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市级联考】辽宁省丹东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 格式:doc
- 大小:181.50 KB
- 文档页数:21
丹东市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高三文科数学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设集合,,则A. B. C. D.【答案】C由题意,∴.故选C.2. 复数满足,则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答案】D3. 命题“”的否定为A. B. C. D.【答案】A命题“”的否定为:,故选A.4. 下列函数为奇函数的是A. B. C. D.【答案】D和非奇非偶函数,是偶函数,是奇函数,故选D.5. 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主视图,左视图均是由三角形与半圆构成,俯视图由圆与内接三角形构成,则该此几何体的体积为A. B. C. D.【答案】A该几何体是一个半球上面有一个三棱锥,体积为,故选A.6. 执行右面的程序框图后,输出的A. 6B. 27C. 33D. 124【答案】B由程序框图,变量值依次为:,,,,此时满足退出循环的条件,故选B.7. 某校为了研究学生的性别和对待某一活动的态度(支持与不支持)的关系,运用2×2列联表进行独立性检验,经计算,则所得到的统计学结论是:有()的把握认为“学生性别与支持该活动没有..关系”.A. 99.9%B. 99%C. 1%D. 0.1%【答案】C6.635<6.705<10.828,因此有1%的把握,故选C.8. 已知,是两条不同直线,,是两个不同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 若,垂直于同一平面,则与平行B. 若,平行于同一平面,则与平行C. 若,不平行,则在内不存在与平行的直线D. 若,不平行,则与不可能垂直于同一平面【答案】D试题:由于α,β垂直于同一平面,则α与β平行,利用正方体的两个相邻侧面不满足题意,故①不对;若m,n平行于同一平面,则m与n平行,可能相交也可能平行也可以异面,故②不对;若α,β不平行,则在α内不存在与β平行的直线,利用正方体中点侧面与底面,侧面的上底面的棱与下底面的棱,能够找到平行线,所以③不正确;若m,n不平行,则m与n不可能垂直于同一平面,如果两条直线垂直同一个平面,则两条直线平行,所以④正确.考点: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视频9. 设圆锥曲线的两个焦点分别是,,若上一点满足,则的离心率A. B. C. 或2 D. 或【答案】D不妨设,,,若此曲线是椭圆,则,,∴,;若此曲线是双曲线,,即,又,,∴.故选D.:本题已知曲线上一点到两焦点的距离及两焦点间距离的比例,在求离心率时要注意圆锥曲线的分类,椭圆或双曲线,要分类求解,不能误认为只有一种.当然要注意验证两种的条件:时,才能为椭圆,时,才能为双曲线.10. 已知是函数的极值点,若,,则A. ,B. ,C. ,D. ,【答案】A,这是增函数,因此只有一个零点,从而当时,,时,.故选A.: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性质时,导函数的零点可能是的极值点,也可能是不极值点,它决定于两侧的符号,本题由导函数是增函数,易得结论.利用单调性是我们研究函数值的正负的一种重要方法.11. 若函数在区间和上都是单调递增函数,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A. B. C. D.【答案】B由得,在原点附近的递增区间为,,因此,解得,故选B.12. 边长为2的等边△ABC所在平面内一点M满足,则A. B. C. D.【答案】A,,故选A.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018届高三联考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第Ⅰ卷 (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总体来看,近年来我国社会心态正变得越来越理智成熟、开放多元、积极主动,并且更加具有世界意识。
但也不可否认,目前仍存在一些不良社会情绪。
比如,自卑自馁情绪有之,“牢骚太盛”情绪有之,懈怠散漫情绪亦有之。
