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经济学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4
航运经济论文(精选五篇)第一篇:航运经济论文航运经济论文题目:国际航线运量、运价变化班级:姓名:学号:国际航线运量、运价变化[摘要] 今年跨太平洋航线运量预计下滑,美国西海岸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十二月份,跨太平洋航线东西双向集装箱运量均呈现下滑态势。
欧洲债务危机对集装箱货船的影响比去年要小。
影响主要集中于政府,并非对公司和消费者。
亚欧航线是目前国际航运航程最长的航线。
2007年中国对欧盟的输出已超过对美国的出口,亚欧航线(含东亚对中东)现已超过跨太平洋的运量,成为世界最繁忙的航线。
而今年在运费方面,欧亚海运航线集装箱运费逼近零,创下50年最低。
而跨大西洋航线的运价普遍上涨,各大西洋航运的承运公司今年纷纷上调运价,可见大西洋航运暂时呈现兴盛之势,行情值得看好。
[关键词] 国际航线;运量;运价;跨太平洋航线;亚欧航线一、跨太平洋航线跨太平洋航线包括以下航线:远东——加勒比,北美东海岸航线、远东——东南亚航线、远东——北美西海岸航线、远东——澳大利亚,新西兰航线、远东——南美西海岸航线、澳,新——北美东西海岸航线。
今年跨太平洋航线运量预计下滑,美国西海岸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十二月份,跨太平洋航线东西双向集装箱运量均呈现下滑态势。
其中,长滩港集装箱吞吐量下降幅度较大;一向在出口市场占据优势地位的奥克兰港,本月集装箱出口量也微幅下滑;洛杉矶港尽管吞吐量有所增加,但与前十二个月的增幅相比大为逊色。
有鉴于此,业界预计,今年跨太平洋航线集装箱海运量的增长幅度将继续放缓。
十二月份,长滩港集装箱进口量,与九九年同期相比,下降了百分之二点七,出口量下降了百分之八点五。
洛杉矶港进口量增长了百分之二点九,出口量增长了百分之十一点七。
另据统计,美西港口去年集装箱进口量增长百分之十五,出口量增长百分之十。
丹麦马士基航运为了配合客户实现从需求旺季到淡季的过渡,特对跨太平洋航线的部署重新进行了调整,新的航线部署将从9月份开始正式生效,以确保整个跨太平洋航线网络的运能能够更好地体现淡季的需求。
航海技术毕业论文精选(导师推荐阅读6篇)航海技术仿真模拟系统是以计算机技术为主,结合船舶水动力学等学科,模拟各种海区和海况、各种类型船舶及其控制系统,达到模拟仿真训练的目的。
目前,航海技术仿真模拟系统不仅得到了国际航运界的普遍认同,而且也受到了国际海事组织(IMO)的高度重视,在STCW78/95公约中IMO多次强调了航海模拟器的作用,并就其在航海训练中的应用做出了明确的强制性与建议性规定。
以下是我们整理的航海技术导师推荐阅读6篇毕业论文,希望对你有用。
范文第一篇题目:航海技术的发展及人才的培养面临的新挑战摘要:随着卫星技术、信息技术等在航海技术中的应用,我国的航海技术也快速地走上了自动化的道路。
与我国航海技术飞速发展不相适应的便是我国航海专业人才力量的不足。
面对这种情况,我国要加大培养高水平航海人才的力度。
关键词:航海技术;人才培养;自动化一、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海运以其运输量大成为世界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
目前,世界上90%以上的货物运输都依赖于海运来实现。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岸线长约1.8万千米,所以,海运在我国交通运输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进入21世纪以来,新材料、新技术不断出现,我国对航海技术的发展也进入变革阶段。
空间技术、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在航海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应用。
二、航海技术的发展航海技术的研究内容是船舶如何安全、快速、准确地从一个地点航行到另一个地点。
航海技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是指航海人员驾驶船舶在海上航行的方式和方法;广义的内容,不仅包括狭义的内容,还包括船舶制造技术。
本文是从广义的角度分析航海技术的发展趋势。
1.船舶制造技术的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与世界各方面的联系日益紧密。
从货物运输到海上维和,我国所扮演的社会角色越来越重要。
为了适应新形势,我国的船舶制造技术也呈现出了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沿海地区海洋经济论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海洋经济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
沿海地区的海洋经济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发展潜力,对于加强国家海洋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沿海地区海洋经济资源的综合利用
沿海地区是我国海洋经济的重要区域,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包括沿海浅海渔业、深海渔业、海洋能源、海底矿产等。
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需要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加强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改善渔民收入,提高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二、沿海地区海洋经济的创新发展
沿海地区海洋经济的发展需要创新性思维和创新性实践。
通过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可以开拓新的发展领域,推动海洋经济的发展。
比如,经济转型发展中,可以通过建设跨国海底光缆、海上风电等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新产业;在渔业发展中,可以采用新技术和新模式,推行远洋渔业和农业渔业的结合,提高渔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水平,开展保姆式养殖等。
三、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的管理和保护
