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六苏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95.50 KB
- 文档页数:8
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第一部分(24分)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4分)(jiàn)_____赏清(xī) 笑容可(jū)_____ 无动于(zhōng) __2. 下面的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4分)江南的古镇,猛一看都很破旧,但是她的文化沉淀大多就是在这里。
古色铃珑的门窗,精雕细凿的漏空,低眉吟诵的香樟,俱是奈人寻味,那小船泊在静静的两巷间的绿波上,装上货物,慢慢地摇荡。
沉浸在这古镇的文化里,燥动与迷茫的心慢慢变得宁静淡泊起来。
3.①________________,潭影空人心。
(常建《__________________》)②朔气传金柝,________________。
(《木兰诗》)③,非是藉秋风。
(___________《蝉》)④,白云千载空悠悠。
(崔颢《__________》)⑤横眉冷对千夫指,。
(鲁迅《自嘲》)⑥___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_______________》)4.七年级(2)班同学准备举行“珍惜金色童年,奠定人生底色”主题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踊跃参加。
(4分)(1)同学们为此次活动创作了一首题为“童年礼赞”的小诗,请根据你对童年的感受,帮助他完成该诗的补写。
(1分)童年的天空,是用希望铺成的一方缤纷的梦想;童年的画卷,___________________;童年是生活,是用幻想写成的一首完美的诗歌。
(2)一条蜿蜒崎岖的乡村公路边,一名小男孩佝偻着身体,趴在水泥公路沿上奋笔写着作业。
即使有车辆经过,他也不为所动,眉宇间透出的认真劲,让人无不为之动容。
这是网友在重庆市云阳县清水乡一条乡村公路上拍到的动人一幕,这个小男孩名叫张豪正,是个留守儿童。
路边做作业的男孩张豪正的事迹感动了无数网友,请把你的感悟以发帖的形式“秀”出来。
(40字左右) (3分)5.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4分)西塘水巷交织,河桥密布,走来走去都是桥。
6、“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运用这种手法再续写两个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从本段文字中,我们可以学到哪些写景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作者写这一段文字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深入探究下列问题(注:以下两题可任选一题来做)1.对于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有人认为在作者看来是枯燥乏味的,有人认为也不乏情趣?你同意什么看法,试从文中找出能证明你观点的句子,略作分析.2.如果你认为三味书屋也是充满乐趣的,那请你说说三味书屋的乐趣与百草园的乐趣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践·拓展】(二)课外阅读精选(二)蜻蜓和蚂蚁逛来逛去的蜻蜓,整个夏天尽是唱啊玩啊,转瞬之间,冬天已在眼前了.田野里荒凉凋敝;阳光灿烂的日子,每张叶子下面都是现成的眠床和早晨的日子,已经逝去了.冬天来了,好日子过完了,寒冷和饥饿一齐逼来,蜻蜓不再唱歌了(肚子饿的时候,唱歌会有什么乐趣呢),整天愁眉苦脸,嘀嘀咕咕.它爬到蚂蚁跟前.“收留我吧,好人儿!在你这里我不久就会强壮起来的,让我避寒寄食到春天吧!”“朋友,我可觉得奇怪;夏天的工作造就冬天的安乐,难道你不明白这个道理?”“在我们暖绵绵的青草窝上,唱歌呀,跳舞呀,一点钟接着一点钟的,玩得头都晕了,哪有工夫想的工作啊!”“那末你——”“我整天唱我的歌,满不在乎.”“唱你的歌曲!嘿,多美呀!现在你满可以到外面去载歌载舞呀!”⒐给加点的字注音(1)逛()(2)转瞬()(3)载歌载舞()⒑蜻蜓为什么变得愁眉苦脸?⒒蜻蜓又唱又玩的时候,蚂蚁在 .⒓“寄食”一词在文中是什么意思?⒔按照你的理解,把“那末你——”后面的话补充完整.那末你⒕蚂蚁最后说了一句“多美呀”,这是()A.赞美蜻蜓的歌.B.羡慕蜻蜓又唱又玩的快乐生活.C.暗地炫耀自己的安乐生活.D.讽刺蜻蜓只顾着玩乐,不工作,结果自作自受,还不知悔改.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巩固提升训练题(参考答案)【体验·探究】(二)课内语段阅读1.详写短短的泥墙根一带,略写对百草园的总体印象.2.视觉: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向云霄里去了.