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建设巡礼
- 格式:doc
- 大小:3.17 KB
- 文档页数:2
文运河蓝图:八桂一河向大海平陆运河项目,全称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项目,是新时代重大标志性工程、交通强国重大工程、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西江流域与北部湾的江海联通工程。
2022年8月28日,平陆运河建设动员大会在钦州市灵山县旧州镇马道枢纽现场举行。
平陆运河建成通航后,将有效解决西江航运不畅的问题,大幅提升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输能力和效率,为推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等重大发展战略举措注入强劲动力。
运河建设将实现百年夙望从历史视角看,平陆运河项目建设将百年梦想照进现实。
广西地处我国西南边陲,濒临北部湾,占据向海发展优势,却苦于没有内河直达出海口的航运通道。
平陆运河项目开工建设,将实现广西内河“一江达海”的水运格局。
从现实视角看,平陆运河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是助力推动国家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
从未来视角看,平陆运河的通航将实现构建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水运体系和新时代运河示范工程,对于广西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平陆运河除具有发展航运核心功能,还兼顾供水、灌溉、防洪、改善水生态环境等功能,对于促进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科学设计稳步推进运河建设高质量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的建设,在设计开发上趋利避害,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确保平陆运河永续利用。
航道设计。
平陆运河航道技术等级为内河I 级,通航5000吨级船舶。
通过建设马道、企石、青年3座枢纽对河段进行连续渠●黄华文赖军民侯名芬运河蓝图:八桂一河向大海文化,各枢纽一次性建成双线5000吨级船闸,船闸有效尺度采用300米×34米×8.0米的规格,3座枢纽均为一等工程。
马道枢纽设计洪水重现期采用500年一遇标准,企石枢纽、青年设计洪水重现期采用100年一遇标准。
为科学高效链接运河沿线交通汇聚到运河航道,平陆运河建设涉及新增、改建、防护桥梁共26座,其中改建桥梁20座,新建桥梁5座(其中2座为枢纽桥),1座桥梁进行防护。
城市供水系统现代化改造规划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供水系统的现代化改造成为了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城市供水系统现代化改造规划是为了提高供水质量、保障居民生活需求以及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而进行的一系列改进措施。
本文将围绕该主题展开论述。
一、背景分析城市供水系统作为城市基础设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水资源的日益匮乏以及供水管网老化等问题的逐渐暴露,城市供水系统的短板也逐渐显现。
二、提高供水质量提高供水质量是城市供水系统现代化改造的核心目标之一。
首先,需要对供水设备进行更新换代,采用更先进的水处理技术,确保供水的安全和卫生。
此外,建立完善的供水水质监测体系,加强对水质的监控和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供水质量问题。
三、优化供水管网供水管网是城市供水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供水的稳定性和水压力。
因此,在现代化改造规划中,必须对供水管网进行优化。
一方面,需要加强对管网的维修和保养工作,定期检查和更换老化及损坏的管道,以确保管网的完好性和运行有效性。
另一方面,要结合城市规划,合理布局管网,避免供水盲区和供水不平衡现象的出现。
四、提高供水系统的智能化程度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城市供水系统现代化改造规划中,应当加强对供水系统的智能化设计和建设。
通过引入智能监测设备和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对供水系统的全面监测和实时管理,提高供水系统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
五、加强水资源保护和管理水资源是城市供水系统的基础,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是城市发展的关键。
在现代化改造规划中,应当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建立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行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利用。
同时,还要加强水资源调度和再利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六、注重环境保护城市供水系统现代化改造规划必须注重环境保护。
