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第三学期《药物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111.50 KB
- 文档页数:12
第一章绪论(一)A型题1、药物分析是药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的目的是A、提高药物分析的研究水平B、提高药物的经济效益C、保证药物的绝对纯净D、保证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E、提高药效的疗效2、我国现行的国家药品质量标准是A、《中国药典》B、《局颁药品标准》C、《临床研究用药品质量标准》D、A和B项E、A、B、C三项均是3、关于药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药典是判断药品质量的准则,具有法律作用B、国家颁布的药典所收载的药品,一般称为法定药C、凡是药典收载的药品,如其质量不符合药典的要求均不应使用D、生产企业必须按规定的工艺生产法定药E、药典收载的药物的品种和数量是永久不变的4、关于中国药典的叙述,最确切的是A、是收载所有药品的法典B、是一部药物词典C、是我国制定的药品质量标准的法典D、是由国家统编的重要技术参考书E、是从事药品生产、使用、科研及药学教育的唯一依据5、关于药典的性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是由国家统一编制的重要技术参考书B、是从事药物生产、使用、科研及药学教育的唯一依据C、是国家记载药品质量标准的国家法典,具有法律作用D、药典未收载的药物品种,一律不准生产、销售和使用E、药典已收载的药物品种,地方可根据地区的情况作适当处理6、对10%葡萄糖注射液进行分析检验,其结果仅含量测定不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中所规定的要求,则该品为A、合格药品B、优等品C、二等品D、三等品E、不合格药品7、《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称取0.1g”系指A、称取重量可为0.05~0.15gB、称取重量可为0.06~0.14gC、称取重量可为0.07~0.13gD、称取重量可为0.08~0.12gE、称取重量可为0.09~0.11g8、药品的鉴别是证明A、未知药物的真伪B、已知药物的真伪C、已知药物的疗效D、药物的纯度E、药物的稳定性9、用移液管量取的25ml溶液,应记成A、25mlB、25.0mlC、25.00mlD、25.000mlE、25ml±1ml10、精密度是指A、测量值与真值接近的程度B、同一个均匀样品,经多次测定所得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C、表示该法测量的正确性D、在各种正常实验条件下,对同一样品分析所得结果的准确程度E、表示该法能准备测定供试品的最低量11、取样要求,当样品数为X时一般应按A、X≤300时,按X的1/30取样B、X≤300时,按X的1/10取样C、X≤3时,只取1件D、X≤3时,每件取样E、X﹥300件时,随便取样12、药品检验的工作程序A、性状、检查、含量测定、检验报告B、性状、检查、含量测定、原始记录C、检品审查、取样、检验(性状观测、鉴别、检查、含量测定)、记录和报告D、取样、鉴别、检查、含量测定E、性状、鉴别、含量测定、报告(二) B型题[13—16]A、JPB、BPC、USPD、Ch.PE、Ph.Eur13、《中国药典》英文缩写为 D14、《英国药典》英文缩写为B15、《日本药局方》英文缩写为 A16、《美国药典》英文缩写为C(三)X型题17、药物分析是研究化学结构已经明确的合成药物或天然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主要包括A、药物结构分析B、药物成品的化学检验C、药物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D、药物贮藏过程的质量考察E、药物营销过程的质量分析18、评价药物的质量主要包括A、药物的纯度B、药物的贮藏C、药物的剂型D、药物的毒副作用E、药物的疗效19、《中国药典》2005年版第二部收载的药品有A、抗生素B、化学药品C、生物制品D、生化药品E、中药成方制剂20、用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原料药时,要求碘量法应验证的主要项目有A、专属性B、定量限C、精密度D、准确度E、线性21、进行药品检验时,要从大量药品中取出少量样品应考虑取样的A、多样性B、真实性C、代表性D、科学性E、选择性第二章物理常数测定法(一)A型题1、下列不属于物理常数的是A、相对密度B、黏度C、比旋度D、折光率E、旋光度2、相对密度测定法中的比重瓶法适合于测定A、不挥发或挥发性很小的液体药物B、固体药物C、易挥发的液体药物D、气体药物E、受热晶型易改变药物3、用韦氏比重秤测定相对密度时,当500mg的砝码放在第5格上时读数为A、0.5B、0.05C、0.005D、0.0005E、0.000054、测定易挥发、易燃液体的馏程时,加热方法应选用A、煤气灯加热B、电炉加热C、酒精灯加热D、恒温水浴加热E、直接火焰加热5、测定熔点在80℃以下固体药物熔点时,可选用下列哪种物质做传温液A、水B、硅酮C、液状石蜡D、乙醇E、丙酮6、折光率测定时,通常情况下,当温度升高时折光率A、不变B、开始时升高,然后降低C、升高D、降低E、开始降低然后升高7、药物在水溶液中的折光率校正公式为A、n T D=n t D+0.0001(T-t)B、n T D=n t D+0.0001(t-T)C、n T D=n t DD、n T D=n t D+0.0001E、n T D= 0.0001(t-T)8、《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的液体的相对密度是指A、20℃时,某物质的密度与水的密度之比B、18℃时,某物质的密度与水的密度之比C、22℃时,某物质的密度与水的密度之比D、30℃时,某物质的密度与水的密度之比E、15℃时,某物质的密度与水的密度之比9、熔点是指固体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加热A、开始初熔时的温度B、固体刚好熔化一半时的温度C、分解时的温度D、开始初熔至全熔时的温度E、被测物晶型转化时的温度10、《中国药典》2005年版表示物质的旋光性常用的物理常数是A、比旋度B、旋光度C、液层厚度D、波长E、溶液浓度11、《中国药典》2005年版対药物进行折光率测定时,采用的光线是A、日光B、钠光D线C、紫外光线D、红外光线E、可见光线12、在药物分析中,测定药物的折光率主要是为了A、测定药物的化学结构B、测定药物的浑浊程度C、检查水分影响D、测定药物黏度的大小E、用以鉴别药物和检查药物的纯度13、比旋度是指A、偏振光透过长1cm且每1ml中含旋光物质1g的溶液,在一定波长与温度下测定的旋光度B、偏振光透过长1dm且每10ml中含旋光物质1g的溶液,在一定波长与温度下测定的旋光度C、偏振光透过长1dm且每1ml中含旋光物质1g的溶液,在一定波长与温度下测定的旋光度D、偏振光透过长1dm且每100ml中含旋光物质1g的溶液,在一定波长与温度下测定的旋光度E、偏振光透过长1cm且每100ml中含旋光物质1g的溶液,在一定波长与温度下测定的旋光度14、黏度的大小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当温度越高A、开始时升高,然后降低B、黏度越高C、黏度越小D 、开始降低然后升高E 、不变15、20℃时水的折光率是A 、1.3316B 、1.3325C 、1.3305D 、1.3313E 、1.333016、熔点测定有三种方法,主要因为A 、供试品的溶解度不同B 、供试品的固体状态不同C 、供试品量的多少不同D 、供试品的熔点不同E 、供试品的分子量不同17、物理常数不可用于A 、鉴别官能团B 、测定含量C 、检查纯度D 、鉴别真伪E 、测定平均分子量(二) B 型题[18—22]A 、测定挥发性小或不挥发的液体的相对密度B 、液体物质的鉴别C 、受热不分解的固体药物鉴别D 、旋光物质的鉴别或含量测定E 、高分子的液体物质的鉴别18、黏度测定可用于 E19、旋光度法可用于 D20、比重瓶法可用于 A21、熔点测定法可用于 C22、馏程测定法可用于 B[23—26]A 、pa ·sB 、2m m /sC 、[ ]D 、[α]t DE 、n t D23、折光率 E24、动力黏度单位 A25、运动黏度单位 B26、比旋度 D (三) X 型题27、影响旋光度测定的因素包括A 、浓度B 、温度C 、压强D 、波长E 、液层厚度28、平氏粘度计可用于测定A 、运动粘度B 、动力黏度C 、特性黏度D 、比旋度E 、扭力矩29、影响折光率测定的因素有A 、浓度B 、温度C 、压强D 、波长E 、溶剂第三章 药物的杂质检查(一) A 