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考化学19年和20年初中化学说明和检测中考试要求不同之处
- 格式:doc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1
河南省2020年九年级化学试题分析暨教学建议一、试卷整体分析2020年中招试题依然坚持了“重视基础、关注探究、联系实际”的命题思路。
与去年相比,试卷难度略有降低,尤其体现在计算与信息性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上。
试题紧扣课本与课标,无偏题、难题。
摒弃传统的死记硬背、囫囵吞枣,侧重化学知识的理解与灵活应用,特别是实验中运用到的化学反应原理、生活中常见现象的化学角度分析等实际问题的考查。
整体难度和去年相比略有下降。
(一)试题结构2020年我省中考化学试卷与2020年结构相同,共4页,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全卷四大题23道小题。
具体分布见下表:(二)试题内容分析1.核心模块、一二级考点分值及难度统计(备注:综合运用题所涉及二级考点相互渗透,均有考察,下表分值为知识点所涉及到的考查分值,因此所有知识点考察分值总和大于满分)(三)试题特点1.试题知识覆盖全面,突出核心知识的考查。
整套试题涵盖了28个一级考点中的23个,考查知识点比较全面,具体内容分析见上表。
重点考查学科核心物质和主干知识,如“身边的化学物质”依然是中考化学的重点及核心。
这一部分考点因其内容多,记忆量大,难以成体系,是中考考纲要求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考察学生初中阶段对于化学知识掌握的基本情况,分值比例占50%以上;另外化学物质的变化所占比例也较大。
2.“物质的构成”所占比例较少。
初入初三的同学刚接触化学学科,难以形成抽象的微观思维,理解这个部分很有难度。
这个部分在中考中虽然所占比例不高,但却是”身边化学物质”及“化学物质的变化”的基础,也是化学理论的重点、难点。
3.试题的难度与14年相比略有下降,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从一线老师和学生反映的情况及中招成绩数据分析来看,试卷中较难题有:选择题的9、12小题、填空题的14小题第三空、16小题的第二空、17小题的第二空、21(3)、22(3),23(4)共计8分。
这些试题综合性比较强,注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课本知识理解后的迁移能力,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
2020年、2019年化学考试说明对照
《202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化学考试说明》与2019年相比较,整体还是由六部分组成,其中,“考试范围”“考试形式、考试时间及试卷结构”“试题难易程度及层次要求”无实质变化,但“命题原则”“考试内容及要求”均有不同程度变化,“典型示例”由20题精简至14题,各部分具体变化如下:
一、命题原则(修改1处,删除1处)
二、考试范围(修改1处)
三、考试形式、考试时间及试卷结构:无变化
四、试题难易程度及要求层次:无变化
五、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科学探究:无变化
(二)身边的化学物质(修改1处,合并4处,删除1处)
(三)物质构成的奥秘(合理修改1处)
(四)物质的化学变化(无变化)
(五)化学与社会发展(删除1处,新增2处,修改1处,分解1处)
六、典型示例
例题数量由20道合理精简为14道,所有例题均选自2019年全国中考化学真题,具体分布如下:。
中考《化学考试说明》解读《考试说明》是考生备考的指南针、复习的风向标,河南省《中考化学考试说明》对今年中考化学学科的考试范围、试卷结构、考试内容和目标要求等给予了详细说明。
一、《考试说明》解读河南省中考《化学考试说明》保持了与基本相同的稳定状态,仅仅在个别地方做了微调,试题考查内容与往年一样,按照“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五大内容主题分布,考试时间50分钟,分值50分。
试卷题型分为:选择题10分、填空题16分、简答题12分、综合应用题12分。
试卷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较难题的比例为4:4:2。
按照学科考试目标的要求由低到高依次分为A、B、C为三个层次,其中属于A层次的知识点共有30个,属于B层次的知识点共有83个,属于C层次的知识点共有7个。
与去年相比,今年的《考试说明》中微调的地方是:1、考试目标要求的C层次在去年“理解、解释、说明、区分、判断”等的基础上,增加了“掌握”的要求。
2、将“水与常见的溶液”中的第3条“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修改为“了解常见的溶质和溶剂(如水、酒精、汽油等)”,看似改变不大,实则要求提高了,由去年的“知道(A层次)”提升到“了解(B层次)”。
3、将“微粒构成物质”中第3条“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修改为“知道原子的构成”,包含的内容更多,不仅要知道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还要知道原子的其它构成,如原子核的构成、核外电子分层的排布等。
我省初中化学试题的命制一直坚持“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原则。
“稳”主要体现在试卷的题型不变,考试内容坚持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变”与“新”实际上就是提供具体的情景,在新的情景中考查学生运用知识、技能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备考建议2、立足基础,形成体系。
在复习阶段一定要注意查漏补缺,夯实基础,对基础知识要记忆准确,理解透彻,对单元知识点要进行归纳、梳理,关注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熟练地掌握知识点在实际应用中的呈现方式和考查角度。
2016年毕节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升学)考试说明化学Ⅰ.考试性质初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学科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确凿地考查初中毕业生在化学学习方面达到国家所规定的初中阶段毕业水平的程度。
