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学_墙及楼地面面层
- 格式:ppt
- 大小:44.60 MB
- 文档页数:16
房屋建筑学:楼地层1. 楼地层的概述楼地层是房屋建筑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在建筑学中,楼地层通常指的是建筑物中的楼层或层次。
楼地层的设计和构造对于建筑物的功能性、安全性和美观性都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楼地层的一些常见设计原则、结构构造和相关术语。
2. 楼地层的设计原则在设计楼地层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重要原则:2.1 功能性原则楼地层的设计应满足建筑物使用的功能要求。
它应为居住、办公、商业等不同用途提供合适的功能空间。
因此,在设计楼地层时,需要充分考虑各个功能区域的布局、使用面积、通风、采光等因素。
2.2 安全性原则楼地层的设计应符合安全规范和建筑法规。
它应考虑火灾安全、逃生通道、防静电、防水等方面的要求。
例如,在商业楼地层中,需要设置合适的消防设施和应急疏散通道,确保人员的安全。
2.3 美观性原则楼地层的设计应体现建筑物的整体美感。
它应与整个建筑物的外观、立面和材料相协调。
楼地层的入口、大厅、展示区等区域应具有较高的美观度,给人们留下良好的印象。
3. 楼地层的结构构造楼地层的结构构造包括地板、墙壁、柱子、梁等建筑构件的组合。
这些构件的设计和选择应考虑建筑物的承载力、抗震性和施工成本等因素。
3.1 地板结构楼地层的地板结构一般由混凝土板和钢筋组成。
混凝土板具有良好的承载力和耐久性,通常用于楼层的正常使用区域。
而钢筋在地板结构中起到加固和抗震的作用。
3.2 墙壁结构楼地层的墙壁结构一般由砖墙或混凝土墙组成。
砖墙在传统建筑中较为常见,它可以提供较好的隔声和隔热效果。
而混凝土墙则更适合大型建筑,由于其较高的强度和稳定性。
3.3 柱子和梁柱子和梁是楼地层的重要构件。
柱子用于支撑上方楼层的重量,并将负荷引导到基础结构。
而梁则用于连接和支撑地板和墙壁,使整个楼地层结构更加稳定。
4. 相关术语在楼地层的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存在一些相关的术语,以下为一些常见的术语解释:•楼层高度(Floor Height):楼层高度指的是楼地层之间的距离,通常以米为单位。
《房屋建筑学》第一篇~第三篇作业题第一篇概论第一章建筑设计的内容1.建筑设计的内容包括什么?P1答:建筑设计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主要是指对建筑空间的研究以及对构成建筑空间的建筑物实体的研究。
2.建筑物的分类P3答:建筑物根据其使用性质,通常可以分为生产性建筑和非生产性建筑两大类。
生产性建筑可以根据其生产内容的区别划分为工业建筑、农业建筑等不同的类别,非生产性建筑则可统称为民用建筑。
3.建筑物的构成系统P5答:建筑物通常由楼底层、墙或柱、基础、楼电梯、屋盖、门窗等几部分组成。
第二章建筑设计的程序及要求1.建筑设计的程序P7答:建筑设计的程序一般可以分为方案阶段、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
2.建筑设计的要求P9答:(1)满足建筑功能的要求(2)符合所在地规划发展的要求并有良好的视觉效果(3)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4)提供在投资计划所允许的经营范畴之内运作的可能性。
第二篇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第一章建筑平面的功能分析和平面组合设计1.建筑平面面积主要包括(使用)和(交通联系)两部分2.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P11答:(1)需使用的设备及家具所占用的空间(2)人在该空间中进行相关活动所需的面积(包括使用活动及进行室内交通的面积)。
3.确定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面积和空间形状的主要依据P18答:(1)满足使用高峰时段人流、货流通过所需占用的安全尺度(2)符合紧急情况下规范所规定的疏散要求(3)方便各使用空间之间的联系(4)满足采光、通风等方面的需要。
3.交通联系部分的组成及每部分的设计要求。
P19-P23答:(1)走道、门厅和过厅、楼梯和电梯(2)…………4.什么是”功能分区”.P23答:对建筑物的使用部分而言,它们相互间往往会因为使用性质的不同或使用要求的不同而需要根据其关系的疏密进行功能区分。
在建筑设计时,设计人员一般会首先借助功能分析图,或者称之为气泡图来归纳、明确使用部分的这一功能分区。
5.建筑平面组合方式包扩哪几种?P27答:串连式组合、并联式组合、混合式组合第二章建筑物各部分高度的确定和剖面设计1.什么是”层高”,什么是”净高”P30答:(1)层高:建筑物内某一楼(地)面到其上一层楼面之间的垂直高度。
房屋建筑学-第四节墙体1. 引言墙体作为建筑物的一部分,承担着支撑结构、保温隔热、隔音等功能。
