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日起实施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外墙保温材料燃烧性能规定
- 格式:docx
- 大小:13.14 KB
- 文档页数:1
建筑外墙保温材料有什么要求?建筑外墙保温可采用结构保温一体化、内保温、外保温等系统。
一建筑采用结构保温一体化系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保温材料两侧应采用混凝土或砖等不燃烧材料,整体墙体的耐火极限应符合本规范的有关规定,且外侧墙体的厚度不应小于50mm或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
2 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2级。
二建筑采用内保温系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人员密集场所,其内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其他内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1级。
2 保温材料应采用不燃材料做防护层,其厚度不应小于10mm。
三建筑采用外保温系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建筑外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2级,禁止采用B3级保温材料。
采用外保温系统的建筑基层墙体或屋顶,其耐火极限应符合现行规范的有关规定。
2 非幕墙式建筑的外保温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1)商场、宾馆、公共娱乐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医院、养老院、托儿所、幼儿园、小学校等建筑,建筑高度大于等于50 m的其他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2)建筑高度大于等于24m、小于50m的其他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1级,每层应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3)建筑高度小于24m的其他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2级,每层应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4)保温材料应采用不燃材料做防护层。
首层防护层的厚度不应小于15mm,其他防护层的厚度不应小于10mm。
5)除应采用A级保温材料的建筑外,当建筑外保温系统采用不同于上述规定的其它构造方式或新材料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对该外墙外保温系统的防火性能进行试验,并达到合格判定标准。
3 幕墙式建筑的外墙外保温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1)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如DY无机活性墙体隔热保温材料);2)幕墙与基层墙体、窗间墙、窗槛墙、裙墙等之间的空间,应在每层楼板处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4 建筑屋面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1级。
屋顶与外墙交界处、屋顶开口部位四周的保温层,应采用宽度不小于500mm的A级保温材料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 1 -
我国国家标准GB8624-97将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分为以下几种等级:
1、A 级:不燃性建筑材料:几乎不发生燃烧的材料。
2、B1级:难燃性建筑材料:难燃类材料有较好的阻燃作用。
其在空气中遇明火或在高温作用下难起火,不易很快发生蔓延,且当火源移开后燃烧立即停止。
3、B2级:可燃性建筑材料:可燃类材料有一定的阻燃作用。
在空气中遇明火或在高温作用下会立即起火燃烧,易导致火灾的蔓延,如木柱、木屋架、木梁、木楼楼梯等。
4、B3级:易燃性建筑材料:无任何阻燃效果,极易燃烧,火灾危险性很大。
外墙保温材料根据防火等级进行划分的材料:
1、燃烧性能为A 级的保温材料:岩棉、玻璃棉、泡沫玻璃、泡沫陶瓷、发泡水泥、闭孔珍珠岩等
2、燃烧性能为B1级的保温材料:特殊处理后的挤塑聚苯板(XPS)/特殊处理后的聚氨酯(PU)、酚醛、胶粉聚苯粒等
3、燃烧性能为B2级的保温材料:模塑聚苯板(EPS)、挤塑聚苯板(XPS)、聚氨酯(PU)、聚乙烯(PE)等。
市消防:民用建筑外墙保温层不得使用可燃材料外墙保温材料多次引发大火成隐患,市消防根据公安部《通知》出台新规上海胶州教师公寓火灾、沈阳皇朝万鑫大厦大火以及我市中环国际广场大火……这些重特大火灾的发生都与建筑外墙保温材料有关。
近日,公安部对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消防监督管理发出通知,要求加大监管,提高民用建筑外墙保温材料耐火性能等级。
前天,我市消防部门根据通知精神做出规定:自即日起所有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升级为A级不燃材料,对已审批但未开工建设的工程,要求更改设计,重新报审。
外墙保温材料成危害性很大的火灾隐患去年的上海“11·15”外墙保温材料引发大火的惨痛教训还历历在目,紧接着今年2月3日零时13分,位于沈阳最繁华的青年大街黄金地段上的皇朝万鑫国际大厦B座公寓楼发生火灾,该场大火直到当日9时许才被成功扑灭,五星级酒店已面目全非。
事故原因是燃放烟花爆竹引燃大楼外墙保温材料引发大火。
而在此之前我市中环国际广场、哈尔滨经纬360度双子星大厦、济南奥体中心、北京央视新址附属文化中心着火也都与外墙保温材料有关。
“综观近年来的火灾,建筑物使用易燃可燃外墙保温材料已成为一类新的、危害性很大的火灾隐患,并且呈多发势头。
”市公安消防局副局长高景峰表示,建筑物外墙保温层,是用保温材料将建筑物包裹起来,达到保温隔热等环保功能。
一旦这些材料被点燃,整栋建筑物就像被包裹起来燃烧,扑救难、破坏性大,楼内人员逃生困难。
多场大火惨痛教训告诉我们,这类火灾危害性很大,相关部门正在制定有关标准,确保建筑物消防安全。
近日公安部消防局下发《关于进一步明确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消防监督管理有关要求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在新标准出台之前,消防先行加大监管,把好火灾防控源头,遏制火灾高发。
我市民用建筑外墙保温材料升级为不燃材料据了解,《通知》规定,在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和消防验收范围内设有外保温材料的民用建筑,要将建筑外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纳入审核和验收内容。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最全面对比讲解
新版国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以下简称新《建规》出台,自2015年5月1日起实施。
新《建规》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以下简称《建规》)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以下简称《高规》)相比,有哪些变化呢?
