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高手必备萃取高招)专题18免疫调节(含17高考真题及解析)课件新人教版
- 格式:ppt
- 大小:4.28 MB
- 文档页数:4
生物高考一轮复习免疫调节专题提升训练(带答案)免疫调理指免疫系统中的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之间以及与其它系统如神经内分泌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免疫应对以最恰当方式维持在最适当水平。
下面是生物2021年高考一轮温习免疫调理专题提升训练,请考生及时练习。
一、选择题(共12小题)1.驻渝某高校研发的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对该菌引发的胃炎等疾病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实验证明,一定时间内距离口服该疫苗3次较1次或2次效果好,其主要缘由是()A.能屡次强化抚慰浆细胞发生少量的抗体B.抗原的积聚促进T细胞释缩小量淋巴因子C.记忆细胞数量增多招致应对效果清楚增强D.能增强体内吞噬细胞对立原的免疫记忆解析:此题考察特异性免疫的有关知识。
在机体停止特异性免疫时可发生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可以在抗原消逝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坚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当再接触这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快速发生少量的抗体。
人类以此为原理发明了疫苗,运用后能使记忆细胞数量增多免疫应对增强,而浆细胞、抗体、淋巴因子存在时间短,吞噬细胞无记忆功用,不能起到较好的预防作用。
答案:C2.有关免疫细胞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记忆细胞再次遭到相对立原的抚慰后都能迅速发生抗体B.B细胞、T细胞和浆细胞遇到抚慰后都能不时停止分裂C.一个浆细胞(效应B细胞)内的基因数目与其发生的抗体数量是相反的D.浆细胞(效应B细胞)的寿命比记忆B细胞短而所含的内质网相对兴旺答案:D3.以下有关人体特异性免疫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人体对花粉或某些药物发生的过敏反响是后天分免疫缺陷病B.血清中的抗体与破伤风杆菌结兼并抑制其繁衍属于细胞免疫C.体液免疫中,浆细胞与被感染的细胞接触使其裂解死亡D.切除胸腺后,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用都会遭到影响答案:D4.免疫性不孕(存在抗精子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等)是临床上罕见的不孕类型。
医学研讨说明,人的角膜、大脑、软骨、妊娠的子宫等都能容忍外来的抗原蛋白而不发生排挤反响,这种现象在医学上称为免疫赦免,这些部位称为免疫赦免区。
(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教案)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6课时免疫调节课标要求 1.举例说明免疫细胞、免疫器官和免疫活性物质等是免疫调节的结构与物质基础。
2.概述人体的免疫包括生来就有的非特异性免疫和后天获得的特异性免疫。
3.阐明特异性免疫是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种方式,针对特定病原体发生的免疫应答。
考点一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1.免疫系统的组成2.免疫细胞(1)种类(2)抗原呈递细胞①抗原:病原体在进入机体后,其表面一些特定的蛋白质等物质,能够与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从而引发免疫反应。
②抗原呈递细胞:B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都能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并且可以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以便呈递给其他免疫细胞,因此,这些细胞统称为抗原呈递细胞。
3.免疫系统的功能(1)保卫人体的三道防线易错提醒①溶菌酶杀菌一定是非特异性免疫,唾液中的溶菌酶为第一道防线,血浆中的溶菌酶为第二道防线。
②吞噬细胞(如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也参与特异性免疫。
(2)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1)源于选择性必修1 P68“相关信息”:抗原都是蛋白质吗?抗原都是外来异物吗?提示抗原不一定都是蛋白质,有的抗原是其他物质,如纤维素、多糖等。
抗原一般是外来异物,如病原体、移植的组织或细胞等;抗原也可能是自身的组织或细胞,如癌变的细胞。
(2)源于选择性必修1 P70“扩展应用”:某人右足底被刺伤后,局部感染,为什么右侧腹股沟淋巴结出现肿大、疼痛?提示淋巴结等免疫器官主要由淋巴组织构成,并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互相联系。
该人右足底被刺伤后,病原体进入体内,不断繁殖,并通过循环系统到达机体的其他部位,如腹股沟等处,产生免疫反应,诱发淋巴结发炎等;右侧腹股沟与右足底相对较近,因此,该人右足底被刺伤后,局部感染也能引发右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疼痛。
归纳总结免疫细胞的来源和功能细胞名称来源功能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造血干细胞摄取处理、呈递抗原,吞噬抗体—抗原结合物B淋巴细胞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成熟摄取处理、呈递抗原,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T淋巴细胞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成熟辅助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细胞毒性T细胞分裂并分化成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浆细胞B淋巴细胞或记忆B细胞分泌抗体记忆细胞B淋巴细胞或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分化为相应的细胞,发挥免疫效应考向一免疫系统的组成1.(2022·威海高三模拟)斯坦曼因发现树突状细胞(DC)而获得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8年江苏卷 >无胸腺裸鼠是一种无毛变异小鼠,先天性无胸腺,常作为医学生物学研究中的 实验动物。
