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股定理测试
- 格式:doc
- 大小:1.46 MB
- 文档页数:10
勾股定理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3和4,斜边长为______。
A. 5B. 6C. 7D. 82.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4,5,那么这个三角形是______。
A. 直角三角形B. 钝角三角形C. 锐角三角形D. 不是三角形3. 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和12,斜边长为13,那么这个三角形是______。
A. 直角三角形B. 等边三角形C. 等腰三角形D. 其他三角形4. 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10,一条直角边长为6,另一条直角边长为______。
A. 4B. 6C. 8D. 105.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满足勾股定理,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______。
A. 直角三角形B. 等边三角形C. 等腰三角形D. 锐角三角形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a和b,斜边为c,则a² + b²= ______。
7. 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长为9,斜边长为10,另一条直角边长为 ______。
8.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6,8和10,那么这个三角形是______ 。
9. 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3和4,那么斜边长为 ______ 。
10.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7,24和25,那么这个三角形是______ 。
三、解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1. 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5和12,求斜边的长度。
12. 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7,24和25,判断这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四、证明题(每题10分,共20分)13. 证明: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b和c,且满足a² + b² = c²,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14. 证明: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斜边是最长边。
答案:1. A2. A3. A4. C5. A6. c²7. 78. 直角三角形9. 510. 直角三角形11. 斜边长度为1312. 是直角三角形,因为7² + 24² = 25²13. 证明略14. 证明略。
第14章《勾股定理》一、选择题1. 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6,8,10,那么它最短边上的高为……………()A. 4B. 5C. 6D. 82. 三角形各边(从小到大)长度的平方比如下,其中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A. 1:1:2B. 1:3:4C. 9:25:36D. 25:144:1693. 设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为a、b,斜边上的高为h,斜边长为c,则以c+h,a+b,h为边的三角形的形状是…………………………………()A. 直角三角形B. 锐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不能确定4. △ABC中,∠A:∠B:∠C=1:2:3,则BC:AC:AB为……………………()A. 1:2:3B. 1:2:3C. 1:3:2D. 3:1:25. △ABC中,AB=15,AC=13。
高AD=12。
则△ABC的周长是……………()A. 42B. 32C. 42或32D. 37或33二、填空题1. 若有两条线段,长度分别为8 cm,17cm,第三条线段长满足__________条件时,这三条线段才能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
2. 木工做一个长方形桌面,量得桌面的长为60cm,宽为32cm,对角线长为68cm,这个桌面__________(填“合格”或“不合格”)。
3. 如图,有一圆柱,其高为12cm,它的底面半径为3cm,在圆柱下底面A处有一只蚂蚁,它想得到上面B处的食物,则蚂蚁经过的最短距离为________ cm。
(π取3)4. 如图,有一块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AC=6cm,BC=8cm,现将直角边AC沿直线AD折叠,使它落在斜边AB上,且与AE重合,则CD等于________ 。
三、计算题1. 如图,公路MN和公路PQ在P点处交汇,点A处有一所中学,AP=160米,点A 到公路MN的距离为80米,假使拖拉机行驶时,周围100米以内会受到噪音影响,那么拖拉机在公路MN上沿PN方向行驶时,学校是否会受到影响,请说明理由;如果受到影响,已知拖拉机的速度是18千米/小时,那么学校受到影响的时间为多少?2. 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4,x,求x2。
初中数学-《勾股定理》测试一、选择题1.下面三组数中是勾股数的一组是()A.6,7,8 B.21,28,35 C.1.5,2,2.5 D.5,8,132.一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长是7cm,另一条直角边与斜边长的和是49cm,则斜边的长()A.18cm B.20cm C.24cm D.25cm3.在△ABC中,∠C=90°,若AB=5,则AB2+AC2+BC2=()A.10 B.15 C.30 D.504.在△ABC中,AB=13,AC=15,高AD=12,则BC的长为()A.14 B.14或4 C.8 D.4或85.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为8,周长为32,则三角形的面积为()A.56 B.48 C.40 D.326.直角三角形有一条直角边的长为11,另外两边的长也是正整数,则此三角形的周长为()A.120 B.121 C.132 D.1237.如图,某市在“旧城改造”中计划在一块如图所示的三角形空地上种植某种草皮以美化环境,已知这种草皮每平方米a元,则购买这种草皮至少要()A.450a元B.225a元C.150a元D.300a元8.