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5-24 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学案 岳麓版必修2
- 格式:doc
- 大小:1.01 MB
- 文档页数:13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5单元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第24课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学案岳麓版必修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5单元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第24课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学案岳麓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5单元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第24课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学案岳麓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第24课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学习目标:以欧洲联盟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1.重点:掌握欧洲一体化的发展历程及其趋势。
2.难点:分析欧洲一体化的特点和影响。
教材整理1欧洲共同体的建立与发展1.背景(1)必要性①战争教训:近代以来,各国冲突和战争给人民造成了无穷的灾难和痛苦。
②严峻形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受到来自美、苏的控制和威胁。
③联合自强:西欧的有识之士认识到,只有走联合发展的道路,才能重塑昔日的辉煌。
(2)可能性①西欧有着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经济发展水平相近。
②法、德两个欧洲大陆宿敌的和解,为欧洲联合奠定了基础。
2.建立(1)开始: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正式成立。
(2)成立: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
3.发展(1)关税同盟①建成时间:1968年.②内容:成员国之间逐步取消了各种关税,实现贸易自由化,对外建立起共同的关税率。
(2)实行共同农业政策①基本原则a.共同体内农产品自由流通和统一农产品价格。
b.共同体优先,即出口或进口都首先面对成员国。
c.建立共同农业基金,对共同农业政策实施共同财政支持。
第24课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教材整理1 欧洲共同体的建立与发展1.背景(1)必要性①战争教训:近代以来,各国冲突和战争给人民造成了无穷的灾难和痛苦。
②严峻形势:二战后西欧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受到来自美、苏的控制和威胁。
③联合自强:西欧的有识之士认识到,只有走联合发展的道路,才能重塑昔日的辉煌。
(2)可能性①西欧有着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经济发展水平相近。
②法、德两个欧洲大陆宿敌的和解,为欧洲联合奠定了基础。
2.建立(1)开始: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正式成立。
(2)成立: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
3.发展(1)关税同盟①建成时间:1968年。
②内容:成员国之间逐步取消了各种关税,实现贸易自由化,对外建立起共同的关税率。
(2)实行共同农业政策①基本原则a.共同体内农产品自由流通和统一农产品价格。
b.共同体优先,即出口或进口都首先面对成员国。
c.建立共同农业基金,对共同农业政策实施共同财政支持。
②实施:1968年,欧共体共同农业政策基本得到实施。
(3)统一大市场①提出:1985年。
②内容:实行人员、商品、资本、劳务的自由流通。
③运作:1993年。
(4)货币政策:着手建立欧洲货币体系,稳定成员国之间的汇率。
[课中思考] 阅读教材P107[课中思考题],思考:法国外长舒曼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提示】本题实际上要求思考欧洲煤钢共同体建立的意义。
从煤钢联营与杜绝战争关系角度思考问题。
煤钢联营将鲁尔地区(德)和洛林地区(法)等煤钢基地由国家的管辖转而置于新的超国家机构的监督之下,这就杜绝了法、德将这些资源用于战争的可能性;而且经济联系本身就具有阻止战争的作用。
[误区警示] 欧洲共同体的成立消除了各成员国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欧洲共同体是一个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