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b5E2RGbCAPA. 无胸腺裸鼠具有正常的体液免疫功能B. 无胸腺裸鼠应饲养在无菌环境中C. 无胸腺裸鼠对异体组织无排斥反应D. 人类癌细胞可在无胸腺裸鼠体内增殖解读:由于T 细胞在体液免疫中起呈递抗原的作用 ,无胸腺裸鼠不能产生 T 细胞,因此不能进行正常的体液免疫。
由于无胸腺裸鼠的免疫力极低,因此应饲养在无菌环境中。
因不能识别、清除异体组织,即无排斥反应,人类的癌细胞也可在其体内进行增殖。
plEanqFDPw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1. (2018年广东理综卷,5,4分〉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机体主要依赖免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 B. 病原微生物侵袭,可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 C. 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只有T 细胞产生记忆细胞免疫系统的组成答案:A (•)考点二D. 如果神经中枢受损,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功能完全丧失解读:本题考查免疫的相关知识。
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而不是主要依赖免疫调节。
病原体对人体的侵袭,如果突破了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一—特异性免疫系统(主要是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就发挥作用。
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B细胞和T细胞都能产生记忆细胞。
神经中枢是神经调节的核心,其对免疫系统的影响较小。
故选Bo DXDiTa9E3d答案:B o2. (2018年重庆理综,3,6分〉麻疹病毒减毒活疫苗的广泛接种,显著降低了麻疹的发病率,世界卫生组织已将麻疹列为优先消灭目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RTCrpUDGiTA. 该疫苗是小分子物质,其表面的抗原决定簇可被免疫细胞识别B. 初次接种该疫苗后,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可产生效应T细胞和抗体C. 再次接种该疫苗后,记忆细胞分化成效应B细胞释放淋巴因子D. 入侵的麻疹病毒被抗体结合失去致病能力,被T细胞吞噬消化解读:麻疹疫苗属于抗原,是大分子物质,表面的抗原决定簇决定了抗原的特异性,抗原决定簇-1 -/ 7能被免疫细胞识别。
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之免疫调节一.选择题(共15小题)1.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下列疾病中可通过接种疾苗预防的是()①肺结核②白化病③缺铁性贫血④流行性感冒⑤尿毒症A.①④B.②③C.①⑤D.③④2.某些病原微生物的感染会引起机体产生急性炎症反应(造成机体组织损伤)。
为研究化合物Y的抗炎效果,研究人员以细菌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炎症小鼠为空白对照,以中药复方制剂H为阳性对照,用相关淋巴细胞的增殖率表示炎症反应程度,进行相关实验,结果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LPS诱导的急性炎症是一种特异性免疫失调所引起的机体反应B.中药复方制剂H可以缓解LPS诱导的小鼠急性炎症C.化合物Y可以增强急性炎症小鼠的特异性免疫反应D.中药复方制剂H比化合物Y具有更好的抗炎效果3.人体在接种流脑灭活疫苗后,血清中出现特异性抗体,发挥免疫保护作用。
下列细胞中,不参与此过程的是()A.树突状细胞B.辅助性T细胞C.B淋巴细胞D.细胞毒性T细胞4.羊口疮是由羊口疮病毒(ORFV)感染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人畜共患传染病,宿主易被ORFV反复感染,影响畜牧业发展,危害人体健康。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ORFV感染宿主引起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属于细胞免疫B.ORFV感染宿主后被APC和T细胞摄取、处理和呈递C.ORFV反复感染可能与感染后宿主产生的抗体少有关D.辅助性T细胞在ORFV和细胞因子的刺激下增殖分化5.乙脑病毒进入机体后可穿过血脑屏障侵入脑组织细胞并增殖,使机体出现昏睡、抽搐等症状。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毒性T细胞被抗原呈递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激活,识别并裂解乙脑病毒B.吞噬细胞表面受体识别乙脑病毒表面特定蛋白,通过内吞形成吞噬溶酶体消化降解病毒C.浆细胞分泌的抗体随体液循环并与乙脑病毒结合,抑制该病毒的增殖并发挥抗感染作用D.接种乙脑疫苗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记忆B细胞和记忆T细胞,预防乙脑病毒的感染6.乙型肝炎病毒(HBV)的结构模式图如图所示。
高考生物一轮基础复习免疫调节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同一个体的B淋巴细胞和效应B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B淋巴细胞起源于胸腺中的淋巴干细胞B.B淋巴细胞只要接受了相应抗原的刺激就会分泌特异性抗体C.效应B细胞和B淋巴细胞具有基本相同的MHC分子标志D.病毒(HIV)主要攻击效应B细胞,致使患者丧失免疫功能2.如图是两次注射同一种抗原后,人体产生抗体的情况。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抗原接种量越大,产生的抗体越多B.预防接种往往需注射同种抗原2至3次C.与第二次相比,第一次注射抗原后人体产生的抗体较少D.第二次注射同一种抗原后,记忆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3.2020年3月4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新增新冠病毒(COVID-19)特异性IgM和IgG抗体作为血清学诊断标准。