为了推进海洋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加强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并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
通过有效的产权保护、资源
监管、环境保护等手段,可以提高沿海地区的海洋经济发展质量,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
总之,沿海地区海洋经济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为了推进海洋经济的发展,需要加强科技创新,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并建立完善的管理和保护体系。
同时,需要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海洋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经济学论文写海洋经济In recent years, the concept of ocean economy has gained increasing attention from policymakers and researchers. The ocean economy encompasses a wide range of economic activities, including shipping, fishing, tourism, and renewable energy production, among others. The potential of the ocean economy is vast, with estimates suggesting that the global ocean economy could be worth trillions of dollars in the coming decades.One of the key challenges facing the ocean economy is how to balance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the need to protect the marine environment. As human activities in the ocean increase, so too do the pressures on marine ecosystems. Overfishing, pollution, and climate change are just some of the threats facing the health of the world's oceans. This has led to call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ocean economy, which seeks to promote economic growth while also safeguarding the marine environment.Efforts to promo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ocean economy have taken various forms. One approach is to implement regulations and policies that aim to mitigate the negative impacts of economic activities on the marine environment. For example, quotas on fishing limits and emissions targets for shipping have been put in place to help protect marine ecosystems. Another approach is to promote the use of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to reduce the environmental footprint of economic activities in the ocean economy. For example, advances in aquaculture technology have helped to increase the efficiency and sustainability of fish farming operations.In conclusion, the ocean economy presents both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policymakers and researchers. By promo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ocean economy, we can ensure that economic growth can be achieved while also protecting the health of the world's oceans. This will require a coordinated effort from governments, businesses, and civil society to ensure that the ocean economy can thrive for generations to come.One key aspec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ocean economy is the promotion of responsible resource management. This includes implementing measures to prevent overfishing and protect marine biodiversity. By establishing marine protected areas and fisheries management plans, countries can ensure the long-term sustainability of their fisheries resources. Additionally, efforts to combat illegal, unreported, and unregulated fishing practices are crucial in promoting a healthy ocean economy.Another