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第9章 构件受冲切和局部受压性能
- 格式:pdf
- 大小:551.75 KB
- 文档页数:15
冲切与局部承压承载力验算请选择章节绪论第1章钢筋砼结构的力学性能第2章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计算原则第3章钢筋砼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强度第4章钢筋砼受弯构件的斜截面强度第5章钢筋混凝土梁承载能力校核与构造要求第6章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承载能力计算第7章钢筋混凝土受扭及弯扭构件第8章钢筋混凝土受拉构件的强度第9章冲切与局部承压承载力验算第10章受弯构件的裂缝与变形验算第11章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概念及其材料第12章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应力损失第13章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设计与计算第14章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设计第15章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第一节冲切承载力计算一、概述二、无腹筋板的冲切承载能力计算三、有腹筋板的冲切承载能力计算四、矩形截面墩柱的扩大基础一、概述(一)破坏形态如图。
(二)构造措施1、采用增加板的厚度或柱顶加腋的方法,如图所示。
2、配置腹筋(箍筋和弯起钢筋)提高抗冲切能力。
如图所示。
3、腹筋配置要求(1)板的厚度不应小于150mm,板的厚度太小,腹筋无法设置;(2)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其间距不应大于1/3h0。
箍筋应采用封闭式,并箍住架立钢筋;按计算所需的箍筋,应配置在冲切破坏锥体范围内,此外,应以等直径和等间距的箍筋自冲切破坏斜截面向外延伸配置在不小于0.5h0范围内(每侧布设箍筋的长度≥1.5h0)。
(3)弯起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弯起角根据板的厚度采用30~45度,每一方向不应少于五根;弯起钢筋的倾斜段应与冲切破坏斜截面相交,其交点应在离集中反力作用面积周边以外1/2h~2/3h范围内。
二、无腹筋板的冲切承载能力计算(一)计算简图计算简图如图所示。
(二)基本公式k为修正系数,取k=0.7,代入前式,并考虑截面高度尺寸效应,得无腹筋板抗冲切承载力计算基本公式:(三)计算方法已知板面荷载设计值,板的厚度,柱截面尺寸,混凝土强度等级,验算冲切承载能力,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求冲切力Fld 2.按式计算 3.代入式进行抗冲切验算。
混凝土开裂原因分析报告及解决方法混凝土因其取材广泛、价格低廉、抗压强度高、可浇筑成各种形状,并且耐火性好、不易风化、养护费用低,成为当今世界建筑结构中使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
混凝土最主要的缺点是抗拉能力差、脆性大、容易开裂。
大量的工程实践和理论分析表明,几乎所有的混凝土构件均是带裂缝工作的,只是有些裂缝很细,甚至肉眼看不见(<0.05mm),一般对结构的使用无大的危害,可允许其存在;我国现行建筑、铁路、公路、水利等部门设计规范均采用限制构件裂缝宽度的办法来保障混凝土结构的正常使用。
有些裂缝在使用荷载或外界物理、化学因素的作用下,不断产生和扩展,引起混凝土碳化、保护层剥落、钢筋腐蚀,使混凝土的强度和刚度受到削弱,耐久性降低,严重时甚至发生垮塌事故,危害结构的正常使用,必须加以控制。
混凝土开裂可以说是“常发病”和“多发病”,经常困扰着工程技术人员。
其实,如果采取一定的设计和施工措施,很多裂缝是可以克服和控制的。
实际上,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复杂而繁多,甚至多种因素相互影响,但每一条裂缝均有其产生的一种或几种主要原因。
本报告对混凝土裂缝的种类和产生的原因作较全面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供同行、专家参考、探讨。
混凝土裂缝的种类,就其产生的原因,大致可划分如下几种:一、荷载引起的裂缝混凝土构件在常规静、动荷载及次应力下产生的裂缝称荷载裂缝,归纳起来主要有直接应力裂缝、次应力裂缝两种。
(一)直接应力裂缝是指外荷载引起的直接应力产生的裂缝。
裂缝产生的原因有:1、设计计算阶段,结构计算时不计算或部分漏算;计算模型不合理;结构受力假设与实际受力不符;荷载少算或漏算;内力与配筋计算错误;结构安全系数不够。
结构设计时不考虑施工的可能性;设计断面不足(宁波跨海大桥);钢筋设置偏少或布置错误;结构刚度不足;构造处理不当;设计图纸交代不清等。
2、施工阶段,不加限制地堆放施工机具、材料;不了解预制结构结构受力特点,随意翻身、起吊、运输、安装;不按设计图纸施工,擅自更改结构施工顺序,改变结构受力模式;不对结构做机器振动下的疲劳强度验算等。
