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概论与作品赏析第二章 动画制作
- 格式:ppt
- 大小:18.91 MB
- 文档页数:77
《动画概论》教案章节一:动画的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动画的定义和特点2. 掌握动画的分类和基本元素3. 理解动画的制作流程和产业发展教学内容:1. 动画的定义和特点2. 动画的分类(包括传统动画、计算机动画、定格动画等)3. 动画的基本元素(包括画面、声音、故事等)4. 动画的制作流程(包括剧本创作、角色设计、动画制作等)5. 动画产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教学活动:1. 引入动画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对动画有初步的认识2. 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动画作品,让学生了解动画的分类3. 分析动画作品,让学生掌握动画的基本元素4. 介绍动画的制作流程,让学生了解动画制作的步骤5. 分析动画产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让学生了解动画产业的发展情况章节二:动画的起源和发展教学目标:1. 了解动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掌握不同国家动画的特点和代表作品3. 理解动画发展的影响因素和技术进步教学内容:1. 动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不同国家动画的特点和代表作品(包括美国、日本、欧洲等)3. 动画发展的影响因素(包括社会、文化、技术等)4. 动画技术的进步(包括计算机动画技术、虚拟现实等)教学活动:1. 引入动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让学生对动画的发展有初步的了解2. 通过展示不同国家动画作品,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动画的特点和代表作品3. 分析动画发展的影响因素,让学生理解动画发展的背景和环境4. 介绍动画技术的进步,让学生了解动画技术的发展趋势章节三:动画的类型和风格教学目标:1. 了解动画的不同类型和风格2. 掌握不同类型和风格的动画特点和代表作品3. 理解动画类型和风格对观众的影响教学内容:1. 动画的不同类型(包括喜剧、悲剧、科幻、奇幻等)2. 动画的不同风格(包括写实、卡通、抽象等)3. 不同类型和风格的动画特点和代表作品4. 动画类型和风格对观众的影响教学活动:1. 引入动画的不同类型,让学生对动画的类型有初步的了解2. 通过展示不同类型和风格的动画作品,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和风格的特点和代表作品3. 分析不同类型和风格的动画特点,让学生掌握动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4. 讨论动画类型和风格对观众的影响,让学生理解动画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章节四:动画的制作流程教学目标:1. 了解动画的制作流程和各个环节2. 掌握动画制作的技巧和方法3. 理解动画制作团队合作和沟通的重要性教学内容:1. 动画制作的流程和各个环节(包括剧本创作、角色设计、动画制作等)2. 动画制作的技巧和方法(包括绘画、配音、剪辑等)3. 动画制作团队合作和沟通的重要性教学活动:1. 引入动画制作的流程和各个环节,让学生对动画制作有初步的了解2. 通过展示动画制作的作品和幕后制作过程,让学生了解动画制作的技巧和方法3. 分析动画制作的团队合作和沟通的重要性,让学生理解团队合作在动画制作中的作用章节五:动画的创意和表现教学目标:1. 了解动画的创意来源和表现手法2. 掌握动画创意的构思和实现过程3. 理解动画创意对作品的影响和吸引力教学内容:1. 动画的创意来源和表现手法(包括故事、角色、画面等)2. 动画创意的构思和实现过程(包括构思、创作、制作等)3. 动画创意对作品的影响和吸引力教学活动:1. 引入动画的创意来源和表现手法,让学生对动画创意有初步的了解2. 通过展示不同动画作品,让学生了解不同创意的表现手法和效果3. 分析动画创意的构思和实现过程,让学生掌握动画创意的构思方法和实现技巧4. 