如图:有一圆柱,它的高等于8cm,底面直径等于4cm(π=3),在圆柱下底面的A点有一只蚂蚁,它想吃到上底面与A相对的B点处的食物,需要爬行的最短路程大约()A.10cm B.12cm C.19cm D.20cm14.在直线l上依次摆放着七个正方形(如图所示).已知斜放置的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1,2,3,正放置的四个正方形的面积依次是S1,S2,S3,S4,则S1+S2+S3+S4=.二、填空题9.在Rt△ABC中,∠C=90°,AC=3,BC=4,则AB=.10.在△ABC中,∠C=90°,若c=10,a:b=3:4,则ab=.11.如图,在高2米,坡角为30°的楼梯表面铺地毯,地毯的长至少需米.12.如图,∠OAB=∠OBC=∠OCD=90°,AB=BC=CD=1,OA=2,则OD2=.13.如图在4个均由16个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正方形中,各有一个格点三角形,那么这4个三角形中,与众不同的是,不同之处:.三、解答题15.如图,正方形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边长都是1,每个小格的顶点叫做格点,以格点为顶点分别按下列要求画三角形(涂上阴影).(1)在图1中,画一个三角形,使它的三边长都是有理数;(2)在图2,图3中,分别画一个直角三角形,使它的三边长都是无理数.(两个三角形不全等)16.如图,在△ABD中,∠A是直角,AB=3,AD=4,BC=12,DC=13,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17.如图所示,折叠长方形的一边AD,使点D落在边BC的点F处,已知AB=8cm,BC=10cm,则EC的长为cm.18.如果△ABC的三边长分别为a、b、c,并且满足a2+b2+c2+338=10a+24b+26c,试判断△ABC 的形状.《勾股定理》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下面三组数中是勾股数的一组是()A.6,7,8 B.21,28,35 C.1.5,2,2.5 D.5,8,13【考点】勾股数.【分析】勾股数的定义:满足a2+b2=c2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据此求解即可.【解答】解:A、62+72≠82,不能构成勾股数,故错误;B、212+282=352,能构成勾股数,故正确;C、1.5和2.5不是整数,所以不能构成勾股数,故错误;D、52+82≠132,不能构成勾股数,故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数的定义,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已知△ABC的三边满足a2+b2=c2,则△ABC是直角三角形.2.一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长是7cm,另一条直角边与斜边长的和是49cm,则斜边的长()A.18cm B.20cm C.24cm D.25cm【考点】勾股定理.【分析】设另一条直角边是a,斜边是c.根据另一条直角边与斜边长的和是49cm,以及勾股定理就可以列出方程组,即可求解.【解答】解:设另一条直角边是a,斜边是c.根据题意,得,联立解方程组,得.故选D.【点评】注意根据已知条件结合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解方程组的方法可以把①方程代入②方程得到c﹣a=1,再联立解方程组.3.在△ABC中,∠C=90°,若AB=5,则AB2+AC2+BC2=()A.10 B.15 C.30 D.50【考点】勾股定理.【分析】先画图,再根据勾股定理易求BC2+AC2的值,再加上AB2即可.【解答】解:如右图所示,在Rt△ABC中,BC2+AC2=AB2,∵AB=5,∴BC2+AC2=25,∴AB2+AC2+BC2=25+25=50.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解题的关键是找准直角边和斜边.4.在△ABC中,AB=13,AC=15,高AD=12,则BC的长为()A.14 B.14或4 C.8 D.4或8【考点】勾股定理.【专题】分类讨论.【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先求出BD、CD的长,再求BC就很容易了.【解答】解:此图中有两个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可得:CD2=152﹣122=81,∴CD=9,同理得BD2=132﹣122=25∴BD=5∴BC=14,此图还有另一种画法.即当是此种情况时,BC=9﹣5=4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直角三角形中勾股定理的应用.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5.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为8,周长为32,则三角形的面积为()A.56 B.48 C.40 D.32【考点】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进而利用勾股定理得出DC的长,进而求出BC的长,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过点A做AD⊥BC于点D,∵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为8,周长为32,∴AD=8,设DC=BD=x,则AB=(32﹣2x)=16﹣x,∴AC2=AD2+DC2,即(16﹣x)2=82+x2,解得:x=6,故BC=12,则△ABC的面积为:×AD×BC=×8×12=48.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DC的长是解题关键.6.直角三角形有一条直角边的长为11,另外两边的长也是正整数,则此三角形的周长为()A.120 B.121 C.132 D.123【考点】勾股定理.【专题】计算题.【分析】设另一条直角边为x,斜边为y,由勾股定理得出y2﹣x2=112,推出(y+x)(y﹣x)=121,根据121=11×11=121×1,推出x+y=121,y﹣x=1,求出x、y的值,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设另一条直角边为x,斜边为y,∵由勾股定理得:y2﹣x2=112,∴(y+x)(y﹣x)=121=11×11=121×1,∵x、y为整数,y>x,∴x+y>y﹣x,即只能x+y=121,y﹣x=1,解得:x=60,y=61,∴三角形的周长是11+60+61=13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关键是得出x+y=121和y﹣x=1,题目比较好,但有一定的难度.7.如图,某市在“旧城改造”中计划在一块如图所示的三角形空地上种植某种草皮以美化环境,已知这种草皮每平方米a元,则购买这种草皮至少要()A.450a元B.225a元C.150a元D.300a元【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专题】压轴题.