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手拉手好朋友》优质课件设计
- 格式:pptx
- 大小:14.59 MB
- 文档页数:20
手拉手好朋友美术学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美术》教材第五章“我们身边的艺术”,具体内容为第三节“手拉手好朋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友谊的重要性,学会用绘画表达朋友之间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描绘人物动态和表情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通过绘画表达情感和友谊的能力。
3. 增进学生对艺术与生活的联系的认识,提高审美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人物动态和表情的描绘。
教学重点:如何表达朋友之间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绘画示范视频、画纸、画笔、颜料等。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组描绘朋友之间情感的画作,引导学生关注画作中的人物动态和表情,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10分钟)(1)讲解人物动态和表情的描绘方法。
(2)分析如何通过绘画表达朋友之间的情感。
3. 实践演示(10分钟)播放绘画示范视频,让学生跟随视频学习绘画技巧。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现场完成一幅描绘朋友之间情感的作品。
5. 互动交流(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点评,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学习。
六、板书设计1. 主题:手拉手好朋友2. 内容:(1)人物动态和表情描绘方法(2)绘画表达情感和友谊(3)艺术与生活的联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好朋友”为主题,创作一幅画作。
2. 答案要求:作品需表现出朋友之间的情感,人物动态和表情描绘生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的绘画技能是否有所提高。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生活,发现更多美好瞬间,用绘画记录下来,提高绘画水平。
同时,组织学生参加绘画比赛,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和审美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确保教学内容与教材章节和课程目标紧密相关。
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教学目标应具体、可衡量,且与教学内容相匹配。
第16课手拉手好朋友美术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美术》教材第5册,第16课“手拉手好朋友”。
详细内容涉及认识朋友的外貌特征,学习通过绘画表达朋友之间的情感,以及掌握色彩搭配的基本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观察并描述朋友的外貌特征,培养细致的观察能力。
2. 引导学生通过绘画表现朋友之间的友谊,提升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3. 帮助学生掌握色彩搭配的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并描绘朋友的外貌特征,以及如何运用色彩表达情感。
教学重点:观察、描绘、色彩搭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绘画作品范例、彩色粉笔。
学具:素描本、铅笔、彩色铅笔、水彩。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不同场景下朋友之间的互动,引导学生关注朋友之间的友谊。
2. 讲解与示范(15分钟)(1)讲解:引导学生观察朋友的外貌特征,介绍如何描绘人物形象。
(2)示范:现场示范如何描绘朋友的外貌特征,展示色彩搭配技巧。
3. 学生实践(10分钟)学生根据讲解和示范,开始绘画自己的作品。
4.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互相观察,现场描绘对方的外貌特征,并进行色彩搭配。
5. 评价与展示(5分钟)六、板书设计1. 课程第16课手拉手好朋友2. 主要内容:认识外貌特征、情感表达、色彩搭配3. 关键词:观察、描绘、友谊、色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好朋友”为主题,描绘你和你的朋友的外貌特征,并运用色彩表达情感。
2. 答案要求:作品形象生动,色彩搭配合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尝试用其他绘画材料进行创作,如油画棒、水彩等,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学会用绘画记录友谊。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观察并描述朋友的外貌特征2. 绘画中情感表达的方法3. 色彩搭配的基本技巧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随堂练习5. 作业设计及课后反思拓展一、观察并描述朋友的外貌特征1. 面部特征:引导学生关注眼睛、鼻子、嘴巴等面部器官的形状、大小和位置。
第16课手拉手好朋友美术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美术》教材第16课“手拉手好朋友”,详细内容涉及第一章“我们身边的美术”第三节“伙伴们的形象”。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学习如何运用线条、形状和色彩来描绘朋友之间的快乐时光,以及如何通过美术作品表达友情。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描绘人物形象的基本技巧,能够运用线条、形状和色彩表现人物的特点。
2. 培养学生通过美术作品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友情的认识和感悟。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线条、形状和色彩描绘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特点。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通过美术作品表达友情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等。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描绘朋友之间快乐时光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友情主题。