讨论动画创意对作品的影响和吸引力,让学生理解创意在动画制作中的重要性章节六:动画剧本创作教学目标:1. 了解动画剧本的基本结构和要素2. 掌握动画剧本的创作技巧和方法3. 理解动画剧本对整个动画作品的重要性教学内容:1. 动画剧本的基本结构和要素(包括开场、发展、高潮、结局等)2. 动画剧本的创作技巧和方法(包括角色塑造、情节安排、对话创作等)3. 动画剧本对整个动画作品的重要性教学活动:1. 引入动画剧本的基本结构和要素,让学生对动画剧本有初步的了解2. 通过分析典型动画剧本案例,让学生掌握动画剧本的创作技巧和方法3. 学生分组进行动画剧本创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创作能力4. 组织学生进行剧本交流和评价,提升学生的剧本创作水平章节七:角色设计与动画表演教学目标:1. 了解角色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2. 掌握动画表演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式3. 理解角色设计与动画表演在动画作品中的重要性教学内容:1. 角色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造型设计、性格塑造等)2. 动画表演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式(包括表情、动作、语音等)3. 角色设计与动画表演在动画作品中的重要性教学活动:1. 引入角色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让学生对角色设计有初步的了解2. 通过分析典型动画角色案例,让学生掌握角色设计的方法和技巧3. 学生进行角色设计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设计能力4. 引入动画表演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式,让学生了解动画表演的要求和方法5. 学生进行动画表演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表演能力章节八:动画制作技术教学目标:1. 了解传统动画制作技术和计算机动画制作技术2. 掌握动画制作的常用软件和工具3. 理解动画制作技术的发展趋势教学内容:1. 传统动画制作技术(包括绘画、拍摄等)2. 计算机动画制作技术(包括二维动画、三维动画等)3. 动画制作的常用软件和工具(如Adobe After Effects、Maya、Flash等)4. 动画制作技术的发展趋势(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教学活动:1. 引入传统动画制作技术,让学生对传统动画制作有初步的了解2. 通过展示计算机动画制作作品,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动画制作技术3. 介绍动画制作的常用软件和工具,让学生掌握动画制作的实际操作4. 学生进行动画制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制作能力5. 介绍动画制作技术的发展趋势,让学生了解动画制作技术的发展方向章节九:动画声音与配乐教学目标:1. 了解动画声音的基本元素和作用2. 掌握动画声音的录制和编辑技巧3. 理解动画配乐的选择和运用对动画作品的影响教学内容:1. 动画声音的基本元素和作用(包括对话、音效、背景音乐等)2. 动画声音的录制和编辑技巧(如声音的采集、剪辑、混音等)3. 动画配乐的选择和运用(包括配乐的风格、情感表达等)教学活动:1. 引入动画声音的基本元素和作用,让学生对动画声音有初步的了解2. 通过展示典型动画声音作品,让学生了解动画声音的录制和编辑技巧3. 学生进行动画声音的录制和编辑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4. 引入动画配乐的选择和运用,让学生了解配乐对动画作品的影响5. 学生进行动画配乐的选择和运用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配乐能力章节十:动画作品的赏析与评价教学目标:1. 了解动画作品赏析的基本方法和途径2. 掌握动画作品评价的标准和原则3. 理解动画作品赏析与评价对动画创作和欣赏的重要性教学内容:1. 动画作品赏析的基本方法和途径(包括观看、分析、讨论等)2. 动画作品评价的标准和原则(如创意、技术、故事等)3. 动画作品赏析与评价对动画创作和欣赏的重要性教学活动:1. 