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4
传承书法艺术弘扬国学文化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的瑰宝,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更是一门艺术精品。
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之一,书法自古便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内涵。
书法不仅是一种独特的文字表达形式,更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
书法的魅力不仅体现在其笔墨纸砚之间的精妙表现,更因为它所具有的深厚文化内涵和历史沉淀。
在当今社会,传承书法艺术,弘扬国学文化,已经成为了我国文化传统的重要任务和使命。
本文将从传承书法艺术的意义、书法艺术的价值和弘扬国学文化的重要性等方面进行论述。
传承书法艺术,首先是因为它代表了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和优秀的民族精神。
书法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重要修养和表达方式,自古以来就与中国的文化传统紧密相连。
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审美观念和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智慧和智慧的结晶。
传承书法艺术,就是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使之发扬光大,使之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史册中。
只有通过传承书法艺术,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和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传承书法艺术,更重要的是弘扬国学文化。
书法作为国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华。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礼乐文武”的传统,而这一切又离不开书法的参与。
书法是经典文化的载体,是国学的精髓所在,传承书法艺术,就是在传承和发扬中国古代经典文化,令这一文化得以在当今社会继续发扬光大。
通过学习和研究书法,人们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宗教信仰、思想文化等内容,更能够从中得到启发和教益,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由此可见,弘扬国学文化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关键所在,也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发展的核心动力。
传承书法艺术,弘扬国学文化,既是一种文化自觉的表现,更是一种文化自信的表现。
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使之在当今社会继续发扬光大。
论书法教育对当今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1. 引言1.1 书法教育与当今素质教育的联系书法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品味和人文素养。
通过学习书法,学生可以领略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感受到汉字之美和书法艺术的深厚内涵。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培养对美的敏感度和热爱,还可以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书法教育与当今素质教育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
通过书法教育,学生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审美品味和人文素养,培养耐心与专注力,还能促进全面发展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书法教育的重要性在当今素质教育体系中愈发凸显,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修养具有重要意义。
1.2 书法教育的历史渊源古代书法家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等人为书法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的作品至今被后人传颂。
书法在历史长河中不仅仅是一种文字表达方式,更是一种艺术形式,是一种对内在精神世界的表达。
通过对书法的学习,人们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领略到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气息。
书法教育的历史渊源悠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深厚的情感。
在当今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书法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更加凸显。
通过对书法历史的了解,可以更好地把握书法教育的方向和目标,为当下的教育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1.3 书法教育的重要性书法教育在当今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
书法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通过学习书法,可以不仅仅是学习一种艺术技巧,更是在潜移默化中融入中华传统美德,培养学生的情感情操,塑造其良好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书法是一门需要耐心和专注力的艺术,通过练习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耐心与专注力,提升其学习效率和自控能力。
书法艺术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仅是在审美品味的提升上,更是在素质教育的全方位培养上起到积极的作用。
