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广东广州越秀区二中应元七下期中测语文
- 格式:docx
- 大小:62.17 KB
- 文档页数:6
广州市育才中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说明: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第一部分满分21分,第二部分满分99分。
全卷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21分)一、基础知识与运用(7小题,共21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A.兀兀..穷年(wù)憎恶.(è)B.锲.而不舍(qiè)澎湃.(bài)C.踱.来踱.去(duó)哽.住(gěng)D.气冲斗.牛(dòu)挚.痛(zhì)2.下面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A.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B.我把火一点,呼一声,鞭炮蹿上了高空。
C.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取缔了。
D.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跌起,形势紧张。
3.下面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他从唐诗入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一年到头辛辛苦苦最后还是很穷),沥尽心血。
(《说和做》)B.虽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微小得不需要道路),但是他做得很认真。
(《台阶》)C.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挚痛..(诚恳而痛苦)的热爱。
(《土地的誓言》)D.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惭愧)。
(《老王》)4.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来看,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
黄河流千古,流出了_______,流出了_______,流出了_______。
A.慢无边际的黄土地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黄皮肤人的群落B.黄皮肤人的群落慢无边际的黄土地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C.慢无边际的黄土地黄皮肤人的群落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D.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慢无边际的黄土地黄皮肤人的群落5.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正确的一项是()A.《卖油翁》——欧阳修——唐朝。
B.《孙权劝学》——司马迁(编)——《资治通鉴》。
广东省中山市、广州市 2016-2017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 ( 共 36分)一、( 6 小题, 21 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是A. 殷(y īn) 红尴尬(gà)..B. 凹凼( dàng)涎水(dián)..C. 譬( pì)如嗥鸣(háo)..D. 彷徨 (p áng)花圃(pǔ)..()( 3 分)荒僻( bì).徘徊( huái ).迭起(di é).菌子( j ūn).诲人不倦( huì).迥乎不同( ji ǒng).悲天悯人( mǐn).香气四溢( yì).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慷慨淋漓哺育狂澜屏障山巅B、气冲斗牛报歉澎湃懊悔疏懒C、历尽心血机杼策勋怪诞田垄D、锲而不舍蚱蜢哀微秩序祈祷3. 下列成语使用不正确的是()(3分)A、每一个革命先烈的背后都有一些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B、这位著名歌唱家的歌声气冲斗牛,声入云霄,赢得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与喝彩声。
....C、1967 年以后,邓稼先继续他的工作,至死不懈,对国防武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D、他辞去了所有的社会兼职,如释重负,可以一心一意地教书了。
....4. 选出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3分)A.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
B.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我在此次演讲中的不足。
C.历经近30 年的磋商与努力,大陆与台湾直接三通的构想终于成为了现实。
D.谁也不会否认提高学习成绩不是勤奋的结果。
5. 依次填入文段横线处,恰当的一组句子是()(3分)___________ ,你尽可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急湍;_________,你尽可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舞,春水潺潺;________,你尽可翕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黄菊的清爽;__________ ,你尽可品评自娱,把玩深尝。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模拟七年级语文一、基础(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1),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2)谁家玉笛暗飞声,。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3),。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使》)(4)《木兰诗》中的“,”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十年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
