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九年级语文下册文学常识整理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6
九年级下册语文第十一课一、文学常识。
1. 作者。
- 宋濂,字景濂,号潜溪,元末明初文学家。
他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
宋濂自幼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一生刻苦学习,“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
他在文学上的成就颇高,其散文简洁清秀,行文流畅,尤其擅长传记文的创作。
2. 文体。
- 这是一篇赠序。
赠序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于临别赠言,内容多是推重、赞许或勉励之辞。
与书序(为书籍或文章所作的序文)不同。
二、字词积累。
1. 重点实词。
- 余幼时即嗜学:嗜,爱好,喜爱。
- 无从致书以观:致,得到。
-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假借,借。
- 弗之怠:怠,懈怠。
- 走送之:走,跑,这里指赶快。
- 不敢稍逾约: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
- 既加冠:既,已经;加冠,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礼,表示已经成人。
- 益慕圣贤之道:益,更加。
-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患,担心;硕师,学问渊博的老师。
- 尝趋百里外:趋,快步走。
-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叩问,请教。
- 门人弟子填其室:填,挤满。
- 未尝稍降辞色:辞色,言辞和脸色。
- 援疑质理:援,引、提出;质,询问。
- 俯身倾耳以请:请,请教。
- 或遇其叱咄:叱咄,训斥,呵责。
- 色愈恭,礼愈至:至,周到。
- 不敢出一言以复:复,回答。
- 俟其欣悦:俟,等待。
- 故余虽愚:虽,虽然。
- 卒获有所闻:卒,终于。
- 负箧曳屣:箧,箱子;曳,拖;屣,鞋子。
- 穷冬烈风:穷冬,深冬,隆冬。
- 大雪深数尺:数,几。
- 媵人持汤沃灌:汤,热水;沃灌,浇洗。
- 以衾拥覆:衾,被子。
- 久而乃和:和,暖和。
- 寓逆旅:逆旅,旅店。
- 主人日再食:再食,提供两顿饭。
- 同舍生皆被绮绣:被,同“披”,穿着。
- 戴朱缨宝饰之帽:缨,帽带。
- 腰白玉之环:腰,用作动词,在腰间佩戴。
- 烨然若神人:烨然,光彩鲜明的样子。
-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缊袍敝衣,破旧的衣服;缊,乱麻;敝,破。
- 略无慕艳意:慕艳,羡慕。
九年级下册语文必背知识点一、古诗词背诵。
-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知识点:- 主题:这首词上片描绘边地的荒凉景象,下片写戍边战士厌战思归的心情。
表现了边地生活的艰苦和将士们的思乡之情,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宋王朝重内轻外政策的不满。
- 重点字词:“塞下”指边界要塞之地;“衡阳雁去”为“雁去衡阳”的倒文;“燕然未勒”,指战事未平,功名未立。
-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 知识点:- 主题: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了作者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体现了为了效力抗击侵略的豪情壮志,并委婉地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 重点字词:“聊”是姑且、暂且的意思;“千骑”形容随从之多;“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运用了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天狼”指天狼星,这里喻指侵扰西北边境的西夏军队。
-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知识点:- 主题:描绘了抗金部队的壮盛军容,抒发了词人渴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同时也表达了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 重点字词:“八百里”指牛;“麾下”指军旗下面,这里指部下;“的卢”是一种良马名;“霹雳”指特别响的雷声,这里形容弓弦响声之大。
-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
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知识点:- 主题: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表达了她对外国列强入侵和清廷腐朽无能的愤恨,以及对妇女解放的强烈渴望。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文学常识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文学常识汇编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的诗》--舒婷--当代诗人--诗歌2.《梅岭三章》--《陈毅诗词选集》--陈毅--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绝句3.《月夜》--《沈尹默诗词集》--XXX诗人书法家--诗歌4.《萧红墓畔口占》--《戴望舒选集》--XXX--现代诗人、翻译家--诗歌5.《断章》--《鱼目集》--卞之琳--诗人、翻译家--诗歌6.《风雨吟》--《芦荻诗选》--芦荻--诗人--诗歌7.《统一》--《聂鲁达抒情诗选》--XXX智利诗人--诗歌8.《海燕》--《高尔基文集》--高尔基--苏联作家--散文诗9.《孔乙己》--《呐喊》--鲁迅--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小说10.《变色龙》--《契诃夫小说选》--XXX--俄国作家、戏剧家--小说11.《溜索》--《遍地风流》--阿城--现代作家、编剧--小说12.《蒲柳人家》--《十月》--XXX--作家--小说13.《鱼我所欲也》--《孟子告子上》--XXX及其后学--战国时期XXX、儒家学派代表人物14.《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魏策四》--XXX收拾整顿--XXX,西汉人15.《送东阳马生序》--《宋濂全集》--宋濂--元末明初文学家16.《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全集》--XXX--北宋政治家、文学家17.《江城子密州出猎》--《东坡乐府笺》--苏轼--北宋文学家,XXX之一18.《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稼轩词纪年笺注》--辛弃疾--南宋词人19.《满江红》--《秋瑾集》--秋瑾--清代末期中国民主反动义士20.《谈念书》--《玫瑰树》--弗朗西斯培根--英国哲学家、作家21.《囫囵吞枣》--《燕山夜话》--马南邨--原名XXX,新闻记者,政论家,杂文作家22.《山水画的意境》--《李可染论文集》--XXX--现代画家23.《无言之美》--《朱光潜美学文集》--XXX--现代美学家、译家24.《驱遣我们的想象》--《文艺作品的鉴赏》--叶圣陶--现代作家、教育家25.《屈原》--《屈原》--XXX--现代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历史剧26.