书法教育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更在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书法教育注重的不仅是书法技艺的传承,更是在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提升学生的修身养性,是当今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书法教育的重要性书法教育的重要性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但是其在青少年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青少年对书法艺术的学习不仅可以练就一手好字,随着学习的深入,书法艺术对青少年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学习书法艺术不仅可以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且对自身建设,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也有重要意义。
(一)学习书法可以增强青少年自信心学习书法最直接的作用即可以让青少年拥有一手漂亮的字,在当今电脑普及的大环境中,提笔忘字,或写不好字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青少年中能把汉字写好的也是凤毛麟角,但是这并没有引起家长的注意,很多家长也不在乎孩子的字写的如何,至少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英语热”,“奥数热”,很多青少年从小学英语,一直到才发现用到英语的地方少之又少,其学习时间和最终应用不成正比。
但是汉字书写确是时时刻刻伴随身边的,因此,更不应该忽视汉字的学习及其书写,字的好坏,像名片一样向他人传递着自己的修养和素质。
另外,一手好字可以让青少年从小建立起良好的自信心,广受身边家长、朋友、同学的肯定,从而树立起强烈的自信心,使其在今后的生活中善于书写、乐于书写,从而养成书写的习惯,这种习惯对于孩子今后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比如上课记笔记,写文章等,这种喜欢甚至可以逐渐蔓延至文学领域。
(二)书法实践是艺术教育的重要手段书法可以说是重于形式美的艺术,各种书体,各种形态,皆为我们展示了各种外在形式的美,并突出显示在用笔、结体、章法这三个方面的美。
书法实践的意义是培养我们在直观上感受美的能力,同时,这也是艺术教育的意义。
(1)书法中用笔的形态美。
中国书法讲究联会贯通,讲究“一笔书,一笔画”,所以古人所传的“永字八法”,用笔为一气呵成,血脉不断,表现出了一个生命单位,一个成功的艺术境界。
既然贯通,就会有变化。
书法中强调的艺术美就是表现在用笔的变化上。
在书法实践中通过老师们得讲解、示范等形式来说明用笔丰富多样的变化,可以引导我们进行仔细观察,从而提高我们赏析书法作品中笔法美的能力。
书法课的重要意义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的独特艺术形式。
在现代社会中,书法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精神追求。
因此,书法课在学生的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文化传承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独特艺术形式。
通过书法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书法的历史渊源、发展演变和文化内涵,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二、审美教育书法是一种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通过书法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提高对美的敏感度和鉴赏能力,从而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艺术。
三、心理调节书法是一种需要专注和耐心的艺术形式,可以帮助学生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
在书法课上,学生需要集中注意力、沉浸于书法创作中,这种专注的状态可以帮助学生缓解压力、调节情绪,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四、提高文化素养书法是一种高雅的艺术形式,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要求。
通过书法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了解到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艺术风格,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的文化形式。
五、培养良好的习惯书法是一种需要细心和耐心的艺术形式,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习惯。
在书法课上,学生需要认真对待每一个笔画、每一个字形,这种细心和耐心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如细心、耐心、认真等。
六、提高写作能力书法是一种文字艺术形式,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通过书法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的字体和字形,从而更好地掌握汉字的结构和特点,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综上所述,书法课在学生的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书法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培养良好的习惯,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书法课的教育,让更多的学生受益于书法的魅力。
书法艺术的教育意义与实践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瑰宝之一,凝聚了中国人民数千年来的智慧和美学追求。
它具有独特的教育意义,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还能够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和人格塑造。
因此,在学校和社会中推广书法艺术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书法艺术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书法是一种艺术形式,汉字的每一笔都需要把握力度、角度和速度,这要求学生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良好的运笔技巧。
