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4.3合理发展交通运输(第2课时)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 格式:doc
- 大小:244.50 KB
- 文档页数:7
合理发展交通运输一、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的主要铁路干线及分布格局2、知道我国高速铁路运输发展及其未来规划3、学会比较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差异4、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二、重点难点:1、能够说出我国的主要铁路干线2、了解我国运输现况3、交通方式的选择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前置作业:1、说出我国主要的运输方式?2、比较我国的把不同地方的交通有什么区别?3、找出我国的主要铁路干线和高速公路?4、比较一下输出每一种运输方式的利弊?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我们家乡的运输方式引入,问学生我们附近所见过的运输方式和公路情况如何?2、回顾旧知识回顾第一章所学的省和行政中心3、小组合作学习(1)、小组合作讨论找出课本90页的我国铁路干线,本按南北东西两个方向归类.(2)找出我国的主要高速公路,归类。
(3)以身边的运输方式为主比较每一种运输的费用如何?4、小组展示5、精讲点拨(1)主要的铁路干线:铁路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铁路枢纽有:北京、郑州、兰州、株洲、徐州。
铁路干线:东西干线有: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南北干线:京哈—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焦柳线、宝成—成昆线。
(2)现代交通运输方式:铁路运输(火车)、公路运输(汽车)、水运(船舶)、航空运输(飞机)、管道运输。
分布:东部铁路网、公路网密度大,西部铁路网、公路网密度小;高速公路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水上运输:包括内河航运和海洋运输;内河航运:长江、珠江、松花江、京杭运河地位重要;内河干流航线多沿东西方向延伸,支流航线多沿南北方向延伸;南方的内河通航能力比北方大。
海洋运输:沿海航线有北方航线(上海、大连为中心)、南方航线(广州、香港为中心)。
航空运输:主要国际航空港:北京、上海、广州、香港.(3)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贵重或急需的货物而数量不大的用航空运输(飞机);容易死亡、变质的活物、鲜货短程用公路运输(汽车)、远程用铁路运输(火车);大宗笨重的货物远距离运输用铁路运输(火车)或水运(船舶)。
4.3 合理发展交通运输【课程标准】●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
【教学目标】1.在“中国铁路运输网”图上指出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及铁路枢纽,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
(重点)2.在“中国高速铁路网规划”图上指出我国已建成的高速铁路,并了解高速铁路的环境效益,树立环保意识。
(重点)【课型】新授课【教材分析】按照“课程标准”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不同地区之间人流量和货流量很大,而铁路运输运量大、速度快、便于连续的长距离运输等优点,能较好地解决我国交通运输的供需矛盾。
本节重点讲解铁路运输,通过读图分析出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识记我国主要的南北、东西铁路干线和铁路枢纽。
又因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铁路运输的速度要求更高,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所以我国大力发展高速铁路运输业,通过读图明确我国主要的高速铁路干线及分布格局。
【学情分析】大多数学生已经能够熟练辨认各个省区轮廓,能准确说出各个省区的名称、省会、简称,对铁路干线的名称能够很好的解析;初二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读图能力,通过读图能够分析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东部稠密、西部稀疏。
【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合作达标【教学方法】读图观察,合作达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当堂达标】1、(目标1)我国内地连接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铁路干线是()2、 A.焦柳线 B.京沪线 C.京九线 D.陇海线3、(目标1)京广线与陇海线交汇处是()4、 A.北京 B.徐州 C.郑州 D.兰州3、(目标2)京广高铁经过的省级行政区,正确的一组是()A.北京市、河北省、河南省、山西省、湖南省、广东省B.北京市、河北省、安徽省、湖北省、江西省、广东省C.北京市、河北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D.北京市、山东省、河南省、山西省、湖南省、广东省4.(目标2)京广高铁联系的两个工业基地是()①京津唐②沪宁杭③辽中南④珠江三角洲A.①②B.①④ C.③④D.②③5.综合题(1)京沪高铁沿途经过____个省级行政区,京沪高速铁路通车后,可极大地减轻_____铁路的运输压力。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3《合理发展交通运输》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的4.3节《合理发展交通运输》主要介绍了交通运输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合理发展交通运输业。
本节内容通过讲解交通运输业的定义、分类、特点以及影响因素,使学生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基本概念,掌握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规律,从而能够理解并分析交通运输业的合理发展。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了解了地理基础知识,对于交通运输业的认知主要来源于日常生活。