important consideration in sustainable ocean economy development is the promotion of social equity and community engagement. It is essential to ensure that local communities that depend on the ocean for their livelihoods are involved in decision-making processes and benefit from economic activities in the ocean economy. This can help to reduce poverty, improve food security, and enhance the overall well-being of coastal communities.Furthermore, investing 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s vital for promo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ocean economy. By supporting scientific research on marine ecosystems, technologies, and best practices, we can enhanc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ocean's resources and capacity for sustainable use. This knowledgecan then inform policy decisions and guide th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ve solutions to address the challenges facing the ocean economy.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s also crucial for promo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ocean economy. Many of the issues facing the world's oceans transcend national boundaries, such as climate change and marine pollution. By working together through regional and global partnerships, countries can collaborate on solutions to these shared challenges and promo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ocean economy on a global scale.In conclus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ocean economy requires a holistic approach that balances economic growth,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ocial equity, and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By taking a comprehensive approach to managing the ocean's resources, we can ensure that the ocean economy can continue to thrive while preserving the health and integrity of marine ecosystems for future generations.。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题目:连云港港发展为国际物流中心的对策姓名:徐敏哲学号:201242066050专业:交通运输学院:诚毅学院指导老师:杨靳完成时间:2013年6月22日摘要港口城市是港口与城市有机结合,互动发展的产物。
港口城市具有结合海陆的区位优势,并不断累积和释放强大的集聚效应,使其在水路运输优势终结后仍能持续繁荣。
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是港口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其内涵包括经济、社会、港口、城市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世界上的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各有特色,但也有这着相似的发展规律。
连云港是我国25个沿海主要港口、12个区域性主枢纽港和长江三角港口群三大主体港之一,是江苏沿海港口群的核心,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是陇海兰新沿线地区便捷的出海口和服务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连云港1933年开港,经过79年的建设连云港港口集团已建成泊位52个,岸线长11.15公里,其中万吨级以上生产性泊位44个,最大散货泊位30万吨级,最大集装箱泊位10万吨级。
现已建成25万吨级航道,可通航世界最大集装箱船。
本文以连云港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用SPET分析连云港主要外部环境,对连云港市场经济、社会人文、政府政策、技术设备做一个宏观的了解。
接下来根据五力理论具体了解供货渠道、销售渠道、行业内的其他港口以及自身竞争力。
通过以上的概况分析,运用SWOT分析对连云港做一个市场细分。
参照机会-威胁、优势-劣势的分析,发现连云港的不足之处,总结出相应对策。
使连云港离国际型物流中心更进一步。
