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第七章第一节 旅游规划管
- 格式:ppt
- 大小:133.00 KB
- 文档页数:24
旅游景区规划与建设指南第1章引言 (4)1.1 旅游景区概述 (4)1.2 旅游景区规划与建设的意义 (4)1.3 旅游景区规划与建设的基本原则 (4)第2章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4)2.1 旅游资源调查 (4)2.2 旅游资源评价 (4)2.3 旅游资源保护与利用 (4)第3章市场分析与定位 (4)3.1 市场调查 (4)3.2 市场分析 (4)3.3 旅游市场定位 (4)第4章旅游产品策划 (4)4.1 旅游产品概述 (4)4.2 旅游产品设计 (4)4.3 旅游产品创新 (5)第5章空间布局与规划 (5)5.1 空间布局原则 (5)5.2 功能区划分 (5)5.3 空间结构优化 (5)第6章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 (5)6.1 交通设施 (5)6.2 供水与排水设施 (5)6.3 供电与通信设施 (5)第7章服务设施规划与建设 (5)7.1 住宿设施 (5)7.2 餐饮设施 (5)7.3 娱乐设施 (5)7.4 购物设施 (5)第8章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5)8.1 生态环境保护 (5)8.2 环境污染防治 (5)8.3 环境容量控制 (5)第9章景观设计与绿化建设 (5)9.1 景观设计原则 (5)9.2 景观元素设计 (5)9.3 绿化建设 (5)第10章旅游服务质量与管理 (5)10.1 服务质量管理 (5)10.2 安全管理 (5)10.3 卫生管理 (5)11.1 旅游宣传策略 (5)11.2 营销渠道拓展 (5)11.3 品牌建设与推广 (6)第12章规划实施与评估 (6)12.1 规划实施策略 (6)12.2 项目投资与融资 (6)12.3 规划评估与调整 (6)第1章引言 (6)1.1 旅游景区概述 (6)1.2 旅游景区规划与建设的意义 (6)1.3 旅游景区规划与建设的基本原则 (6)第2章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7)2.1 旅游资源调查 (7)2.1.1 调查方法 (7)2.1.2 调查内容 (7)2.2 旅游资源评价 (7)2.2.1 评价方法 (8)2.2.2 评价指标 (8)2.3 旅游资源保护与利用 (8)2.3.1 保护措施 (8)2.3.2 利用策略 (8)第3章市场分析与定位 (8)3.1 市场调查 (8)3.2 市场分析 (9)3.3 旅游市场定位 (9)第4章旅游产品策划 (10)4.1 旅游产品概述 (10)4.2 旅游产品设计 (10)4.2.1 旅游市场调研 (10)4.2.2 旅游资源整合 (10)4.2.3 旅游产品定位 (10)4.2.4 旅游产品内容设计 (10)4.2.5 旅游产品价格策略 (10)4.2.6 旅游产品营销策划 (10)4.3 旅游产品创新 (10)4.3.1 旅游产品类型创新 (11)4.3.2 旅游产品内容创新 (11)4.3.3 旅游产品服务创新 (11)4.3.4 旅游产品推广方式创新 (11)第5章空间布局与规划 (11)5.1 空间布局原则 (11)5.2 功能区划分 (11)5.3 空间结构优化 (12)6.1 交通设施 (12)6.1.1 道路建设 (12)6.1.2 公共交通设施 (12)6.1.3 停车设施 (12)6.2 供水与排水设施 (13)6.2.1 供水设施 (13)6.2.2 排水设施 (13)6.3 供电与通信设施 (13)6.3.1 供电设施 (13)6.3.2 通信设施 (13)6.3.3 智能化设施 (13)第7章服务设施规划与建设 (13)7.1 住宿设施 (13)7.2 餐饮设施 (14)7.3 娱乐设施 (14)7.4 购物设施 (14)第8章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15)8.1 生态环境保护 (15)8.2 环境污染防治 (15)8.3 环境容量控制 (16)第9章景观设计与绿化建设 (16)9.1 景观设计原则 (16)9.2 景观元素设计 (17)9.3 绿化建设 (17)第10章旅游服务质量与管理 (18)10.1 服务质量管理 (18)10.2 安全管理 (18)10.3 卫生管理 (19)第11章旅游宣传与营销 (19)11.1 旅游宣传策略 (19)11.1.1 定位明确 (19)11.1.2 创意策划 (19)11.1.3 媒体合作 (19)11.1.4 社交媒体营销 (19)11.1.5 线上线下融合 (20)11.2 营销渠道拓展 (20)11.2.1 旅行社合作 (20)11.2.2 在线旅游平台 (20)11.2.3 目的地营销联盟 (20)11.2.4 MICE市场拓展 (20)11.2.5 跨界合作 (20)11.3 品牌建设与推广 (20)11.3.1 品牌定位 (20)11.3.2 品牌视觉识别系统 (20)11.3.3 品牌故事 (20)11.3.4 品牌推广活动 (20)11.3.5 品牌口碑营销 (20)第12章规划实施与评估 (21)12.1 规划实施策略 (21)12.1.1 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 (21)12.1.2 落实政策措施 (21)12.1.3 加强组织协调 (21)12.1.4 监测评价与反馈 (21)12.2 项目投资与融资 (21)12.2.1 项目投资决策 (21)12.2.2 融资渠道拓展 (21)12.2.3 融资风险防控 (21)12.3 规划评估与调整 (22)12.3.1 定期开展规划评估 (22)12.3.2 及时调整规划内容 (22)12.3.3 加强规划实施指导 (22)12.3.4 完善规划评估机制 (22)第1章引言1.1 旅游景区概述1.2 旅游景区规划与建设的意义1.3 