(5)默写李白的《峨眉山月歌》。
,。
,。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它huāng cǎo qī qī(),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2)一切都是shùn xī(),一切都将会过去。
(3)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qí dǎo( )的钟声也响了。
(4)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lì jìn xīn xuè( )。
3. 下列句子中画横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今年的庙会,人声鼎沸,十分热闹。
B.他努力工作,兀兀穷年,却还是没有得到老板的赏识。
C.能否做成学问,除必要的天赋外,很大程度取决于有无锲而不舍的精神。
D.《好人好报》专栏是借助新闻媒体去寻找、宣传、学习好人,让好人好事鲜为人知,让更多的人来关心关注好人的命运。
4.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很多人利用长假出游,怎样才能避免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有关部门对此做了相关提示。
(删掉“不”)B. 学校能否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这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起着重要作用。
(删掉“能否”)C. 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塑造了共产党员保尔•柯察金的英雄事迹。
(“事迹”改为“形象”)D. 2016年的“读书活动月”,我校开展了“硬笔书法大赛”、“手操报”和“温馨家园”评选等。
(“开展”改为“举办”)5.仿照画线句子,续写一个句子,与画线的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4分)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
2016-2017学年下学期期中试卷七年级语文(含答案)注意事项:1.本试卷6页,共12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请认真核对监考教师在答题卡上所粘贴条形码的姓名、考试证号是否与本人相符合,再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本试卷上。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一(28分)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人迹罕致举世瞩目高枕无忧穿流不息B.蔽帚自珍丰功伟迹弄巧成拙融为一体C.山清水秀鲜为人知著作等身怒形于色D.怨天犹人接踵摩肩喧然大波永往直前2.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①菜qí ( ) ②kāi油()③倜tǎng()④nì()味3.默写。
(12分)(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陈子昂《》)(2)___________________,冷露无声湿桂花。
(《十五夜望月》)(3)海纳百川有容乃大,_________________。
(林则徐书两广总督府对联)(4)青山有幸埋忠骨,_____________________。
(杭州岳飞墓对联)(5)郦道元在《三峡》中写道:“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与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历代文人留下不少以“月”为意象的诗词名句,请写出含“月”的连续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材料中概括出微信的三个特点。
(3分)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一个为智能手机提供即时通信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
微信通过网络免费(需消耗少量网络流量)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试卷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4分)这时,从东方洒下的一片霞光,闪耀着金色的光华,在洮河面上摇荡,也把对面的山细抹得清晰明l ǎng 。
此时,除了清cu ì的鸟鸣,便是潺潺..的洮水拍打着堤.岸,奏响了一曲优美的晨曲。
(1) 为加点字注音,写在括号内。
潺潺..( ) 堤.岸( ) (2) 根据拼音,将汉字写在括号内。
明l ǎng ( ) 清cu ì(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纵然马革裹尸....,魂归狼烟,这是豪壮的选择。
B .这部小说,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生动,确实引人入胜....。
C .七(1)班班长人品好,学习好,工作好,在班级同学中德高望重....。
D .学习的道路上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只有坚持不懈....的人,才能学有所成。
3.下列语句无语病的一项是( )(2分)A .能否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取决于你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和不懈的努力。
B .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自卫,中国人民是赞成限制核扩散的国家之一。
C .4月8日清晨,兰州市民如愿以偿地观赏到日环食奇观。
D .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马家窑文化,让临洮这座城市充满了传统文化的色彩无比丰富。