引入动画作品赏析的基本方法和途径,让学生对动画作品赏析有初步的了解2. 通过观看和分析典型动画作品,让学生掌握动画作品赏析的方法和技巧3. 学生进行动画作品赏析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赏析能力4. 引入动画作品评价的标准和原则,让学生了解动画作品评价的要求和方法5. 学生进行动画作品评价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评价能力章节十一:动画产业与市场教学目标:1. 了解动画产业的构成和运作方式2. 掌握动画市场的基本规律和趋势3. 理解动画产业与市场的相互关系教学内容:1. 动画产业的构成(包括制作、发行、播出等)2. 动画市场的运作方式(包括市场需求、营销策略等)3. 动画产业与市场的相互关系教学活动:1. 引入动画产业的构成,让学生对动画产业有全面的了解2. 通过分析动画市场案例,让学生掌握动画市场的运作方式3. 讨论动画产业与市场的相互关系,让学生理解产业发展与市场需求的互动性章节十二:动画节的参与与评价教学目标:1. 了解动画节的种类和作用2. 掌握动画节参与的基本要求和评价标准3. 理解动画节对动画产业和动画创作者的重要性教学内容:1. 动画节的种类和作用(包括竞赛、展示、交流等)2. 动画节参与的基本要求(包括作品提交、评审流程等)3. 动画节的评价标准(包括创意、技术、故事等)教学活动:1. 引入动画节的种类和作用,让学生对动画节有初步的了解2. 通过分析典型动画节案例,让学生了解动画节参与的基本要求和评价标准3. 学生进行动画作品的创作和提交,培养学生的实际参与能力4. 组织学生对动画节作品进行评价,提升学生的评价能力章节十三:动画教育与职业规划教学目标:1. 了解动画教育的现状和趋势2. 掌握动画专业的核心课程和技能要求3. 理解动画教育与职业规划的关系教学内容:1. 动画教育的现状和趋势(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2. 动画专业的核心课程和技能要求(包括绘画、动画制作、剧本创作等)3. 动画教育与职业规划的关系教学活动:1. 引入动画教育的现状和趋势,让学生对动画教育有初步的了解2. 通过分析动画专业的课程和技能要求,让学生了解动画专业的核心知识3. 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帮助学生明确职业发展方向章节十四:动画作品的伦理与法律问题教学目标:1. 了解动画作品中的伦理问题2. 掌握动画作品法律保护的基本知识3. 理解动画作品伦理与法律问题的重要性教学内容:1. 动画作品中的伦理问题(包括版权、肖像权、文化差异等)2. 动画作品法律保护的基本知识(包括版权法、知识产权法等)3. 动画作品伦理与法律问题的重要性教学活动:1. 引入动画作品中的伦理问题,让学生对动画伦理有初步的了解2. 通过分析动画作品法律案例,让学生掌握动画法律保护的基本知识3. 讨论动画作品伦理与法律问题的重要性,让学生理解伦理与法律在动画创作和传播中的作用章节十五:动画未来发展趋势教学目标:1. 了解动画产业的发展趋势2. 掌握动画技术的新发展3. 理解动画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教学内容:1. 动画产业的发展趋势(包括数字化、网络化、虚拟现实等)2. 动画技术的新发展(包括4K、8K、3D动画等)3. 动画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动画与游戏的融合、动画与实体的结合等)教学活动:1. 引入动画产业的发展趋势,让学生对动画产业发展有初步的了解2. 通过展示动画技术的新发展作品,让学生了解动画技术的新进展3. 讨论动画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让学生理解动画产业的未来趋势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动画的基本概念、类型、风格及制作流程。
《动画创作理论》课程教案课时:3 2学时2学分教学对象:数码艺术05级一、二班地点:实验楼402教室主讲:张蕾蕾课程内容:对动画的起源与发展、动画片的创作原理及制作流程、动画的流派及分类、动画创作的学习方法以及相关的国际活动和赛事等内容进行讲解及分析,为以后动画制作奠定理论基础。
课程目的:针对学生通过一年的基础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已经奠定了一定的专业基础,但是对于“动画”概念的认识还比较模糊的情况,在《动画创作理论》课上引导学生对动画以及相关概念,如动画与动画片、动画与电影、动画与绘画的关系的分析,动画的起源与发展、动画片的分类及创作原理等内容进行系统地分析和深入地理解,为接下来的动画创意与制作奠定理论基础。