通过研习书法,学生可以领略到字体之美、线条之美以及整体构图之美,提高他们对艺术的鉴赏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同时,书法艺术还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化修养,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
其次,书法艺术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在书写每一个字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细心观察字形结构和笔画顺序,通过不断地实践和琢磨,培养出良好的思维习惯。
同时,书法作品需要具备独特的个人风格和创造力,学生可以从中锻炼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而且,书法艺术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毅力,因为一篇好的书法作品需要反复操练和修正,这对于学生的意志品质形成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另外,书法艺术还对学生的人格塑造具有积极影响。
书法作为文化艺术的一种,要求学生在书写时要心无旁骛,全神贯注,这需要学生具备一种专注和自律的态度。
而且,书法对于规范和纪律的要求也较高,学生需要严格遵循书写的规则和要求,提高他们的纪律性和自律能力。
此外,书法还注重个人修养和情操的培养,通过书法的实践,学生能够感受到写字时的内心平静和自我调节的能力,使他们更加懂得尊重和崇尚美,提高道德修养。
综上所述,书法艺术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实践价值。
通过书法艺术的学习和实践,学生能够培养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促进思维发展和人格塑造。
因此,学校和社会应该加大对书法艺术的推广力度,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书法的机会和平台,使他们在书法艺术的熏陶下,成为品德高尚、情操优雅的新时代人。
论书法教育对当今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1. 引言1.1 书法教育的重要性书法教育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
书法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对心灵修炼和品格培养的重要途径。
通过学习书法,学生可以感受到汉字之美、笔墨之精,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书法教育还可以锻炼学生的专注力和耐心,让他们在细致的墨迹之间找到静心的愉悦。
书法教育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更能够培养他们的文化修养和人文素养,使他们具备更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鉴赏能力。
书法教育在当今素质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不容忽视。
通过深入推广和普及书法教育,可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
1.2 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包括智力素质、美育素质、身心素质、能力素质等多方面。
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具备健全的人格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不仅注重学生知识的传授,更重视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价值观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素质教育的理念是促进学生全面、全面、全面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注重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备跨学科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2. 正文2.1 培养学生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是书法教育对当今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之一。
通过学习书法,学生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还能够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在书法的练习中,学生需要细心观察每一个笔画的形态和结构,体会每一种字体的美感和韵味,这种细致的观察和体会能够培养学生对美的敏感度和欣赏能力。
浅谈书法教育的重要性书法是中国的传统艺术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书法教育不仅仅是教授如何写好字,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文化素养和人格修养。
下面就书法教育的重要性进行浅谈。
书法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书法作为汉字的书写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相连。
学习书法不仅仅是学习如何写好字,更是了解汉字的源远流长、演变过程和文化背景。
通过学习书法,学生可以感受到汉字对中华文化的贡献,并从中学到思想、信仰以及生活智慧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欣赏名家书法作品,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文人的风采和情感世界,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培养文化自信心。
书法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格修养。
书法在体现技法的也强调个人的修养和气质。
在写字的过程中,需要学生专注细致、沉静平和,这样才能写出端庄大气的字体。
书法追求的是心与字的合一,需要学生在写字时候的心态和情感与字的形态相统一。
通过研习书法,学生可以培养出沉稳、坚毅、自律等良好的品质和习惯,提高他们的自我约束和自我修炼能力。
