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精选科学八年级上册3 大气压强华师大版习题精选七十一
- 格式:docx
- 大小:906.42 KB
- 文档页数:12
2.2大气压强同步自测班级姓名得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第一个用实验的方法测定大气压强值的科学家是( )A.牛顿B.帕斯卡C.托里拆利D.阿基米德2.一壶刚烧开的水,离开火炉水就不再沸腾,要想使其继续沸腾,除继续加热外,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 加大壶内水面上的气压B. 减小壶内水面上的气压C. 保持壶内水面上的气压不变D. 快速把壶从低处移到高处3.甲同学做托里拆利实验,测得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约76cm,乙同学采取下面哪个措施可以改变这个高度差()A.往水银槽内加少量水银B.用粗一些的玻璃管做实验C.把玻璃管往上提一提,但不出水银面D.把实验移到高山上去做4.宋代文豪范成大到峨眉山旅游时,发现在山顶“煮米不成饭〞,这是由于山顶()A.气压大沸点高B.气压大沸点低C.气压小沸点高D.气压小沸点低5.如下图的是测量大气压强的装置,玻璃管长约1 m,槽内装有水银.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此装置是一个连通器B.第一次利用此装置测出大气压强的科学家是帕斯卡C.玻璃管竖直放置时测出的大气压强一定为76 cm汞柱高D.将此装置从山脚移到山顶,管内外汞液面高度差减小第5题图第6题图6.如下图是一种自制的乘车头部保护器,右以下图是它的构造示意图,它实际是一个双面橡皮碗。
下面关于这个保护器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 碗被玻璃“吸〞住后,皮碗内的气压小于大气压B. 挤出的空气越少,皮碗贴在玻璃上就越紧C. 皮碗与玻璃的摩擦阻止乘客头部前后移动D. 头部与玻璃撞击时皮碗起缓冲作用7.我们生活在大气“海洋〞的底层,承受着大气对我们的压强——大气压.以下有关大气压强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A.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值B.大气压的数值为×105PaC.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有关,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也越大D.大气压的地区差异引起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8.以下实例中,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A.血压计B.脱排油烟机C.温度计D.订书机9.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
科学八年级(上)第三章压力、压强练习题(华师大)班级:姓名:1.关于压力和压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质量越大,对受力面的压力一定越大B.压力越大,对受力面的压强越大C.受力面积越小,产生的压强一定越大D.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产生的压强一定越大2.某同学在水平公路上骑自行车,当车胎发生缓慢漏气时,车胎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A.压力和压强不变B.压力和压强都变大C.压力不变,压强变小D.压力变小,压强变大3.一个均匀的木块,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若沿虚线切去一半,将其放在旁边,此时地面受到的压强是原来的A.1倍B.2倍C.1/2倍D.1/4倍4.一木块(如图)放在水平桌面上,若沿虚线切去一半,将其放在上面,此时地面受到的压强是原来所受压强的( ) A.1.倍B.2倍C.1/2倍D.1/4倍5.一只圆柱形平底玻璃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口朝上正放时(图甲),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是F1、P l;口朝下倒放时(图乙),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是F2、P2,则有( )A.F1<F2,P1=P2B.F l=F2,P1=P2 C.F1=F2,P1>P2D.F1=F2,P1<P26.如图所示,将三个质量相同的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其中甲为长方体,乙为正方体,丙为球体,则它.们对桌面的压强最大的是( )A.甲B.乙C.丙D.一样大7.下面措施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A.菜刀刀刃磨得很薄B.纸盒包装饮料常配有一根一端很尖的塑料吸管C.缝衣针的针尖做得很尖D.房屋的地基比墙宽8.如图,小明和小强背着背带宽度不同的书包上学。
