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可编程 第5讲
- 格式:ppt
- 大小:1.90 MB
- 文档页数:62
SLC500系统讲议一、前言A-B的全称是Allen-Bradley,即是艾伦-布拉得利公司。
1985年为了获得多样性的投资,以16.5亿美元的价格将Allen-Bradley 出售给Rockwell Internation罗克维尔国际集团,现还保持原来的名称。
二、AB的PLC系统AB的PLC大量应用于自动化领域,他在北美市场的占有率在67%以上,AB的可编程控制器产品主要有PLC-5、SLC500、MicroLogix1000、ControlLogix5000系统组成。
1、PLC-5在出现ControlLogix之前,PLC-5系列是A-B系列中最强大的控制器,能处理几千个I/O端口,能够担任需要大量I/O计数器和多机架系统的设计,现已淘汰。
2、SLC500系列SLC500系列是一个不断充实的小型可编程控制器系列,该系列有两种控制器结构:固定式控制器和模块式控制器。
固定式SLC500控制器将电源、输入输出以及处理器集中在一个单元上,并提供一个2槽的扩展框架以增加其灵活性。
取大可配置104个I/O点,现已被MicroLogix1000代替。
模块式控制器分为SLC5/01、SLC5/02、SLC5/03、SLC5/04、SLC5/05五种类型。
是安装于1746机架中的单槽处理器,处理I/O端口能力为4096个。
3、MicroLogix1000系列是为非常小的控制项目设计的,小于32个I/O端口,都是固定的I/O类型。
近年来这一系列的产品得到了扩充,其中包括MicroLogix1200、1500和1100系列,虽然仍然是小型控制器,但是可带有大量的扩展模块。
4、ContolLogix系列这是AB中功能最新、功能最强大的PLC,它按照SLC500的小框架尺寸来构建,最大的优式之一是可以在一个机架内有多个控制器,这样就可以将运动控制处理器、过程控制处理器放在同一个机架中,共享相同的I/O端口。
ContolLogix在它的内核中设计有通信功能,其通信模块支持开放式的网络。
第4章可编程控制器梯形图程序设计方法教学目的:1.、熟练掌握可编程序控制器梯形图2、熟练掌握可编程控制器继电-接触器控制与可编程控制转换3、掌握可编程控制器梯形图的经验设计法教学重点:掌握可编程控制器梯形图的经验设计法教学难点:用可编程控制器梯形图的经验设计法设计程序参考课时:讲课8课时实验2课时说明:适当地增加与现代工业自动化有关联的事例第一讲:可编程控制器由于其应用方便,可靠性高,在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大量地应用着不同类型的可编程控制器。
如何用可编程序控制器完成实际控制系统的应用设计,是每个从事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人员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在此,我们根据现学PLC的有关知识和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工作特点和以往的经验。
通过实例,提出PLC控制系统经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一般的设计步骤,以及实际应用时的注意事项。
一. 可编程控制器梯形图可编程控制器梯形图中的某些元件沿用了继电器这一名称,如输入继电器、输出继电器、内部辅助继电器等,但它们不是真实的物理继电器(即硬件继电器),而是在软件中使用的编程元件。
每一编程元件与可编程控制器存储器中元件映像寄存器的一个存储单元相对应。
该存储单元如果为“1”状态,则表示梯形图中对应编程元件的线圈“通电”,其对应的动合触电接通,动断触点断开,称这种状态是该编程元件的“1”状态,或该编程元件ON(接通)。
如果该存储单元为“O”状态,对应的编程元件的线圈和触点的状态与上述相反,称该编程元件为“O”状态,或该编程元件OFF(断开)。
梯形图两侧的垂直公共线称为公共母线(bus bar)。
在编制中应按自上而下,从左到右的方式编。
同时应注意如下几点:1、注意适当的编程顺序可减少程序步。
1) 串联触点多的电路应尽量放在上部,例图4-1。
图4-1 梯形图2) 并联触点多的电路应尽量靠近母线,例图4-2。
图4-2 梯形图3) 在垂直方向的线上不能有触点,否则形成不能编程电路,需经过重新安排,如图4-3为重新安排不能编程电路。
可编程控制器(PLC)教程[第1讲]——第一章可编程控制器概况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CONTROLLER,简称PC)。
与个人计算机的PC相区别,用PLC表示。
PLC是在传统的顺序控制器的基础上引入了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讯技术而形成的一代新型工业控制装置,目的是用来取代继电器、执行逻辑、记时、计数等顺序控制功能,建立柔性的程控系统。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颁布了对PLC的规定: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
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贮器,用来在其内部存贮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通过数字的、模拟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有关设备,都应按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形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充其功能的原则设计。
PLC具有通用性强、使用方便、适应面广、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编程简单等特点。
可以预料:在工业控制领域中,PLC控制技术的应用必将形成世界潮流。
PLC程序既有生产厂家的系统程序,又有用户自己开发的应用程序,系统程序提供运行平台,同时,还为PLC程序可靠运行及信息与信息转换进行必要的公共处理。
用户程序由用户按控制要求设计。
可编程控制器(PLC)教程[第2讲]——第二章PLC的结构及基本配置作者:劉偉般讲,PLC分为箱体式和模块式两种。
但它们的组成是相同的,对箱体式PLC,有一块CPU板、I/O板、显示面板、内存块、电源等,当然按CPU性能分成若干型号,并按I/O 点数又有若干规格。
对模块式PLC,有CPU模块、I/O模块、内存、电源模块、底板或机架。
无任哪种结构类型的PLC,都属于总线式开放型结构,其I/O能力可按用户需要进行扩展与组合。
PLC的基本结构框图如下:一、CPU的构成PLC中的CPU是PLC的核心,起神经中枢的作用,每台PLC至少有一个CPU,它按PLC的系统程序赋予的功能接收并存贮用户程序和数据,用扫描的方式采集由现场输入装置送来的状态或数据,并存入规定的寄存器中,同时,诊断电源和PLC内部电路的工作状态和编程过程中的语法错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