《天下第一楼》--《天下第一楼》--何冀平--作家、编剧、制作人--话剧27.《枣儿》--《剧本》--孙鸿--戏剧28.《曹刿论争》--《左传庄公十年》--相传左丘明著--春秋时期29.《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齐策一》--XXX整理--XXX,西汉人30.《出师表》--《诸葛亮集文集》--诸葛亮--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31.《十五从军征》--《乐府诗集》--XXX编纂--XXX北宋3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集校注》--岑参--唐代墨客33.《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稼轩词编年笺注》--辛弃疾--南宋词人34.《过零丁洋》--《文天祥诗选》--XXX--南宋政治,家文学家35.《山坡羊潼眷注古》--《全元散曲》--XXX元朝文学家36.《定风浪》--《东坡乐府笺》--苏轼--北宋文学家,XXX之一37.《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陈与义集无住词十八首》--XXX宋朝墨客38.《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稼轩词纪年笺注》--辛弃疾--南宋词人39.《浣溪沙》--《纳兰词笺注》--纳兰性德--清代满族词人40.《南安军》--《文天祥诗选》--XXX--南宋政治家、文学家41.《别云间》--《夏完淳集笺校》--XXX明末抗清英雄42.《山坡羊骊山怀古》--《全元散曲》--XXX--元代文学家43.《朝天子咏喇叭》--《王西楼乐府》--王磐--明代散曲家名著导读:44.《儒林外史》--XXX清代小说家45.《围城》--XXX--现代文学家46.《格列佛纪行》--XXX--英国作家47.《简爱》--XXX--英国女作家。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文学常识整理一、文学的定义- 文学是以文字为媒介表达思想、情感和意境的艺术形式。
- 文学通过语言表达,以诗歌、散文、小说等形式传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二、文学的分类1. 诗歌- 诗歌是运用特定的韵律和修辞手法进行表达的文学形式。
- 诗歌可以通过抒情、叙事等手法表达情感、描绘景物等。
2. 散文- 散文是以散笔的方式表达思想、感悟和随笔性质的文章。
- 散文可以通过描写、议论、记叙等手法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感情。
3. 小说- 小说是通过虚构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表达作者的观点和情感的文学作品。
- 小说可以分为言情小说、武侠小说、科幻小说等不同流派。
4. 戏剧- 戏剧是通过舞台表演形式展现的文学作品。
- 戏剧可以通过对话、动作、表情等元素来表达剧情和角色的情感。
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 《红楼梦》:清代文学巨著,描写了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故事。
- 《西游记》:明代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孙悟空等人保护唐僧取经的故事。
- 《水浒传》:明代四大名著之一,描写了一百零八位好汉的英勇事迹。
四、文学常识- 文学作品的作者需要具备良好的想象力和敏锐的观察力。
- 文学作品可以通过描述细节、塑造人物等手法来打动读者。
- 阅读文学作品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五、总结文学是表达情感、思想和意境的一种艺术形式,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等不同类型。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和《水浒传》等在世界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阅读文学作品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以上是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文学常识的整理。
以上信息为独立决策结果,无需用户干预。
九年级语文下册必背文学常识第一单元知识点1.舒婷,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有《致橡树》《双桅船》《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
2.戴望舒,现代诗人、翻译家,代表诗作有《雨巷》《我用残损的手掌》等。
3.卞之琳,诗人、翻译家,代表诗作有《断章》《雨同我》等。
4.高尔基,苏联作家。
1906年发表了长篇小说《母亲》,反映了俄国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
代表作有《海燕》和自传体小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
第二单元知识点1.鲁迅,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1918年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化运动的基石。
主要作品有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三闲集》《二心集》《且介亭杂文》。
2.契诃夫,俄国作家、戏剧家。
他和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一起被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代表作品有小说《变色龙》《第六病室》《小公务员之死》《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樱桃园》《海鸥》《万尼亚舅舅》《三姊妹》等。
3.刘绍棠,通县(今北京通州区)人,“荷花淀派”代表作家之一,堪称“铁心务农”的乡土文学大师。
他长期坚守“中国气派,民族风格,地方特色,乡土题材”的创作风格,深受读者喜爱。
代表作品有《蒲柳人家》《京门脸子》《运河的桨声》《蛾眉》等。
4.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有的包括序幕、尾声。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第三单元知识点1.孟子,名轲。
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的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篇。
南宋朱熹将《孟子》《大学》《论语》《中庸》并称为“四书”。
《鱼我所欲也》一文出自《孟子》,该文的中心论点是“舍生取义”。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文学常识归纳本文档为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相关的文学常识进行归纳,旨在帮助学生们加深对文学方面的理解和掌握。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文学常识点:1. 文学常识的定义文学常识是指在研究文学时所必须了解和熟悉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概念。
它包括文学的定义、分类、发展历程、主要流派和代表作等内容。
2. 文学的定义文学是用语言艺术的形式来表达人们思想和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它通过文字的安排和组织,表达直接或间接的人生哲理和情感。
