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半期考试:物理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166.50 KB
- 文档页数:5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考试物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Ⅰ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75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6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每小题都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选对得4分,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1.下列关于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A.研究一列火车通过某一路标所用的时间,不可把火车当做质点B.在地面上看到月亮在云中穿行,参考系是地面C.两个质点通过的位移相同,它们的路程一定相等D.直线运动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一定相等2.关于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要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这是由木块发生微小的形变而产生的B.物体间有相互作用时,物体是受力物体还是施力物体是相对某个力而言的C.放在桌面上的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D.弹力的大小与物体受到的重力成正比3.中国飞人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百米半决赛中取得了9.83s的成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9.83s”表示时刻B.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运动员的成绩越优秀,其平均速度越大D.比赛过程中,运动员运动的位移就是路程4.一辆汽车在运动过程中,加速度、速度方向相同,且加速度越来越小,则:A.汽车的速度在减小B.汽车的速度仍在增大C.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静止D.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开始反向运动5.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
在t=0到t=t1的时间内,它们的v-t图像如图所示。
在这段时间内:A.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B.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221vv+C.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D.汽车甲和乙的加速度大小都逐渐减小6.如图所示,将弹性小球以10m/s 的速度从距地面2m 高的A 点竖直向下抛出,小球落地后竖直向上反弹,经过距地面1.5m 高的B 点时,向上的速度为7m/s ,从A 到B 过程,小球共用时0.3s ,则此过程中: A .小球的位移大小为0.5m ,方向竖直向上 B .小球速度变化量的大小为3m/s ,方向竖直向下 C .小球平均速度的大小约为1.67m/s ,方向竖直向下 D .小球平均加速度的大小约为256.7m/s ,方向竖直向下7.A 、B 两个小球用长为1m 的细绳相连,用手拿着A 球并由静止释放,测得两球落地的时间差为0.2s 。
郑州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期中考试试卷物理(75分钟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得0分)1.自然界中某量D 的变化可记为,发生这个变化所用的时间间隔可以记为,两者之比就是这个量对时间的变化率,简称变化率。
则对于此定义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变化率是描述相关量变化快慢的物理量B .某量D越大,则其变化率也越大C .由可知,位移变化越大,则速度v 越大D .由可知,加速度即为速度变化率,故加速度越大,则速度变化越大2.“雪龙2号”是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破冰船,能在1.5米厚的冰层中连续破冰前行。
破冰船前行过程中,碎冰块对船体弹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A .B .C .D .3.一质量为m 的“心形”吊坠穿在一根不计重力的光滑细线上,吊坠可沿细线自由滑动。
某人手持细线两端,让吊坠静止在空中,如图所示,已知细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重力加速度为g ,则细线上的拉力大小为()A .B .C .D .D ∆t ∆D t ∆∆D t ∆∆x v t∆=∆x ∆v a t∆=∆θ2sin mgθ2cos mgθsin 2mg θcos 2mg θ4.一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
下列速度v 和位移x 的关系图象中,能描述该过程的是()A .B .C .D .5.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a 、b 两点时的速度分别为v 和,通过段的时间是t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经过中间时刻的速度是B.前时间通过的位移与后时间通过的位移之比为C .前时间通过的位移比后时间通过的位移少D .经过中间位置的速度是6.如图所示,竖直固定放置的光滑大圆环,其最高点为P ,最低点为Q 。
现有两个轻弹簧1、2的一端均栓接在大圆环P点,另一端分别栓接M 、N 两小球,两小球均处于平衡态。