听觉: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味觉:又酸又甜.3.两个“不必说”与后面的“单是”呼应,既表达了写景的详略,又勾勒出儿童感到事物美好有趣而自得的心理.4.①不能.“伏”字准确地表现出黄蜂因肥胖而趴在菜花上的情态;“停”字就无法表现这种情态.②不能.“窜”字显示速度快,又来得突然,用“飞”字则无法表达这种效果.5.表现出“我”猎奇的心理,想找一块像人的何首乌;又表现出百草园对“我”来说,既富有神秘感又富有吸引力.6.拟人.续写略.7.写出两条即可.如①既抓住事物的特点,又符合儿童的心理.②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备.③融情入景,景中有人.④层次井然,条理分明.8.表明童年时代我对百草园的喜爱之情.【实践·拓展】(二)课外阅读精选9.guàng shùn zài10.冬天到了,寒冷和饥饿一齐逼来11.蚂蚁在工作,为过冬作准备12.依附在蚂蚁家吃饭13.那么你就不担心冬天的寒冷和受饿吗?14.D★号题:1.言之有理即可.2.言之有理即可.相同点如:都是儿童之乐,表现儿童对新生事物的好奇,对草木虫鸟的独特享受,对自由欢乐的追求……不同点如:百草园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乐土,三味书屋是严肃凝重的学堂;百草园之乐源于自然的厚赐,三味书屋之乐源于对知识与快乐的追求;百草园生活可谓“快乐无极限”,三味书屋只能暂借片刻逍遥……。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累积运用(20 分)1. 阅读下边的两个文段,达成(1)~( 3)小题。
( 6 分)【甲】我们都面面相觑.()了,shū()忽间,哪儿仿佛有了一种气味,就在我们身后袅袅.(),到了头发shāo()儿上,添了一种淡淡的痒痒的感觉;仿佛我们已在了月里,那月桂分明就是我们身后的这一棵了。
【乙】有一种昆虫,土名叫金巴牛,翅膀外面有两片圆鼓鼓的硬壳.(),上边充满了黄色的花纹,看起来就像一个金质的盾牌。
它常常闪避我,藏在野高li áng()墨绿色的叶鞘()里。
但我终于发现了它的秘蜜,于是轻手轻脚地走过去,闪电一般niē().住叶子的上半部,把它堵在里面,任它嗡嗡地哀啼,也不理采。
(1)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 2 分)(2)依据拼音写汉字。
(2 分)( 3)【乙】段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更正。
(2分)()改为()()改为()2. 挨次填入下边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 1)拍雪人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能来捕鸟。
( 2)我内心极了,就在桌子底下捣乱,凡是被那个尖眼睛的女老师发现,狠狠地责备一顿。
( 3)他果然又在里边,斜躺在一堆野草上,显得十分的样子。
A.鉴赏浮躁虚弱B.判定浮躁虚弱C.鉴赏愁闷衰落D.判定愁闷衰落3. 下边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每到秋天,银杏也许是大自然恩赐我们最好的礼品,所以我常会不远万里地去人迹罕...至的地方千年银杏林。
.年 9 月 6 日夜晚,厦门白鹭洲广场鼓乐同鸣,熙熙攘攘,中国厦门中秋旅行嘉....年光活动浩大开幕。
C. 章用秀热爱念书写作,20 余年来,已第一版文史、珍藏等类书本80 余本,是天津第一版书本最多的人,可谓著作等身。
....D.王小宾在考场上能轻松地骗过老师的眼睛舞弊,真是无所不可以。
....4. 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三叔先找到一棵树,大体认为值得上吧,就叫我过去。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复习及练习【学习目标】1、在朗读中品味、学习散文优美而含蓄的语言;2、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从而引起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和共鸣;3、理清写人记事的线索;4、“口语交际”的内容是“劝告”。
了解劝告的方法和技巧,并且能够结合实际生活,让大家在实践活动中正确运用所学到的劝告方法,达到培养、提高劝告能力的目的。
【复习内容】:1理清字词;2识记相关的文学常识;3背默相关篇目;4重点语段练习。
一、识记字音词语字音:确凿()、珊瑚()()、攒()成、菜畦()、脑髓()、风靡()、倔强()()、胆怯()、潦()草、沮()丧多音字:翘:翘()起、翘()首;拗:拗口()、执拗();地壳()、蛋壳()二、词语积累:复习课下注解中的词及词语表中的词三、阅读理解(一)写景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一二段1、修辞方法:“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在这里弹琴”运用的修辞方法:________2、第二段是对百草园的景物描写,详写的是________。