型题1、药物杂质检查的目的是A、控制药物的纯度B、控制药物疗效C、控制药物的有效成分D、控制药物的毒性E、检查生产工艺的合理性2、检查药物中氯化物时,为排除某些弱酸盐的干扰,应加入一定量的A、稀氨液B、硫酸C、稀硫酸D、稀硝酸E、稀盐酸3、对照法检查药物中的氯化物,氯化物的最大允许量存在于A、供试品中B、供试品溶液中C、标准氯化钠溶液中D、对照溶液中E、白色浑浊中4、检查硫酸盐时,对照溶液的制备是用A、NaCl溶液B、标准NaCl溶液C、氯化钡溶液D、K2SO4溶液E、标准的K2SO4溶液5、检查硫酸盐杂质时,一般取用标准硫酸钾溶液(100μg/ml)1~5ml,其原因是A、沉淀反应完全B、避免弱酸盐干扰C、所产生的浑浊梯度明显D、所产生的梯度最浓E、药物中硫酸盐杂质的量均在此范围内6、检查铁盐时,要求酸性条件的原因是A、防止Fe+3还原B、防止Fe+3的水解C、提高反应灵敏度D、使生成颜色稳定E、防止Fe+3与Clˉ形成配位化合物7、检铁盐的方法中,加入氧化剂过硫酸铵的作用是A、防止Fe+3的水解B、防止Fe+2变成Fe+3C、将存在的Fe+2氧化成Fe+3D、增加[Fe(SCN)6]-3稳定性 E、加快生成[Fe(SCN)6]-3的速度8、以硫代乙酰胺为显色剂检查重金属,供试品溶液调整的最佳pH值是A、1.5B、3.5C、6.5D、8.5E、11.59、炽灼残渣如需留作重金属检查时,炽灼温度应采用A、800℃以上B、700~800℃C、600~700℃D、500~600℃E、500℃以下10、在古蔡法检砷装置中,装入醋酸铅棉花的目的是A、吸收多余的氢气B、吸收氯化氢气体C、吸收硫化氢气体D、吸收砷化氢气体E、吸收二氧化碳气体11、用古蔡法检砷时,和溴化汞试纸作用生成砷斑的化合物是A、HgBr2 B、SnCl2C、KID、AsH3E、AsH(HgBr)212、古蔡法检砷中,加入碘化钾和氯化亚锡的主要目的是A、将As+5还原为As+3B、将As+3还原为As+5C、排除硫酸物的干扰D、延缓氢气的产生E、以上个性都不对13、检查氯化钠的酸碱度,采用的方法是A、酸碱滴定法B、指示剂法C、pH值测定法D、广泛pH值试纸法E、以上都不对14、检查硫酸阿托品中的莨菪碱,采用的方法是A、测定旋光度B、测定吸光度C、测定折光率D、测定熔点E、测定酸碱度15、TLC供试品溶液自身稀释对照法检查杂质,所用的对照溶液是A、杂质对照品溶液B、浊度标准液C、标准比色液D、供试品溶液E、供试品溶液的稀释液16、TCL供试品溶液自身稀释对照法检差杂质,若要杂质限量符合规定,则供试品溶液杂质斑点的颜色应不深于A、对照品杂质斑点颜色B、对照溶液主斑点颜色C、供试品溶液主斑点颜色D、供试品溶液杂质斑点颜色E、对照药材杂质斑点颜色17、检查肾上腺素中的肾上腺酮,采用的方法是A、薄层色谱法B、纸色谱法C、分光光度法D、旋光法E、折光法18、下列关于硫化物检查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硫化物与盐酸作用产生硫化氢气体B、检查装置与砷盐检查中的古蔡法相同C、导气管中不装入醋酸铅棉花D、硫化氢与醋酸铅试纸产生“硫斑”E、检查时需要加入无砷锌粒(二) B型题[19—23]A、硝酸银试液作沉淀剂B、氯化钡溶液作沉淀剂C、硫代乙酰胺试液作显色剂D、硫氰酸铵溶液作显色剂E、溴化汞试纸作显色剂19、重金属检查 C20、氯化物检查 A21、硫酸盐检查 B22、铁盐检查 D23、砷盐检查 E[24—28]A、有色杂质B、不溶性杂质C、遇硫酸呈色的有机杂质D、金属的氧化物或盐类E、水份24、易碳化物检查法是检查 C25、澄清度检查法是检查 B26、炽灼残渣检查法是检查D27、溶液颜色检查法是检查A28、干燥失重检查法是检查E(三)X型题29、药物中的杂质一般来源于A、生产过程B、使用过程C、贮存过程D、体内过程E、附加剂30、检查药物中的氯化物杂质,需要用下列哪些试剂A、稀盐酸B、稀硫酸C、稀硝酸D、硝酸银试液E、标准氯化钠溶液31、检查药物中重金属杂质,常用的显色剂有A、硫化铵B、硫化钠C、硫酸钠D、硫代硫酸钠E、硫代乙酰胺32、《中国药典》2005年版收载的古蔡法检查砷的基本原理是S气体A、与锌、酸作用生成H2B、与锌、酸作用生成AsH3气体C、产生的气体遇醋酸铅棉花产生砷斑D、比较供试品砷斑与标准品砷斑的面积大小E、比较供试品砷斑与标准品砷斑的颜色强度33、费休试液由下列哪些试剂组成A、碘B、溴C、二氧化硫D、吡啶E、甲醛34、澄清度检查时,配制浊度标准液所用的试剂是A、硫代乙酰胺B、硫酸肼C、硫酸铜D、乌洛托品E、水合氯醛35、盐酸吗啡中检查罂粟酸,取本品一定量加水溶解后,加稀盐酸及三氯化铁试液,不得显红色,该杂质检查的方法为A、物理法B、化学法C、灵敏度法D、对照法E、利用药物与杂质化学性质上的差异第四章醇、酚、醚、醛、酮类药物的分析(一)A型题1、某药物水溶液,加入氢氧化钠试液和碘试液,即发生碘仿的臭气,并生成黄色沉淀,该药物是A、乙醇B、甘油C、甘露醇D、山梨醇E、二巯基丙醇2、甘露醇的鉴别方法之一为在一定条件下,加入酰化剂反应,通过测定衍生物熔点进行鉴别试验,此酰化剂为A、乙醇B、丙醇C、醋酐D、甘油E、乙醇3、《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二巯基丙醇的含量测定方法为A、酸碱滴定法B、非水溶液滴定法C、沉淀滴定法D、碘量法E、高碘酸钠法或高碘酸钾法4、某药物水溶液,加三氯化铁试液,既显蓝紫色,该药物是A、苯酚B、甲酚C、乙醇D、甘油E、甘露醇5、某药物饱和水溶液,加三氯化铁试液,即显易消失的蓝紫色,该药物是A、苯酚B、甲酚C、乙醇D、甘油E、甘露醇6、某药物水溶液,加溴试液,即生成瞬即溶解的白色沉淀,但溴试液过量时,即生成持久的沉淀,该药物是A、苯酚B、乙醇C、甘油D、山梨醇E、甲酚7、某药物饱和水溶液,加溴试液,即析出淡黄色的絮状沉淀,该药物是A、苯酚B、乙醇C、甘油D、山梨醇E、甲酚8、某药物水溶液,加盐酸,即发生白色乳浊,加热煮沸数分钟,析出油状液,放冷,凝固成白色蜡状固体,该药物是A、乙醇B、甲酚C、盐酸苯海拉明D、乌洛托品E、扑米酮9、盐酸苯海拉明加盐酸分解,其结构中的醚键断裂,生成水溶性较小的化合物用于鉴别,该化合物是A、甲醇B、二苯甲醇C、乙醇D、甘油E、二甲氨基乙醇10、麻醉乙醚检查过氧化物时,采用的试液是A、硝酸银试液B、氢氧化钠试液C、碘化钾-淀粉试液D、三氯化铁试液E、碱性酒石酸酮试液11、《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盐酸苯海拉明的含量测定方法是A、酸碱滴定法B、非水溶液滴定法C、沉淀滴定法D、碘量法E、高碘酸钠法或高碘酸钾法12、某药物水溶液,加氢氧化钠试液,溶液显浑浊,加温后成澄明的两液层,并发生三氯甲烷的臭气,该药物是A、甘油B、甲酚C、盐酸苯海拉明D、水合氯醛E、乌洛托品13、某药物加稀硫酸溶解后,加热,产生甲醛的特臭,能使润湿的氨制硝酸银试纸显黑色,再加过量的氢氧化钠试液,产生氨臭,能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成蓝色,该药物是A、山梨醇B、苯酚C、麻醉乙醚D、水合氯醛E、乌洛托品14、《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水合氯醛的含量测定方法是A、剩余酸碱滴定法B、非水溶液滴定法C、沉淀滴定法D、碘量法E、高碘酸钠法或高碘酸钾法15、某药物加变色酸试液,置水浴上加热一定时间,即显紫色,该药物是A、麻醉乙醚B、盐酸苯海拉明C、扑米酮D、月桂氮卓酮E、吡喹酮(二) B型题[16—20]A、草酸盐B、还原糖C、醇合三氯乙醛D、过氧化物E、有关物质16、水合氯醛需检查的杂质是C17、甘露醇需检查的杂质是 A18、麻醉乙醚需检查的杂质是 D19、盐酸苯海拉明需检查的杂质是 E20、山梨醇需检查的杂质是B(三)X型题21、下列药物中采用高碘酸钠法或高碘酸钾法测定其含量的是A、乙醇B、甘油C、甘露醇D、山梨醇E、二巯基丙醇22、下列药物需检查不挥发杂质的有A、苯酚B、麻醉乙醚C、乙醇D、水合氯醛E、甲酚23、麻醉乙醚检查的杂质有A、酸度B、醛类C、过氧化物D、异臭E、不挥发物24、麻醉乙醚检查醛类杂质时,其条件有A、亚硫酸氢钠溶液B、淀粉指示液C、碘滴定液D、碳酸氢钠E、碘化钾25、与水合氯醛含量测定内容相关的条件有A、氢氧化钠滴定液B、酚酞指示液C、硫酸滴定液D、铬酸钾指示液E、硝酸银滴定液第五章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分析(一)A型题1、苯甲酸的钠盐水溶液与三氯化铁试液作用产生A、紫堇色B、紫红色C、赭色沉淀D、米黄色沉淀E、猩红色沉淀2、具有升华性的药物是A、苯甲酸B、苯甲酸钠C、丙磺舒D、泛影酸E、布美他尼3、鉴别泛影酸分子结构中有机碘的方法是A、直接加硝酸银试液B、置坩埚中,小火加热,即分解产生紫色的碘蒸汽C、纸色谱D、加热破坏后,加硝酸银试液E、加盐酸破坏后,加硝酸银试液4、泛影酸中检查项目不包括A、游离碘B、卤化物C、碘化物D、氨基化合物E、有机碘化合物5、《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采用双相酸碱滴定法测定含量的药物是A、苯甲酸B、阿司匹林C、水杨酸D、苯甲酸钠E、布洛芬6、苯甲酸和水杨酸理化性质很相似,若需验证苯甲酸中是否混有水杨酸,可予以检查的试剂是A、溴试液B、三氯化铁试液C、硝酸银试液D、氢氧化钠试液E、A项和B项7、用双相酸碱滴定法测定苯甲酸钠含量时,选用的指示剂是A、结晶紫B、酚酞C、甲基橙D、甲基红E、甲酚红8、《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泛影酸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A、重氮化法B、碘量法C、双相酸碱滴定法D、非水滴定法E、银量法9、阿司匹林中检查水杨酸,是利用杂质与药物的A、溶解性差异B、化学性质的差异C、熔点差异D、对光的吸收性差异E、旋光性差异10、阿司匹林与碳酸钠试液共热,放冷后用稀硫酸酸化,析出的白色沉淀是A、乙酰水杨酸B、醋酸C、水杨酸钠D、水杨酸E、苯甲酸11、阿司匹林片及肠溶片含量测定时,为避免枸橼酸、水杨酸、醋酸等干扰应选用A、直接酸碱滴定法B、水解酸碱滴定法C、双相酸碱滴定法D、置换酸碱滴定法E、两步酸碱滴定法12、对氨基水杨酸中的特殊杂质是A、间氨基苯酚B、氨基酚C、苯酚D、氨基化合物E、水杨酸13、氯贝丁酯可发生异羟肟酸铁反应,是其因结构中含有A、酯键B、羧基C、有机氯D、醚E、苯环(二) B型题[14—18]A、三氯化铁反应B、异羟肟酸铁反应C、重氮化-偶合反应D、有机碘反应E、水解反应14、阿司匹林极易发生E15、鉴别泛影酸用 