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和鹿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4
《狮子和鹿》课文理解这篇略读课文讲的是在丛林中,一只鹿遇到狮子而奋力脱险的故事。
平常,鹿特别观赏自己漂亮的角,而埋怨四条难看瘦长的腿。
当凶狠的狮子向它扑来的时候,鹿的四条有力的长腿帮它从狮口脱险;而漂亮的双角被树枝挂住,险些丧了性命。
这个故事告知我们:物各有所长、所短;不要由于它的优点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由于它的短处而否定它的优点;还告知我们,不要光图漂亮的外表,更要讲有用;美和有用在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条件下都有存在的价值。
课文是按事情进展的顺次记叙的,先写鹿在池塘边观赏自己的两束漂亮的角,埋怨自己瘦长的腿,接着写狮子扑来,瘦长的腿帮它脱离险境,而漂亮的角差点让它送了命。
全文情节紧凑,前后对比鲜亮突出,语言丰富精美,在生动的故事中蕴含了深刻的道理。
理解指导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立场,是课文学习的重点;体会故事所讲解并描述的道理是课文学习的难点。
选编这篇课文,一是要让同学了解故事的内容,懂得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二是通过自读自悟,培育独立阅读技能。
二、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3.培育独立阅读技能。
三、教学建议1.教学这篇略读课文,老师首先要引导同学读懂连接语中的阅读要求,依据要求读课文。
可引导同学自由读课文,同学对课文内容有了肯定的了解之后,再沟通: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自己受到什么启发?课文告知我们什么道理?要引导同学打开思路,放开谈,可以就课文的.内容来谈,也可以联系实际举生活中的事例,说说自己的体会。
同学可能说漂亮外表不肯定是有用的,虽然外表不美丽,却很有用;再进一步可能体会到有的东西各有优缺点,在不同的状况下,优点就可能变成缺点,也不能由于有些东西存在某些缺点而看不见它的优点。
要鼓舞同学举生活中类似的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只要思想上没有错误,老师一般不作定论,要充分让同学思索,鼓舞说出自己的见解。
最末,可以引导同学把课文和《陶罐和铁罐》作比较学习,把两篇课文联系起来说说共同之处。
《狮子和鹿》说课稿引言概述:《狮子和鹿》是一则寓言故事,通过狮子和鹿两种不同的动物形象,反映了社会中不同阶层、不同性格的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本文将从故事情节、寓意和启示、人物塑造、语言表达和艺术手法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故事情节1.1 故事背景:故事发生在一个漂亮的森林中,狮子是森林的王者,鹿是森林中的一种弱小动物。
1.2 冲突产生:狮子因为饥饿而想要捕食鹿,鹿为了生存而不断逃避狮子的追捕。
1.3 结局揭示:最终,狮子并没有捕食鹿,而是在鹿的匡助下找到了其他食物,两者达成为了和解。
二、寓意和启示2.1 阶层矛盾:狮子和鹿代表了社会中不同阶层的人,狮子代表权力者,鹿代表弱势群体。
2.2 合作共赢:故事告诉我们,不同阶层之间可以通过合作实现共赢,而不是通过对抗和压迫。
2.3 互相匡助:狮子和鹿之间的互相匡助,体现了团结互助的重要性,惟独相互理解和支持,才干实现和谐共处。
三、人物塑造3.1 狮子形象:狮子被塑造成强大而又慈祥的形象,代表了权力者应该有的责任感和善良品质。
3.2 鹿形象:鹿被塑造成柔弱但又聪明的形象,代表了弱势群体应该有的智慧和勇气。
3.3 人物对照:狮子和鹿的对照塑造,突出了他们之间的差异和互补,使故事更加生动和有趣。
四、语言表达4.1 简洁明了:故事语言简洁明了,寓意深刻,适合各个年龄段的读者阅读。
4.2 情节跌宕: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让人产生共鸣和思量。
4.3 豪情壮志:故事中狮子和鹿的豪情壮志,激励着读者追求自己的梦想,勇敢面对挑战。
五、艺术手法5.1 比喻象征:狮子和鹿作为动物的象征,通过比喻的手法,让读者更容易理解故事的寓意。
5.2 对照矛盾:狮子和鹿之间的对照矛盾,体现了社会中不同阶层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5.3 和谐统一:故事最终达成为了和解,体现了和谐统一的理念,让人感受到和平与友爱的力量。
总结:通过对《狮子和鹿》故事的深入分析,我们不仅可以理解寓言故事中的深刻寓意和启示,还可以从中感受到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理解、互相匡助的重要性。
狮子和鹿的故事从前,有一只狮子和一只鹿,它们生活在同一个森林里。
狮子是森林中的王者,它强壮而威武,常常在森林里徜徉,展现自己的霸气。
而鹿则是一只温和而谦逊的动物,它喜欢在树林间悠闲地觅食,享受着宁静的生活。
一天,狮子发现了一只鹿,它决定要捕捉这只鹿作为自己的猎物。
于是,狮子开始追逐鹿,鹿惊恐地奔跑着,但狮子的速度远远超过了它,很快就逼近了鹿。
就在这时,一只猎鹰飞过,它看到了狮子和鹿的追逐,立刻飞到了鹿的身边,对它说,“快,跳到我的背上!”鹿听从了猎鹰的建议,跳到了猎鹰的背上,猎鹰飞到了树梢上,狮子只能望着它们的背影,无可奈何地停了下来。
狮子感到非常愤怒,它决定要找到鹿和猎鹰的巢穴,将它们一网打尽。