3. 文学的分类文学可以分为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和外国文学等不同分类。
古代文学包括古代诗词、古代散文等,现代文学包括现代诗歌、小说、戏剧等。
4. 文学的发展历程文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经历了古代文学、古典文学、近代文学和现代文学等不同的历史阶段。
每个历史时期的文学都有其特点和代表作品。
5. 文学的主要流派文学存在着不同的流派,如诗歌、小说、戏剧等。
不同的流派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创作特点,反映了不同的社会风貌和文化氛围。
6. 文学的代表作品文学史上有很多经典的代表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诗经》等。
这些作品通过艺术的手法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展示了社会的面貌,并具有深远的影响。
7. 研究文学的意义研究文学对于学生来说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通过研究文学,可以加深对人生哲理和情感的理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审美和艺术欣赏能力,丰富自己的思想境界。
以上是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文学常识的主要归纳内容,希望可以对学生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通过深入了解和研究文学常识,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
九下语文文学常识汇总1、《我爱这土地》作者——艾青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向太阳》《火把》2、《乡愁》作者——余光中,台湾诗人“乡愁诗人”诗集《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白玉苦瓜》3 、《我用残损的手掌》作者——戴望舒,“雨巷诗人”,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的代表4、《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作者——舒婷朦胧诗派代表人物【北岛、顾城、江河】之一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5、《祖国》作者——莱蒙托夫俄国诗人6、《黑人谈河流》作者——休斯美国诗人,黑人文艺复兴运动的领袖,被称为“哈莱姆的桂冠诗人”哈莱姆:美国黑人聚居区。
7、《蒲柳人家》作者——刘绍棠当代作家《青枝绿叶》《山楂村的歌声》8、《变色龙》作者——契诃夫,俄国作家,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一代表作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万卡》《第六病室》剧本《万尼亚舅舅》9 、《热爱生命》作者——杰克·伦敦美国小说家10、《谈生命》作者——冰心,现代散文家,小说家,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11 、《那树》作者——王鼎钧,台湾散文家代表作《人生三书》12、《地下森林断想》作者——张抗抗当代作家代表作《邓》《分界线》13、《人生》作者——勃兰兑斯丹麦文学评论家14、、《威尼斯商人》作者——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这是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是一部具有极大社会讽刺性的喜剧悲剧有《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15、、《变脸》作者——魏明伦的戏剧和杂文都非常有名16、《枣儿》作者——孙鸿《音乐之声》作者——勒曼美国剧作家17 、《公输》选自《墨子》,《墨子》一书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他是春秋战国之际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名翟18 、《〈孟子〉两章》《鱼我所欲也》作者——孟子,名轲,字子舆,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一位大师,后人以“孔孟”并提,称为亚圣《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文学常识-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文学常识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选自《舒婷的诗》,作者舒婷,当代诗人。
2.《梅岭三章》选自《陈毅诗词选集》作者陈毅,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
3.《月夜》选自《沈尹默诗词集》,作者沈尹默,浙江吴兴人,诗人、书法家。
4.《萧红墓畔口占》选自《戴望舒选集》作者戴望舒,原名戴梦欧,浙江杭县(今杭州)人,现代诗人、翻译家。
5.《断章》选自《鱼目集》作者卞之琳,江苏海门人,诗人、翻译家。
6.《风雨吟》选自《芦荻诗选》,作者芦荻,原名陈培迪,广东南海人,诗人。
7.《统一》选自《聂鲁达抒情诗选》,作者聂鲁达,智利诗人。
获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
8.《海燕》选自《高尔基文集》作者高尔基,苏联作家。
散文诗。
主要作品有自传体小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
9.《孔乙己》选自《呐喊》作者鲁迅。
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体裁小说。
10.《变色龙》选自《契诃夫小说选》作者契诃夫,俄国作家、戏剧家。
主要作品有小说《第六病室》《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万尼亚舅舅》《樱桃园》。
11.《溜索》选自《遍地风流》,作者阿城,现代作家、编剧。
12.《蒲柳人家》选自《十月》,作者刘绍棠,作家。
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峨眉》,中篇小说《蒲柳人家》《运河的桨声》,长篇小说《京门脸子》等。
13.《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孟子,战国时期邹国人,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14.《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魏策四》,《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共33篇,分国编次。
15.《送东阳马生序》选自《宋濂全集》,作者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人,元末明初文学家。
16.《渔家傲﹒秋思》选自《范仲淹全集》,作者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17.《江城子﹒密州出猎》选自《东坡乐府笺》,江城子,词牌名。