4.下列关于课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回忆鲁迅先生》通过描写日常生活琐事展现了鲁迅斗士的形象。
B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塑造了替父从军的花木兰的英雄形象。
C .《黄河颂》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并表达中华儿女向黄河学习的决心。
D .《土地的誓言》是作家端木蕻良在20世纪40年代写于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的一篇散文, 抒发了作者对沦亡国土的思念之情。
5.文后的四个句子依次填入横线处,恰当的一组是( )(2分),你尽可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激湍; ,你尽可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语,春水潺潺; ,你尽可翕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黄菊的清爽; ,你尽可品评自娱,把玩深尝。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5小题,15分)1.(3分)下列加点字读音准确无误的一项是()A.瞬.(shùn)息深邃.(suì)炽.(zhì)痛重荷.(hè)B.书塾.(shǔ)惩.(chěng)罚骊.(lí)歌祈.(qí)祷C.亘.(gèn)古胡骑.(jì)讪.(shàn)笑花圃.(pú)D.脑髓.(suǐ)崎.(qí)岖污秽.(huì)弥.(mí)高2.(3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踌躇田陇含蓄鞠躬尽萃B.筹划彷徨磐石妇孺皆知C.叮嘱斑澜蝉蜕荒草萋萋D.仰慕伫立愁苦峰芒毕露3.(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神州发射基地的广大官兵,个个身怀绝技,却因工作保密的原因而鲜为人知....。
B.共同的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使他们两人常常是一见如故....。
C.黄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她惊涛拍岸,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D.被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的“圣人”孔子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也为世界许多国家和人民所推崇。
4.(3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根治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B.小区的大排档排出大量的油烟和噪音,周边的住户意见很大,纷纷打电话到环保部门投诉。
C.这次竞赛所取得的优异成绩,是由于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D.文中增加了对小男孩的眼神和景物等,使文章更生动了。
5.(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小说集《朝花夕拾》。
B.《音乐巨人贝多芬》的主人公贝多芬是英国作曲家,代表作有《田园交响曲》、《命运交响曲》。
C.法布尔的《昆虫记》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
D.颜真卿是唐代与欧阳修、褚遂良和黄庭坚齐名的四大书法家之一。
广州二中应元学校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初一年级语文科目试卷(满分120分)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35分)一、(6小题,共20分)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A.慷慨./揩.油憎.恶/赠.品嗥.鸣/郝.叟B.惩.罚/逞.能荒僻./霹.雳拙.劣/卓.越C.踱.步/渡.口花圃./哺.育字帖./军帖.D.污秽./忌讳.祈.祷/崎.岖诘.问/轻捷.答案:D解析:A.kăi/kāi zēng/zèng háo/hăoB.chéng/chĕng pì/pī zhuō/zhuóC.duó/dù pŭ/bŭ tiè/tiēD.huì/huì qí/qí jié/jié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选聘愧疚鞠躬尽粹妇孺皆知B.深宵无遐锲而不舍深恶痛绝C.屏障斑斓大庭广众扑朔迷离D.丰饶烦躁群蚁排衙锋芒必露答案:C解析:A鞠躬尽粹—鞠躬尽瘁 B 无遐—无暇D锋芒必露—锋芒毕露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他平时无论在什么场合说话总是咬文嚼字....,这种认真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B.故宫博物馆所收藏的历代文物琳琅满目、不可胜数,实在让参观者叹为观止....。
C.有的同学过分沉迷网络游戏,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规律都被打乱了,导致学习成绩一日千里....。
D.既然是“民心工程”,有关部门就应当尽其所能,推波助澜....,促其尽快上马,以造福市民。
答案:B解析:A.咬文嚼字:多指过分推敲字句,不领会文章的总体思想。
含讽刺意味,多用于贬义。
原句想表达认真的意思,感情色彩不符合句意。
B.叹为观止:看到这里就够了,不必再看别的,赞美所见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符合句意。
C.一日千里:原形容马跑得很快,后比喻进展很快。
用于褒义,原句想表达一落千丈的意思,不符合句意。
2016-2017学年度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中测试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班级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_一.语文积累与综合应用(30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8分)①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_。