D16、鉴别水杨酸用A17、鉴别布洛芬用B18、鉴别对氨基水杨酸钠中的芳香第一胺用C[19—23]A、双相酸碱滴定法B、亚硝酸钠法C、银量法D、两步酸碱滴定法E、高效液相色谱法19、阿司匹林栓的含量测定采用E20、阿司匹林片的含量测定采用D21、泛影酸的含量测定采用C22、对氨基水杨酸钠的含量测定采用B23、苯甲酸钠的含量的测定采用A[24—28]A、阿司匹林B、对氨基水杨酸钠C、氯贝丁酯D、布美他尼E、泛影酸24、水杨酸是【A】中特殊的杂质25、氨基化合物是【 E】中特殊的杂质26、芳香第一胺是【D】中特殊的杂质27、间氨基酚是【B】中的特殊杂质28、对氯酚是【C】中的特殊杂质(三)X型题29、采用两步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片含量的目的是A、消除所加稳定剂(枸橼酸或酒石酸)的干扰B、消除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干扰C、消除水解产物(水杨酸、醋酸)的干扰D、消除空气中氧气的干扰E、便于操作30、能与三氯化铁试液产生颜色反应的药物有A、水杨酸B、丙磺舒C、苯甲酸D、阿司匹林E、对氨基水杨酸钠31、需检查游离水扬酸的药物有A、阿司匹林B、布洛芬C、苯丁酸氮芥D、苯甲酸E、羟苯乙酯32、采用异羟肟酸铁反应鉴别的药物有A、水杨酸B、苯甲酸钠C、氯贝丁酯D、布洛芬E、阿司匹林33、《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含量的药物有A、泛影酸B、苯甲酸C、阿司匹林D、水杨酸E、苯甲酸钠第六章胺类药物的分析(一)A型题1、下列药物中,可以发生重氮化-偶合反应的是A、盐酸克仑特罗B、肾上腺素C、苯佐卡因D、盐酸丁卡因E、盐酸利多卡因2、下列药物中,经水解后可以发生重氮化-偶合反应的是A、苯佐卡因B、肾上腺素C、对乙酰氨基酚D、盐酸普鲁卡因E、盐酸丁卡因3、在下列药物水溶液中,加入三氯化铁试液,即显蓝紫色,该药物应是A、苯佐卡因B、醋氨苯砜C、对乙酰氨基酚D、盐酸普鲁卡因E、盐酸利多卡因4、《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应检查的特殊杂质是A、对氨基酚B、对氨基苯甲酸C、对氨基苯乙酸D、氨基苯E、硝基苯5、《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肾上腺素应检查酮体,其检查的方法是A、比色法B、旋光法C、薄层色谱法D、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E、折光法6、《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含量测定的方法是A、旋光法B、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C、高效液相色谱法D、溴量法E、非水溶液滴定法7、1ml高氯酸滴定液(0.1mol/L)相当于【】mg的马来酸氯苯那敏(C16H19CIN2•C4H4O4,M﹦390.87)A、39.09B、19.54C、40.89D、20.44E、42.698、亚硝酸钠滴定法中,常加入溴化钾的作用是A、防止亚硝酸逸失B、增加亚硝酸钠的稳定性C、抑制生成的重氮盐分解D、避免温度的影响E、加快重氮化反映的速度9、用非水溶液滴定法测定盐酸丁卡因含量时,加入醋酸汞试液的目的是A、指示剂B、催化剂C、稳定剂D、消除盐酸的干扰E、增强丁卡因的碱性(二) B型题[10—13]A、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B、比色法C、薄层色谱法D、旋光法E、比浊法10、肾上腺素中特殊杂质酮体的检查方法是A11、对乙酰氨基酚特殊杂质有关物质的检查方法是C12、对乙酰氨基酚特殊杂质对氨基酚的检查方法是 B13、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中特殊杂质对氨基苯甲酸的检查方法是 C[14—18]A、亚硝酸钠滴定法B、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C、溴量法D、非水溶液滴定法E、旋光法14、盐酸去氧肾上腺素药物的含量测定是 C15、盐酸普鲁卡因的含量测定是A16、盐酸利多卡因的含量测定是 D17、盐酸布比卡因的含量测定是D18、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测定是B(三)X型题19、《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对乙酰氨基酚检查的特殊杂质有A、乙醇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B、有关物质C、对氨基酚D、对氨基苯甲酸E、苯胺20、鉴别盐酸普鲁卡因的反应有A、重氮化-偶合反应B、三氯化铁反应C、重金属离子反应D、水解反应E、氯化物反应21、鉴别肾上腺素的反应有A、重氮化-偶合反应B、三氯化铁反应C、甲醛-硫酸反应D、水解反应E、氧化反应22、测定马来酸氯苯那敏含量的方法有A、非水溶液滴定法B、银量法C、酸性染料比色法D、亚硝酸钠滴定法E、紫外分光光度法23、亚硝酸钠滴定法指示终点的方法有A、内指示剂法B、外指示剂法C、自身指示剂法D、永停滴定法E、电位滴定法24、下列药物中,可用三氯化铁反应鉴别的有A、对乙酰氨基酚B、盐酸普鲁卡因C、盐酸利多卡因D、肾上腺素E、盐酸异丙肾上腺素第七章巴比妥类药物的分析(一)A型题1、巴比妥药物属于A、镇静催眠药B、解热镇痛药C、麻醉药D、生物碱类药E、抗生素类药2、关于巴比妥类药物的结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具有同样的基本结构B、C2位的氧可被硫取代C、N1位和N3位可同时被取代D、C5位可被苯取代E、《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收载的主要是5,5-取代巴比妥类药物3、下列不属于巴比妥类药物性质的是A、具有紫外吸收B、具有弱酸性C、具有氧化性D、能溶解于稀碱溶液中E、可与酮吡啶试液形成配位化合物4、苯巴比妥钠与酮吡啶试液反应生成物是A、红色B、紫色C、绿色D、蓝色E、黄绿色5、硫喷托钠与酮吡啶试液反应生成物为A、红色B、紫色C、绿色D、蓝色E、黄绿色6、巴比妥类药物的基本结构为A、氨基醚B、对氨基苯甲酸C、丙二酰脲D、对氨基苯磺酰胺E、吡喹酮7、用硝酸银鉴别巴比妥类药物时的现象为A、开始无沉淀,最后出现沉淀B、开始有沉淀,沉淀最后消失C、开始出现沉淀,但很快消失,最后沉淀不在消失D、开始有少量沉淀,沉淀越来越多E、开始沉淀很多,沉淀越来越少8、苯巴比妥发生亚硝基化反应是因分子中具有A、胺基B、乙基C、甲基D、酰脲E、苯环9、在哪种溶液中,巴比妥类药物会产生明显的紫外吸收A、酸性溶液B、中性溶液C、碱性溶液D、乙醇溶液E、三氯甲烷溶液10、钠盐的焰色反应产生的焰色是A、黄绿色B、紫堇色C、绿色D、砖红色E、鲜黄色11、巴比妥类药物的酸度检查主要是检查A、制备过程中生成的丙二酰脲B、制备过程中反应不完全的丙二酰脲C、贮存过程中生成的丙二酰脲D、同类酸性杂质E、巴比妥酸12、《中国药典》2005年版中采用银量法测定苯巴比妥含量所用的指示剂是A、内指示剂法B、自身指示剂法C、电位指示法D、外指示剂法E、混合指示剂法13、下列药物中,可用碘试液进行鉴别的是A、巴比妥B、苯巴比妥C、异戊巴比妥D、司可巴比妥E、硫喷妥钠14、在碱性溶液中加铅离子生成白色沉淀,加热后,沉淀变黑,此药物是A、巴比妥B、苯巴比妥C、异戊巴比妥D、司可巴比妥E、硫喷妥钠15、下列药物中,能与氢氧化钠共沸放出氨气的是A、对乙酰氨基酚B、阿司匹林C、水杨酸D、苯巴比妥E、水合氯醛(二) B型题[16—20]A、酸碱滴定法B、银量法C、溴量法D、紫外分光光度法E、旋光法16、《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测定葡萄糖注射液含量采用 E17、《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测定苯巴比妥钠含量采用B18、《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测定注射用硫喷妥钠含量采用D19、《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测定司可巴比妥钠含量采用C20、《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测定阿司匹林采用A(三)X型题21、巴比妥类药物具有A、弱酸性B、水解性C、与硝酸银生成白色沉淀D、与酮吡啶试液生成有色物质E、具有紫外吸收22、巴比妥类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有A、银量法B、紫外分光光度法C、酸碱滴定法D、高锰酸钾发E、溴量法23、巴比妥类药物的特殊杂质检查项目有A、酸度B、中性或碱性物质C、乙醇溶液的澄清度D、对氨基苯甲酸E、水杨酸第八章磺胺类药物的分析(一)A型题1、下列磺胺类药物的鉴别反应中,属于芳香第一胺基性质的是A、成铜盐的反应B、重氮化-偶合反应C、红外分光光度法D、N4取代基的反应E、灼烧实验2、下列试验为判断磺胺类药物具有酸碱两性的方法是A、pH计B、酚酞指示液和甲基橙指示液C、广泛用pH试纸D、稀酸和稀碱液E、石蕊试纸。