对这两只书包,从科学角度看( )A.背带窄些的书包较好,它能减小对肩部的压强B.背带宽些的书包较好,它能减小对肩部的压强C.背带宽些的书包较好,它能减小对肩部的压力D.背带窄些的书包较好,它能减小对肩部的压力9.如图展示了日常生活或生产技术中的四种情境,其中哪种情境运用了增大压强的知识滑雪细线分割肥皂螺丝连接工件拖拉机螺母、垫片A B C D图110.以下划线部分有利于减小压强的是11.一块质量为8.9千克的实心立方体铜块(ρ=8.9×103千克/米3),放在面积为l米2的水平桌面上,则铜块对桌面的压强是_____________帕。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3 大气压强]复习巩固[含答案解析]七第1题【单选题】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大气层是这个家园的保护伞,没有它人类将无法生存。
请你想象一下,假如地球周围没有了大气层,以下现象不会再发生的是( )A、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B、水往低处流C、将衣服上的灰尘抖下D、用吸盘挂钩挂衣服【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某同学用嘴对一小空瓶吸一口气,空瓶就能挂在嘴唇上,原因是( )A、唾液把瓶粘住了B、瓶内气压减小了C、瓶外气压增大了D、瓶子质量减小了【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小柯参加夏令营到海拔近4000米的九寨沟地区进行生态考察,他遇到了下列现象,其中三个现象引起的原因相同,只有一个引起的原因不同,这个现象是( )A、密封包装的“蛋黄派”包装袋胀得象石头一样硬B、山顶喝了大半的纯净水瓶,盖好后带下山,瘪了C、乘汽车上山时人不断放出“肠中之气”D、天亮时间比家乡晚了约一个小时【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不能运用大气压强知识解释的是( )A、用纸板盖住水杯,倒置后水不流出B、吸盘能吸附在墙上C、台风能掀开屋顶的瓦D、用吸管喝饮料【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气象探测中使用的测风气球在上升过程中( )A、球内气体密度不变B、球内气体压强不变C、气球重力势能不变D、气球质量不变【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小张为研究“吸管中的饮料是被吸上来的?还是被压上来的?这一问题时,设计了右图所示的实验。
当用力推注射器活塞时,广口瓶内的气压将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直玻璃管内的气压,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的胜利对接,实现了宇航员在航天器内自由行走的梦想。
宇航员能自由行走,在飞船上要设置一个减压舱,如图所示,当宇航员要进行太空行走时,进入减压舱,同时关闭太空舱的门,当换好宇航服后,打开减压舱门进入太空,减压舱内空气就会跑到太空中,而太空舱内还能保持原有的气压水平。
2. 3大气压强【学习目标】1、知道托里拆利实验和1个标准大气压的数值2、了解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大气压的原理3、了解海拔高度对大气压的影响,知道气压对液体沸点的影响4、了解大气压强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要点梳理】要点一、大气压的存在空气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而且能流动,因而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所以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
大气的压强简称大气压。
相关实验:覆杯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早在1654年,德国马德堡市市长就在马德堡市公开表演一个著名实验一一马德堡半球实验。
两个铜半球紧紧地靠在一起,16匹马都很难把它们拉开。
B.将鼓起C.将变瘪D.无法确定14. 如图所示,等体积的甲、乙两集气瓶内充满空气,燃烧匙内分别盛有过量的红磷和硫粉,点燃使它们充分反应,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出现的现象是()A BA.甲瓶中有水流入,乙瓶没有水流入B.甲瓶没有水流入,乙瓶中有水流入C.甲、乙两瓶均有水流入D.甲、乙两瓶均无水流入15. 如图所示,将一个瓶子装入适量带色的水,再取一根两端开II的细玻璃管,使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
从管子上端吹入少量气体(如图所示),使瓶内气体压强大于大气压,水沿玻璃管上升到瓶口以上。
当拿着它从山脚到山顶,玻璃管内水柱高度将()A.升高B.不变C.降低D.无法判断16. 小明将两个相同的一次性塑料杯叠放在一起,用吹风机以恒定风速沿上杯口水平吹气,发现塑料杯被吹出,如图。
