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版式设计常识讲课讲稿
- 格式:docx
- 大小:341.83 KB
- 文档页数:28
文字构成的类型文字作为版式设计的基础要素之一,设计者对其进行运用时,可对其“字号”“字体”“构成方式”“间距”“色彩”等进行调整,以便让文字的样式符合版面整体需要。
而这里我们要介绍的就是文字的“构成方式”。
“构成方式”是针对一段文本而言的,是指的文字段落的组合类型。
大家经常在word软件中看到的“左对齐”“右对齐”“居中对齐”就是选项就是指的文字段落的构成类型。
photoshop软件中对于段落文本也有“构成类型”的选项,只是相对于WORD来说,photoshop或者AI等专业设计软件中的段落文本的“构成类型”选项更丰富而已。
不管各种软件如何划分“构成类型”,总结起来无非是三种:齐行型、居中型、自由型。
对于设计师来说,选择合适的才是最重要的。
那我们以什么标准来选择这三种段落文本的“构成类型”呢?答案还是样式,这三种段落文本的“构成类型”分别呈现三种不同的样式感受:A齐行型——齐行型是指的文本段两端都对齐的形式,在此基础上延伸出齐左对齐,齐右对齐,顶对齐、底对齐4种。
齐行型呈现出合理的、标准的、面向商业的感受。
而延伸出来的4种,在样式感受上则介于齐行型与居中型之间。
B居中型——居中型包含了横向居中和纵向居中2种,呈现出优雅的、高品质的、高格调的感受。
C自由型——呈现出自由的、随意的、有活力的的感受。
我们生活中接触最多的是A齐行型,特别是齐左对齐,报纸的正文、教科书、杂志等,几乎都采用这个形式。
这种类型的文章最易读,文字数(也就是信息量)一般也较大,制作时比较容易控制,即使非专业人士也能依据齐行型做出稳定的版面。
而居中型和自由型的运用,初学者不易掌握,容易让版面文字变得混乱,在不熟悉版面设计方法前不要随意使用。
字体带来的印象在进行版面设计之前,首先应该决定要传达的内容和信息。
选择适合这个内容的字体是很重要的。
内容和表现样式一致,就会给人安定的感觉,使人能安心地接受这个信息。
与照片、插图相比,文字给人的印象极微弱。
知识点二:版式设计的发展同学们,大家好!上次课我们学习了版式设计的具体内涵,了解了什么是版式设计。
那么中外版式设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中欧版式设计的历史演变。
版式设计的历史与演变1.3.1传统中国书的典型版面传统的中国印本书籍只印纸的一面。
每一印张在中央对折,成为一页的两面。
书的每页上有特别的形式及线条,其名称可以有助于解释它们的性质及其功能。
印张的印刷部分与木板大小相同,称为版面(见图)。
版面中央称为版心。
版心处可以有一细栏文字,为两页内容章节的小标题、印张页次,有时也是印本分卷的号码及题目,或本张字数及刻工姓名。
版心中央有一黑线,有粗有细,称为象鼻,以此线为准进行折页;或有上下相对的两个凹形尖角黑花,称为鱼尾,凹形的尖顶处为折页的标准。
宋版书籍有时在版边的左上角印一长方形符号,内写卷次,称为书耳。
书页的上下边缘空白处分别称为“天头”、“地脚”。
“天头”一般也称为书眉,较宽,“地脚”一般较窄。
书的每页画成行格,行与行之间有细线区分,称为界,每页四边均有边栏,或为单线,或为双线。
书的正文印在行内,为大字单行,书的注释或批语则以小字双行印在所注的句或字下,同在一行之内。
这种印法的基本版式以及版面术语一直到现在仍在使用。
,传统中国书的版式设计特征:传统中国书籍的版式是直排,从上到下、从右到左。
在目录内容的编排中 内容由大到小的关系通过文字上下分级别的穿插排列,将信息层次清晰的显示出来。
如图(元刻本图《大元大一统志》的章节目录)中,文字信息依章节名、作者、章节内容的顺序从右往左排列;在章节内容的编排中,如图(明刊本图《三才图绘》中的《指南车图》)中, 标题位于书眉,页面分纵向三栏,正文占一栏,插图占三分之二栏,空间留白的插图区与排列整齐的正文区之间形成黑白的强烈对比关系,使整个页面版式极具装饰性。
上图是《全相三国志评话》,是插图本的典型版式。
上述案例介绍了传统中国书在版式设计中对标题、文字、插图处理的一些典型手法。
书装的版式设计说课稿第一篇:书装的版式设计说课稿《书籍装帧的板式设计》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书籍装帧设计与制作》第五章的内容——书籍装帧的版式设计。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反思6个方面进行汇报。