关键字:连云港港口物流环境AbstractThe port city is that port and city be organic to combine, interact the outcome of development.The port city has the niche advantage that combine the flood and field, and continuously accumulation and release to strongly gather together an effect, it after transporting in watering road the advantage end can still keep on prosperity.The modern international port city is a port city development of deluxe stage, its content includes the modern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economy, society, port and city.In the world of modern the international port city be each to have a special feature, but also have this alike of development regulation.Lianyun port is our country 25 circumlittoral main ports and 12 local areas lord the vital point harbor and one of triangle ports three greatest corpora harbors in Yangtze River is the core of circumlittoral Jiangsu ports, international shipping center in Shanghai north the wing importance constitute part, our country the important vital point of the comprehensive conveyance system is Long sea the orchid lately follow a line region convenience of go out to sea a people's kimono work medium western region outward open of important gate.Liuanyun port to open harbor in 1933, after 79 years of construction connect cloud harbor port group have already been finished the berth is 52, the shore line grows 11.15 kilometers, the ten thousand among those tons class above produces sex berth 44, biggest spread goods of 300,000 ton classes in the berth, biggest gather to pack 100,000 ton classes in the berth.Have already been finished now 250,000 ton class channel, can the navigation world Be biggest to gather to pack a ship.This text with Lianyun port for main research object, use SPET analysis first Lianyun port mainly external environment, to connect understand that Lianyun port market economy, social humanities, government policy and technique equipments does a macro view.Connect down to concretely understand to provide a goods outlet and sell outlet, other ports in the profession and oneself competition ability according to five dint theories.Pass above general situation analysis, make use of SWOT analysis rightness of Lianyun port do a market to subdivide.Opportunity to according to-the analysis of the threat, advantage-bad situation, discover to Lianyun port of shortage of place, tally up to correspond a counterplan.Make to Lianyun port to leave an international type logistics center further.Key word:port logistics environment Lianyun port目录绪论 (1)一、连云港港概况 (2)二、连云港港市场环境分析 (3)(一)经济因素 (3)1、全球港口市场环境 (3)2、国内港口市场环境 (4)3、江苏港口市场环境 (4)(二)其他因素 (4)1、政治-法律因素 (4)2、社会人文因素 (5)3、技术因素 (5)三、连云港港竞争力分析 (5)(一)行业内主要竞争者分析 (5)1、日照港 (5)2、江苏省沿江港口 (5)3、上海港青岛港等 (6)(二)自身竞争能力的分析 (6)1、优越的地理位子 (6)2、政府的大力支持 (6)3、先进的专利技术 (6)4、全国领先的航运能力 (6)四、连云港港的市场细分 (7)五、连云港港发展为国际物流中心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7)(一)树立正确的港口文化 (7)(二)建立战略联盟 (7)(三)加强港口物流服务 (8)1、人员推销 (8)2、加强销售服务推广 (8)3、注重港口公共关系 (8)六、连云港港未来展望 (8)结论 (10)参考文献 (11)绪论中国经济对外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在很大成都上得益于沿海城市特别是港口城市的经济快速发展。
海洋经济发展范例论文海洋经济发展范例摘要:海洋经济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提升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深入分析某国家的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并以其海洋经济成功发展的案例为例,探讨了海洋经济的发展范例。
该国家以海洋旅游、海洋科技和海洋资源利用为主要发展方向,通过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果。