有人认为这是因为“上杯口流速大,压强小"使杯子飞出,也有人认为这是因为“吹气时有气体进入下面的杯子中将上面的杯子顶上来为进一步验证以上两种解释,下列方案不可行的是()C.等于1 F 8D.等于【F 16A. 在上面的塑料杯底开一个孔,再次重复实验,观察杯子情况B. 将下面的塑料杯的底剪去,再次重复实验,观察杯子情况C. 将两塑料杯的底都剪去,再次重复实验,观察杯子情况D. 将上面塑料杯的杯口剪去,使其低于下面塑料杯的杯口,再次重复实验,观察杯子情况 17. 如图所示,利用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测量大气压强时,当玻璃管内的水银柱稳定后,在玻 璃管的顶部穿一小孔,那么管内的水银液面将()A. 保持不变B.逐渐下降,最终与管外液面相平C.逐渐上升,最终从小孔中流出D.稍微下降一些18. 某同学为探究并亲身感受大气压的威力,进行马德堡半球实验(如图所示),把两个半径为 R 的带拉绳的硬质空心半球(不计重力)合在一起,抽去里面的空气,左侧拉绳系在墙上,该 同学用力拉右侧的绳子,当拉力增加到F 时两半球被拉开。
大气压强同步测验一、单选题1.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嚼一块口香糖,可以起到的作用是()A. 保持鼓膜内外气压相等B. 使咽鼓管张开,保护听小骨C. 保护耳蜗内的听觉毛细胞D. 防止听小骨和听神经受损2.“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于2016年9月15日成功发射。
空间实验室内适宜宇航员工作生活的气压约为( )A. 100PaB. 1000PaC. 10000PaD. 100000Pa3.茶壶盖上开一个孔的作用是()A. 让热气冒出来,便于热茶冷却B. 好系绳子,防止打碎C. 让外面空气流进,不至于壶内空气压强减小使水流不出来D. 让外面的空气流进,可保证茶水的新鲜4.初次进入青藏高原的内地人会产生头晕、恶心、呕吐等高原反应,是因为()A. 海拔高,气压增大B. 海拔高,氧充足C. 海拔高,空气成分改变D. 气压减小,缺氧5.小华想用空易拉罐来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下列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A. 用手捏易拉罐,易拉罐变瘪B. 将密封易拉罐置于深水中,易拉罐变瘪C. 让易拉罐从高处下落撞击地面,易拉罐变瘪D. 用注射器抽取密封易拉罐中的空气,易拉罐变瘪6.下列操作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A. 覆杯实验B. 注射药水C. 吸饮料D. 马德堡半球实验7.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 甲图试管内水沸腾后,撤掉酒精灯,向外拉动注射器活塞,水又沸腾了,说明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B. 乙图中吸盘能将物体挂在墙上不掉下来,是因为重力与大气压力彼此平衡C. 丙图所示的托里拆利实验中,若有空气进入玻璃管内,则测出的大气压强值比实际值偏小D. 丁图提供的信息说明大气压强是天气预报的重要气象要素之一8.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不能说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A. 手移开后塑料片不落下B. 小试管上升C. 去壳熟鸡蛋进入瓶内D. 杯口的纸片不下落9. 如图所示,是托里拆利实验的规范操作过程.关于托里拆利实验,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 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有少量空气B. 是大气压支持玻璃管内这段水银柱不会落下C. 大气压的数值等于这段水银柱产生的压强D. 玻璃管倾斜不影响实验测量结果10.小明为家中的盆景设计了一个自动供水装置,如图所示,用一个塑料瓶装满水倒放在盆景盘中,瓶口刚刚被水浸没.当盘中的水位下降到使瓶口露出水面时,空气进入瓶中,瓶中就会有水流出,使盘中的水位升高,瓶口又被浸没,瓶中的水不再流出.这样盆景中的水位可以保持一定的高度.塑料瓶中的水不会全部流掉的原因是()A. 受水浮力的作用B. 外界大气压的作用C. 盆景盘支持力的作用D. 瓶口太小,水不易流出11.小妍同学用吸管吸饮料时出现了一个怪现象,无论她怎么用力,饮料都吸不上来。
__2.3__大气压强(一)__[学生用书B18]1.在铁桶内放少量的水,用火加热,水沸腾之后把桶口堵住,然后浇上冷水,铁桶变扁,如图所示,关于铁桶变扁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图2-3-1A.冷水的压力使铁桶变扁B.大气压使铁桶变扁C.铁桶内空气膨胀使铁桶变扁D.铁桶变扁与压力无关2.不可以直接说明大气压强存在的事实是(D)A.带挂钩的塑料吸盘能吸附在光滑的玻璃上B.钢笔从墨水瓶中吸取墨水C.用塑料管吸取饮料瓶中的饮料D.用注射器向肌肉中注射药液3.“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于2016年9月15日成功发射。
空间实验室内适宜宇航员工作生活的气压约为(D)A.100Pa B.1000PaC.10000Pa D.100000Pa4.茶壶的盖上有一个小孔,其作用是(A)A.让外面空气进入壶内,便于茶水倒出B.便于壶内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加快茶水冷却C.可以调节水温D.便于观察壶内的水位5.将装满沸水的热水瓶中的水倒掉,塞住瓶口,若瓶塞不漏气,则过一段时间后,瓶塞很难拔出,这是因为(B)A.由于瓶口的热胀冷缩的作用,瓶口对瓶塞的压力增大了B.经过一段时间后,瓶内气体压强减小,使瓶内外压强差增大C.