一、.教材分析本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必修课,教材采用高职高专艺术设计类规划教材《书籍装帧设计与制作》。
教材介绍了书籍装帧的发展历史、相关的印刷工艺技术和书籍装帧方法与后期制作工艺等知识。
通过学习使学生具有综合思考分析能力,能独立完成整个设计过程。
根据职业岗位要求与学生认知规律,对教材第五章内容进行整合,并结合photoshop软件进行教学。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艺术设计专业二年级上学期的学生,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书籍装帧的历史、构成要素、插图设计等知识,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本节内容是书籍装帧设计的重要组成元素,在书籍装帧设计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大部分学生对软件操作比较感兴趣;而对基础理论知识普遍认为比较枯燥、出现“重实践,轻理论”的现象。
通过学习将抽象的理论知识深入浅出的描述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为:(一)知识目标通过对本章的系统学习,了解书籍装帧中板式设计的概念与目的。
掌握板式设计的设计原则,并融会贯通,能够在形式法则的指导下,对书籍装帧的板式设计进行整体的设计运用。
(二)能力目标能够独立运用photoshop软件进行书籍的封面、封底、书脊、扉页、目录等板式设计直到最后完成整本书籍的设计。
(三)素质目标培养学生从概念理解到表现的能力,体现个性设计素质,能够掌握主要的设计流程及在实际操作中的运用能力。
三、教学策略教法分析依据本章节知识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的操作水平,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方法:1、知识梳理法:引导启发,做到理论简约化,实践具体化。
2、对比法:对比展示不同种类内容的书籍装帧设计和案例,体会设计的情感。
主讲:李媛媛1第一章设计师的“剧本”2第二章文字编排的兵法3第三章建立视觉讯息的秩序4第四章建立版式的网络结构5第五章版式空间的虚与实6第六章版式设计的规矩第一讲设计师的“剧本”学习目标:了解版式设计的学习目的与方法,并学会解读版式设计作品。
学习内容:什么是版式设计?为什么要学习版式设计?怎样制作版式设计?如何解读一幅版设计作品?课程导入第一节版式设计和传播什么是版式设计?所谓版式设计,就是在版面上,将有限的视觉元素进行有机的排列组合。
将理性思维,个性化地表现出来;一种具有个人风格和艺术特色的视觉传送方式。
传达信息的同时,也产生感官上的美感。
下面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版式设计的发展版式设计涉及的范围书籍、挂历等广告、招贴等唱片、网页等平面设计报纸、刊物等版式设计影楼海报书籍装帧设计(封面)包装设计网页设计为什么要学习版式设计?版式设计是现代设计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视觉传达的重要手段,表面上看,它是一种关于编排的学问;实际上,它不仅是一种技能,更实现了技术与艺术的高度统一。
版式设计可以说是现代设计者所必备的基本功之一。
版式设计涉及的就业岗位广告公司网络公司网页界面设计(美工)标志设计(设计师)模板设计(设计师)产品企业企业文化宣传册设计(设计师)产品包装设计(设计师)新产品上市推广(设计师)报刊杂志社版面编辑(美编)插画设计(设计师)书籍装帧设计(美编)广告设计(设计师)招贴海报设计(设计师)名片设计(设计师)怎样制作版式设计?版式设计常用软件:平面设计的双剑客高端设计CorelDRAW方正飞腾In Design排版天才版式设计基本步骤:进行制作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确定布局收集素材确定主题需要传达的信息含文字、图形图像视觉元素的类型处理软件互动效果:中介插图本期主题杂志名称说明文字吸引把握主题确认名称了解细节设计师客户消费者好版式是什么样子的(课本P5~6)1、可读性好版式首先要具有良好的可读性,即清晰地和舒适地阅读。