本文的研究结果为其他国家的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发展范例;海洋旅游;海洋科技;海洋资源利用一、引言海洋经济作为多数沿海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对于推动经济增长和促进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资源利用、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等方面存在不足,海洋经济发展在一些国家受到了制约。
本文选择某国家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并以其成功的案例为范例,探讨了海洋经济的发展模式和路径,以期为其他国家的海洋经济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发展现状某国家地处亚洲东南沿海,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优越的地理条件,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然而,在过去的发展中,该国对于海洋经济的重视程度有限,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国际合作程度较低。
三、海洋旅游为了促进海洋经济的发展,该国政府开始重视海洋旅游产业的发展。
通过加大对海洋旅游的政策支持和投资力度,该国成功打造了一系列旅游目的地,吸引了大量的海洋旅游者。
同时,为了提高海洋旅游的吸引力,该国积极推动景区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工作,使海洋旅游更具有可持续性和特色性。
四、海洋科技海洋科技是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推动力量。
该国高度重视海洋科技的创新和应用,加大对科研机构和科研项目的支持力度。
通过自主研发和引进先进技术,该国取得了在海洋生物技术、海洋资源勘探和海洋环境保护等领域的重大突破。
同时,政府还积极推动海洋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商业化,使科技创新成果能够转化为经济效益。
五、海洋资源利用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是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
航海队伍发展趋势的论文航海队伍发展趋势的论文摘要:本论文旨在探讨航海队伍发展的趋势,通过对航海领域的现状和未来的预测,分析航海队伍的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研究发现,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全球贸易的增长,航海行业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机遇。
航海队伍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技术进步、人才培养和管理模式的变革。
本论文将重点讨论这三个方面的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1. 引言航海作为一项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对于全球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贸易和物流的需求将持续增长,这将给航海行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因此,了解航海队伍的发展趋势,并制定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对于保持航海行业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2. 技术进步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航海领域也将会面临着新的技术挑战。
其中最重要的是无人化技术的发展。
无人化技术将减少人力成本,提高航行的安全性和效率。
此外,航海领域的数字化发展、智能化设备的应用等也将对航海队伍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3. 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人才是航海队伍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航海行业的发展,对于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的需求也会不断增加。
因此,航海领域的大学教育需要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培养方案,培养更多符合行业需求的人才。
此外,在职培训也是培养航海人才的重要途径。
4. 管理模式的变革航海队伍的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变革,从传统的集权式管理向分权式管理转变。
分权式管理能够更好地发挥每个船员的特长和潜力,提高整个航海队伍的效率和竞争力。
此外,航海领域也需要加强人性化管理,提高船员的福利待遇和工作环境。
5. 对策和建议针对以上发展趋势,本论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首先,航海行业需要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其次,航海领域的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培养方案,提高人才的素质和专业化水平。
同时,航海企业也需要重视职业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
最后,航海行业需要不断改进管理模式,实施分权式管理,并加强人性化管理,提高船员的福利待遇和工作环境。
大航海时代的航海经济与贸易大航海时代,也被称为地理大发现时代,指的是15世纪到17世纪欧洲国家进行海外航海、探索并开拓新大陆的历史时期。
这一时期的航海活动对于欧洲国家的经济和贸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大航海时代的航海经济与贸易,并分析其对于欧洲国家的影响。
一、航海经济的崛起1. 航海技术的进步:大航海时代的到来,离不开航海技术的进步。
欧洲国家在船舶设计、导航仪器、航海知识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使得船只能够安全地航行远洋。
