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第8课 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学案2
- 格式:doc
- 大小:771.29 KB
- 文档页数:11
《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参考教案一、教材分析1、课标要求: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2、教材地位和作用:新航路的开辟拉开了西欧殖民扩张的序幕,殖民者的扩张与掠夺使世界由孤立走向整体,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逐渐形成,同时,作为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也为欧洲资本主义向更高层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可见,本课既是上一课《新航路的开辟》的延续,也为下一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做好了铺垫。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学习了政治文明历程,为经济成长历程的学习准备了较好的学习条件,但是我校学生基础差,学习不是非常自觉,还需要注意教师的积极引导和组织。
在授课过程中要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葡萄牙、西班牙殖民扩张的区域和手段;掌握荷兰崛起的条件、区域及其手段;掌握英国崛起的四种方式。
过程与方法:通过问题探究的方法对殖民扩张的影响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用辩证法的观点认识历史事物;通过文字、视频资料的利用,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血腥的殖民扩张,使学生树立反对殖民主义、反对霸权主义的意识及对和平的热爱;通过中西方的比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落后就要挨打”,从而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
四、教法与学法:在教学中,采用“情景创设—问题提出—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真正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思考、讨论中学到知识,加强对历史的感悟能力;)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这段历史的感性认识。
五、重点与难点:重点:荷兰、英国殖民扩张的主要方式、影响、评价。
难点:辨证分析殖民扩张与掠夺的影响。
六、教学过程导入设计:多媒体出示图片《阿凡达》海报。
设计意图:联系现实,利用学生熟悉的影视导入新课,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充分利用学生所积累的相关知识服务于本节课的学习。
第8课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课后篇巩固提升学业水平引导1.最早在美洲进行殖民扩张的国家是( )A.荷兰B.英国C.意大利D.西班牙17世纪在美洲建立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殖民地,故A项错误;17世纪英国取得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故B项错误;意大利没有涉及在美洲殖民扩张,故C项错误;1492年在西班牙支持下的哥伦布进行远洋航行,后发现美洲。
2.17世纪初,拥有众多商船、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的是( )A.荷兰B.西班牙C.法国D.葡萄牙世纪时,荷兰已经成为欧洲资本主义头号贸易强国,当时,荷兰拥有的船只超过1.5万艘,商船数超过欧洲其他国家的总和。
3.17世纪时,有一个仅有150万人口的国家,却是整个世界的经济中心和最富庶的地区,它的商船数超过欧洲其他国家的总和,被马克思称为当时的“海上第一强国”。
该国家是( )A.英国B.法国C.西班牙D.荷兰世纪时,荷兰已经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拥有船超过1.5万艘,有“海上马车夫”之称。
4.美国纽约是世界著名城市,在历史上其名称几经变化:1626年之后叫“新阿姆斯特丹”(New Amsterdam),1674年之后叫纽约市(City of New York)。
这样变化是因为( )A.“无敌舰队”的覆灭B.《航海条例》引发战争的结果C.英法七年战争结束D.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17世纪上半期该地为荷兰的殖民地。
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了旨在打击荷兰海上贸易的《航海条例》,引发了三次英荷战争,结果荷兰战败。
英国夺取了“新阿姆斯特丹”后改名为纽约。
5.新航路开辟过程中,欧洲人在非洲命名了许多如“象牙海岸”“黄金海岸”“奴隶海岸”的地名。
这些地名客观上反映了( )A.航海家的冒险精神B.非洲物产极其丰富C.探求新知的主动性D.殖民扩张的掠夺性,欧洲殖民者到达非洲开展殖民扩张,在非洲命名了许多如“象牙海岸”“黄金海岸”“奴隶海岸”等地名,反映了欧洲殖民者掠夺黄金贵金属、财富和奴隶的愿望和要求,这些地名客观上体现了殖民扩张的掠夺性,故选D项。
第8课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基础夯实1.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为庆祝某一事件,给自己加封了一个新头衔“几内亚之主,及对埃塞俄比亚、阿拉伯半岛、波斯和印度的征服、航海与贸易之主宰”。
这一事件是( )A.达·伽马船队抵达印度海岸B.哥伦布船队到达美洲大陆C.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D.葡萄牙成为“海上马车夫”解析注意题干信息“葡萄牙国王”,哥伦布船队、麦哲伦船队与西班牙有关,故排除B、C两项;成为“海上马车夫”的是荷兰,故排除D项;达·伽马船队抵达印度海岸是在葡萄牙国王的支持下进行的,而且有利于葡萄牙对印度的征服,故A项正确。