它不能克服各国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更不能消除它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当各主权国家利益矛盾尖锐和对未来欧洲的联合与发展有不同考虑时,都会制约和影响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第24课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趣味探究:拿破仑、俾斯麦和希特勒企图通过战争的方式实现欧洲的统一,说明不是欧洲走向统一的有效方式。
而法国外长舒曼说“(欧洲煤钢联营)不仅使(法德)战争是不可能想像的,而且在物质上也是不可能的。
”你认为欧洲走向统一的方式最好是什么?第一部分:基础知识1.欧洲经济区域一体化(1)背景&原因:①西欧有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经济发展水平接近。
②近代以来,各国冲突和战争不断,尤其是二战造成了无穷的灾难和痛苦,人民迫切需要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
③二战后欧洲传统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成为美苏争霸的主战场,刺激了欧洲各国的合作意识。
(欧洲加强合作的目的是什么?确保欧洲在美苏争霸格局下的政治安全和经济发展。
或加快经济发展,抗衡美苏,保障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
)④有识之士的倡导,“欧洲之父”让·莫内。
⑤法德和解为欧洲联合奠定了基础。
(2)欧洲一体化进程:①欧共体的出现:A.开始: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正式成立,标志着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开始。
B.发展:1957年签署《罗马条约》,1958年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C.正式形成:1967年,三个机构正式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②欧共体的经济一体化建设:A.1968年,关税同盟建成,对内实现贸易自由化,对外建立起共同的关税率。
B.1968年欧共体共同农业政策基本得到实施,推动了成员国农业的发展和联合的加强。
C.着手建立欧洲货币体系,稳定成员国之间的汇率。
D.1985年进一步提出建立欧洲统一大市场,实行人员、商品、资本、劳务的自由流通;1993年,正式开始运作。
※特别提醒:欧共体还在政治和外交领域进行协调,提出西欧“用一个声音说话”的口号,建立了欧洲议会和首脑会议的制度化机构——欧洲理事会以及欧洲法院。
③欧盟初具规模:A.条件:欧洲统一大市场的建立和发展。
B.目的:加快政治、经济一体化进程。
C.过程:1991年正式签订《欧洲联盟条约》(即《马斯特里赫特条约》),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成员国不断增加。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学习资料专题第24课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学习目标] 以欧洲联盟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自主预习·探新知]一、欧洲共同体的建立与发展1.背景(1)可能性①西欧有着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
②经济发展水平相近,曾经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地区,具备一定的联合基础。
③法、德两个欧洲大陆宿敌的和解,为欧洲联合奠定了基础。
④西欧有识之士的推动。
(2)必要性①近代以来,各国冲突和战争连绵不断。
②“二战”后西欧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③受到来自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控制和威胁。
2.过程(1)建立: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正式成立,标志着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开始;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
(2)发展①关税同盟:成员国之间逐步取消了各种关税,实现贸易自由化,对外建立起共同的关税率。
1968年,关税同盟建成。
②共同农业政策:它的三项基本原则是:共同体内农产品自由流通和统一农产品价格;共同体优先,即出口或进口都首先面对成员国;建立共同农业基金,对共同农业政策实施共同财政支持。
1968年,欧共体共同农业政策基本得到实施。
③货币政策:欧共体还着手建立欧洲货币体系,稳定成员国之间的汇率。
④建立统一大市场:1985年,欧共体进一步提出建立没有内部边界的统一大市场,实行人员、商品、资本、劳务的自由流通。
1993年,欧洲统一大市场正式开始运作。
[课中思考] 阅读教材P107[课中思考题],思考:法国外长舒曼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提示】本题实际上要求思考欧洲煤钢共同体建立的意义。
从煤钢联营与杜绝战争关系角度思考问题。
煤钢联营将鲁尔地区(德)和洛林地区(法)等煤钢基地由国家的管辖转而置于新的超国家机构的监督之下,这就杜绝了法、德将这些资源用于战争的可能性;而且经济联系本身就具有阻止战争的作用。