【分析】求出三角形地的面积即可求解.如图所示,作BD⊥CA于D点.在Rt△ABD中,利用正弦函数定义求BD,即△ABC的高.运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面积求解.【解答】解:如图所示,作BD⊥CA于D点.∵∠BAC=150°,∴∠DAB=30°,∵AB=20米,∴BD=20sin30°=10米,=×30×10=150(米2).∴S△ABC已知这种草皮每平方米a元,所以一共需要150a元.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通过作辅助线构建直角三角形,从而解斜三角形的能力.8.如图:有一圆柱,它的高等于8cm,底面直径等于4cm(π=3),在圆柱下底面的A点有一只蚂蚁,它想吃到上底面与A相对的B点处的食物,需要爬行的最短路程大约()A.10cm B.12cm C.19cm D.20cm【考点】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分析】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首先把A和B展开到一个平面内,即展开圆柱的半个侧面,得到一个矩形,然后根据勾股定理,求得蚂蚁爬行的最短路程即展开矩形的对角线的长度.【解答】解:展开圆柱的半个侧面,得到一个矩形:矩形的长是圆柱底面周长的一半即2π=6,矩形的宽是圆柱的高即8.根据勾股定理得:蚂蚁爬行的最短路程即展开矩形的对角线长即10.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拓展应用.“化曲面为平面”是解决“怎样爬行最近”这类问题的关键.本题注意只需展开圆柱的半个侧面.14.在直线l上依次摆放着七个正方形(如图所示).已知斜放置的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1,2,3,正放置的四个正方形的面积依次是S1,S2,S3,S4,则S1+S2+S3+S4=4.【考点】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规律型.【分析】运用勾股定理可知,每两个相邻的正方形面积和都等于中间斜放的正方形面积,据此即可解答.【解答】解:观察发现,∵AB=BE,∠ACB=∠BDE=90°,∴∠ABC+∠BAC=90°,∠ABC+∠EBD=90°,∴∠BAC=∠EBD,∴△ABC≌△BDE(AAS),∴BC=ED,∵AB2=AC2+BC2,∴AB2=AC2+ED2=S1+S2,即S1+S2=1,同理S3+S4=3.则S1+S2+S3+S4=1+3=4.故答案为:4.【点评】运用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以及性质、勾股定理.注意发现两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和正好是之间的正方形的面积.二、填空题9.在Rt△ABC中,∠C=90°,AC=3,BC=4,则AB=5.【考点】勾股定理.【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直接解答即可.【解答】解:因为在Rt△ABC中,AB2=AC2+BC2,即AB==5.【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解及直角三角形的能力.10.在△ABC中,∠C=90°,若c=10,a:b=3:4,则ab=48.【考点】勾股定理.【分析】首先根据勾股定理以及a:b=3:4,知斜边占5份.又c=10,所以一份是2,则a=6,b=8.所以ab=48.【解答】解:设a=3x,b=4x,则c==5x,又c=10,所以x=2,即a=6,b=8,所以ab=48.故答案为:48.【点评】熟练运用勾股定理,此类题首先计算一份的值,再进一步进行计算.11.如图,在高2米,坡角为30°的楼梯表面铺地毯,地毯的长至少需2+2米.【考点】勾股定理的应用.【专题】压轴题.【分析】地毯水平的部分的和是水平边的和,竖直的部分的和是竖直边,因此根据勾股定理求出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即可.【解答】解:已知直角三角形的高是2米,根据三角函数得到:水平的直角边是=2,则地毯水平的部分的和是水平边的和,竖直的部分的和是竖直边,则地毯的长是(2+2)米.【点评】正确计算地毯的长度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2.如图,∠OAB=∠OBC=∠OCD=90°,AB=BC=CD=1,OA=2,则OD2=7.【考点】勾股定理.【分析】连续运用勾股定理即可解答.【解答】解:由勾股定理可知OB=,OC=,OD=∴OD2=7.【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的能力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13.如图在4个均由16个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正方形中,各有一个格点三角形,那么这4个三角形中,与众不同的是A,不同之处:A不是直角三角形,B,C,D是直角三角形.【考点】勾股定理.【专题】网格型.【分析】可以设正方形小格的边长是1.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各个三角形的三边,看三边的平方是否满足两条较短边的平方和等于最长边的平方.【解答】解:(1)在A图中三角形的三个边的长为、、,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知5+10≠17,故A不是直角三角形;(2)在B图中三角形的三个边的长为2,4,,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知22+42=()2,所以B是直角三角形;(3)根据(2)的计算方法,同理可求得C,D也是直角三角形.【点评】综合运用了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三、解答题15.如图,正方形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边长都是1,每个小格的顶点叫做格点,以格点为顶点分别按下列要求画三角形(涂上阴影).(1)在图1中,画一个三角形,使它的三边长都是有理数;(2)在图2,图3中,分别画一个直角三角形,使它的三边长都是无理数.(两个三角形不全等)【考点】作图—应用与设计作图.【专题】网格型;开放型.【分析】(1)画一个边长3,4,5的三角形即可;(2)利用勾股定理,找长为无理数的线段,画三角形即可.【解答】解:【点评】本题需仔细分析题意,结合图形,利用勾股定理即可解决问题.16.如图,在△ABD 中,∠A 是直角,AB=3,AD=4,BC=12,DC=13,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连接BD ,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出△ABD 和△DBC 是直角三角形,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出两个三角形的面积,将其相加即可得到四边形ABCD 的面积.