南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 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44分)一、单选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套圈游戏是一项趣味活动。
如图所示,某次游戏中,一个小孩从距地面高0.45m 处水平抛出半径为0.1m 的圆环(圆环面始终水平),套住了距圆环前端水平距离为1.0m 、高度为0.25m 的竖直细圆筒状物体。
若,忽略空气阻力,则小孩抛出圆环的初速度可能是( )A. 5.6m/sB. 6.5m/sC. 7.5m/sD. 8.5m/s2. 排球比赛中,运动员在A 处水平发球,对方一传在B 处垫球过网,排球经最高点C 运动到D 处,轨迹如图所示。
已知A 、B 、C 、D 在同一竖直平面内,A 与C 、B 与D 分别在同一水平线上,A 、D 在同一竖直线上,不计空气阻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排球从A 运动到B 与从B 运动到D 的时间相等B.排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相同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同210m /s gC. 排球在A 、C 两点时的速度大小相等D. 排球在B 、D 两点时的速度相同3. 如图所示,双手端着半球形的玻璃碗,碗内放有三个相同的小玻璃球,晃动玻璃碗,当碗静止后碗口水平,三小球沿着碗的内壁在不同的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
不考虑摩擦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距碗口最近的小球线速度最大B. 处于中间位置的小球周期最小C. 距碗底最近的小球向心加速度最大D. 三个小球受到的合力大小相等4. 一架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水平方向速度v x 、竖直方向速度与飞行时间t 的关系图像如图甲、乙所示。
兰州一中2023-2024-1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试卷物理(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姓名、班级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粘贴条形码。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选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选项,答案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仅收回答题卡。
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共28分)1.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物理学们提出了许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以下关于物理学的研究方法的叙述中,说法正确的是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等效替代法B.当t ∆极短时,x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某时刻或某位置的瞬时速度,这体现了物理学中的微元法C.加速度的定义v∆=∆a t采用的是比值定义法D.“质点”概念的引入是运用了控制变量法2.赵凯华教授说过“加速度是人类认识史上最难建立的概念之一,也是每个初学物理的人最不易真正掌握的概念……”下列关于加速度说法中正确的是A .速度大,加速度一定大B .物体做减速运动时,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反C .速度正在变大,则加速度也一定在变大D .物体可能做加速度正在减小的加速运动3.图甲为家庭常用的燃气灶实物图,灶面上有一个支架,共有五个均匀分布的支撑面,对放在上面的厨具起到支撑作用。
现把一个蒸锅放在支架上,并抽象成示意图乙,已知支架的每个支撑面与水平方向成α角。
蒸锅和里面的食物总重计为G ,则每个支撑面给蒸锅的支持力为(忽略蒸锅和支撑面之间的摩擦力)A.G 5B.G 5cos αC.G 5sin αD.G 5tan α4.a 、b 两个物体在同一时间、从同一地点开始,沿同一条直线运动,v -t 图象如图所示,a 、b 两物体运动图线均为正弦(余弦)曲线的一部分,在0~6s 时间内,关于两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 物体的加速度先增加后减小B.a 物体的位移大于b 物体的位移C.2s 末a 物体的加速度大于b 物体的加速度D.3s 末a 、b 两物体之间的距离最大5.如图所示,质量为m=2kg 滑块放在水平面上,t=0时刻给滑块以水平向右的初速度、同时在滑块上施加一水平向左大小为F=6N 的外力,规定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已知滑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5,重力加速度g 取10m/s2,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选择题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有()A. 速度、平均速率、加速度、位移B. 位移、速度、平均速度、加速度C. 位移、速度、加速度、质量D. 速度、加速度、位移、时间【答案】B【解析】A.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则平均速率是标量,速度、加速度、位移都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矢量,故A错误;B.位移、速度、平均速度、加速度都是矢量,故B正确;C.位移、速度、加速度是矢量,而质量是标量,故C错误;D.速度、加速度、位移是矢量,而时间是标量,故D错误.故选:B选择题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B.