于是,狮子四处搜索,终于找到了猎鹰的巢穴,它准备要攻击巢穴,却被一只老狐狸拦住了,老狐狸对狮子说,“狮子大人,您为何要伤害这对毫无恶意的鹿和猎鹰呢?它们并没有伤害您,为何要对它们如此残忍呢?”狮子听了老狐狸的话,陷入了沉思。
在老狐狸的劝说下,狮子终于明白了自己的错误。
它意识到自己的霸道和残忍只会让自己陷入孤独和困境之中。
于是,狮子决定要改变自己的态度,与其他动物和平相处。
它向鹿和猎鹰道了歉,并表示愿意与它们和解。
从此以后,狮子不再以霸道的姿态示人,而是变得友善和包容。
它和鹿、猎鹰以及其他动物和睦相处,森林里充满了和谐与平静。
而鹿和猎鹰也感激狮子的改变,它们与狮子成为了好朋友,彼此之间互相帮助,共同守护着这片美丽的森林。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宽容和理解是人与人、动物与动物之间最重要的品质。
只有当我们愿意包容他人,尊重他人的存在,才能真正获得和谐与幸福。
愿我们都能像狮子一样,拥有宽广的胸怀,与他人和睦相处,共同创造美好的世界。
小学三年级语文《狮子和鹿》原文及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第五单元《狮子和鹿》。
详细内容包括:1. 熟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2. 学习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3. 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4. 分析课文中的道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目标1. 能熟练朗读课文,理解故事大意;2. 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语境中;3. 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写作能力;4. 通过故事,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懂得珍惜与取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理解故事寓意。
教学重点:熟练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观察狮子和鹿的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尝试理解故事大意。
3. 课堂讲解:(1)学习生字词,解释字义,指导书写;(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3)讲解故事道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 例题讲解:挑选典型例题,详细讲解解题过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堂作业:(1)熟读课文,并能流利地朗读;(2)抄写生字词,掌握字义;(3)结合课文内容,运用修辞手法写一段话。
六、板书设计1. 《狮子和鹿》2. 主要内容:课文大意、生字词、修辞手法、道理启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2)选择一个生字词,造一个句子;(3)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一段话。
2. 答案:(1)略;(2)示例:他勇敢地面对困难,毫不退缩;(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课堂表现,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推荐阅读相关寓言故事,提高阅读兴趣;(2)开展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培养表达能力。
狮子和鹿的故事从前,有一只凶猛的狮子,它是森林之王,所有动物都畏惧它。
然而,狮子却有一颗善良的心,它从不随意伤害其他动物,只是为了保护自己的领地和家人。
在森林的另一边,有一只温顺的鹿,它是森林中最快乐的动物之一。
每天清晨,鹿会和其他动物一起在森林里奔跑嬉戏,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
鹿和狮子生活在同一个森林里,它们之间并没有交集,因为它们生活的方式和性格完全不同。
一天,森林里来了一只凶恶的豺狼,它威胁着其他动物,抢夺它们的食物和领地。
狮子听说了这件事,决定要保护森林里的和平和安宁。
于是,狮子和其他动物一起合作,将豺狼赶出了森林。
在这次合作中,狮子和鹿第一次见面了。
鹿被狮子的威严和力量所吸引,而狮子则被鹿的温和和善良所感动。
从那以后,它们成为了朋友。
狮子和鹿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它们经常一起在森林里散步,互相倾诉彼此的故事和心情。
狮子告诉鹿,它的强大并不是用来伤害其他动物的,而是为了保护它们。
鹿也告诉狮子,它虽然温和,但也有它坚强的一面,它愿意为了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去面对困难和挑战。
一天,森林里再次出现了危机,这一次是一群凶恶的猎豹,它们威胁着森林里的和平。
狮子和鹿决定再次联手,保护自己的家园。
在一场激烈的战斗中,狮子和鹿发挥出了各自的优势,成功地将猎豹赶出了森林。
战斗结束后,狮子和鹿并肩站在一起,它们深深地明白了友谊的力量。
它们不仅在困难时互相扶持,更在日常生活中互相鼓励,共同创造了一个和谐美好的森林。