新《建规》11大变化
1.合并了《建规》和《高规》,调整了两项标准间不协调的要求,将住宅建筑的分类统一按照建筑高度划分;
2.增加了灭火救援设施章节,完善了有关灭火救援的要求;
3.将消防设施的设置独立成章,并完善有关内容;
4.原有木结构民用建筑单成章,并可用于工业建筑中;
5.取消消防给水系统和防排烟系统设计两章,分别由相应的国家标准作出规定,即《消规》、《喷规》...等有关专用标准;
6.补充了建筑外保温系统的防火要求
7.适当提高了高层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高层民用建筑的防火技术要求
8.补充了利用有顶步行街进行安全疏散时的防火要求;调整、补充了建材、家具、灯饰商店和展览厅的设计人员密度;
9.补充了地下仓库、物流建筑、大型可燃气体储罐(区)、液氨储罐、液化天然气储罐的防火要求,调整了液氧储罐等的防火间距;
10.完善了防止建筑火灾竖向或水平蔓延的相关要求
11.新增附录:《建筑高度和建筑层数的计算法》《防火间距的计算方法》《各类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的防火设计要求》。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由公安部四川消防科学研究所会同有关单位进行了局部修订,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于2015年5月1日实施,《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同时废止。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内容,欢迎阅读!就跟随店铺一起去了解下吧,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店铺!一、法律说明现批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1995年11月1日起施行。
原《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45—82同时废止。
二、总则1.0.1 为了防止和减少高层民用建筑(以下简称高层建筑)火灾的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的安全,制定本规范。
1.0.2 高层建筑的防火设计,必须遵循“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针对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的特点,立足自防自救,采用可靠的防火措施,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1.0.3 本规范适用于下列新建、扩建和改建的高层建筑及其裙房:1.0.3.1 十层及十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1.0.3.2 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公共建筑。
1.0.4 本规范不适用于单层主体建筑高度超过24m的体育馆、会堂、剧院等公共建筑以及高层建筑中的人民防空地下室。
1.0.5 当高层建筑的建筑高度超过250m时,建筑设计采取的特殊的防火措施,应提交国家消防主管部门组织专题研究、论证。
1.0.6 高层建筑的防火设计,除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的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
三、耐火等级3.0.1高层建筑应根据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扑救难度等进行分类。
并应符合表3.0.1的规定。
3.0.2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应分为一、二两级,其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不应低于表3.0.2的规定。
各类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可按附录A确定。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5随着人们对建筑安全的意识日益提高,建筑防火设计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5是我国建筑领域的一项重要法规,它对建筑防火设计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和规范。
本文将从规范的意义、规范的内容、规范的贯彻执行等方面对此进行探讨。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5的意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5是根据《消防法》、《建筑法》等法律法规制定的,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
建筑火灾会对人们的人身和财产造成极大的伤害和损失,而规范的制定和实施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的防火性能,降低火灾发生的风险和危害。
因此,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5的意义在于加强防火安全意识,规范建筑设计和施工行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利益。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5的内容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5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建筑材料和构造防火要求。