二、欧洲联盟初具规模1.成立(1)依据:1991年,欧共体成员国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通过了《欧洲联盟条约》,制定了实现政治、经济、货币联盟的目标,确立了分阶段实现欧洲经济和货币一体化的任务和步骤;并正式将“欧共体”改名为“欧洲联盟”;同时提出建立共同的外交和安全政策,以及司法与内政事务的合作。
第24课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学习目标]以欧洲联盟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自主预习·探新知]一、欧洲共同体的建立与发展1.背景(1)可能性①西欧有着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②经济发展水平相近,曾经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地区,具备一定的联合基础。
③法、德两个欧洲大陆宿敌的和解,为欧洲联合奠定了基础.④西欧有识之士的推动。
(2)必要性①近代以来,各国冲突和战争连绵不断。
②“二战”后西欧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③受到来自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控制和威胁。
2.过程(1)建立: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正式成立,标志着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开始;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
(2)发展①关税同盟:成员国之间逐步取消了各种关税,实现贸易自由化,对外建立起共同的关税率。
1968年,关税同盟建成。
②共同农业政策:它的三项基本原则是:共同体内农产品自由流通和统一农产品价格;共同体优先,即出口或进口都首先面对成员国;建立共同农业基金,对共同农业政策实施共同财政支持.1968年,欧共体共同农业政策基本得到实施。
③货币政策:欧共体还着手建立欧洲货币体系,稳定成员国之间的汇率。
④建立统一大市场:1985年,欧共体进一步提出建立没有内部边界的统一大市场,实行人员、商品、资本、劳务的自由流通。
1993年,欧洲统一大市场正式开始运作。
[课中思考]阅读教材P107[课中思考题],思考:法国外长舒曼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提示】本题实际上要求思考欧洲煤钢共同体建立的意义。
从煤钢联营与杜绝战争关系角度思考问题。
煤钢联营将鲁尔地区(德)和洛林地区(法)等煤钢基地由国家的管辖转而置于新的超国家机构的监督之下,这就杜绝了法、德将这些资源用于战争的可能性;而且经济联系本身就具有阻止战争的作用.二、欧洲联盟初具规模1.成立(1)依据:1991年,欧共体成员国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通过了《欧洲联盟条约》,制定了实现政治、经济、货币联盟的目标,确立了分阶段实现欧洲经济和货币一体化的任务和步骤;并正式将“欧共体”改名为“欧洲联盟";同时提出建立共同的外交和安全政策,以及司法与内政事务的合作。
第24课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知识点一欧洲共同体的建立与发展1.原因(1)社会背景:欧洲有着共同的________和心理认同感,经济发展水平相近。
(2)历史教训:近代以来欧洲各国的冲突和________不断,给欧洲人民造成了无穷的灾难和痛苦。
(3)外部威胁:“二战”后西欧的国际地位衰落,受到来自________两个超级大国的威胁和控制。
(4)欧洲觉醒:欧洲有识之士认识到,只有走________的道路,才能重塑辉煌。
(5)奠定基础:________两个宿敌的和解,为欧洲联合奠定了基础。
2.建立(1)1952年,____________正式成立,标志着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开始。
(2)________年,欧洲三个共同体正式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3.发展(1)关税同盟①建立:1968年。
②内容:成员国之间逐渐取消各种关税,实现________,对外建立共同的关税率。
(2)共同的农业政策①基本原则:共同体内农产品自由流通和统一农产品价格;共同体优先,即出口或进口都首先面对成员国;建立共同________,对共同农业政策实施共同财政支持。
②实施:1968年欧共体共同农业政策基本得到实施。
(3)建立________体系,稳定成员国之间的汇率。
(4)建立________①提出:1985年。
②内容:实行人员、商品、资本、劳务的自由流通。
③运作:________年,欧洲统一大市场正式开始运作。
【预习评价】1.(判断)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根本原因是美苏“冷战”的威胁。
( )2.(判断)欧洲经济一体化起步于欧洲共同体成立。
( )知识点二欧洲联盟初具规模1.准备(1)时间:1991年欧共体成员在荷兰马斯特里赫通过了《____________》。
(2)内容①制定了实现________联盟的目标。
②确立了分阶段实现欧洲经济和货币一体化的任务和步骤。
③正式将“欧共体”改名为“________”。
④提出建立共同的________和安全政策,以及司法与内政事务的合作。
2.成立(1)时间: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
(2)意义①标志着欧共体正式由一个以经济合作为主的组织转变为一个具有______双重性质的组织。
