,负载时比线路高10%12.发电厂主要有哪些类型?1. 火力发电厂(在我国占大约75%左右)2. 水力发电厂(在我国占约占20%)迳流式、坝后式、河床式、抽水蓄能3.核能发电厂(在我国约占1%)4. 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方式(在我国约占4%)风力、地热、潮汐、太阳能13.变电所有哪些类型?按功能划分:升压变电所、降压变电所按照在系统中的地位:枢纽变电所、中间变电所、地区变电所、终端变电所14.电力负荷如何分级?15.举例说明5种不同类型的电力负荷?16.电力系统运行的特点是什么?①电能不能大量存储②电力系统的暂态过程非常迅速③供电中断可能造成重大损失④对电能质量(电压和频率)要求十分严格,偏离规定值太多将导致损坏设备或大面积停电17.电力系统可靠安全运行的要求有哪些?①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②保证质量③运行的经济性④环境保护第二章基本概念18.电力系统的能量形式有哪些?19.什么是动能、位能、磁场能和电场能?20.什么是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并写出表达式?21.什么是视在功率?如何用直角三角形表达或复数的概念表达视在功率和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的之间的关系?22.交流电压和电流的有效值如何定义?23.写出交流传输系统系统中一端口网络的瞬时电压和电流的表达式,并说明其中参数的含义?24.什么是单相系统和三相系统,其优缺点是什么?25.什么是对称三相传输系统?26.对称三相系统中的相电压和线电压关系是什么?27.三相对称系统中的各相相位相差多少?28.对于对称三相负载的三相系统,三角形接法与等值的星形接法的阻抗负载之间的关系是多少?并进行分析。
北京理工大学2017年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介绍化学工程与技术081700(一级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起源于1940年我党创办的延安自然科学院四个系之一的化工系。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该系和中法大学化学化工系合并组建北京工业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前身)化工系,名师荟萃,奠定了学科发展的基础。
1982年获化学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1984年首获“应用化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1998年获化学工艺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获化学工艺博士学位授予权。
1998年获生物化工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生物化工博士学位授予权。
目前具有“应用化学”、“化学工艺”和“生物化工”三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2006年获“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包括“应用化学”、“化学工艺”、“化学工程”、“生物化工”和“工业催化”。
2002年,“应用化学”成为国家重点学科,2003年经人事部批准设立“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现有博士生导师15人,包括“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新世纪人才”2名,校杰出中青年教师5名。
经过半个多世纪几代同仁的辛勤耕耘,该学科已发展成为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体系。
研究方向广泛涉及国防、有机化工、生物化工、新能源、制药等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承担多项国家、地方的重大基础和应用研究项目,体现了学科前沿、国民经济和国防工业的重大需求。
获得包括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内的多项奖励。
培养出包括徐更光院士、董海山院士、崔国良院士等一大批杰出人才。
获首届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1篇。
主要学科方向如下: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有:1.能源材料化学与化学电源:主要从事燃料电池、化学电源以及绿色二次电池的研究与应用。
2.有机合成与药物:主要从事手性合成技术研究、新型药物及制剂、药物及中间体的合成研究和化学合成工艺研究,特种化学品的合成与工艺。
3.功能材料化学与工业催化:主要研究阻燃材料、纳米材料、聚合物材料、膜材料、催化材料、功能离子液体材料等的工艺与性能,及其在精细化学品合成、环境污染治理等领域的应用与推广。
北京理工大学电气工程考研经历一、关于报考学校首先呢,说下报考学校吧,我今年考的是北京理工大学的电气,录取到高电压系。
今年的考研从初试到复试,我觉得自己很幸运。
但是毕竟付出了那么多,实力还是很关键的。
很多学弟学妹关于这个报考院校感到疑惑,不知道报哪些学校。
我也没有什么特别经历,咱们电气专业有四虎,清华,浙大,西交,北理。
清华,浙大很不好考,真是拼的是硬实力,西交很简单,但是水涨船高,每年分都很高,400+才有希望,今年我们专业有一考西交的学硕400,被调剂到专硕,还是很不错的。
其他就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学校了。
考研不是高考,不考好学校,还不如不考。
不管你是报的好学校,一般的学校,到最后你会发现考哪学校都是一样难,考好的学校,你的努力程度会高一点,考一般的学校,潜意识里面你的努力程度自然会少一点。
而且电气的院校少,考哪人都多,还不如努力拼一把。
总之,奉劝各位学弟学妹,报考要报好的学校。
当然只是我的建议。
二、考研整体规划再说说,关于整体规划吧,13年五月份我为自己做了一个整体规划,数学143,英语78,政治75,专业课135。
结果初试成绩出来后,数学143,英语52,政治74,专业课123。
英语差了很多,专业课也差了十几分。
英语我复习的很好,专业课也是,但是这两门都是在下午考的,由于以前我不太注重午休,结果到考研那两天,两点就考试,我下午的考试很不在状态,考场上脑子很昏涨,没有发挥好。
可以说设定一个目的是很重要的。
当你把总分分解到各科,在把各科的成绩分解到每一个题型,你会发现原来我想考到理想的分数,实际上是可行的。
比方我想考380分,那么我就根据自己的情况,来为自己做个目的规划,我数学还不错,就预设在130分左右,我英语一般就预设在55分左右,政治大家都一样,70分是可以到达的,专业课我就必须到达125。
这样得到一个预设值后再做微调,最终可以设定自己的目的值,政治72,英语55,数学136,专业课128,总分391。
北理专业排名及介绍
北理工是国内著名的工科大学之一,其专业排名也颇具实力和影响力。
下面将介绍几个北理工的热门专业及其排名情况。
第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作为北理工的龙头专业之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一直以来都在国内的大学排名中名列前茅。