从此以后,狮子和鹿成为了森林里的传奇,它们的友谊也成为了动物们学习的榜样。
它们告诉其他动物,只有团结一心,互相帮助,才能共同面对外界的挑战,保护自己的家园。
狮子和鹿的故事,让我们明白了友谊的珍贵,团结的力量。
无论我们面对怎样的困难和挑战,只要我们心怀善良,互相帮助,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
愿我们都能像狮子和鹿一样,用友谊和团结创造美好的未来。
狮子和鹿的寓言故事寓言故事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们以动物为主角,通过简单有趣的故事传达深刻的道理。
今天,我将为大家讲述一个关于狮子和鹿的寓言故事,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其中的智慧与启示。
故事标题:狮子与鹿的友谊在一个遥远的森林里,有一头威风凛凛的狮子,它是森林的王者,统治着这片广袤的土地。
而在这片森林的另一端,生活着一群可爱的鹿。
其中有一只聪明伶俐的鹿,名叫阿福。
有一天,狮子在森林里巡逻时,无意间遇到了阿福。
狮子瞪大了眼睛,准备捕猎阿福。
然而,阿福并没有惊慌失措,它鼓起勇气对狮子说:“伟大的狮子大王,请您不要伤害我。
我愿意成为您的朋友,为您效力。
”狮子被阿福的勇敢和智慧所打动,决定给它一个机会。
于是,狮子和阿福成为了好朋友。
它们一起在森林里探险,互相帮助,共同度过了许多欢乐的时光。
有一天,狮子在追逐一只猎物时不小心掉进了陷阱。
陷阱很深,狮子无法自救。
阿福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刻召集了其他鹿群,用它们的角共同将狮子救了出来。
狮子感激不已,对阿福说:“阿福,你救了我一命,我该如何报答你呢?”阿福笑了笑,说:“狮子大王,您只需要继续保护我们这片森林,让我们和其他动物们能在这里安居乐业,就是对我最好的报答。
”故事启示:1.友谊是无价的。
在这个故事中,狮子和鹿跨越了种族的界限,成为了朋友。
这告诉我们,真正的友谊可以超越一切,让我们共同成长。
2.勇敢面对困境。
阿福在面临危险时,没有选择逃避,而是勇敢地与狮子沟通,最终化险为夷。
这启示我们,面对困境时,要勇敢地去面对,用智慧去解决问题。
3.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狮子和阿福在森林里互相帮助,共同成长。
这告诉我们,朋友之间要相互支持,携手共进,这样才能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4.知恩图报。
狮子在获救后,想要报答阿福的救命之恩。
这提醒我们,要懂得感恩,珍惜身边的每一个朋友,用自己的行动去回报他们的关爱。
小学三年级语文《狮子和鹿》原文及教案教案:小学三年级语文《狮子和鹿》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为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狮子和鹿》。
本文讲述了一只狮子和一只鹿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告诉学生们要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要只看到自己的长处而忽视了别人的优点。
二、教学目标1. 认识生字词,能正确读写“狮子、鹿角、缺点”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的道理。
3. 学会欣赏自己的优点,同时也要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生字词,能正确读写。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的道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文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a. 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吗?能举个例子吗?b. 教师引导: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狮子和鹿的故事,故事中,狮子和鹿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 学习课文:a. 自读课文:让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b. 讲解课文: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讲解生字词,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c.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讨论狮子和鹿各自的优点和缺点,以及故事中的道理。
3. 巩固练习:a. 填空练习: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b. 拓展练习:让学生发挥想象,编写一个关于狮子和鹿的故事,要求故事中有狮子和鹿的优点和缺点,以及他们如何互相帮助。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优点缺点狮子威武骄傲鹿美丽胆小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
2. 根据课文内容,画一幅狮子和鹿的图画。