这些社会心态虽不是主流,却会对社会发展和改革进程产生消极影响。
如不及时修复,不仅会伤及个人幸福生活,还会影响整个社会心态,甚至会阻滞社会主义现代化脚步。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社会心态必须强起来。
社会心态是一段时间内社会成员情绪基调、社会共识和价值观的总和,属于社会意识范畴。
一个国家的社会心态与其发展实际密切相关,是时代的“晴雨表”“风向标”;它同时会影响每个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甚至影响整个国家发展大局。
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是个人、社会、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社会心理基础,也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中国自成立以来,用短短几十年时间从“饥寒交迫”变为总体小康、从“一穷二白”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世界边缘走近世界舞台中心,现在正阔步走在“强起来”的大路上。
在这个“强起来”的新时代,应当有与之匹配的社会心态。
心态强起来应增强自尊自信。
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尊自信的民族,自尊自信是中华民族精气神的集中体现。
新时代,自尊自信源于深入了解“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
它要求我们既不妄自菲薄,看到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和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拒绝照抄照搬别国发展模式;也不妄自尊大,拒绝其他文明优秀成果。
只有清醒认识我国历史走向、准确定位我国历史方位,才能更加自尊自信。
只有不断增强自尊自信,才能更加敢于正视自身不足、敢于承认别人长处,进而取长补短,更好迈向伟大复兴。
心态强起来应更加理性平和。
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高三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18.1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1.D 2.B 3.B 4.D 5.B 6.C 7.A8.(6分)要点一:与自身(地球)危机有关,是为了人类的生存。
要点二:关心未来,研究未来,相信未来必定美好。
要点三:意识到未来可以由科技创造,而人类的未来在于开拓宇宙。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3分。
9.B 10.D 11.D12.(6分)参考答案:①暗中逐个记录二千石长吏同一条心的和不肯亲附他的人的名单送给光武。
②这次征伐,不一定要占地杀人,关键在平定安抚百姓。
13.D14.(5分)要点一:冯异有远见,表现忠诚。
要点二:冯异为人谦逊,礼让其他将军,从不自我夸耀。
要点三:冯异在广大将士中有很高的威望。
要点四:冯异作战勇敢,常为先驱。
要点五:冯异善用谋略,有主见。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15.B 16.D17.(6分)要点一:《送别》写诗人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惆怅不舍的心情;《别董大》写诗人对朋友的鼓励,表达了诗人乐观积极的心态。
要点二:《送别》借秋天萧瑟的景物衬托了作者的心情,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别董大》借冬天的景色反衬作者的心情,后两句直抒胸臆。
18.(6分)①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②载欣载奔稚子候门③风烟望五津同是宦游人四、本大题共6小题,共25分。
19.D 20.B 21.A22.(6分)要点一:“芍药”象征着生活中的真善美,“满市香”象征着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成为生活常态。