下图曲线表示新冠病毒感染人体后抗体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已被治愈的患者将不会再被新冠病毒感染,因为他们体内产生了记忆细胞B.COVID-19侵入机体后,首先被内环境中的吞噬细胞特异性识别C.某人核酸检测为阴性,但是血清学诊断体内存在IgG抗体,最大的可能是采集的呼吸道标本过少D.在阻断病毒传染上,核酸检测比血清学检测更有优势4.基因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的一段基因插入到质粒上,然后将重组质粒导入人或动物体内,这段基因编码的产物可以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疫苗导入人体可以表达出抗体,加强免疫应答反应B.基因疫苗引起免疫反应前,目的基因必须经过转录和翻译的过程C.基因疫苗内含有特定的抗原,所以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D.接种后若感染此病原微生物,则体内记忆细胞会产生大量抗体5.研究人员最近发现病原体感染机体会导致白色脂肪组织中储存大量记忆T细胞,当机体再次被感染时可以发起快速强力的记忆应答反应,这表明白色脂肪组织除了储存能量,还是机体免疫防御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图是研究人员进行的部分实验,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抗原1与抗原2应为同一种的抗原B.若要证明移植脂肪组织中有记忆T细胞还需要设置对照组C.将脂肪组织移植到实验鼠B中,当其感染抗原2时会发生二次免疫反应D.实验鼠B在彻底消灭抗原2的过程中只涉及到了细胞免疫6.下列关于人体淋巴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淋巴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和吞噬细胞B.B淋巴细胞可以接受吞噬细胞呈递的抗原C.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发育成的D.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淋巴细胞产生分泌的7.如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结构①为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提供能量B.当兴奋传导到③时,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C.递质经②的转运和③的主动运输释放至突触间隙D.结构④膜电位的变化与其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8.如图为人体免疫过程的示意图,下列与此图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的固有免疫应答属于第二道防线B.图中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大部分分化为记忆细胞C.图中接受抗原刺激的淋巴细胞不可能是浆细胞D.图中过程能说明免疫系统具有防卫功能9.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为逆转录病毒,由于逆转录酶缺乏校正修复功能,因而HIV的变异频率非常高。
藏躲市安详阳光实验学校专练75 免疫调节(体液免疫)1.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B.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C.免疫细胞包括T细胞和B细胞,分别在胸腺和骨髓中成熟D.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2.[2020·四川成都七中月考]如图为人体体液免疫过程的示意图。
当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a、b、c、d四种免疫细胞中,能迅速增殖分化的是( ) A.a B.bC.c D.d3.[2020·吉林东辽一中月考]下图为人体特异性免疫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的B细胞和T细胞都由骨髓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成,并在骨髓中发育成熟B.①和②过程都需要细胞膜上糖被的参与,⑤过程主要发生在内环境中C.该免疫过程有T细胞等多种免疫细胞的参与,因此属于细胞免疫过程D.机体再次受到同种抗原刺激时,可在短时间内发生⑤反应,因为③过程可迅速完成4.[2020·湖北襄阳阶段测试]在制备蛇毒抗毒素血清时,需将灭活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参与这一免疫反应的细胞有( ) A.吞噬细胞、浆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B.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C.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D.吞噬细胞、记忆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5.如图为人体体液免疫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具有增殖分化能力的是细胞②、细胞③、细胞④和细胞⑤B.过程Ⅱ、Ⅲ都需要细胞膜糖被的参与,过程Ⅶ主要发生在靶细胞内C.机体再次受到同种抗原刺激时,人体消灭该抗原主要依靠细胞⑤的增殖、分化D.细胞③的增殖、分化大多需要细胞②产生的淋巴因子及过程Ⅲ共同作用6.[2020·河北武邑中学调考]如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2、细胞3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B.HIV入侵人体后,主要侵染人体的细胞2C.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细胞2、细胞3、细胞4、细胞5D.物质a主要分布在血清中7.[2020·山东卷]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方法目前主要有核酸检测法和抗体检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