版式设计的讲课稿篇一:精良的报刊讲课稿一、教材解析本课属于“设计 ?运用”学习领域,经过对设计精良的报刊、杂志、画册、挂历、招贴、网页、唱片封套的鉴赏,认识版个领域中的运用,以及版式设计所包括的视觉因素、构成因素;采纳设计制作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感恩节剪报、自我宣传手册等方法,研究版式设计的基根源则与规律,激发学生的研究欲念与动力,培育学生的平面设计意识与能力,初步形成设计方面的基本素养。
活动一:“赏识与认识”经过赏识优秀的报刊杂志等版式设计作品,认识版式设计中图片、文字、色彩等视觉元素,认识标题、栏目、文章、图片等各构成因素在版式设计中的编排办理方法。
活动二:“体验与实践”运用所学的版式设计知识,分组自拟主题试试用拼贴、手绘等方式,设计制作一份感恩主题的校园剪报,和自我宣传手册。
教课目标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经过报刊设计制作的学习,培育其热爱校园文化生活的感情和同学之间优秀合作的精神。
知识与技术经过学习认识报刊的知识,使学生掌握报刊的设计及制作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从设计报刊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形象思想,使学生充分领会美术与自己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
教课要点掌握报刊设计的基本知识、技巧、方法。
教课难点报刊版面设计创意。
二、学情解析:本课讲课对象为七年级学生。
基于学生兴趣、能力和需要考虑,本课教课从面向全体学生出发,尽可能地使课堂拥有开放性、互动性、主体性。
本课主题是环绕报刊设计基本知识的学习,经过让学生看、听、想、赛、练等教课活动,引起学生对春季的认识和认识报刊设计基本知识,激发学生创新设计的欲念。
三、教法学法针对初中学生的心理特色和认知规律,为了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觉求知,在教课中我采纳发言法、比较解析法、问答法等教课方法进行教课,以便学生在生动开朗的情境中,经过模范的赏识,感觉理解空间,从而有创建性地表现空间。
在学法上,由教师指引经过学生赏识、比较、感觉、思虑、谈论、着手实践等方法相联合,指引学生踊跃参加学习活动,领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升学生的创建能力和形象思想能力四、教课过程组织教课稳固学生情绪,会合注意力。
书籍版式设计常识(作者:耳朵来源:视客论坛)书籍的定义:在一定媒体上经雕刻、抄写或印刷或光映的图文著作物。
书籍的构成:封面/护封/腰封/护页/扉页/前勒口/后勒口当护封与封面合二为一,称简精装。
有些书有环扉页(或环衬),环扉之后,有一个护页,护页有时候不印东西或只染一个底色,护页之后是扉页,有些书还有书函(或叫书套)。
护挡同勒Rifci书籍设计的定义:指开本、字体、版面、插图、封面、护封以及纸张、印刷、装订和材料事先的艺术设计。
从原稿到成书的整体设计,也被称为装帧设计。
装帧的英文:book design 或book binding design实际上它是:视觉艺术Communication visual /印刷艺术Typegraphy/平面设计Graphic design/编辑设计Editorial design /工业设计Industry design/桌面排版Desk Top publishing 的综合艺术。
书籍设计中设计的任务:1•形式与内容统一。
2•考虑读者年龄、职业、文化程度。
3•艺术+技术。
书籍设计中设计的范围1. 开本大小及形态的选择。
2. 外观、封面、护封、书脊、勒口、封套、腰封、顶头布、书签、书签布、书顶、书口的一系列设计。
3. 版式编排(包括:字体、字号、字间距、行距、分栏、标题、正文、注释、书眉和页码设计4. 零页的设计(包括:扉页、环衬、版权页)。
5. 插图的绘制。
6. 印刷工艺的选择和应用。
7.材料的选择和应用。
书籍版式设计的基本常识一.版式设计的目的:方便读者,给读者美的享受二.版式设计的定义:版面的编排设计。