(韩愈《晚春》)②_____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③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____。
(岑参《逢入京使》)④___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⑤默写王维的《竹里馆》。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8分)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深夜háo鸣的蒙古狗,我听见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涎的狂风……她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声音是那样的急切,使我不得不回去。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2分)háo鸣()山涧()(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
(2分)(3)“溜直”中“溜”的意思是___________;“谰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2分)(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成反问句。
(2分)3.结合语境补全句子,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2分)鲜花有鲜花的坚守,它的坚守是散发清新迷人的芬芳;,;溪水有溪水的坚守,它的坚守是汇入波澜壮阔的大海。
坚守,奏响了史上最华丽的乐章!4.名著导读。
(4分)这么大的人,拉上那么美的车,他自己的车,弓子软得颤悠颤悠的,连车把都微微的动弹;车箱是那么亮,垫子是那么白,喇叭是那么响;跑得不快怎能对得起自己呢,怎能对得起那辆车呢?这一点不是虚荣心,而似乎是一种责任,非快跑,飞跑,不足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与车的优美。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副标题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60.0分)1.甲: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穿一件牙黄的长衫,嘴里咬着一枝烟嘴,跟着那火光的一亮一亮,腾起一阵一阵烟雾。
乙: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叫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
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竖着。
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丙:什么?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叫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在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拿烟后头已经熏黑了。
这时,我忽然记起哪本杂志上的一段访问记——(选自阿累《一面》)三段选文都采用人物描写中的描写,都抓住鲁迅先生“”的特点,目的是()A.强调鲁迅先生有病,身体很不好。
B.表达作者对鲁迅先生身体的担心C.衬托了鲁迅先生艰辛劳累的工作。
D.暗示了鲁迅先生的生命已经不多了。
三段描写的顺序是由____到____,由___到____,由_____到________。
文段中两次出现的“瘦得教人担心”一句能否写成“非常的瘦”?为什么?上文乙段中的“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一句中,作者运用了_______修辞方法,写出了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从甲、乙、丙三段描写文字中可以看出鲁迅是一位什么样的人?2.鸟巢“鸟巢”是国家体育场的形象称呼,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
它坐落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央区平缓的坡地上。
整个体育场结构的组件相互支撑,形成网格状的构架,外观看上去仿若树枝织成的鸟巢。
它造型独特,简洁典雅,成为2008年奥运会一座历史性的标志性建筑“鸟巢”外形结构主要由巨大的门式钢架组成,共有24根桁架柱。
建筑顶面呈鞍形,长轴为332.3米,短轴为296.4米,最高点高度为68.5米,最低点高度为42.8米。
广州二中应元学校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初一年级语文科目试卷(满分120分)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35分)一、(6小题,共20分)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A.慷慨./揩.油僧.恶/赠.品嗥.鸣/郝.叟B.惩.罚/逞.能荒僻./霹.雳拙.劣/卓.越C.踱.步/渡.口花圃./哺.育字帖./军帖.D.污秽./忌讳.祈.祷/崎.岖诘.问/轻捷.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选聘愧疚鞠躬尽瘁妇孺皆知B.深宵无暇锲而不舍深恶痛绝C.屏障斑斓大庭广众扑朔迷离D.丰饶烦躁群蚁排衙锋芒毕露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他平时无论在什么场合说话总是咬文嚼字....,这种认真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B.故宫博物馆所收藏的历代文物琳琅满目、不可胜数,实在让参观者叹为观止....。
C.有的同学过分沉迷网络游戏,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规律都被打乱了,导致学习成绩一日千里....。
D.既然是“民心工程”,有关部门就应当尽其所能,推波助澜....,促其尽快上马,以造福市民。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导致青少年营养不良的原因主要是偏食挑食、吃零食过多、为追求身材过度节食造成的。