九年级语文必看知识点梳理1. 文学常识1.1 文学基本概念•文学的定义、性质、特点•文学的体裁分类及其特点•文学作品的基本组成部分和意义1.2 文学史和文化常识•中国文学发展史的基本特点及其文学代表作品•世界文学小史及代表作品•文学与文化的关系1.3 文学和艺术•文学和其他艺术的关系,如绘画、音乐、电影等•文学创作中常用的表现手法2. 诗歌鉴赏2.1 诗歌基础知识•诗的定义、形式、类型•诗歌的意象、意境、意义解读•诗歌韵律的基本要素、韵律表现及其作用2.2 诗歌鉴赏案例•唐诗•宋词•近现代诗歌3. 散文鉴赏3.1 散文基础知识•散文的定义、形式、类型及其特点•描写、叙述、议论等散文表达手法•散文语言和修辞3.2 散文鉴赏案例•古代散文•现代散文4. 小说阅读与鉴赏4.1 小说基础知识•小说的定义、流派、类型及其特点•小说叙事的基本手法•小说人物、情节和主题4.2 小说鉴赏案例•古典小说•现代小说5. 古籍阅读与鉴赏5.1 古籍的基本介绍•古籍的意义及其研究价值•古籍的文化背景及其影响•古籍的保护和传承5.2 古籍鉴赏案例•《论语》•《道德经》•《红楼梦》6. 文言文阅读与鉴赏6.1 文言文基础知识•文言文的定义、特点、流派•文言文的阅读方法•文言文的翻译技巧及其难点6.2 文言文鉴赏案例•文言文作品阅读和文化解读•文言文名言警句及其意义7. 阅读方法与修养•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阅读的意义和修养•如何提高阅读能力和阅读品位以上是对九年级语文必看知识点的梳理,希望对大家学习语文有所帮助。
语文作为一门人文科学,需要我们不断地积累、学习和磨砺,更要注重对文字和文化的感受和体验。
初中语文-中考文学常识集锦——九年级下1.(1)《沁园春•雪》选自《毛泽东诗词集》,作者毛泽东。
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题目。
《沁园春•雪》体裁是词。
(2)《沁园春•雪》于1936年在陕北窑洞中写成,当时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不久,毛泽东初遇大雪,兴之所至,吟诵成篇。
直到1945年9月在重庆谈判期间,才题赠柳亚子,并在不久后公开发表。
2.(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自《普希金诗集》。
作者普希金,俄国诗人。
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体裁是现代诗中的哲理诗。
(2)普希金的著名诗篇有《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自由颂》《致大海》《致西伯利亚的囚徒》等。
3.《一条未走的路》选自《外国诗歌百年精华》。
作者弗罗斯特,美国诗人。
《一条未走的路》体裁是现代诗中的哲理诗。
4.《故乡》选自《呐喊》,作者鲁迅。
《故乡》体裁是小说。
5.《与朱元思书》选自《艺文类聚》,作者吴均,南朝梁文学家,字叔庠(xiánɡ) ,吴兴故鄣人。
6.《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自《宋学士文集》。
作者宋濂,明代散文家。
字景濂,浦江人。
序即赠序,一种文体,与序言有别。
7.(1)《关雎》选自《诗经•周南》。
周南,诗经国风之一。
《关雎》体裁是古体诗。
(2)《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又称《诗》《诗三百》,收录了周初至春秋中叶的诗歌 305 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雅又分为大雅和小雅。
8.《蒹葭》选自《诗经•秦风》。
秦风,秦地的民歌。
《蒹葭》体裁是古体诗。
9.《黄鹤楼》选自《崔颢集》。
作者崔颢(hào),盛唐诗人。
《黄鹤楼》体裁是七言律诗。
10.《钱塘湖春行》选自《白氏长庆集》。
作者白居易,唐代中期著名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钱塘湖春行》体裁是七言律诗。
11.《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选自《南唐二主词》。
作者李煜(yù),五代南唐国主,字重光,世称李后主。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文学常识提要
文学常识是九年级语文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掌握文学常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下面是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的文学常识提要:
1. 古代文学
- 古代文学包括先秦文学、汉魏六朝文学和唐宋元明清各代文学。
- 古代文学作品有诗、词、曲、赋、文言小说等。
- 代表作品有《诗经》、《红楼梦》等。
2. 现代文学
- 现代文学是指近代以来的文学作品。
- 现代文学以小说、散文、戏剧为主要形式。
- 著名作家有鲁迅、郭沫若、茅盾等。
3. 文学流派
- 文学流派是指在特定时期或特定地区兴起并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学作品。
- 流派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自然主义、抒情主义等。
4. 文学名著
- 文学名著是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的文学作品。
- 中国文学名著有《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
- 世界文学名著有《福尔摩斯探案集》、《傲慢与偏见》、《鲁滨孙漂流记》等。
以上是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文学常识提要的简要介绍。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可以帮助九年级的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并提升语文学习的能力和素养。
九年级下册语文《出师表》一、文学常识1. 作者-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他早年隐居隆中,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孙抗曹,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
后随刘备夺得汉中并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
刘备死后,诸葛亮辅佐刘禅,多次出师北伐中原。
2. 出处二、字词积累1. 重点字词- 崩殂(cú):死亡。
崩,古时指皇帝死亡。
殂,死亡。
- 疲弊:人力疲劳,物力缺乏。
- 秋:这里是“时”的意思。
- 殊遇:特殊的待遇。
- 开张圣听:扩大圣明的听闻。
意思是要后主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
开张,扩大。
- 光:发扬光大。
- 恢弘:发扬扩大。
恢,广大。
弘,大。
- 妄自菲薄:过分地看轻自己。
- 引喻失义:说话不恰当。
引喻,称引、譬喻。
义,适宜、恰当。
- 陟(zhì)罚臧否(pǐ):奖惩功过、好坏。
陟,提升。
罚,惩罚。
臧,善。
否,恶。
- 作奸犯科: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
- 付有司论其刑赏:交给主管官,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
有司,职有专司,就是专门管理某种事情的官。
- 昭:彰显,显扬。
- 平明之理:公平清明的治理。
- 良实:善良诚实的人。
- 志虑忠纯: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
- 简拔:选拔。
简,挑选。
- 遗(wèi)陛下:给予陛下。
- 咨:询问。
- 必能裨(bì)补阙(quē)漏: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
裨,弥补。
阙,通“缺”,缺点。
- 性行(xíng)淑均:性情品德善良平正。
淑,善。
均,平。
- 晓畅:精通。
- 试用:任用。
- 督:武职,向宠曾为中部督。
- 营中之事:军营里的事情。
- 行(háng)阵:指部队。
- 优劣得所:好的差的各得其所。
- 倾颓:倾覆衰败。
- 痛恨:痛心遗憾。
- 桓(huán)、灵:东汉末年的桓帝和灵帝。
他们都因信任宦官,加深了政治的腐败。
