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技术与装备知识重点总结
- 格式:docx
- 大小:138.89 KB
- 文档页数:3
物流技术与设备重点剖析关键信息项:1、物流技术的分类与特点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详细描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物流设备的类型与功能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概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物流技术与设备的应用场景场景描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技术与设备的适配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物流技术与设备的发展趋势趋势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物流技术与设备的选择与评估标准标准细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权重分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物流技术的分类与特点111 运输技术运输技术是物流过程中的核心环节之一。
常见的运输技术包括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等。
公路运输具有灵活性高、门到门服务的特点,但运输成本相对较高,且受路况影响较大。
铁路运输适合长距离、大运量的货物运输,具有运输成本低、稳定性高的优势,但灵活性相对较差。
水路运输成本低、运输量大,但运输速度慢,受自然条件限制较大。
航空运输速度快,适用于紧急、高价值货物的运输,但运输成本高昂。
管道运输主要用于液体和气体货物的运输,具有连续性强、损耗小的特点。
112 仓储技术仓储技术包括仓库布局设计、库存管理、货物存储方式等方面。
自动化立体仓库是现代仓储技术的重要代表,通过计算机控制实现货物的自动存取,提高了仓储空间利用率和作业效率。
此外,仓储管理系统(WMS)能够实现对库存的实时监控和管理,优化库存水平,降低库存成本。
113 装卸搬运技术装卸搬运技术涵盖了各种装卸设备和搬运工具的应用。
集装箱与托盘的优缺点1.简述物流技术与设备的地位和作用。
是物流系统中的重要资产;是进行物流活动的物质技术基础,也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与物流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2.“十一五”期间物流技术研究开发的重点是什么?物流信息编码表示及自动识别技术方面的研究重点;现代物流信息传输技术方面的研究重点;电子监控技术运用于仓储作业方面的研究重点;3.简述公路运输的特点及常见设备。
机动灵活,适应性强;可实现“门到门”直达运输;在中、短途运输中,运送速度较快;原始投资少,资金周转快;掌握车辆驾驶技术较易;运量较小,运输成本较高;运行持续性较差;安全性较低,污染环境较大。
常见设备有:厢式货车;罐式货车;自卸车(即翻斗车;半挂牵引车;冷藏车。
4.铁路车辆有哪些?(常见5种即可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功率大、热效率高、速度快、过载能力强和运行可靠等,而且不污染环境,特别适用于运输繁忙的铁路干线和隧道多,坡度大的山区铁路。
普通车辆:敞车C、平车N、棚车P、保温车B和罐车G等几种。
专用货车:集装箱车X、长大货物车D、毒品车W、家畜车J、水泥车U、粮食车L和特种车T等。
5.水路运输的特点及常见的水路运输设备有哪些?特点:通航能力几乎不受限制,投资省,运量大,成本低,非常适合大宗货物运输,是国际贸易的注意方式。
常见设备有:杂货船,散货船,冷藏船,油轮,液化气船,集装箱船,滚装船,驳船、顶推船与拖船。
6.航空运输的优缺点是什么?优点:速度快,运输路程最短,舒适,灵活,安全,包装要求低。
缺点:载运能力低,单位运输成本高,受气候调剂限制,可达性差。
7.叉车的常见类型按动力装置分:电瓶叉车,内燃叉车。
按机构和用途分:平衡重式、插腿式、前移式、侧叉式、跨车及其他特种叉车(集装箱叉车等8.简述连续输送机械的特点及分类。
分类:分为有挠性牵引构件和无挠性牵引构件两类。
