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先天气质类型
- 格式:ppt
- 大小:712.00 KB
- 文档页数:1
气质气质,是人在心理活动时表现出的行为特征,具体表现在行为速度、强度、灵活性和指向性等方面。
气质和性格、自我意识一样,属于个性心理范畴,但它的表现是所有个性特征中最为稳定和持久的。
每个孩子生下来就带有不同的气质特征。
但总体划分,可以分为以下三类:1.平易型——容易照管的孩子这类初生婴儿比较温顺,什么时候睡和醒、饥和饱、以至大小便排泄都有规律。
2.麻烦型——难以照管的孩子这类婴儿特别好动,不停地哭闹,难以哄住,上述几项生理功能也缺乏规律性。
3.发动缓慢型——激情缓慢的孩子这类婴儿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迟钝,对逗笑也引不起激情。
儿童的气质从一出生,每个儿童的外在行为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特点:有的爱笑,有的爱哭;有的好动,有的文静;有的主动大方,有的害羞胆小;有的小心翼翼,有的大大咧咧。
这些形形色色的特点构成了儿童行为的独特性,即气质,这也是反映个性的重要方面。
气质特点无好坏之分,看待气质的极端表现应从积极和消极的方面来分析,可以从以下九个方面观察儿童的气质。
反映儿童气质的九大方面一、活动水平——反映孩子的日常活动量。
好动的孩子:这些孩子虽然会影响一些事情的完成,但显得有朝气、有探索性。
喜静的孩子:可能做事较慢,但安静,认真仔细。
二、规律性——指吃喝、大小便、睡眠等生活和活动的规律性。
规律性强的孩子:容易抚养,但难以接受生活习惯的突然改变。
规律性弱的孩子:抚养会有些麻烦,但容易接受习惯的变化。
三、趋避性——指孩子是否容易接近陌生人、新事物、新环境。
容易接近的孩子:容易接受新事物,主动接触人,但也容易接近不良事物。
退缩的孩子:回避新事物,怕见生人,但受不良影响的机会减少了。
四、适应性——指孩子是否容易适应新环境。
适应性强的孩子:不怕换环境,但若在不良环境中也容易受到消极的影响。
适应性低的孩子:虽然适应有困难,不过适应以后,也能表现得很好。
五、反应强度——指情绪反应的强烈程度。
反应强烈的孩子:易得到较多关心,但也会夸大事实被人误会,有时大哭大闹令人难以忍受。
幼儿气质的类型及其教养方式幼儿气质是指幼儿在行为、情绪、思维等方面所体现出的个性特征。
不同类型的幼儿气质对于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有着不同的影响,因此了解幼儿气质类型及其教养方式对于幼儿家庭和教育工作者来说非常重要。
一、活泼型活泼型幼儿天生好动,喜欢尝试新事物。
他们的好奇心强,自信心高。
同时,他们的情感容易波动,易受干扰,需要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耐心引导。
教养方式:鼓励幼儿多尝试新事物、探索未知领域,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引导幼儿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培养耐心和定力。
二、安静型安静型幼儿天生比较内向,不太喜欢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他们比较敏感,对待事情较为谨慎,有时可能显得胆怯。
教养方式:适当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帮助他们适应社交环境,扩大交际圈;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勇气,鼓励他们尝试新事物。
三、敏感型敏感型幼儿情感细腻,善于观察,对周围的环境和人有着敏锐的感知能力。
他们容易感到焦虑和不安,需要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安抚。
教养方式:提供安全稳定的环境,给予幼儿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抚;鼓励幼儿多与他人交流,增加社交经验,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四、活力型活力型幼儿天生有着很强的行动力和创造力,喜欢运动和体验新事物。
他们有时可能显得冲动和不够考虑周到,需要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引导和指导。
教养方式: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供有益的体验和探索机会,同时要适当引导和规范幼儿的行为,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自控能力。
五、易激动型易激动型幼儿天生情感强烈,容易激动和冲动,需要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耐心引导和掌握情绪的方法。
教养方式:给予幼儿正向的情感支持和肯定,帮助幼儿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提高自我调节能力;适时引导幼儿发泄情绪,避免情绪积压导致消极情绪的产生。
了解不同类型的幼儿气质及其教养方式,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可以更好地引导幼儿成长和发展,为其未来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儿童气质分类
1. 胆汁质儿童呀,那真的像一团热烈的火焰!比如说你看那小明,整天风风火火的,做什么都急匆匆,老师一提问他就立刻抢答,一刻都等不了!这种孩子热情满满,活力四射,但有时也容易急躁哟!