建筑防火性能与建筑材料和构造有很大的关系,因此,规范要求建筑材料和构造必须符合防火标准,如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隔墙的防火隔离性能等。
2.建筑防火设施要求。
建筑防火设施是建筑防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要求建筑必须配备相应的防火设施,如消火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
3.建筑条件限制。
规范对建筑的使用和条件也作出了限制,如禁止在建筑物内存储易燃易爆品等。
4.建筑防火组织管理。
建筑防火组织管理是建筑防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要求每个建筑必须制定防火应急预案、定期演练等。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5的贯彻执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5的制定是为了加强建筑防火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规范的贯彻执行是非常重要的。
要达到规范的预期效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建筑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规范的重要性,并按照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
2.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监管,确保企业严格按照规范进行设计和施工。
3.社会各界要加强防火知识宣传,提高人们的防火安全意识,做到“消防安全人人有责”。
4.在规范实施过程中,要逐步完善规范体系,提升规范的操作性和实际效果。
建筑外墙保温与外墙装饰防火建筑保温.主要从建筑外围护结构上采取措施,减少建筑室内热就向室外散发,对创它在创造合适的室内热环境和节约能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此外,建筑保温还要从房间朝向、单体建筑的平面和体型设计,以及建筑群的总体布置等方面加以综合考虑。
建筑墙体保温,是指将保温、装饰材料等按一定方式复合在一起,对墙体起到隔热保温作用的措施。
建筑保温材料一般是指导热系数小于或等于0. 2W/ (m・K)的材料。
一、建筑保温和外墙装饰的火灾危险性建筑外墙保温材料是否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等有机保温材料,可能添加卤系阻燃剂,它们在火灾中由于不完全燃烧和热解会产生很多的烟尘和CO、HCN等有毒气体。
外墙保温材料质量不达标或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施工,造成的火灾危害将不堪设想。
近年来.建筑物内由易燃和可燃外墙保温材料引起的火灾呈上升趋势.全国相继发生了多起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火灾事故.造成严重人员伤V和财产损失。
在建筑防火方面.建筑易燃可燃外保温材料已成为一类新的火灾隐患.这一情况必须引起重视,并加强防范。
从不少损失重大、教训惨痛的典型火灾案例的分析中都可以发现,外墙保温可燃材料的三维燃烧是火灾迅速蔓延和重大火灾损失的主要原因。
在火灾发生时,保温材料是火灾现场的燃烧物,是燃烧过程中大量烟雾和有毒气体的来源.其形成立体燃烧的结果是造成生命和财产的重大损失.如果建筑为高层建筑.则会给逃生和救援带来极大的闲难。
二、建筑保温和外墙装饰材料燃烧性能的分类和试验方法建筑保温和外墙装饰材料燃烧性能的分类和试验方法见第三章。
根据材料的燃烧性能,建筑外墙保温材料可分为三类:(1)以矿棉和岩棉为代表的无机保温材料.通常认定为不燃材料。
(2)以胶粉聚苯乙烯颗粒保温浆料为代表的有机-无机复合保温材料.通常认定为难燃性材料。
(3)以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包括EPS板和XPS板)、硬质聚氨酯和改性酚醛树脂代表的有机保温材料,通常认定为可燃材料。
三、建筑外墙保温与外墙装饰防火规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对建筑外墙保温与外墙装饰防火作了明确规定・在建筑防火设计中应严格遵守,以确保建筑消防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保温材料质量规定1. 总则为了加强建筑保温材料质量的管理,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2. 术语和定义2.1 建筑保温材料指用于建筑物体围护结构中,具有保温隔热性能的材料。
包括有机保温材料、无机保温材料和复合保温材料。
2.2 有机保温材料指以有机高分子材料为主要原料,具有保温隔热性能的材料,如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聚氨酯泡沫塑料等。
2.3 无机保温材料指以无机材料为主要原料,具有保温隔热性能的材料,如岩棉、玻璃棉等。
2.4 复合保温材料指由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复合而成的保温材料,如有机-无机复合保温板等。
3. 质量要求3.1 一般要求建筑保温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具备合格证明文件和产品标签,标明名称、型号、规格、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信息。
3.2 性能要求建筑保温材料的性能应满足以下要求:1. 保温隔热性能: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材料热工性能试验方法》GB/T 10294的有关规定。
2. 防火性能: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GB 8624的有关规定。