书法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书法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它要求学生在字形的基础上有创造性地进行变化和创作。
通过练字、模仿并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学生可以不断提升对字的理解和处理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书法的表达手法也涉及到字体、布局、装潢等多个方面,学生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可以锻炼自己的空间想象力和视觉表达能力。
书法教育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写好字上,更重要的是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文化素养和人格修养,同时也对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有积极的影响。
我们应当重视书法教育,在学校和社会各个层面加大书法教育的力度,提升全民的艺术修养和文化素质。
浅谈书法教育的重要性书法教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优秀审美修养的重要途径。
书法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书法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中国是书法的故乡,拥有悠久的书法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通过学习书法,学生可以了解和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神,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书法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学生通过欣赏和创作书法作品,能够培养自己丰富多彩的审美情趣,从而使学生建立起自己听音、识文和赏鉴的能力。
书法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书法要求人心静、意净,必须具备持之以恒、细致入微的精神状态。
在书法创作中,学生需要经过反复操练和琢磨,才能使字体达到飘逸婉约、工整美观的境界。
这要求学生要有坚持不懈的毅力和耐心,要懂得注重细节、追求完美。
这样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毅力、耐心和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使其在学习和生活中形成良好的品格。
书法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通过对汉字的写法进行练习和研究,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创作能力和审美能力。
书法艺术要求学生要在空灵中凝练、在纵横中生动、在浓淡中有章法,这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巧,还需要学生能够研究字帖、名家作品,了解不同书体的特点和风格,以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素养和创作能力,对美的追求和创造具有积极的影响。
书法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外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学习和研究书法,不仅可以增进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还可以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华文化在国际间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学生通过学习书法,可以更好地展示中国的文化特色和独特魅力,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书法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品德素养和艺术修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论书法教育在艺术教育中的重要性引言书法教育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
其主要特点是以汉字为基础,讲求笔画、结构、形美、意境等方面的综合构成,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伴随着现代科技和时代的发展,艺术教育也面临了一些挑战。
本文将探讨在现代艺术教育中书法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把书法教育融入到现代艺术教育中。
书法的艺术价值从艺术角度来看,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具有不可忽视的艺术价值。
一方面,书法可以被视为一种文字艺术,它具有独特的美学魅力,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
不管是行草、楷书、隶书、篆刻等,都有着独特的笔画、布局和构图结构,是中国文化和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一方面,书法的艺术表现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
如今的书法创作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用毛笔书写纸张的形式。
现代艺术家们不断探索和创新,尝试将书法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例如塑料艺术、新媒体艺术等,这些都开启了新的书法艺术形式和表达方式。
书法的文化价值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代表艺术之一,深刻反映了中国社会、文化以及人民的价值观和精神追求。
中国传统文化以“诗、书、画”为代表,其中“书法”是典型的第二种形式,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艺术和文化内涵。
书法涵盖了文化、政治、宗教、道德、历史、战争、哲学和经济等方面的内容,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书法是一种重要的礼仪鸣放,它在实践中也被广泛运用于通信、宴席、服饰、建筑等方面。
因此,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