授课方式:多媒体教学为主,配合少部分板书考核方式:最后成绩分为两个部分,各占50%章节:第一章:动画概述(2学时)第一节动画的定义第二节动画的特征第二章:动画发展史(14学时)第一节动画的产生与起源第二节动画的发展历程第三节主流动画与非主流动画第四节世界动画概况第三章:动画的分类(2学时)第一节艺术形式第二节叙事形式第三节传播形式第四节艺术性质第四章:动画创作(8学时)第一节动画原理第二节动画制作第五章:学习的方法(2学时)第一节作品解读第二节基本能力训练第六章:动画学术交流(2学时)第一节国际动画节简介第二节动画电影协会简介第一讲:动画概述时间:20XX年9月8日教学目的:1、理解动画的定义,并与电影、绘画等其他艺术形式作以区分2、掌握动画的三个基本特征教学重点:动画的定义与基本特征教学难点:与动画意义相近的名词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内容:(一)介绍课程安排以及考核要求(二)引言(三)教学内容:第一章动画概论第一节动画的定义一、什么是动画中国的美术片英文中的Animate与Animation电影四大门类:故事片、新闻纪录片、体育科教片、美术片二、动画与电影三、动画与动画片四、相关概念及名词卡通、漫画、美术片第二节动画的特征一、本质特征:技术特性、工艺特性二、功能特征:娱乐性、商业性、教育性三、艺术特征:假定性、综合性、象征性、幽默性、拟人化、简化与夸张作业:分析动画与电影、动画与绘画的关系(字数不限)第二讲:动画发展史时间:20XX年9月15日教学目的:1、了解动画技术的产生与动画艺术的发展过程2、区分主流动画与非主流动画教学重点:动画的产生与发展历程教学难点:动画技术的发展与演变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记录片演示内容:(一)引言:上堂内容回顾(二)教学内容:第二章动画发展史第一节动画的产生与起源一、原始动画印记二、视觉残留现象三、早期“动画探索”:幻盘、魔盘、走马灯、皮影、手翻书等第二节动画的发展历程一、“电影动画”是在电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二、科技进步为动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二维动画和赛璐珞时代三维动画和CG 时代第三节主流动画与非主流动画一、商业动画(主流动画)二、艺术动画(非主流动画)作业:制作一本手翻书(五页以上)第三讲:美国商业动画时间:20XX年9月22日教学目的:1、了解美国商业动画发展概况2、分析美国几大动画公司的兴衰历程教学重点:美国动画的起步、发展与兴盛教学难点:通过对历史的学习,深入分析动画制作技术与动画精神实质的关系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佳作截选内容:(一)引言:总结上节内容(二)教学内容:第二章动画发展史第四节世界动画概况美国商业动画一、美国动画可以总结为五个发展阶段:1906~1937年史前阶段(形成)1937~1949年初步发展时期1950~1966年第一次繁荣时期1967~1988年蛰伏时期1989年~现在又一次繁荣期二、“迪斯尼”的神话三、华纳动画简史四、P ixar公司动画片的票房神话五、形式永远应服务于内容(三)总结美国商业动画的发展特征第四讲:日本风格动画(一)时间:20XX年9月29日教学目的:1、了解日本风格动画发展概况2、学习日本动画中的民族特性3、认识日本动画与中国动画发展的关系教学重点:日本动画中的民族特性教学难点:通过对日本动画历史发展的学习,认识日本动画特征中反映出的民族特性,以及其对中国动画、中国观众的影响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佳作截选内容:(一)引言:总结上节内容(二)教学内容:第二章动画发展史第四节世界动画概况日本风格动画一、日本动画的特点:日本动画中的民族性日本动画对战争的偏爱日本动画对中国观众的影响二、日本动画七十年的历史,可分为六个阶段:战前草创期——由1917年日本开始有动画到1945年日本战败为止战后探索期——由日本战败到1947年为止第一次动画热——自1974年《宇宙战舰》上演至1982年为止第二次动画热爆发——自1982年《超时空要塞》上演至1987年为止路线分化期(成熟期)——自1987年到90年代初风格创新期——自1993年到现在第五讲:日本风格动画(二)时间:20XX年1 