《药物分析》学习指导(成人高等医学教育专升本)参考答案(部分)绪论一、填空题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国药典),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药品标准(/局颁标准)2. 研究、生产、供应、使用3. 《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定》(Good Laboratory Practices, GL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 GM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ood Supply Practices, GSP);《药品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ood Clinical Practices, GCP)4. 性状、真伪、均一性、纯度、安全性(和)有效性5. 化学、物理化学,(或)生物化学,研究与发展药品全面质量控制6. 安全,有效,质量可控7. 检验药品质量,药物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药物贮存过程的质量考察,临床药物分析工作8. 重要组成部分、法定技术标准(/依据)、水平重要标志9. 9;1953、1963、1977、1985、1990、1995、2000、2005、201010. Chinese pharmacopoeia (Ch.P)11. 工艺流程、反应历程、生物体内代谢过程(和)综合评价12. 评价药品安全性13. 生产的全过程、影响成品质量的关键工序14. 进、存、销,人员资格及职责15. 方案设计、组织实施、记录三、选择题(一)A型题1. A、2.D、3.D、4.D、5. D、6.B、7. E、8.E、9.C、 10. C、11. D、12.C、 13.E、 14.B、 15. A、(二)B型题1. D、2.B、3.E、4.A、5. C、6.B、7. D、8.A、9.C、 10. E、(三)X型题1. ABCDE、2.ADE、3. ABDE、4. BCD、5. ABCDE第一章一、填空题1.3,药材及饮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等;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和药用辅料;生物制品2.真伪、纯度(和)品质的质量要求;有效性(和)安全性3.凡例、正文、附录、索引4.共性问题5.名称及编排,项目与要求,标准品,对照品6.名称笔画顺序7.品名;分子式与分子量;来源或有机药物的化学名称;鉴别;检查;含量或效价测定;8.千分之一,百分之一,±10%9.取样,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出具检验记录与报告10.科学性、真实性(和)代表性11.安全性(和)有效性12.制剂通则、通用检测方法(和)指导原则13.主要作用与主要用途(或)学科的归属14.主药含量的多少、测定方法、生产过程15.化学、仪器(或)生物测定三、选择题(一)A型题1. E、2.B、3.E、4.B、5. C、6.A、7. C、8.B、9.C、 10. D、(二) B型题1. D、2.E、3.B、4.C、5. A、6.C、7.A 、8.E、9.B、10. B、11.D、 12.A、 13.E、 14.C、 15. B、16.E、 17.A、 18.D 19. C、20. E 21.D、 22.C、 23.B、 24.A(三)X型题1. ADE、2.BE、3. ABCE、4. ABCD、5. ABCDE6. ABCD7.ABCD8. ACE9. ABCDE 10.ABCDE第二章一、填空题1. 分子结构、理化性质2. 药物鉴别3. 外观、溶解度、物理常数4. 某一类药物5. 各种药物化学结构差异、具有相同化学结构部分的二、问答题1. (1)化学鉴别法:包括呈色反应鉴别法、沉淀反应鉴别法、荧光反应鉴别法、气体生成鉴别法等;(2)光谱鉴别法:紫外光谱鉴别法、红外光谱鉴别法等;(3)色谱鉴别法:薄层色谱鉴别法、高效液相色谱鉴别法、气相色谱鉴别法、纸色谱鉴别法等;(4)生物学方法2. 利用药物与一定化学试剂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一定现象的鉴别方式。
药物分析学习指导及答案第一章药物分析与药品质量标准一、基本要求1.掌握:药物分析的性质和任务,药品的定义和特殊性,药品质量和稳定性研究的目的与内容,药品标准制定的方法和原则。
2.熟悉:药品标准,中国药典的内容和进展,主要国外药典的内容。
3.了解:药品质量管理规范,药品检验的基本程序。
二、基本内容本章内容涵盖《药物分析》第7版的绪论和第一章药品质量研究内容与药典概况。
(一)基本概念药物( drugs)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药品( medicinal products)通常是指由药物经一定的处方和工艺制备而成的制剂产品,是可供临床使用的商品。
药物通常比药品表达更广的内涵。
药品是用于治病救人、保护健康的特殊商品,具有以下特殊性:①治病与致病的双重性;②严格的质量要求性;(爹社会公共福利性。
药物分析(pharmaceutical analysis)是研究药物质量规律、发展药物质量控制方法的科学。
药物分析是药学科学的重要分支学科,是药学研究的重要技术手段,任务就是对药物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确立药物的质量规律,建立合理有效的药物质量控制方法和标准,保证药品的质量稳定与呵控,保障药品使用的安全、有效和合理。
(二)药品标准药品标准(也俗称为药品质量标准)系根据药物自身的理化与生物学特性,按照批准的来源、处方、生产工艺、贮藏运输条件等所制定的、用以检测药品质量是否达到用药要求并衡量其质量是否稳定均一的技术规定。
国家药品标准,是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SFDA)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药品注册标准和其他药品标准,其内容包括质量指标、检验方法以及生产工艺等技术要求。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组织药典委员会,负责国家药品标准的制定和修订。
国家药品标准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和药政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
药品标准的内涵包括:真伪鉴别、纯度检查和品质要求三个方面,药品在这三方面的综合表现决定了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
高职药学专业《药物分析》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o学生能够掌握药物分析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o学生能够了解常见药物的化学性质及其分析方法。
o学生能够识别并分析药物中的杂质和降解产物。
2.能力目标:o学生能够独立进行药物分析实验,并能准确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
o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药物分析中的实际问题。
o学生能够阅读和理解药物分析相关的专业文献。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o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验操作技能。
o激发学生对药学专业的兴趣和热情。
o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重点:药物分析的基本方法(如色谱法、光谱法、电化学法等)及其原理。
-难点:药物杂质和降解产物的分析,以及实验数据的处理和解释。
-具体内容:o药物分析的基本概念与重要性o药物分析的常用方法及其原理o药物杂质与降解产物的分析o实验操作技能与数据处理o药物分析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用于介绍药物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药物分析中的难点和疑点。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药物分析的理解。