其中最著名的技术革新是葡萄牙人亨利王子的航海学派所提出的航行术,通过研究天文、地理、气象等知识,提高了航海的精度和安全性。
2. 航海探险的动力:航海探险的背后,有着种种动力推动着欧洲国家的航海经济发展。
首先,是追求财富的动力。
大航海时代开始之前,欧洲各国已经形成了繁荣的贸易体系,但这种贸易模式受到了阿拉伯和威尼斯商人的垄断。
为了寻找新的贸易路线、获取更多财富,欧洲国家开始进行航海探险。
其次,是宗教动力。
罗马天主教会传播基督教的使命感,也成为欧洲航海探险的动力之一。
最后,是政治动力。
欧洲各国之间的竞争和争霸,也促使了航海技术的发展和探险的进行。
二、贸易的变革与扩展1. 新贸易路线的开拓:大航海时代的航海探险开辟出了新的贸易路线,打破了以前欧洲人对于光纤市场的垄断。
例如,葡萄牙航海家达·伽玛航行过印度洋,开辟了印度洋贸易路线;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为欧洲人打开了通往美洲的航线。
这些新贸易路线使得贸易活动不再依赖于传统的陆地贸易路线,为欧洲国家带来了更多的贸易机会。
2. 商品贸易的繁荣:随着航海探险的进行,大量的商品被带回欧洲,拉动了欧洲的商品贸易。
在东方航线上,从印度、中国等地带回了香料、丝绸、茶叶等珍贵商品;而在新大陆上,发现了丰富的资源和土地,如玉米、可可、烟草等。
这些商品的引入,充实了欧洲人的生活,并且带动了制造业的繁荣,加速了欧洲的工业化进程。
三、欧洲国家的海外殖民地1. 航海探险的强国竞赛:大航海时代,欧洲国家之间的殖民竞争也随之展开。
船舶经济之船舶船型,船价,运力涂文凯摘要:我国船舶工业克服了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接船难、交船难等困难,继续保持快速发展。
但由于造船市场复苏基础薄弱,船舶工业面临的风险并未得到消除。
关键词:船型船价运力今年全国船舶工业经济运行情况2010年1-9月,我国船舶工业克服了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接船难、交船难等困难,继续保持快速发展。
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实现大幅增长,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两位数增长,总体经济运行情况良好。
但由于造船市场复苏基础薄弱,船舶工业面临的风险并未得到消除。
一、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和特点(一)造船完工量、新承接订单大幅增长,手持订单继续回升2010年1-9月,全国造船完工量458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65.0%,新承接船舶订单量5071万载重吨,是去年同期新接订单量的3倍(去年仅为1692万载重吨)。
9月当月,在VLCC和巴拿马型散货船的带动下,全球新承接船舶订单量大幅上扬,我国船舶企业承接订单依然表现突出,特别是在承接集装箱船方面有所突破,9月份上海船厂船舶有限公司承接了8艘3800 TEU集装箱船、江苏扬子江船厂有限公司承接了2艘2500 TEU集装箱船,继续改变我国手持订单中散货船占比过大的单一结构。
由于9月当月新承接船舶订单量继续超过当月造船完工量,使得我国从4月底开始手持船舶订单止跌回升的势头得以延续,截至9月底我国手持船舶订单达19474万载重吨,比2009年底手持订单上升3.5%,比上年同期增长1.2%。
2010年1-9月,全国共撤消船舶订单40艘、74.9万载重吨,约占2010年9月底手持船舶订单总量的0.38%。
重点监测船舶企业9月当月没有订单撤消。
(二)工业总产值保持增长,增幅下降明显2010年1-9月,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2054家,完成工业总产值4860亿元,同比增长24.2%,增幅下降8.3个百分点。
其中船舶制造业3705亿元,同比增长23.6%,增幅下降14.1个百分点;船舶配套业551亿元,同比增长26.3%,增幅下降16.2个百分点;船舶修理及拆船业557亿元,同比增长23.2 %,增幅提高20.4个百分点。
海洋经济发展论文一、海洋经济发展现状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海洋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类型日益增多,产业结构明显改善,社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对国家特别是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海洋经济高速增长,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突出在新世纪的头10年里,我国的海洋经济得到飞速发展,在缓解国家资源压力、增加经济实力、扩大就业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
2001—2010年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以年均13.4%的速度快速增长,快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10.7%的增长步伐;海洋经济总量迅速扩大,生产总值由2001年的9518.4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8439亿元,增长了4倍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1年的8.7%提高到了2010年的9.7%,海洋经济生产总值成为国内生产总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洋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2010年全国涉海就业总人口共计3350万人,当年新增的涉海就业人员80万,为全国的新增就业人口的6.85%,与上年新增就业人口的52万人相比增长了1.5倍。
(二)海洋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初步形成三二一的产业发展格局海洋经济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体系,产业门类不断增多、特别是海洋工业和服务业的加快发展,使海洋产业结构产生了积极的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01年的6.8∶43.6∶49.6调整为2010年的5∶47∶48,初步呈现出“三、二、一”产业发展格局。
第一,传统支柱产业稳步增长。