特点是可以沿一定的路线不停地连续输送货物,装载和卸载都是在运动过程中完成的,不需要停车,启动、制动少。
第一章物流技术与设备概述1. 物流技术?2006 年颁布的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将物流技术 (logistics technology) 定义为:物流活动中采用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方面的理论、方法,以及设施、设备、装置与工艺的总称。
2.物流装备?物流装备是在生产、流通、消费和军事等领域中,为了实现各种物资从供应地到消费地的空间转移和时间转移,并保证物资高效、快捷、准确、安全的流转和有效监控所需的设施与设备。
3.物流硬技术物流硬技术是指组织物资流动所涉及的各种机械设备、运输工具、站场设施及为物流服务的电子计算机、通信网络设备等方面的技术。
4.物流软技术物流软技术是指物流活动中所使用的各种方法、技能和作业程序等,是指以提高物流系统整体效益和供应链运营效用为中心的技术。
5.物流设施物流设施包括公路、铁路、航道、管道及机场、港口、货运站场和通信基站等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和通过能力直接影响着物流各环节的运行效率。
6. 物流技术装备配置原则(1)物流技术装备配置的合理性原则;(2)物流系统运作的快速性、及时性、准确性和经济性原则;(3)选用物流工器具和设备的标准化原则;(4)具有较强的灵活性、适应性原则;(5)充分利用空间;(6)减少人力搬运。
第二章集装单元化技术及装备1. 物流标准化定义物品包装尺寸和集装单元的尺寸要符合一定的标准。
物流标准化的基本思路是通过货物的集装单元化,提高货物与物流过程中的固定设施、移动设备、专用工具的配合性。
2.集装单元化的定义集装单元化就是以集装单元为基础来组织货物的装卸、搬运、储存和运输等物流活动一体化运作的作业方式。
被集装单元化的货物称为单元货物。
用于集装货物的工具称为集装单元器具,必须具备:①能使货物集装成一个完整、统一的重量或体积单元;②具有便于机械装卸搬运的结构。
集装单元化是物流现代化的基础建设内容,其实质就是要形成集装单元化系统,集装系统的基本要素一般包括工具要素、管理要素和社会环境支撑要素。
第4讲搬运技术与装备一.引言二.物料搬运的活性理论三.起重设备四.搬运车辆五.大宗散货的装卸搬运技术与装备六.集装箱的装卸搬运技术与装备一.引言1.物料搬运定义在同一场所范围内进行的、以改变物料的存放(支承)状态(即狭义的装卸)和空间位置(即狭义的搬运)为主要目的的活动,即对物料、产品、零部件或其他物品进行搬上、卸下、移动的活动。
2.物料搬运作业特点(1)具有“伴生”(伴随产生)和“起讫”性(2)具有“保障” 和“服务” 性(3)具有“闸门” 和“咽喉” 的作用3.物料搬运设备分类(1)搬运车辆:手推车、托盘搬运车、电瓶搬运车、叉车和无人车等(2)输送机械:辊子输送机、链式输送机、带式输送机和悬挂输送机等(3)起重机械:一般通用起重机和立体仓库堆垛机等(4)垂直搬运机械:电梯、剪式升降台以及各种垂直提升机等二.物料搬运的活性理论1.搬运的活性概念(1)物料的存放状态对搬运作业的方便(难易)程度(2)装卸次数少、工时少的货物堆放方法称为搬运活性高。
从经济上看,搬运活性高的搬运方法是一种好办法2. 搬运活性指数(1)表示各种状态下的物品的搬运活性。
(2)最基本的活性是水平最低的散放状态的活性,规定其指数为零。
对此状态每增加一次必要的操作,或者与此操作后的相同状态,其物品的搬运活性指数加上1。
活性水平最高的状态活性指数为4。
三.起重设备1.起重机的主要性能指标(1)起重量(G):①额定起重量(Gn);②总起重量(Gz);③有效起重量(Gp)(2)跨度(L)(3)幅度(R)(4)起升高度(H)(5)工作速度(V)2. 起重机工作类型及工作级别(1)工作类型:表示起重机工作忙闲程度和载荷变化程度的参数。
(2)工作忙闲程度包括:①起重机年工作小时数;②起重机机构负载持续率(3)载荷变化程度:起重机在全年实际起重量的平均值与起重机额定起重量之比;还包括每小时工作循环数。
(4)分类:①轻级②中级③重级④特重级3.电动葫芦和单梁起重机(1)电动葫芦运行轨道可以按照工艺路线的需要进行布置,一般由直线的或曲线的工字钢组成。
物流技术装备考点一.物流技术装备在物流系统中的作用和配置原则1.在物流系统中的作用:(1)物流技术及装备是提高物流系统效率的主要手段。
先进的物流技术和先进的物流管理是提高物流能力、推动现代物流迅速发展的两个车轮,二者缺一不可。
(2)物流技术及装备是反映物流系统水平的主要标志。