-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多媒体教学:利用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资源-教材:《药物分析》专业教材-教具:实验器材(如色谱仪、光谱仪等)、实验试剂-多媒体资源:PPT课件、实验操作视频、专业文献-网络资源:在线课程平台、专业论坛、学术数据库五、教学过程六、课堂管理-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个主题或任务,鼓励小组成员积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课堂纪律:明确课堂纪律要求,如按时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讨论等,对违反纪律的行为进行适当处理。
-激励策略: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如课堂表现分、实验报告优秀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七、评价与反馈-课堂小测验:每节课后进行小测验,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四川农业大学智慧树知到“药学”《药物分析》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四氮唑比色法中所用的强碱是NaOH。
()A.错误B.正确2.非水溶液滴定法直接测定硫酸奎宁含量时,反应的摩尔比为()A.1:1B.1:2C.1:3D.1:43.药物分析的基本任务()A.新药研制过程中的质量研究B.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C.贮藏过程中的质量考察D.成品的化学检验E.临床治疗药浓检测4.手性色谱包括()A.手性HPLCB.手性NMRC.手性IRD.手性TLCE.手性GC5.复方APC片中,咖啡因的含量测定方采用非水滴定法。
()A.错误B.正确6.肠溶衣片,薄膜衣片,糖衣片规定的崩解时限相同。
() A.错误B.正确7.药物中的杂质限量是指()A.药物中所含杂质的最小容许量B.药物中所含杂质的最大容许量C.药物中所含杂质的最佳容许量D.药物的杂质含量8.维生素A胶丸规格为5000U,20粒胶丸内容物总重量为1.6532g,精密称取内容物适量,加环己烷溶解并稀释至100ml,摇匀,精密量取1ml,再加环己烷稀释至10ml,使其浓度为9~15U/ml。
试计算内容物取样量范围(g)()A.1.653~2.480B.0.1653~0.2480C.0.2683~0.4138D.0.3333~0.5555E.0.1488~0.24809.利眠宁酸水解后显芳伯氨基反应。
()A.错误B.正确10.属于β-内酰胺类的抗生素药物有()A.阿莫西林B.新霉素C.头孢克洛D.奈替米星E.多西环素11.坂口反应是链霉素的特有反应。
()A.错误B.正确12.常用于甾体激素类药物的鉴别方法是()A.紫外光谱法B.红外光谱法C.熔点D.溶解度13.药物的光谱鉴别方法规定有()A.在一个或几个波长处有最大吸收B.一定浓度的检品溶液在一定波长下的紫外吸收度C.红外光谱图与对照品图谱一致D.在某一波长处的紫外吸收系数E.一对或几对波长处的紫外吸收度比14.药物杂质限量检查的结果是1ppm,表示()A.药物杂质的重量是1μgB.在检查中用了1.0g供试品,检出了1.0μg杂质C.在检查中用了2.0g供试品,检出了2.0μg杂质D.在检查中用了3.0g供试品,检出了3.0μg杂质E.药物所含杂质是本身重量的百万分之一15.β-内酰胺环不稳定的。
说课稿各位老师好,我叫**,来自****。
今天我说的是《药物分析》中的“药物中一般杂质的检查-氯化物检查法”。
下面我将从课程设置、学情分析、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改进等几个方面一一讲说。
一、课程设置药物分析课程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坚实的职业生涯发展基础,掌握药物分析技术专业必须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从事药品生产原料、辅料、半成品、成品的分析检验以及药品生产过程质量监控、药品质量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药物分析》是三年制高职药学专业的核心专业课之一,是整个药学学科领域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药品不同于一般增强机体抵抗力的持殊商品。
为了保证用药的安全、合理和有效,在药品的研制、生产、供应以及临床使用过程中部应该执行严格的科学管理制度,并采用各种有效的分析方法,物理学的、化学的、物理化学的、生物学的乃至微生物学的方法等,对药品进行严格的分析检验,从而对各个环节全面地保证、控制与研究提高药品的质量,实现药品的全面质量控制。
因此药品质量的全面控制不是某一个单位或部门的工作,所涉及的整个内容也不是一门课程可以单独完成的,而是一项涉及多方面、多学科的综合性工作。
药物分析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它主要运用化学、物理化学或生物化学的方法和技术研究化学结构已经明确的合成药物或天然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也研究有代表性的中药制剂和生化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因此,药物分析是一门研究与发展药品质量控制的“学科”。
本次所说的“药物中一般杂质的检查”对评价药品生产工艺状况有重要意义。
1.知识目标:a.掌握杂质的主要来源途径。
b.掌握氯化物检查的原理、条件、方法。
2.能力目标:a.熟练氯化物检查的实验操作;3.情感目标:通过本节的学习,增加对《药物分析》研究内容的了解,并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4.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氯化物检查法的基本原理及操作过程。
难点:实验条件中稀硝酸的作用等。
药物分析-药品的杂质检查一、A11、药物及其制剂的成分中不属于杂质范畴的是A、药物中的残留溶剂B、药物中的多晶型C、阿司匹林片中的水杨酸D、药物中的合成中间体E、维生素AD胶丸中的植物油2、下列不属于杂质范畴的是A、阿司匹林中的游离水杨酸B、头孢地嗪钠中的残留溶剂C、复方新诺明中的磺胺甲噁唑D、药物中的多晶型E、药物合成中的中间体3、药物的杂质检查主要是指A、检查杂质是否存在B、检查杂质的含量多少C、检查杂质含量是否超过限量D、检查杂质的种类E、检查杂质的结构4、杂质限量常用的表示方法有A、mgB、ngC、mol/LD、gE、%或ppm5、药物中的重金属检查是在规定pH条件下与硫代乙酰胺作用显色,该条件为A、pH2.0~2.5B、pH3.0~3.5C、pH4.0~4.5D、pH4.5~5.0E、pH5.0~5.56、中国药典重金属的检查法,收载方法的数量是A、一种B、二种C、三种D、四种E、五种7、在中国药典中检查药物所含的微量砷盐,常采用A、古蔡氏法B、硫代乙酰胺法C、微孔滤膜法D、酸碱滴定法E、非水滴定法8、现有一药物为苯巴比妥,欲进行重金属检查,应采用《中国药典》上收载的重金属检查的哪种方法A、第一法B、第二法C、第三法D、第四法E、第五法9、药物中氯化物的检查,使用的试剂是A、氯化钾B、碘化钾C、硫代乙酰胺D、硝酸银E、溴化汞10、可以和硝酸银试剂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杂质是A、重金属B、砷盐C、硫酸盐D、氯化物E、水杨酸11、硫代乙酰胺法用于检查A、重金属B、砷盐C、氯化物D、硫酸盐E、铁盐12、在中国药典中检查药物所含的微量砷盐,常采用A、Ag-DDC法B、微孔滤膜法C、酸碱滴定法D、非水滴定法E、硫代乙酰胺法13、对杂质正确的叙述是A、药物中不允许任何杂质存在B、药物中的杂质均无害C、药物在生产和贮存过程中所引入的药物以外的其它化学物质称为杂质D、药物中的光学异构体不是杂质E、药物中的杂质均有害14、检查杂质氯化物时常加入的酸为A、盐酸B、硫酸C、硝酸D、醋酸E、高氯酸15、重金属杂质的代表是A、铅B、铜C、银D、锌E、汞16、药物中铁盐杂质检查所用的试剂是A、稀硝酸B、硫酸C、硫氰酸铵D、硫代乙酰胺E、硫酸钾17、用古蔡法检查砷盐时,导气管中塞入醋酸铅棉花的目的是除去A、I2B、AsH3C、H2SD、HBrE、KI18、硫酸盐检查法的试剂为A、氯化钡B、硝酸银C、硫氰酸盐D、碱性碘化汞钾E、氯化铵二、B1、所含待测杂质的适宜检测量为A.0.002mgB.0.01~0.02mgC.0.02~0.05mgD.0.05~0.08mgE.0.1~0.5mg<1> 、氯化物检查法中,50ml溶液中A B C D E<2> 、重金属检查法中,35ml溶液中A B C D E<3> 、硫酸盐检查法中,50ml溶液中A B C D E2、A.铁盐检查B.氯化物检查C.硫酸盐检查D.葡萄糖中重金属检查E.磺胺嘧啶中重金属检查以下试剂用于何种检查<1> 、硫化钠试液A B C D E<2> 、氯化钡试液A B C D E<3> 、硫代乙酰胺试液A B C D E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本题的考点是杂质的概念。