- 尚书、长史、参军:都是官名。
尚书指陈震,长史指张裔,参军指蒋琬。
九年级下册文学知识1. 文学定义文学是指用语言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艺术形式。
它可以包括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不同形式的文学作品。
2. 文学的分类2.1 诗歌诗歌是文学中一种以押韵和格律为特征的形式。
它通过选用特殊的语言、节奏和抒发内心感情的方式,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2.2 小说小说是一种长篇的叙事文学作品。
它通常通过描写人物、情节和环境来展示故事情节,并通过对人性、社会问题等的揭示来表达作者的观点。
2.3 散文散文是一种以散漫自由的方式写就的文章。
它常常没有固定的押韵和格律,更注重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感受。
散文可以是散文随笔、游记、故事等形式。
2.4 戏剧戏剧是文学中一种通过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进行表演的戏剧形式。
它通常以对话和动作为主要表达手段,通过人物的形象和行动展示故事情节。
3. 文学作品的欣赏和鉴赏3.1 主题主题是指文学作品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或主要观点。
通过理解作品的主题,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作品。
3.2 情节情节是指文学作品中有关事件的先后顺序和发展过程。
仔细分析情节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作品的结构和故事发展。
3.3 人物描写人物描写是指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进行描述和刻画。
了解人物的性格、动机和行为可以使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3.4 文学技巧文学作品中常常使用一些技巧来增强表达效果,例如比喻、象征、对比等。
对这些技巧的理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欣赏作品。
4. 文学作品的重要性文学作品具有多种价值和意义。
它们可以启发思考、表达情感、传播文化、拓宽视野并培养人的情感和智慧。
5. 总结文学是一种用语言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艺术形式。
了解不同文学形式和文学作品的欣赏鉴赏方法可以提高我们对文学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文学作品对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九年级下册语文文学常识九年级下册语文文学常识篇1第一单元:1、《我爱这土地》:艾青,原名蒋海澄,现代诗人,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
《乡愁》:余光中,台湾诗人,以诗与散文驰名文坛,文学评论及翻译亦卓有成就,代表诗集有《舟子的悲剧》、《天狼星》、《白云苦水》、《隔水观音》等。
2、《我用残损的手掌》:戴望舒,诗人,代表作有《雨巷》等。
第二单元:3、《孔乙己》:选自《呐喊》。
鲁迅。
4、《变色龙》:契诃夫,俄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万尼亚舅舅》等。
第三单元:5、《谈生命》:冰心,原名谢婉莹,现当代女诗人、散文家、翻译家。
主要著作有:散文集《寄小读者》,诗集《繁星》、《春水》,儿童文学集《小橘灯》。
另有译作(黎巴嫩)凯罗·纪伯伦《先知》,(印度)泰戈尔《泰戈尔剧作选》、《泰戈尔诗选》等。
6、《那树》:王鼎均,台湾当代作家。
第四单元:7、《威尼斯商人》:选自《威尼斯商人》。
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戏剧家、诗人,马克思称他为“人类最伟大的喜剧天才”。
代表作有: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历史剧《理查三世》《亨利四世》悲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著名的“四大悲剧”是《哈姆雷特》(又叫《王子复仇记》)《奥赛罗》《麦克白》《李尔王》。
四大吝啬鬼:【法】莫里哀《悭吝人》中的阿巴贡、【法】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英】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俄】果戈理《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
8、《变脸》:魏明伦,著名川剧作家,被誉为“巴山鬼才”。
先后写了《易胆大》、《四姑娘》、《潘金莲》、《夕照祁山》、《中国公主杜兰朵》、《变脸》等一批有影响的戏曲文学剧本。
第五单元:9、《公输》:选自《墨子》。
《墨子》一书现在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
墨子:名翟,是春秋战国之际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10、《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下》。
《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儒家经典之一。
九年级语文下册文学常识分课复习1.《我爱这土地》作者艾青,原名蒋海澄,现代著名诗人,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火把》等。
《乡愁》作者余光中,台湾诗人,代表作《乡愁》《白玉苦瓜》等。
2.《我用残损的手掌》作者戴望舒,原名戴梦鸥,现代诗人,因代表作《雨巷》出名,又称“雨巷诗人”,代表诗集《望舒草》等,是象征派诗人代表人物。
3.《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作者舒婷,原名龚佩瑜,朦胧诗派代表人物,代表作《双桅船》《致橡树》等。
4.《祖国》作者莱蒙托夫,19世纪,俄国继普希金之后的伟大诗人,被誉为“民族诗人”。
《黑人谈河流》作者兰斯顿·休斯,美国诗人,黑人文艺复兴运动领袖,被誉为“哈莱姆的桂冠诗人”。
5.《孔乙己》选自《呐喊》,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代表作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热风》《华盖集》等。
6.《蒲柳人家》作者刘绍棠,北京人,当代作家,代表作《蒲柳人家》《小荷才露尖尖角》等。
7.《变色龙》作者契诃夫,俄国作家,代表作《装在套子里的人》《万尼亚舅舅》等,和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
8.《热爱生命》作者杰克·伦敦,美国小说家,本文选自《热爱生命》。
9.《谈生命》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著有诗集《繁星》《春水》、小说《超人》《冬儿姑娘》、散文集《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等。
10.《那树》的作者王鼎钧,台湾当代作家。
11.《地下森林断想》作者张抗抗,当代女作家。
12.《人生》作者勃兰兑斯,丹麦[国别]文学评论家。
13.《威尼斯商人》作者莎士比亚,英国戏剧家,被誉为“英国戏剧之父”“时代的灵魂”,马克思称他为“人类最伟大的天才之一”。
代表作“四大喜剧”(《第十二夜》《仲夏夜之梦》《皆大欢喜》《威尼斯商人》)“四大悲剧”(《麦克白》《李尔王》《哈姆雷特》《奥赛罗》)。
古代各年龄段的称谓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