0月8日教学目的:1、了解日本动画产业的发展2、学习日本动画大师对日本动漫业的影响3、认识日本动画名词教学重点:日本动画大师对日本动漫业的影响及作用教学难点:认识日本动画中的民族特性,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佳作截选内容:(一)引言:总结上节内容(二)教学内容:第二章动画发展史第四节世界动画概况日本风格动画一、日本动画产业的兴盛1、由于日本的大型综合出版社加入漫画行列,因此促成了漫画的发展2、在出版社里从事漫画工作的英才、精英们对漫画有一种劣等感3、漫画家本人画漫画的时候当时也有一种劣等感4、手冢治虫对日本漫画的影响二、“吉卜力”工作室同步制作《龙猫》《萤火虫》魔女宅急便创票房佳绩挑战音乐电影实验退休又复出的宫崎骏三、日本动画名词(三)总结日本动画的民族风格第六讲:欧洲艺术动画时间:20XX年10月13日教学目的:1、了解欧洲动画发展过程中几个重点国家的历程2、认识欧洲艺术动画的艺术特征3、理解欧洲动画艺术特征形成原因教学重点:欧洲艺术动画的艺术特征教学难点:欧洲动画艺术特征形成原因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佳作截选内容:(一)引言:总结上节内容(二)教学内容:第二章动画发展史第四节世界动画概况欧洲艺术动画一、法国动画二、“连环画王国”比利时三、苏联动画发展史:1912~1929年,苏联动画电影的萌芽阶段1930~1939年,苏联动画发展史中的“黑白”阶段1940~1959年,苏联动画艺术发展的黄金时期1960~1990年,苏联动画片创作风格逐步转变时期1991年底~现在,是俄罗斯动画的多元化时期四、英国动画血泪史30年代,迎战迪士尼50年代,细小规模70年代,Nick Park闯出名堂(三)总结本节内容第七讲:中国民族动画(一)时间:20XX年10月20日教学目的:1、了解中国电影动画的发展历程2、认识中国电影动画片的特色3、理解国产动画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令人瞩目的艺术成就的原因教学重点:中国电影动画的发展阶段教学难点:中国动画在1960~1965年五年间取得令人瞩目的艺术成就的原因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佳作截选内容:(一)引言:总结上节内容(二)教学内容:第二章动画发展史第四节世界动画概况中国民族动画一、中国电影动画发展的几个阶段:1920年~1959年中国动画的开创时期1960年~1965年中国动画的发展时期1966年~1976年中国动画的特殊时段1977年~九十年代中国动画的再次创业二、国产动画片之所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取得令人瞩目的艺术成就的原因:1、以儿童为本的观众意识2、计划经济背景下的人力和物力的保障,是动画电影艺术性的先决条件三、中国电影动画片的特色1、五千年的文明史及各民族传统文化为动画片的制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2、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剪纸动画木雕动画、布偶动画、水墨动画、剪纸动画、皮影动画等第八讲:中国民族动画(二)时间:20XX年10月27日教学目的:1、认识影视动画中的民族性2、分析如何在动画中融入民族元素教学重点:认识影视动画中的民族性的重要性教学难点:如何在动画中融入民族元素,寻求振兴中国动画之路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佳作截选内容:(一)引言:总结上节内容(二)教学内容:第二章动画发展史第四节世界动画概况中国民族动画一、中国电影动画中的民族特色二、“中国学派”的兴衰三、影视动画中的民族性的重要性四、如何在动画中融入民族元素:内容取材、人物设定、场景设计、声音特效(三)总结中国动画的民族性第九讲:期中考试时间:20XX年11月3日9:55~11:25地点:实验楼402教室考生:数码艺术系05级一、二班全体(59人)第十讲:动画的分类时间:20XX年11月10日教学目的:1、了解不同的动化分类方式2、掌握几种主要的动画分类和不同类型动画片的特点教学重点:几种主要的动画分类教学难点:不同类型动画片的特点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佳作截选内容:(一)引言:总结上节内容(二)教学内容:第三章动画的分类一、大致有如下几种分类方式:按照形式类型:平面动画、立体动画、电脑动画按照叙事风格:文学性动画