药物分析复习题及答案药物分析是药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到药物成分的鉴定、含量测定以及药物质量的控制。
以下是一些药物分析复习题及答案,供学习者参考。
一、选择题1. 药物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药物成分的鉴定B. 药物含量的测定C. 药物质量的控制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2. 以下哪个不是药物分析常用的方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B. 紫外-可见光谱法C. 核磁共振波谱法(NMR)D. 原子吸收光谱法答案:D(原子吸收光谱法主要用于元素分析)3. 药物分析中的“杂质检查”通常不包括以下哪项?A. 重金属检查B. 残留溶剂检查C. 微生物限度检查D. 含量均匀度检查答案:D(含量均匀度检查属于药物制剂的质量检查)二、填空题4.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中,常用的检测器有____、____和____。
答案:紫外检测器、荧光检测器、示差折光检测器5. 药物分析中,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包括____、____和____。
答案:重量法、容量法、色谱法三、简答题6. 简述药物分析中杂质检查的重要性。
答案:杂质检查在药物分析中至关重要,因为杂质可能影响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稳定性。
通过杂质检查可以确保药物的纯度,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7. 解释药物分析中的“批内一致性”和“批间一致性”。
答案:批内一致性指的是同一批次内不同样品的药物含量或质量的一致性。
批间一致性则是指不同批次生产的药物在含量或质量上的一致性。
两者都是确保药物质量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四、计算题8. 如果一种药物的标示量为100mg,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的含量为98.5mg,计算其含量的百分率。
答案:含量百分率 = (测得含量 / 标示量)× 100% = (98.5 / 100) × 100% = 98.5%五、论述题9. 论述药物分析中色谱法的应用及其优势。
答案:色谱法在药物分析中应用广泛,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GC)和薄层色谱法(TLC)。
药物分析学药物分析学是药学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是我国高等教育药学专业教学计划中规定设置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也是我国执业药师考试中指定考试的专业课程之一。
本课程主要介绍药品质量标准及其制订和药品质量检验的基本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从事药品质量检验和新药的研究开发工作奠定基础。
第一节药物分析的性质和任务药物分析学是药品全面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学科,它主要运用物理学、化学、生物化学的方法与技术研究、解决化学结构已经明确的合成药物或天然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问题,也研究有代表性的中药制剂和生化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因此,药物分析学是一门研究与发展药品质量控制的“方法学科”,是药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药物分析学科和药物分析工作者的任务,除了药品的常规理化检验以及药品质量标准的研究和制订外,尚需深入到生物体内过程并进行综合评价的动态分析研究中;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应该更加准确、灵敏、专属和快速,并力求向自动化、最优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第二节药物分析与药品质量标准一、我国药品质量标准体系我国药品质量标准体系包括:法定标准和非法定标准;临时性标准和正式标准;内部标准和公开标准等。
其中,法定标准又可分为中国药典、局颁标准和地方标准等三级药品标准。
(一)法定药品质量标准我国现行的法定的药品质量标准体系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标准、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标准,人们习称为“三级标准”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为中国药典。
是由国家药典委员会主持编纂、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并颁布实施。
中国药典是我国记载药品标准的法典,是国家监督管理药品质量的技术标准。
凡生产、销售和使用质量不符合药典标准规定的药品均为违法行为。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标准(简称局颁标准),系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并颁布实施的药品标准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标准,系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卫生行政部门〔卫生厅(局)〕批准并颁布实施的药品标准,属于地方性药品标准(简称地方标准),主要收载具有地方性特色的药品标准。
《药物分析》习题答案(精心整理)《药物分析》习题一、单选题1.《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可用( D )表示。
(A)USP (B)GLP (C)BP (D)GMP (E)GCP2.药物分析课程的内容主要是以( D )(A)六类典型药物为例进行分析 (B)八类典型药物为例进行分析(C)九类典型药物为例进行分析(D)七类典型药物为例进行分析(包括巴比妥类药物、芳酸及其酯类药物、芳香胺类药物、杂环类药物、维生素类药物、甾体激素类、抗生素类)(E)十类典型药物为例进行分析3.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说法是(B)(A)鉴别反应完成需要一定时间(B)鉴别反应不必考虑“量”的问题(C)鉴别反应需要有一定的专属性(D)鉴别反应需在一定条件下进行(E)温度对鉴别反应有影响4.药物杂质限量检查的结果是1.0ppm,表示(E)(A)药物中杂质的重量是1.0μg(B)在检查中用了1.0g供试品,检出了1.0μg(C)在检查中用了2.0g供试品,检出了2.0μg(D)在检查中用了3.0g供试品,检出了3.0μg(E)药物所含杂质的重量是药物本身重量的百万分之一5.药物中的重金属是指( D )(A)Pb2+(B)影响药物安全性和稳定性的金属离子(C)原子量大的金属离子(D)在规定条件下与硫代乙酰胺或硫化钠作用显色的金属杂质6.古蔡氏检砷法测砷时,砷化氢气体与下列哪种物质作用生成砷斑( B )(A)氯化汞 (B)溴化汞 (C)碘化汞 (D)硫化汞7.检查某药品杂质限量时,称取供试品W(g),量取标准溶液V(ml),其浓度为C(g/ml),则该药的杂质限量(%)是( C )8.用古蔡氏法测定砷盐限量,对照管中加入标准砷溶液为( B )(A)1ml (B)2ml (C)依限量大小决定 (D)依样品取量及限量计算决定9.药品杂质限量是指( B )(A)药物中所含杂质的最小允许量(B)药物中所含杂质的最大允许量(C)药物中所含杂质的最佳允许量 (D)药物的杂质含量10.氧瓶燃烧法测定盐酸胺碘酮含量,其吸收液应选( B )(A)H2O2+水的混合液(B)NaOH+水的混合液(C)NaOH+ H2O2混合液(D)NaOH+HCl混合液 (E)水11.用氧瓶燃烧法破坏有机药物,燃烧瓶的塞底部熔封的是( D )(A)铁丝 (B)铜丝 (C)银丝 (D)铂丝 (E)以上均不对12.在碱性条件下加热水解产生氨气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药物是( E )(A)乙酰水杨酸 (B)异烟肼 (C)对乙酰氨基酚(D)盐酸氯丙嗪(E)巴比妥类13.巴比妥类药物在非水介质中酸性增强,若用非水法测定含量,常用的指示剂为( E )(A)酚酞(B)甲基橙(C)结晶紫(D)甲基红-溴甲酚绿(E)以上都不对14.药典规定用银量法测定巴比妥类药物的含量,所采用的指示终点的方法为( D )(A)永停滴定法 (B)内指示剂法 (C)外指示剂法(D)电位滴定法 (E)观察形成不溶性的二银盐15.在碱性条件下与AgNO3反应生成不溶性二银盐的药物是( D )(A)咖啡因 (B)尼可杀米 (C)安定(D)巴比妥类 (E)维生素E16.亚硝酸钠滴定法中,加入KBr的作用是:( B )(A)添加Br-(B)生成NO+·Br—(C) 生成HBr (D)生产Br2 (E)抑制反应进行17.双相滴定法可适用的药物为:( E )(A)阿司匹林 (B)对乙酰氨基酚(C)水杨酸 (D)苯甲酸(E)苯甲酸钠18.两步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片的含量时,每1ml氢氧化钠溶液(0.1mol/L)相当于阿司匹林(分子量=180.16)的量是:( A )(A)18.02mg (B)180.2mg (C)90.08mg (D)45.04mg (E)450.0mg19.下列哪种芳酸或芳胺类药物,不能用三氯化铁反应鉴别。