整个物流过程中的各个作业环节是否高效完成需要不同的物流技术及其装备,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物流活动各项功能的完善和有效实现,决定着物流系统的技术含量。
(3)物流技术及装备是构筑物流系统的主要成本因素。
现代物流技术及装备是技术密集型的生产工具,也是资金密集型的社会财富,其费用对系统的投入产出分析有重要影响。
2.物流技术装备在物流系统中的配置原则:(1)物流技术装备配置的合理性原则。
物流设备机械化的过程中要考虑系统目标和实际情况,根据不同场合合理使用机械化技术与自动化技术。
设备先进程度,数量多少要以适用为主,使设备性能满足系统要求。
集成化与配套使用,整个系统各环节的衔接和物流技术及其装备合理匹配。
(2)物流系统运作的快速性、及时性、准确性和经济原则。
合理利用物流技术及装备,以最低的物流成本,提高高效、优质的服务,是赢得持久竞争优势的关键。
(3)选用物流器具和设备选用的标准化原则。
采用标准化物流技术及其装备,可以降低设备和器具的购置和管理费用,提高物流作业的机械化水平,提高物流系统效率和经济效益。
(4)具有较强的灵活性、适应性原则。
能够适应不同的物流环境、物流任务和实际作业需求,满足使用方便、充分考虑到人体工效学的因素、容易操作、不易出错等要求。
(5)提高空间利用率。
利用有效空间,如采用架空布置的悬挂输送机,立体库和高层货架等;使用托盘和集装箱进行堆垛,向空中发展。
(6)减少人力搬运的原则。
尽量减少体力搬运、步行距离、弯腰的搬运作业,如用手推车、升降台等。
二、集装技术与装备1.物流基础模数目前ISO中央秘书处及欧洲各国基本认定600×400mm为物流基础模数尺寸。
货运知识点总结一、货运运输的基本概念货物运输是指商品从生产地转移到消费地的过程。
货物可以通过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和空运输,货运实际上是连接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桥梁。
1、运输方式运输方式包括陆运、铁路运输、水路运输和空运。
陆路运输包括汽车运输、电车运输、人力车运输和管道运输等;铁路运输、水道运输和空运均属于交通运输的一种。
2、货物的特点不同种类的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具有不同的特点,比如易损坏、易蒸发、易腐烂,易爆炸等。
货物的特点决定了货物在运输过程中需要采取的不同的措施和方法。
3、货物的包装货物包装是为了方便运输,保护货物不受损坏或丢失,方便货物的装卸、储存和搬运,以及方便货物的销售和使用。
4、货物的装卸货物的装卸是指将货物从车辆或船只上卸下,或将货物装上车辆或船只的过程。
装卸操作要求工作人员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技能,保障安全和快速。
5、运输成本货物运输存在很多成本,包括货物的包装成本、运输工具的租用成本、人工成本、燃料成本、保险费和清关费等。
运输成本是影响货运价格的重要因素。
6、货运保险货运保险是指商业保险公司为货主在货物运输过程中发生的意外损失提供的金融保障。
7、货物损失和索赔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损失,包括货物缺失、货物受损等。
货主可以向承运人提出索赔。
二、货运运输的主要方式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包括陆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和空运。
1、陆路运输陆路运输是指通过公路和道路对货物进行运输。
陆路运输主要由卡车、自行车、人力车和管道运输等方式。
陆路运输的优点是速度快、覆盖面广,对于短途、小批量的货物运输非常适用。
但陆路运输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受道路状况、交通拥堵等因素的影响;运输成本较高。
2、铁路运输铁路运输是指通过铁路进行货物运输。
铁路运输具有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可靠等优点,适合于大宗货物、长距离的运输。
但铁路运输的劣势是运输线路有限,无法实现门到门的货物配送。
3、水路运输水路运输是指通过船只进行货物运输。