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C.在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等于其路程D.在曲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小于其路程【答案】BD【解析】试题A、在某一段时间内,如果物体运动的位移为零,可能是物体恰好回到出发点,所以物体不一定是静止的,所以A错误;B、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B正确;C、当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时,其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在曲线运动中,物体通过的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要大于位移的大小,所以C错误、D正确.故选:BD.选择题在下列物体的运动中,可视作质点的物体有( )A. 考查一列火车从北京开往广州的时间B. 科研人员研究转动的汽车轮胎C. 研究绕地球运动的航天飞机的飞行姿态时D. 观看芭蕾舞演员的精彩表演【答案】A【解析】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中没有影响或影响不计时,可以把物体当成质点处理。
A项:研究火车所用时间,尽管火车有一定的长度和形状,但相对于距离可忽略不计,故火车可看作质点,故A正确;B项:转动的汽车轮胎上各点的运动情况不同,不能用一个点去代替整个轮胎,故B错误;C项:研究绕地球运动的航天飞机的飞行姿态时,航天飞机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所以不能看成质点,故C错误;D项:演员身体上各个点运动情况不同,不能用一个点代替运动员,故D错误。
成都七中2020—2021学年度上期高一半期考试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各组选项中的物理量都是矢量的是A.速度、加速度、路程B.瞬时速度、加速度、时间C.位移、质量、速率D.重力、位移、加速度2.下列描述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发生变化则其加速度一定不为零B.“越走越快”表示物体的加速度越来越大C.物体的速度方向变化,则其加速度方向也随之变化D.物体的加速度增大,速度改变量也增大3.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置坐标x与时间t的关系为x=5+6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0时刻的位置坐标为6m B.初速度大小为5m/sC.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4m/s D.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1m/s24.将质量分别为ma、mb的两只刚性小球a、b依次放入一个竖直、平底的圆筒内,如图所示.已知球a比球b球大,若不计一切摩擦,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筒壁对球a的弹力比筒壁对球b的弹力大B.筒壁对球a的弹力比筒壁对球b的弹力小C.筒底对球a的弹力与球a的重力一样大D.球a对球b的弹力比球b受到的重力大5.将一只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后,经过时间t落回抛出点,已知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的抛出速度大小为v=gt B.小球上升至最高点时恰好平衡hC.小球在时间t内速度改变量为零D.小球上升至26.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小球A、B用两根不可伸长的轻绳连接后悬挂于O点,在外力F的作用下,小球A、B均处于静止状态,若要使系统处于静止状态且悬线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保持37°不变,则外力F的大小不可能为A.mg B C D.2mg7.如图,倾角为α的斜面体置于水平地面上,物块与沙桶通过细绳相连接,细绳跨过光滑定滑轮,左侧细绳与斜面平行,斜面体与沙桶都处于静止状态。
不计滑轮和细绳的重力,向沙桶中增加少量沙子后装置仍保持静止,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斜面对小物块的支持力一定减小B.斜面对小物块的摩擦力一定减小C.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一定减小D.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一定减小8.图示为甲、乙两辆电动汽车的速度图像,它们在同一平直公路上,朝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已知它们在t=5s时相遇,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都加速时的甲乙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2 B.t=0时刻甲车在乙车后方30m远处C.分析知t=15s时甲车与乙车再次相遇D.分析知t=30s时甲车与乙车再次相遇9.港珠澳大桥上有四段110m长的等跨钢箱连续梁桥,如图所示,若汽车从a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ab段的时间为t,则A.通过cd B.通过ce段的时间为(2tC.ae段的平均速度大于b点的瞬时速度D.ac段的平均速度小于b点的瞬时速度10.如图所示,小媛想推动放在地面上的衣柜,她用A、B两块等长的木板搭成一个底角较小的人形架,当小媛站在中央时,却没有推动衣柜,于是她试着分析了原因并尝试做了一些改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媛可以让体重更大的男同学站在中央B.小媛可以换两块较长的木板适当增大底角C.没有推动的原因是衣柜施加给木板的作用力太大D.没有推动的原因是衣柜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太大11.