高职药学专业《药物分析》课程标准一、概述(一)课程性质《药物分析》课程是一门研究和发展药品全面质量控制的“方法学科”。
它主要运用化学、物理化学或生物化学的方法和技术研究化学结构已经明确的合成药物或天然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也研究中药制剂和生化药物及其制剂有代表性的质量控制方法。
药物分析课程主要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其知识性,强化实践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树立药品质量第一的观念,使其能按照药品质量标准对药品进行全面的质量分析,从而使学生掌握药学专业所必需的药物分析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培养具有在医院、药厂、医药公司、药品检验等部门从事药品分析检验工作的实用型人才。
《药物分析》课程是五年制高职药学专业和高职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
(二)课程基本理念1.《药物分析》是我国药学专业规定设置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是整个药学科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药品,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功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是一种关系人民生命健康的特殊商品。
因此,保证广大人民能使用高质、安全和有效的药品是药学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2.《药物分析》课程培养学生建立起药品质量第一的观念和严谨的科学作风,始终围绕药品质量问题,研究控制药品质量的规律与方法,掌握药物分析处理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加强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运用药物分析的知识解决新药研发中和商品药物使用中的药品质量控制的能力,培养学生进一步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习惯。
3.《药物分析》课程内容设置强调紧贴药物分析工作的实际需要,在“必需、够用”的前提下,突出“精简、新颖、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特点,使学生通过学习具备强烈的药品全面质量控制的观念,使学生能够胜任药品研究、生产、供应和临床使用过程中的分析检验工作,并能具有探索解决药品质量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基本能力.4.《药物分析》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科学精神、协作精神的培养.主张以研究性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等方法开展自主学习,使学生不仅学到必备的专业知识,更要学会学习的方法,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药物化学、药物分析(三)的药师执考复习执业药师考试不管成功与否,至少有了和别人一竞高低的机会。
正如施拉格一样,只有拿下这一局,才有希望拿下决胜局,只有拿下这一局才能赢得胜利的希望。
为了希望而奋斗,真的很精彩。
不知道谁说过“学问并不难,关键在于认真、用心”、“认真”、“用心”就意味着坚持,就意味着多思。
无论做什么都忌一曝十寒。
下面是医学教育为您总结考试相关经验:一、跟踪国内外先进的技术(一)样品预处理的方法学研究样品预处理的准确度、精确度直接影响着整个色谱分析的结果,但现在预处理技术却远远落后于色谱技术。
常用预处理方法无法高效地实现净化、浓缩、预分离,且存在步骤繁多费时、溶剂污染等缺点。
近期发展的几种预处理新技术,包括固相微萃取、液相萃取(液液萃取中的支持液膜萃取、电萃取、逆流分配,浓固萃取中的加速溶剂萃取、微波辅助溶剂萃取、自动索氏萃取)和膜萃取(吸着剂界面)技术。
预处理技术的趋势是发展少(不)用有机溶剂、简单快速的方法,能够尽量集采样、萃取、净化、浓缩、预分离于一身。
色谱技术日新月异,除了新的色谱方法如高效毛细管电泳、超临界流体色谱等不断涌现,传统方法如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等也在多种方法联用、自动化、智能化等方向上有新的进展。
分析方法中对灵敏度、选择性和速度要求的不断提高,也促使样品预处理技术跟上步伐,因为它的准确度、精确度将直接影响分析结果。
但是色谱分析预处理技术却远远地落在了后面,常用的有机溶剂萃取方法很难同时高效地完成净化、浓缩(尤其对痕量组分)、预分离的任务,而且通常步骤繁多费时(引起待测物损失、引入多步误差)、溶剂昂贵(损害操作者健康、污染环境)、较难自动化(无法完成大批样品快速分析)。
很多分析工作者已经在这一领域内做了大量工作,而且将大有可为。
(二)定性、定量方法学的研究分离分析:HPLC-DVD、GC-MS、LC-MS、SFC、HPCE不分离分析:利用专属性强的化学反应、物理(物理化学)特性以及化学计量学的分析方法。
药物分析模拟题4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D 1.中国药典(2005年版)三部收载A. 化学合成药物的质量标准B. 抗生素类药物的质量标准C. 生化药物的质量标准 D . 生物制品的质量标准 E. 放射性药物的质量标准A 2. 中国药典一部中的恒重系指供试品连续两次干燥或炽灼后的重量差为A. 0.3mgB. 5mgC. 0.4mgD. 3mgE. 0.2mgE 3. 表示分析方法的线性关系是否良好应该用A. 相对标准偏差B. 回收率C. 最低检测浓度D. 最低定量测定的浓度E. 相关系数A 4. 采用TLC法进行药物的鉴别时,常常比较供试品与对照品的A. 比移值B. 斑点的形状C. 保留时间D. 理论塔板数E. 分离度A 5. 凡检查含量均匀度的制剂不再检查:A. 重(装)量差异B. 纯度C. 崩解时限D. 主药含量E. 溶出度B 6. 药物中杂质的限量是指A.杂质是否存在B. 杂质的最大允许量C.杂质的最低量D.杂质检查量E. 杂质的合适含量E 7. 秋水仙碱中的氯仿和醋酸乙酯的检查采用:A. IR法B. HPLC法C. TLC法D. UV法E. GC法D 8. 麦芽酚反应用以鉴别哪种药物书P282A.红霉素B.硫酸庆大霉素C.盐酸氯丙嗪D.硫酸链霉素E.青霉素钠E 9. 能与2,6-二氯靛酚反应的药物是书P224A. 盐酸普鲁卡因B. 青霉素C. 雌二醇D. 苯巴比妥E. 维生素CD 10. 在直接酸碱滴定法测定阿斯匹林中,每1 ml 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 相当于多少mg的阿斯匹林(阿斯匹林的分子量为180.2)书P128A. 90.1B. 9.01C. 1.802D. 18.02E. 180.2E11. 采用Ag-DDC法检查药物中砷盐的原理为:砷化氢遇Ag-DDC,在吡啶的存在下,使其还原,有红色产物生成,该红色产物是:书P38A. As(DDC)3B. 吡啶·HDDCC. DDCD. AsE. Ag(胶态)D12.在中国药典中,通用的药物的一般鉴别试验收载在书P8A. 目录部分B. 凡例部分C. 正文部分D. 附录部分E.索引部分A 13.硬脂酸镁对下列哪种含量测定方法有干扰A.非水溶液滴定法B. 中和滴定法C. 亚硝酸钠滴定法D.汞量法E.碘量法E 14.间氨基酚是下列哪种药物特殊杂质A. 盐酸利多卡因B.盐酸普鲁卡因胺C.葡萄糖注射液D.注射用盐酸普鲁卡因E. 对氨基水杨酸钠D 15. 酸碱溶液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原料药含量时,所用的溶剂为:书P128A. 水B. 氯仿C. 中性乙醇D. 无水乙醇E. 乙醚E 16.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异丙嗪注射剂时,滴定前加入丙酮是为了A. 保持维生素C的稳定B. 增加维生素C的溶解度C. 消除亚硫酸氢钠的干扰D. 有助于指示终点E. 提取出维生素C后再测定D 17. 鉴别司可巴比妥的反应是A. 羟肟酸铁反应B. 与三氯化铁的反应C. 重氮苯磺酸的反应D. 与碘的反应E. 戊烯二醛反应C 18.采用“三点校正法”测定含量的药物是A.硫酸奎宁B.阿托品C.维生素A D.头孢氨苄 E. 阿斯匹林B 19. 检查维生素C中的铁离子和铜离子采用的是书P226A. 比色法B.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C.荧光光度法D. 紫外分光光度法E. X-射线衍射法B 20. 测定盐酸苯海拉明注射液的含量时,采用的滴定剂是用以下哪种物质配制的:A.高氯酸B.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高锰酸钾D. EDTAE.硝酸汞二、B型题(配伍选择题)备选答案在前面,试题在后。