2. 多血质儿童呢,就如同那欢快的小鸟!像小红,在各种活动中总是最活跃的那个,和谁都能打成一片,话匣子一打开就停不下来呀,这样的孩子适应性强,善于交际,多可爱呀!
3. 黏液质儿童,恰似那沉稳的大象呀!比如小刚,做事情慢条斯理的,特别有耐心,能够专注地完成任务,不慌不忙的,多靠谱呀!
4. 抑郁质儿童,好像那敏感的小花呢!像小芳,总是很安静,对很多事情都很细腻敏感,她的内心世界可丰富啦,这样的孩子需要我们更细心地呵护呢,不是吗?
5. 那胆汁质儿童遇到困难岂不是会勇往直前,像个小勇士!像小强碰到难题,那股不服输的劲儿就上来了,非要解决不可!
6. 多血质儿童在交朋友这方面绝对是高手呀!就像小琳,每次去新环境都能迅速交到好多好朋友,真是让人羡慕!
7. 黏液质儿童难道不是最能坚持的吗?就说小宇,让他做一件事,他会一直做下去,不会轻易放弃,多棒呀!
8. 抑郁质儿童的情感是多么细腻呀!小慧看到感人的故事就会默默地流泪,她真的能感受到很多别人感受不到的情绪呢!
9. 儿童的气质真是各不相同呢,每一种都有独特的魅力呀!我们要了解他们,才能更好地与他们相处,引导他们成长呀!。
孩子的四种气质类型及父母养育重点什么是孩子的天生气质?林文采博士在《心理营养》书中这样写:天生气质,是指孩子在出生时就带有的性格倾向。
早一点了解孩子的性格倾向,父母和他的相处就会更轻松,养育也更有策略。
天生气质分四大类型:乐天型、忧郁型、激进型、冷静型。
四大类型孩子的优缺点1. 乐天型孩子:最在乎关系,拥有人际交往的优势。
他的性格特点:积极乐观,人际高手,渴望肯定。
优点:喜欢与人交流,爱好广泛,做什么习惯从乐观的角度看事情,先注意自己拥有什么,而不是缺什么。
喜欢跟自己身体的感觉去做事,想到就去做。
内在感觉的推动力强。
喜欢父母的肯定,赞美、认同。
缺点:因为多数凭感受做事,那遇到不开心的事就容易浮躁,凭感觉而容易失去约束力。
得不到父母的肯定,会心里想得不到关注而向外求。
遇到不开心做不好的事就易懊悔。
针对乐天型孩子的优缺点,养育重点:孩子在乎关系,在乎你,就在乎你的感受。
比如我家两个孩子平时我们在一起挺高兴的,你和她讲什么都行,可有时候,芝麻大点事,怎么说都不行,甚至对你发火,我们会说,这孩子怎么不听话了。
学习后我明白这时我不该先给孩子下结论,而是思考我们的关系可否出问题。
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家里氛围不好,多数都是关系出了问题,那遇到问题没有办法处理,就要先处理关系。
再有与孩子交流,我们交流用语要带有温情,如一起和孩子回家看老人,我们可以说:看到爷爷奶奶,他们心里会感觉很温暖。
妈妈在乎你,非常爱你,我相信你一定可以⋯⋯而不是说:你长大了要孝顺,要回老家看看爷爷奶奶。
你放心吧,妈妈最再乎你⋯⋯孩子没有自制力,我们可以用正面管教的花时间训练、鼓励和肯定孩子,做计划等,引导孩子按计划有条理做事,并分担责任,体会在家的价值感和归属感。
2. 忧郁型孩子:感受细腻深刻,天生完美主义者!性格特点:敏感细腻、深刻专注、完美主义。
优点:看到、听到、感受到和想到的都比其他类型孩子多。
做事专注。
对自己的要求也高,自省能力强。
决定孩子命运五大先天气质有的孩子很乖,吃饱就睡;有的孩子经常哭吵,生活少有规律;有的孩子虽然哭闹,但适度,容易安慰。
于是,父母们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同样是新生儿,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异呢?专家解释:这种差异是由先天气质决定的。
它可以表现在儿童时期的游戏、交往等各种活动中,有相当的稳定性,与遗传有关,是人的心理特征之一,也是性格的核心。