经过一段时间,瓶口处水汽蒸发过多,使摩擦增大D.以上说法都不对6.小华想用空易拉罐来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下列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D) A.用手捏易拉罐,易拉罐变瘪B.将密封的易拉罐置于深水中,易拉罐变瘪C.让易拉罐从高处下落撞击地面,易拉罐变瘪D.用注射器抽取密封易拉罐中的空气,易拉罐变瘪7.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D)A.在高山上煮饭要用高压锅B.马德堡半球实验C.水泵的吸水高度是有限的D.深海中的鱼被捕捞上来,常会因内脏破裂而死亡8.如图所示,利用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测量大气压强时,当玻璃管内的水银柱稳定后,在玻璃管的顶部穿一小孔,那么管内的水银液面将(B)图2-3-2A.保持不变B.逐渐下降,最终与管外液面相平C.逐渐上升,最终从小孔中流出D.稍微下降一些9.用易拉罐、水、橡皮泥、酒精灯做如图实验来体验大气压的存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图2-3-3A .易拉罐被压瘪说明大气压的存在B .易拉罐被压瘪也可说明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C .用酒精代替水注入罐中也能完成实验D .罐口不用橡皮泥堵住也能观察到罐被压瘪10.某同学为探究并亲身感受大气压的威力,进行马德堡半球实验(如图所示),把两个半径为R 的带拉绳的硬质空心半球(不计重力)合在一起,抽去里面的空气,左侧拉绳系在墙上,该同学用力拉右侧的绳子,当拉力增加到F 时两半球被拉开。
气体压强(徐亚雄)一选择题1.关于液化压强,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液体压强是由液体重力产生的,所以液体越重,产生的压强越大B、因为P=F/S,所以液体压强与容器底面积大小有关C、由于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因而液体内部只有向下的压强D、液体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2. 一本物理书放在水平桌面上。
现用水平推力F将物理书缓缓推动,使其一部分露出桌面(C压力变大,压强不变 D压力变大,压强变小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骆驼的脚很大,可以减小压力,从而使其在沙漠中自如行走B.啄木鸟的嘴很尖细,可以增大压强,从而凿开树杆,捉到躲藏在深处的虫子C.壁虎的脚掌上有许多“吸盘”,从而利用大气压使其在天花板上也不会掉下来D.深水里的海鱼,捕到岸上时会死掉,主要原因是水面上的压强比深水处小得多4. 青藏铁路已全线贯通,即将投入运营的高原列车有完善的供氧系统和完备的医疗应急系统,这样做是因为()A.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压强小 B.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压强大C.高原空气稠密,大气压强小 D.高原空气稠密,大气压强大5. 在一次观察水沸腾的实验中,所用温度计准确,观察到沸腾时的温度是97℃,水的温度没有达到100℃,原因可能是 ( )A.容器里盛的水太多B.当地的大气压大于1标准大气压C.加热的火力太弱D.当地的大气压小于1标准大气压6. 下列现象中,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A.堵上茶壶上的小孔,茶壶里的水不容易被倒出来B.用吸管能从汽水瓶中把汽水吸入口中C.用抽气机抽出灯泡中的空气D.医生提起针管里的活塞,使药液通过针头进入针管7. 如图所示的托里拆利实验装置中,下列哪种情况能使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发生变化().A.将管倾斜B.将玻璃管变粗C.向水银槽中加入少量水银D.外界大气压发生变化8. 高压锅煮牛肉时,牛肉容易烂,其原因是().A.高压锅内压力较大,牛肉被压烂.B.高压锅内水温较高,牛肉的高温下易煮烂.C.高压锅内压强较大,牛肉易膨胀变烂.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9. 如图是自制的水气压计,把它由东宝山的山脚移至山顶,玻璃管中的水柱的高度变化情况是(瓶口密闭不漏气,移动过程中整个瓶子没有与外界发生热传递)()A.降低B.升高C.先降低后升高 D.先升高后降低10、如图所示,将装满水银的托拆利管插入一水银槽内,使管顶距离槽内水银面距离为50㎝,当时的大气压为76㎝水银柱柱高,此时若在管顶开一个小孔,则( ) A 、管内水银立即从小孔喷出来 B 、管内水银柱稍下降一些 C 、管内水银柱不发生变化D 、管内水银柱立即下降至与管外水银面相等高度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大气压力的简称是大气压 B 、水的沸点可以是80℃C 、大气压随高度的减小是均匀的D 、根据gh p ρ=,可以计算出大气层的高度12.把装满水的量筒浸入水中,口朝下,如图那样抓住筒底向上提,在筒口离开水面前,量筒露出水面的部分( )A 、是空的B 、有水,但不满C 、充满水D 、以上都有可能13.. 