【解答】解:连接BD ,在△ABD 中,∠A 是直角,AB=3,AD=4,∴BD===5,△BCD 中,BC=12,DC=13,DB=5,52+122=132,即BC 2+BD 2=DC 2,∴△BCD 是直角三角形,∴S 四边形ABCD =S △ABD +S △BDC=AD•AB +BD•BC=×4×3+×5×12=6+30=36.【点评】此题要将求四边形面积的问题转化为求两个直角三角形面积和的问题,既考查了对勾股定理逆定理的掌握情况,又体现了转化思想在解题时的应用.17.如图所示,折叠长方形的一边AD ,使点D 落在边BC 的点F 处,已知AB=8cm ,BC=10cm ,则EC的长为3cm.【考点】勾股定理;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分析】能够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得到相关的线段之间的关系.再根据勾股定理进行计算.【解答】解:∵D,F关于AE对称,所以△AED和△AEF全等,∴AF=AD=BC=10,DE=EF,设EC=x,则DE=8﹣x.∴EF=8﹣x,在Rt△ABF中,BF==6,∴FC=BC﹣BF=4.在Rt△CEF中,由勾股定理得:CE2+FC2=EF2,即:x2+42=(8﹣x)2,解得x=3.∴EC的长为3cm.【点评】特别注意轴对称的性质以及熟练运用勾股定理.18.如果△ABC的三边长分别为a、b、c,并且满足a2+b2+c2+338=10a+24b+26c,试判断△ABC 的形状.【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完全平方公式.【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有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是直角三角形判定则可.如果有这种关系,这个就是直角三角形.把a2+b2+c2+338=10a+24b+26c 化简后判断则可.【解答】解:a2+b2+c2+338=10a+24b+26ca2﹣10a+25+b2﹣24b+144+c2﹣26c+169=0即(a﹣5)2+(b﹣12)2+(c﹣13)2=0∴a﹣5=0,b﹣12=0,c﹣13=0∴a=5,b=12,c=13∵52+122=169=132∴a2+b2=c2∴△ABC是直角三角形.【点评】本题考查了式子的变形和因式分解,然后再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勾股定理测试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1.下面的四组数中是勾股数的一组是()(A)2、3、4 (B)21、28、35 (C)12、13、14 (D)5、8、132.一个圆桶,底面直径为24cm,高32cm,则桶内所能容下的最长木棒为()(A)20cm (B)50cm(C)40cm (D)45cm3.如图,AC是圆的直径,∠B为直角,AB=6,BC=8,则阴影面积为()(A)100π-24 (B)25π-24(C)100π-48 (D)25π-484.有一木工师傅测量了一个等腰三角形的腰、底边和高的长,但他把这三个数据与其它的数据弄混了,请你帮他找出来,是第()组。
(A)13、12、12 (B)12、12、8 (C)13、10、12 (D)5、8、45.下面三角形中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个数是()①三角形三内角之比为1:2:3 ②三角形三角之比为3:4:5③三角形三边之长分别为2.5、6、6.5 ④三角形三边之长分别为8、15、17(A)1个(B)2个(C)3个(D)4个二、填空题(每空4分,共24分)1.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已知:a=40,b=9,则c=_______。
2.一座桥横跨一江,桥长12米,一艘小船自桥北出发,向正南方驶去,因水流原因,到达南岸后,发现已偏离桥南头5米,则小船实际行驶了_______米。
3.如右图,一座楔形台,高14米,底座长48米,一位自行车运动员要在5秒钟驶过楔形台斜面,则要达到_______的平均速度。
4.等腰△ABC,其中AB=AC=17cm,BC=16cm,则三角形的面积为_______。
第3题图5.如图,天河宾馆在重新装修后,准备在大厅的主楼梯上铺设某种红色地毯,已知这种地毯每平方米售价30元,主楼梯道宽2米,其侧面如图所示,购买地毯至少需要_______元。
6.如图图阴影部分是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则此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_______。
勾股定理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 5 分,共 30 分)1、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 5 厘米、12 厘米,则斜边长是()A 13 厘米B 14 厘米C 15 厘米D 16 厘米答案:A解析:根据勾股定理 a²+ b²= c²(其中 a、b 为直角边,c 为斜边),可得斜边 c =√(5²+ 12²) =√(25 + 144) =√169 = 13 厘米。
2、以下列各组数为边长,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 3,4,6B 5,12,13C 5,11,12D 2,3,4答案:B解析:选项 A,3²+ 4²= 9 + 16 = 25,6²= 36,25 ≠ 36,所以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选项 B,5²+ 12²= 25 + 144 = 169,13²=169,所以能组成直角三角形;选项 C,5²+ 11²= 25 + 121 = 146,12²= 144,146 ≠ 144,所以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选项 D,2²+ 3²=4 + 9 = 13,4²= 16,13 ≠ 16,所以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
3、一个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 3 和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斜边长为 25B 三角形的周长为 12C 斜边长为 5D 三角形的面积为 6答案:C解析:根据勾股定理,斜边长为√(3²+ 4²) =√25 = 5,选项 A 错误,选项 C 正确;三角形的周长为 3 + 4 + 5 = 12,选项 B 错误;三角形的面积为 1/2 × 3 × 4 = 6,选项 D 正确。
4、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 2,4,x,则 x 的值可能有()A 1 个B 2 个C 3 个D 无数个答案:B解析:当 x 为斜边时,x =√(2²+ 4²) =√20 =2√5;当 4 为斜边时,x =√(4² 2²) =√12 =2√3。