但学生对于交通运输业的系统性和深入理解还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定义、分类、特点以及影响因素,掌握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规律,能够分析交通运输业的合理发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于交通运输业的兴趣,增强学生对于合理发展交通运输业的认识,提高学生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关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交通运输业的定义、分类、特点以及影响因素,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规律。
2.难点:如何合理发展交通运输业,分析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和问题。
2.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引导探究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收集相关交通运输业的案例资料,制作PPT。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交通运输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介绍交通运输业的定义、分类、特点以及影响因素,通过PPT展示,使学生对交通运输业有更直观的了解。
3.操练(15分钟)分析具体交通运输业案例,让学生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和问题。
第三课合理发展交通运输第1课时1.了解我国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2.掌握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的方法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的方法。
一、导入新课复习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主要铁路干线的分布,谁来说一说都有哪些主要的铁路干线?二、新课讲授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指导学生分小组进行自主学习: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地图展示中国主要公路分布图和中国主要航空港分布图拓展延伸:水运分内河运输和海洋运输。
内河运输:长江、珠江、京杭运河、松花江等都是重要的内河航线。
海洋运输:我国东部濒临海洋,海岸线漫长曲折,优良港湾众多,发展海洋运输条件优越。
目前与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航运联系。
活动1:结合教材95页表格,从速度、载客量、票价三方面比较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差异。
三、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总结:贵重或急需,数量不大,且运输距离远宜用:飞机短途,数量不大,容易变质,宜用:汽车大宗笨重货物,运输距离远,宜用:火车或轮船活动2:结合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判断下面情景案例,适宜采用哪种交通运输方式。
学以致用:尝试将下面的运输任务与适宜的交通运输方式用直线连接起来:新疆的天然气供应上海北京的一箱急救药品运到昆明一批从俄罗斯进口的木材由满洲里发往天津从武汉到九江,欣赏长江风光在秦皇岛港将煤炭运往广州从青岛运一吨海鲜到济南(公路)(管道)(航空)(铁路)(河运)(海运)播放视频: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选择三、巩固提升1.下列运输方式中,有“从门口到门口”的优势是( B )A.水路B.公路C.铁路D.航空2.影响高速公路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 )A.经济发展水平B.人口密度C.地形条件D.气候条件3.两箱急救药品从成都运往拉萨,最适宜的运输方式是( A )A.航空B.铁路C.公路D.水运4.天然气从新疆运到上海的最佳运输方式是( D )A.水路B.铁路C.公路D.管道四、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并能根据出行目的、货物质量、距离远近等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合理发展交通运输(第2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求选择恰当的运输方式。
【教学目标】1. 说出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比较它们在生产、生活中的优势和不足。
(重点)2能根据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求选择恰当的运输方式。
(重点、难点)3.了解中国主要公路和航空港的分布特点。
【教学模式】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当堂达标【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比较法、图示观察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综合归纳法。
【教具准备】课本插图、多媒体课件制作、地理助学。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交通运输与我们【导入】观看下列图片中的交通工具,同学们说说平时乘坐最多的交通工具是什么?还乘坐过什么交通工具?【出示目标】明确学习目标【畅所欲言】1.你能结合实际谈一谈交通运输与我们生活、生产的密切关系吗?2.你能根据下面的资料说说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变化吗?资料1:解放前一首民谣:姑娘出嫁到远方,马路又远又长,走了三十三天哟,才到新郎帐房。
该民谣是对当时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地形纷纷列举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从速度、票价等方面),体验生活中的地理知识。
明确目标,熟悉任务小组合作,讨论总结:结合实际生活说说交通运输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重要意义。
