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单元基础复习(知识梳理+检测)四年级语文下册 部编版
- 格式:pdf
- 大小:598.65 KB
- 文档页数:20
部编版四下第七单元基础复习【知识梳理】
第七单元基础知识梳理
一、易读错的字遁逃(dùn)王冕(miǎn)洗砚池(yàn)塞下曲(sài)芙蓉(fúrónɡ)洛(luò)阳
剖(pōu)开遇难(nàn)葬身(zàng)乾坤(qiánkūn)玉壶(hú)单于(chán)
湍急(tuān)薄(bó)雾汹涌(xiōnɡ) 调遣(diàoqiǎn)悲戚(qī)扁担(dān)
主宰(zǎi)机械师(xiè)调遣(qiǎn) 山脉(mài)挑山工(tiāo)拴着(shuān)
弥漫(mí)穿梭(suō)酣睡(hān)估计(gū)黑黝黝(yǒu)耽误(dān)
船舷(xián)猝然而至(cù)措施(cuò)蓦地(mò)焦躁不安(zào)慷慨(kāngkǎi)
须臾(yú)裸身(luǒ)战役(yì)势不可当(dāng)和蔼(ǎi)心急如焚(fén)
屡次(lǚ)摧毁(cuī)牺牲(xī)胸膛(tánɡ) 彬彬有礼(bīn)歇脚(xiē)
枪弹(dàn)谦卑(bēi)宰相(zǎi)包蕴(yùn)焉(yān)肇祸(zhào)
泰山(tài)竹杖(zhàng)敞开(chǎng)拘束(jū)贤惠(xián)平衡(héng)
二、易写错的字
玉壶 乾坤 囊萤夜读 恭喜 剖开 窟窿 维持 惊慌失措 秩序 主宰 调遣 践行
壶:下边偏旁是“业”,注意不要写成“亚”。
乾:右偏旁是“乞”,不要多写一横写成“气”。
囊:写紧凑些,注意下面不要丢掉“丿”。
恭:下边偏旁不是“小”,竖钩右边是两个“丶”。
贫:下边偏旁是“贝”,不要写成“见”。
窿:“隆”右下部“生”字上面不要丢掉“一”
三、形近字
蓉:莲蓉洛:洛阳芙:芙蓉维:维护
容:容易各:各别英:英勇唯:唯一
壶:暖壶伦:伦理措:措施遣:调遣
壹:壹角论:论文错:错误遗:遗憾
秩:秩序践:实践岗:岗位砚:砚台
铁:钢铁浅:浅色冈:山冈现:现金四、近义词嘈杂→喧闹维持→保持照例→按例违抗→抵抗主宰→操纵
履行→践行激烈→猛烈凶猛→猛烈屡次→屡屡战役→战斗
摧毀→捣毀愤怒→恼怒注视→凝视坚定→坚决顽强→坚强
井然有序→井井有条惊恐万状→大惊失色惊天动地→震天动地势不可当→锐不可当凝视→凝望
五、反义词混乱→井然弥漫→消散伟大→渺小违抗→服从维持一改变嘈杂→安静
屡次→偶尔持续→中断激烈→平和坚定→动揺愤怒→开心摧毀→建造
惊天动地一无声无息惊慌失措一泰然自若井然有序→杂乱无章
六、词语归类
1.描写人物品质的词语
奋不顾身 临危不惧 视死如归 两袖清风 锲而不舍 高风亮节
2.ABB式词语:阴森森 眼睁睁 恶狠狠 水灵灵 湿淋淋 慢腾腾 白花花3.ABCC式词语:小心翼翼 威风凛凛 书声琅琅 白发苍苍 来势汹汹 生机勃勃
4.表示非常害怕的词语:惊恐万状 惊慌失措 望而生畏 不寒而栗 心有余悸
5.表示水流很急的词语:汹涌湍急 势不可挡 惊涛骇浪 奔流不息 波澜壮阔
6.同时含有近义词和反义词的词语:你推我搡 大惊小怪 东奔西走 南辕北辙
七、常考句型:仿照例句,用几个表示连续动作的词写句子。
他勇敢地抓住窗框,两只脚有力地蹬着车厢,攀上了窗口。示例:老师抱着一叠作业本,推开门走进教室,把作业本放在讲台上,清了清嗓子开始上课。单元课文知识梳理 第22课:《古诗三首》