在供水设备选型和建设过程中,要考虑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采用环保设备和工艺,减少排放的污水和废弃物的数量和浓度。
重点工程建设事关宁波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的改善,在当前我市“扩内需、保增长、优结构、促发展”的关键时期,重点工程将继续发挥“发动机”、“聚合器”的作用,在我市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改善民生中继续发挥其独特作用。
今年确定的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有160项左右,主要涉及公共产品和关注民生的各个方面。
这些项目将改变宁波的交通格局、产业格局和城市格局,对提升城市国际化形象将带来重大影响。
(文:施容娇;图片摄影:胡建华、周建平、严龙、丁安等)
责任编辑:杨亮
(图示说明,从上而下)
①市委书记巴音朝鲁率市领导参加象山港大桥开工仪式
②市长毛光烈宣布绕城高速连接线工程正式开工
③市委副书记郭正伟启动余姚城东水厂供水工程开工按钮
④市政协主席王卓辉宣布江北洪塘经济适用房二期和应家
经济适用房一期工程正式开工
⑤市委副书记陈新宣布江东宁丰村安置房工程、中国兵器
科学研究院宁波分院二期项目正式开工
⑥群众争相观看开工典礼仪式
⑦“把我举得更高些”。
农村供水工作报告一、供水现状概述农村供水工作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村发展的重视,农村供水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目前,大部分农村地区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供水体系,为农民提供了充足、安全的饮用水。
二、基础设施建设为了确保农村供水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各级政府加大了对供水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新建水厂、改造旧水厂、铺设管网等工程相继展开,提高了供水系统的覆盖率和供水能力。
同时,针对偏远地区,实施了分散式供水工程,确保每个农户都能用上安全水。
三、政策支持和保障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农村供水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贷款支持等,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供水工程建设。
此外,政府还建立了供水水质监测体系,确保供水安全。
四、水质安全管理水质安全管理是农村供水工作的重中之重。
为确保供水水质达标,采取了多种措施。
一是加强水源地保护,确保水源水质优良;二是加强水处理工艺的管理,保证水厂出水水质符合国家标准;三是加强管网维护,防止二次污染。
五、运营管理和服务为提高供水服务的效率和满意度,各级政府积极推进供水运营管理体制改革。
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水平。
同时,加强与农户的沟通交流,及时解决供水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六、未来发展和挑战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未来农村供水工作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为此,我们需要继续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供水保障能力。
同时,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和服务方式,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
七、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是农村供水工作的重要环节。
各级政府应积极引导农民群众参与供水管理工作,提高他们的用水意识和安全意识。
同时,加强社会监督,建立健全举报奖励制度,鼓励社会各界对供水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价。
八、总结和展望总体来看,我国农村供水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需要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加强政策支持,提高供水服务水平。
化州长岐镇老区建设巡礼作者:何廷慈来源:《源流》2012年第08期“抓好科学新规划,建设幸福新长岐”,这是化州市长岐镇新一届党委、政府领导全镇老区人民走上快车道的发展思路。
近日,笔者随茂名、化州两级市老促会领导及有关同志来到长岐镇采访。
长岐镇地处鉴江下游平原,位于化州市南端,有“化州南大门”之称,滔滔的鉴江水从村前流过,注入南海。
该镇与湛江市吴川长岐镇同名,两镇政府同在长岐圩,区街还交错连成一片,被戏称为“中英街”。
长岐镇是化州著名的老区镇,下辖13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都是老区村。
全镇总面积只有31.25平方公里,是化州市面积最小的一个乡镇,但人口却有6.58万,是人口较多的大镇。
长岐镇人杰地灵,历史上有李氏“一门九举三进士”的记载,有地市级保护文物李氏大宗祠、南安冼太庙、西湾大雁塔等古迹。
