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十课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283.41 KB
- 文档页数:5
第30课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最新考纲]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高举理想信念旗帜。
3.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考点一|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1)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①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2)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②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3)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③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因(1)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④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⑤价值标准;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⑥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⑦价值追求。
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⑧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就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⑨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措施(1)强化⑩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⑪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2)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⑫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⑬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3)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⑭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易错分析]1.思想观念是一个国家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矫正]思想观念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
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十课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学习目标】1. 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 为什么要筑牢理想信念之基?4.如何筑牢理想信念之基?5.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自主学习】第一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一)核心价值观对民族、国家的意义1.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
2.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判断是非曲直的。
3.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1.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2.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3.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三)一个民族和国家对核心价值观的要求:1.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2.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3.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什么)1.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倡导社会主核心价值观”。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的集中体现:体现社会主义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
4.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基固本的工程。
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1.要强化引导、养成、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2.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3.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
第二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一、筑牢理想信念之基(一)为什么要筑牢理想信念之基?1、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2019年精选人教版高中政治思品文化生活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十课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拔高训练二十一第1题【单选题】教育部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保留了2004年版本守则中仍具时代价值,体现中华传统美德,应长期坚持的内容,如热爱祖国、诚实守信等;同时也增加了新时期学生成长中社会、学校、家庭高度关注的内容,如养成阅读习惯、文明上网等。
这一修订有利于( )①全面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②引领崇德向善,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风尚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④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当前,我国社会思潮是多元并存和相互激荡的,广大群众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也不断地受到其他社会思潮的影响,产生各种各样的疑问和困惑.帮助群众解疑释惑需要( )①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②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引领示范作用③依法坚决取缔各种形式的落后文化腐朽文化④弘扬主旋律,发挥马克思主义的基础性作用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宣传和弘扬雷锋精神,必须紧紧围绕和全部融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才能让雷锋精神的内涵得到丰富、外延得到拓展,才能让雷锋精神始终与时代发展主旋律同步,始终与人民精神需求同步。
这意味着雷锋精神( )。
①历久弥新,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②顺应时代,展现了平凡道德实践的经济价值③凝聚力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④植根群众,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1858年6月,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收到青年科学家华莱士关于物种进化的论文,论文观点与达尔文二十多年的研究不谋而合,但当时达尔文还没有公开自己的研究成果。
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最终,谦恭和不图私利使达尔文战胜了自我,他建议编辑部公开发表华莱士的论文,而华莱士则提议将这一理论称为“达尔文进化论”。
必修3 文化生活考点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考纲导学(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2)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思维导图知识清单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地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就是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2)重要性:①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政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它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
(为什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性工程+是非曲直价值标准+共同价值追求+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三个层面一定要区分清)①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②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③公民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4)要求(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第十课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对应学生用书第202页核心素养术语必背1.政治认同:通过学习增加培育和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2.科学精神:明确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及如何培育、明确开展志向信念教化的要求及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3.法治意识: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驾驭,不断增加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治意识。
4.公共参与:通过学习,培育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通过主题演讲等形式,进一步坚决志向信念。
1.国家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合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同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体现,它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汲取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
4.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性工程。
5.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6.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筑牢志向信念之基。
7.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深化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普及科学学问,强化社会责随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
学问体系考点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层面价值目标,自由、同等、公正、法治的社会层面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个人层面价值准则。
(2)缘由:①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合力、感召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合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汲取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
第十课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编者选题表一、选择题1.(2019·广西桂林等三市联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把第二十四条第二款中“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修改为“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
这一变化体现了(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民族精神的核心②依靠宪法才能提升公民的道德素养③社会主义良好风尚建设有了宪法保障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与精神文明创建相融合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D 本题主要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宪法修正案把“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一起写入宪法,为建设社会主义良好风尚提供了宪法保障,也说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与精神文明创建相融合,③④符合题意;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①错误;提升公民的道德素养有多种途径,②说法过于绝对。
2.(2018·安徽合肥二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是通过国家立法对国歌的奏唱场合、奏唱礼仪和宣传教育进行规范而制定的法规,该法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依法规范国歌奏唱的文化意义在于( )①创新优秀文化的传播方式,增加国歌的文化内涵②开展精神文明活动,从根本上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③维护国歌尊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④推动民族精神的传承,培育和弘扬爱国主义情感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D 本题考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国歌法的实施有助于激发全体中华儿女的爱国主义热情,增强全体公民的国家共同体意识,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完善对国家象征的法律保护,③④正确;国歌法的实施不是为了增加国歌文化内涵,①排除;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②排除。
3.文化既有“魂”又有“体”。
核心价值观是魂,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是体。
第十课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大面积修改)
考点一思想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认识——思想道德建设的地位和作用
(1)地位: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
(2)作用: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培育文明风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3.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考点二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
1.理清——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的关系
(1)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
我们要不断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2)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是一个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的长期过程。
(3)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4)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10.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为什么)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它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
1)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政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
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就是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性工程。
2、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就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是什么?)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怎么办)
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
10.2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一、为什么?
1)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2)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有前途,民族有希望。
二怎么办?
1、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必须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导人们坚定共同的理想信念。
2、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坚持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必须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坚定的意志和自觉的行动。
脚踏实地,坚持为人民利益不懈奋斗。
3、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4、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成社会风尚,引导人民群众积极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
5、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
抵制腐朽落后文化的侵蚀。
6、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奉献意识。
大力弘扬传统美德,弘扬志愿精神。
7、必须脚踏实地重在行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8、要筑牢理想心念之基;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文化强国?---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示:从先进文化的角度回答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2)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3)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人民为中心的艺术导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主体作用),参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
【真题回顾】
(2018年高考江苏卷政治23)近年来,基于信任的移动互联社交方式迅速崛起,人们很容易因传播者的亲友身份而轻信其转发的内容,以致于有些似是而非的“科学流言”广泛传播。
材料启示我们,必须
A. 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B. 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C. 加强科学文化修养
D.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答案】C
(2017年高考江苏卷2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
下列说法能反映这一人才培养要求的是
A.德若水之源,才若水之波B.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C.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D.用人以德,唯德是举
【答案】A
【解析】材料强调了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德若水之源,才若水之波”突出了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A项正确;“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强调了“才”的重要性,没有突出思想道德修养,B项不选;“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与题意不符,C 项不选;“唯德是举”忽略了科学文化修养,观点本身并不正确,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A。
【名师点睛】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是互相促进的关系。
不能说科学文化修养比思想道德修养更重要,也不能说思想道德修养比科学文化修养更重要,二者不存在谁更重要的问题。
不能说先培养思想道德修养后培养科学文化修养,也不能说先培养科学文化修养后培养思想道德修养,二者不存在谁先谁后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