变化:由原来徒步以生活中体验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兴趣;从学生自己的体验出发,联系生活实际体会交通运输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根据资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复杂、交通落后状况的形象描述资料2:解放前,出门的话,可能坐轿子、黄包车、人力三轮。
出远门的话,在农村,徒步、马车或牛车是比较常见的,发达的京津地区,坐车也是可能的。
南方的某某是有火车的,当然,轮船也是不错的选择。
但那时的汽车,火车,轮船速度也是很慢的,而且不多。
以牲畜为动力依然是那时候中国老百姓的最佳选择,运东西基本上是手提、肩挑、背扛。
3.现在,你知道我国现代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有哪些吗?【承转】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由于交通工具各不同,所以各自的特点存在着差异。
《第三节合理发展交通运输》教案第一课时我国的铁路干线和铁路枢纽【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的交通运输方式有哪些。
2、了解我国铁路运输的重要性,掌握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和铁路枢纽。
3、了解我国公路运输的发展和主要的高速公路。
4、了解我国水运的分类和主要的海港和河港。
【教学重点】我国主要的铁路线和铁路枢纽【教学用具】中国铁路运输网【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运输越来越重要,今天了解一下我国的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各种运输形式的概况。
2、读课文总结我国的交通运输方式的类型。
讲解:现代运输方式共有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五种,对于我国来说最重要的是铁路运输。
板书:一、我国的铁路干线和铁路枢纽读P90页图4-3-1中国铁路运输网图,找出我国主要的南北和东西铁路干线。
小结:东西干线: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南北干线:京哈线京广线京九线焦柳线宝成-成昆线主要的铁路枢纽有:,某某,某某,某某,株洲,某某。
补充:注意铁路枢纽处通过的铁路的名称和方向。
还要结合以前学习的省级行政单位的中心城市。
板书:二、公路网和高速公路读中国公路网图,找出我国主要的高速公路,看分布特点。
讲解:我国公路遍及全国,高速公路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在西部,特别是青藏地区,公路运输还是主要的方式。
板书:三、水上运输找出我国内河运输的主要地区和港口。
回忆我国的河流分布,找出松花江、长江、珠江等河流和某某、某某、某某、某某等港口。
总结:我国内河运输主要在南方地区,以长江和珠江为主,北方是东北的松花江。
重点掌握既是河港又是海港的城市:某某、某某、某某。
我国海洋运输发达,港口众多,在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港口。
讲述:我国沿海航线分北方和南方,主要港口有某某、某某、某某和某某。
远洋运输主要有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和某某为中心。
我国的航空运输以,某某,某某,某某为中心。
【作业设计】描画我国铁路运输网图,并填注主要铁路线的名称。
合理发展交通运输(第2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
【教学目标】1.说出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比较它们在生产生活中的优势和不足。
(重点)2.能根据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求,选择恰当的运输方式。
(重点、难点)3.了解中国主要公路和航空港的分布特点。
【教学模式】学案导学。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
【教具准备】中国主要铁路分布图、中国主要公路干线分布图、中国主要航空港分布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导入新课1.展示中国主要铁路分布图:复习提问:(1)主要的铁路干线(2)主要的铁路枢纽总结:铁路是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除了铁路以外,我国还有那些交通运输方式?2.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认识我国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纠正:交通运输方式和交通工具的区别。
强调:水路包括海运和河运。
“中国主要铁路分布图”,复习、回顾、识记、回答。
2.学生读图回答,主要有两种回答:(1)公路、管道、水路、航空(2)公路、管道、轮船、飞机通过复习提问,回顾上节课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研讨学习3.利用中国主要公路分布图和中国主要航空港分布图,引导学生认识我国公路和航空港的分布特点,并组织学生从地形、人口、经济等方面讨论、分析其原因。
原因:东部地区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而我国西部地区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人口稀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4.利用多媒体补充我国公路和航空的发展情况。
强调:(1)青藏地区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公路运输。
(2)我国重要的国际航空港:、某某、某某、某某等。
—3—3中国主要公路分布和图4—3—4中国主要航空港分布,分析我国公路和主要航空港的分布特点。
学生讨论回答:分布特点:东部密集,西部稀疏。
学生阅读、了解。
通过阅读、使用地理图,逐步发展学生从地理图像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衔接与过渡我们通过学习知道了我国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分布,那么我们如何根据不同的特点和分布来选择交通运输方式呢?下面让我们来探讨和学习。
合理发展交通运输业提问:什么是交通运输业?生活中有哪些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归纳与小结:(1)交通运输业是指利用交通工具把人和物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的活动。