考试是对学生掌握化学科学知识的情况以及运用能力等的检测。
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初中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又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严重依据之一,对提高初中化学教育教学质量和实施素质教育有着及其严重的引领作用。
Ⅱ.考试目标一、考试范围:2016年毕节市初中毕业生化学学业水平(升学)考试将继续按照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下册教材的内容考试范围。
二、命题原则: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面向全体学生,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在整合“三维目标”的基础上进行全面考查,注重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可持续教育发展的需要,注重试题的生活性、探究性、开放性、应用性、教育性和人文性。
三、考试目标: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力求发挥考试评价对初中化学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全面检测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
2019-202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说明(中考说明)化学一、化学毕业及升学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间(理、化合卷)为150分钟,化学全卷满分60分;二、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
非选择题包括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
比例分配为:选择题:约占24分,填空题:约占12分,实验题:约占16分,计算题:约占8分。
三、试题难易度比例:基础题约占70%,中等题约占20%,较难题约占10%。
Ⅳ.考试内容及要求主题一:科学探究一、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1.能体验到科学探究是获取科学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严重途径。
2.能意识到提出问题和作出猜想对科学探究的严重性,知道猜想与假设必须用事实来证实,知道科学探究可以通过实验、观察等多种手段获取事实和证据。
《2019河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说明与检测·化学》新变化《2019河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说明与检测·化学》与2018相比,第一部分考试范围与要求:“考试范围”、“考试形式”、“试卷结构”均无变化,“考试内容与要求”有变化;第二部分题型示例与解析、第三部分综合测试有调整。
具体变化如下:第一部分考试范围与要求考试内容与要求新增:6处;调整23处。
考试要求考试内容一、科学探究二、身边的化学物质三、物质构成的奥秘四、物质的化学变化五、化学与社会发展第二部分题型示例与解析更换的2道数字化实验试题具体如下:一、选择题98.下图为三种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时溶液pH变化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三组实验中,反应速率相同B.三组实验中,所用盐酸浓度越大,V时所得溶液的pH越小曲线所示实验中,若用酚酞作指示剂,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D.三组实验中,随加入溶液的体积增加,溶液分别显酸性、中性和碱性二、填空题42.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洁净的空气对于人类和其他动植物都是非常重要的。
(1)通过实验测定,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氧气占,等其他成分占1%。
(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进行探究:把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测湿度)传感器探头放入充满空气的食品保鲜袋中(如图1),通过导管向袋内呼出气体,采集的数据经处理在电脑屏幕上显示如图2所示图象,则:表示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变化的是(填“X”“Y”或“Z”);Z的体积分数在60s之后逐渐减小的原因是;200s时没有采集数据的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为。
第三部分综合测试1.更换综合测试一所有试题;2.删除综合测试七;3.综合测试二~五部分试题更换,更换比例约为15%。
2019-2020年中考化学实验操作考试评分标准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化学试题2 组装过滤装置并过滤粗食盐水
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化学试题3 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酸碱度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化学试题4 加热蒸发食盐溶液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化学试题5 探究物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化学试题6 用指示剂鉴别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和蒸馏水