要点二:“芍药”是全文的线索,题目揭示全文的主旨。
23.(5分)要点一:第一次借用古诗讲芍药生长的特点。
要点二:第二次是借用古诗表明哲理:美好的事物即便处于困境中,生命力依然旺盛,只要有外力,都会再次焕发出生机。
要点三:在结构上,前后照应,使文章内容逐渐深化。
24.(6分)参考答案:在这里“雅”的含义是在平凡的生活中保有对美好事物或高贵精神的追求。
例如:《红楼梦》中的黛玉葬花;《边城》中大佬二佬用对山歌的方式追求翠翠;《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与田晓霞在信中讨论哲学问题。
辽宁省丹东市五校协作体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联考试卷及答案辽宁省丹东市五校协作体2018届高三上学期联考语文试题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艺术生产领域,只有中国油画这种艺术形式最典型地包容着它的国际性形式和它需要表达的民族记忆的冲突,作为一种来自西方的艺术形式,油画从材质、观念、方法上都积淀着西方的历史记忆和历史经验,当它被用来塑造中国的形象和承载中国的记忆时,它会以何种方式“出场”呢?从中国油画发展史来看,在革命意识形态占据支配地位之前,以徐悲鸿为代表的中国油画艺术正经历着和西方大致相同的发展进程:从古典写实的再现的艺术逐步过渡到抽象的意象的表现的艺术。
但这些不同的艺术表现方法都力图和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与艺术形式衔接起来,都力图表达中国的民族记忆。
革命胜利以后,从西方传承过来的艺术进程被中断,取而代之的是苏俄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格局下所形成的艺术,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的绘画传统和苏联的革命现实主义被移植到中国,形成了在中国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写实主义油画。
和所有的具有古典写实背景的艺术形式一样,中国的写实主义油画充分地表达了一个特定时期的中国民族记忆,它叙述和再现了在这个时期所发生的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着力宣扬这个时期一直倡导的革命意识形态;至“文革”时期,写实主义艺术蜕变为“革命”的艺术,一种观念的艺术,艺术纯粹为观念而存在,艺术本身却被消解了。
具有反讽意义的是,正是写实主义油画的这种观念性,为后来的中国流行艺术的蓬勃兴起,提供了适宜的温床和可以利用的材料。
在中国的写实主义艺术长期一统天下的格局下,流行艺术从波澜不兴到蔚为大观,成为当下足以和前者并驾齐驱的一股最重要的艺术力量,原因何在?按西方艺术史的变迁规律来看,流行文化的兴起是西方艺术在古典写实时代终结之后历经印象主义、现代主义、表现主义、抽象主义等不同的艺术发展阶段后,由美国的文化霸权所扶持起来的一种话语形态,它力图通过消解艺术和生活的界限来消解艺术的神圣性,进而消解具有几千年文化积累的艺术欧洲的中心地位;它倡导的是一种平民化的艺术,主张艺术是通俗的、可复制的、可批量生产的;它实际上又重新确立了观念对艺术的崇高地位,艺术的任何形式在流行艺术那里都成了图解某种观念的符号和工具。
丹东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 (2016高一下·江西期中)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由于非农就业数据表现疲软、能源领域依然乏力、通胀受限等原因,下次加息时点比美联储估计的更加难以。
②与网友们热火朝天的“侦查推理”和“斌爽恋”的舆论相比,身处风暴眼中的郑爽显得云淡风轻。
③外国媒体臆测解放军新战机隐身性能堪比美国的f22“猛禽”战机,其实这些是为了继续鼓吹“中国军事威胁论”。
A . 琢磨沸反盈天夸夸其谈B . 捉摸沸反盈天不经之谈C . 琢磨纷纷扬扬不经之谈D . 捉摸纷纷扬扬夸夸其谈2. (2分) (2016高一上·六安期中)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根据全国妇联的调查显示,我国30%的家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家庭暴力突出表现为婚姻暴力中的“夫对妻”的暴力。