2. 新课内容学习:a. 讲解人物形象描绘的基本技巧,如线条、形状和色彩的应用。
b. 示范如何描绘人物形象,突出人物特点。
c. 学生跟随示范,尝试描绘自己和朋友的形象。
3. 实践环节:a. 学生分组进行创作,以“手拉手好朋友”为主题,描绘自己和朋友的形象。
b.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展示与评价:a.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b. 教师组织学生互评,从技巧、创意和表现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第16课手拉手好朋友2. 内容:a. 人物形象描绘技巧:线条、形状、色彩b. 友情主题表现方法:描绘快乐时光、突出人物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手拉手好朋友”为主题,描绘自己和朋友的形象。
2. 答案要求:线条流畅、形状准确、色彩鲜明,能够表现出人物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a. 组织学生参加“手拉手好朋友”美术作品比赛,提高学生的创作热情。
手拉手好朋友美术学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美术》教材第四章“我们身边的艺术”,具体内容为“手拉手好朋友”一课。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和掌握人物动态的表现方法,学会用线条和色彩描绘出人物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人物动态的基本画法,能准确表现人物的动作和表情。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和色彩表达情感的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 增进学生对友情的认识,培养关爱他人、珍惜友谊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人物动态的准确表现和情感表达的细腻程度。
教学重点:线条、色彩在表现人物关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画纸、画笔、颜料、模型等。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橡皮、尺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表现友情的画作,引导学生关注画作中人物的动作和表情,进而引入本课主题。
2. 新课讲解:(1)介绍人物动态的基本画法,引导学生注意人物身体的比例、动态线条的流畅性。
(2)讲解线条和色彩在表现人物关系中的作用,举例说明如何通过线条的粗细、色彩冷暖来表现亲密无间的关系。
3. 实践环节:(1)让学生两人一组,相互观察对方的动作和表情,用线条和色彩描绘出彼此之间的友情。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例题讲解:展示优秀作品,分析作品中人物动态、线条和色彩的表现手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一幅描绘朋友间的亲密瞬间的画作。
六、板书设计1. 人物动态画法:身体比例动态线条2. 线条与色彩的应用:线条粗细色彩冷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绘你和朋友之间的一个亲密瞬间。
2. 答案要求:准确表现人物动态,运用线条和色彩表达情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人物动态的基本画法,但在情感表达方面仍有待提高,今后教学中需加强此方面的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尝试用绘画记录下来,提高审美和表现力。
手拉手好朋友美术学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使用教材《美术》第四册第四章“人物描绘”的内容,详细探讨如何通过绘画表达人物之间的友谊。
主要内容包括人物比例、表情与动态的绘制,特别是手拉手这一动作的细节表现。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人物比例与动态的基础知识,能够准确表现人物之间的互动。
2. 通过手拉手这一动作的绘画,培养学生对友情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3.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鼓励他们在绘画中表达个性和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人物手拉手动作的协调性和表情的自然呈现。
教学重点:人物比例的准确性以及动态的流畅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黑板、粉笔、绘画示范用纸笔。
学生准备:绘画用纸、铅笔、彩色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不同场景下朋友手拉手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动作背后的情感。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和好朋友手拉手的经历?那一刻你们的感觉是什么?”2. 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人物比例的基础知识,强调头部到身体的比例关系。
示范手拉手动作的绘制步骤,重点讲解如何表现动态与表情的协调。
3. 实践指导(20分钟)学生开始绘画,教师巡回指导,针对个别学生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强调线条流畅性与色彩搭配的重要性。
4.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根据自己绘画的进度,进行相互之间的评价与交流,促进彼此学习。
教师选取几幅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强调比例、动态和表情在表现友谊时的作用。
鼓励学生将所学应用到日常的绘画创作中。
六、板书设计板书左侧:人物比例图解板书右侧:手拉手动态步骤示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以“手拉手好朋友”为主题,绘制一幅表现朋友间友谊的画作。
2. 答案要点:人物比例准确,动态自然,表情生动,画面色彩和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反思本次课程的实施效果,针对学生的接受程度调整教学方法与进度。
延伸学习: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尝试用绘画记录下与朋友之间的美好时光,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