答案A2.“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这给我们的命运带来前所未有的改变。
”说这句话的人可能是( )A.15世纪的意大利人B.16世纪的西班牙人C.17世纪的英国人D.18世纪的荷兰人解析新航路开辟之后,人们对世界有了新的认识,故材料中提出我们“现在在它的中央了”。
在新航路开辟之后,国际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故材料中认为“这给我们的命运带来前所未有的改变”。
因此说这句话的人最有可能是16世纪的西班牙人。
答案B3.“在地球上划一条线,然后像切西瓜一样把地球一分两半。
葡萄牙拿走了东方,西班牙把美洲抱在了怀里。
”从生产方式变革的角度看,这一事件的进步意义在于( )A.资本原始积累速度加快B.使世界走向整体化C.西欧列强开始殖民扩张D.欧洲贸易中心发生转移解析材料中“葡萄牙拿走了东方,西班牙把美洲抱在了怀里”指的是新航路开辟之后的殖民扩张。
从生产方式变革的角度来看,新航路的开辟,开始了欧洲罪恶的殖民掠夺活动,殖民扩张是资本主义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途径,有力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
答案A4.17世纪被称为荷兰的“黄金时代”,其间荷兰经济取得了“在后人看来也可能是个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的显著成就,成为“第一个现代经济体”。
其主要原因是荷兰( )A.在新航路开辟后成为世界商贸中心B.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成为海上霸主C.颁布《航海条例》掌握了海上优势D.凭借发达的金融贸易和造船业称雄答案D5.马克思指出:“……几乎独占了东印度的贸易及欧洲西南部和东北部之间的商业往来。
第8课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目标导航]一、葡、西的早期殖民活动1.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率先开始殖民掠夺活动。
2.特点[知识点拨]葡、西早期殖民扩张的性质从严格意义上讲,是属于封建性的。
从结果看,两国都建立了封建性的庞大帝国,同时,掠夺的财富并没在本国转化为资本,而是向欧洲其他国家购买供封建统治阶级享乐的奢侈品时流往西欧其他国家。
二、“海上马车夫”1.地位17世纪上半叶,荷兰取代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头号贸易强国,有“海上马车夫”之称。
2.范围贸易范围包括西北欧的海域贸易,以及对亚洲的远洋贸易和对西方新大陆的贸易。
3.手段组建大型商业公司是荷兰人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手段。
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
[知识点拨]航运业、造船业的优势带给荷兰在17世纪基本上专属于荷兰的海上时代的辉煌,而同样是这个优势又造成了它发展的劣势——国内工场手工业的不发达,使它在后来的殖民争霸中缺乏扩张的后方基础,一旦海上霸权被打破,它就迅速衰落。
三、英国殖民帝国的崛起1.方式(1)海盗式掠夺:英国的海盗式掠夺行为得到了政府的鼓励,以致英国被称为“海盗国家”。
(2)商业战争:17世纪,英国为了夺取贸易优势和抢占殖民地,与荷兰、法国进行了一系列战争。
(3)商业活动和掠夺:在殖民地的商业活动和掠夺,成为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
(4)黑奴贸易:英国对外贸易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2.结果到18世纪下半叶,英国确立了海上霸主的地位,并且建立了包括北美、加勒比海岛屿、印度和大洋洲等地殖民地在内的帝国。
[易混易错]英国战胜荷兰并不是制度先进荷兰最后的战败说明其商业资本不敌日益发展的英国工业资本;英国战胜荷兰并不是因为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四、各国殖民扩张和掠夺的影响1.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扩展。
北美、大洋洲都卷入了世界市场。
欧洲内地和亚洲内地也越来越多地为世界市场而生产商品。
2.世界市场的格局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到18世纪,大西洋三角贸易突飞猛进,成为世界贸易的重心,不仅把欧、亚、非、美的商业活动联系起来,而且促进了欧洲,尤其是英国制造业的发展。
第8课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目标导航]一、葡、西的早期殖民活动1.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率先开始殖民掠夺活动。
2.特点[知识点拨]葡、西早期殖民扩张的性质从严格意义上讲,是属于封建性的。
从结果看,两国都建立了封建性的庞大帝国,同时,掠夺的财富并没在本国转化为资本,而是向欧洲其他国家购买供封建统治阶级享乐的奢侈品时流往西欧其他国家。
二、“海上马车夫”1.地位17世纪上半叶,荷兰取代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头号贸易强国,有“海上马车夫”之称。
2.范围贸易范围包括西北欧的海域贸易,以及对亚洲的远洋贸易和对西方新大陆的贸易。
3.手段组建大型商业公司是荷兰人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手段。
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
[知识点拨]航运业、造船业的优势带给荷兰在17世纪基本上专属于荷兰的海上时代的辉煌,而同样是这个优势又造成了它发展的劣势——国内工场手工业的不发达,使它在后来的殖民争霸中缺乏扩张的后方基础,一旦海上霸权被打破,它就迅速衰落。
三、英国殖民帝国的崛起1.方式(1)海盗式掠夺:英国的海盗式掠夺行为得到了政府的鼓励,以致英国被称为“海盗国家”。
(2)商业战争:17世纪,英国为了夺取贸易优势和抢占殖民地,与荷兰、法国进行了一系列战争。
