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第二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 格式:ppt
- 大小:1.48 MB
- 文档页数:37
一、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第二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说明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尝试解释生物维持PH稳定的机制。
3)能力方面:a.关注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b.养成自我保健的意识和习惯。
c.运用这方面知识关爱家人和亲友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内环境稳态的概念2)教学难点:稳态的调节机制三、教学方法:问答法、举例法、讲解法、探究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学习法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同学们在入学的时候就进行了体检,体检有很多项目,验血就是其中之一。
呈现血液检验化验单:a具有哪些指标,需要检查哪些项目?b每种成分的参考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为什么?c化验单哪几种超出范围对人体有什么不利的影响?归纳总结答案,内环境可能会出现不稳定状态,当内环境不稳定的时候,生命活动难以正常的进行,证明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性。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学生回答让学生学会阅读化验单启发学生思考回忆已有知识。
通过创设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内环境的动随着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内环境中的化学成分是如何变化的?展示:学生的“体温的日变化规律”的调查结果。
学生观察后回答说明内环境化学成分处于动态平衡中。
态变化1、内环境的化学成分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1)人的体温2)血浆的PH值3)血浆的渗透压请同学根据调查结果讨论,回答下面问题:1、比较班级中同一性别同学的体温数据,可以得到什么结论?2、家庭不同成员体温完全一致吗?这说明了什么?3、同一个人的体温在一天内有什么变化?与当地气温的日变化情况对比,结果如何?体温是内环境理化性质的一个方面,调查结果证明体温处于动态平衡中。
那么有哪些事实可以证明内环境的PH和渗透压也处于动态平衡中?简单说明了内环境中的PH值和渗透压处于动态平衡中。
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目标导读] 1.阅读教材,结合生活实例概述内环境稳态的含义。
2.从各器官、系统的相互关系理解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结合细胞代谢需要的物质和条件,说明内环境稳态的意义。
3.通过探究实验概述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重难点击] 1.内环境稳态的含义。
2.人体血浆pH的调节。
课堂导入方式一:家住广州白云区的小阿豪才5个月大。
据阿豪妈妈说,5个月大的小阿豪因为长期服食蛋白、脂肪含量不达标准的奶粉,而变得头部和四肢肿大。
为什么缺少蛋白质会导致水肿呢?内环境理化成分的稳定有什么意义呢?方式二:在四川省“5·12”汶川大地震中,坚强的“可乐男孩”薛枭的一句话,让多少人感动!依靠对冰冻可乐的渴望,他坚持到了被营救时刻,但由于被压时间过长,血流不畅、循环受阻等原因,他的右腿和右手肌肉坏死而被截肢。
所以,内环境保持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是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机体是如何保持内环境稳态的呢?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是怎样的呢?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1.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都会使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不断变化。
2.体温(1)正常情况下,不同人的体温会因年龄、性别等的不同而存在微小的差异。
(2)同一个人的体温在一日内也会有变化,但一般不超过1 ℃。
(3)尽管周围的气温波动范围较大,但健康人的体温始终接近37 ℃。
3.内环境稳态(1)内容: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2)实质: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的动态平衡,影响稳态的因素是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
合作探究1.下表为某人的血液生化六项检查化验单,请分析:(1)每种成分的正常参考值是一个范围,这说明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有什么特点?答案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2)从表格看,该人的哪些成分物质的含量超标?说明他可能患有什么病?答案血清葡萄糖和甘油三酯含量超标,说明他可能患有高血糖(糖尿病)和高血脂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