B.在著名物理学家霍金的首条中国微博中表示,希望与中国网友分享生活趣事和工作心得。
C.我国领海不断被侵扰,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海上形势,中国海监局加大了海上巡逻密度和执法装备的质量。
D.为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我市中小学在清明期间广泛开展“纪念先烈,报效祖国”活动.5.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创设“清明”这个节日的人无疑是一个大智者。
“山水”同在为“青”,“日月”同在为“明”。
这里的“同在”,道出了天地的秘密,也道出了中国文化的秘密。
____________________。
山因水不枯,水因山不浊;日因月不烈,月因日不晦。
广东省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4分)l、默写填空(10分)①深林入不知,。
(王维《竹里馆》)(1分)②,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1分)③万里赴戎机,。
朔气传金柝,。
《木兰诗')(2分)④岑参在《逢入京使》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诗句是:,。
⑤默写韩愈的《晚春》(4分),,。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①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diàn jī( )人和开拓者。
②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fùr újiēz hī( )的人物了。
③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在你的bǔyù( )下发扬滋长。
④乡邻们在一起常常戏称:你们家的台阶高!Yán wàizhīyì( ),就是你们家有地位啊。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A、他的日记不仅记录了他对圆明园的惊叹,也记录了皇帝家庭鲜为人知....的生活。
B、做人要正派,要品行端正,你这样到处刺探他人隐私是不道德的,古人不是也说过要目不窥园....吗?C、在贫瘠中创造出的丰饶..,是永远不会枯竭的。
D、他在信中充分表达了自己长年在外,不能侍奉左右,反而连累老母牵挂的愧怍..之情。
4、下面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教育部要求地方有关部门,对侵犯少年儿童权益、损害少年儿童身心健康,要从严查处并依法打击。
(在“健康”后面加“的行为”。
)B、一些跟风炒房者的财产受到重大损失,这说明这些投资者的投资观念和理财水平有待提高。
(将"投资观念和理财水平有待提高’改为“投资观念需要改变,理财水平有待提高”)C、深圳滑坡事故救援现场仍有少量不稳定滑坡风险,同时有二类、三类危险化学品需要处置和探明。
(把“风险”改为“危险”)D、能否选择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有良好文明素质的重要标准。
广东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下)初一级期中检测语文命题:李蓓蓓审定:李蓓蓓校对:曾春香本试卷分基础知识及运用、阅读与鉴赏和写作三部分,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一、基础知识及运用(6小题,共21分)1.找出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3分)A.挚.友(zhì)秩.序(chì)谣.言(yáo)竹竿.(găn)B.字帖.(tiè)滞.笨(zhì)愧怍.(zuò)疮.疤(chuāng)C.澎湃.(pài)殷.(yīn)红哺.育(pǔ)震悚.(sǒng)D.诘.问(jié)胸脯.(pŭ)涎.水(yán)掳.走(lŭ)2.找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3分)A.元勋澜语当之无愧锋芒必露B.调羹深宵浩浩荡荡炯乎不同C.高梁渲染马革裹尸妇儒皆知D.咳嗽屏障沥尽心血目不窥园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班会上,他侃侃而谈,出众的口才使得大家对他刮目相看....。
B.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入和开拓者,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
C.目前,我国一线城市住房价格一涨再涨,令购房者叹为观止....。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实现了中国作家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
B.读者深受自爱的杨绛先生,不凡的一生,留下了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作品。
C.据统计,地球上的森林每天约有2000万公顷左右被砍伐或毁坏。
D.“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之所有受到全国人民的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5.下列关于课文分析不正确的有一项是()(3分)A.《黄河颂》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并表达中华儿女向它学习的决心。
B.《台阶》这篇散文塑造了一个勤劳、顽强、谦卑的父亲形象,表达了对父亲的敬佩和赞颂之情。
亲爱的同学,“又是一年芳草绿,依旧十里杏花红”。
当春风又绿万水千山的时候,我们胜利地完成了语文世界的又一次阶段性巡游。
今天,让我们满怀信心地面对这张试卷,细心地阅读、认真地思考,大胆地写下自己的理解,盘点前半学期的收获。
2016-2017年七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期中测试卷第一部分(1-7题,共28分)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诘.问(jié)震悚.(sù)哀悼.(dào) 塌.败(tā)B.憎.恶(zèng) 取缔.(dì)伛.(yǔ) 滞.笨(zhì)C.愧怍.(zà) 孤孀.(shuānɡ)霹雳..(pī)(lì) 烦燥.(zào)D.呵斥.(chì)翳.(yì)拔涉..(shè) 惶.恐(huáng)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A.这个十岁的小朋友,在大庭广众....之中演讲,说唱俱佳的表现让人赞赏不已。