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化学试题7 用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化学试题8 组装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简易装置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2019-202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与升学考试大纲:化学一、考试性质初中毕业化学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学科的终结性考试。
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是否达到《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规定的学业水平。
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
二、命题依据以《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下册)》为依据,结合我市初中化学教学实际进行命题。
三、命题原则我市中考化学命题要在保持相对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前提下,力求稳中有变,变中有新。
化学命题要体现以下基本原则:1.导向性:正确发挥考试指导教学的作用,注意能力立意命题,淡化对概念、定义的文字辨析,加强对化学实验的考查,防止出现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对付考试的现象。
2.基础性:面向全体学生,加强考查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科思想与方法,考试内容应注意选择学生熟悉的、发生在身边的化学问题和对学生后续学习有用的核心知识,并注意学科内各部分内容的合理分布。
3.时代性:关注初中化学与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考查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和化学学习能力。
4.开放性:适当设置开放性试题,做到试题形式、思维过程、答案标准多样化,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5.科学性:试题内容科学、正确,表述清晰无误;试卷题量适中,试题难度适当,具有一定的区分度,兼顾不同学生的学习实际和不同层次学校对录取新生的要求;试卷结构科学、合理,试卷形式规范,避免出现知识性、技术性的错误;试卷难点分散,有助于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业成就。
四、内容目标(一)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1.获取信息的能力能够通过对简单的化学事实(实验现象、模型图表及自然界、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准确提取有效信息,并与已有知识整合的能力。
2.分析和解决(解答)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简单的化学现象进行解释的能力;(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简单的化学问题进行推理与判断的能力;(3)能够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与结果,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的能力。
2019年河南省中招数学命题说明一、指导思想2019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数学试题,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主要命题依据,渗透新课程理念,关注数学核心素养,全面考查考生在数学学业方面达到的水平。
充分发挥数学试题的导向性,有利于深化教学改革,有利于指导教学与研究,有利于教学评价,有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以命题中体现的要求与理念,引导学科教学,发展素质教育。
二、命题原则1.基础性原则考查内容体现基础性,关注《课程标准》中最基础、最核心的内容,注重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的考查。
2.公平性原则试题素材和呈现形式对每一位考生公平,试题评分尊重不同解答方法和表述方式。
3.应用性原则试题背景突出数学知识的应用性,注重对考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
4.有效性原则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各个方面的考查,在关注知识覆盖面的基础上,实现对重点知识的重点考查;试题设置有一定的梯度,以体现相应的区分度,使试卷能有效、全面地评价学生所达到的学业水平。
三、命题依据数学考试的命题依据是河南省教育厅《关于2019年普通高中招生工作的意见》和《课程标准》,兼顾河南省内使用的人教版、北师大版、华师大版、鲁教版四种版本教材。
四、试卷结构1.试卷中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的分值比例与《课程标准》要求相符。
2.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试题分为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三大类,这三类题型所占分数比例分别为25%、12.5%、62.5%。
主、客观性试题分配符合评价要求,题量适中。
3.试卷中试题难易程度以递进式呈现,分别为基础题、中等题、较难题、难题,试题梯度布局合理,有利于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区分,较好地兼顾了学业水平测试和选拔性考试的功能。
五、试卷特点试卷既保持了我省历年来中招命题的稳定性,又体现了《课程标准》要求的创新性理念。
做到了以稳为主、稳中求变、变中求新。
2019-2020年初中毕业化学学业考试标准(修订)初中毕业化学学业考试是依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化学课程标准》)进行的义务教育阶段化学学科的终结性考试。
考试要有利于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体现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中学化学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