……心理学家根据气质的理论及9个气质维度(活动水平、节律性、趋避性、适应性、反应阈限、反应强度、心境特点、分心程度、注意广度和持久性),将儿童的气质分为五大类,即:1、平易型(Easy、E型、随和型、容易抚育型):平易型特点为生物活动有规律,对新刺激(如陌生人、物、景)的反应是积极接近,对环境的改变适应较快,情绪反映温和,活泼可爱,情绪良好,看见陌生人常微笑,睡觉前及睡醒后不哭吵,有时也哭吵,但容易安慰,能接受新事物。
反应敏捷或适度。
专家意见:父母们切莫望文生义,以为平易型就是最好的,麻烦型就是最差的。
其实,好坏是相对的。
就如平易型的琳琳,她情绪愉快、节律性强,反应阈适中,不会太敏感,但是活动水平不高,适应性一般,面对新事物或陌生人比较退缩。
而且,由于琳琳不太敏感,容忍度强,反应不激烈,她有不舒服的时候父母常会忽略了。
所以琳琳的父母平日应该更细心地观察她的举动,还应该增加琳琳日常的运动量,多带孩子参加集体活动,提高其适应性。
2、麻烦型(Difficult、D型、困难型、难养育型)这种气质类型的孩子生活节律不规则,饮食、大小便、睡眠无规律,对新的刺激反应消极,退缩、回避,环境改变后不能适应或适应较慢,情绪反应强烈,而且常为消极反应。
遇到困难时反应更为强烈,不易接受安慰,情绪不稳定,自控能力差,固执,难与他人相处。
专家意见:孩子们要么过分淘气,要么过于安静,或者突然变得爱发脾气。
本来熟悉的孩子忽然变成了一个未知世界,让爸爸妈妈紧皱眉头,不知道自己的宝贝到底为什么?想什么?要什么?其实,就像我们开车去旅行,总会遇到不同的风景,在孩子们的成长道路上,他们也难免要进入因为身体或者心理发育而产生的不同阶段。
儿童气质类型的划分
儿童气质类型的划分可以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和行为表现来进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儿童气质类型:
1. 外向型:外向型儿童喜欢与人交往,活泼开朗,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2. 内向型:内向型儿童相对较为安静,喜欢独自思考和玩乐,对陌生人或新环境有一定的抵触感。
3. 敏感型:敏感型儿童对外界的刺激较为敏感,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情绪较易波动。
4. 活跃型:活跃型儿童非常有活力,喜欢运动和参与各种活动,有较高的注意力和动手能力。
5. 安静型:安静型儿童相对较为温和,不喜欢过多的刺激和争吵,思维较为细腻。
6. 坚持型:坚持型儿童有强烈的目标追求和坚持意愿,不轻易放弃,勇往直前。
7. 认真型:认真型儿童对待任务和学习非常认真,有较高的责任心和求知欲。
8. 自信型:自信型儿童对自己有较高的信心和自我肯定,乐观积极,勇于尝试和挑战。
这些气质类型只是一种大致的划分,每个孩子都具有独特的气质特点,在实际生活中也可能会表现出多种气质特点的结合。
了解孩子的气质类型有助于父母和教育者更好地与孩子沟通、教育和培养其个性特点。
在心理学中,“天性”有一个学术名称,叫气质。
它最早是由亚历山大·托马斯和斯黛拉·切斯提出的,他们两位是美国的儿科医生和心理学家。
根据孩子情绪反应、活动水平以及注意力控制等方面的表现,可以将其分为三类:容易型、困难型、慢热型。
此外,也有专家将孩子的先天气质分为四类:乐天型、忧郁型、激进型、冷静型。
每种类型的孩子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优点,同时也需要父母采取相应的引导和教育方式,以帮助他们发挥潜力。
每个人的气质都是独特的,了解孩子的先天气质类型,有助于父母更好地理解和培养孩子。
婴幼儿气质类型及其特点
婴幼儿的气质类型一直是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因为每一种
气质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需要针对性的教育和培养。