在房屋建筑学中,墙体的设计和施工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介绍墙体的定义、构成要素、常见材料和施工方法。
2. 墙体定义墙体是建筑物的立面和空间组织的界定,是建筑结构的一部分,用于划定室内外的边界。
墙体有承重墙和非承重墙之分。
承重墙由于需要承受楼层和屋顶的重量,因此需要采用较强的材料和结构设计。
非承重墙则主要起到隔断、保温等功能。
3. 墙体构成要素墙体主要由以下几个要素构成:3.1 结构层结构层是墙体的主要承重层,通常由混凝土或砖石等材料构成。
结构层的厚度和强度直接影响墙体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3.2 保温层保温层用于提高墙体的保温性能,减少能量损耗。
常见的保温材料有聚苯乙烯泡沫板、岩棉板等。
保温层的厚度和材料的选择取决于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建筑节能要求。
3.3 隔音层隔音层用于提高墙体的隔音性能,减少外界噪音的传递。
常见的隔音材料有吸声石膏板、隔音毡等。
隔音层的厚度和材料的选择取决于建筑物所处的环境和隔音要求。
3.4 装饰层装饰层用于增加墙体的美观性,常见的装饰材料有瓷砖、涂料等。
装饰层的选择和施工方法需要考虑墙体的材质和设计要求。
4. 常见墙体材料墙体的材料选择与建筑的用途、气候条件、预算等因素有关。
以下是常见的墙体材料:4.1 砖墙砖墙是最常见的墙体材料之一,常用的砖块有红砖、空心砖等。
砖墙施工简单、坚固耐用,但保温和隔音性能较差。
4.2 钢筋混凝土墙钢筋混凝土墙具有较好的承重能力和稳定性,常用于多层和高层建筑。
其保温和隔音性能可以通过在墙体中添加保温和隔音层来提高。
4.3 轻钢龙骨墙轻钢龙骨墙是一种轻质墙体结构,由钢龙骨和石膏板组成。
它具有重量轻、施工快速的优点,但承重能力较弱,主要适用于室内隔断。
4.4 外墙保温系统外墙保温系统是一种在结构层外增加保温层来提高墙体保温性能的方法。
常见的外墙保温系统有外保温外贴、外保温内贴等。
《房屋建筑学》第九章楼层与地层•楼层与地层概述•楼层构造•地层构造•楼层与地层的保温、隔热与隔声•楼层与地层的装饰与装修•楼层与地层的防火与安全01楼层与地层概述楼层指建筑物中水平方向的承重和分隔构件,它将建筑物沿竖直方向划分为若干部分。
楼层通常由楼板、梁、柱等构件组成,承受着楼面荷载并将其传递给竖向承重结构。
地层指建筑物与土壤直接接触的部分,包括基础、地下室和室内地坪等。
地层承受着建筑物全部荷载,并将其传递给地基。
承重功能楼层和地层都是建筑物的承重结构,承受着建筑物自身重量和使用荷载,并将其传递给竖向承重结构和地基。
分隔功能楼层将建筑物沿竖直方向划分为若干独立的使用空间,如住宅、办公室、商场等。
地层则分隔了建筑物内部与外部环境。
保温隔热功能楼层和地层通常采用保温隔热材料,以减少能源消耗和温度波动对室内环境的影响。
楼层可分为首层、标准层、顶层等;地层可分为地下室、室内地坪等。
按位置分类按结构类型分类按使用功能分类楼层和地层可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木结构等。
楼层可分为住宅楼层、办公楼层、商业楼层等;地层可分为设备层、避难层等特殊功能层。
03020102楼层构造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和刚度,适用于大跨度楼层。
钢筋混凝土楼板采用钢材制作,具有较轻的自重和良好的抗震性能,适用于高层建筑和大跨度楼层。
钢楼板在工厂预制,现场安装,具有施工速度快的优点,但跨度和承载力相对较小。
预制楼板楼板的类型与构造在钢筋混凝土楼板上直接抹水泥砂浆或铺设地砖、木地板等面层材料,构造简单,适用于普通建筑。
整体式楼地面采用预制水磨石、大理石、花岗岩等块材铺设,美观大方,适用于高级建筑。
块材式楼地面在钢筋混凝土楼板上铺设木龙骨和木地板,具有良好的保温、隔声性能,适用于住宅、办公楼等建筑。
木楼地面楼地面的构造直接式吊顶在楼板下直接安装吊顶材料,构造简单,但空间高度调节范围较小,适用于普通建筑。
悬吊式吊顶采用吊杆、龙骨等悬吊构件将吊顶材料吊挂在楼板下,具有较大的空间高度调节范围,适用于大空间建筑。
•B、次要楼梯•C、景观楼梯•D、消防楼梯
•B、技术设计阶段•C、材料准备阶段•D、施工图设计阶段
•B、螺旋形楼梯•C、封闭式楼梯•D、疏散方向
54、影响房间面积大小的因素有()。
•A、房间内部活动特点
•B、使用人数的多少
•C、家具设备的数量
•D、家具的布置方式
•B、结构形式
•C、结构布置
•D、经济条件
•B、错误
•B、错误
•B、错误
•B、错误
•B、次要楼梯•C、景观楼梯•D、消防楼梯
•B、使用人数的多少•C、家具设备的数量•D、家具的布置方式
•B、沥青油毡•C、合成高分子涂料•D、小青瓦
•B、结构形式•C、结构布置•D、经济条件
•B、错误
•B、错误
•B、错误
•B、载货电梯•C、消防电梯•D、杂物梯
•B、使用人数的多少•C、家具设备的数量•D、家具的布置方式
•B、防火规范•C、走道性质•D、空间感受
•B、结构形式
•C、结构布置
•D、经济条件
•B、窗开得宽些
•C、门开得小些
•D、门窗位置有利于采光,通风
•B、错误
•A、正确•B、错误
•B、错误
•B、错误
•B、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