初中毕业化学学业考试应考查学生对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和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的试题应注重与学生社会实践和生活实际的联系,特别是在具体化学问题情境中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引导初中化学教学朝着全面落实化学课程标准所设定的目标、整体提高学生化学科学素养的方向推进,杜绝偏题、怪题。
(一)考试范围《化学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所要求的内容。
即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五个部分。
(二)内容与要求初中毕业化学学业考试应根据《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考查化学课程中基本的、核心的内容,并注意学科内各部分内容的合理分布。
为了便于考查,我们将认知性学习目标的内容按考试要求,由低到高分为三个层次(依次用A、B、C表示):即知道、了解、理解,一般高层次的要求包含低层次的要求。
各层次的含义分别为:知道(包括记住、说出、列举、找到等):对学习过的化学基础知识内容能记忆和再认。
记住有关的化学概念、定律、原理的描述;化学用语的意义和表达形式;有关物质的俗称、性质、制法、用途;图形符号的意义;常用仪器的名称、性能和用途;化学反应的现象等。
即知道“是什么”。
了解(包括认识、看懂、识别、能表示、懂得等):对所学的化学知识有初步认识,能够正确复述、再现、辨认或直接使用。
即知道“为什么”。
理解(包括解释、说明、区分、判断、简单计算等):领会所学化学知识的含义及其适用条件,能够正确判断、解释和说明有关化学现象和问题,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分析、类推、计算和论证一些具体的化学问题。
2019河南中招考试化学试题+命题说明2019年河南省中招化学依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遵循“稳中求进,进中出新”的思想,结合我省初中化学教学实际和学生认知特点命制。
试题注重体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要求,兼顾我省使用的不同版本化学教材(人教版、沪教版和科粤版),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特别是在具体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大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注重初高中知识的衔接。
一、整体情况试题方向正确,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材料真实,数据可靠,没有负面内容。
试题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核心素养的体现和落实为要求,注重核心知识和核心能力的考查,体现了知识覆盖面广、试题灵活、与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等特点,加强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语言组织能力、问题分析能力的考查,学科特色明显。
试卷难易程度适中,没有偏题、怪题,符合本次考试的性质和功能,既有利于引导初中化学常规教学,又有利于高中选拔学生。
试题的阅读量、插图及难度与2018年基本相同,保持了试卷的稳定性和导向性。
二、命题原则化学试题坚持了导向性原则、基础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时代性原则等,面向全省初中毕业考生,公平、客观、全面、准确。
三、试卷特点(一)具有新时代的特色和生活的气息如:第1题的“陶瓷烧制”、第2题的“黄河鲤鱼”、第4题的“北京世园会”、第6题的“稀土资源”、第7题的“复合肥料”、第9题的“钠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第17题的“天然气灶具和氢能源优点”、第24题的“粗盐提纯”、第25题“呼吸面具和潜水艇的供氧剂”等题目情境具体真实,来源于生产和生活,使试题具有鲜活的生命力,体现了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特点,也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
(二)突出核心知识的考查,知识覆盖面广试题对课标中要求层次较高的酸碱盐、金属的性质、气体的制取和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化学计算、化学实验等都作为重点内容考查,体现了“核心知识重点考,核心知识年年考”的特点。
《2020河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解析与检测》化学·新变化与2019年相比,2020年突出并强调我省命题原则与方向。
题型、题量、分值均无变化。
考试内容新增2处,考试层次要求变化5处,教材与语言规范变化8处。
题型示例共更换14道均为2019年河南中招试题,练习共更换33道试题。
综合测试一中更换所有试题,二、三、六试题未更换,四、五部分试题更换,更换比例约为20%。
一、命题原则1.导向性。
命题结合我省初中化学教学实际,有利于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促进初中化学课程改革健康深入发展。
即命题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兼顾我省所用不同版本教材(三种)的学习内容。
2.基础性。
命题注重基础性,知识点的覆盖面尽可能广,同时突出学科主干知识。
命题注重以基础知识为载体,在具体情境中考查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减少记忆性试题。
杜绝偏题和怪题。
重点知识重点考,核心知识年年考。
3.创新性。
在保证基础的前提下,考查的方式更加新颖多样,如信息题、图像题和推断题等考查处理信息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
突出学科特点,加强以实验为核心的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
试题体现选拔考试的要求,保证有一定的区分度。