②欧洲一体化的内容从最初的经济合作扩大到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欧洲各国的合作更为广泛和紧密。
3.发展(1)欧元的诞生①诞生:1995年欧盟决定将欧洲单一的货币定名为欧元,________正式启用。
②意义:a.欧元诞生是欧洲____________进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有利于整个欧洲经济稳定地发展。
b.欧元具有欧洲身份的象征,使欧洲一体化成为欧洲公众参与推动的________的进程。
(2)成员国增加:到2007年,成员国已达27个,包括中、东欧的匈牙利和罗马尼亚等国。
4.影响(1)对欧洲:有利于欧洲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平与稳定。
(2)对世界:反映了20世纪下半期经济区域化的趋势,改变了________,极大地提高了欧洲在国际上的地位。
【预习评价】1.(判断)欧盟是欧共体的继承与发展,所以两者并无差异。
( )2.(思考)今年小王计划暑假去法、德等欧洲国家旅游。
为了旅行方便,他去银行兑换的货币最好是什么?试答:【漫画解史】欧洲走向联合[误区警示] 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根本原因不是美苏“冷战”的威胁,而是欧洲各国经济发展与经济联系的需要。
欧洲经济一体化起步于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正式成立,而不是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正式成立。
[误区警示] 在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当中,主要是政府的推动。
但是2002年欧元的正式启动使欧洲一体化成为由欧洲公众参与推动的自下而上的进程。
[误区警示]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地理位置邻近的若干国家,通过一系列协议和条约建立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它是战后世界经济中出现的一种新趋势。
20世纪80年代以后,发展迅速。
[误区警示] 欧盟使欧共体由一个以经济合作为主的组织转变为一个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由经济合作扩大到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是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经济集团。
[图示巧记] 欧洲联盟的发展历程[图解历史] 欧洲联合的影响[图示巧记] 欧洲一体化的措施【自主学习答案】知识点一1.(1)文化遗产(2)战争(3)美、苏(4)联合发展(5)法、德 2.(1)欧洲煤钢共同体(2)1967 3.(1)②贸易自由化(2)①农业基金(3)欧洲货币(4)统一大市场③1993预习评价 1.× 2.×知识点二1.(1)欧洲联盟条约(2)①政治、经济、货币③欧洲联盟④外交 2.(2)①经济和政治3.(1)①2002年1月1日②经济一体化自下而上 4.(2)世界格局预习评价 1.× 2.欧元。
主题欧洲一体化的趋势[史料探究]1.欧洲一体化的原因史料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①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
——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注:①指“二战”后西欧的衰落和美国的强大。
思考为什么阿登纳说“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结合二战后的国际形势,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二战后,欧洲国际地位下降,传统优势地位消失;两极格局形成,美苏“冷战”局面出现。
2.欧洲一体化的特点史料欧洲一体化进程图思考观察史料中图片,概括1967年以后欧洲共同体(欧盟)成员国变化的特点。
结合所学,分析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
答案特点:成员国数量增多。
原因:欧共体(欧盟)经济发展,实力增强,对欧洲其他国家有吸引力;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大量东欧国家加入欧洲联盟;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
3.欧洲一体化的影响史料战后欧洲主要国家GDP增长情况图(单位:亿美元)思考根据上图,指出欧洲在走向联合的过程中,相关国家经济变化的概况。
答案战后欧洲主要国家经济恢复并迅速发展,德国经济位居前列;20世纪70年代英国加入欧共体后,英国经济发展迅速。
[史论形成] 欧洲一体化的特点和意义1.特点(1)从单一经济领域扩展到多种经济领域。
(2)从经济一体化向政治一体化方向发展。
(3)从政府间合作到公众参与推动。
(4)成员国规模不断扩大。
(5)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
(6)开创了出让部分国家主权建立共同管理和协调机制的区域和平发展的新模式。
2.意义(1)经济上:强化了欧洲各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增强了欧盟对外的经济竞争力,提高了国际经济合作水平,使国际经济竞争变得更加激烈。
(2)政治上:增强了欧盟各国在世界中的影响力,强化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形成与发展,有利于抑制美国搞单极世界图谋。