总角:古代幼童把垂发扎成两结于头顶(把头发扎成髻),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因而也用“总角”来代指人的幼童阶段,借指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
垂髫:指童年。
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
豆蔻:指女子十三四岁。
及笄:指年满十五岁的女子。
碧玉年华:指女子十六岁。
加冠、弱冠:指男子二十岁。
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
而立:指男子三十岁。
不惑:指男子四十岁。
知天命:指男子五十岁。
花甲:指六十岁。
古稀:指七十岁。
耄耋:指八九十岁古代常见的谦辞与敬辞敬辞类谦辞类1.薄礼:不丰厚的礼物,多用来谦称自己送的礼物。
2.薄面:为人求情时谦称自己的情面。
3.斗胆:形容大胆(多用作谦辞)。
4.过誉:谦辞,称别人过分称赞自己。
5.寒舍:对别人称自己的家。
6.后学:后进的学者或读书人,多用作谦辞。
7.晚生:后辈对前辈谦称自己。
8.拙笔:谦称自己的文字或书画。
9.垂问:敬辞,表示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询问。
10.鼎力:敬辞,大力,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
11.阁下:敬称对方,今多用于外交场合。
12.贵庚:询问对方年龄时的敬辞。
13.海涵:大度包容,多用于请人原谅自己。
14.惠存:请别人保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写的上款。
15.惠顾:惠临,多用于商店对顾客。
16.惠赠:敬辞,指对方赠予财物。
17.借光:用于请别人给自己方便或向人询问。
18.久仰:仰慕已久,用于初次见面。
19.赏脸:客套话,用于请对方接受自己的请求或赠品。
20.托福:客套话,依赖别人的福气使自己幸运,多用于回答别人的问候。
古代主要节日1.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又称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称春节,是在采用公历纪元后。
2.人日:正月初七,传说女娲初创世,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
3.上元:正月十五,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张灯为戏,又叫“灯节”。
九年级语文下册文学常识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九年级语文下册文学常识整理1.《我爱这土地》:作者:艾青,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诗人,第一部诗集《大堰河》,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
着有诗集《北方》《黎明的通知》《归来的歌》等。
文题理解:艾青是土地的歌者,“土地”象征着生他养他而有多灾多难的祖国。
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写下这首慷慨激昂的诗,抒发了对祖国的爱,也表达了对侵略者的仇恨。
中心内容:分别描述了鸟儿歌唱的四个对象:土地、河流、风、黎明,它们的核心是“土地”,抒发了作者对祖国的刻骨铭心的真挚而深沉的爱,也表达了广大人民对侵略者的仇恨。
《乡愁》:作者:余光中,台湾诗人。
着有诗集《舟子的悲歌》《敲打乐》《白玉苦瓜》等。
文题理解:“乡愁”是深切思念家乡的感情,这是客居他乡的游子最容易产生的一种内心感受。
余光中的这首《乡愁》,从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家国之思。
中心内容: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将乡愁寄托于相对的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寄托了两岸人民对祖国早日统一的殷切期望。
2.《我用残损的手掌》:作者:戴望舒,原名戴梦鸥,现代诗人,代表作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雨巷》等。
文题理解:“我”是指诗人自己,“残损的手掌”即是实写又是虚写,它是诗中多次出现的一个意象。
这首诗,是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母亲的歌。
中心内容:想象中,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抚摸着被日本侵略者蹂躏的国土,表达了诗人对沦陷区人民水深火热生活的忧愤之情和对解放区的深情向往。
3.《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作者:舒婷,原名龚佩瑜,当代女诗人,代表作有《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舒婷的诗》《船》《馈赠》等,她是新时期朦胧诗派代表诗人之一。
文体常识: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有舒婷、顾城、江河、北岛等。
文题理解:面对凝聚着沉重灾难和获得新生的祖国,诗人将“我”的形象熔铸在祖国的大背景下,表达了这一代人的心声。
九年级下文学常识九年级下册的文学常识有很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古代部分:•《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主要艺术手法是赋、比、兴。
《关雎》《蒹葭》等作品都收录其中。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2. 课文涉及的部分:•《藤野先生》出自鲁迅的《朝花夕拾》,描述了作者在日本留学期间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几个生活片段。
•《我的母亲》出自邹韬奋的《我的母亲》,回忆了关于母亲的几个感人故事,表现了母亲对子女的深情和期望。
•《我的第一本书》出自牛汉的《我的第一本书》,通过追忆童年时代的“第一本书”,抒发了对苦难生活的感慨和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列夫·托尔斯泰》出自茨威格的《三作家》,展现了列夫·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以及深邃的精神世界。
•《再塑生命的人》出自海伦·凯勒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叙述了莎莉文老师教海伦识字、认识事物的过程,赞颂了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技术,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求知的热情及艰辛而愉快的生活经历,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知识的渴求。
•《海燕》出自高尔基的《海燕》,通过对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际勇敢欢乐的形象描写,深刻反映了1905年俄国革命形势,热情地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预言沙皇的黑暗统治必将崩溃,20世纪初俄国革命运动不断高涨,对其蓬勃兴起寄予了热情的呼唤和预言。
3. 其他部分:•《小石潭记》出自柳宗元的游记散文《永州八记》,描绘了小石潭幽深冷寂的景色,表达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思想感情。