在一定的开本上,把书籍原稿的体裁、结构、层次、插图等方面作艺术而又合理的处理。
三.现在常用的一些版式规格:a) 诗集:通常用比较狭长的小开本。
b) 理论书籍:大32 开比较常用。
c) 儿童读物:接近方形的开度。
d) 小字典:42 开以下的尺寸,106/173mm。
e) 科技技术书:需要较大较宽的开本。
f) 画册:接近于正方形的比较多。
书籍装帧和书籍生产评审标准:一.装帧:设计方案是否符合出书意图。
二.版面设计:a) 书籍的开本、版心和图片尺寸是否协调;设计风格是否贯穿全书始终,包括扉页和附录版面是否易读,是否和书籍内容相适应(具体到字号、行距、行长之间的关系,左右两边整齐或者只有左边整齐等)。
b) 字体是否适应书籍的内容和风格?c) 设计方案的执行情况如何(文字与图片的关系、注释和脚注等是否便于查找)。
d) 版面的字安排是否一目了然、合适和符合目的(文字的醒目、不同字体的混合是否恰当、标题/页码/书眉等的安排)。
三.美术设计:a) 护封设计和封面设计是否符合书籍的内容和要求,书脊上是否有文字。
b) 护封设计和封面设计是否组合在整体方案之中(例如文字、色彩)。
c) 封面选用的材料是否合理。
e) 封面设计是否适应书籍装订的工艺要求 (例如:封面与书脊连接处,平装书的折痕和精装书的凹槽等)d) 图片(照片、插图、技术插图、装饰等)是否组合在基本方案之中,是否符合书籍的要求经过选择的。
f) 技术:版面是否均衡(字距有没有太宽或太窄)。
g) 版面:目录索引、表格和公式的版面质量是否与立体部分相称,字距是否与字的大小和字的风格相适应 (在正文字体、标题字体和书名字体方面,标点符号和其他专门符号的字距是否合适);字距是否均匀的隔开?标题的断行是否符合文字的含义。
字体的醒目是否与字体的风格想适应;词的转行是否明智?是否出现过多?只有左边整齐的版面,右边是否和谐?h) 拼版:拼版是否连贯和前后一致;标题、章节、段、图片等的间隔是否统一;是否避免了恶劣的标点在页面第一行第一个字位置的情况出现。
印刷纸张厚度参考手册[资料]一、开数与开本的概念通常把一张按国家标准分切好的平板原纸称为全开纸。
在以不浪费纸张、便于印刷和装订生产作业为前提下,把全开纸裁切成面积相等的若干小张称之为多少开数;将它们装订成册,则称为多少开本。
对一本书的正文而言,开数与开本的涵义相同,但以其封面和插页用纸的开数来说,因其面积不同,则其涵义不同。
通常将单页出版物的大小,称为开张,如报纸,挂图等分为全张、对开、四开和八开等。
由于国际国内的纸张幅面有几个不同系列,因此虽然它们都被分切成同一开数,但其规格的大小却不一样。
尽管装订成书后,它们都统称为多少开本,但书的尺寸却不同。
如目前16开本的尺寸有:188X265 (mm)、210>297 (mm)等。
在实际生产中通常将幅面为787X1092 ( mm)或31 X43英寸的全张纸称之为正度纸;将幅面为889X1194 ( mm)或35X47英寸的全张纸称之为大度纸。
由于787X1092 (mm)纸张的开本是我国自行定义的,与国际标准不一致,因此是一种需要逐步淘汰的非标准开本。
由于国内造纸设备、纸张及已有纸型等诸多原因,新旧标准尚需有个过渡阶段,目前裁切规格尺寸大度为:大16开本210X297 (mm) 、大32 开本148X210( mm)和大64 开本105X148( mm);正度为:16 开本188X265(mm) , 32 开本130X184(mm)、64开本92X126(mm)。
二、常用纸张的开法与开本1 、原纸尺寸常用印刷原纸一般分为卷筒纸和平板纸两种。
根据国家标准(GB147-89)卷筒纸的宽度尺寸为:(单位:mm)1575 1562 1400 1092 12801000 1230 900 880 787平板纸幅面尺寸为: (单位:mm)1000M X 1400 880 X1230M 1000 X1400M 787 X1092M900X1280M 880M X1230 900M X1280 787M X1092其中:M 表示纸的纵向允许偏差:卷筒纸宽度偏差为±3mm 平板纸幅面尺寸偏差±3mm2、常用纸张的开法和开本通常用户在描述纸张尺寸时,尺寸书写的顺序是先写纸张的短边,再写长边,纸张的纹路(即纸的纵向) 用M表示,放置于尺寸之后。
例如880X1230M (mm)表示长纹,880M X 1230 ( mm)表示短纹。
印刷品特别是书刊在书写尺寸时,应先写水平方向再写垂直方向。
为了书刊装订时易于折叠成册,印刷用纸如图附2-1 所示,多数是以2倍数来裁切。
