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沉淀临床输注与护理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124.00 KB
- 文档页数:20
冷沉淀凝血因子输注指征冷沉淀凝血因子输注指征冷沉淀凝血因子(Cryo)是一种包含丰富凝血因子的血浆制剂,通过冷冻和沉淀的方式制备而成。
它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凝血障碍和出血疾病。
然而,冷沉淀凝血因子的使用并非适用于所有情况,且有一定的指征限制。
本文将就冷沉淀凝血因子输注的指征进行深入探讨,旨在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其应用范围和使用时机。
一、冷沉淀凝血因子的成分和作用冷沉淀凝血因子是由血浆经过冷冻沉淀得到的,其中含有多种凝血因子和凝血酶原。
这些成分在凝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能够修复受损血管壁、形成血栓以止血。
冷沉淀凝血因子的输注可以补充体内缺乏的凝血因子,纠正凝血功能异常,预防和治疗出血。
二、冷沉淀凝血因子输注的指征冷沉淀凝血因子输注的指征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 凝血因子缺乏症:包括遗传性或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如血友病等。
在这些疾病中,患者体内特定凝血因子的合成或功能存在缺陷,需要外源性凝血因子的输注来保持正常的凝血功能。
2. 凝血因子消耗性疾病:某些疾病或情况下,机体大量消耗凝血因子,导致凝血功能降低。
常见的消耗性疾病包括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大面积烧伤、手术创伤等。
3. 出血性疾病:某些疾病或情况下,机体自身凝血功能异常导致易出血。
与凝血因子缺乏不同,这些疾病中凝血因子的合成和功能正常,但由于其他原因(如血小板功能异常、血管壁损伤等)导致出血。
冷沉淀凝血因子的输注能够提高凝血功能,减少出血风险。
4. 外科手术和创伤:大手术和严重创伤后,机体的凝血功能常常受损,导致术后或伤后出血。
在这些情况下,适当的冷沉淀凝血因子输注可以辅助恢复凝血功能,减少出血并促进伤口愈合。
5. 大量出血和休克:在出血性休克的治疗中,冷沉淀凝血因子的输注可以通过增加凝血因子的浓度,提高凝血功能,从而迅速控制出血和恢复血流动力学稳定。
三、冷沉淀凝血因子输注的注意事项在使用冷沉淀凝血因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指南]冷沉淀输注常识冷沉淀输注常识来源:院长办公室发布时间:2011-08-10 阅读数:27831、何谓冷沉淀,其主要成分有哪些,冷沉淀是将新鲜冰冻血浆置4?条件下融化,待其融化至尚剩少量冰渣时取出,重离心移出上层血浆,剩下不易融解的白色沉淀物即为冷沉淀。
冷沉淀与最后剩下的少量血浆(25ml左右)即刻置-30?冰冻,有效期从采血之日起为1年。
冷沉淀含有5种主要成分:丰富的因子?,纤维蛋白原、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纤维结合蛋白(纤维粘连蛋白)以及因子??。
2、主要成分的含量从200ml全血分离出的新鲜冰冻血浆(100ml?10%)制备的冷沉淀:纤维蛋白原含量?75mg;?因子含量?40IU,通常称为1单位冷沉淀。
从400ml全血分离出的新鲜冰冻血浆(200ml?10%)制备的冷沉淀:纤维蛋白原含量?150mg;?因子含量?80IU。
3、冷沉淀有哪些临床适应征,冷沉淀适用于儿童及成人轻型甲型血友病、血管性血友病、先天性或获得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及因子??缺乏症病人。
有时冷沉淀也用于手术后出血、严重外伤及DIC等病人的替代治疗。
4、冷沉淀治疗甲型血友病的剂量如何计算,为何只适用于儿童及轻型成年病人, 冷沉淀用于甲型血友病的剂量按每单位冷沉淀中含因子?40IU计算。
通常轻度出血(单纯关节出血及软组织血肿)给10-20IU,Kg体重;中度出血(口腔底部出血及拔牙等)给20-30IU,Kg体重;重度出血(胸腹腔出血及颅内出血)给50IU,Kg体重。
维持输注的天数需根据病情决定,最短维持,天,最长可达,,天。