略写的是________。
3、写景顺序:由菜畦写到皂荚树,是按照由__处到__处的顺序写:从菜畦、石井栏、皂荚树写到鸣蝉、黄蜂、叫天子,是按照由__物到__物顺序写的。
4、在第二段文字中,作者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一组关键词语,意在点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一句中“在这里”是指____________。
6、“美女蛇”故事的插叙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找出课文中使用对比手法的内容,并能说说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教版七下语文第二单元同步检测卷及答案苏教版七下语第二单元同步检测卷及答案苏教版七下语第二单元同步检测卷及答案
苏教版七下语第二单元同步检测卷及答案
(卷面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共44分)
一、1、根据拼音写汉字(6分)
菜qí()ì()食tuí()唐
枸qǐ()zuàn()干á
c.秕谷bǐ 渊博bó 绅士shēn
D.书孰shú 兀地ò()生的眼光打量他,包括和他挺好的同学。
今天的事更是倒霉了。
现在他向妈妈哭诉今天的遭遇。
放学回家途经一个专卖复习的书屋,买了两本书后;刚准备跨上自行车时,迎面一辆卡车上突然滚下一只大纸箱,纸箱破了,里面的儿童玩具散落一地。
待车上司机发现,将车停下时,周围已有人趁机捡了便宜溜走了。
他看司机挺急,就帮着司机把玩具一一捡回装进箱子里。
好事做完后,他的自行车却不见了!那是才买了不久的新车啊!
“好心没好报!小偷太坏了!呜呜呜……”小佳边说边哭,眼泪越流越多。
“哭什么?哭了车子能回吗?傻瓜!以后一定要接受教训。
俗话说,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是有一定道理的。
妈妈不是要你做个自私的人,问题是现在风气坏,所以要学会保护自己,不要多管闲事,免得招惹是非。
……”小佳的妈妈唠唠叨叨边劝边教训儿子。
“你在培养儿子朝自私发展吗?” 小佳的爸爸从外面踏进门,听到了妻子的话,打趣道。
“你倒还有精神说笑话,你儿子前天为班级做好事,被人疑心当贼,今天做好事,被贼偷了!”小佳的妈妈把儿子今天的遭遇愤愤地。
七下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一、积累运用(共27分)(一)积累(共12分)1.根据拼音在下面的横线上写上相应的汉字(4分)确______záo 人迹_______hǎn至理________cǎi miǎo________茫niè______嚅不kān______设想 chěng_______能 bàn________ 嘴2.根据要求默写。
(6分)(1)请写出七年级学习过的:有哲理的连续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跟学习有关的连续两句古文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2)不必说碧绿的菜畦,,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
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3.请你为学校新落成的阅览室拟两条名言。
(2分)(不得引用本卷内容作答)(1)(2)(二)运用(共15分)4.仿写句子。
(2分)例句:选择了高山,你也就选择了坎坷。
选择了宁静,你也就选择了孤单。
仿写:选择了____________________,你也就选择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口语交际(3分)阅读下面一段材料,请你从中总结..出在口语交际过程中进行劝告时的一条基本方法。
《还珠格格》中有一节令妃劝皇上接回格格一干人等的段子。
令妃先把小阿哥放在皇上手里,然后说:“看皇阿玛多么疼小阿哥,小阿哥可不要让皇阿玛生气哦!当然啦,小阿哥人小不懂事就算一时冲撞了皇上,皇上也不会计较,皇上是个仁慈的阿玛!”一席话,说得本来就牵挂在外的儿女的皇上更加百感交集,这时令妃又趁机说:“小阿哥,我们不惹皇上生气了,皇上想念哥哥姐姐了……”。
一个大家都不能揭开的话题就这样拉开了序幕,皇上终于答应派人接回格格她们。
基本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修改。
苏教语文七下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苏教语七下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苏教语七下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寄语同学付出细心与认真,收获希望与成功!)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茬……那年月,有多少老百姓都是靠着这些树叶活下的!