该专业涵盖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等领域,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技术和创新能力。
毕业生广泛应用于信息技术领域,就业前景广阔。
第二,自动化专业。
北理工的自动化专业也拥有优秀的排名。
该专业集成了机械、电子、控制等多学科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
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在工业自动化、智能控制系统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就业机会。
第三,电子信息专业。
北理工的电子信息专业以其综合实力和就业前景备受青睐。
该专业培养学生在电子电路、通信工程和信息科学等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就业机会。
电子信息专业的毕业生往往在电子通信、半导体技术等行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四,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北理工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国内也具备一定的影响力。
该专业培养学生的材料制备和材料性能分析等技能,适用于多个行业,如航空航天、能源、电子等领域。
综上所述,北理工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电子信息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等专业在国内均享有较高的排名和声誉。
这些专业培养了大量优秀的工科人才,并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机会。
北京理工大学2017年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介绍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080700一、学科简介与研究方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硕士点以燃烧、流动、动力机械结构强度、电子控制、水上推进、多相复杂流动、太阳能利用、强化传热传质等为主要研究基础,以车用内燃机及其辅助装置和外延为研究和应用对象开展教学与科研工作。
本学科点现有教授15名、博士生导师19名,副教授、高级工程师和高级实验师28名、硕士生导师共计40名,形成了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导的,年龄、学历和学缘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建有“汽车动力性及排放测试国家专业实验室”、“汽车排放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军用车辆动力系统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和“北京市清洁车辆重点实验室”;设备资产总额近亿元,实验室面积近6000平方米,形成了从理论研究到产品开发的科研体系、先进的试验研究开发平台、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和稳定的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有:1.动力机械系统工程与控制理论:车辆动力系统建模仿真及一体化集成设计方法研究、发动机及其动力系统电子控制技术研究、混合动力及新概念车辆动力系统研究、动力系统热管理和能量梯级利用研究等。
2.内燃机燃烧、排放与环境效应:主要包括不同燃料的物理化学物性及其燃烧特性、燃料与空气的匹配与流动控制、机内燃料混合与燃烧放热过程及其机理、燃烧生成物的生成机理及其环境效应、内燃机后处理技术与理论、新能源新动力装置开发应用。
3.动力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噪声:主要包括动力机械复杂结构静动力学分析理论与实验、内燃机结构热负荷与热强度、内燃机结构振动及表面辐射噪声、机构动力学及摩擦磨损、动力机械承力结构仿生及优化设计。
4.叶轮机械与流体动力学:主要包括叶轮机械内部流动特性与设计方法、车用发动机新型涡轮增压系统的设计与匹配理论、车用燃气轮机技术研究等。
5.水力机械与高速水动力学:主要包括空化与超空化流动、水力机械优化设计方法与性能预测、航行体出水过程多相流体动力学、高速两栖车辆减阻技术与航行水动力学、高速水下航行体水动力学、航行器喷水推进技术研究。
Born to win
第1页 共0页
专业信息介绍
1、专业实力分析
自动化学院是北京理工大学历史最悠久的系科之一,也是北理学术力量最强的系科之一,是国内,拥有多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具有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权,所有研究生专业均可培养硕士及博士研究生;设有博士后流动站,进站工作的博士后享受教师待遇。
2、本专业细分研究方向介绍
控制科学与工程、检测技术、模式识别、导航、系统工程、电气工程
3、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以现代工控设备为基础的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维护维修能力的高技能专门
人才;培养具有对传统电气设备自动化改造能力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具有工业生产线系统安装、调
试、运行的技术与管理能力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具有工厂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安装、管理、维护维
修能力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具有良好身体素质、工作态度、责任意识和团队精神,具备自主学习、
创新发展能力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专门人才。
4、该专业近三年复试分数线、报考录取情况对比分析
2008 2009 2011 分数线(分)
310 300 310 报考人数(人)
594 1000+ 1000+ 录取人数(人)