在革命战争时期,黄明德、陈炯东、李一鸣、李雨生、李雅南等一大批共产党员在这片热土上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和革命斗争,在这里,被敌人杀害的共产党员、游击队员和革命群众有300多人,被评为革命烈士的有38人,“五老”有功人员143人。
过去,长岐镇经济社会发展一直比较落后。
近几年来,镇党委政府依靠群众,立足本镇实际,把“抓基建、抓产业、抓民生”作为工作重点,经济社会发展开始走上快车道,并已初见成效。
来到长岐,镇党委书记董伟超、镇长唐强在介绍当地情况后,又领我们实地察看新农村建设的繁忙景象。
一过去由于交通闭塞,行路难,运输难,严重制约长岐镇经济发展。
为了改变“路窄路烂行路难,修修补补将就行”的状况,近年来,该镇党委、政府确立了“路通、财通、政通”的意识,使广大干部群众形成“大路大富、小路小富、烂路难富、无路不富”的共识。
镇委书记董伟超说:“变很重要,所以我们先从交通基础设施抓起。
”南安公路全长8.2公里,横贯长岐镇全境,是全镇6万多群众出行和农产品外销主干道。
由于经过多年运行已破烂不堪,该镇因此决定对该路进行扩建改造,计划投资1300多万元,把原来5米路面扩建至12米。
2024年自来水公司年度供水工作总结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2024年是我公司发展的关键一年,为了满足市民对高质量供水的需求,我们在过去一年中全力以赴,通过不懈努力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
现将2024年度供水工作总结如下:一、供水水源管理方面:1. 加强水源保护工作,加大对水源地周边的巡查力度,及时处理发现的水污染问题,确保水源水质安全。
2. 完善水源监测系统,提升对水源水质的实时监测和预警能力,有效控制水源污染的风险。
二、供水设施维护和升级方面:1. 定期对供水设施进行巡检和维护,及时修复设施中出现的故障和漏损问题,确保供水设施的正常运行。
2. 对老旧供水管网进行升级改造,提高管网的承载能力和供水稳定性,降低供水损失率。
三、水质监测和水处理方面:1. 加强供水水质监测工作,建立完善的水质监测网络,确保供水水质符合国家和地方标准。
2. 提升水处理技术,引进先进的水处理设备和工艺,提高供水水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四、应急响应和灾害防范方面:1. 加强应急响应机制建设,完善供水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提高对自然灾害的预警和防范能力,确保供水系统的安全运行。
五、用户服务和投诉处理方面:1. 加强与用户的沟通和交流,定期组织用户座谈会,听取用户需求和意见,提高用户满意度。
2. 提升投诉处理能力,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及时处理用户投诉,保障用户的合法权益。
在过去一年的工作中,我们充分发挥了团队的协作精神,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和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设施升级改造进度较慢,水质监测网络仍有待完善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管理,完善相关措施,确保2025年供水工作更加出色。
最后,我对全体同事在2024年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希望大家在2025年继续发扬团队精神,积极进取,为公司的发展贡献力量。
谢谢大家!。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城镇供水设施改造建设和运行管理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日期】2012.10.18•【文号】建城[2012]149号•【施行日期】2012.10.1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城镇供水设施改造建设和运行管理工作的通知(建城[2012]149号)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海南省水务厅,北京、上海、天津市水务局,重庆市市政管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加强城镇供水设施改造、建设和运行管理工作,对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近日,我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全国城镇供水设施改造与建设“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以下简称《规划》),为贯彻落实《规划》,现通知如下:一、尽快开展前期工作(一)分解落实规划任务。
按照《规划》确定的原则,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本地区城镇供水设施改造与建设规划,明确辖区内各市县近远期的建设任务。
市县供水主管部门要将规划任务逐一落实到工程项目,并组织和监督相关单位按照国家标准规范要求认真实施。
(二)加强项目技术论证。
抓紧组织编制工程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等。
项目立项审批前,要根据水源水质、供水设施状况、地质条件等,参照《城镇供水设施建设与改造技术指南》制定技术对策与方案,并充分进行技术论证,确保工程技术适用、建设规模合理,满足抗震设防要求。
