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趣味语文荟萃PPT教学课件(推荐)
- 格式:ppt
- 大小:464.00 KB
- 文档页数:3
初一语文趣味课件初一语文趣味课件教学目标:1、了解中山陵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了解中国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革命历程,学习他的伟大品格和不朽精神。
2、能从中山陵的建筑中体会华夏文化魅力。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中国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革命历程,学习他的伟大品格和不朽精神。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初备统复备一、导入:认识孙中山,交流孙中山的生平事迹及思想。
出示孙中山的图片,问:认识这个人吗?(学生介绍孙中山的生平、思想及贡献。
)孙中山 (1866-1925)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
广东香山(中山)人,1892年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
赴檀香山成立兴中会,誓推翻清朝。
1905年在日本联合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成立中国同盟会,被推为总理。
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十七省代表推举为中国民国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的思想:民主博爱、天下为公孙中山的贡献:领导中国革命二、对于孙中山这样举世景仰的伟大的革命家,他逝世后,如果请你设计他的陵墓,你认为,将他葬于什么样的地方、建造怎样的陵墓比较合适?(学生讨论、发言、交流)出示一组紫金山、中山陵的图片给学生欣赏。
中山陵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坐落在南京市东郊钟山南麓,西邻明孝陵,东毗灵谷寺,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层层上升,气势宏伟。
今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的笔墨,去瞻仰《巍巍中山陵》。
三、释题:巍巍,高大的样子。
既指陵园建筑群体的规模气势,也指它在广大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
这两个字是这篇文章的文眼。
四、钟山的地形、环境能烘托出中山陵的巍巍气势吗?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描写。
(主要见课文第二节)明确:(正因为钟山山形雄伟而险峻,景色鲜丽而和谐,中山先生才有身后要埋葬于此的愿望。
)五、陵园的设计方案是怎样入选的?吕彦直设计的钟形图案有哪些特点?(联系《展示华夏文化魅力》一课)明确:陵园的设计方案是通过竞争入选的。
“密封评议的方式”,避免了后门、人情等弊端,保证了设计方案的最优化。
最新初一趣味语文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
具体内容包括:成语接龙游戏、趣味古诗文阅读、以及创意写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成语接龙的基本技巧,丰富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激发对古代文学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的创意写作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成语接龙技巧的运用,古诗文的理解和鉴赏。
2. 教学重点:成语接龙游戏的实践,古诗文阅读技巧的讲解,创意写作的引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成语接龙卡片、古诗文阅读资料、创意写作素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成语接龙游戏,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成语接龙技巧讲解与实践:讲解成语接龙的规则和技巧,组织学生进行实践。
3. 古诗文阅读:讲解古诗文阅读技巧,分析示例诗文,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实践。
4. 创意写作:提供素材,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创意写作练习。
六、板书设计1. 成语接龙技巧2. 古诗文阅读技巧3. 创意写作引导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完成课后成语接龙练习,至少完成5个成语接龙。
(2)阅读一首古诗文,分析其意境和修辞手法。
(3)以“秋天”为题材,写一篇创意作文。
答案:(1)示例:山清水秀→秀色可餐→餐风饮露→露水夫妻→妇孺皆知(2)示例:《静夜思》。
通过描绘月夜思念家乡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修辞手法:借景抒情、对偶。
(3)示例:秋天来了,金黄的树叶洒满大地,仿佛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金色的地毯。
秋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秋天的故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适时调整教学节奏和难度,确保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积累更多成语,阅读更多古诗文,提高语文素养。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为创意写作提供更多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