片、戏剧性动画片、记实性动画片、抽象性动画片按照传播途径:影院动画片、电视动画片、实验动画片根据播放时间:动画片长片、动画片短片根据体裁:单部动画片和系列动画片按照艺术表现形式:水彩画动画、水墨画动画、剪纸动画、木偶动画、泥偶动画二、分类详细分析:1、平面动画、立体动画、电脑动画2、文学性动画片、戏剧性动画片、记实性动画片、抽象性动画片3、影院动画片、电视动画片、实验动画片4、动画片长片、动画片短片5、单部动画片和系列动画片6、水彩画动画、水墨画动画、剪纸动画、木偶动画、泥偶动画教学总结:动画分类是便于研究动画的艺术性,但并不是严格划分其形式第十一讲:动画创作原理时间:20XX年11月17日教学目的:1、了解动画片从企划、脚本、分镜到剪辑、配音、发行的制作过程2、认识二维动画与三维动画在制作时的区别,以及动画创作相关名词3、掌握二维动画与三维动画在制作上的优缺点,并灵活运用教学重点:动画片从企划、脚本、分镜到剪辑、配音、发行的制作过程教学难点:二维动画与三维动画在制作上的优缺点,并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内容:(一)引言:总结上节内容(二)教学内容:第四章动画创作第一节动画原理一、传统动画的生产过程:文学剧本—造型设计—故事脚本—背景—原画—中间画—测试—描线—上色—检查—拍摄—后期二、计算机动画概述:分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三维动画是在二维动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1、二维计算机动画2、三维计算机动画三、制作三维动画:1、造型:利用三维软件在电脑上创造三维形体2、绘图:包括贴图和光线控制3、软件集锦四、动画创作相关名词教学总结:充分了解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的制作流程,以便今后的创作应用第十二讲:动画制作(一)时间:20XX年11月24日教学目的:1、理解动画的定义,并与电影、绘画等其他艺术形式作以区分2、掌握动画的三个基本特征教学重点:动画的定义与基本特征教学难点:与动画意义相近的名词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内容:(一)引言:总结上节内容(二)教学内容:第四章动画创作第二节动画制作一、选题与创意:1、脚本也就是动画剧本2、导演的工作:导演是整个动画制作群的领队。
第一章动画创作1.动画创作的特点专业性的艺术思维、专业化的技术落实机制以及对最终效果的总体把握。
(1)专业性的艺术思维是动画语言层面的思维(2)专业化的技术落实机制包括前期设想、中期设计和后期制作(3)最终效果把握是指导演统筹运作能力2.动画创作需要重新定义时间和空间的关系,这种关系被渗透在一个主观性很强的技术机制中。
3.它的固有本质依然是赋予生命和表达意义的手段,它使得原本没有生命的形象(绘画、雕像、玩偶、意象、物质、符号)变得活灵活现。
4.动画制作工艺事实上就是指动画影像原型的生产方式,可以归纳为三种制作与拍摄方式,它们是平面绘制工艺、材料摆拍与立体偶动画工艺及电脑制作工艺。
(1)《小蝌蚪找妈妈》和《狮子王》是平面描绘工艺(2)《半夜鸡叫》和《圣诞夜惊魂》是立体偶动画工艺(3)《虫虫特工队》和《玩具总动员》是电脑工艺5.动画创作形态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探索中流变、传播中生存、应用中繁衍,这三个方面共同构成完整动画概念的立体图像。
第一节创作原理1.技术决定存在,资源决定发展。
(1)举例证明:《汤姆与杰瑞》的作者威廉姆斯●汉纳和约瑟夫●巴贝拉。
《汤姆与杰瑞》的根本性突破基于创作者得天独厚的资源,加上他们对迪斯尼精良技术和宝贵经验的传承,使得该片称为继《米老鼠》之后最受欢迎的动画作品。
一.创作主体1.动画创作的主体有两个明显特点,这两个特点可以用专业性与集体性来定义。
(1)专业性特点体现在动画导演对复杂生产机制的科学把握,以及对创作意图和艺术效果落实机制的综合掌握能力。
(2)集体性体现在动画创作活动的团队合作特点,从剧本的主题立意表达、故事描述方式、设想落实方法和制作技术掌握等环节需要与多方面的艺术人才共同负责,动画导演通常是这个集体的统帅人物。
2.主体专业性(1)在动画片生产流程中,动画导演下面还设执行导演、场景导演、美术导演、动作导演等,他们的职能分别是:★执行导演:主要负责监督检查导演意图是否得到准确表达★场景导演:专门负责他们所管辖范围内的影片段落的工作及监督检查动画师的工作★美术导演:负责视觉形式与形象设计以及造型风格的把握★动作导演:负责动作设计风格的统一性与合理性,各导演通力合作才能确保动画品质。