由于成人中、重度甲型血友病出血的病人所需冷沉淀的剂量较大,容易导致循环超负荷,所以只适合儿童及轻型成年病人治疗。
成年中、重度出血的甲型血友病病人最好选用因子?浓缩剂治疗。
需要说明的是,每袋冷沉淀中所含因子?的含量差异较大,如按各地每年抽样质控平均每袋因于?含量来计算剂量,则比较合理。
5、冷沉淀用于补充病人的纤维蛋白原,其剂量如何掌握,纤维蛋白原的正常血浆浓度为2-4g/L,最低止血浓度为0.5g/L。
冷沉淀的输注指征
冷沉淀是指在2~6℃条件下,将新鲜冰冻血浆解冻融化后,分离出来的不易融解的白色絮状沉淀物。
因其富含凝血因子Ⅷ、纤维蛋白原、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等,具有广泛的生理功能和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冷沉淀的输注指征包括:儿童及成人轻型甲型血友病、血管性血友病、先天性或获得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纤维蛋白原小于0.8g/L,若患者将进行大手术或有严重创伤时,纤维蛋白原水平应保持在1.0g/L)。
近年来,随着输血技术的快速发展,冷沉淀的应用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应用范围,如出血性疾病的治疗,也应用于手术后出血、严重外伤、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深度烧伤和皮肤疾病等患者的替代治疗等。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专业医生。
冷沉淀在临床大量输血中的应用目的:探讨患者短时间大量输入红细胞悬液后伴有凝血功能异常时,输注血浆冷沉淀的疗效。
方法:查阅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上半年患者大量输血记录单,比较分析3例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输注血浆冷沉淀前后凝血功能的变化。
结果:当患者短时间大量输血常常并发凝血机能异常,出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显著延长,纤维蛋白原下降,D-二聚体水平增高的现象。
及时输注血浆冷沉淀后,可有效提高血液循环中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原等凝血物质的含量,从而不同程度的缩短凝血时间,纠正凝血异常,提高患者的救治效果。
标签:大量输血;凝血功能;冷沉淀;效果现在我院临床输血采用的都是成分血液制品,由于创伤患者在失血过程中丢失了大量的凝血因子,剩下的凝血因子也在止血过程中被消耗,而大量输注的库存红细胞悬液基本不含凝血因子,常常造成患者凝血功能异常,从而达不到输血扩容的目的。
为了分析冷沉淀在纠正凝血功能异常中的作用,故对2014年上半年我院3例大量输血患者出现异常凝血功能时,输注血浆冷沉淀的疗效做出合理用血评估。
1.资料与方法1.1 患者资料:1例是脾破裂切除术,2例是消化道大出血1.2 输血情况:患者平均输注红细胞悬液28u、血浆3430ml、冷沉淀40u。
1.3 仪器与试剂:Beckman ACL ELITE PRO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及配套试剂1.4 检测项目:PT APTT FIB TT D-二聚体1.5 3例患者输入冷沉淀前后凝血时间结果比较(平均值和标准差表示):输注前输注后参考值PT 26.45±7.62 18.48±5.58 9.3-14 SecAPTT34.08±15.87 31.34±6.61 22-39 SecFIB 0.96±0.53 2.53±0.87 2.2-4.96g/lTT 24.00±7.5 14.92±4.2310-18 SecD-二聚体 2.77±1.14 1.92±0.78 0-1.4 ug/ml2 结果为了抢救患者生命短时间大量输血输液后,患者凝血功能经常会出现异常,在输入悬红和血浆同时输注冷沉淀可以提高血液中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原等凝血物质的含量,从而不同程度缩短凝血时间,纠正凝血异常,对出血患者有很好的止血效果。
冷沉淀凝血因子的输注疗效分析冷沉淀凝血因子(Cryo)是指自血浆中经低温冷冻和沉淀制得的一种蛋白质混合物,其中含有许多凝血因子,如VIII因子、vWF因子、XIII因子、纤维蛋白原等。