B.人工智能“阿尔法狗”以4:1的总比分战胜了最顶尖的棋手李世石,这标志着人工智能的成绩跨过了一道微不足道....的门槛。
C.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
D.他的言外之意....就是你今后批评人时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要当着众人的面发脾气批评人。
3.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鲁迅,原名周树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和《朝花夕拾》以及散文诗集《野草》。
B.小说《台阶》的作者李森祥是当代作家,代表作有《半个月亮爬上来》《十八里营房》等。
C.《老王》的作者是杨绛。
钱锺书是她的丈夫,其小说代表作是《围城》,学术著作有《谈艺录》《管锥编》等。
D.《卖油翁》的作者欧阳修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广州二中应元学校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初一年级语文科目试卷(满分120分)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35分)一、(6小题,共20分)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A.慷慨./揩.油僧.恶/赠.品嗥.鸣/郝.叟B.惩.罚/逞.能荒僻./霹.雳拙.劣/卓.越C.踱.步/渡.口花圃./哺.育字帖./军帖.D.污秽./忌讳.祈.祷/崎.岖诘.问/轻捷.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选聘愧疚鞠躬尽瘁妇孺皆知B.深宵无暇锲而不舍深恶痛绝C.屏障斑斓大庭广众扑朔迷离D.丰饶烦躁群蚁排衙锋芒毕露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他平时无论在什么场合说话总是咬文嚼字....,这种认真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B.故宫博物馆所收藏的历代文物琳琅满目、不可胜数,实在让参观者叹为观止....。
C.有的同学过分沉迷网络游戏,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规律都被打乱了,导致学习成绩一日千里....。
D.既然是“民心工程”,有关部门就应当尽其所能,推波助澜....,促其尽快上马,以造福市民。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导致青少年营养不良的原因主要是偏食挑食、吃零食过多、为追求身材过度节食造成的。
B.在著名物理学家霍金的首条中国微博中表示,希望与中国网友分享生活趣事和工作心得。
C.我国领海不断被侵扰,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海上形势,中国海监局加大了海上巡逻密度和执法装备的质量。
D.为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我市中小学在清明期间广泛开展“纪念先烈,报效祖国”活动.5.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创设“清明”这个节日的人无疑是一个大智者。
“山水”同在为“青”,“日月”同在为“明”。
这里的“同在”,道出了天地的秘密,也道出了中国文化的秘密。
____________________。
山因水不枯,水因山不浊;日因月不烈,月因日不晦。
这一切,都在一种“大同”之中实现了。
A.无水之山少了情韵,无山之水少了风骨;无日之月少了热烈,无月之日少了温柔B.无水之山少了情韵,无山之水少了风骨;无月之日少了温柔,无日之月少了热烈C.无月之日少了温柔,无日之月少了热烈;无水之山少了情韵,无山之水少了风骨D.无月之日少了温柔,无日之月少了热烈;无山之水少了风骨,无水之山少了情韵6.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5分)(1)阅读使人心灵丰富和高贵。
某校对学生的读书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读书现状调查表分析上表,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2)仿写句子。
(2分)原句:一本书像—艘船,带领我们驶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
仿写:一本书像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是某同学为“名人读书方法”主题演讲搜集的一组材料,请找出不符合这一主题的一则材料。
材料一:西汉的匡衡,年轻时非常喜欢读书,但家穷点不起灯烛,见邻家灯烛明亮,便在墙上穿一孔洞,在洞前映着光刻苦学习。
材料二:宋代文学家苏东坡学识渊博,他认为一本书每读一遍只要理解和消化一个问题就行了,一遍又一遍地读,就能读透全书。
材料三:数学家华罗庚读书不是从头至尾一字一句读,而是先对着书名思考片刻,然后闭目静思,想完后再打开书,如果作者写的和他的思路一样,他就不再读了。
不符合主题的材料:_________________(1分)二、(2小题,15分)7.古诗文默写(10分)(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4分)A.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B.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C.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论语>十二章》)D.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木兰诗》)E.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韩愈《晚春》)F.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2)根据课文,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六题只选四题作答)(4分)①当窗理红鬓,_____________。