在如图,当广口瓶慢慢下移,最后罩住蜡烛后,烛焰逐渐变小,终于熄灭,则( )瓶内外水面始终不动 B 、瓶内水面低于瓶外水面 C 、瓶内水面高于瓶外水面 D 、无法判断14、如图所示,大试管内装有一定量的水,将小试管放入后迅速倒转,则小试管( ) 下落 B 、上升C 、静止D 、无法判断15. 在水平桌面上,有三个竖直放置的同种物质制成的实心圆柱体,已知它们的高度相等,但质量不同,那么它们对桌面的压强为 A.质量大的一定大 B.底面积大的一定大 C.底面积小的一定小 D.三个一样大16. 质量相同的正方体实心铜块和铁块,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比较它们对桌面的压强和压力 ( )A .压力相等,铜块对桌面的压强较大B .压力相等,铁块对桌面的压强较大C .压强相等,铜块对桌面的压力较大D .压强相等,铁块对桌面的压力较大17..某同学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 测得玻璃管中水银柱高度为76厘米 可使这个高度减小的措施为 ( )往水银槽中注入水银 B.使玻璃管倾斜C.将实验移到高山上做做D.将实验移到矿井中做1.18.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从下列哪一个现象可以判断管内肯定进入了少量空气:()2.管内水银柱高度略小于760毫米。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3阿基米德原理习题精选第七十六篇第1题【单选题】物块在空气中和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物块受到的浮力是1牛B、物块的体积是2x10^- 4米人3C、物块的密度是3x107千克/米人3D、物块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随深度增加而增大【答案】:【解析】:【分析】根据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和指针的位置,读出物块在空气中和浸没在水中时的示数;然后根垢称重法求出物块受到水 对它的浮力;由阿基米德原理求出V 排,V 物二V 排;由公式G=mg 求出质量r 再根据密度公式即可求出物块的密度;根据阿基 米德原理F 浮二p 蔽V 排g f 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受到浮力大小只与液体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解答】A 根据图示可知r 物块 的重力为3N ;物块浸入水中时r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N ,所以物体浸没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F^=3N-1N=2N ,故选项A 错误;B. 由阿基米德原理F 浮=p^V 排g 得:V 排二F 孕p 水9=】次10\辱=2xl0'4m 3 ,因为物体是全部浸没,所以V 物=\/排2X104加 3D.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 浮二p 裁V 排g 可知,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受到浮力大小只与液体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液体深度无关”故选项D 错误。
故答案为:B.第2题【单选题】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如果受到浮力的作用,那么施力物体是()A 、 地球B 、 液体C 、 盛液体的容器D 、 物体本身【答案】:B【解析】:【分析】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f 液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强大于向下的压强,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物体受到向上和向下的 压力差的作用,这个压力差是物体受到的浮力.液体有重力并且具有流动性r 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液体对浸没在其中的物体 产生压力作用。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产生浮力的原因,是因为物体受到液体的压力r 物体受到液体的压力是因为物体受到液体的 压强作用,液体压强是因为液体有重力和具有流动性。
2019秋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同步测试试题:专题突破练——压力、压强专题突破练——压力、压强[学生用书B22]一、理解固体压强1.社团活动在杭州各校轰轰烈烈地开展,小明参加了杂技社团,他常常在平整松软的土地上练习单脚站立和单手倒立。
当他单脚站立时,在地面上留下了一个凹陷的鞋印,单手倒立时留下了一个凹陷的手掌印,那么(C)A.单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力大于单手倒立时对地面的压力B.单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力小于单手倒立时对地面的压力C.手掌印凹陷的深度大于鞋印凹陷的深度D.手掌印凹陷的深度等于鞋印凹陷的深度2.边长为12cm的均匀正方体,重为72N,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则正方体对桌面的压强为__5×103__Pa;如图所示,若沿水平方向截下一部分a,翻转90°竖直立放在水平桌面上,且使a对桌面压强为剩余部分b对桌面压强的1.5倍,则剩余部分b的高度为__8__cm。
