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果类及瓜类蔬菜主要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7.76 MB
- 文档页数:195
茄果类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茄果类包括如:番茄、辣椒、茄子等主要病虫害基本情况主要病害有:立枯病、猝倒病、病毒病、番茄枯萎病、晚疫病、早疫病、灰霉病、叶霉病、脐腐病;茄子褐纹病、绵疫病、根腐病、黄萎病;辣椒疫病、炭祖病、疮痂病、日烧病等。
主要虫害有:棉铃虫、烟青虫、蚜虫、白粉虱、红蜘蛛、茶黄螨等。
主要病虫发生特点苗期常因低温高湿、光照不足、管理不当发生猝倒病、立枯病和沤根;成株期则常因高温、高湿而发生一些真菌性病害如:早疫病、晚疫病、灰霉病、叶霉病、炭祖病等;夏季高温干旱有利于蚜虫,并导致病毒病的发生;温暖多湿的条件有利于螨类的发生为害。
防治方法农业防治:因地制宜地选用抗(耐)病品种:蕃茄可选用:白果强丰、佳粉17、L402、毛粉802;茄子可选用:快圆、紫皮快、二民;辣椒可选用:津交3号、中交4号、赤峰尖椒、天鹰椒等。
实行翻耕、轮作、倒茬,加强中耕除草,清洁园田以压低病原菌及虫口数量,减少初侵染源。
露地蕃茄或辣椒可在畦边、沟边种植玉米等高杆作物,使玉米喇叭口期与二代棉铃虫或烟青虫为害期相吻合,以诱集其产卵减轻对蕃茄或辣椒的为害,且玉米能遮阴以减轻辣椒日晓病的发生和使部分蚜虫在探索取食时脱毒而减少病毒病的发生。
充分利用保护地设施,采用遮阳网复盖,提高植株抗逆性,减轻病毒病的发生.培育无病虫壮苗种子处理温汤浸种:将选好的种子放在55℃的水中浸泡10分钟,并不断搅拌,待水温降至25-30℃时,停止搅拌,闷6-10小时后,控净水份,催芽育苗或直播。
药剂处理:可选用10%磷酸三钠浸种10-2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2-3次或选用高度白酒与水1:1的比例浸泡30分钟后用清水冲净催芽播种。
土壤处理:每平方米用福尔马林50ml加水2-4公斤喷洒床土,然后用薄膜复盖2-3天后晾晒7-8天,再进行育苗。
保护地可选无病虫土与腐熟有机肥6:4比利的营养土育苗。
保护地嫁接防病技术可选用红茄1号、特拉巴姆或刚果茄作砧木,茄子作接穗,有效地防治茄子根腐病、黄萎病。
茄果类蔬菜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以茄果类蔬菜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为题,我将分别介绍茄果类蔬菜常见的病害和虫害,并提供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茄果类蔬菜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措施1. 疫病:茄果类蔬菜疫病主要表现为叶片黄化、干枯和萎缩,极大地影响植株生长发育。
防治措施包括选择抗病品种、适时疏除病叶、合理施肥增强植株抵抗力。
2. 立枯病:茄果类蔬菜立枯病主要是由真菌引起,表现为植株下部叶片先发黄后蔫倒。
防治措施包括清除病残体、采用轮作种植、适时疏除病叶、加强植株营养等。
3. 灰霉病:茄果类蔬菜灰霉病主要在高温多湿的环境下发生,叶片和果实表面出现灰色霉斑。
防治措施包括适时疏除病叶、加强通风排水、合理施肥、使用草铵膏等。
4. 疮痂病:茄果类蔬菜疮痂病主要表现为果实表面出现疮痂样病斑,严重时会导致果实腐烂。
防治措施包括选择抗病品种、适时疏除病果、保持田间通风、避免果实受伤等。
二、茄果类蔬菜常见的虫害及防治措施1. 绿色盲蝽:绿色盲蝽是茄果类蔬菜的常见害虫,主要以咬食叶片为害,导致植株生长缓慢。
防治措施包括采用黄板诱捕、合理间隔播种、适时喷洒有针对性的杀虫剂等。
2. 瓜蛾:瓜蛾是茄果类蔬菜的重要害虫之一,以幼虫为害,主要损害果实。
防治措施包括采用黄板诱捕、撒布杀虫剂、清除瓜果残体、采用轮作种植等。
3. 茄白粉虱:茄白粉虱以吸食植株汁液为害,导致叶片黄化、脱落,严重时会使植株死亡。
防治措施包括采用黄板诱捕、适时喷洒杀虫剂、增加天敌的数量等。
4. 斑潜蝇:斑潜蝇主要危害茄果类蔬菜的果实,使果实表面出现斑点和腐烂。
防治措施包括采用黄板诱捕、喷洒杀虫剂、清除病果、适时采收等。
总结:茄果类蔬菜常见的病虫害有疫病、立枯病、灰霉病、疮痂病、绿色盲蝽、瓜蛾、茄白粉虱和斑潜蝇等。
为了有效防治这些病虫害,我们可以选择抗病品种、适时疏除病叶或病果、加强植株营养、使用黄板诱捕、喷洒杀虫剂等措施。
只有综合运用各项防治措施,才能保证茄果类蔬菜的健康生长和丰收。
茄科蔬菜病虫害防治茄科蔬菜病虫害防治一、背景介绍茄科蔬菜是一类重要的农作物,在种植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威胁。
为了保障茄科蔬菜的生长和产量,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本文将介绍茄科蔬菜病虫害防治的各个方面。
二、病防治病是茄科蔬菜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通过昆虫传播。
病的防治主要包括监测、抗性培育以及防治技术等。
2.1 监测监测是预防和控制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可以通过检测方法和技术,及时监测茄科蔬菜中的感染情况。
常用的监测手段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聚合酶链反应(PCR)等。
2.2 抗性培育抗性培育是通过遗传学方法培育出对特定具有抗性的茄科蔬菜品种。
这可以通过选择抗性材料进行杂交或基因转移的方式来实现。
具有抗基因的茄科蔬菜品种更能抵御的感染和传播。
2.3 防治技术防治技术包括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等多种手段。
生物防治主要利用天敌和益生菌等有益生物对进行防治。
化学防治可以使用抗药剂进行喷药处理。
物理防治可以利用高温处理、紫外线辐射等方式来灭杀。
三、真菌病防治真菌病是茄科蔬菜的常见病害,主要包括疫霉病、黑星病等。
真菌病的防治主要包括病害监测、生态调控和化学控制等措施。