134 183(学术153) 175(学术110)。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59)高电压与绝缘技术(20)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86)电工理论与新技术(39)电机与电器(43)电路与系统(9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158)高校名单:“985”工程大学名单(39所)“211”工程大学名单(截止到2011年3月31日)北京(26所)清华大学微博北京大学微博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微博北京邮电大学微博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微博中央民族大学微博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央财经大学微博中国政法大学微博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微博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微博北京交通大学微博北京科技大学微博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微博北京中医药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微博北京师范大学微博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微博上海(9所)复旦大学微博华东师范大学微博上海外国语大学微博上海大学同济大学微博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微博上海财经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4所)南开大学微博天津大学微博天津医科大学微博河北工业大学重庆(2所)重庆大学微博西南大学微博河北(1所)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山西(1所)太原理工大学内蒙古(1所)内蒙古大学辽宁(4所)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微博辽宁大学微博大连海事大学吉林(3所)吉林大学微博东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黑龙江(4所)东北农业大学微博东北林业大学微博哈尔滨工业大学微博哈尔滨工程大学微博江苏(11所)南京大学微博东南大学微博苏州大学河海大学微博中国药科大学微博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微博南京师范大学微博南京理工大学微博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微博江南大学微博南京农业大学微博浙江(1所)浙江大学微博安徽(3所) 安徽大学微博合肥工业大学微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博福建(2所)厦门大学微博福州大学江西(1所)南昌大学山东(3所)山东大学微博中国海洋大学微博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微博河南(1所) 郑州大学微博湖北(7所)武汉大学微博华中科技大学微博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微博华中师范大学微华中农业大学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微博博博武汉理工大学微博湖南(3所) 湖南大学微博中南大学微博湖南师范大学微博广东(4所)中山大学微博暨南大学微博华南理工大学微博华南师范大学广西(1所)广西大学四川(5所) 四川大学http://weibo.com/northwestuni西南交通大学微博电子科技大学微博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微博云南(1所)云南大学微博贵州(1所)贵州大学微博陕西(7所)西北大学微博西安交通大学微博西北工业大学微博陕西师范大学微博西北农林科大微博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博长安大学微博甘肃(1所)兰州大学微博新疆(2所)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微博海南(1所)海南大学宁夏(1所)宁夏大学微博青海(1所)青海大学微博西藏(1所)西藏大学军事系统(3所)第二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2017年电气工程专业介绍
电气工程080800
一、学科简介及研究方向
电气工程是研究电能的产生、传输、转换、控制、储存和利用的学科,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等领域,电气工程学科的教育和科研在发达国家大学中始终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信息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自动控制等技术渗透到传统电气工程学科的各个领域,使电气工程学科理论和技术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一古老学科又焕发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随着绿色GDP和低碳经济政策的大力推进,在节能减排和安全可靠供电方面,国家正加大投入建设特高压输电网络,开发新能源发电领域,开发电动汽车等新能源利用领域,并提出开展“建设坚强的智能电网”研究,为电气工程学科专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本学科是理论与工程实际密切结合的学科,对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发挥了重大作用。
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有:
1.电机与电器:研究微特电机设计及其驱动控制、交直流电机节能及一体化设计、电机电磁场分析与数值计算、新型(压电陶瓷、SMA、电磁伸缩)电机驱动原理及其控制技术、新型电磁机构的理论与技术、军用电机系统与电器装备可靠性分析与设计。
2.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研究开关电源与大功率电源系统、特种电源理论及应用技术,功率变换技术、交流电机传动系统非线性解耦控制、多电机传动系统协调控制。
电动车电驱动系统、车辆电传动理论与设计、电动车辆电磁兼容性分析与设计。
3.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研究太阳能发电与光伏并网发电技术、高效卫星太阳能供电系统、大型风电场的风力发电容量预测技术、新型电能存储系统变换与均衡技术、分布式发电技术以及微型电网技术、可再生能源功率变换技术、风力发电机控制技术、大型风力发电机低电压穿越技术、军用高可靠性风、光、柴、电互补发电系统及其应用研究。
4.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研究电网络理论及技术、电磁场理论及技术、电能质量分析理论及技术。
二、培养目标
在“电气工程”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
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国家经济、政治、科技和文化发展需要;具有良好思想品德、修养和事业心、责任感的高层次人才,能够胜任科研、工程应用及管理等工作。
三、基本修业年限
硕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为2.5年,最长学习年限为3年。
原则上硕士研究生应在第一学年内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一年。
普通硕士研究生应在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完成学业,不允许提前毕业。
文章来源:文彦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