第一章动画历史第一节梦想与发明(1824 - 1895)一.技术实验1.技术装置决定动画艺术存在的方式。
如果没有现代技术的研发,动画形式也许还停留在指翻图谱的状态。
因此,我们要了解并且记住那些技术实验,以便认识实验的各种意义。
2.皮特●马克●罗葛特(1)伦敦大学的皮特●马克●罗葛特(Pete Make Roget)1824年的物理实验发现运动变化过程中的图形在视网膜上可以保留不到一秒钟的片刻记忆,如果连续的速度够快,观看者就能够从一系列静止图形的变化过程中获得动态的幻觉,由此引发了对古代分解运动图形图式的技艺研究。
3.约翰●A●帕瑞斯(1)英国物理学家约翰●A●帕瑞斯(John● A● Paris)1825年创造了一个叫做幻盘(thaumatrope)的玩具,这个玩具是用一个圆形纸板的两画面上互补的图形,一面画鸟,另一面是笼子,用一根细线系在横轴的两边,当旋转捻动线段时,两面互补的图形融为一体,这个小东西启发了比利时的科学家约瑟夫●普拉托(Joseph Plateau)。
4.约瑟夫●普拉托(1)比利时科学家约瑟夫●普拉托1832年发明了一个叫诡盘的光学玩具,这个玩意儿的装置较复杂,起初,一个枢轴连接圆形木板中心,在圆盘边缘上画着运动物体的不同阶段的图形,当旋转圆盘时,观者通过一个小缝隙观看运动图形的幻觉,后来不断通过改进和发展出更多的样式。
画在这个圆盘上的连续动态就是今天我们所熟悉的动画序列图。
5.埃米尔●雷诺(1)法国人埃米尔●雷诺(Emile Reynard)的研究让这种技术成为19世纪末的朝阳温文化——电影工业的雏形。
最初他用一个圆柱体盒子连接一个枢纽,在圆柱盒子内壁贴上连续变化的图形,当圆筒形柱体快速旋转时,这些不同阶段的运动图形连续向安装在枢轴上的棱镜折光体反射,观者看到的是棱镜上的运动的影像,这也许就是放映机雏形的胚胎。
它完成了一个重大突破,即对当时的各种发明进行了全面研究与实验后进行大胆的技术改造。
动画概论笔记绪论诞生在19世纪末的动画与古老文明的联系是基于“表现运动幻觉”的基本原理,或者说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地实验唤醒了洞穴壁画里六只翅膀的燕子和八只脚的野兽图像,那些表现动态变化的序列图形顺应科学技术的召唤,纷纷出现在19世纪的科学实验室和大众娱乐场所。
19世纪末的技术发明是动画历史的一个界标。
动画作为艺术在20世纪初才逐渐完善了语言系统和生命机制。
动画的运动原理是每秒钟运行24格动画的速度能够正确还原人类对运动的视觉感知。
动画与电影之间的根本区别基于影像原型的重构与重组。
认识篇权威世界动画试论《动画电影百年》考证认为动画电影诞生的时间是1892年,因为1892年10月28日,埃米尔.雷诺首次在法国巴黎著名的葛莱凡蜡像馆向观众放映他四年前的实验成果光学影戏,雷诺之前的各种活动幻影只不过是具有动画的某些特点。
从此,动画这一概念有了自己新的规定,那就是动画生命机制。
雷诺被称为“动画本体缔造者”,是因为他同时孕育了动画技术与艺术者两个基因:1)他发明了“光明影戏”的技术装置,2)同时坚持用造型手艺制作动画影像。
第一章动画历史导言动画的起源与发展需要从两方面看:1)一方面是科学技术进步对动画艺术形式的重要性,2)另一方面是这种艺术形式本身的生命力。
机械技术出现之前的意象“动画”和源于16世纪的“指翻书”动画的缺陷是他们并没有动画机制,较少表现出绘画范畴以外的意义。
19世纪的机械实验动画也仅仅是简单再现了某些运动现象,并且这个功能在很长时间内作为光学和机械基础的实验工具。
动画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才渐渐显示出自己的艺术特性。
大约在20世纪末伴随数字技术和网络媒体的发展动画进入空前繁荣的时代,并且作为一种朝阳艺术产业普及全球。
第一节梦想与发明(1824---1895)光学和生物学在19世纪末的发明和发现激活了动画这种艺术形式的基因链,动画帮助验证科学发现的同时健全了自己的生命机制。
一、技术试验技术装置决定动画艺术存在的方式,如果没有现代技术的研发,动画形式也许还停留在指翻图谱的状态。
人类思维的能力及由思想支配的创造技能,使得没有生命的各种造型艺术符号活动起来,并能赋予其含义,是为动画(Animation)。
第一章动画的性质和定义第一节动画的本体特征一、动画和真人实拍电影的一些联系与区别联系:(1)动画具有电影的性质,二者都是以每秒24格画面的运行速度通过机器播放才能呈现的艺术。
(2)动画片与实拍电影都是一种叙事形态,享有共同的视听语法规则。
区别:(1)本质区别——视觉形象动画片的拍摄对象及影像构成材料不是现实物体及生命体的原样,而是用造型艺术手段制作的虚构背景空间以及在其中活动的形象符号,其影像构成的基础属于造型艺术范畴。