图13.利用小桌、海绵、砝码等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如图甲、乙、丙所示。
图2(1)图中压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海绵发生__形变__(选填“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来体现的,我们__可以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用沙子代替海绵来完成实验。
(2)通过比较图甲和图乙,说明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__越大__(选填“越大”或“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通过比较图__乙__和图丙,说明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实验中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控制变量法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理想实验法”)。
二、理解液体压强4.如图所示,往上宽下窄的杯子中匀速注水直至注满。
下列表示此过程中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其中合理的是(B)图3A BC D【解析】据图可知,杯的形状是上宽下窄,在向杯中倒水时,相同时间倒入相同质量的水,水在杯中增加的高度越来越小,所以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的增加量也会越来越小。
2019年精选科学八年级上册3 大气压强华师大版习题精选七十一第1题【单选题】
地球表面存在大气,大气压强的大小直接影响了人类的生存,经过长期适应,人类已经适应的大气压强值约为( )
A、100帕
B、1000帕
C、10000帕
D、100000帕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列各现象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A、牛奶盒变瘪
B、推活嘉注射药液
C、瓶中难取袋
D、覆杯实验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列事例中,利用大气压作用的是( )
A、深水潜水员要穿特制的抗压潜水服
B、医生用针筒把药水推入病人肌肉中
C、水往低处流
D、用吸管吸饮料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科学知识可以通过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的探究而获得,小徐探究下列现象获得对应的科学知识,其中不正确的是( )
A、轮船浮在水面上﹣﹣漂浮的条件
B、晒盐场晒盐﹣﹣蒸发结晶
C、节日里放飞的氢气球,升到高空时会破裂﹣﹣大气压随高度升高而减小
D、橡胶手套不易导电﹣﹣没有电荷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将一只薄膜塑料袋放入广口瓶内,使塑料袋尽可能贴紧瓶壁。
将袋口沿瓶口翻过来,用橡皮筋紧紧扎在瓶口上,如图。
当将塑料袋从瓶内拉出来时,越拉越吃力的原因是( )
A、塑料袋内的气体不断被挤出
B、塑料袋外的大气压越来越大
C、瓶与塑料袋间的气压越来越大
D、塑料袋内外的气压差越来越大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对下列与压强有关的事例.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用吸管喝饮料利用了大气压强
B、高压锅是利用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的原理制造的
C、水坝下部比上部建造的宽是因为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D、坐沙发比坐木凳舒服,利用了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的道理【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由于水的比热容比沙石或干泥土的比热容大,所以在沿海地区陆地表面的气温比海面的气温昼夜变化显著。
读下面四幅“海陆风示意图”,判断近地面大气运动的正确流向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解析】:
第8题【填空题】
如图所示,将铅笔水平挤压在两手指间,按笔尖的手指较疼,说明压力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______(选填“明显”或“不明显”).铅笔静止时,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是______(选填“相互作用力”或“平衡力”).