每组题均对应同组备选答案,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个备选答案可重复选用,也可不选用。
问题1~4A. BPB. USPC. GMPD. LODE. LOQA1.英国药典 D 2.检测限C3.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4B.美国药典问题5~8 含量测定方法的选择:书P382A. HPLC法和微生物法B. 容量分析法C. 生物检定法D. 酶分析法E. HPLC法D5. 生物活性强的药物应首选 A 6. 抗生素类药物的应首选B7. 原料药(西药)应首选E8. 制剂测定应首选问题9~12 下列药物的鉴别所采用的方法是A.硫色素反应B. 绿奎宁反应C. 三氯化锑反应D. 戊烯二醛反应E. 托烷生物碱的一般鉴别试验C 9. 维生素A A 10. 维生素B1B11. 硫酸奎尼丁E12. 尼可刹米问题13~16下列药物与滴定剂作用的摩尔比A. 1︰3B. 1︰4C. 1︰1D. 1︰2E. 1︰5A13. 硫酸奎宁原料药的非水溶液滴定法书P192B14. 硫酸奎宁片的非水溶液滴定法C15. 硫酸阿托品原料药的非水溶液滴定法D16. 氢溴酸东莨菪碱原料药的非水溶液滴定法问题17~20A.游离水杨酸B.游离肼C.酮体D.金鸡纳碱E.对氨基苯甲酸17.硫酸奎宁的特殊杂质是18.异烟肼的特殊杂质是19.肾上腺素的特殊杂质是20.阿司匹林的特殊杂质是问题21~24三、X型题(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少选或多选均为错选ABCDE1.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内容有:A. 检测限B. 定量限C. 准确度D. 精密度E. 专属性ABCE2.毛细管气相色谱的进样方式有:书P398A. 分流进样B. 不分流进样C. 直接进样D. 电动进样E. 柱头进样ABCDE3.药品稳定性试验中的“影响因素”试验考察的是书P384A. 药品的固有性质B. 在临床研究期间能保证药品质量C. 在试生产期间能保证药品质量D. 影响原料药或制剂的贮藏条件E. 药品的有效期ABCE4.紫外光谱鉴别法中,常用的方法有:书P20A. 测定λmax ,或同时测定λminB. 规定一定浓度供试液在λmax 的吸收度C. 规定吸收波长和吸收系数法D. 峰面积归一化法E. 规定吸收波长和吸收系数法ACDE5.注射液中抗氧剂(亚硫酸盐)干扰碘量法、银量法、亚硝酸钠法测定,消除的方法为书P307A. 加酸分解B. 加碱分解C. 加弱氧化剂氧化D. 加丙酮E. 加甲醛三、回答下列问题简述亚硝酸钠滴定法中溴化钾的作用。
书P148在测定中一般向供试品溶液中加入适量溴化钾(中国药典规定加入2g ),使重氮化反应速度加快。
溴化钾与盐酸作用产生溴化氢,后者与亚硝酸作用生成NOBr:HNO 2+HBr →NOBr+H 2O(1)。
若供试品溶液中仅有HCl ,则生成NOCl :HNO 2+HCl →NOCl+H 2O (2)。
由于(1)式的平衡常数比(2)式的约大300倍,即生成的NOBr 量大得多,也就是在供试液中NO +的浓度大得多,从而加速了重氮化反应的进行。
四、计算下列各题1.检查某药物中的砷盐,取标准砷溶液2ml (每1ml 相当于1μg 的As )制备标准砷斑,砷盐的限量为0.0001%,应取供试品的量为多少?2×1×10-6/0.001%=2ml2.维生素B 1片(规格:10mg )的测定:取本品20片,精密称定,总重2.5112g, 研细,精密称取片粉0.3706g ,置100ml 量瓶中,加盐酸(9→1000)适量,振摇溶解并至刻度,摇匀,过滤,精密量取续滤液5ml ,置另一100ml 量瓶中,加盐酸(9→1000)至刻度,摇匀,在246nm 波长处测定吸收度为0.598,请计算每维生素B 1片的含量。
维生素B 1的 421E %1cm 1 。
(0.598×100×100×2.5112×1000)/(421×100×5×0.3706×20×10) ×100%=96.2%3.醋酸地塞米松片的HPLC 法测定:精密称取醋酸地塞米松对照品13.15mg ,置50ml 量瓶中,加甲醇35ml 溶解后,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 ,置25ml 量瓶中,加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取20μl 进样,醋酸地塞米松对照品的峰面积为5354;另取本品(规格 0.75mg )20片,精密称定,重0.0186g ,研细,精密称取片粉适量,按上法配成浓度为65.2μg/ml 的溶液,过滤,取续滤液20μl 进样,醋酸地塞米松的峰面积为5215,计算醋酸地塞米松片的含量。
(5215×13.15×5×18.6)/(5354×50×25×65.2×10-3×0.75)×100%=97.44%药物分析模拟题B一、A 型题(最佳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E 1.从哪一年版起我国药典分为三部A. 1953B. 1963C. 1985 D .1990 E. 2005C 2. 古蔡法检查砷盐中加入适量碘化钾的作用是A. 防止盐酸分解B. 防止砷化氢逸失C. 将五价砷还原为三价砷D. 防止氢气逸失E. 防止锌粒被氧化B 3. 分析方法准确度的表示应用A. 相对标准偏差B. 回收率C. 回归方程D. 纯度E. 限度C 4. 药品质量标准是国家对药品质量、规格及检验方法所作的A. 统一说明B. 统一规定及说明C. 技术规定D. 技术方法E. 统一方法B 5. 凡检查含量均匀度的制剂不再检查:A. 澄明度B. 重(装)量差异C. 崩解时限D. 主药含量E. 溶出度B 6. 药物片剂含量的表示方法A. 主药的%B. 相当于标示量的%C. 相当于重量的%D. g/100mlE. g/100g C 7. 采用GC法检查中药残留的氯丹时,所用的检测器是A.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B.热导检测器C. 电子捕获检测器D. 火焰光度检测器E.电化学检测器D 8. 钯离子比色法可以测定的药物是A. 丙磺舒B. 布洛芬C. 阿普唑仑D. 盐酸氯丙嗪E. 异烟肼B 9. 以下哪种药物中检查对氨基苯甲酸A. 对乙酰氨基酚原料药B. 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C. 盐酸普鲁卡因原料药D. 注射用盐酸普鲁卡因E. 对乙酰氨基酚注射液B 10. 在银量法测定异戊巴比妥钠中,每1 ml 硝酸银滴定液(0.1mol/L) 相当于多少mg的异戊巴比妥钠(异戊巴比妥钠的分子量为248.26)A. 1.2415B. 24.83C. 12.415D. 2.483E. 22.63C 11. Ch P(2005)和USP(29))中收载砷盐检查方法为A. 古蔡法B. 白田道夫法C. Ag-DDC法D. 碘量法E. 契列夫法D 12.在中国药典中,通用的测定方法收载在A. 目录部分B. 凡例部分C. 正文部分D. 附录部分E.索引部分B 13. 下列那种芳酸或芳胺类药物,不能直接用三氯化铁反应鉴别A. 水杨酸B. 苯甲酸钠C. 对氨基水杨酸钠D. 对乙酰氨基酚E. 贝诺酯A 14. 地塞米松磷酸钠中甲醇和丙酮的检查采用:A. GC法B. HPLC法C. TLC法D. UV法E. IR法C 15. 采用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注射剂时,滴定前加入丙酮是为了A. 保持维生素C的稳定B. 增加维生素C的溶解度C. 消除亚硫酸氢钠的干扰D. 有助于指示终点E. 提取出维生素C后再测定C 16. 在紫外分光光度法中,供试品溶液的浓度应使吸收度的范围在A. 0.1~0.3B. 0.3~0.5C. 0.3~0.7D. 0.5~0.9E. 0.1~0.9A 17. 色谱法用于定量的参数是A. 峰面积B. 保留时间C. 保留体积D. 峰宽E. 死时间B 18.下列药物的碱性溶液中,加发烟硝酸,置水浴上蒸干,得黄色残渣,放冷,加乙醇湿润,加固体氢氧化钾,即显深紫色的药物是A.硫酸奎宁B.阿托品C.维生素B1D.头孢氨苄 E. 维生素DE 19. 凡检查热原的药物不再检查:A. 活菌B. 降压物质C. 过敏性杂质D.异常毒性E. 内毒素A 20. 测定盐酸苯海拉明注射液的含量时,采用的滴定剂是用以下哪种物质配制的:A.高氯酸B.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高锰酸钾D. EDTAE.硝酸汞二、B型题(配伍选择题)备选答案在前面,试题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