书法的教育价值艺术教育应该是全面的、多元化的。
然而,在传统的艺术教育中往往会忽视书法的教育价值,这是非常令人遗憾的。
书法教育在现代艺术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因为书法不仅仅是具有艺术美感的形式,同时也是审美感受的提升,甚至是一种文化修养。
书法教育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审美和艺术能力,还可以促进学生的文化感受和文化意识。
浅谈书法教育的重要性在中国书法发展了几千年之后,书法因其独特的价值和美学,已经成为了文化遗产和艺术瑰宝。
书法不仅是一种传统的文化艺术形式,它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和精神载体。
因此,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书法教育的重要性,以帮助他们了解文化艺术背后的深层含义。
首先,书法教育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
中国的书法艺术不仅有着传统的文化背景,而且还有着对中国语言文字的深刻理解。
书法是一门形体美、精神美和文化美都融合在一起的艺术形式。
通过书法教育,人们可以深刻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书法艺术的深层含义,并通过学习继承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遗产。
通过书法教育,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中华文明的古老之美,也能够帮助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文明。
其次,书法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和文化修养。
通过书法教育,人们能够强化对艺术美的感受和理解,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化修养。
书法艺术以美丽的造型和艺术的表现力呈现出中国的古老文化,通过书法教育,人们可以感受文化艺术的美感。
因此,书法教育可以培养人们的审美情趣,增加对艺术的喜爱和创造力,提高人们的整体文化修养和素养。
第三,书法教育有助于人们的心理健康和身心健康。
书法教育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而且是一种涵盖身心健康的综合性活动。
通过书写汉字和提升笔画,我们可以锻炼身体协调性和手眼协调性,同时也能够帮助我们缓解压力、调整情绪、提高自信心。
书写汉字还可以使大脑得到锻炼,这对于预防老年痴呆、提高记忆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因此,书法教育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具有促进作用。
最后,书法教育也有助于培养人们的品德修养和素质。
书法强调用笔传情,要求写者要心无旁骛,全神贯注,这对于人们的品德修养和素质有着重要意义。
在书法的实践中,人们需要学会控制情绪和意志,追求内心的和谐与美好。
书法的美在于温婉、淡雅、含蓄,这也教导我们在与人相处中应该学会谦让、体谅、不张扬。
综上所述,书法教育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和文化修养、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和身心健康、培养人们的品德修养和素质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书法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作者:邓洪玉
来源:《艺术评鉴》2018年第20期
摘要: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艺术瑰宝,是炎黄子孙代代追求的、创造的艺术,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几千年来发展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书法艺术教育对于学生的书法能力以及性格、品质的养成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中国书法艺术教育的研究,旨在呼吁社会大众重视书法艺术教育,并且为书法艺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书法艺术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20-0033-02
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是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思想品質以及身心健康发展。
现阶段不断推进素质教育,实施书法艺术教育对于提高学生书法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书法艺术,是以文字为载体,反映着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人生观,反映着生命的本质与纯粹,所以书法艺术教育对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一、书法艺术的基本概述
当我们谈到书法艺术,脑海里第一个想到的可能就是汉字。
汉字是书法艺术的精华,是固有的艺术素质,汉字作为理性思维和艺术构思相融合的结果,其艺术性中涵盖着理性思维,又从理性中折射出艺术的巧妙,二者有机结合,浑然天成,形成丰富的意境,使得汉字书写形成一门独特的艺术。
中国文字的笔画、结构以及形体都有自己的特性,形态各异,趣味盎然。
通过点与线的勾画,形状不同,粗细不一,变化万千,展现了书写和情感的变化,包括字与字之间行距的分布,都是极其讲究的,构成了优美的章法布局,有的俊秀小巧,有的大气磅礴,这些书法都有着极其强烈的艺术色彩和个人特色。
书法是民族文化艺术中一朵永开不败的花朵,是大众喜欢且共赏的一种艺术,审视书法的魅力与气息,就能从中领略书法的意境与情趣。
二、书法艺术的特性
从书法艺术的客观特性来说,书法艺术内容特征就是书法艺术的文字构成本身和书写文字内容表达的情感。
在书法艺术鉴赏中,好的书法作品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是非常鲜明的。
一方面,文字线条本身就是书法艺术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使其内容的情感通过书法艺术充分表达。
书法艺术就是线条的艺术。
经过历史的发展与推移,篆、隶、楷、草、行五种主要书体的发展已是十分齐全,就拿汉代来说,当时隶书、草书发展最好的时代,文人墨客就用隶书、草书书写表达自身情感,体现书法的个性。
众所周知,汉字是由各种线条组成排列的,形
状不一,变化万千,直与弯、长与短、粗与细、浓与淡,各样特色,在书法家笔下各有千秋,有的下笔大气磅礴,有的轻巧多姿,千姿百态。