Cryo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凝血障碍的治疗,如血友病、von Willebrand病、Fibrinogen缺乏症等。
本文旨在探讨Cryo的输注疗效以及在一些疾病中的应用情况。
一、Cryo的输注疗效Cryo中含有许多凝血因子,因此可用于治疗多种凝血障碍疾病。
Cryo输注常用于以下情况:1、血友病A血友病A是由于缺乏FVIII因子引起的凝血障碍疾病,Cryo中含有FVIII因子,因此可用于治疗血友病A。
输注Cryo后可使血液中FVIII因子浓度升高,从而改善凝血功能。
2、von Willebrand病3、Fibrinogen缺乏症Fibrinogen是血浆中的一个蛋白质,参与了血液凝固的最终阶段。
Fibrinogen缺乏症是一种罕见的凝血障碍疾病,Cryo中含有Fibrinogen,因此可用于治疗Fibrinogen缺乏症。
4、DICDIC是一种严重的凝血障碍疾病,通常发生在严重感染、休克、外伤等疾病后,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Cryo含有多种凝血因子,输注Cryo后可以辅助治疗DIC,从而改善凝血功能。
总的来说,Cryo的输注可以有效改善凝血功能,缓解凝血障碍疾病的症状和病情。
然而,Cryo并非万能的治疗方法,对于某些严重的凝血障碍疾病,可能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手段,如血小板输注、凝血因子浓缩剂等。
二、Cryo在临床上的应用情况除了上述几种疾病之外,Cryo在临床上还有一些应用情况,如下:1、手术出血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大量出血,此时可考虑输注Cryo。
Cryo中含有多种凝血因子,可以迅速提高血液的凝血能力,减少出血量。
不过,由于Cryo的使用需要比较严格的适应症,因此并不是所有手术都适宜输注Cryo。
2、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小板数量减少,导致出血倾向。
冷沉淀输注操作规程冷沉淀是FFP在低温(1-6℃)解冻后沉淀的白色絮状物,是FFP的部分凝血因子浓缩制品,主要含有因子Ⅷ、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纤维蛋白原、因子XIII和纤维结合蛋白。
由于冷沉淀制备中缺乏病毒灭活过程,导致患者使用后感染病毒的风险增加,在一些发达国家该制品已经较少应用。
目前冷沉淀在我国临床应用还较普遍。
一、适应证(一)血友病A及获得性因子Ⅷ缺乏症冷沉淀适用于儿童、轻型成人血友病A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因子Ⅷ缺乏症(获得性因子Ⅷ缺乏症)患者。
冷沉淀中的因子Ⅷ浓度相对FFP高,我日从200ml全血制备的冷沉淀中含有因子Ⅷ≥40IU,每单位的容量为20-30ml。
由于受患者总血容量的限制,不可能大量使用,只能用于所需输注剂量小的患者。
对于中、重度血友病A患者,每次需要补充的因子Ⅷ量大,宜首选冻干的因子Ⅷ浓缩剂或基因重组的因子Ⅷ浓缩剂。
(二)血管性血友病由于目前缺乏vWF浓缩剂,因此血管性血友病(vWD)的治疗目前主要选用冷沉淀。
vWD主要是vWF的量的缺乏或质的缺陷导致。
采用冷沉淀输注以补充外源性的vWF,可以有效地改善出血症状。
但血小板型vWD患者,输注冷沉淀不能有效改善病情,应选择输注血小板制品。
(三)纤维蛋白原缺乏症先天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或纤维蛋白原消耗增多(如胎盘早剥、死胎滞留和术后纤溶活性增强等)等患者,由于体内纤维蛋白原含量降低或质量缺陷,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出血。
此时,首选纤维蛋白原浓缩剂治疗;在没有纤维蛋白原浓缩剂时,可选用冷沉淀制品。
由200ml FFP制备的冷沉淀中含有纤维蛋白原150-200mg.(四)获得性纤维结合蛋白缺乏症纤维结合蛋白是重要的调理蛋白。
在严重创伤、烧伤、严重感染、皮肤溃疡和肝功能衰竭时,血浆纤维结合蛋白水平可明显下降。
冷沉淀制品可用于上述获得性纤维结合蛋白缺乏症的患者。
(五)局部使用促进创口、溃疡修复冷沉淀中富含纤维结合蛋白,也可在局部外用,以促进创口、溃疡组织的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