B . 在俄政府接连出台救市举措的同时,国际油价出现小幅反弹,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升了卢布,目前美元对卢布的汇率正逐步返回1比50的安全线。
C . 如果我们的作家动辄“与市场接轨”,轻易认同“卖书比写书更重要”,怎么指望他们沉潜静思、面壁独处,写出具有独特思想和情怀的优秀作品?D . 环境工作组研究发现,购物收据含有毒化学物质双酚A,即使人们只是接触收据,双酚A也能经由皮肤进入人体,甚至可能致癌,严重扰乱人体激素分泌。
3. (2分)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 . 这么珍贵的书您都毫不犹豫地借给我,太感谢了,我会尽快璧还,请您放心。
B . 他的书法龙飞凤舞,引来一片赞叹,但落款却出了差错,一时又无法弥补,只好连声道歉:“献丑,献丑!”C . 这次,幸亏班主任张老帅从中斡旋,才化解了赵明和张华的矛腊,使得两人化干戈为玉帛,重新握手言和。
D . 杨老师年过七旬仍然笔耕不辍,作为他的高足,我们感到既自豪又惭愧。
辽宁省丹东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一上·绍兴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态度,决定了他具备什么样的情趣。
[甲]音乐舞蹈啊、书法绘画啊、旅游吟诗啊,这些雅致的情趣,可以缓解疲劳,松弛紧绷的神经,让人积极、乐观、向上。
[乙]而庸俗的情趣,比如沉浸网络游戏、酗酒吸烟、迷恋不健康视频等,则会损人身心,同时让人陷入堕落不堪的境地。
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心灵,需要的还是雅。
说到雅,人们最先想到的还是书画。
[丙]中国绘画的雅,在于它追求的不是形似,而是神似;更在于它表达的是一种挥洒自如、酣畅的美丽。
这种美,源于绘画者的内心,它借助笔墨,跃然纸上。
笔墨所到之处,意象飞升,情趣盎然,一点一线,皆有可能触动赏读者的心弦。
(1)文段中的加下划线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松弛B . 沉浸C . 同时D . 跃然纸上(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A . 甲B . 乙C . 丙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 (2018高一上·齐齐哈尔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乳钉纹簋(音鬼)是一件春秋时期的青铜食器,1959年在安徽省由屯溪市弈棋公社修建飞机场时出土,埋藏地下已逾2500余年,仍然完好无损。
它造型别致,独具风格,为春秋时期吴越地区铸造的一件很具特点的铜簋,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即国宝级文物,现藏安徽省博物馆。
簋是盛放煮熟的黍、稷、稻、粱等饭食的器具,相当于现在的大碗,盛行于商周时期,春秋逐渐衰落,战国时就很少见了。
簋的形态变化最多,一般是圆腹,侈口,圈足。
商代簋无盖、无耳,或有双耳;西周和春秋的簋常带盖,有双耳或四耳;吴越地域的簋则基本上都是双耳无盖。
此件乳钉纹簋呈圆形,口微侈,鼓腹,圈足,平底,通高16.5厘米,口径27.7厘米,重7公斤,设有双耳,耳背附镂空棱脊,这种装饰,极为少见,精致美观。
丹东高三语文试卷(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位诗人被誉为“诗仙”?A. 杜甫B. 李白C. 白居易D. 王之涣2.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A. 曹雪芹B. 吴承恩C. 罗贯中D. 施耐庵3. 下列哪个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A. 欧阳修B. 苏轼C. 曾巩D. 王安石4.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孟浩然B. 王维C. 李商隐D. 杜牧5. 下列哪个不是《水浒传》中的人物?A. 宋江B. 武松C. 林冲D. 张飞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2018年高三模拟(一)语文答案小阅读1.A(A. 强加因果,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2.B(原文表述为“诗歌光有外在的形式如语言、结构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一定的精神风度和丰富的话语蕴涵”,所以选项的表述“不必去追求作品的形式”过于绝对。