一、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荷载效应组合 11结构重要性系数 22基本组合 3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效应组合12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设计值13荷载效应频遇组合设计值13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设计值1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的规定14三、结构倾覆、滑移或漂浮演算时的分项系数151规范的相关规定152漂浮演算163刚体倾覆演算174刚体滑移演算17一、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18二、等效均布活荷载25三、工业建筑楼面活荷载29四、屋面活荷载31五、屋面积灰荷载33六、施工和检修荷载及栏杆水平荷载34七、动力系数37一、桥式吊车的受力情况371.吊车竖向荷载372.吊车水平荷载493.吊车纵向水平荷载T0 40二、规范规定41三、吊车梁所承担的吊车荷载42四、排架所承担的吊车荷载46一、规范规定52二、算例54一、风荷载标准值591.风荷载标准值计算公式592.基本风压603.风压高度变化系数uz 614.风荷载体型系数us 625.风向震动、风振系数656.风向风振69二、各类结构风荷载计算70(一)单层房屋的风荷载70(二)多层房屋的风荷载74(三)高层房屋的风荷载76(四)高层钢结构房屋的风荷载83(五)高耸结构83三、特殊情况下的风荷载计算86风荷载的群楼效应86山区的风荷载87远海海面和海岛的风荷载 89四、围护结构的风荷载90一、地震作用941。
抗震设防的三个水准目标942。
抗震设计的两阶段方法953。
抗震计算、抗震措施和抗震构造措施954。
设防烈度的调整955。
地震影响系数α101二、地震作用验算1021。
地震作用计算原则1022。
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1043。
偶然偏心的影响1074。
重力荷载代表值1095。
结构自振周期1116。
上部结构在基底的嵌固部位113一、底部剪力法1141。
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规定1142。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规定1173。
楼层最小地震剪力1204。
屋面突出部分的地震作用效应计算1275。
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冲刺试卷六(含答案)[单选题]1.地下室顶板施工活荷载标准值不应小于()kN/m2。
A.3.(江南博哥)0B.4.0C.5.0D.6.0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地下室顶板施工活荷载标准值不应小于5.0kN/m2,当有临时堆积荷载以及有重型车辆通过时,施工组织设计中应按实际荷载验算并采取相应措施。
[单选题]2.对于承受动力循环作用的混凝土结构或构件,尚应进行构件的()验算。
A.刚度B.温度应力C.耐久性D.疲劳承载力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混凝土结构构件应根据受力状况分别进行正截面、斜截面、扭曲截面、受冲切和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对于承受动力循环作用的混凝土结构或构件,尚应进行构件的疲劳承载力验算。
[单选题]3.在混凝土工程中,配制高强C60的混凝土可优先选用()。
A.火山灰水泥B.矿渣水泥C.粉煤灰水泥D.硅酸盐水泥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高强(大于C50级)混凝土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可以使用普通水泥、矿渣水泥,不宜使用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
[单选题]4.关于普通硅酸盐水泥主要特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凝结硬化较慢B.抗冻性较差C.耐热性较差D.耐腐蚀性较好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单选题]5.关于普通混凝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坍落度或坍落扩展度愈大流动性愈小B.对坍落度值小于10mm的干硬性混凝土拌合物,稠度值愈大流动性愈小C.砂率是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最主要因素D.砂率是指混凝土中砂的质量占砂、石总体积的百分比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A选项,工地上常用坍落度试验来测定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或坍落扩展度,作为流动性指标,坍落度或坍落扩展度越大表示流动性越大。
B选项,对坍落度值小于10mm的干硬性混凝土拌合物,则用维勃稠度(s)作为流动性指标,稠度值越大表示流动性越小。
C选项,单位体积用水量决定水泥浆的数量和稠度,它是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最主要因素。