(2)你们所说的汽车、轮船、飞机、火车分别是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铁路运输,另外还有一种特定的运输方式——管道运输。
转承:现代五种基本运输方式中,今天我们先来学习“紧X繁忙的铁路运输”提问:在座的有谁坐过火车吗?等有人回应后,请她(他)谈谈所见所闻。
归纳与小结:……,实在没人,教师做现身说法。
演示材料:(1)吴淞铁路是我国的第一条铁路。
1866年开始兴建,1876年竣工。
全长四十里,是英国资本家未经中国政府的许可而擅自修筑的。
他们为了修建这条铁路,用“建造马车道”的谎言骗过了清朝的地方官吏以后,便开始动工。
先从某某外国租界修到租界以外的宝山江湾,然后又得寸进尺地修到吴淞。
这不仅是对中国主权的严重侵犯,是一种赤裸裸的侵略行径,而且还有其经济侵略和变中国为其殖民地的罪恶目的。
后来清政府用28万两某某将其赎回,全部被清政府赎回拆除了。
重要工业带③沿()形成的经济发达地带④沿()地区的经济核心区。
⑤高新技术产业则依托大城市,分布呈现出()的分布特点。
5、会分析四大重要工业基地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及其发展特点。
(2)京X铁路是我国第一条自力修建的铁路。
1905年开始,詹天佑以他精湛的技术、崇高的责任感和顽强毅力,克服重重阻碍,终于在1909年修建成举世瞩目的真正意义上的我国第一条自力修建的铁路,揭开了中国铁路史上光辉的一页,大大鼓舞了我国人民。
归纳与小结:自二十世纪初至今,我国铁路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就。
A、里程及线路布局:已修建铁路7万多千米,除澳门外,其它各省级行政单位都有铁路运行。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青藏铁路与厦深铁路。
B、动力:淘汰了蒸汽,基本实现电气化与燃油化,时速大大提高。
C、其它:列车时刻表的设计、车厢装璜、车站建设等。
展示交流演示材料:厦深铁路位于闽粤两省的东南滨海地区,正线全长约,Ⅰ级铁路标准,双线,旅客列车速度目标值每小时200公里,由铁道部、某某省、某某省合资共同建设。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4章第3节合理发展交通运输》第2课时教案商务星球版新授课【课标要求】●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教学目标】1.列表说出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比较它们在生产、生活中的优势和不足.2.能根据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求选择恰当的运输方式.【教学模式】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当堂达标【教学方法】比较、案例分析、归纳、总结法.【教具准备】课本插图、多媒体课件制作、地理助学.【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巩固导入新课展示问题:读我国铁路干线图,说出:1.经过北京、天津、上海的铁路线。
2.经过北京、安徽、南昌、深圳的铁路线。
1.京沪线2.京九线通过复习巩固上节课知识,同时为铁路运输线的选择作铺垫。
衔接与过渡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按照运输工具的不同,现代交通运输可分为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五种主要方式,各种交通运输线路相互交织,构成了我国经济发展的“生命线”。
你能说出这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运输工具吗?展示交流[教师多媒体展示]:五种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图片学生说出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运输工具:衔接与过渡我们选择哪一种交通运输方式,首先要了解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下面请同学们阅读P93文字,自主完成下面的表格。
自主学习交流展示一.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自主学习一】教师展示自学内容和要求:阅读课本93页文字,自主完成下列表格。
运输方式优点缺点航空运输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管道运输要求:1.自主完成。
2.时间3分钟。
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自主学习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主要特点。
找出各运输方式最直接的优、缼点。
同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交流展示一】学生交流展示自学成果:运输方式优点及特点缺点航空运输速度快,运输效率高运量最小,费用最高,受天气影响较大铁路运输速度较快、费用较低、运量较大投资多、短途运输成本高公路运输方便、机动灵活、速度快,“从门口到门口”,一般是短途运输,没有铁路运输和水路运输的地区可长途运输运费较贵、运量较小水路运输费用最低、运量最大、投资少速度最慢,受天气影响较大管道运输损耗少,可以连续运输,受天气影响小,主要运输液态和气态物质前期建设周期长,建设成本高总结补充【教师总结补充】1.因青藏高原地区铁路网稀疏,所以公路运输是青藏高原地区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合理发展交通运输(第2课时)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能根据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求选择恰当的运输方式。
【教学目标】
1.说出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比较它们在生产生活中的优势和不足。
(重点)
2.能根据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求,选择恰当的运输方式。
(重点)
3.了解中国主要公路和航空港的分布特点。
(难点)
【教学模式】问题导学。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读图法。
【教具准备】课本插图、多媒体课件制作、地理助学。
【教学过程】
教
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讲述:交通运输可以
把人和物从一个地方运
送到另一个地方,实现人
员和货物的流通。
与我们
生活的密切关系。
请同学们结合亲身体验,
交流一下自己的体会?