海洋渔业,总体保持平稳发展,捕捞业规模逐步缩小,养殖业向集约化的高效生态、设施养殖模式转变,养殖产量连续11年超过捕捞产量,连续18年居世界首位,占世界总产量的70%,占全国农业总产值的10.5%;海洋交通运输业总体保持快速发展,全国亿吨级港口增至14个,港口货物吞吐量与集装箱已连续6年居世界首位;滨海旅游业呈现强劲增长势头,旅游市场持续扩大;海洋盐业产量近10年来始终保持世界第一。
集美大学航海学院
题目:韩国现代重工对中国造船厂的启示、
专业年级:航海技术0914
学生姓名:徐浩
学号:2009110101
指导教师:杨靳
2011 年11 月
韩国现代重工对中国造船厂的启示
摘要:从1972年3月动工建设蔚山市船厂,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跻身世界第一船厂,再到2005年现代重工蔚山船厂造船累计完工量突破一亿载重吨,后来经历了金融危机,到现在已经在船舶建造领域走过了30多个年头。
现代重工集团之所以能够发展成为世界第一造船集团,自然有它与众不同的发展策略。
本文通过分析现代重工集团的主要发展战略,来给正处于追赶地位的中国造船业一些提示。
关键词:现代重工金融危机中国造船业
韩国现在重工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造船企业。
于1972年造朝鲜半岛东南端的蔚山市成立。
集团占地面积720万平方米,车间和各种设施布局合理,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造船效率,拥有干船坞9座,能按照船东要求建造各种尺寸和各种类型的船舶。
2003年以来,韩国现代重工集团造船量完工量每年保持在1100万到1300万载重吨的规模。
对于世界造船业来说,在经历了5年的超预期勃兴之后,从2008年开始呈现出增长上的疲态,全面爆发的金融危机使得这一趋势更加白垩化。
根据英国克拉克松研究公司的最新统计,今年1到9月份全球新接船舶订单1.43亿载重吨,同比下降25%,其中金融海啸最为强烈的9月份的新接订单更是降至696万载重吨,同比下降幅度超过69%,部分造船企业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接单业绩。
全球造船业的股价狂跌不止,全球共有94艘船舶订单被撤销,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由于船东融资出现了问题。
这场声势浩大的金融危机已经对全球造船业的整体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以法国最大,世界第三大集装箱海运商——法国达飞海运集团为例,由于今年的收入锐减。
达飞海运集团仅仅2009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锐减了近30%,亏损超过五亿欧元。
目前达飞海运集团进行了债务重组。
由于业绩糟糕,达飞海运集团不得不推迟集装箱货船交付日期。
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达飞海运集团曾经向韩国造船商订购了49艘集装箱货船,按原计划这些船应当在2012年前全部支付。
金融危机爆发开始,现代重工9艘价值15亿美元的超大型集装箱船订单被取消,虽然出现了这种巨额订单撤销事件,但是这对韩国现代重工来说,并没有产生直接影响,因为撤单导致的船坞空位很快就被其它新接订单所补足。
为抵御国际船市波动,和金融危机带来的风险,现代重工在保持造船占优势的同时,通过配置资源不断扩大对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市场的投入,重点加大对豪华游轮,大型LNG船,海洋工程装备,发动机,电子电气,市场的投入。
同时,现代重工还积极向航运市场拓展,与尼日利亚国家石油公司等合作成立LNG运输
公司,与海南航空集团旗下的大新华物流有限公司联手在香港成立一家散货船运公司,以求实现造船业务和海运业务的一条龙经营。
现代重工集团在船舶领域内的成功很大程度取决于人。
因为他们提供一个有益,和谐的工作环境是现代重工集团采取的重要人才战略。
为了使员工在各领域内更加专业,现代重工依托自身的教育培训。
现代技术教育学院的专业人员开发计划,为现代人员提供生产车间的生产技术和安全规定等方面的专门培训和现场体验,帮助他们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
据悉,从1991年起到现在,现代重工集团每年对200余名新入职员进行教育。
韩国现代重工集团以持续创新,永不停息的挑战为座右铭。
20世纪70年代末,现代重工首先向两个法国公司购买了三种船型专利使用权和技术资料,以后又购买了三项技术,在这些技术的基础上惊醒设计和制造方面的消化和研究。
1994年,现代重工简称很过首艘LNG 船,同时经过几年联合开发的LNG船液货舱研制基本成功。
目前,现代重工集团大型LNG船年建造能力已经超过十艘。
这些研发成果的取得主要得益于现代重工强大的研发力量,不断增加的研发投资以及明晰的研发策略。
近几年现代重工研发投资额占销售收徒的比重一直保持在1.18%的水平。
2008年至2009年,全世界造船企业都因全球经济危机而陷入有史以来最萧条局面,而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广州、上海和大连的三大造船基地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工程。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CSIC)在天津和大连设有基地,欲将造船能力从900万吨提高到1100万吨;珠江口的广州造船厂也在进行扩建工程,欲将造船能力从200万吨提高到300万吨。
也就是说,在竞争国家都因造船业不景气而减少设备时,中国反而进行大规模投资。
这便是30年前韩国造船界选择的方式。
全球造船业陷入长期萧条局面的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现代重工和大宇造船海洋公司陆续建立了世界最大规模的造船厂,三星重工修建了世界上最长的640米船坞,气势汹汹地打入造船市场。
此后,韩国造船企业经过30年坚持不懈的追击,最终超越日本,登上全球第一宝座。
2003年韩国在船舶新增订单、手持订单、完工量三大指标上全部超越日本。
中国完全模仿了韩国造船业跃居世界首位的成功模式。
即在经济萧条时壮大造船厂并集中推行接单战略。
但不同的是,中国比韩国的速度更快。
1998年,中国造船企业首次接到外国企业订单,在进军全球造船市场的短短12年后,中国就在新增订单、手持订单、完工量三大指标上全部超越韩国。
虽然现在中国造船企业与现代重工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中国企业已经在不断缩小与韩国现代重工之间的差距,中国造船业应该加大造船硬件和软件实施建设,同时提高船舶设计技术,生产技术,管理技术水平等,才能早日成为世界造船强国。
参考文献:梁志勇. 金融危机对韩中欧日造船业的影响.中国经济时报,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