(3)商业活动和掠夺:在殖民地的商业活动和掠夺,成为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
(4)黑奴贸易:英国对外贸易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2.结果到18世纪下半叶,英国确立了海上霸主的地位,并且建立了包括北美、加勒比海岛屿、印度和大洋洲等地殖民地在内的帝国。
[易混易错]英国战胜荷兰并不是制度先进荷兰最后的战败说明其商业资本不敌日益发展的英国工业资本;英国战胜荷兰并不是因为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四、各国殖民扩张和掠夺的影响1.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扩展。
北美、大洋洲都卷入了世界市场。
欧洲内地和亚洲内地也越来越多地为世界市场而生产商品。
2.世界市场的格局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到18世纪,大西洋三角贸易突飞猛进,成为世界贸易的重心,不仅把欧、亚、非、美的商业活动联系起来,而且促进了欧洲,尤其是英国制造业的发展。
[思维点拨]世界市场的拓展是以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是通过殖民扩张来完成的,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市场的拓展,一方面加强了自身实力,另一方面对殖民地的掠夺是造成东方落后于西方的重要因素。
主题一欧洲的早期殖民扩张1.西、葡的殖民扩张材料如果说最早开始远洋冒险的葡萄牙和西班牙,主要是①依靠暴力去进行赤裸裸的财富掠夺,那么,紧随其后的荷兰人由于缺少强大的王权和充足的人力资源,十分自然地选择了②依靠商业贸易来积累财富,同时也积累着足以让自己强盛起来的竞争技巧和商业体制。
——《大国崛起》解说词[史料解读]划线句子①②从积累财富的手段来说明二者的不同。
[问题思考]据材料,比较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成为“强国”的不同途径。
提示前者凭借赤裸裸的财富掠夺;后者通过商业贸易。
2.荷兰的殖民扩张材料1602年,在共和国大议长奥登巴恩维尔特的主导下,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成立……通过向全社会融资的方式,东印度公司成功地将分散的财富变成了自己对外扩张的资本……政府将一些只有国家才能拥有的权利,折合为25 000荷兰盾,入股东印度公司,大大增加了东印度公司的权限和信誉……荷兰人同时还创造了一种新的资本流转体制。
1609年,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诞生在阿姆斯特丹……阿姆斯特丹银行成立于1609年,大约比英国银行早一百年。
——摘自《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资料》[史料解读]材料反映16~17世纪荷兰成为世界性商业帝国。
根据材料中的第二个和第三个省略号,把材料分为三层,分别归纳每层的层意。
[问题思考]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6~17世纪荷兰成为世界性商业帝国的主要原因。
提示重视商业机制创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国家独立,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殖民扩张;保护自由贸易等。
3.英国的殖民扩张材料15世纪末,新航路开辟后,英国①利用地处大西洋航路中心的有利条件,积极发展对外贸易,伦敦、利物浦成了繁荣的港口城市……为争做世界霸主,②英国政府推行“重商主义”政策,保护本国工商业者的利益,参与贸易竞争,占领殖民地。
1588年,英国③海军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1600年成立的“东印度公司”垄断了中英、印英间的贸易。
1610~1640年,英国的④外贸额增长了10倍。
[史料解读]①②③④分别从地理位置、政策、海军、对外贸易发展等方面论述了英国成为殖民帝国的条件。
[问题思考]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英国人究竟凭借什么敢于对抗已经在海洋上驰骋了近百年的西班牙?提示优越的地理位置,国家军事力量的强大与政府的支持,工商业发达,海盗精神。
[史论总结]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殖民扩张的特点(1)葡萄牙:以侵占军事据点、建立商站为主,同时利用武力垄断商路、暴力掠夺和敲诈勒索来获取财富。
(2)西班牙:占领殖民地全境,直接掠夺财富,并在当地建立农业大庄园,以供应欧洲市场。
(3)荷兰:以政府为后盾,通过发展远洋贸易进行贸易垄断;组建大型商业公司。
(4)英国:政府鼓励“海盗式”掠夺,发动一系列商业战争,以确立贸易优势和抢占殖民地。
主题二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1.对殖民国家的影响材料下表是1500~1800年间英国、葡萄牙、荷兰三国抵达亚洲的船只数量统计表。
——据[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史料解读]“1500~1800年间英国、葡萄牙、荷兰三国抵达亚洲的船只数量统计”信息说明了三国殖民活动的情况。
[问题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表中的甲乙丙各指哪个国家?并分别说明理由。
提示甲:葡萄牙——最早进行殖民掠夺活动,在殖民争霸过程中被打败,由盛而衰,导致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逐渐减少。
乙:荷兰——17世纪成为世界最大殖民贸易国家,抵达亚洲商船数量最多。
(或17世纪中期三次英荷战争后,丧失了海上霸主地位,增长率不敌英国)。
丙:英国——18世纪英国有成为海上霸主之势,抵达亚洲商船数量增长迅速。