(12)对于柳,人们又是吟诗,又是作画,又是感叹它的多情,又是赞赏它的多姿。
我却总忍不住要摘一片下嚼嚼。
而且,我想告诉人们,它味苦,微涩,但能救人,如果你没东西吃,它能够让你活下去。
8.在通读选的基础上,联系上下仔细研读第2小节,你认为该小节中哪些词语应重读?并简要阐述理由。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4小节中连用3个“吃光”,中多次出现“抢”这个词语,有什么表达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第8小节,把表示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后面的括号中()(3分)
A.甩飞摆溜抱弹 B.抱弹甩飞摆溜
c.摆溜抱弹甩飞 D.甩飞抱弹摆溜
11.第10小节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联系内容说说此处描写在起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检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检测试卷(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积累运用(24分)1.请选出下列黑体词注音有误的一项()(2分)A.确凿(záo)蝉蜕(tuì)宿(sù)儒攥(zuàn)B.嫉(jí)妒一绺(liǔ)腻(nì)味飕(sōu)C.倜傥(XXXɡ)锡箔(bó)白颊(jiá)掬(jū)D.菜畦(qí)倏(shū)忽脑髓(suí)捋(luō)2.请找出并改正下列词语中的3个错误。
(3分)人迹罕致不能自已晶莹剔透蹑手蹑脚挥撒淋漓面面相觑著作等生轩然大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2分)1)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__________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
2)噢,月亮竟是这么多的:________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3)对于柳,人们又是吟诗,又是作画,又是感叹它的多情,又是________它的多姿。
4)一只胖胖的手在我的手掌里,像一条______的活鱼一样挣扎着。
A.而且只有赞赏顽强B.居然只要赞赏倔强C.而且只要欣赏顽强D.居然只有欣赏顽强4.下列句中黑体词语的妙处何在?(4分)1)他狡猾地一笑,又问:“它有几个花瓣?几根花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河水细细的,却漫着一大片的净沙;全没白日那么的粗糙,灿灿地闪着银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请点窜文中画线句中的两处语病。
苏教版七年级下第二单元·单元练习A卷(满分:100分)一、基础知识。
(24分)1.给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0分)确凿(A.záo B.zuó)()攒成(A.zǎn B.cuán)()白颊(A.xiá B.jiá)()东方朔(A.shù B.shuò)()锡箔(A.bó B.pō)()蝉蜕(A.duì B.tuì)()风靡(A.mí B.mǐ)()恍惚(A.hū B.hu)()嗫嚅(A.rú B.nú)()倔强(A.qiáng B.jiàng)()沮丧(A.sāng B.sàng)()高涨(A.zháng B.zhàng)()打量(A.liàng B.liang)()陌生(A.mài B.mò)()枸杞(A.jǐ B.qǐ)()一绺(A.lǚ B.liǔ)()殷红(A.yān B.yīn)()蹑手(A.nì B.niè)()红晕(A.yùn B.yùn)()鲜少(A.xiān B.xiǎn)()2.看拼音写汉字。
(5分)蟋shuài() chán()络桑shèn()书shú()tì tǎng()油líng()斑máo()脑suǐ()kuī()甲shān hú()3.选词填空。
(3分)开一块雪;________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________些秕谷;棒上________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________;便________住了。