D选项,砂率是指混凝土中砂的质量占砂、石总质量的百分率。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特点及配筋要求一、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特点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混凝土结构中应用最多的一种,也是应用最广泛的建筑结构形式之它具有如下优点:(1)就地取材。
钢筋混凝土的主要材料是砂、石,水泥和钢筋所占比例较小。
砂和石一般都可由建筑所在地提供,水泥和钢材的产地在我国分布也较广。
(2)耐久性好。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被混凝土紧紧包裹而不致锈蚀,即使在侵蚀性介质条件下,也可采用特殊工艺制成耐腐蚀的混凝土,从而保证了结构的耐久性。
(3)整体性好。
钢筋混凝土结构特别是现浇结构有很好的整体性,这对于地震区的建筑物有重要意义,另外对抵抗暴风及爆炸和冲击荷载也有较强的能力。
(4)可模性好。
新拌合的混凝土是可塑的,可根据工程需要制成各种形状的构件,这给合理选择结构形式及构件断面提供了方便。
(5)耐火性好。
混凝土是不良传热体,钢筋又有足够的保护层,火灾发生时钢筋不致很快达到软化温度而造成结构瞬间破坏。
钢筋混凝土缺点主要是自重大,抗裂性能差,现浇结构模板用量大、工期长等。
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些缺点可以逐渐克服,例如采用轻质、高强的混凝土,可克服自重大的缺点;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可克服容易开裂的缺点:掺入纤维做成纤维混凝土可克服混凝土的脆性;采用预制构件,可减小模板用量,缩短工期。
二、钢筋混凝土结构主要技术要求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GB55008-2021对混凝土结构设计规定如下:混凝土结构工程应确定其结构设计工作年限、结构安全等级、抗震设防类别、结构上的作用和作用组合。
应进行结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和耐久性设计,并应符合工程的功能和结构性能要求。
1.结构体系(1)混凝土结构体系应满足工程的承载能力、刚度和延性性能要求。
(2)混凝土结构体系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①不应采用混凝土结构构件与砌体结构构件混合承重的结构体系。
②房屋建筑结构应采用双向抗侧力结构体系。
③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的高层建筑,不应采用带转换层的结构、带加强层的结构错层结构和连体结构。
冲切与局部承压承载力验算请选择章节绪论第1章钢筋砼结构的力学性能第2章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计算原则第3章钢筋砼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强度第4章钢筋砼受弯构件的斜截面强度第5章钢筋混凝土梁承载能力校核与构造要求第6章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承载能力计算第7章钢筋混凝土受扭及弯扭构件第8章钢筋混凝土受拉构件的强度第9章冲切与局部承压承载力验算第10章受弯构件的裂缝与变形验算第11章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概念及其材料第12章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应力损失第13章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设计与计算第14章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设计第15章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第一节冲切承载力计算一、概述二、无腹筋板的冲切承载能力计算三、有腹筋板的冲切承载能力计算四、矩形截面墩柱的扩大基础一、概述(一)破坏形态如图。
(二)构造措施1、采用增加板的厚度或柱顶加腋的方法,如图所示。
2、配置腹筋(箍筋和弯起钢筋)提高抗冲切能力。
如图所示。
3、腹筋配置要求(1)板的厚度不应小于150mm,板的厚度太小,腹筋无法设置;(2)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其间距不应大于1/3h0。
箍筋应采用封闭式,并箍住架立钢筋;按计算所需的箍筋,应配置在冲切破坏锥体范围内,此外,应以等直径和等间距的箍筋自冲切破坏斜截面向外延伸配置在不小于0.5h0范围内(每侧布设箍筋的长度≥1.5h0)。
(3)弯起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弯起角根据板的厚度采用30~45度,每一方向不应少于五根;弯起钢筋的倾斜段应与冲切破坏斜截面相交,其交点应在离集中反力作用面积周边以外1/2h~2/3h范围内。
二、无腹筋板的冲切承载能力计算(一)计算简图计算简图如图所示。