1.《芙蓉楼送辛渐》作者为唐代诗人王昌龄,通过对清晨秋雨、远山的描写,烘托出送别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表明诗人品行高洁,为官清正,绝不随波逐流的人生信念。
芙蓉楼:芙蓉楼:今江苏省镇江北。 吴:镇江在古代属于吴地。 平明:天刚亮。
客:指作者的好友辛渐。 孤:独自,孤单一人。
如:如果。冰心:像冰一样晶莹、纯洁的心。
☆送别诗: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塞下曲》是唐朝诗人卢纶作的边塞征战诗。这首诗写将军雪夜准备帅兵追敌的壮举,前两句写敌军的溃逃,后两句写将军准备追敌的场面,气势不凡。尤其“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对严寒景象的描写,突出了战斗
的艰苦和将士们奋勇杀敌的精神。 月黑:没有月光。 遁:逃走。欲将轻骑逐:欲,正要,将要;将:率领。 骑:骑兵。 逐:追逐。大雪满弓刀:满,沾满。
3.《墨梅》是元朝诗人王冕的画作。他在这幅画的左上角亲笔题写了这首诗。其中“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
满乾坤。”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
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墨梅:用墨笔勾勒出来的梅花。家:我家。池头:池边。 痕:痕迹。
清气:梅花的清香之气。 满乾坤:弥漫在天地间。 满:弥漫。 乾坤:天地间4.问题探究
(1)【情感体会]诗的前两句写景,景中藏着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景中藏着诗人的孤寂之情。“孤”字面上写诗人眼前所见之景,实则写诗人孤寂的心情。诗人遥望江北的远
山,想到友人不久便将隐没在楚山之外,孤寂之感油然而生。
点拨:紧扣“孤”字,答出字面意思和隐含的意思。
(2)【内容探究】诗人借“一片冰心在玉壶”表达了什么?(重点)
诗人以晶莹纯洁的冰心、玉壶自喻,表达了自己冰清玉洁、清廉正直的高尚情操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向。点拨: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和诗人的经历,由“冰心”“玉壶”的特点,思考诗人表达的内容。
(3)【场景描述】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中展现的边塞战斗场景。(重点)
月黑风高的夜里,敌军偷偷地逃跑,惊起一群大雁。将军发现敌军潜逃,立刻集结一支轻装骑兵去追击,正
准备出发的时候,大雪从天而降,顷刻间弓箭和刀上落满了雪花。
点拨:先理解诗歌大意,然后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最后用自己的话表述场景。注意表述全面。
(4)【诗句赏析】从“大雪满弓刀”一句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我能感受到将士们个个不惧严寒、英勇威武,充满了英雄气概。
点拨:结合诗歌背景和诗意,并紧扣“大雪”“满”体会战场上的肃杀之气,感受将士们的精神面貌。
(5)【形象分析】诗人笔下的墨梅有哪些特点?
淡雅朴素,气味清香。
(6)【内容探究】诗人为什么喜欢墨梅?