)3. B(评论的是“诗歌之韵”。
)文学类文本阅读4. A“摩天的崖壁”不是形容大饭店的环境。
“砖横瓦乱的场地”也不是比喻。
5. ①“这种人”指的是“严分敌我、坚贞不屈的人”。
(1分)②他们为了民族的尊严和解放勇于牺牲自己。
(2分)③在人间留下正气,留下胜利的希望。
(2分)6.题目的含义:①“逆旅”指的是刚刚落成的豪华大饭店。
(1分)②“逆旅”指的是人间,指某些人醉生梦死的温柔乡。
(1分)主题:通过历经战争一栋豪华大饭店的落成开业,表现了战争给祖国和人民带来灾难,( 1分)通过虚无主义人生观与爱国主义、勇于担当人生观的对比,讽刺了那种在国难当头之时,麻木不仁、苟且偷生、醉生梦死的空虚腐朽的灵魂,(1分)进而讴歌赞美了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勇于牺牲的精神,(1分)表现了作者深沉的家国忧思。
(1分)实用类文本阅读7.B(B.根据材料四图表一,出国留学人员人数不断增长,但增长率有起伏;学成回国人员的比率在2015年有小幅下降。
)8.BE(A“是那些竞争力偏弱的留学生选择回国的主要原因”曲解文意; C鼓励这些人才在回国前获得一定工作经验的不是国家,而是苗绿博士个人的建议。
D“找不到工作只能说明适应能力差”,于文无据)9.答案:①了解国家有关留学人员的优惠扶持政策。
②在留学期间积累一定工作经验,对职业生涯更有帮助。
③留学时做好明确的职业规划,同时密切关注国内的就业信息。
④回国后,尽快融入社会,建立国内的关系网络。
⑤提高专业技能,提升竞争力。
每点1分,答出任意四点即可满分。
文言文阅读二10. C.11. C. 对象并不都是有德之官员,有的朝代,也有谄媚者或慑于其势焰者所为,奉祀的对象不一定有德。
辽宁省丹东市2018届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韵”是中国古典文论的一个重要范畴,它最初用于音乐。
梁建文帝在《劝医论》中,首次把音乐的“韵”引入了诗歌美学,他敏锐地发现了诗歌中超迈悠远、耐人寻味的那种艺术趣味,与音乐的“余响”不绝、让人回味的“韵”在感官上相通。
从此,“韵”与诗,就成为密不可分的一对姊妹。
诗人之韵,是诗人个人的音乐修养、风貌,以及这种修养、风貌在诗歌作品中的作用。
古人以“琴棋书画”来评价艺术的修养,“乐”是第一要求。
他们认为,诗人对音乐的修炼,既可以使诗人形成与众不同的气质面貌,也能使他在创作时自然地表达内心的情感,既是一个人成为诗人的前提,又是诗人进行创作的一种手段。
清人袁枚在《再答李少鹤》中视神韵为先天真性情,作品中的神韵,是作家的艺术修养的自然流露,作家的神韵,决定作品的神韵。
韵既是作品中的态度风致,也是作家的态度风致在作品中的体现。
诗歌之韵,既体现为外在的音乐形式即声律,又体现为内在的审美特质。
诗歌的外在之韵指向明确,内在之韵内涵更丰富。
在古典诗论中,韵是作为作品构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存在的。
宋代李膺把“韵”比作朱弦遗音,大羹遗味,也就是说,作品必须具有超出文本之外的、令人回味的因素,这种因素是作品必要的组成部分,否则作品便是“庸俗鄙”一样的作品。
明人胡应麟把“筋骨”、“肌肉”和“神韵”作为作品的三大要素,“筋骨”相当于作品的立意,“肌肉”相当于语言的运用,“神韵”则是精神气质。
在他们看来,诗歌光有外在的形式如语言、结构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一定的精神风度和丰富的话语蕴涵,这是诗歌应该追求的最高境界。
在宋人范温那里,韵也同样是作为古典诗歌的最高审美境界和追求而存在的。
他认为韵与一些具体的美的形式和风格相区别,它不是某一种具体的美,如巧丽、雄伟、奇、巧、典、富、深、稳、清、古之类,而是对各种具体美的总的要求,是各种美达到最高峰的产物。
丹东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面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 美国潜艇部队司令部宣布,美英两国的潜艇在北冰洋地区举行代号为“2007冰”的秘密军演发生潜艇爆炸,一时间成为国际新闻的焦点。
但耐人寻味的是,关于本次事故的发生地点,英国国防部讳莫如深,只是表示事发时“不懈”号潜艇正位于冰层下数百英尺的深处。