【答案】:
【解析】:
第9题【填空题】
制药时为了在不超过80℃的温度下从溶液中除去水分而提取抗菌素,采用的方法是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在不同海拔高度处,大气压强的值通常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答案】:
【解析】:
第10题【填空题】
“五?一”期间,爸爸开车带着小明去登山.从小明家到山脚下用时30min,车的里程表显示本次行驶的路程为36km,爸爸开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__km/h;小明登上山顶时,感觉呼吸有些困难,这是因为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1题【解答题】
如图(甲)是一个深度很浅的皮碗,如图(乙)是将皮碗压向水平的天花板,挤出皮碗下的全部空气,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皮碗像吸盘一样“平贴”在天花板上。
皮碗的吸附面积为10 厘米^2 ,皮碗中心引出的细线可悬挂一个物体在空中。
(不计细线和皮碗的重力,大气压取1×10^5帕,g取10牛/千克)
要想吸盘不脱落,所挂物体的重力不得超过多少?
设细线下挂一边长为10厘米、质量为500克的正方体物块时吸盘没有脱落(物体底面保持水平),剪断细线后物块落在水平地面上无反弹和翻滚,从触地时开始计时,物块对地面的压强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丙)(接触面积一直是正方体的底面积),压强减至px时便保持不变,求t=0时物块对地面的压力和t=0.1秒时px为多少?
【答案】:无
【解析】:
第12题【解答题】
小明在化学晚会上观看了“瓶吞鸡蛋”的魔术(如下图1),看到鸡蛋被吞进瓶内。
小明思考:瓶能吞蛋,能不能吐蛋呢?他进行了如下图2的实验,他加入的试剂p为稀盐酸,结果鸡蛋吐了出来。
请利用所学知识,解释鸡蛋被被吞进瓶内和吐出来的原因。
【答案】:
【解析】:
第13题【解答题】
称取5克大米并装入注射器内(如图),从注射器的刻度上读出大米和空气的总体积,通过压强传感器测出此时注射器内空气压强为P;而后将注射器内的空气缓慢压缩,当空气压强增大为2P时,再读出此时的总体积(压缩过程中大米的体积、空气的温度均不变),整理相关数据记录如下表.
查阅资料得知: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气体的体积与其压强的乘积是定值.
将表格中的数据补充完整。
根据表格数据来计算大米的密度。
(计算结果精确到0.01)
【答案】:无
【解析】:
第14题【实验探究题】
已知1标准大气压的值约为1×105Pa,小明同学想通过实验探究大气压究竟有多大?他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将蘸水的塑料挂钩的吸盘按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挤出里面的空气,用弹簧测力计钩着挂钩缓慢往上拉,直到吸盘脱离桌面,记录刚刚脱离桌面时弹簧测力计的计数,这就是大气对吸盘的压力.再设法量出吸盘与桌面的接触面积,然后算出大气压,如图所示.他选择的实验器材是:量程为5N的弹簧测力计,底面积为5cm2的吸盘。
这种通过测量拉力和接触面积来计算大气压强的方法是否可行?
""
如果上述实验方案可行,小明同学选择的器材能否测出大气压的值?请进行分析和评估.
""
【答案】:
【解析】:
第15题【实验探究题】
阅读材料:
材料一: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认为空气没有“重量”,真空是不存在的。
材料二:至少从1614年开始,伽利略却认为空气是有重量的。
他的同事兼学生托里拆利在1643年做了如图实验:把一端封闭的长玻璃管装满水银倒置在一个敞口的水银槽里,水银从玻璃管顶部下降了一段距离后,液面不再下降,高度总保持距槽中水银面30英寸(76厘米)左右。
1646年帕斯卡重复了这一实验。
材料三:在17世纪中叶,对该实验的两个关键问题的回答都有代表性的支持者和反对者(如下表):
一些反对者认为,由于管内水银产生了蒸汽,使水银减少,水银液面下降。
为了反驳这一观点,帕斯卡同时拿出酒和水,询问反对者:用酒和水做托里拆利实验,酒柱与水柱哪个液面下降得更多?反对者们认为酒的液面下降得更多,原因是______。
但是实验现象却是水柱液面下降得更多。
另一些反对者认为,由于管内遗留了少量空气,オ使水银液面下降。
帕斯卡利用1米左右长、不同直径的玻璃管进行托里拆利实验,如果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就可以反驳反对者们的观点。
下列关于科学本质及科学发现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有( )
A、公元1646年前,所有人都赞同亚里士多德提出“真空不存在”的观点
B、科学实验中要努力得到和前人一样的实验结论
C、科学发现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D、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