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接线及检验规范演示文稿
- 格式:ppt
- 大小:147.50 KB
- 文档页数:60
电气接(配)线规范及标准电工之家一、电气布管配线六步走第一步:电气识图“线路从什么地方来,到什么地方去”识图顺序:看标题栏和图纸目录→看总说明→看系统图→看平面布置图→看安装接线头图→看安装大样图→看设备材料表第二步:布管作为穿线管有两类,一是钢管,二是PVC管。
在布管中要求横平竖直,转弯处有一定的转弯半径。
如果线路很长,中间要设计过度接线盒。
在布管中每隔1.5—2.5米要有一个固定装置。
管中穿线余留空间不得少于60%电气布管工艺流程:弹线定位→加工管弯→稳住盒箱→暗管敷设第四步:对线对线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有“两人对线法,高效的是单人对线法”第五步:导线连接(1)导线接头要紧密,牢固不能增加导线的电阻值。
(2)导线接头受力时的机械强度不能低于原导线的机械强度。
(3)导线接头包缠绝缘强度不能低于原导线绝缘强度,连接要牢固、紧密、包扎要良好。
二、电气配线原则低压电器配线原则手工布线时,应符合平直,整齐,紧贴敷设面,走线合理及接点不得松动便于检修等要求。
1、走线通道应尽可能少,同一通道中的沉底导线,按主.控电路分类集中,单层平行密排或成束,应紧贴敷设面。
2、同一平面的导线应高低一致或前后一致,不能交叉。
当必须交叉时,可水平架空跨越,但必须走线合理。
3、布线应横平竖直,变换走向应垂直90度。
4、上下触电若不在同一垂直线下,不应采用斜线连接。
5、导线与接线端子连接时,应不压绝缘层。
不反圈及露铜不大于1mm。
并做到同一元件.同一回来的不同接点的导线间距离保持一致。
6、一个接线端子上的连接导线不得超过两根。
7、布线时,严禁损伤线芯和导线绝缘。
8、导线截面不同时,应将截面大的放在下层,截面小的放在下层。
9、如果线路简单可不套编码套管。
元器件的安装1、组装前首先看明图纸及技术要求2、检查产品型号、元器件型号、规格、数量等与图纸是否相符3、检查元器件有无损坏4、必须按图安装(如果有图)5、元器件组装顺序应从板前视,由左至右,由上至下6、同一型号产品应保证组装一致性7、面板、门板上的元件中心线的高度应符合规定组装产品应符合以下条件:1、操作方便。
电气安装接线规范电柜及控制箱1.按图正确接线。
布线自上而下 , 电气连接接线坚固、优异,配线应成排成束地垂直或水平有规律地敷设,要求整齐、雅观、清楚。
横平竖直,井然有序。
导线的长度适合,端头压接坚固,端子压紧。
Igus 拖链专用2.当导线两端分别连接可动与固定部份时,如跨门的连接线,要留有足够长度的余量,省得因曲折产生过分张力使导线遇到机械损害,并在周边端子处要用线夹卡紧固定线束。
3.盘内电气设备、端子排、线槽等应留有余量。
端子排应留有15~20%的余量,线槽留有许多于 30%的余量。
将 PLC上全部备用点接到端子排上,以便现场使用。
4.全部标号头应依据接线图所注明的数字或英文字母,套管直径应与套装的导线粗细配合。
标号头长度及方向在整个项目上要一致。
标号头要求笔迹清楚、正确,一般不得用手写标号头。
5.如控制箱面板有按钮,指示灯等元件时,一定有标示牌 , 须将门上各导线整理好,用扎线带固定沿箱表面绑扎整齐。
6.所装置的元器件仔细核对(型号、电压、电流等级数及数目等)。
在装置时,应试虑到元器件的电器缝隙、搅乱距离、电器散热距离。
7.一般一个接线端子(含端子排和元器件接线端)只连接一根导线,必需时同意连接二根导线。
当需要连接二根以上导线时,应采纳相应措施,以保证导线的靠谱连接。
两个端子间的连线不得有中间接头,导线芯线应无损害。
8.控制柜内应供应仪表接地和安全接地母线,仪表接地和安全接地母线通流截面应满足要求,仪表接地应与控制柜体绝缘,元件接地的零件应保持优异的接地连续性。
9.同一批产品元器件安装的地点、方式、方案要尽可能一致。
装置时必定要注意保护元器件的完好,若有损坏 , 要及时向有关人员说明原由,更不可以隐瞒省得惹起严重的事故,并马上申报供应部门及时补添损坏了的元件。
当一、二次线装置达成后,应进行自检,仔细比较原理图,接线图,依据上述要求对设备进行自检,若有不符之处,进行纠正,并将柜内打扫洁净。
桥架、拖链布局及走线10.桥架内电缆线平均分布,理顺以防备交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