旅游景区规划与建设的基本原则第2章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2.1 旅游资源调查2.2 旅游资源评价2.3 旅游资源保护与利用第3章市场分析与定位3.1 市场调查3.2 市场分析3.3 旅游市场定位第4章旅游产品策划4.1 旅游产品概述4.2 旅游产品设计4.3 旅游产品创新第5章空间布局与规划5.1 空间布局原则5.2 功能区划分5.3 空间结构优化第6章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6.1 交通设施6.2 供水与排水设施6.3 供电与通信设施第7章服务设施规划与建设7.1 住宿设施7.2 餐饮设施7.3 娱乐设施7.4 购物设施第8章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8.1 生态环境保护8.2 环境污染防治8.3 环境容量控制第9章景观设计与绿化建设9.1 景观设计原则9.2 景观元素设计9.3 绿化建设第10章旅游服务质量与管理10.1 服务质量管理10.2 安全管理10.3 卫生管理第11章旅游宣传与营销11.1 旅游宣传策略11.2 营销渠道拓展11.3 品牌建设与推广第12章规划实施与评估12.1 规划实施策略12.2 项目投资与融资12.3 规划评估与调整第1章引言1.1 旅游景区概述旅游景区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具有观赏、休闲、娱乐、科普等功能,吸引游客前来游览的特定区域。
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方案一、引言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以及推动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而旅游景区作为旅游业的核心载体,其规划与开发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直接关系到旅游景区的发展和经济效益。
本文将围绕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方案展开探讨,从规划的必要性、规划的内容、规划的实施和开发的可持续性等方面进行论述。
二、规划的必要性1. 保护自然环境旅游景区的规划与开发方案首先要考虑的是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一些景区由于规划不合理和开发过度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影响了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规划的必要性在于通过科学合理的布局和开发方式,保护景区的生态环境,实现旅游业和自然环境的良性互动。
2. 提升旅游体验旅游景区的规划与开发方案还应考虑到游客的需求和体验。
通过合理规划景区的景点布局、交通配套、服务设施等,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增加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从而促进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旅游景区的规划与开发方案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规划合理的旅游景区,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地方居民的收入水平,推动地方经济的繁荣。
三、规划的内容旅游景区的规划与开发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1. 景区定位与发展目标首先需要明确景区的定位和发展目标。
通过对景区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文历史等方面的分析,确定景区的主题和特色,明确景区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2. 景点布局与交通规划根据景区的定位和发展目标,合理规划景点的布局和交通配套。
通过科学合理的景点布局,使游客能够便捷地游览景区,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
3. 服务设施与管理措施规划与开发方案还应包括景区的服务设施和管理措施。
例如,景区应配备完善的接待中心、停车场、卫生间等基础设施,提供优质的服务。
同时,制定管理措施,加强对景区的管理和维护,确保景区的秩序和安全。
4. 文化保护与传承旅游景区的规划与开发方案还应考虑到对当地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旅游规划与开发》讲义目录导论 (4)第一节旅游与旅游业 (5)第二节旅游规划与其他规划 (5)第三节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体系 (6)第一章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概念体系 (8)第一节旅游资源的概念与特征 (10)第二节旅游开发的内容与原则 (10)第三节旅游规划的概念与内容 (13)第二章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发展及趋势 (15)第一节区位理论的发展与应用 (17)第二节增长极理论的发展与启示 (17)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发展与启示 (18)第四节旅游人类学理论方法与启示 (21)第三章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发展及趋势 (23)第一节国内外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历史回顾 (25)第二节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发展趋势 (26)第三节国内外旅游规划与开发研究的热点 (28)第四章旅游资源的分类体系与评价 (32)第一节旅游资源的分类 (33)第二节旅游资源综合评价 (34)第三节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方法 (35)第四节旅游资源调查方法 (36)第四章旅游资源的分类体系与评价 (41)第一节市场分析的内容 (42)第二节市场调研与市场分析的程序和方法 (43)第三节旅游规划与开发的营销对策 (44)第六章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主题定位和功能分区 (47)第一节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主题定位 (48)第二节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主题形象定位 (50)第三节区域旅游空间功能定位 (52)第七章旅游规划与开发的项目创意设计 (55)第一节旅游项目创意设计的概念 (56)第二节旅游规划与开发项目创意设计的原则 (58)第八章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导向模式 (61)第一节资源导向模式 (63)第二节市场导向模式 (65)第三节形象导向模式 (67)第四节产品导向模式 (69)第九章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可行性分析 (72)第一节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可行性分析概述 (74)第二节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可行性分析的理论基础 (75)第三节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可行性分析的方法 (77)第十章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效益评估 (79)第一节旅游规划与开发的评估原则 (81)第二节旅游规划与开发效益评估的内容体系 (82)第十一章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保障体系 (87)第一节政策保障体系 (90)第二节市场保障体系 (90)第三节财经保障体系 (91)第四节人力资源保障体系 (92)第五节环境生态保障体系 (93)导论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对旅游和旅游规划的相关基本概念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教学内容:第一部分:自我介绍及课堂纪律要求第二部分:课程介绍1、教材及参考书、参考视频说明2、课程教学说明3、本课程学习导入第一节旅游景区概述一、旅游景区概念1.旅游区《旅游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概括为:旅游区为“经县级以上(含县级)行政管理部门批准成立,有统一管里机构,范围明确,具有参观、游览、度假、康乐、求知等功能,并提供相应旅游服务设施的独立单位。
包括旅游景区、景点、主题公园、度假区、保护区、风景区、森林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博物馆、美术馆等”。
2.风景名胜区《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概括为:“凡具有观赏、文化或科学价值,自然景物、人文景物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范围,可供人们游览、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区”。
风景名胜区和旅游区的概念区别:共同指出:首先,两者都具有游览、观赏的作用;其次,都强调应是自然或人文景物组成。
不同之处:前者是以“风景”和“名胜”为主的自然和人文景物,忽略甚至不包含一些主题公园、博物馆等,也不包括相应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而后者范围较广,几乎将所有可以为旅游业所利用的资源都作为旅游区,而且强调了在这些区域里能提供相应的旅游服务设施。
这样看风景名胜区应该是旅游区的组成部分。
有学者提出两者区别:法定地位和区划界定不同;经济学涵义不同;资源构成内涵及开发原则不同。
3.旅游景点旅游景点的含义较为直观和简单,概念模糊,旅游区一般涵盖旅游景点,而旅游景区应该介于两者之间。
4.旅游目的地英国学者D.布哈利斯认为:旅游目的地是一个特定的地理区域,被旅游者公认为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有统一的旅游业管理与规划的政策、司法框架,也就是说由统一的目的地管理机构进行管理的区域。
霍洛韦则是这样界定旅游目的地的;一个目的地可以是一个具体的风景名胜区,或者是一个城镇,一个国家内某个地区,整个国家,甚至是地球上一片更大的地方。
旅游景区的内容可以概括如下:首先,旅游景区一般是将旅游资源经过人为开发,使其具有激发旅游者的兴趣和吸引力,本质上是一种旅游产品;其次,旅游景区是旅游资源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各种旅游资源展现给旅游者的载体;第三,只要是能够萌发人们的旅游兴趣和需求,并能提供给人们游览、休息和科研的区域,都应该是旅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