2.三角贸易材料[史料解读]材料中“中程运奴隶到美洲贩卖”说明奴隶贸易给非洲带来沉重灾难;“归程从美洲运金银、工业原料到欧洲”说明奴隶贸易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问题思考]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奴隶贸易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有哪些?提示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客观上推动了世界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和交流,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
[史论总结]早期殖民扩张的多重影响(1)对世界市场:殖民扩张和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得到拓展,越来越多的国家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促进了世界的一体化。
(2)对殖民国家: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财富,转化为资本,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3)对殖民地:殖民主义是灾难和祸害,造成了亚、非、拉美地区的落后;殖民扩张客观上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有利于殖民地的发展进步。
(4)对国际关系:由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引起殖民争霸战争。
一、英国确立殖民霸主地位的原因1.国内政治制度的优势。
17世纪,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2.雄厚的经济实力。
英国通过圈地运动、海外殖民掠夺、贩卖黑奴积累了大量原始资本。
3.强大的海军实力。
英国先后打败西班牙、荷兰、法国,由此确立世界殖民霸主地位。
4.地理位置优越。
英国地处大西洋沿岸,处于新航路的中心,便于开展海外贸易。
二、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发展的关系1.殖民扩张和掠夺是世界市场建立的主要途径。
2.殖民扩张使相对孤立的地区联系起来,越来越多的地区成为世界市场的一部分。
3.殖民者把大量财富转化为资本,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从而需要更多市场、原料。
4.资本主义工业品流向世界各地,推动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张。
1.(2016·贵州学业水平测试)17世纪的荷兰通过创办养老院、孤儿院和救济院,举办医院,实行日常消费品低税政策等,过着富足的生活。
出现这种兴盛局面的重要基础是( )A.成为“日不落”殖民帝国B.击溃西班牙的“无敌舰队”C.发动对法战争并取得胜利D.开展商业贸易和海外殖民答案 D解析17世纪的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开展商业贸易和海外殖民活动,积累了大量的财富,故D项正确;A、B、C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2.(2017·朝阳期末)17世纪的荷兰被称为“商业和金融资本主义的典范”,其强劲的发展建立在三大支柱之上。
一是东印度公司,一是阿姆斯特丹银行,还有一个应是( )A.土地 B.枪炮 C.鸦片 D.船队答案 D解析17世纪的荷兰被称为“海上马车夫”,所以和船只有关,故D项正确。
3.(2017·德阳期末)下图是《帝国的兴衰》的部分目录。
据此判断,该帝国最可能是( )A.荷兰 B.西班牙 C.英国 D.意大利答案 B解析由于和英国争夺世界霸权导致西班牙的衰落,西班牙的衰落还由于封建特权横行,奢侈消费导致经济危机,故B项正确。
4.(2017·朝阳期末)《新全球史》中写道:欧洲、印度、加勒比海以及北美都在1756~1763年发生战事,欧洲人、亚洲人和美洲土著人都卷入了这一场“七年战争”。
因此这场战争也被称为一场帝国大战。
这场战争( ) A.是英国工业革命之后开拓市场的表现B.直接导致了法国君主专制统治的结束C.与北美反抗英国统治的战争同步进行D.为不列颠殖民帝国的形成打下了基础答案 D解析这场英法七年战争之后,英国确立了“日不落”的殖民帝国,故D项正确;A、C两项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5.(2017·无锡期末)“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据此观点,推动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前提是( )A.殖民扩张B.代议制确立C.工业革命D.圈地运动答案 A解析财富输入欧洲的途径是殖民扩张,为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故A项正确;代议制确立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故B项错误;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的表现,故C项错误;材料中未提及圈地运动,故D项错误。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在三百年前,也就是17世纪的时候,却是整个世界的经济中心和最富庶的地区。
一个仅有150万人口的荷兰,将自己的势力几乎延伸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被马克思称为当时的“海上第一强国”。
——《大国崛起》材料二17世纪中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第一次从欧洲封建堡垒中打开了缺口……英国面临来自欧洲大陆封建势力的巨大压力。
作为近代工业资本主义兴起的源头国家,英国资本主义的诞生,需要极强的力量反抗霸权并建立适合于自身发展的世界体系。
——摘编自张文木《欧美地缘政治格局的历史演变》(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指出,17世纪的荷兰为什么能成为“海上第一强国”?(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18世纪国际政治格局的主要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