勾股定理测试题及答案1. 计算下列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度:a. 直角边长度分别为 3cm 和 4cmb. 直角边长度分别为 5cm 和 12cmc. 斜边长度为 10cm,直角边长度分别为 6cm 和 xcm2. 判断以下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并说明理由:a. 三边长度分别为 3cm, 4cm, 5cmb. 三边长度分别为 8cm, 15cm, 17cmc. 三边长度分别为 7cm, 24cm, 25cm3. 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度为 13cm,一条直角边长度为 5cm,求另一条直角边的长度。
4.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的长度之比为 5:2,如果斜边长度为 20cm,求另一条直角边的长度。
答案1.a. 根据勾股定理,斜边长度等于两直角边长度的平方和的平方根。
因此,√(3² + 4²) = √(9 + 16) = √25 = 5cm。
b. 同样地,斜边长度为√(5² + 12²) = √(25 + 144) =√169 = 13cm。
c. 设另一条直角边长度为 y,则√(x² + 6²) = 10,解得 x²= 100 - 36 = 64,所以 x = 8cm。
2.a. 3² + 4² = 9 + 16 = 25,等于 5²,所以这是一个直角三角形。
b. 8² + 15² = 64 + 225 = 289,等于 17²,所以这也是一个直角三角形。
c. 7² + 24² = 49 + 576 = 625,不等于 25²,所以这不是一个直角三角形。
3. 设另一条直角边长度为 y,则根据勾股定理,5² + y² = 13²,解得 y² = 169 - 25 = 144,所以 y = 12cm。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17.1 勾股定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一个直角三角形有两条边长分别为6和8,则它的第三条边长可能是 A .8B .9C .10D .11【答案】C2.Rt △ABC 中,斜边BC =2,则AB 2+AC 2+BC 2的值为 A .8B .4C .6D .无法计算【答案】A【解析】利用勾股定理,由Rt △ABC 中,BC 为斜边,可得AB 2+AC 2=BC 2,代入数据可得 AB 2+AC 2+BC 2=2BC 2=2×22=8.故选A .3.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BAD =90°,∠DBC =90°,AD =4,AB =3,BC =12,则CD 为A .5B .13C .17D .18【答案】B【解析】∵∠BAD =90°,∴△ADB 是直角三角形,∴BD =22AD AB +=2234+=5,∵∠DBC =90°,∴△DBC 是直角三角形,∴CD =22BD BC +=22512+=13,故选B .4.如图的三角形纸片中,AB =8,BC =6,AC =5,沿过点B 的直线折叠这个三角形,使点C 落在AB 边上的点E 处,折痕为BD ,则△AED 的周长是A .7B .8C .11D .14【答案】A5.如图,直线l 上有三个正方形a ,b ,c ,若a ,c 的面积分别为2和10,则b 的面积为A .8B .10+2 C .23D .12【答案】D【解析】如图,∵a 、b 、c 都为正方形,∴BC =BF ,∠CBF =90°,AC 2=2,DF 2=10,∵∠1+∠2=90°,∠2+∠3=90°,∴∠1=∠3,在△ABC 和△DFB 中, 13BAC FDBBC BF ∠=∠⎧⎪∠=∠⎨⎪=⎩,∴△ABC ≌△DFB ,∴AB =DF ,在△ABC 中,BC2=AC 2+AB 2=AC 2+DF 2=2+10=12,∴b 的面积为12.故选D .6.如图,一棵大树被大风刮断后,折断处离地面8 m ,树的顶端离树根6 m ,则这棵树在折断之前的高度是A .18 mB .10 mC .14 mD .24 m【答案】A【解析】∵BC=8 m,AC=6 m,∠C=90º,∴AB=22228610BC AC+=+=m,∴树高10+8=18 m.故选A.7.如图,盒内长、宽、高分别是6 cm、3 cm、2 cm,盒内可放木棒最长的长度是A.6 cm B.7 cm C.8 cm D.9 cm【答案】B8.如图,△ABC的顶点A,B,C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的格点上,BD⊥AC于点D,则BD的长为A.45B.85C.165D.245【答案】C【解析】S△ABC=12×BC×AE=12×BD×AC,∵AE=4,AC=2243+=5,BC=4,即12×4×4=12×5×BD,解得BD=165.故选C.二、填空题:请将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9.已知在△ABC中,AB=9,AC=10,BC=17,那么边AB上的高等于__________.【答案】8【解析】如图,作CD⊥AB交AB的延长线于D点,设CD=x,AD=y,在直角△ADC中,AC2=x2+y2,在直角△BDC中,BC2=x2+(y+AB)2,解方程得y=6,x=8,即CD=8,∵CD即AB边上的高,∴AB边上的高等于8.故答案为:8.10.如图,在△ABC中,∠C=90°,AC=6,AB=10,现分别以A、B为圆心,大于12AB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M、N,作直线MN,分别交AB、BC于点D、E,则CE的长为__________.【答案】7 411.如图,在△ABC中,∠BAC=120°,AB=AC,点M、N在边BC上,且∠MAN=60°.若BM=2,CN=4,则MN的长为__________.【答案】23【解析】∵∠BAC =120°,AB =AC ,∴△ABM 绕点A 逆时针旋转120°至△APC ,如图,连接PN ,∴△ABM ≌△ACP ,∴∠B =∠ACP =30°,PC =BM =2,∠BAM =∠CAP ,∴∠NCP =60°,∴∠CPD =30°. ∵∠MAN =60°,∴∠BAM +∠NAC =∠NAC +∠CAP=60°=∠MAN ,∵AM =AP ,AN =AN ,∴△MAN ≌△PAN , ∴MN =PN ,过点P 作BC 的垂线,垂足为D ,∴CD =12PC =1,DN =CN -CD =4-1=3,∴PD =3, ∴PN =22PD DN +=22(3)3+=23,∴MN =PN =23.故答案为:23.12.如图,△ABC 中,∠A =90°,AB =3,AC =6,点D 是AC 边的中点,点P 是BC 边上一点,若△BDP 为等腰三角形,则线段BP 的长度等于__________.【答案】32或5在△BDC 中,设BH =x 2222(32)3(35)x x =-,解得:5x =在△BDH 中,229(32)()55DH =-=, 在△PDH 中,设PH =y ,则BP =PD =5y -,由勾股定理得222()()55y y -+=,解得:5y =. ③当BP 为底时,则BD =PD =32,而当P 点与C 点重合时,PD =3,且点P 是BC 边上一点,不是延上长线上的,所以不存在.故答案为:32或5.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3.