A.罩B.捕C.空D.扔E.系F.扫G.拉H.露I.牵J.撒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是(2分)()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作者通过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生活的叙写;反映了儿童生活的情趣;含蓄地表达了对旧式教育的否定态度。
第二单元测试卷(90分钟,100分)一、基础积累与运用(25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答题。
(4分)说到这里,他的眼睛闪射出一种异样的光辉,瘦瘦的脸jiá上升起两朵红晕.。
我把这种花叶拿过来一数,果然一点不差。
“我还仔细看过香蒿.、拉拉草、荠儿菜、蒲.公英……它们的叶子和花都不一样,各有各的很少有人知道的秘密。
可惜太迟了!”(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脸jiá() 红晕.( )香蒿.( ) 蒲.公英( )(2)将画线句子换成一个成语:__________。
(2分)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确凿云宵脊梁面面相觑B.鉴赏恭敬渊博人迹罕至C.倜傥嗫嚅羡慕人声鼎沸D.魅力训斥衰弱蹑手蹑脚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写成一本书一直是我的理想,只要这本书面世,我就会成为著作等身....的作家。
B.七年级(10)班全体同学刻苦钻研,同学间不耻下问....,形成了良好的学风。
C.盐城市成立了野生动物救助中心,一些遭伤害的野生动物又栩栩如生....了。
D.写了几篇稿子,寄出去被退回来了,我灰心丧气....,不想干这伤脑筋的事儿了。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通过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使我市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果。
B.我们由衷地感谢老师多年来的默默付出。
C.四月中下旬的阜宁是观赏油菜花最好的季节。
D.近几年,他记录下来的文字大约有600页左右。
5.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其实,那时我是一个出名的“淘气鬼”。
B.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最成片段的是“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都有一大本。
C.其实很简单,中年人挂了个标签在旁边。
标签上写着:永不出售。
D.他用汉语拼音回了我一封信,信上写:“王安忆,你真是一个好玩的大坏蛋!”6.默写。
(6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第二单元测试试卷6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37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
(8分)kuī( )甲确záo( ) 脑suǐ( ) 引yòu( )叶qiào( ) cuán( )聚 nì( )味 yān( )红答案:盔凿髓诱鞘攒腻殷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4分)来势汹汹人迹罕致谈笑风声著作等身显为人知再接再厉鞠躬尽瘁摄手摄脚______改为_______ _______改为_______ _______改为_____ _______改为_______答案:致—至声—生显—鲜摄—蹑3.根据课文填空。
(6分)(1)不必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不必说……(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__________,作者鲁迅,原名__________字__________,是我国伟大的__________家__________家__________家。
答案:略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4分) ( )A.今天,团支部书记通知我下午参加团章学习,这是团组织给我的一次深造..的机会。
B.亚洲议会和平协会第三届年会的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会议将近日召开。