(3)文化上: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经济联系的密切使得欧盟各国文化上相互交融,有利于世界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4)安全上:强化了欧洲各国经济联系,使欧洲各国经济相互融合和渗透,总体看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但同时也可能增加了各国经济的风险。
[名家论史]观点:欧洲一体化启动以后,丘吉尔、艾登等保守党领导层持既不支持,亦不反对的“旁观”政策。
他们认为参加欧洲一体化运动将让渡部分国家主权,不利于英国国内社会经济的重建。
当时英国牢牢地控制着英联邦,占有着英联邦市场中的贸易优势地位,维持着世界大国的形象。
导读:史料阐述了英国对待欧洲一体化的态度及其原因。
由于英国自身的经济优势和民族国家意识的制约等使其拒绝加入欧共体。
课中思考题1.提示:应从煤钢联营与杜绝战争关系角度思考舒曼这句话的含义。
煤钢联营将鲁尔地区(德)和洛林地区(法)等煤钢基地由国家的管辖转而置于新的超国家机构的监督之下,这就杜绝了法、德将这些资源用于战争的可能性;而且经济联系本身就具有阻止战争的作用。
2.提示:《罗马条约》是欧洲经济一体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欧洲将沿着日益紧密的经济一体化方向发展,包括建立统一的关税、统一的大市场等。
而《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签订则标志着欧盟的正式建立,标志着欧共体正式由一个以经济合作为主的组织转变为一个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象征着欧共体的合作扩大到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合作领域更加深入。
阅读与思考提示:国家主权、本国利益和经济一体化三者应统筹兼顾。
经济一体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无法改变的历史发展趋势,因此必须适度地让出部分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以顺应经济一体化的潮流,并且在一体化的潮流中发展壮大自己;但不能为了顺应经济一体化的潮流而过度地让出国家主权和牺牲国家利益。
1.(2017·山东枣庄八中月考)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表述: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
产生这一认识的原因不包括( )A.二战使欧洲丧失了世界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B.二战后欧洲经济凋敝、政治危机、社会动乱C.二战后来自苏联的威胁和美国的渗透、控制加剧D.欧洲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开始了一体化的进程解析D项不是产生这一认识的原因,而是这一认识导致的结果,符合题意。
答案 D2.(2016·山东学业水平考试)1967年是欧洲走向联合的关键一年,这一年成立了( ) A.欧洲共同体B.上海合作组织C.欧洲联盟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解析在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成立了欧洲共同体。
答案 A3.(2017·湖南师大附中月考)法国总统戴高乐曾提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欧洲开始了一体化的进程,该进程的特点不包括( )A.从单一经济领域到多种经济领域一体化B.从经济一体化向政治经济一体化发展C.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遏制共产主义D.是一种和平的联合,努力实行共同的外交政策解析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是美国主导下的军事政治集团,与欧洲一体化无关。
答案 C4.(2015·浙江学业水平考试)欧洲联盟对国际事务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欧洲联盟成立的标志是( )A.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B.欧洲议会成立C.《马约》正式生效D.欧元开始流通解析《马斯特里赫特条约》颁布于1991年,标志着欧洲的合作由经济领域向政治、外交领域的扩展,是欧盟成立的标志。
答案 C5.(2017·北京东城期末)使欧洲一体化成为由欧洲公众参与推动的自下而上的进程的事件是( )A.启用欧元B.共同农业政策的实施C.统一市场的建立D.关税同盟的建立解析欧元加强了民众的认同感,使欧洲一体化成为由欧洲公众参与推动的自下而上的进程。
答案 A6.(2017·山东青岛模拟)二战后,欧洲的政治家们认识到,欧洲各国的联合有利于欧洲的稳定和发展。
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
欧盟的成立( )①促进了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②促使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③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