如图所示,物块A 、B 的质量分别为m 和M ,它们的交界面与竖直墙壁间的夹角为θ,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若物块A 的各个表面都光滑,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物块A 受到4个力作用B .物块B 对A 的弹力大小为mgsinθC .地面对B 的弹力大小为(M +m )gD .地面对B 的摩擦力大小为tan mgθ12.图为两质点A 、B 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位移x 随时间t 的变化图像,A 的图像为直线,B 的图像为过原点的抛物线,交点C 、D 坐标已标出,则以下说法中正确是A .t 1~t 2段B 的平均速度与A 的速度相同B .在足够长的时间内,A 、B 最多可以相遇三次C .两物体速度相同的时刻一定是122t t + D .两物体速度相同时,B 的位移大小为122x x + 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
2023年重庆高2026届高一上期半期考试物理试题卷(答案在最后)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上。
4.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关于物理学史和物理学研究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满足一定条件可将物体抽象成质点,这样的研究方法叫“微元法”B.亚里士多德研究下落物体的运动时,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演算)结合起来,拓展了人类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C.伽利略在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时,依据逻辑推理把实际实验理想化的思想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D.ΔΔvat=是利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物理量,由公式可知加速度a与v∆成正比【答案】C【解析】【详解】A.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满足一定条件可将物体抽象成质点,这样的研究方法叫“理想模型法”,故A错误;B.伽利略研究下落物体的运动时,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演算)结合起来,拓展了人类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故B错误;C.伽利略在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时,依据逻辑推理把实际实验理想化的思想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故C正确;D.ΔΔvat=是利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物理量,故加速度a与v∆无关,故D错误。
故选C。
2.a、b两质点t=0时刻开始沿x轴运动,从开始运动到停止运动,它们的位置x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分别如图中图线a、b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 1时刻a 、b 运动方向相同B.t 2时刻a 的速率大于b 的速率C.t 1-t 2时间内a 的平均速度大于b 的平均速度D.0-t 3时间内a 通过的路程等于b 通过的路程【答案】B 【解析】【详解】A .x t -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t 1时刻a 的速度为正值,沿正方向运动,b 的速度为负值,沿负方向运动,故t 1时刻a 、b 运动方向不相同,故A 错误;B .x t -图象斜率的绝对值表示速度的大小,t 2时刻a 图象斜率的绝对值大于b 图象斜率的绝对值,故t 2时刻a 的速率大于b 的速率,故B 正确;C .t 1-t 2时间内,a 、b 的位移相等,运动时间相等,则t 1-t 2时间内a 的平均速度等于b 的平均速度,故C 错误;D .0-t 3时间内a 通过的路程为0002a s x x x =+=0-t 3时间内b 通过的路程为b s x =故0-t 3时间内a 通过的路程不等于b 通过的路程,故D 错误。
高2023级高一上期半期考试试卷物理试题(答案在最后)(总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有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两个力F 1和F 2之间的夹角为θ,其合力为F 。
下列关于合力F 和两个分力F 1、F 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F 1和F 2大小不变,θ越小,则合力F 就越大B.合力F 总比力F 1和F 2中的任何一个都大C .若夹角θ不变,力F 1大小不变,F 2增大,则合力一定增大D.合力F 的大小等于力F 1、F 2的大小之和【答案】A 【解析】【详解】A .若F 1和F 2大小不变,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θ越小,则合力F 就越大,故A 正确;BCD .合力F 的取值范围为1212F F F F F -≤≤+可知合力F 可以比任一分力都大,也可以比任一分力都小;合力F 的大小不一定等于力F 1、F 2的大小之和,若夹角θ不变,力F 1大小不变,F 2增大,合力不一定增大,故BCD 错误。
故选A 。
2.若汽车某时刻速度为1v ,经过一小段时间t ∆之后,速度变为2v 。
t ∆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为v ∆,加速度为a ,则矢量关系示意图正确的是()A. B.C. D.【答案】C 【解析】【详解】速度变化量21v v v ∆=-∆一致。