书法的美在书法家的笔下显得淋漓尽致,书法家把天地万物联系起来就是书法中的线条,是这些线条勾勒在一起展现出世间的美。
在书法艺术中,书法作品更是书法家自身情感的体现,书法家笔下写的是内心所感,正是通过这些奇妙的线条将中华文化绘于纸上,才留下这些优秀的书法作品。
书法艺术也是心灵艺术,是用线条的形式表达内心的情感。
书法艺术的线条勾勒其实是书法家内心流过的痕迹,是“心”在书法创作过程中相互作用的成果。
书法艺术的美是抽象的,看似是静态的,其实每幅作品每个人看的感受是不同的,因为每个人的想法不同,对于作品的理解不同,所呈现的作品画面当然也不同,因此书法艺术是直观的,更是抽象的。
人类对美的追求是永恒的、无止境的,但是对于美的定义,由于人的学识、文化、爱好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审美标准。
书法艺术是一种美,书法美是一个整体美,是以文字为载体,以线条为物象,观众自己的审美意念为标准而产生的一种美的享受。
书法在其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流派,但是他们都是以文字为基础创作的一种艺术。
平时在书法练习时,不仅仅要理解文字所蕴含的意义,还要在练习中不断学习,发现美,体验美,提升自身审美水平,形成高雅的审美意识。
三、中国书法艺术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书法艺术教育有助于培养成功的人格
众所周知,素质教育的其中一个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成功的人格,在这一点上书法艺术教育与其不谋而合。
宋代黄庭坚说:“学书要须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
书法教育对人格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增强爱国主义情怀,学习书法,理解古人的心胸情怀,提高对历史文化的认识,学习民族精神。
二是磨炼坚强的意志,学习书法不是一日之功,需要长久反复不断的练习,历史上取得成就的书法家,无一不是刻苦练习、精于笔墨的结果,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习书法能够培养人吃苦耐劳的品质。
三是端正思想,我国传统的书法教育强调“心正笔正”,练习书法可以修身养性,排除杂念,专心致志,长久的书法练习必然会使得练习者淡泊人生,养成以诚待人,雅致和谐的相处之道。
(二)书法艺术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
书法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历史上很多有名的文学大家都写得一手好字,著名的书法家往往也写得一手好文章,这就说明在从事书法教育时,读书写字很重要,但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更加有意义。
书法教育要学习与书法有关的各方面课程,例如汉语言文学以及汉字研究、历史文化、美学、书法技法等。
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到汉字的演变过程和中华文化的历史变迁,因此在书法教育中要求我们将书法发扬光大,完善学生人格,提升人文修养和发展个性。
(三)书法艺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能力
书法教学讲究“审帖、读帖、临帖、背贴”,观察力是书法教学中的第一步,书法艺术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只有仔细观察,才能做到“眼到”。
书法艺术是形象和抽象的结合,除了仔细观察,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是极其重要的。
书法不似绘画,画出的是事物的形状,书法讲的是线条和点画的艺术,从中寄托着作者的情感,所以书法艺术教学中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将二者融会贯通,获取灵感。
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书法艺术需要观众发挥想象,深入体会其中情感。
不同的书法作品带给欣赏者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有的书法作品使得欣赏者的心灵得以平静祥和,向往美好的生活;有的书法作品则是给人一种坚韧之感,感受人们不屈的品格等。
学生在学习书法作品的同时,也是在学习书法家高尚的品格。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书法教学先是从临摹开始,但是在教学中切记引导学生自我创新,而是要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创作独具性格的书法作品。
(四)书法艺术教育能够健全人的心理素质
在书法艺术教学过程中,能够学到很多书法大家的作品,这些作品往往饱含着作者内心的情感。
例如王羲之的著作《兰亭序》,其中饱含着作者的喜悦之情;颜真卿的《祭侄稿》,则是表达了作者的内心愤怒之感,以此文排解恼怒之情。
当我们心情不好时学习这些作品,我们内心的情感可能会潜移默化地发生变化,当然我们在进行书法创作时,全身心投入到一种艺术境界中,淡化不开心的情绪,从而使得自己冷静下来,在书法创作中寻找心灵的解放。
(五)练习书法能够锻炼人的身体素质
书法是中华文化的传统艺术,它体现了我们的民族文化精神。
在书法写作时强调动作、纹理、节奏和强度,要求我们做的姿势标准,拿笔有力,精神专注,头直立,手臂挥动自然,这样做无疑会锻炼身体,消耗精力,而且有利于集中注意力,锻炼人的身体素质。
为了达到这些要求,书者自然需要“平静安详、以身体为中心的运动”,通过腿、腰、臂、腕、指尖向笔尖传递体力来写书法作品。
在长期的写作过程中,身体得到锻炼,也使得书者忘记了现实生活中的烦恼,心情变得愉悦,从而促进书者身体健康发展。
因此,练习书法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
四、结语
中国书法艺术是一缕沁人心脾的清香,它会给人们带来心灵的慰藉,在历史的长河中气势磅礴,秀丽山河,汇成一幅光彩耀人、色彩纷呈的长卷,留给子孙后代细细欣赏。
在中国书法文化中,可以看到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在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书法艺术仍然在中华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与现实意义。
书法艺术作为文化珍宝,我们要加以继承,开拓创新,将其发扬光大,使得我国书法艺术的前景更加灿烂辉煌。
参考文献:
[1]徐清.论书法研究生学术规范意识的培养[J].中国书法,2017,(06).
[2]董菱.论书法艺术教育的必要性[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
[3]傅正金.论书法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