•《岳阳楼记》出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通过描绘岳阳楼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登楼览景后产生的不同感情,表达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重点文学常识归纳总结第一单元1.沈尹默,原名君默,诗人、书法家。
主要作品有《秋明室杂诗》《秋明长短句》等。
2.戴望舒,原名戴梦欧,现代诗人、翻译家。
主要作品有诗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等。
3.卞之琳,诗人、翻译家。
主要作品有诗集《鱼目集》《慰劳信集》《雕虫纪历》,合集《汉园集》等。
4.《海燕》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短篇小说“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曾作为独立的文章发表。
5.高尔基,苏联(国籍)作家。
代表作有自传体小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
第二单元1.《孔乙己》选自《呐喊》。
2.契诃夫,俄国作家、戏剧家。
代表作有小说《第六病室》《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樱桃园》等。
3.刘绍棠,作家,主要作品有《蒲柳人家》《京门脸子》《运河的桨声》《蛾眉》等。
第三单元1.唐雎,战国末期人。
2.《战国策》是西汉刘向(人名)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共33篇,分国编次。
3.宋濂,字景濂,号潜溪,元末明初文学家。
4.陈同甫,名亮,南宋(朝代)思想家、文学家。
5.秋瑾,字璿卿,号竞雄,别署鉴湖女侠,中国民主革命烈士。
6.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宋代(朝代)诗人。
7.纳兰性德,原名纳兰成德,字容若,清代满族词人。
词集有《侧帽集》《饮水词》。
第四单元1.弗朗西斯·培根,英国(国籍)哲学家、作家。
主要著作有《随笔》《新工具论》等。
2.邓拓,笔名马南邨,新闻记者、政论家、杂文作家。
主要著作有《燕山夜话》《邓拓诗词选》等。
3.王粲,字仲宣,汉末诗人,“建安七子”之一。
著有《英雄记》十卷,记载东汉末年史事,原书已亡佚,后人辑为《英雄记钞》。
4.陆象山,即陆九渊,字子静,号存斋,南宋(朝代)哲学家、教育家。
他倡导“心即理”的学说,曾讲学于象山(今江西贵溪西南),世称“象山先生”。
5.李可染,画家,以山水画成就最高。
6.齐白石,原名纯芝,字渭清,后改名璜,号白石,湖南湘潭人,画家、篆刻家,尤擅长画花鸟虫鱼。
九年级语文下册文学常识整理1.《我爱这土地》:作者:艾青,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诗人,第一部诗集《大堰河》,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
著有诗集《北方》《黎明的通知》《归来的歌》等。
文题理解:艾青是土地的歌者,“土地”象征着生他养他而有多灾多难的祖国。
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写下这首慷慨激昂的诗,抒发了对祖国的爱,也表达了对侵略者的仇恨。
中心内容:分别描述了鸟儿歌唱的四个对象:土地、河流、风、黎明,它们的核心是“土地”,抒发了作者对祖国的刻骨铭心的真挚而深沉的爱,也表达了广大人民对侵略者的仇恨。
《乡愁》:作者:余光中,台湾诗人。
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敲打乐》《白玉苦瓜》等。
文题理解:“乡愁”是深切思念家乡的感情,这是客居他乡的游子最容易产生的一种内心感受。
余光中的这首《乡愁》,从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家国之思。
中心内容: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将乡愁寄托于相对的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寄托了两岸人民对祖国早日统一的殷切期望。
2.《我用残损的手掌》:作者:戴望舒,原名戴梦鸥,现代诗人,代表作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雨巷》等。
文题理解:“我”是指诗人自己,“残损的手掌”即是实写又是虚写,它是诗中多次出现的一个意象。
这首诗,是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母亲的歌。
中心内容:想象中,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抚摸着被日本侵略者蹂躏的国土,表达了诗人对沦陷区人民水深火热生活的忧愤之情和对解放区的深情向往。
3.《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作者:舒婷,原名龚佩瑜,当代女诗人,代表作有《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舒婷的诗》《船》《馈赠》等,她是新时期朦胧诗派代表诗人之一。
文体常识: 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有舒婷、顾城、江河、北岛等。
文题理解:面对凝聚着沉重灾难和获得新生的祖国,诗人将“我”的形象熔铸在祖国的大背景下,表达了这一代人的心声。
中心内容:诗人将个体的“我”熔铸在祖国的大形象里,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我”与祖国的血肉联系,抒发了诗人强烈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
4《祖国》:作者:莱蒙托夫,19世纪俄国诗人。
作品有长诗《恶魔》《童僧》,剧本《假面舞会》,长篇小说《当代英雄》等。
文题理解:莱蒙托夫把对祖国的感情比作“爱情”,选取最能代表俄罗斯山川之美的景物,抒发了对祖国的“爱情”。
中心内容:通过铺陈俄罗斯的自然景象和人民生活的场景,抒发了对祖国的“爱情”。
《黑人谈河流》:作者:休斯,美国著名的诗人,黑人文艺复兴运动的领袖,被称为“哈莱姆的桂冠诗人”。
文题理解:《黑人谈河流》中的“河流”是个高度凝练的意象,可以理解为历史的象征。
黑人对河流的追溯,就是对祖先和故土的寻根。
中心内容:诗人通过黑人对河流的追溯,表达了对祖先和故土的热爱之情。
5.《孔乙己》:选自《呐喊》。
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而已集》文体常识: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小说的三要素包括人物、故事情节、环境描写。
小说的情节结构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
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文题理解:文章以小说的主人公的名字为题,预示着将围绕这个人物展开情节,并靠人物来揭示主题。
而这个怪怪的名字也对应了人物性格,同时也给文章奠定了讽刺的基调。
中心内容:这篇小说,通过对孔乙已后半生几个悲惨生活场景的描述,成功地塑造了封建末世受科举制度摧残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国民冷漠、麻木的状态。
6. 《蒲柳人家》:作者:刘绍棠,当代作家。
他的作品格调清新淳朴,文笔通晓畅,描写从容自然,结构简洁完整,乡土色彩浓郁。
文题理解:蒲柳人家本指用蒲草和柳树枝搭起房屋的人家,这里代指普通贫苦农家。
中心内容:本文主要表现了一丈青大娘的豪爽、泼辣、爱打抱不平,以及何大学问的侠肝义胆,似一幅生动的风俗画,展现了人们崇高的品格。
7.《变色龙》:作者:契诃夫,俄国作家,代表作: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万尼亚舅舅》等。
文题理解:作者把小说的主人公奥楚蔑洛夫警官比作变色龙,说明他是一个善于见风使舵、媚上欺下、反复无常、不知羞耻的沙皇的忠实走狗。