B . 笔者想质问郭德纲,你当明星赚钱本无可厚非,但利用自己的形象为虚假广告代言,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你总该给大伙儿道个歉吧?C . 有的年轻人见贤思齐,看到好的工作就去应聘,缺乏足够的忠诚和对职业长远的规划。
D . 中国女足面对世界杯上关键的一场比赛,必须做到的就是要以我为主,既不需要妄自菲薄,也切忌傲慢自大。
2. (2分) (2019高一上·静海月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如果现在大学校园这股游乐成风、恋爱成风、奢侈攀比成风等不良的消费习惯再得不到改善,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就成为一句空话。
B . 他有说不清的后悔,道不明的愧疚,怎么就和自己同过患难、共过生死的朋友分道扬镳了呢?C . 前不久,在加拿大召开的有二十个国家、四百多位科学家参加的第八届激光学术会议上,这两篇论文受到高度重视,给予了高度评价。
D . 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能不能创作出优秀作品,最根本取决于要为人民书写、为人民抒情。
3. (2分) (2018高三下·凯里开学考)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 . 考场外,一家三口正在等待参加高考的姐姐,鲜花是贤弟精心为她挑选的。
B . 晚清海派名家的肖像画作品展,任预、任颐的作品都忝列其中并成为精品。
C . 由于个人手法粗陋还请各位海涵,有不足之处还请麻烦指出并多多谅解。
D . 今年春节期间,几个学生来我家拜访,我夫人急忙拿出糖果来招待他们。
2017-2018学年度(上)丹东市期末质量检测高三语文试题本试卷由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组成总分150分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圣书字和中国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自源文字体系,但唯有汉字沿用至今。
这不应该是侥幸,而是源自于汉字的特质。
早期文字大都是象形、表意的,其表音符号很多都是衍生自象形表意符号。
即便是汉字,占绝大比例的形声字的声符,也大多来自表意成分。
在长期发展中,汉字表音的因素在汉字体系中大大增强,表现出明显的表音化倾向。
但为什么汉字的表音化倾向停滞了?为什么表音的声符没有进一步简化、抽象化,像很多拼音文字那样发展成为纯粹表音的字母?汉字的生命力何在?若在汉字和汉语的关联中寻找原因,这首先是因为汉字的适用性。
汉字能够很好地记录汉语,这是汉字不废的重要原因之一。
汉语是词根语,不用改变词首、词尾或词中间的语音来表示语法关系。
印欧语言很多“性”“数”“格”都要求有小而频繁的词形变化,这是方块汉字难以如实记录的。
汉字作为语素文字,一个字表示一个意思,在语音上也没有什么变动,和汉语匹配十分得当。
其次是汉字具有时空包容性。
汉字的“包容性”是一种巨大的弹性,表现在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
一是时间包容性。
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我们一看就懂,但如果当年有录音机录下老夫子的话,我们可能难以听懂。
因为语音是不断变化的,春秋时代的语音系统和现代普通话的语音系统大不一样。
然而,不管语音发生了何种变化,字仍然是这些字,意思始终不会改变,这就是时间的包容性。
对于英语、法语或其他拼音文字,几百年前的作品现代人可能就看不懂了,因为语音的变化直接反映到了文字的拼写上。
汉字承载了历史悠久、内容丰富且比较容易解读的文献,这也成为汉字不废的重要原因。
二是空间包容性。
同样一张《人民日报》,北京人、上海人、广州人都能毫无障碍地阅读,他们使用同一个汉字系统,字形和字义是一样的,但读音却各行其是。
中国疆域辽阔,方言繁杂,汉字可以起到统一沟通的作用。
汉字及汉字文化的联系使中华民族成为统一的文化共同体。
试想,如果历史上使用的就是拼音文字,拼音文字要反映实际语音,那么各地的拼音文字就会各不相同,随着历史的发展,文字的差异会越来越大,就像今天欧洲或印度,语言纷繁复杂。
据统计,印度有1600多种语言,宪法规定的联邦官方语言就有18种。
可以想见汉字的包容性,在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中国,汉字起着何等重要的文化认同作用,产生了何等强大的凝聚力。