C.我最崇敬的老师调走了,我一定加倍努力学习,实现他对我的遗愿..。
D.李敏年龄幼小,但她聪明伶俐,能歌善舞,所以赢得了人们的景仰..。
答案:B5.对下列各句有关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4分)( )A.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子们!……——表现了鲁迅对百草园有深厚的感情。
B.那位三叔像一位寻找太阳而不幸失败的夸父,已经躺在病床上不能起来了。
——作者引用夸父,意在赞颂三叔对光明的执着的追求。
C.这真是比任何文学还要文学,任何艺术还要艺术。
——这里的两个“文学”和两个“艺术”词性不同,前一个“文学”和“艺术”是名词,后一个“文学”和“艺术”具有形容词的性质。
D.我总忍不住要伸手去摘一片来,放在嘴里嚼着,慢慢品尝一番那苦中略带些涩的滋味儿;——这句话奠定了全文感情的基调。
答案:B(三叔与夸父不一样,夸父失败了,但他奋斗不止,是失败的英雄。
三叔不是英雄,他没有经过奋斗就放弃。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4分)( )A.作为日益影响着我们学习和生活的网络,它对于我们充满了新鲜和好奇。
B.面对美国启动限制钢铁进口的“201条款”,中国、日本等国家在多次与其谈判未果的情况下,不得已不向世贸组织提出仲裁申诉。
C.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弘扬优秀民族的文化传统,是我们的神圣使命。
D.克隆羊“多利”的成功,经历了20头克隆羊实验失败的波折,这一幕如果在克隆人时重演,谁来为107条生命的夭折负责?答案:C7.女儿将一位生病的同学送到医院,诊断治疗后又将同学送回家,回到自己家里时才想起一件事。
女儿对父亲说:“爸爸,真对不起,我忘了给您买生日礼物①。
”父亲笑着对女儿说:“爸爸知道了,你已经给了爸爸很好的生日礼物②。
”请您说说这两处“礼物”的含义。
(4分)礼物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礼物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礼物①原意:指作为庆祝生日的礼品。
礼物②女儿的助人为乐精神。
8.《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艺术形象。
请根据你的阅读体会说出他令人赞赏的一种精神,并举例证明。
语言要简洁。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大闹天宫。
与恶势力坚决斗争——三打白骨精。
二、语段阅读。
(43分)(一)阅读《三根雪糕》,完成9—13题。
(12分)电话刚装上那会儿,马上就成为儿子与同学对作业答案的现代化工具。
这让我叫苦不迭。
楼门口,总有一个人在叫“雪糕,雪糕”。
判断得出,这是个下岗的人,看年龄和我差不多,下过乡,而且也应该有个和我儿子一样大的孩子。
看他风里雨里地叫卖,邻居都说,这是个可怜的人。
对这个人同情的同时,我也发现了儿子对卖雪糕的人的鄙夷。
这天,天空下着小雨,我回来很晚,急步冲进楼门时,忽然暗处响起,“雪糕,卖雪糕!”哦,这时候,他还在卖!在黑暗中我找到了他:“雪糕没几根了吧,全卖给我吧。
”我摸出一张大票子。
“唔,还有十多根。
”他慢慢地说,“但是,只能卖你三根,你家应该是只有三个人。
”“为什么?我全要。
”“是在可怜我吧!但我每天必须卖完这些。
不会每天都有人同情我的,我必须靠自己,卖完每天的数。
给,这是三根。
想吃明天再买。
”我不可以再说了,捏住三根雪糕,匆匆上楼了。
忽地,我有了一个想法。
儿子正在对着本子发愁,依例,他又快操话筒了。
我说:“去,下楼,把那个人的雪糕全买回来。
”一会儿,他跑上来了,手上是三根雪糕,喘着,“爸爸!卖……雪糕的……是个了不起的人!”“怎么只是三根?”我故意问。
“爸爸,你猜,他说了什么?他说,你是在可怜我吧!但我每天必须卖完这些,不会每天都有人同情我的,我必须靠自己。
他卖我三根。
这是个有骨气的人。
”“那就学习人家吧!”他又开始做作业了。
在他样子很苦恼的时候,我故意说:“不行就打个电话,问问同学吧!”“那怎么行,这是我每天必须自己完成的。
我必须靠自己,靠别人怎么能行呢!”我明白,他是指楼下正在卖雪糕的那个叔叔。
每天,楼下照样响起“雪糕,卖雪糕!”我觉得,这是很好听的声音,因为那是一个老师的声音。
9.根据语境解释词语。
(4分)鄙夷:_____________ 风里雨里:_____________10.文章题目为什么叫“三根雪糕”?(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请用自己的话把它概括出来。