物流技术装备1、什么是物流装备用于各项物流活动中所用到的设备或装备的总称2、物流装备有什么用途●3、物流系统图●5、装备在整个物流过程中的作用,怎么选?●6、向导堆垛机的单双循环周期,出入库能力NP187、叉车性能参数的概念图见上表BP1318、载重量与C(载货中心距)之间什么关系提升货物G越小,C可以越大9、叉车的主要作用【实现装卸、搬运作业机械化,减轻劳动强度,节约大量劳动力,提高工作效率。
】OL【缩短了装卸、搬运、准码的作业时间,加速了物资、车辆周转。
】OL【提高了仓库的利用率,促进库房向多层货架和高目仓库发展。
】OL【减少货物破损,提高了作业的安全程度。
】OL10、叉车与向导堆垛机比较各自的特点●11、堆垛机最大的特点:占用巷道宽度最小,及其他●12、向导堆垛机的工作循环,每一种的概念计算NP1813、向导堆垛机的性能参数、特点、工作方式(单、复合)计算NP1814、叉车、向导堆垛机的构式●15、门式起重机特点,构成,性能参数BP111●16、运输装备由运输方式不同装备分五类及各自的特点(下表OL)17、公路运输装备发展趋势18、汽车列车,半挂式,甩挂运输NP2219、半挂与普通车比较优缺点21、VIP物种运输装备各自特点22、水路混装23、水路载驳船:又称子母船(船载船),是将一定尺寸的载货驳船装到一艘大的货船上,由载驳货船将货驳运至目的地后,卸至水面,由拖船拖走(本身无动力装置)驳船:专供沿海、内河港内驳载和运转物资的吨位不大的船舶,穿上设备比较简单,本身没有起货设备和推进装置,移动或航行时需要用拖船拖带或推船顶推。
推船:用来顶推驳船(驳船队)的机动船,推船由强大的功率P拖船:专门用于拖拽其他船舶的工具,应有强大功率和较好的动力装置24、AGV的含义:自动导向小车25、集装单元化的概念意义作用自动化立体仓库概念●。
一、物流技术与设备在现在物流中的作用?1.物流技术是提高物流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
2.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物流活动的诸多环节在各自的领域中不断提高技术水平。
3.物流技术与设备是物流系统中的重要资产。
4.物流技术与设备是进行物流活动的物质技术基础,也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与物流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5.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是促进物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
二、物流技术与设备的发展趋势1.信息集成化2.技术自动化3.设备标准化4.服务人性化5.发展绿色化三、公路运输方式的特点1.机动灵活,适应性强2.可实现“门到门”直达运输3.在中短途运输中,运送速度较快4.原始投资少,资金周转快5.掌握车辆驾驶技术较容易6.运量较小,运输成本较高7.运行持续性较差8.安全性较低,对环境污染较大。
四、铁路机车按牵引动力来划分,目前有蒸汽机车、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三类。
五、铁路货车类型1.平车2.罐车3.粮食漏斗车4.敞车5.棚车6.保温车7.特种车8.长大货物车六、水路运输具有的特点1.水运主要利用江、河、湖泊和海洋的“天然航道”来进行。
水上航道四通八达,通航能力几乎不受限制,而且节省投资。
2.水上运输可以利用天然的有利条件,实现大吨位、长距离的运输。
因此,水运的主要特点是运量大、成本低,非常适用于大宗货物的运输。
3.水路运输是开展国际贸易的主要方式,是发展经济和友好往来的主要交通工具。
七、常见水路设备有哪些?1.杂货船2.散货船3.冷藏船4.油轮5.液化气船6.集装箱船7.滚装船8.驳船、顶推船和拖船八、航空运输的优点1.速度快2.运输路程最短3.舒适4.灵活5.安全6.包装要求低九、航空运输的缺点1.载货能力低、单位运输成本高能2.受气候条件限制3.可达性差十、叉车的类型1.平衡重式叉车2.插腿式叉车3.前移式叉车4.侧面式叉车5.跨车6.其他叉车十一、连续输送机械的特点及分类可分为挠性牵引构件和无挠性牵引构件,其特点是可以沿一定的路线不停地连续输送货物,装载和卸载都是在运动过程中完成的,不需要停车,启动、制动少。
一、基本名词/术语物流设施设备物流设施设备就是指进行各项物流活动和物流作业所需要的设备与设施的总称。
它既包括各种机械设备、器具等可供长期使用,并在使用中基本保持原有实物形态的物质资料,也包括运输通道、货运站场和仓库等基础设施。
物流设施设备是组织物流活动和物流作业的物质技术基础,是物流服务水平的重要体现。