4.时代性。
命题的理念、题型、背景材料具有时代特色。
注意从日常生活现象和事件中选择素材(正面积极的),突出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体现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进社会的基本理念,体现化学教育的人文价值,增强试题的实践性。
二、新增考试内容(2处),具体内容如下:1.知道相同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物质。
2.知道垃圾分类回收的重要性。
三、考试层次要求变化(5处),具体内容如下:科学探究2020年2019年(二)发展科学探究能力1.了解(B)科学探究主要包含提出问题……等要素。
(二)发展科学探究能力1.知道(A)科学探究主要包含提出问题……等要素。
身边的化学物质2020年2019年(四)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3.了解(B)用酸碱指示剂(酚酞、石蕊)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知道(A)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方法。
2019-202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与升学考试大纲:化学一、考试性质初中毕业化学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学科的终结性考试。
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是否达到《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规定的学业水平。
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
二、命题依据以《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下册)》为依据,结合我市初中化学教学实际进行命题。
三、命题原则我市中考化学命题要在保持相对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前提下,力求稳中有变,变中有新。
化学命题要体现以下基本原则:1.导向性:正确发挥考试指导教学的作用,注意能力立意命题,淡化对概念、定义的文字辨析,加强对化学实验的考查,防止出现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对付考试的现象。
2.基础性:面向全体学生,加强考查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科思想与方法,考试内容应注意选择学生熟悉的、发生在身边的化学问题和对学生后续学习有用的核心知识,并注意学科内各部分内容的合理分布。
3.时代性:关注初中化学与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考查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和化学学习能力。
4.开放性:适当设置开放性试题,做到试题形式、思维过程、答案标准多样化,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5.科学性:试题内容科学、正确,表述清晰无误;试卷题量适中,试题难度适当,具有一定的区分度,兼顾不同学生的学习实际和不同层次学校对录取新生的要求;试卷结构科学、合理,试卷形式规范,避免出现知识性、技术性的错误;试卷难点分散,有助于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业成就。
四、内容目标(一)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1.获取信息的能力。
2020年河南省中考化学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14.0分)1.河南小麦熟,国家粮食足。
小麦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属于()A. 糖类B. 油脂C. 蛋白质D. 维生素2.下列传统工艺品的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 南阳玉雕B. 洛阳剪纸C. 开封汴绣D. 汝州瓷器3.绿满中原需要天蓝、地绿、水清。
下列做法值得提倡的是()A. 燃放烟花爆竹B. 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处理C. 露天焚烧秸秆D. 实验室含酸废水倒入下水道4.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 HeB. NH3C. C60D. NaCl5.水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物质。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 冰和水的共存物属于混合物B. 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属于中和反应C. 可用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D. 水汽化时体积增大是因水分子变大6.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使用广泛。
下列金属的用途利用了金属导电性的是()A. 铜制电线B. 铁制铁锅C. 金制项链D. 铝制饮料罐7.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浓硫酸稀释B. 闻气体气味C. 液体的倾倒D. 检查气密性8.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A. 煤B. 汽油C. 氢气D. 天然气9.生活中常使用消毒剂来杀菌、消毒。