已知:四边形ABCD 中,BD 、AC 相交于O ,且BD 垂直AC ,求证:2222AB CD AD BC +=+.14.如图,在高为3米,斜坡长为5米的楼梯表面铺地毯,则地毯的长度至少需要多少米?若楼梯宽2米,地毯每平方米30元,那么这块地毯需花多少元?【解析】在Rt ABC △中,224AC AB BC =-=米,故可得地毯长度=AC +BC =7米, ∵楼梯宽2米,∴地毯的面积=14平方米,故这块地毯需花14×30=420元.答:地毯的长度需要7米,需要花费420元.15.如图,在一棵树(AD)的10 m高B处有两只猴子,其中一只爬下树走向离树20m的池塘C处,而另一只则爬到树顶D后直扑池塘,如果两只猴子经过的路程相等,那么这棵树有多高?16.如图,A城气象台测得台风中心在A城正西方向320 km的B处,以每小时40 km的速度向北偏东60°的BF方向移动,距离台风中心200 km的范围内是受台风影响的区域.(1)A城是否受到这次台风的影响?为什么?(2)若A城受到这次台风影响,那么A城遭受这次台风影响有多长时间?【解析】(1)如图,由A点向BF作垂线,垂足为C,在Rt△ABC中,∠ABC=30°,AB=320 km,则AC=160 km,因为160<200,所以A城要受台风影响.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某天的最高气温是8℃,最低气温是-3℃,那么这天的温差是() A.-3℃B.8℃C.-8℃D.11℃2.下列立体图形中,从上面看能得到正方形的是()3.下列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A.x-y=6 B.x-2=xC.x2+3x=1 D.1+x=34.今年某市约有108 000名应届初中毕业生参加中考,108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0.108×106B.10.8×104C.1.08×106D.1.08×105 5.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3x2-x2=3 B.3a2+2a3=5a5C.3+x=3x D.-0.25ab+14ba=06.已知ax=ay,下列各式中一定成立的是()A.x=y B.ax+1=ay-1C.ax=-ay D.3-ax=3-ay7.某商品每件标价为150元,若按标价打8折后,再降价10元销售,仍获利10%,则该商品每件的进价为()A.100元B.105元C.110元D.120元8.如果一个角的余角是50°,那么这个角的补角的度数是()A.130°B.40°C.90°D.140°9.如图,C,D是线段AB上的两点,点E是AC的中点,点F是BD的中点,EF=m,CD =n,则AB的长是()A.m-n B.m+nC.2m-n D.2m+n10.下列结论:①若a+b+c=0,且abc≠0,则a+c2b=-12;②若a+b+c=0,且a≠0,则x=1一定是方程ax+b+c=0的解;③若a+b+c=0,且abc≠0,则abc>0;④若|a|>|b|,则a-ba+b>0.其中正确的结论是()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11.-⎪⎪⎪⎪⎪⎪-23的相反数是________,-15的倒数的绝对值是________.12.若-13xy 3与2x m -2y n +5是同类项,则n m =________.13.若关于x 的方程2x +a =1与方程3x -1=2x +2的解相同,则a 的值为________. 14.一个角的余角为70°28′47″,那么这个角等于____________.15.下列说法:①两点确定一条直线;②两点之间,线段最短;③若∠AOC =12∠AOB ,则射线OC 是∠AOB 的平分线;④连接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⑤学校在小明家南偏东25°方向上,则小明家在学校北偏西25°方向上,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_个. 16.在某月的月历上,用一个正方形圈出2×2个数,若所圈4个数的和为44,则这4个日期中左上角的日期数值为________.17.规定一种新运算:a △b =a ·b -2a -b +1,如3△4=3×4-2×3-4+1=3.请比较大小:(-3)△4________4△(-3)(填“>”“=”或“<”).18.如图是小明用火柴棒搭的1条“金鱼”、2条“金鱼”、3条“金鱼”……则搭n 条“金鱼”需要火柴棒__________根.三、解答题(19,20题每题8分,21~23题每题6分,26题12分,其余每题10分,共66分) 19.计算:(1)-4+2×|-3|-(-5);(2)-3×(-4)+(-2)3÷(-2)2-(-1)2 018.20.解方程: (1)4-3(2-x )=5x ;(2)x-22-1=x+13-x+86.21.先化简,再求值:2(x2y+xy)-3(x2y-xy)-4x2y,其中x=1,y=-1.22.有理数b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试化简|1-3b|+2|2+b|-|3b-2|.23.如图①是一些小正方体所搭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得到的图形,方格中的数字表示该位置的小正方体的个数.请在如图②所示的方格纸中分别画出这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和从左面看得到的图形.24.已知点O是直线AB上的一点,∠COE=90°,OF是∠AOE的平分线.(1)当点C,E,F在直线AB的同侧时(如图①所示),试说明∠BOE=2∠COF.(2)当点C与点E,F在直线AB的两侧时(如图②所示),(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给出你的结论,并说明理由.25.为鼓励居民节约用电,某市电力公司规定了电费分段计算的方法:每月用电不超过100度,按每度电0.50元计算;每月用电超过100度,超出部分按每度电0.65元计算.设每月用电x度.(1)当0≤x≤100时,电费为________元;当x>100时,电费为____________元.(用含x的整式表示)(2)某用户为了解日用电量,记录了9月前几天的电表读数.日期9月1日9月2日9月3日9月4日9月5日9月6日9月7日电表读123130137145153159165 数/度该用户9月的电费约为多少元?(3)该用户采取了节电措施后,10月平均每度电费0.55元,那么该用户10月用电多少度?26.如图,O为数轴的原点,A,B为数轴上的两点,点A表示的数为-30,点B表示的数为100.(1)A,B两点间的距离是________.(2)若点C也是数轴上的点,点C到点B的距离是点C到原点O的距离的3倍,求点C表示的数.(3)若电子蚂蚁P从点B出发,以6个单位长度/s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只电子蚂蚁Q恰好从点A出发,以4个单位长度/s的速度向左运动,设两只电子蚂蚁同时运动到了数轴上的点D,那么点D表示的数是多少?(4)若电子蚂蚁P从点B出发,以8个单位长度/s的速度向右运动,同时另一只电子蚂蚁Q恰好从点A出发,以4个单位长度/s的速度向右运动.