1、物流标准化物流标准化是指在运输、配送、包装、装卸、保管、流通技工、资源回收及信息管理等环节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各类标准,达到协调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
2、物流模数物流模数是为了物流的合理化和标准化,以数值关系表示的物流系统各种因素尺寸的标准尺度。
3、集装模数尺寸集装模数尺寸也称物流模数尺寸,是指在物流基础模数尺寸基础上,推导出的各种集装设备的基础尺寸,以此尺寸作为设计集装设备三项(长、宽、高)尺寸的依据。
4、物流集装化物流集装化是指将许多单件物品按尺寸规格相同、重量相近的原则组合成标准化的组合体的方法。
5、包装模数化包装模数化是指对包装的规格、尺寸和流通环境中各种商品载体的空间或平面尺寸进行模数协调,制定标准尺寸系列,使包装尺寸合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
6、托盘托盘是指用于集装、堆放、搬运和运输的放置作为单元负荷的货物和制品的水平平台装置。
既有搬运器具的作用又有集装容器的功能。
7、物流技术物流技术是指物流活动中所采用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方面的理论方法,以及设施、设备、装置与工艺的总称。
8、货物运到期限货物运到期限是铁路在现有技术设备和运输组织水平的条件下,将货物运送一定距离所需要的时间。
货物实际运到期限是指从发站承运货物的次日起,至到站卸车完了时止或货车调到卸车地点、货车交接地点时止的时间。
9、船舶配载船舶配载是指为船舶的具体航次选配货载,即船舶公司根据托运人提出的货物托运计划,对所属船舶的具体航次确定应装运的货物品种、数量及体积。
配载的结果要编制成一张航次装货清单。
交通运输重要知识点总结交通运输是指人员、货物或信息在地面、水面、空中或其他媒介上进行的运输活动。
交通运输是现代社会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国家的安全和文明的进步。
掌握交通运输的基本知识对于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和保障人民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交通运输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包括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分类、运输工具、运输方式、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基本概念交通运输是指人员、货物或信息在地面、水面、空中或其他媒介上进行的运输活动。
交通运输具有以下特点:1. 跨时空性:交通运输可以突破地域限制,将人员、货物或信息跨越不同时空进行运输。
2. 连接性:交通运输是各个地区、城市、乡村之间联系的纽带,促进了各地区的交流和合作。
3. 便捷性:交通运输可以提高人们的出行效率,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4. 多样性:交通运输包括地面运输、水上运输、空中运输等多种形式,以满足不同需求。
二、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交通运输可以分为多种分类:1. 按运输工具分类:包括陆上运输(如公路、铁路)、水上运输(如船舶)、空中运输(如飞机)等。
2. 按运输对象分类:包括客运、货运、信息运输等。
3. 按运输方式分类:包括公共交通、私人交通、城市交通、国际交通等。
4. 按运输范围分类:包括城市交通、区域交通、全国交通、国际交通等。
5. 按运输方式分类:包括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水路运输等。
三、运输工具1. 公路运输工具:包括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等。
汽车是目前最常见的公路运输工具,具有灵活、快捷、适应性强的特点。
而摩托车和自行车则适合短距离、小范围的运输需求。
2. 铁路运输工具:包括火车、地铁等。
铁路运输工具运输能力大、速度快、安全性高,适合长距离、大批量货物运输。
3. 水路运输工具:包括轮船、船舶等。
水路运输工具适合长途大宗货物运输,具有运输成本低、能力大的优势。
4. 航空运输工具:包括飞机。