(2)剪辑样式不同动画片一开始就严格按照最后的剪辑效果设计动作和估算时间,动画片的剪辑样式在设计故事板时就已经完成,最后的剪辑工作只是把拍摄好的内容按照镜头顺序连接起来,做一些简单的修改和调整而已。
二、动画是综合性的艺术形态作为一般概念,动画是创造生命的手段,使得原本没有生命的形象获得生命与性格。
作为叙事手段,动画片能够让人感动。
作为审美,动画能够创造视觉奇迹。
动画的影像构成元素具有无穷表现力。
三、动画诞生于1892年,“动画之母”埃米尔·雷诺放映了他的光学影戏。
动画有两大基本要素:技术的发明和造型艺术元素。
雷诺之所以被称为“动画之母”就是因为他发明了光学影戏装置同时坚持用绘画手段制作影像。
四、动画的本体特征《动画概论》里写了六条动画的本体特征,这六条又可以从科技、艺术和文化角度分为三部分。
(1)从科技角度分析动画和电影一样,是科技与艺术的混血儿。
科学技术是动画艺术诞生的必要条件,而且科技的不断进步为动画飞速艺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动力保障。
这里面包括动画的技术特征和工艺特征。
A技术特征指动画所需要具备的基本技术内容,即将造型艺术形象符号进行运动过程和形态的分解,之后再进行创造性的还原。
而实现这个过程的方法有多种方式并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不断丰富。
B工艺特征由于动画片制作含有的科技因素和其技术特征,动画制作具有了一定的操作方法和技术分工,从而呈现出一种有顺序地制作加工的特点,即工艺特征。
《动画概论》教案第一章:动画概述1.1 动画的定义1.2 动画的分类1.3 动画的发展历程1.4 动画的特点与价值第二章:动画制作流程2.1 前期准备2.1.1 故事构思与剧本创作2.1.2 角色设计与场景设计2.1.3 分镜头脚本与动画策划2.2 动画制作2.2.1 动画制作软件与技术2.2.2 角色动画与场景动画制作2.2.3 音效与配音2.3 后期制作2.3.1 剪辑与合成2.3.2 色彩调整与视觉特效2.3.3 输出与播放格式第三章:动画类型与风格3.1 动画类型3.1.1 二维动画3.1.2 三维动画3.1.3 定格动画3.1.4 手绘动画3.2 动画风格3.2.1 真实风格3.2.2 卡通风格3.2.3 抽象动画3.2.4 超现实主义动画第四章:动画产业与市场4.1 动画产业概述4.1.1 动画制作公司及其分工4.1.2 动画发行与推广4.1.3 动画衍生品市场4.2 国内外动画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4.2.1 我国动画产业现状4.2.2 国际动画产业现状4.2.3 动画产业发展趋势第五章:动画欣赏与分析5.1 经典动画作品欣赏5.1.1 国内外经典动画短片5.1.2 国内外经典动画长片5.2 动画作品分析方法5.2.1 从故事情节角度分析5.2.2 从动画技术角度分析5.2.3 从文化内涵角度分析5.3 优秀动画作品推荐第六章:动画技术与艺术6.1 动画技术与艺术的关系6.2 动画技术与艺术的表现手法6.3 动画技术与艺术的创新与发展6.4 动画技术与艺术的审美价值第七章:动画教育与培训7.1 动画教育概述7.1.1 动画教育的重要性7.1.2 动画教育的内容与目标7.1.3 动画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7.2 动画培训途径与方法7.2.1 动画培训课程设置7.2.2 动画培训的教学模式7.2.3 动画培训的实践与创作第八章:动画节展与交流8.1 动画节展的意义与作用8.1.1 提升动画产业影响力8.1.2 促进动画艺术家交流8.1.3 推动动画产业发展8.2 国际知名动画节展介绍8.3 我国动画节展发展现状与展望第九章:动画产业与政策9.1 政策对动画产业的影响9.1.1 政策扶持与动画产业发展9.1.2 政策限制与动画产业发展9.2 我国动画产业政策解读9.3 国际动画产业政策比较第十章:动画的未来与发展10.1 动画产业的挑战与机遇10.2 动画技术创新与应用10.3 动画产业的发展方向10.4 动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策略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动画的分类与发展历程解析:动画的分类繁多,每一种分类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技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