(不超过30字)(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说说你对画线句子的理解。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结尾一段有什么含义?(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答案:看不起。
文中指恶劣的自然环境。
10.答案:三根雪糕,不仅是本文的叙事线索,而且也是主人公“自立”精神的体现,文章主题内涵之所在。
11.答案:叙述了一位下岗工人的自力自强的故事及其对我儿子的教育和影响。
12.答案:这里的骨气是指自强自立的精神。
这样的人值得敬佩。
(合理即可)13.答案:这位下岗工人的行为给我们人生旅途的教育像一位老师教育学生一样。
(二)阅读《芳草斜阳》,完成14—22题。
(21分)①那个时候天空很高远,洁净而澄碧。
很空灵,就像划过了一声小鸟的脆啼,大地辽阔,一马平川,远方还悠远地传扬着牧马人的歌声。
②那年我顶多五岁,一个不知烦恼忧闷的年龄。
然而,令母亲忧虑的是,我竟不会说话。
我非常想开口。
可是,总像有什么堵住嗓子,无法出声。
在苍茫草原上,我就像一粒小黑点,整天无虑无忧、无声无息地玩耍着。
一天,在大人们赶着羊群远去时,我独自一人离开帐篷,沿着一条小溪不知不觉地走远了。
③那是一条精灵似的美丽溪流。
溪水清洌,水草柔美,溪中砾石粒粒可数,草原上的神灵——金灿灿的太阳——在我的脑门上方宁静地照耀着。
溪水流向何处?亮晶晶的波光诱惑着我走向远方,溪水里的五彩石、小虾米早己让我忘掉了一切。
④后来,走得倦了,我上了一个山冈。
极目远眺,这才发现已经迷失了我的家园、我的兄长和亲爱的母亲。
一阵忧急,我流下泪来,喉咙里发出了哭音。
我开始往回走,可是,先前并不在意的溪涧岔道已经让我茫无头绪。
⑤走过了一个又一个山冈,翻过了一个又一个坡岭,徒劳的奔徙逐渐击溃了我的意志。
那天特别漫长,中午时分,我在饥饿、惊吓与疲倦中睡去了,在一个小冈上。
⑥黄昏时分,我醒了过来,触眼的是芳草青青、斜阳凄迷。
眼看雾霭降临,我一阵心悸,不自禁地在草原上狂奔不止:妈妈,你在哪里?哭声穿透草原上空,我相信母亲定会听见儿子的呼唤。
砾石啃咬着我的脚趾,草秸划破了我的脚掌,但所有的疼痛并不能阻止我的奔走,即使绊倒在地摔得头破血流,也阻止不了我奔向母亲,⑦眼看斜阳一点一点地退隐,我心急如焚,却又手足无措。
我孤零零地站在一个小小的山坡上,一如一棵孤立无助的小草。
柔风吹拂着我,余晖吻着我的泪水。
我双眼凝望着太阳消隐的方向,惊心动魄、凄厉地喊出一声“妈——妈——”⑧许多年以后,这一声惊世骇俗的呼喊仍会穿透时空而来,让我的双眼情不自禁地爬上泪花。
有谁能相信,一个从来未曾说话的小孩子,能在瞬间之内从心灵深处爆发出那声至热至切的呼喊!⑨就在那声呼喊之后,奇迹出现了。
母亲出现在数百米之外的一个小山上,那正是夕阳消隐的方向。
斜阳把母亲的身影长长地打在草原上,母亲飘拂的长发、披散的衣襟、挥动的双手一瞬之间定格成了儿子永远的风景:芳草,你能报偿得了母亲的三春晖吗?斜阳一如母亲,将她毕生的精力与关爱,倾注于儿女……从那以后,我居然就能很顺利地说话了。
我相信,那是灵魂的力量。
⑩10年后,母亲去世了,再10年后,我流浪到了远方。
当我每次归家时,总要去看看母亲的坟茔。
那个长满衰草的小小的沙堆,一如母亲风干的躯体,孤零零地守望着苹原上一茬又一茬的芳草,一度又一度的斜阳……14.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4分)澄.碧( ) 诱.惑( ) 远眺.( ) 雾霭.( )砾.石( ) 草秸.( ) 心悸.( ) 脚趾.( )15.第①段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在“我”五岁时,母亲最忧虑的是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第③段中为什么说那是一条精灵似的美丽的溪流?(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走失后“我流下了泪,喉咙里发出了哭音……哭声穿透草原上空,我相信母亲定会听见儿子的呼唤”。
我双眼凝望着太阳的方向,惊心动魄,凄厉地喊出了一声“妈——妈——”你能理解令一个五岁的哑孩子说话的原因吗?(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许多年以后,这一声惊世骇俗的呼喊仍会穿透时空而来,让我的双眼情不自禁地爬上泪花”,这一句该怎样理解?(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请用优美的语言,描述母亲在心里美好的瞬间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