下面我们来
看一下婴幼儿气质类型及其特点。
一、活泼好动型
活泼好动型的婴幼儿特点是身体活跃、好动,喜欢玩耍。
他们性
格开朗、乐观,不易受挫折影响。
家长应该让这类婴幼儿多参加有益
的运动和游戏活动,帮助他们消耗多余的能量。
二、安静内向型
安静内向型的婴幼儿特点是不喜欢说话、不喜欢社交、比较孤独。
他们的性格比较敏感、细腻,比较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
家长应该给
予这类婴幼儿足够的关怀和爱抚,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安全感。
三、温顺易悦型
温顺易悦型的婴幼儿特点是性格柔和、温顺,爱好广泛、易于满足。
他们比较容易适应环境和新事物,没有太多的情绪波动。
家长应
该注重培养这类婴幼儿的独立性和自信心,让他们学会自己做决定和
解决问题。
四、固执乖张型
固执乖张型的婴幼儿特点是性格倔强、固执,不喜欢约束。
他们比较自我意识强烈,容易发脾气。
家长应该以温和的方式引导他们,不要强行干涉,让他们学会以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同时也要加强规矩和纪律的教育。
总之,不同的婴幼儿气质类型需要针对性的教育和培养。
家长们应该了解自己孩子的气质类型,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和帮助他们成长。
同时也要注意,婴幼儿气质类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环境和经验的变化而改变。
所以,家长们应该持续观察,及时调整教育方法,让孩子成为一个健康、自信、开朗的人。
针对孩子的天生气质因材施教每个孩子各有各的型,就像我们的五根手指头一样长短不一,也无法要求每个孩子个性都一模一样,何况世上没有两个人的个性玦完全相同的,就算是在同一个家庭长大的孩子,甚至是双胞胎也不尽相同。
这些天生的特质称之为「气质」,就是「每个一个人一生下来,先天就决定的、对内在或外在刺激反应的方式」。
每一个孩子来自不的家庭,就算是在同一个家庭出生、长大的双胞胎也不全然相同。
孩子不是经过机器压模制造出来的东西,不能要求每个人都一模一样。
虽然气质是天生的,但仍然会适应环境的改变,而如何了解孩子的气质,才能顺着孩子的个性「因材施教」,父母本身的气质及教养方式是关键,了解每个孩子的原型为何,才能顺着原型加以雕塑、修饰、导正,让每个孩子都能有完整的发展。
气质是指一个人天生下来对内、对外刺激的反应方式,是天生的一种行为模式,无所谓有什么好、坏之分,而是在教养上是找出适合亲子互动的模式。
目前国内外均将宝宝的气质分成九个向度。
1、活动量精力旺盛活动量是指一天24小时当中,幼儿表现出来的所有动作之频率和速度,也等于是个体消耗在动作上的能量。
活动量大的孩子整天动来动去,喜欢跑跳,精力充沛,坐不住,所需睡眠时间较少,即使睡着了也翻来覆去,在床上进行翻凉。
而活动量小的幼儿就喜欢静态的活动,对于户外活动较不感兴趣,即便出了门也喜欢静静的看风景,同时所需睡眠时间较长。
*活动量高的孩子家长这样做整天动个不停,睡眠时间也较短,精力充沛,好像体力永远用不完似的,但相对的也较无危机意识,家长应更加注意游戏时的意外发生。
但可以规划每天固定的时间运动,约20至30分钟,让精力得以发泄。
也需转换活动方式,在动态活动之后配合静态活动进行,帮助孩子培养静下来的习惯。
还要培养规律性,因为好动的孩子相对来说也比较难控制。
但家长需包容活动量高的孩子并不是故意坐不住的,以鼓励代替指责,如果孩子能乖乖静下来吃饭,家长应把握机会加以赞扬。
也应避免提供可乐、蛋糕等甜食,这会让孩子更加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