未经裁切的的纸称为全张纸,将全张纸对折裁切后的幅面称为对开或半开 ;把对开纸再对折裁切后的幅面称为四开;把四开纸再对折裁切后的幅面称为八开,……。
通常纸张除了按2的倍数裁切外,还可按实际需要的尺寸裁切。
当纸张不按 2的倍数裁切时,其按各小张横竖方向的开纸法又可分为正切法和叉开法 .正开法是指全张纸按单一方向的开法,即一律竖开或者一律横开的方法,如图附2-2所示。
叉开法是指全张纸横竖搭配的开法,如图附2-3所示。
叉开法通常用在正开法裁纸有困难的情况下。
图附2-3叉开法示意图除以上介绍的正开法和叉开法两种开纸法外,还有一种混合开纸法,又称套开法和不规则开纸法,即将全 张纸才切成两种以上幅面尺寸的小纸,其优点是能充分利用纸张的幅面如图附 3-4所示,尽可能使用纸张混合开法非常灵活,能根据用户的需要任意搭配,没有固定的格式。
图附2-1全张纸裁切方法的示意图2-2正开法示意图纟氐度英寸(iach.es) 竜米(nttm) U 661MX933/5 1582X2576 2A 463/4X651/4 11S9X1682AQ331/8X453/4B41X1189A1 233/8X331/8594X841A2 161/2X233/8420X604A3113/4X161/2 297X420 A481/4X113/4 210X297 A5 57/SX81/414®X 210 加 41/6X 5 破105X148 A7 2 ?/8X 4 1/8 74X105曲2 X 2 ? /31 L/2X2 37X52 A101X11/2a- w 26XS7)纟氐度 英寸(inches)毫米(mm) RAO 刃了図X 的 SS0X122ORAI24X 337/B1 (510X850RA2167/8X24 430X610)^,S 英寸〔iiijchd笔米(mm)SRAO 357/6X46 ?0 OX 12SOSRA1 24X337/8640X900SRA2 157J8X34450X010(4八 B 度纸()图附2-4 3、 常用开本(1 )、A 度纸(印刷成品、复印纸和打印纸的尺寸)混合开纸法示意图拼版工艺之折页的方法一、折页的方法及应用折页是指将印刷好的书刊及单页印刷品按照页码的顺序折叠成一定规格幅面的工作过程。
在开始进行岀版物工艺设计时,首先要确定出版物的折页方式。
在设计折页方式时,应考虑出版物的开本尺寸、页数、印刷装订设备等。
通常书刊中图文的位置与顺序是根据折页过程中,纸张转动的情况和折缝的位置而定。
目前折页的方式可分为如图附3-1所示的平行折页,垂直折页,混合折页,特殊折页等。
平行折页法和特殊折页法(包括包心折页法、扇形折页法等)多用于折叠长条形的印刷品的设计,如广告、说明书、地图、书贴中的表和插图等。
垂直折页法是应用最为普遍的折页方法,主要用于书刊的内页的设计。
而混合折页法又称综合折页法,即在同一书帖中,既有平行折页,又有垂直折页。
混合折页法适用于3折6页或3折9页等形式的书贴。
(1>平行折页 (2)包」“阪 (3)就顾二、拼版的方法及应用拼版是指将要印刷的页面按其折页方式按页码顺序排列在一起, 其大小由印刷幅面及印刷纸张的大小来定。
拼版可分为:零件的拼版和书刊的拼版两种。
1、零件的拼版零散件在印刷品中占有较重的份量,例如,一张需要正反印刷幅面为 16K 的印品,可拼成如图附 3-2所示正反印刷的双面版,为了节省印版也可拼成如图附3-3所示,在印刷时不需调换叼口边的单面自翻身版。
St FS{=>FK St 今H 1■ ■1■0 g■L■图附3-2正反面印刷的双面版式3爲图附3-3自翻身印刷的单面版式若是16开本的杂志圭寸面,在拼版时可按照下列方式拼成自翻身版,其排版方式如图附(5)泯合拓更3-4所示。
若是四折,则可按其纸张的不同拼成不同的版式。
例如如图附3-5所示的尺寸为100X185X4折的扇形折叠小册子,在使用787X1092 (mm)纸张,采用四开幅面进行印刷时,其排版方式则采用如图附3-6所示的滚翻版。
该种方式在印刷翻身时,因需要调换叼口,故在印刷高精度的印刷品时,对印刷设备和纸张的有较高要求。
图附3-5扇形折叠及排版方式示意图图附3-6拼版方式示意图2、书刊的拼版书刊(杂志、画册、图集等)在印刷前的拼版作业时,必须首先了解所需拼版书刊的开本、页码数目装订方式(骑马订、铁丝平订、锁线装或胶订)、印刷色数(单色、双色或四色)、使用纸张的厚薄和折页形式(手工折页或机器折页)等工艺要素,才能确定其拼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