(二)基本公式k为修正系数,取k=0.7,代入前式,并考虑截面高度尺寸效应,得无腹筋板抗冲切承载力计算基本公式:(三)计算方法已知板面荷载设计值,板的厚度,柱截面尺寸,混凝土强度等级,验算冲切承载能力,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求冲切力Fld 2.按式计算 3.代入式进行抗冲切验算。
混凝土受压原理一、引言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广泛用于房屋、桥梁、道路等建筑工程中。
混凝土的受力特性是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的重要依据,因此混凝土的受压原理是建筑工程中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受压原理。
二、混凝土的组成和性能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头和水等原材料混合而成的一种人造材料。
混凝土的性能取决于其材料组成和配合比例。
以下是混凝土的主要性能:1. 抗压强度: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其最重要的性能之一,一般由设计强度和实测强度两种指标来评定。
2. 抗拉强度:混凝土的抗拉强度相对较低,一般只有抗压强度的十分之一左右。
3. 抗弯强度:混凝土的抗弯强度是指在受到外力作用下,混凝土能够承受的最大弯曲应力。
4. 稳定性:混凝土的稳定性是指在长期受力作用下,保持其结构完整性和力学性能的能力。
三、混凝土受压原理混凝土的受压原理是指在外力作用下,混凝土内部会产生的应力分布规律。
混凝土受压时,内部会产生压应力,应力的分布规律取决于混凝土的材料特性和力学性质。
以下是混凝土受压原理的详细介绍。
1. 基本原理在混凝土受压时,外力作用于混凝土表面,使其受到压缩应力。
混凝土内部的材料会受到应力的分布,产生内部的反力。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反作用力等于作用力,因此混凝土内部会产生等量的拉应力,以抵消外部压缩应力,使混凝土内部达到平衡状态。
2. 应力分布在混凝土内部,应力的分布规律是非常复杂的。
一般来说,混凝土内部的应力分布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线性阶段:在混凝土的初期受力阶段,应力的分布是线性的,即应力与应变成正比关系。
(2)弯曲破坏阶段:当混凝土受到更大的外力作用时,其内部的应力分布不再是线性的。
此时混凝土会出现弯曲破坏,即混凝土内部出现裂缝,应力分布不平衡。
(3)剪切破坏阶段:当混凝土受到更大的外力作用时,其内部的应力分布会出现剪切破坏,即混凝土内部出现剪切裂缝,应力分布更为不平衡。
3. 影响应力分布的因素混凝土内部的应力分布规律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混凝土的配合比例:混凝土的配合比例决定了混凝土的材料组成和性能,因此会影响混凝土内部的应力分布规律。
混凝土受压破坏原理混凝土受压破坏原理一、引言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基础设施中的重要建筑材料,其主要成分是水泥、沙子、石子等。
混凝土的优点是密实、坚固、耐久、耐磨和抗压强度高等。
因此,在建筑和基础设施中广泛使用。
混凝土受压破坏是指在混凝土受到压力时,混凝土内部出现裂缝和断裂。
了解混凝土受压破坏的原理对于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受压破坏的原理。
二、混凝土受压破坏的基本原理混凝土的受压破坏是由于混凝土内部的微观缺陷、材料的不均匀性、应力集中和外部荷载等因素导致的。
当受到外界的压力时,混凝土内部的分子、原子和离子受到压力,相互之间的距离缩短,产生应力,从而引起混凝土的变形和破坏。
混凝土的受压破坏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拉压破坏和剪切破坏。
三、混凝土的拉压破坏1. 混凝土的应力状态混凝土受到拉力时,混凝土的应力状态是呈现出一种均匀分布的状态。
混凝土的内部分子、原子和离子受到拉力,相互之间的距离拉长,产生应力,从而引起混凝土的变形和破坏。
2. 混凝土的裂缝形成混凝土的拉压破坏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内部的裂缝形成和扩展导致的。
混凝土的拉压破坏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拉压破坏和拉压疲劳破坏。
拉压破坏是由于混凝土内部的裂缝形成和扩展导致的,拉压疲劳破坏是由于混凝土在长时间内的周转载荷下发生的疲劳破坏。
3. 混凝土的破坏模式混凝土的拉压破坏模式是由混凝土内部的裂缝形成和扩展导致的。
当混凝土内部的裂缝扩展到一定大小时,混凝土就会发生破坏。
破坏时,混凝土内部的裂缝会扩展到混凝土的表面,形成明显的破坏面。
在拉压破坏时,混凝土的强度主要受到混凝土内部的裂缝数量和裂缝的扩展速度等因素的影响。
四、混凝土的剪切破坏1. 混凝土的应力状态混凝土受到剪力时,混凝土的应力状态是呈现出一种集中的应力状态。
混凝土的内部分子、原子和离子受到剪力,相互之间的距离变形,从而引起混凝土的变形和破坏。
2. 混凝土的裂缝形成混凝土的剪切破坏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内部的裂缝形成和扩展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