方向由初速度的终点指向末速度的终点,加速度a的方向与vA.速度变化量的方向正确,加速度的方向错误,故A错误;.BD速度变化量的方向错误,故BD错误;C.速度变化量的方向和加速度的方向均正确,故C正确。
故选C。
3.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出发开始沿一直线运动,甲的x t-和乙的v 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全程甲物体为匀速直线运动,乙物体为匀加速直线运动B.0~2s内与4s~6s内,甲的速度等大反向,乙的加速度等大反向C.甲在3s末回到出发点,乙在6s末回到出发点D.甲、乙均在第3s末改变速度【答案】C【解析】-图像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图像与时间轴围【详解】在x t-图像中,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在v t成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
成都七中2010-2011学年上期2013年级半期考试物理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总分:100分第I卷一、选择题(共10个小题,有的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有的有多个答案正确, 选对得4分,漏选得2分,错选不选得零分)1、关于合力与其两个分力的关系。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合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分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B. 合力的大小一定等于两个分力的代数和C. 合力一定大于它的任一分力D. 合力的大小可能等于某一分力的大小2、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下列几组共点力屮,合力可能为零的冇()A3N, 4N, 5N B・ 2N、3N、6NC. 4N、6N、9ND. 5N、6N、IIN3、设有5个力同吋作用于质点P,它们的大小和方向相当于止B6边形的两条边和三条对角线,如图所示,这5个力的合力的大小等于其屮最小力的()A. 3倍B. 4倍C. 5倍D6倍4. 运动员双手握住竖直的杆子匀速攀上和匀速下滑时,运动员所受的摩擦力分别是Fi和F2,则()A. R方向向下,F2方向向上,月.R=F2B. . F I方向向下,F2方向向上,口F!>F2C. R和F2的方向都向上.且F I=F2D. 片和F2的方向都向下,且甘25. 卜•列物理量为矢量的是()A.平均速度B.加速度C.路程D.时间6、已知物体做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B.物体冇加速度,速度不一定壇加C.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D.物体速度为零,加速度一定为零7•—质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务・经时间t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比,若再经过吋间t恰能冋到出发点,则务:氐应为()A. 1: I B.仁2 C. 1: 3 D. 1: 4&汽车原来以速度v匀速行驶,刹车后加速度大小为比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t秒后其位移为()A. vt-at2/2B. v2/2aC. -vt+at2/2D.无法确定9、物体某段过程的v・t图彖如图所示,在X和匕时刻的瞬时速度分别为W和V?则在X〜t2过程中()A. 加速度不断增大B. 速度不断减小C. 平均速度7 =冬电2D. 平均速度冬210、一列车队从同一地点先后开出n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排成直线行驶,各车均由静止出发先做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同一速度v后改做匀速直线运动,欲使n辆车都匀速行驶吋彼此距离均为s,则各辆车依次启动的时间间隔为(不计汽车的大小)()A.空B•丄C•上 D. ?a 2a2v v第II卷二、实验题(共12分)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如图所示为接在频率为50Hz的低压交流电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在纸袋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打出的一条纸带,图屮所示的点是依次所选的计数点,但第三个计数点未画岀,相邻计数点间均有4个实际打下的点未画出,则由图示数据可求得,该物体的加速度为m/s2(保留3位有效数字)打第3个计数点时,该物体的速度为___________ m/s (保留3位有效数字)4\B D E> <12. (6分)有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在竖直木板上 铺有白纸,固定两个光滑的滑轮A 和B,将绳子打一个结点0,每个钩码的质量相等,当系统达到平衡时,根据钩码个数读出三根绳子的拉力T QA J OB 和Toe •回 答下列问题: 「_二 1 (1)改变钩码个数,实验能完成的是( ) i 曾〈 €秽A 铉I 砂的 A 粉 Z —Zc-刀 KL 4 I 、、、/ 钩码的个数N I =N 2=2, N 3=4钩码的个数N I =N3=3,N2=4 钩码的个数N L N^N3=4 钩码的个数,N|=3, N 2=4, N 3=5 (2)在拆下钩码和绳子前,应该做好三个方而的记录: A. B. C. D. 三、计算题(每小题12分,共48分。
高一半期考试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12x4=48分)
1、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与做平抛运动的物体相比,有( )
A .两者均受恒力作用
B .两者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均保持不变
C .两者均做匀速曲线运动
D .上述三种说法都正确