水厂改造项目应考虑水质检测和应对突发性水源污染的要求,配置必要的水质检测设备和应急净水设施;管网改造项目应采用优质管材和配件,有条件的地区应同步建设水量、水压及关键水质指标的在线检测设备。
(三)加快工程项目实施。
要加快工程项目的实施,定期汇总项目建设情况并加强监督指导。
市县供水主管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优先实施供水设施改造,限期解决水源污染、设施陈旧造成的水质不能稳定达标问题;制定好工程项目年度实施计划,纳入当地城市建设年度计划统筹实施;通过“全国城镇供水信息系统”填报项目信息,并及时更新项目进展情况。
倾情五十载泉涌千万家
___市的城市供水事业经过了近50年的建设发展,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现已形成直径100毫米以上供水管道总长418公里,日供水能力达到40万m3,年供水量7400万m3的规模;城市总用户数超过13万,城区供水普及率达100%,水质指标和城市人均用水量指标均优于国家规定标准。
随着科技进步和基础设施投入,全面改制合资后的首创水务公司供水能力和服务品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果显著。
一、应需而生,满足城市建设发展的战略需要。
___市建市之初,城市供水矛盾非常突出。
1958年8月,___市第一自来水厂筹备处成立,水厂建成后形成日供水5万m3的设计能力。
但是,随着城市的发展,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需求量越来越大,1972年高峰用水季节,日供水量已突破7万m3。
随着城市的发展建设及用水需求的增长,第二水厂与第三水厂在随后的十几年内相继建成投产,公司总供水能力增至33.5万m3现有规模,全市供水紧张状况暂时得以缓解。
但是,鉴于船上水厂使用期限制,同时考虑到我市存在的城市西北部与东南部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矛盾,2003年6月,第四水厂开工建设,总设计供水能力20万m3/日,总投资2.33亿元,分二期建设;其中一期工程建设为10万m3/日,投资1.3亿元。
因___市整体规划调整和联合电厂建设的需要,根据市政府的决定,同年9月4日暂停施工,新厂区整体北移150m,2004年2月份开始重新启动第四水厂的各项筹建工作。
经过两年时间的辛勤建设,2005年12月26日上午,第四水厂通水试运行,各项参数均达到设计标准,在同行业中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较为先进。
四水厂对金家庄区和慈湖工业园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彻底解决城北地区面积约10平方公里供水不足的局面,为___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十一五”规划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加大投入,持续提高供水质量与服务水平。
在供水经营上,公司一直非常重视供水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公司98年投资100余万元,兴建了五层1100多平方米的化验楼,配置了如原子吸收仪、气相色普仪等一批大型分析仪器,大大提高了水质分析能力,有效保证了全市的安全优质供水,1999年取得水质监测二级计量认证资格。
1999年,由公司主持成功开发研制了“供水营收服务综合mIS系统”,获得市科技进步三等奖,该系统综合应用了目前计算机、网络、通讯等技术,具有供水企业的业务管理、帐务收费、水费电话语音自动查询、多媒体触摸屏查询等功能。
2004年,公司投资100余万元兴建了客户服务中心,开通了客户服务热线,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建立了查询、报修、投诉、处理、反馈为一体的客服系统,实现了“一站式”服务。
公司大力倡导“优质供水,至诚服务”的服务理念,客户服务热线为用户全天24小时开通,运行两年多来,热线电话近20万个,事件办理及时率达100%。
三、为民项目,实事办好让群众受益。
专项工程方面,公司积极落实政府文件精神,大力开展了供水抄表到户工作。
市政府将实施供水改表出户、计量到户工作列为1999年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
根据部分人大代表的建议与要求,2002年公司把已建住实施抄表到户工作作为公司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制定了抄表到户工作实施计划。
近年,公司还拿出资金,帮助很多困难企业进行两水(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分离改造,实施一表一户、计量到户工作。
到目前,已完成城市供水抄表到户13万余户。
向山镇是___市的东大门,镇区近期规划人口3.8万,远期6万人,该镇过去主要由马钢南山矿、向山硫铁矿两家自备水厂供水。
向硫矿破产后,市政府2004年决定将向硫矿的供水系统全面移交给首创水务公司,至2005年底已完成各项供水工程建设及向硫矿供水的移交工作。
公司克服建设资金缺口较大、居民对改造不配合等重重困难,以确保向山镇供水安全和平稳移交为原则,采取一次规划,分期建设,在加压泵房建设、输、配水管网建设、一户一表改
造三个方面齐抓并进,累计完成各项投资约1900万元,具体内容包括向山主加压泵房及部分农村加压泵房的建成使用,敷设及改造DN100以上管道近20Km,进行供水户表改造4000余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