3. 回家后,和家长分享课文中的故事,讨论故事中的道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较高,能正确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但在朗读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
狮子和鹿教学反思(15篇)狮子和鹿教学反思篇1《狮子和鹿》是一篇略读课文。
课文讲的是在丛林中,一只鹿遇到狮子而奋力脱险的故事。
平常,鹿非常观赏自己漂亮的角,而埋怨四条难看瘦长的腿。
当凶狠的狮子向它扑来的时候,鹿的四条有力的长腿帮它从狮口脱险;而漂亮的双角被树枝挂住,险些丧了性命。
由于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没有作过多的提问。
将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地自读课文,在充分读的根底上让孩子们说出自己的感受。
在孩子们说的过程中去引导孩子。
我提出了三个问题:1、你能告知大家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吗?2、鹿对自己的角和腿前后有什么不一样的看法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变呢?3、你认为鹿在经过这次狮口逃命后是会照旧喜爱角还是转而喜爱腿呢?孩子们读完课文后根本上都能将故事资料复述出来,对于其次个问题也能利用课文中的语言作答。
但对于第三个问题,同学们消失了一边倒的状况,都认为鹿会喜爱转而腿,由于虽然腿不好看,却很有用,能够帮助鹿躲避危急。
这与我备课的想法不太一样,我认为鹿在狮口逃命后就应清晰地熟悉到长得不美丽的东西也有它的用处,不能由于其丑陋而拒绝它的一切,但也不能否认角,角的漂亮我们都不能抹杀,我们就应看到两个事物的特长和短处,将特长和短处合理有效地利用起来。
我没有透过说理的方法让孩子明白要全面地去对待问题。
我出示了一个情景:狮口逃命的鹿啊,来到溪边,看着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越看越生气,恨不得把那两只角给磨平。
时间一每天过去,有一天,森林里召开小动物的选美竞赛,好多小动物都去参与了。
小鹿这时想起自己头上漂亮的角来,于是就去报名参与竞赛了,结果,小鹿由于有着像珊瑚一样漂亮的角而赢得了竞赛。
那你说,这时候鹿又喜爱什么呢?孩子开头七嘴八舌地谈论起来。
这个故事告知我们:物各有所长、所短;不要由于它的特长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由于它的短处而否认它的特长;还告知我们,不要光图漂亮的外表,更要讲有用;美和有用在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条件下都有存在的价值。
《狮子和鹿》教学设计
司马冯庄小学李亮
【课文解读】
本文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科学的思想方法”的第四篇课文,是一个带有童画色彩的寓言故事。
课文讲述了在丛林中,一只鹿非常欣赏自己美丽的角,而抱怨四条难看的腿。
当狮子向它扑来的时候,鹿的四条有力的长腿帮它从狮口脱险,而美丽的双角被树枝挂住,险些丧了它的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任何一样事物都有长短,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到它的短出,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看不到它的长处;另外还告诉我们,看事物不能光看它美丽的外表,更要讲实用,美和实用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都有存的价值。
课文内容有趣,语言生动,适合朗读。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前面刚学过类似的课文《陶罐和铁罐》,所以应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体会为主。
感悟故事所蕴涵的深刻道理,是学习这篇课文的重点难点所在。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感悟故事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3.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设计理念】
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机整合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以训练、探究、对话为基本元素设计教学过程,体现“情趣、扎实、互动”的教学特色。
【教学过程】
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充分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
探究的学习方式。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将教学过程设计为四大环节和板块:打开阅读门、走进录音棚、畅游智慧泉、亮相展示台。
一、打开阅读门:引发阅读期待
回顾课文《陶罐和铁罐》,导出本文:狮子和鹿。
师:《陶罐和铁罐》这篇寓言故事告诉我们要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的优点与缺点。
那么这篇《狮子和鹿》又能让我们明白什么道理呢?