最后是汉字具有文化积聚性。
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汉字沉淀了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成为历史的活化石,它反映了中国早期的生产、商业、政治、战争、家庭、饮食等社会生活及意识形态等各个方面的情况,隐藏着一部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可以作为历史考古的线索。
例如买、卖、贵、贱、资、费、财、货、赚、赔等字,都有“贝”字,这反映了早期社会“贝”曾被作为原始货币的历史。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汉字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和象征,成为不可抛弃的文化遗产。
在世界文字之林中,汉字展现出其科学性、艺术性,闪烁着独特的智慧光芒,是人类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节选自黄国营《中国汉字的开放性与生命力》,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自源文字体系之一,汉字是唯一至今仍在使用的文字,是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和象征。
B. 汉字在发展中曾呈现出明显的表音化的倾向,表音的声符来自于表意成分,但没有进一步抽象化为纯粹表音的字母。
C. 汉语是词根语,没有“性”“数”“格”等词形变化;汉字是语素文字,与不通过改变语音来表示语法关系的汉语十分匹配。
D. 在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中国,汉字发挥着重要的文化传承和认同作用,具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开头指出汉字能够沿用至今,源于汉字的特质,汉字虽然也有表音化倾向,但这并不是汉字的生命力所在。
B. 文章在汉字和汉语的关联中寻找汉字不废的原因,那就是汉字具有适用性、时空包容性和文化积聚性特点。
C. 文章第5、6段分别从时间和空间角度阐述汉字的包容性,将汉字与拼音文字进行比较,是为了证明语音变化不会影响汉文化的传承。
D. 文章论证上采用总分总结构,开头提出问题,从三方面分析汉字特质,最终得出汉字是人类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论。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如果汉字发展的表音化倾向没有停滞,发展成纯粹表音的字母,它也有可能像楔形文字、圣书字等一样失去沟通交流的作用。
B. 虽然汉字的读音可能受时间和地域影响而产生很大的变化,但因字形和字义是确定的,所以不会影响人们的理解。
C. 如果汉民族历史上使用的是拼音文字,那么各地的拼音文字就会受实际语音影响而各不相同,甚至可能会导致汉语演化成多种语言,而不是方言。
D. 汉字承载了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是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是中国早期社会生活历史考古非常重要的依据。
【答案】1. B 2. C 3. D【解析】1.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
题中B项,以偏概全,形声字的声符大多来自表意成分。
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题中C项,并非意在证明语音变化不影响汉文化传承,而是要证明汉字的时空包容性是汉字不废的重要原因。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
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
题中D项,夸大了汉字的作用,原文为“汉字可以作为历史考古的线索”。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老人崔立①早上,阳光缓缓地照射在马路上,老人佝偻的背影,缓步地前行中。
微风从老人的身边轻轻滑过,都像比老人的速度要快。
老人,是要从人行道的一端,走到人行道的另一端。
有一个年轻人,急急地走过老人的身边。