3. 力学性能: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材料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T 50081的有关规定。
4. 耐久性能: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材料耐久性能试验方法》GB/T 50374的有关规定。
5. 其他性能:应满足建筑工程特殊要求,如防水、防潮、抗菌、透气等。
4. 检测和认证4.1 检测建筑保温材料的生产企业和使用单位应按国家标准的要求,对保温材料的性能进行检测,并保存检测报告。
4.2 认证建筑保温材料的生产企业和使用单位可自愿申请产品质量认证,认证机构应按照认证规则进行评审,符合条件的颁发认证证书和标志。
5. 管理和监督5.1 生产企业管理生产企业应建立健全产品质量管理制度,保证生产过程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产品质量合格。
3、屋顶外表层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将保温层完全覆盖。
五、金属夹芯复合板材的防火要求金属夹芯复合保温板材,其保温芯材应采用岩棉、矿棉、玻璃棉等无机材料或其他不燃烧材料保温芯材。
六、建筑外保温的施工要求1、保温板材进场后,不宜露天存放,并应远离火源;露天存放时,保温板材应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
2、保温板材应在电焊等工序结束后进行铺设。
确需在保温板材铺设后进行电焊等工序的,将电焊部位周围应采用防火毯进行防火保护,或在可燃保温材料上涂刷水泥砂浆等不燃保护层进行保护。
3、不得直接在保温板材上进行防水材料的热熔、热粘结法施工。
修改意见请发送至bzgf@。
quskypeking_669发贴: 34332009-06-20 00:43自熄性聚苯板算可燃保温材料吗?quskypeking_669发贴: 34332009-06-20 00:50现在有的地区已经开始拿这个文中的内容来指导项目了。
quskypeking_669发贴: 34332009-06-20 00:51防火隔离带的宽度高于―全国措施--节能专篇--建筑(2007)‖321.建筑JACKY2009-06-20 09:41发贴: 635 个人感觉水平防火隔离带的宽度在外墙保温材料―轰燃‖面前显得无能为力,即便是高规的―1.2米窗槛墙‖也无济于事,根据―振利‖的实验显示,外墙保温―轰燃‖的主要原因是外墙保温材料与基层墙体之间的空隙内的空气助燃,故要求外墙保温材料的―满粘‖消除空气层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但是现在传统的―聚苯本薄抹灰‖外墙保温系统实现―满粘‖的难度又是相当大的,因此―振利‖提出了聚苯板复合聚苯胶粉颗粒保温砂浆贴砌的做法,此法虽解决了空气层的问题,但随之又出现了胶粉聚苯颗粒保温砂浆难以干燥、冻融破坏的问题……外墙保温防火真是任重而道远啊。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建筑JACKY发贴: 6352009-06-20 09:44另,关于―振利‖公司的外墙保温防火实验的录像资料,可致电―振利‖公司索取。
新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解读新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解读新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已于2015年5月正式实施,新版“新”在哪?如何更好执行?原公安部消防局法规标准处处长马恒(《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主要编写成员之一)做了如下解读。
就跟随店铺一起去了解下吧,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店铺!新规实施后的住宅建筑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程必须按照新规执行,若之前已通过消防机构审核或者备案的工程可按照原来的旧规范执行。
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相比,本规范主要有以下变化:1.合并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调整了两项标准间不协调的要求,将住宅建筑的分类统一按照建筑高度划分;2.增加了灭火救援设施和木结构建筑两章,完善了有关灭火救援的要求,系统规范了木结构建筑的防火要求;3.补充了建筑外保温系统的防火要求;4.将消防设施的设置独立成章并完善有关内容;取消消防给水系统和防烟排烟系统设计的要求,分别由相应的国家标准作出规定;5.适当提高了高层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高层民用建筑的防火技术要求;6.补充了利用有顶步行街进行安全疏散时的防火要求;调整、补充了建材、家具、灯饰商店和展览厅的设计人员密度;7.补充了地下仓库、物流建筑、大型可燃气体储罐(区)、液氨储罐、液化天然气储罐的防火要求,调整了液氧储罐等的防火间距;8.完善了防止建筑火灾竖向或水平蔓延的相关要求。
专家对于新规范的解读如下:1、关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与《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合并,两本规范的某些条文规定不一致,有的是合理的,因为《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强调“外救”,《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强调“自救”。
如:屋顶消防水箱的容积、水箱的设置高度,《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强调水箱储存10分钟消防用水量;《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是按照建筑物的性质和标准确定水箱容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