二、走进录音棚:初步读通课文
师:大家都听过音乐唱片吧?音乐唱片里的声音真好听,知道是哪里录的吗?录音棚里。
今天,我们的教室也是一个录音棚,录谁的声音呢?录同学们的声音。
录同学们的什么声音呢?录大家读书的声音。
看看在这个录音棚里,谁读书的声音最真实,最动听。
你可以自己一个人读,也可以邀请同桌一起读,努力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学生自由朗读,打开录音机实录一段读书的声音。
指名读文,继续“录音”。
随机指导读准文中的生字词语:匀称、珊瑚、泛起、撅嘴、抱怨、逼近、犹豫、撒腿、凶猛、甩、扯、挣脱。
读后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畅游聪明泉:自主探究体会
师:大家听过聪明泉吗?传说中有这样的一眼泉水,如果你下到里面去畅游一翻,就会变得特别聪明,当然这只是传说。
这篇课文是一则寓言故事,读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明白一些深刻的道理,所以是是名副其实的聪明泉。
现在,请大家畅游其中,认真地读书,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A、鹿是对角和腿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B、读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受到了什么启示?
组织交流,在交流中引导读书,点拨理解,加深认识和体会。
交流问题A的过程中,抓住以下读点:
第3自然段:他从来没注意到自己是这么漂亮!他不着急离开了,对着池水欣赏自己的美丽:“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第4自然段: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撅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鹿开始抱怨起自己的腿来。
第5自然段:鹿不敢犹豫,撒开长腿就跑。
有力的长腿在灌木丛中蹦来跳去,不一会儿,就把凶猛的狮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就在狮子灰心丧气不想再追的时候,鹿的角却被树枝挂住了。
最后一自然段:他叹了一口气,说:“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交流问题B时,先让学生用文中鹿的事例来讲,然后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
要注意引导学生辩证地认识。
四、登上展示台:诵读积累语言
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学习语文。
学语文,就要以读为本。
本文的语言文字生动传神,精彩纷呈,应通过反复的朗读进行品味、体验,形成学生的语感。
师:大家喜欢这篇课文吗?说说为什么喜欢。
在学生交流中随机激发:这篇课文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告诉我们深刻的道理,语言也很生动,很有意思。
请大家再次亮起你动听的嗓音,朗读这篇课文,读到你特别喜欢的句段,可以反复地多读几遍,把你的体会都读出来。
等下,大家要登上展示台,一展你动听的读书声。
学生自主练习朗读。
然后指名朗读展示,为让更多同学有机会展示,可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来朗读。
拓展延伸,推介《伊索寓言》:2500多年前古希腊劳动人民生活教训和斗争经验的总结,往往通过狮子、狐狸、狼、蛇、羊、乌龟、兔子等动物来创编生动形象的故事,通过故事告诉人们一些深刻的道理和生活经验。
《龟兔赛跑》《农夫和蛇》、《狼和小羊》、《狮子和蚊子》等都是脍炙人口的经典寓言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