年轻人走过去时,带起了一阵风,也碰触了老人柔弱的肩膀一下,是风要刮倒了老人,还是年轻人撞到了老人,老人的身子踉跄地顺势往前仰了一下,像是要摔倒,摇摇晃晃地要倒下了,还是艰难地撑住了。
匆匆而过的那个年轻人,在老人的眼睛里早已不见了踪影。
②又一天,老人走着同样的路,缓缓地,在那条人行道上蹒跚着步子,缓缓行走在人行道的中间。
一个女孩,越走越近,很快已经到了老人的跟前。
老人站在人行道的中间,挡住了女孩前行的路线,女孩几次想走过去,但空间太窄,还是走不过去。
女孩咬了咬牙,想说什么,又憋了回去。
反复犹豫,女孩终于是忍不住开了口。
女孩说,阿姨,你能让我一下吗?有好几秒的停顿,老人缓缓转过了身,看向女孩。
顺势地,女孩在老人转身时多出来的空档,匆匆忙忙地走了过去。
女孩真的是太匆忙了,连一声“谢谢”也忘记说出口,人已走出去好远。
③……④再一天,老人还在那里行走,缓慢地,继续缓慢地行走在这条路上。
①天是有些冷的,哪怕阳光是高高挂着的,也难以抵挡冬日的寒冷。
老人缓缓地在行走,不知不觉间,本来围得就有些松的围巾悄无声息地滑落。
老人毫无察觉,②老人丝毫感觉不到因围巾掉落后的寒冷,老人本来就很冷,冷与再冷之间差异不大。
身边响起一个女人的声音。
不知什么时候,女人已经到了老人的身旁。
女人喊了声:阿姨!老人听到了,老人是有几秒钟的停顿,老人缓缓地转过身,老人以为还是要让开路,然后有一个人会像阵风般匆匆忙忙地从她身边走过。
这次,没有风,要是风,也是空气中的寒风。
女人停在了老人面前,女人说,阿姨,这围巾,是您掉的吗?老人看到了女人手上的围巾,习惯性地摸了摸自己的脖子,脖子间空荡荡的。
无疑,眼前的这条围巾是老人掉的。
老人从女人手上接过了围巾,说,谢谢。
老人轻轻地摸索着往脖子里围,老人围得很艰难。
女人说,阿姨,我帮您围吧。
女人为老人围上了围巾,围得很严实,让那寒风吹不进脖子里。
女人还说,阿姨,您是要往前面走吗?我送您过去吧。
老人脸上挂起笑容,说,谢谢你。
女人扶着老人缓慢地往前走,③天还是冷,冷中却跃动着一丝暖意。
是春天快要到来的暖意。
⑤这是电视台做的一个节目,老人是电视台请的一位演员,表演得很到位。
演员在这条短短的人行道上行走了一个星期,没有人怀疑她是假的老人,也没有人关注过老人。
女人是这个星期最后一天出现的。
电视台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找到了愿意帮助老人的女人。
⑥这个节目很快就在电视台播出了。
⑦同时播出的,是近期发生的一个诈骗故事:一个未经证实的儿童募捐,竟引发了全市高达数十万的捐款,若不是警方的及时介入,捐款数额还在不断地增长。
为什么我们市民的防范意识是如此的薄弱,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发出善心善念踊跃捐款呢?如果需要捐款的不是孩子,是老人呢?⑧两个故事放在了一起播放,是刻意,还是无心之举?⑨这个节目什么都没评论,只是原生态地播出了。
⑩节目播出的第二天,这个城市一下子多了许多主动帮扶老人的年轻志愿者们。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年9月9日,第11版,有删节)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小说中的很多语句看似平淡,内涵却很丰富。
如“这次,没有风,要是风,也是空气中的寒风”,暗示女人没有匆匆忙忙走过老人身边。
B. 小说成功地运用了对比手法,比如,年轻人、女孩与女人的做法形成了对比,再如,电视台两个节目的内容也形成了对比。
C. 小说注重于细微处写人,老人“缓慢地前行”、“踉跄地顺势往前仰”、“缓缓地转过身”、系围巾“围得很艰难”等动作,表现了扮演老人的演员演技的高超。
D. 发生在老人身上的故事是电视台的节目策划,是小说出人意料之处,但其中也蕴含着作者对当下社会道徳和人际关系的忧虑与反思,这也是小说的深刻之处。
5. 小说第④段中三次写到“冷”,分别表现了什么意图?请结合小说内容具体分析。
6. 小说结尾“节目播出的第二天,这个城市一下子多了许多主动帮扶老人的年轻志愿者们”的安排是否必要?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观点和看法。
【答案】4. C 5. ①阳光难以抵御冬日的寒冷,写出了冬天的天气和环境的冷清,也营造出老人独自缓缓行走,无人关注的孤寂氛围。
②“老人本来就很冷”,呼应了上文对冬日寒冷的描写,老人围巾掉落却感觉“冷与再冷之间差异不大”,暗示出人们对老人的普遍冷漠,衬托老人内心的凄寒,也为下文“女人”关心老人的情节转折蓄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