3.1 病害监测病害监测可以帮助及早发现真菌病的发生情况。
常用的监测方法包括田间调查、病原菌检测等。
及早发现可以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减少病害的发生和扩散。
3.2 生态调控生态调控是利用生物防治和生态平衡等手段来控制真菌病的发生和蔓延。
可以利用天敌和拮抗菌等有益生物来抑制真菌病的生长和繁殖。
3.3 化学控制化学控制主要是利用化学药剂来进行喷药处理,以达到杀灭真菌病原菌的目的。
在使用化学药剂时,需要注意剂量和频次的控制,以免对环境和作物产生负面影响。
四、虫害防治虫害是茄科蔬菜的另一大问题,主要包括蚜虫、白粉虱、斑潜蝇等。
虫害的防治可以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手段。
4.1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和益生菌等有益生物来控制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茄科蔬菜病虫害防治茄科蔬菜病虫害防治1. 引言2. 病虫害的类型及特点茄科蔬菜的病虫害主要有病害和虫害两类。
茄科蔬菜的病害包括病菌引起的病害和引起的病害。
常见的病菌有霉菌、细菌等,而则包括多种。
茄科蔬菜的虫害包括蚜虫、白粉虱、斑点叶蝉等。
这些病虫害会严重影响茄科蔬菜的生长发育和产量,进行病虫害防治非常重要。
3. 病虫害防治方法3.1 选用抗病虫害品种选择对和病菌抗性强的品种进行种植可以有效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常见的抗病虫害品种有抗番茄品种、抗霉菌茄子品种等。
种植抗病虫害品种是病虫害防治的首要步骤。
3.2 做好田间管理做好田间管理是预防病虫害的重要措施之一。
包括及时施肥、合理浇水、除草、杂草清除等,保持良好的生长环境,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定期检查病虫害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疫病和虫害。
3.3 合理使用化学药剂合理使用化学药剂是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
药剂的选择和使用要按照科学指导,并且遵守农药的使用标准和安全用药规定。
注意药剂的使用剂量和使用方法,以达到防治效果的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的伤害。
3.4 生物防治方法生物防治是一种环境友好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常见的生物防治方法包括利用天敌、寄生性微生物和生物农药等。
例如,引入捕食性昆虫控制蚜虫,利用寄生性微生物控制病菌等。
生物防治方法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化学药剂的使用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损害。
4. 结论茄科蔬菜病虫害的防治是种植者和食用者共同关心的问题。
通过合理的选择抗病虫害品种、做好田间管理、合理使用化学药剂和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茄科蔬菜的病虫害发生。
我们应该增强对茄科蔬菜病虫害防治的认识和意识,共同努力使我们的蔬菜更加健康和安全。
茄果类虫害防治工作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书桌上,我泡了杯清茶,打开电脑,开始梳理茄果类虫害防治的工作方案。
思绪如潮水般涌来,我将它们一一记录下来。
一、认识茄果类虫害茄果类作物,如茄子、西红柿、辣椒等,在我国种植面积广泛,是重要的蔬菜作物。
然而,在种植过程中,虫害问题一直困扰着农户。
常见的虫害有番茄潜叶蝇、茄子二十八星瓢虫、辣椒疫病等。
1.番茄潜叶蝇:以幼虫潜入叶片内部取食叶肉,使叶片出现白色斑点,严重时导致叶片枯死。
2.茄子二十八星瓢虫:成虫和幼虫均取食叶片,严重时会导致叶片被吃光,植株枯死。
3.辣椒疫病:病原菌侵入辣椒植株,导致叶片、果实、茎秆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植株死亡。
二、防治策略1.农业防治:加强田间管理,合理轮作,避免连作。
及时清除田间杂草,降低虫源基数。
采用抗虫品种,提高植株抗虫能力。
2.物理防治:利用黄板、蓝板等色板诱杀成虫,降低田间虫口密度。
设置防虫网,阻止害虫侵入。
3.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病原微生物等生物因子,控制害虫的发生和繁殖。
如释放捕食性天敌昆虫、施用生物农药等。
4.化学防治:在虫害发生初期,及时施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
注意轮换用药,避免害虫产生抗药性。
三、具体防治措施1.番茄潜叶蝇(1)农业防治:选用抗虫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田间杂草。
(2)物理防治:设置黄板诱杀成虫,降低田间虫口密度。
(3)生物防治:释放捕食性天敌昆虫,如寄生蜂。
(4)化学防治:在虫害发生初期,喷施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如阿维菌素。
2.茄子二十八星瓢虫(1)农业防治:合理轮作,避免连作。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田间杂草。
(2)物理防治:设置蓝板诱杀成虫。
(3)生物防治:利用病原微生物控制害虫,如施用白僵菌。
(4)化学防治:在虫害发生初期,喷施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如吡虫啉。
3.辣椒疫病(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避免连作。
(2)物理防治:设置防虫网,阻止害虫侵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