中专运输知识点总结一、道路运输道路运输是最常见的运输方式之一,它包括公路货运和公共汽车客运两大类。
对于道路运输从业者来说,需要了解以下几个重要知识点:1. 货物运输货物运输是指利用道路运输工具,将货物从一个地点运输到另一个地点的过程。
其中,货物运输有以下几种方式:- 整车货运:指整车货物由一个货主直接承运,不与其他货物混装,通常用于大宗货物运输。
- 配载货运:指多个货主的货物混装在同一车辆中进行运输,通常用于小批量货物运输。
对于货物运输从业者来说,需要了解货物包装、装卸操作、运输路线选择、车辆维护等基本知识,并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和安全标准。
2. 客运服务客运服务是指以营利为目的,通过道路运输工具,将旅客从一个地点运输到另一个地点的过程。
在客运服务中,需要了解以下几个重要知识点:- 客运车辆管理:需要了解客运车辆的选择、保养、检修和管理,确保车辆的安全和舒适性。
- 安全管理:需要了解客运车辆的安全管理知识,包括安全驾驶、紧急情况的处置、急救知识等。
- 服务意识:需要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关心旅客的需求,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二、铁路运输铁路运输是指利用铁路线路和车辆进行货物运输和客运服务的方式。
对于铁路运输从业者来说,需要了解以下几个重要知识点:1. 货物运输铁路货物运输是指利用铁路线路和车辆进行货物运输的过程。
在铁路货物运输中,需要了解以下几个重要知识点:- 货物包装:需要了解不同类型货物的包装要求,确保货物能够安全运输。
- 装卸操作:需要了解货物的装卸操作技巧,保证货物的安全和完整。
- 运输管理:需要了解铁路货物运输的管理流程和相关法规,确保货物可以按时、安全地运输到目的地。
2. 客运服务铁路客运服务是指通过铁路线路和车辆,将旅客从一个地点运输到另一个地点的过程。
在铁路客运服务中,需要了解以下几个重要知识点:- 客运车辆管理:需要了解铁路客运车辆的保养、检修和管理,确保车辆的安全和舒适性。
- 安全管理:需要了解铁路客运车辆的安全管理知识,包括安全驾驶、紧急情况的处置、急救知识等。
1.内燃机车按传动形式可分为机械传动内燃机车、液力传动内燃机车和电力传动内燃机车三种。
2.内燃机车的轴列式是用数字或字母表示机车走行部结构特点的一种简单方法,用数字表示的成为数字表示法,用英文字母表示的称为字母表示法。
数字表示法就是用数字表示每台转向架的动轴数。
注脚0表示每一动轴为单独驱动,无注脚表示动轴为成组驱动。
字母表示法就是用英文字母表示动轴数,例如A代表1,B代表2。
注脚表示与数字法相同。
3.内燃机按着火方式可分为压缩着火(压燃式)和强制点火(点燃式)。
4.柴油机2大机构,5大系统: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
燃料供给系,润滑系,冷却系,启动装置,点火系。
5.内燃机车电力传动装置的分类:直流电力传动方式,交直流电力传动方式,交流电力传动方式。
6.交-直-交流电力传动方式原理:它是具有中间直流环节的间接变频的交流电力传动方式。
柴油机驱动交流同步牵引发电机,它发出三相交流电经硅整流器组Z转变为直流电,再经过可控硅逆变器组N,把直流电转变成频率可调的交流电,供给数台交流牵引电动机。
在机车启动和调速的整个工作范围内,牵引电动机的三相电源的频率都应平滑地调节,而且在启动过程中,为了充分利用粘着重量,必须使电动机具有恒转矩的调频性能,而在经常运行的速度区段,要求具有恒功率的调频性能,这些要求和两种性能的转换需要有逆变装置及其控制系统自动调节来实现。
7.直流牵引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和普通直流电动机相似,由静止的定子和旋转的电枢(转子)两大部分组成。
8.直流牵引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如果在主励磁的励磁绕组中通以励磁电流,由励磁磁势建立的主磁场如图所示。
A和B为静止的电刷,分别接在电压为U的直流电源上,通过电刷与换向器的滑动接触将直流点引入电枢线圈,电流总是由正电刷流入N极下的线圈边ab,经S极下的线圈边cd,丛负点刷B流出。
根据电磁力定律:栽流导体在磁场中要受到电磁力的作用,电磁力的方向由左手定则决定。
线圈边ab、cd均受到电磁力F,这一对电磁力形成了作用于电枢的转矩,称为电磁转矩M,方向为逆时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