中心内容:小说通过对见风使舵、欺下媚上的警官奥楚蔑洛夫这个沙皇专制统治的忠实走狗的刻画,巧妙地揭露了俄国警察制度的反动和虚伪,批判了它反人民的实质。
8.《热爱生命》:选自《热爱生命》。
作者:杰克•伦敦,美国小说家。
发表了许多短篇小说,通称为“北方故事”。
文题理解:只要不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再困窘的环境也能重生。
中心内容:本文通过描写一位淘金者在与同样病弱的野狼的较量中,最终咬死了狼,吮吸了狼血的故事,成功地刻画了坚忍顽强、不惧艰难险阻的“这个人”的形象,并启示人们:人活着就要同形形色色的艰难险阻进行抗争与搏斗。
9.《谈生命》:作者:冰心,儿童文学家。
原名谢婉莹。
著有诗集《繁星》《春水》,其诗风格晶莹清丽,轻柔俊逸,被人称为“春水体”。
散文集有《寄小读者》《归来以后》《在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樱花赞》《关于女人》等。
早期散文婉约典雅,凝练流畅,被人称为“冰心体”。
文题理解:作者把生命比作“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表达了对生命的独特感受。
中心内容:这篇散文以“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为喻,揭示了生长到壮大,再到衰弱的过程和一般规律,以及生命中的痛苦与幸福不息奋斗不止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
10《那树》:作者:王鼎钧,台湾当代作者。
主要作品有散文《人生三书》《世事与棋》《碎玻璃》《灵感》等,小说《单身汉的体温》《透视》《钟》等。
文题理解:那树,是大自然中的强者,它奉献绿阴,荫庇土地。
但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人与自然发生了矛盾。
树成了人类文明的遭遇,展示了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中心内容:这篇散文通过描写一棵长年造福于人类的大树最终被人类伐倒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大树命运的痛惜,以及都市文明发展的利与弊,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层思考和深重感慨。
11.《地下森林断想》:作者:张抗抗,当代女作家。
第一篇小说《灯》,长篇小说《分界线》《隐形伴侣》,短篇小说《爱的权利》《夏》等。
文题理解:文中所写的森林,长在阴森森、黑黝黝的幽深峡谷中,故称“地下森林”,断想,意思是片断、零碎的感想。
感想虽是片断,但作者感受强烈,主题开掘得深,蕴含哲理,具有感动人心的力量。
中心内容:面对大自然创造的地下森林奇迹,作者展开丰富想象,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写了地下森林形成的历史,满怀激情地歌颂了地下森林顽强不屈的生命力,表过了对孕育地下森林的峡谷的无限景仰之情。
12.《人生》:作者:勃兰兑斯,丹麦文学评论家。
著有《十九世纪文学主流》。
中心内容:课文以“高塔”“地洞”“广阔领域”和“工场”为喻,从不同角度、视野,描述了人的生命旅程的不同境况,表达了作者对人的生命本质、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刻理解,以及要让一生过得有意义的坚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13.《威尼斯商人》:选自《威尼斯商人》。
作者: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家、诗人,马克思称他为“人类最伟大的喜剧天才”。
代表作有: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历史剧《理查三世》《亨利四世》悲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著名的“四大悲剧”是《哈姆雷特》(又叫《王子复仇记》)《奥赛罗》《麦克白》《李尔王》。
四大吝啬鬼:【法】莫里哀《悭吝人》中的阿巴贡、【法】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英】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俄】果戈理《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
文化常识:戏剧文学的构成戏剧文学通常包括两部分:一是剧作家的舞台提示,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布景、服装、道具以及人物台词的心理情绪、动作、上下场等;一是人物自身的台词,包括对话(对唱)、旁白(旁唱)独白(独唱)等。
文学常识:戏剧文学的分类(1)按照表演形式,可分为话剧(主要类型)、歌剧、舞剧等。
(2)按照内容性质,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
正剧,指兼具悲、喜剧因素的戏剧。
(3)按照题材所涉及的方面,可分为现代剧、历史剧、神话剧、科学幻想剧、童话剧、儿童剧。
(4)按照篇幅规模,可分为多幕剧、独幕剧。
中心内容:这场戏通过展现威尼斯法庭审判“割一磅肉“的契约纠纷案件的经过,揭露了高利贷商人的心狠手辣,贪婪冷酷的阶级本质;同时颂扬了新兴资产阶级人与人这间的深情厚谊、轻利重义的道德思想,体现了作者的人文主义理想。
14.《变脸》:作者:魏明伦,著名川剧作家,被誉为“巴山鬼才”。
代表剧作有《易大胆》《四姑娘》《夕阳祁山》《中国公主杜兰朵》等。
文题理解:变脸,原指戏曲中的情绪化妆,后来指一种瞬间多次变换脸部妆容的表演特技。
中心内容:这场戏描写了水上漂发现狗娃是女孩,要将她抛弃最终又将她收留的一段波折,表现了水上漂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的思想观念,也表现了下层社会女孩的不幸和对命运的无奈抗争。
通过他们的遭遇,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生存状态。
15.《枣儿》:作者孙鸿,剧作家。
文题理解:题目“枣儿”既指实物枣儿,也指文中老人儿子的名字。
另外“枣儿”是贯穿全剧的线索,作者赋予它深刻的象征意义。
中心内容:这篇话剧围绕“枣儿”叙述了一位老人和和一位捡枣的男孩之间的一段亲切交往。
老人回忆“枣儿”的往事,流露出自己对儿子的思念;男孩要把“枣儿”留给父亲吃,表明了自己对名父亲的盼望。
全剧表达了他们深情呼唤亲人回归的真挚情感。
16.《音乐之声》作家:勒曼,美国剧作家,《音乐之声》还被译作《仙乐飘飘处处闻》《真善美》《柔情蜜意》《心灵深处的音乐》《天乐的魅力》等译名。
中心内容:本文通过描写修女玛丽亚的野外纵情歌唱、快乐游玩的场景和修道院内院长及众嬷嬷对玛丽亚议论的场景,刻画了少女玛丽亚热爱歌唱、心灵美好、活泼自由、纯真快乐的性格。
17.《公输》:选自《墨子》。
《墨子》一书现在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
墨子:名翟,是春秋战国之际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文学常识:先秦诸子散文,先秦诸子散文产生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时代,主要的著作有《论语》《孟子》《墨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
先秦诸子散文大多文情并茂,极具文采,善用譬喻陈说事理,论辩是非,增强了说服力,而排比、夸张等修辞的大量运用更使文章辞采缤纷。
文题理解:《公输》一文记叙了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当时,墨子听到楚国要攻打宋国的消息,“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阻止了这场战争。
中心内容:课文记叙了墨子劝阻楚国进攻宋国的故事,生动地表现了墨子为了实现自己的主张所进行的艰苦实践和顽强斗争的精神。
18.《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