设数轴上的点N到原点O的距离等于点P到原点O的距离的一半(点N在原点右侧),有下面两个结论:①ON+AQ的值不变;②ON-AQ的值不变,请判断哪个结论正确,并求出正确结论的值.(第26题)答案一、1.D 2.A 3.D 4.D 5.D 6.D7.A8.D9.C10.B二、11.23;512.-813.-514.19°31′13″15.316.717.>18.(6n+2)三、19.解:(1)原式=-4+2×3+5=-4+6+5=7;(2)原式=12+(-8)÷4-1=12-2-1=9.20.解:(1)去括号,得4-6+3x=5x.移项、合并同类项,得-2x=2.系数化为1,得x=-1.(2)去分母,得3(x-2)-6=2(x+1)-(x+8).去括号,得3x-6-6=2x+2-x-8.移项、合并同类项,得2x=6.系数化为1,得x=3.21.解:原式=2x2y+2xy-3x2y+3xy-4x2y=(2x2y-3x2y-4x2y)+(2xy+3xy)=-5x2y+5xy.当x=1,y=-1时,原式=-5x2y+5xy=-5×12×(-1)+5×1×(-1)=5-5=0.22.解:由题图可知-3<b<-2.所以1-3b>0,2+b<0,3b-2<0.所以原式=1-3b-2(2+b)+(3b-2)=1-3b-4-2b+3b-2=-2b-5.23.解:如图所示.24.解:(1)设∠COF=α,则∠EOF=90°-α.因为OF 是∠AOE 的平分线,所以∠AOE =2∠EOF =2(90°-α)=180°-2α. 所以∠BOE =180°-∠AOE =180°-(180°-2α)=2α. 所以∠BOE =2∠COF . (2)∠BOE =2∠COF 仍成立. 理由:设∠AOC =β, 则∠AOE =90°-β,又因为OF 是∠AOE 的平分线, 所以∠AOF =90°-β2.所以∠BOE =180°-∠AOE =180°-(90°-β)=90°+β,∠COF =∠AOF +∠AOC =90°-β2+β=12(90°+β). 所以∠BOE =2∠COF . 25.解:(1)0.5x ;(0.65x -15) (2)(165-123)÷6×30=210(度), 210×0.65-15=121.5(元).答:该用户9月的电费约为121.5元. (3)设10月的用电量为a 度. 根据题意,得0.65a -15=0.55a , 解得a =150.答:该用户10月用电150度. 26.解:(1)130(2)若点C 在原点右边,则点C 表示的数为100÷(3+1)=25; 若点C 在原点左边,则点C 表示的数为-[100÷(3-1)]=-50. 故点C 表示的数为-50或25.(3)设从出发到同时运动到点D 经过的时间为t s ,则6t -4t =130, 解得t =65.65×4=260,260+30=290, 所以点D 表示的数为-290. (4)ON -AQ 的值不变.设运动时间为m s,则PO=100+8m,AQ=4m. 由题意知N为PO的中点,得ON=12PO=50+4m,所以ON+AQ=50+4m+4m=50+8m,ON-AQ=50+4m-4m=50.故ON-AQ的值不变,这个值为50.。
八年级上册勾股定理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两直角边分别为3和4,那么斜边的长度是多少?A. 5B. 6C. 7D. 82.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5、12和13,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吗?A. 是B. 不是3. 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8和15,斜边的长度至少是多少?A. 17B. 16C. 14D. 无法确定4. 勾股定理只适用于直角三角形,这个说法是正确的吗?A. 正确B. 错误5. 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度一定大于直角边的长度,这个说法是正确的吗?A. 正确B. 错误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6. 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6和8,斜边的长度是________。
7.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7和24,那么第三边的长度至少是________。
8.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斜边的长度是10,一条直角边的长度是6,另一条直角边的长度是________。
9. 勾股定理的公式是________。
10.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b和c,且c为斜边,那么根据勾股定理,a² + b²应该等于________。
三、计算题(每题5分,共20分)11. 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5厘米和12厘米,求斜边的长度。
12. 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15厘米、20厘米和25厘米,求证这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
13. 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10厘米和24厘米,求斜边的最大长度。
14. 已知一个三角形的斜边长度为13厘米,一条直角边的长度为5厘米,求另一条直角边的长度。
四、解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5. 一个梯形的上底为3米,下底为4米,高为5米。
求梯形的对角线长度。
16. 一个长方形的长为8米,宽为6米。
求这个长方形的对角线长度。
五、应用题(每题15分,共30分)17. 某建筑物的两墙之间的距离为9米,从一墙到另一墙的对角线距离为10米。
勾股定理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勾股定理适用于哪种三角形?A. 锐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任意三角形2. 勾股定理中的两个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斜边被称为:A. 勾B. 股C. 斜边D. 高3. 在直角三角形中,若直角边的长度分别为3和4,则斜边的长度是:A. 5B. 6C. 7D. 84. 勾股定理的发现者是谁?A. 毕达哥拉斯B. 欧几里得C. 阿基米德D. 哥白尼A. a² + b² = c²B. c² = a² + b²C. a² b² = c²D. c² a² = b²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勾股定理的公式是:__________。
7. 在直角三角形中,若直角边的长度分别为5和12,则斜边的长度是__________。
8. 勾股定理在中国被称为__________。
9. 勾股定理的发现时间大约在公元前__________年。
10. 勾股定理的发现者毕达哥拉斯是__________国人。
三、解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长度分别为8和15,求斜边的长度。