下列几种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括号内物质)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A. 双氧水消毒液(H2O2)B. “84”消毒液(NaClO)C. 酒精消毒液(C2H5OH)D. 过氧乙酸消毒液(C2H4O3)10.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 t1℃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 t2℃时,60g甲的饱和溶液稀释到20%需加水10gD. 将t1℃时相等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甲大于乙11.氯碱工业是以电解食盐水为基础的基本化学工业,电解食盐水不可能生成的是()A. H2B. Cl2C. NaOHD. NaNO312.分类和归纳是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锂、汞都属于金属元素B. 锌、碘都属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C. 尿素、硝酸钾都属于复合肥D. 塑料、合成纤维都属于合成材料13.如图为治理汽车尾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图中只有两种氧化物B.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 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的是NOD. 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7:2214.已知镁和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8:9,若镁和铝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则参加反应的镁和铝的质量比为()A. 3:2B. 4:3C. 1:1D. 1: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5.0分)1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的气体是______。
说明与检测新变化化学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2019河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说明与检测·化学》新变化《2019河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说明与检测·化学》与2018相比,第一部分考试范围与要求:“考试范围”、“考试形式”、“试卷结构”均无变化,“考试内容与要求”有变化;第二部分题型示例与解析、第三部分综合测试有调整。
具体变化如下:第一部分考试范围与要求考试内容与要求新增:6处;调整23处。
考试要求考试内容一、科学探究二、身边的化学物质三、物质构成的奥秘四、物质的化学变化五、化学与社会发展第二部分题型示例与解析更换的2道数字化实验试题具体如下:一、选择题98.下图为三种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时溶液pH变化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三组实验中,反应速率相同B.三组实验中,所用盐酸浓度越大,V时所得溶液的pH越小曲线所示实验中,若用酚酞作指示剂,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D.三组实验中,随加入溶液的体积增加,溶液分别显酸性、中性和碱性二、填空题42.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洁净的空气对于人类和其他动植物都是非常重要的。
(1)通过实验测定,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氧气占,等其他成分占1%。
(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进行探究:把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测湿度)传感器探头放入充满空气的食品保鲜袋中(如图1),通过导管向袋内呼出气体,采集的数据经处理在电脑屏幕上显示如图2所示图象,则:表示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变化的是(填“X”“Y”或“Z”);Z的体积分数在60s之后逐渐减小的原因是;200s时没有采集数据的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为。
第三部分综合测试1.更换综合测试一所有试题;2.删除综合测试七;3.综合测试二~五部分试题更换,更换比例约为15%。
2019 年河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与检测新变化化学《河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与检测(2019)》与2019 年相比,除考试范围和考试形式无变化外,其余均有变化,具体变化如下:第一部分考试范围与要求1. 试卷结构题型和分值:选择题由12 道变成14 道,增加2 道;简答题由4 题12 分变成4 题10 分;总题量由23 道变为25 道。
2. 考试内容与要求(1)考试内容发生变化解读:新增:①知道常用化肥的检验;②能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规律;③正确书写或配平不常见的化学方程式。
(2)考试要求层级发生变化(3)表述发生变化第二部分题型示例与解析一、选择题示例:增加2019 年1 题、2019 年11 题,删除2019 年10 题、2019 年4 题、2019 年10 题。
练习:1~5、51 进行了替换,增加了第97(如下所示)、98 题;总题量由96 个变成98 个97. 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分离Zn和Cu的固体混合物:加适量的Cu(NO3)2溶液,过滤B. 除去CaCl2溶液中少量的HCI:加过量Ca(0H)2固体,过滤C. 验证BaSO仲含有BaCO3取样,加适量稀盐酸后观察是否有气体产生D. 制备Cu(OH)2:将CuSO4溶液和适量Ba(OH)2溶液混合,过滤二、填空题示例:增加2019 年15 题、2019 年18 题,删除2019 年16 题,2019 年13 题调到了练习中。
练习:1、2、11、50、52、53、55、57、59 进行了替换,增加了59 题;总题量由60 个变成61 个。
三、简答题示例:增加2019 年19 题,2019 年19 题调到了练习题中。
练习:3、4、21、51 题进行了更换,总题量没发生变化。
四、综合应用题示例:增加2019 年23 题,2019 年23 题调到了练习题练习:9题进行了更换,删除17、18、24 题。
总题量由25 个变成22 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