全班学生分组交流自己的体会,四个学
生说出自己的亲身体验。
1、我跟着爸爸开大货车运输过煤炭。
2、国庆节放长假,我和妈妈乘火车去外
地旅
游。
3、我经常乘公交车去奶奶家。
4、去年暑假的时候,我跟爷爷坐船去大
连的姑
姑家里玩。
……
从学生自
己的体验
出发,联
系生活实
际体会交
通运输与
我们的生
活息息相
关。
衔接与过渡教师多媒体展示图片:现代交通运输方式有五种,每种运输方式都有自己的优点和劣势,请同学们观看图片并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来探究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
我们从最熟悉的各种工具来着手了解特点。
合作探究
交
通运输方式的特点教师多媒体展示:多媒体
展示图片水运、航空、管
道运输的特点:
铁路运输是我国目前最
重要的运输方式。
(1)铁路:优点是运
量、安全
性、受天气影
响。
相对缺点
少,所以是我国最
运输方式。
(2)公路:优点是快
捷、,可以实现
“”的运
输;缺点是运量,
一般只能负担运
输。
公路运输是青藏高原最
重要的运输方式。
学生观看图片并注意相互比较来记忆各
种方式的特点。
通过多媒
体比较,
直观生动
形象,培
养学生的
观察和理
解能力,
比较出各
种交通运
输方式的
主要特
点。
找出
各运输方
式最直接
的优、缼
点。
用最直观
的图片,
通过学生
自己的观
多媒体展示上海到武汉不同客运方式的比较表要求学生活动:将不同客运方式按一定的顺序排列。
速度:由快到慢载客量:由多到少票价:由高到低(4)航空:优点是速度;缺点是运
价、运量、易受条件
影响。
运输
工具
速度载客量单程票汽车60千米小时40人200元
火车120千米小时 2 000人130元
轮船30千米小时 1 000人60元
飞机800千米小时100人 1 000元
学生将不同客运方式的速度、载客量、
票价按一定的顺序排列。
速度:飞机>火车>汽车>轮船
载客量:火车>轮船>飞机>汽车
票价:飞机>汽车>火车>轮船
察与对比
运用头脑
分析,用
图示法来
培养学生
的阅读能
力。
通过最直
观的数字
的差异来
感受各种
工具的特
点,同时
培养学生
的独立思
考与小组
交流的能
力。
总结与过渡
同学们知道了每种运输方式都有自己的优点和劣势,在实际运用时,我们就
应该根据客货运输的需要,选择出最合理的运输方式。
运输方式优点缺点铁路
运输量大,运费较低,速度较
快
投资多,建设周期长,短途运输成本公路速度较快,比较灵活运输量小,运费较高
水路运量大,运费低,投资少速度较慢,受自然条件限制较大航空速度快,机动灵活运输量小,运费高,受天气影响较大教师多媒体展示:学生讨论分析各个案例
【当堂达标】
1.现代运输丁具中,速度最快、最慢的分别是 ( )
A.火车、轮船 B.飞机、火车 C.飞机、轮船 D.火车、汽车2.航空运输不具备的特点是 ( )
A.速度快 B.运量大 C.易受天气限制 D.运价高3.下列运输方式中受天气条件限制最小的是 ( )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水上运输 D.航空运输4.目前,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是 ( )
A.铁路 B.公路 C.航空 D.水运
5.下列运输方式中,比较灵活、运输量少的是 ( )
A.水路运输 B.航空运输 C.铁路运输 D.公路运输6.下列运输方式中,运输量大、连续性强的 ( )
A.公路 B.航空 C.水运 D.铁路
7.下列货物需从下面起点运到终点,用什么运输方式最合适?(用√表示)
货物类别数量起点到终点铁路公路河运海运航空两箱急救药品北京-拉萨
一吨活鱼密云水库-北京城区
五十吨钢材上海-济南
一万吨海盐天津-上海
十万吨大米武汉-上海
8.根据图下面各省的轮廓特征,判断图中的铁路干线,并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主要铁路干线的名称。
A图:东西方向,南北方向。
B图:东西方向,南北方向。
(2)从A图中的省会运送5万吨粮食到广州,比较适合的运输方式是,中途需要经过
的两个省会依次是、。
(3)从B省输送石油到大连,可以选用的运输方式有、、,其中最主
要的运输方式是。
(4)从C省省会乘火车到成都,如果走最近的路线,沿途可经过的铁路干线
为、、;沿途经过的主要铁路枢纽有、。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优点主要有:1.充分利用多媒体来进行地理知识的演示,图文配合使学生的直观感受与理性思维相结合。
多角度的展现了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有利于
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五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并联系生活实际来加以利用。
2.本课的结构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能够让学生所学的知识及时的运用到生活和生产中去。
本课的不足或问题,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注意:1.要重视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的培。
2.尽可能的理论联系实际,让教学贴近现实生活,用生活的知识来学习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