2、如图所示,在匀速转动的圆筒内壁上,有一物体随圆筒一起转动而未滑动,当圆筒的角速度ω增大以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所受弹力增大,摩擦力也增大
B .物体所受弹力增大,摩擦力减小
C .物体所受弹力和摩擦力都减小
D .物体所受弹力增大,摩擦力不变
3、右图为一种早期的自行车,这种下带链条传动的自行车前轮的直径很大,这样的设计在
当时主要是为了( )
A.提高速度
B.提高稳定性
C.骑行方便
D.减小阻力
4、一个物体以初速度v 0水平抛出,经t 秒时其速度竖直方向的分量和v 0大小相等,那么t 等于( )
A 、
0v g B 、02v g C 、02v
g
D
、0g
5、如图所示,以10m/s 的水平初速度抛出的物体,飞行一段时间后,垂直撞在倾角
30°的斜面上,可知物体完成这段飞行的时间是( ) A
B
s C
D 、2s
6、卫星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若从卫星中与卫星相对静止释放一个物体。
关于物体的运
动,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B.物体做平抛运动
C.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D.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
7、下列关于地球同步卫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为避免通讯卫星在轨道上相撞,应使它们运行在不同的轨道上
B、通讯卫星定点在地球赤道上空某处,所有通讯卫星的周期都是24h
C、不同国家发射通讯卫星的地点不同,这些卫星的轨道不一定在同一平面上
D、不同通讯卫星运行的线速度大小是相同的,加速度的大小也是相同的。
8、荡秋千是儿童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当秋千荡到最高点时,小孩的加速度方向是图中的…()
A.a方向 B.b方向 C.c方向 D.d方向
9、平抛物体的运动规律可以概括为两点:(1)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2)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
为了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可做下面的实验:如图所示,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A球就水平飞出,同时B球被松开,做自由落体运动,两球同时落到
地面,这个实验:()
A.只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第(1)条
B.只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第(2)条
C.不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任何一条
D.能同时说明上述两条规律
10、某行星的半径是地球半径的3倍,质量是地球质量的36倍。
则该
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的()
A.4倍B.6倍C.1/4倍D.12倍
11、对如图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其可能出现的情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 轮带动B 轮沿逆时针方向旋转 B.B 轮带动A 轮沿逆时针方向旋转
C.C 轮带动D 轮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D.D 轮带动C 轮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12、如图所示,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拴着一个小球,另一端固定在竖直杆上,当竖直杆以角速度ω转动时,小球跟着杆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此时绳与竖直
方向的夹角为θ,下列关于ω与θ关系的图象正确的是( )
二.填空题(24分)
13、(1)从高度为h 处以初速度v 0水平抛出一物体,测得落地点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为x .如
果抛出点的高度降低了
4
3
h ,仍要把物体抛到x 远处,则水平初速度应为 。
(2)以初速度
14.15、在2010经过时间t ,小球落回抛出点。
已知月球半径为r ,万有引力常量为G ,则月球的质量
M 月= 。
16、(实验)如图所示为用闪光照相法测当地重力加速度时,用10次/秒的闪光照相机对正在做平抛运动的小球拍摄的照片.背景是每格边长为5 cm 的正方形格子.试分析照片,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小球运动的初速度0v 。
三.计算题(28分)
17、如图为测量子弹速率的一种装置,子弹沿水平方向射穿A纸片后又射穿B纸片。
已知两纸片间的距离为S,两小孔的高度差为h,则子弹在AB间运动的时间为多少?穿过A时的速率为多少?
18、如图所示,半径为R,内径很小的光滑半圆管竖直放置,两个质量均为m 的小球A、B以不同速率进入管内,A通过最高点C时,对管壁上部的压力为3mg,B通过最高点C时,对管壁下部的压力为0.75mg.求A、B两球落地点间的距离?
19、我国执行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神州五号飞船于2003年10月15日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飞船由长征-2F运载火箭先送入近地点为A、远地点为B的椭圆轨道,在B 点实施变轨后,再进入预定圆轨道,如图所示.已知飞船在预定圆轨道上飞行n圈所用时间
h,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 。
为t,近地点A距地面高度为
1
a为多大?
求:(1)飞船在近地点A的加速度
A
h为多少?
(2)远地点B距地面的高度
2
高一半期考试物理试卷
答题卷
班级:姓名:
13、;14、;15、;16、;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