墨梅没有鲜艳的颜色,不求得到人们的夸赞,默默地散发着清香,有着高洁端庄的气质,这和诗人洁身自好、
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一致,所以诗人喜欢墨梅。
点拨:抓住墨梅的特点,理解这些特点蕴含的品质,并联系诗人的生平简介,说说原因。第22课:《“诺曼底号”遇难记》
1.《“诺曼底号”遇难记》作者维克多·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课
文主要讲了“诺曼底号”轮船被撞,哈尔威船长沉着指挥,使所有的乘客和船员都安全获救,但自己却和“诺曼
底号”一起永远沉入海底的故事,表现了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沉着冷静、尽职尽责、舍己救人的高大形象。
2.重点句子
(1)雾越来越浓了,轮船驶出南安普敦河后,来到茫茫大海上,距离埃居伊山脉估计有十五海里。
【伏笔】“雾越来越浓”说明天气越来越恶劣,再次为后文写“诺曼底号”遇难埋下伏笔。
(2)轮船缓缓行驶着。这时大约凌晨四点钟。
【伏笔】点明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为后文写人们的慌乱埋下伏笔。
(3)周围一片漆黑,船桅的梢尖隐约可辨。
【环境描写】“漆黑”“隐约可辨”说明当时的航行环境极差,这是此次灾难发生的重要原因。
(4)突然,沉沉夜雾中冒出一枚黑点,它好似一个幽灵,又仿佛一座山峰。【比喻】把“黑点”比作幽灵和山峰,强调了这个黑点带来的危险性和恐惧感。“冒”形象地写出了“玛
丽号”出现得很突然。
(5)震荡可怕极了。一刹那间,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人们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尖叫
着,哭泣着,惊恐万状,一片混乱。
【场面描写】描写了灾难发生后的混乱场面,渲染出情况的危急和人们的惊慌失措。(6)海水哗哗往里灌,汹涌湍急,势不可当。
“灌”字说明涌进船体的海水多,速度快。
(7)轮机火炉被海浪呛得嘶嘶地直喘粗气。
【拟人】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轮机火炉被海水浇灭的情形刻画得生动形象,渲染了情势的危急。
(8)救援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0,几乎没有发生什么争执或殴斗。
【对比】与前面的混乱、嘈杂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船长控制局面的能力之强。
(9)与轮船一起沉入了大海。人们透过阴惨惨的雾气,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
【比喻】【衬托】从人们的视角写哈尔威船长的牺牲,将船长比喻成“黑色的雕像”,突出了他沉稳、坚毅的
品质。人们赞美船长,他高大的形象将永远留在人们的心里。“阴惨惨的雾气”既渲染了灾难的气氛,又衬托了人们目睹船长牺牲时崇敬、惋惜、悲伤的心情。
3.问题探究
(1)【个性感悟】“实际上一共有六十一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了。”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示例:我感受到船长已经下定决心与船共存亡,只要能把他人全部救出,自己就甘心与船一起葬身大海,体现了他舍己为人,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的精神。
点拨:联系上下文,结合个人生活经验,从船长的精神品质的角度作答。
(2)【提取信息】【个性感悟】哈尔威船长是在什么情况下授权大副可以开枪的?这体现了什么?哈尔威船长是在整个人群“简直都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的情况下授权大副可以开枪的,体现了船长
处变不惊、沉着果敢的品质和保护弱者的观念,以及人道主义精神。
点拨:紧扣第14—30自然段,从当时的慌乱形势、船长的精神品质着手作答。(3)【个性感悟】从船长和机械师、大副简短的对话中,你可以感受到什么?
①船上的一切设备已瘫痪,情况十分危急;②船长经验丰富,坚定果断,能在短时间内判断情况,做出正确
决定,他有着临危不乱、处变不惊的品质;③机械师、大副等船员也尽职尽责,为救援工作的顺利完成提供了保
障。
(4)【写法探究】找出课文中描写雾的语句,说一说作者为什么反复写雾。描写雾的语句:“大海上夜色正浓,烟雾弥漫”“雾越来越浓了”“沉沉夜雾中冒出一枚黑点”“大雾中似
乎耸起许许多多船只的幻影”“阴惨惨的雾气”。
原因:①这次灾难是在大雾天气时发生的,雾是造成这次灾难的客观原因之一。②用雾渲染灾难的气氛。③
用雾衬托人们的心情,被救的人们满怀崇敬和悲痛的心情看着船长与船一起沉进大海,这时,连雾也显得“阴惨惨”了。点拨:先在文中找到描写雾的语句,然后联系全文,并结合环境描写的作用作答。注意分条阐述。
(5)【人物赏析】这篇文章表现了哈尔威船长怎样的精神品质?(重点)
哈尔威船长临危不乱、大义凛然,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争分夺秒救助他人,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忘我精
神。他忠于职守,誓与船共存亡。他尊重他人生命,优先保护弱势群体。
他具有崇高的品质和伟大的情怀,他是一个英雄。
点拨:从文中找出描写哈尔威船长的语言和动作的语句,从中提炼出他的精神品质。
第24课:《黄继光》
1.《黄继光》讲述了在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枪口,为夺取战斗的胜利而牺牲的故事,
展示了黄继光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2.《黄继光》《祖国,我终于回来了》两篇文章中,黄继光和钱学森在性格上的相似之处在于,两个人物都具有
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3.重点句子
(1)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他转过身来坚定地对营参谋长说:“参谋长,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