(《木兰诗》)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②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__。
(王维《竹里馆》)③______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④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诫子书》)⑤饭疏食,饮水,______________,乐亦在其中矣。
(《<论语>》十二章)⑥___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古诗名句。
(4分)【说明:本题有2分附加分,加分后第7小题不超过10分。
】①《木兰诗》中描写战地生活寒苦,衬托木兰勇敢坚强的形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古人常常借“明月”寄托相思之情。
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写到:“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而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也有与之意境相近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根据课本,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5分)(1)卿今当涂..掌事(《孙权劝学》)(2)赏赐百千强.(《木兰诗》)(3)释.担而立(《卖油翁》)(4)双兔傍.地走(《木兰诗》)(5)公亦以此自矜..(《卖油翁》)第二部分阅读与赏析(共40分)三、文言文阅读(4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11题。
(10分)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蒙辞以.军中多务以.我酌油知之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险躁则不能治.性C.及.鲁肃过寻阳及.其家穿井D.权谓.吕蒙曰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1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孙权向吕蒙提出“不可不学”,是因为吕蒙“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表现了孙权对蒙的关爱器重。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为反问语气,表现出孙权对吕蒙语重心长的劝诫。
C.“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从侧面表现吕蒙才略上的惊人进步。
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是感叹语气,写出吕蒙为自己的进步深感自豪,也写出对鲁肃仍用老眼光看待自己的埋怨。
12.阅读下面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4分)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请解释诗中加点词“凭”或“传语”的意思。
(1分)(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双袖龙钟泪不干”一句。
(3分)四、现代文阅读(7小题,26分)(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16题。
(10分)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
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
纸张很黄;图像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
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鲁迅《阿长和山海经》).的人只材料一:中国成年人使用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等各类数字媒介的阅读率为24.5%,其中更有约28%阅读数字媒介而不读纸质书。
中央民族大学学生刘稳说:‚上大学后开始接触新媒体,主要有手机报浏览新闻或直接浏览网页,以及看电子书。
这种新媒体作用于人们无聊的、碎片的时间,方便而快捷,操作也容易,更利于随身携带,见缝插针地阅读。
‛(中国新闻网2013年6月7日)材料二:‚微博体‛走马灯般亮相,你方唱罢我登场,一句‚你来或者不来‛就堂而皇之成了‚见与不见体‛。
每一个‚体‛都很短命——存活时间三天至一周不等,它的生命取决于下一个‚体‛到来的频率。
‚甚至有学生感叹:都不知道140字以上的东西怎么写了。
‛上海中学语文教师李莹莹对此表示担忧。
(屈一平《要屏幕阅读,还是图书阅读》)材料三:前不久,一个《我用1000条微博的时间来读一本书》的帖子,引起了网民的热议和大量转载。
文中提到:‚作家要写成一本书,不同于写一篇博客,写一次报道,他动用的是他全部的人生经历,从构思到写作,花上几年,每一个句子都有过推敲,每一个观点都是深思熟虑过的,再静静等待从流行到成为经典。
‛(罗荣海《网络时代别冷落了经典》)13.下面对《阿长与<山海经>》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选文中可以看出,“我”对阿长真正的敬意主要是由她帮我买《山海经》而产生的。
B.阿长把《山海经》说成“三哼经”,是“我”用幽默诙谐地手法嘲讽阿长的不懂文化。
C.在作者的眼里,阿长是确有伟大神力的、心地普良、令人敬佩的朴实的农村妇女。
D.“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我”这样说是因为这凝聚了阿长对“我”的爱心。
14.材料一、二谈的是我国“碎片阅读”的现状,请概括出“碎片阅读”可能会对人产生的不良影响。
(3分)15.结合选文与材料三,从“经典”角度分析,“我”为什么对《山海经》这部经典著作念念不忘?(4分)(二)阅读文章,完成16-19题。
(16分)十七岁龙应台①我到剑桥演讲,华飞从德国飞来相会。
西斯罗机场到剑桥小镇还要两个半小时的巴士车程,我决定步行到巴士站去接他。
细雨打在撑开的伞上,白色的鸽子从伞沿‚啪啪‛掠过。
走过一栋又一栋16世纪的红砖建筑,穿过一片又一片嫩青色的草坪,到了所谓巴士站,不过是一个小亭子,已经站满了候车躲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