12. 在直角三角形中,若斜边的长度为17,且一个直角边的长度为8,求另一个直角边的长度。
13. 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有很多种,请简述其中一种证明方法。
14. 请举例说明勾股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部分一、选择题答案1. B2. C3. A4. A5. C二、填空题答案6. a² + b² = c²7. 138. 勾三股四弦五9. 50010. 希腊三、解答题答案11. 斜边长度为17。
12. 另一个直角边的长度为15。
13. 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是通过面积证明。
将直角三角形分为两个小直角三角形和一个矩形,分别计算它们的面积,然后通过面积关系推导出勾股定理。
八年级第十八章《勾股定理》检测题一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P 的坐标是(3,4),则OP 的长为( ).A .3B .4C .5D .72.在Rt △ABC 中,∠C =90°,∠B =45°,c =10,则a 的长为( ).A .5B .10C .25D .53、一艘小船早晨8:00出发,以8海里/时的速度向东航行,1小时后,另一艘小船以12海里/时的速度向南航行,上午10:00两小船相距( )海里. A 、15 B 、12 C 、13 D 、204.如图,它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的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
如果大正方形的面积为13,小正方形的面积为1,直角三角形的较短直角边为a,较长直角边为b ,那么(a+b)2的值为( )A.13B.19C.25D.1695.把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同时扩大为原来的2倍,则其斜边扩大为原来的( ) A.2 倍 B.4倍 C.2倍 D.不能确定6.如图1,中字母A 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为( )A. 4B. 8C. 16D. 64 7、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ABC 中,若∠B =∠C -∠A ,则△ABC 是直角三角形.B .△ABC 中,若a 2=(b +c )(b -c ),则△ABC 是直角三角形.C .△ABC 中,若∠A ∶∠B ∶∠C =3∶4∶5则△ABC 是直角三角形.D .△ABC 中,若a ∶b ∶c =5∶4∶3则△ABC 是直角三角形. 8. 适合下列条件的△ABC 中, 直角三角形的个数为( ) ①;51,41,31===c b a ②,6=a ∠A=450; ③;25,24,7===c b a ④.4,2,2===c b a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9.在Rt △ABC 中,∠C =90°,若a +b =3cm ,c =7cm , 则Rt △ABC 的面积是( )A.1cm 2B.2cm 2C.21cm 2 D. 5cm 2 10、如图,ΔABC 中∠B=90°,两直角边AB=7,BC=24,在三角形内有一点P 到各边的距离相等,则这个距离是( )A.1B.3C.6D.非以上答案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请写出三组勾股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直角三角形有两条边长分别为8 cm ,17cm ,第三边长是__________3.△ABC 的三边长a,b,c 满足03018)602(2=-+-+-+c b b a ,△ABC 是 _三角形. 4.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8cm ,它一边上的高是 .5.有只鸟在一棵高4米的树梢上,它的伙伴在离该树12米,高20米的一棵大树的树梢上,它立刻以4米/秒的速度飞向大树树梢.那么这只鸟_____秒才能到达大树. 6、如图所示,学校有一块长方形花圃,有极少数人为了避开拐角走“捷径”,在花圃内走出了一条“路”.他们仅仅少走了 步路(假设2步为1米),却踩伤了花草. 7、如图3,将一根长24cm 的筷子,置于底面直径为5cm ,高为12cm 的圆柱形水杯中,设筷子露在杯子外面的长度是为h cm ,则h 的取值范围是 。
八年级(上)第一章专项测试一、填空。
1.若△ABC中,∠C=90°,(1)若a=5,b=12,则c= ;(2)若a=6,c=10,则b= ;(3)若a∶b=3∶4,c=10,则a= ,b= .2.某农舍的大门是一个木制的矩形栅栏,它的高为2m,宽为1.5m,现需要在相对的顶点间用一块木棒加固,木板的长为.3.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5cm,12cm,则斜边上的高为.4.为迎接新年的到来,同学们做了许多拉花布置教室,准备召开新年晚会,小刚搬来一架高为 2.5米的木梯,准备把拉花挂到 2.4米的墙上,则梯脚与墙角的距离应为米.5.如图,阴影部分是一个半圆,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π不取近似值)6.底边长为16cm,底边上的高为6cm的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cm.7.一艘轮船以16km/h的速度离开港口向东北方向航行,另一艘轮船同时离开港口以12km/h的速度向东南方向航行,它们离开港口半小时后相距____ Km;8.如图,在锐角三角形ABC中,AD⊥BC,AD=12,AC=13,BC=14. 则AB=_____. 9.如图是一个育苗棚,棚宽a=6m,棚高b=2.5m,棚长d=10m,则覆盖在棚斜面上的塑料薄膜的面积为_________m2.10.在高5m,长13m的一段台阶上铺上地毯,台阶的剖面图如图所示,地毯的长度至少需要___________m.11.若等腰三角形腰长为10cm,底边长为16 cm,那么它的面积为( ) A. 48 cm2 B. 36 cm2 C. 24 cm2 D.12 cm212.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长是7cm,另一条直角边比斜边短1cm,则斜边长为()A.18 cmB.20 cmC.24 cmD.25 cm13.一架2.5m长的梯子斜靠在一竖直的墙上,这时梯脚距离墙角0.7m,如果梯子的顶端沿墙下滑0.4m,那么梯脚移动的距离是()A. 1.5m B. 0.9m C. 0.8m D. 0.5m14.一条河的宽度处处相等,小强想从河的南岸横游到北岸去,由于水流影响,小强上岸地点偏离目标地点200m,他在水中实际游了520m,那么该河的宽度为()A.440 mB.460 mC.480 mD. 500 m15.分别以下列四组为一个三角形的三边的长①6、8、10;②5、12、13;③8、15、17;④7、8、9,其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有().A.4组B.3组C.2组D.1组16.已知Rt△ABC中,∠C=90°,若14=+ba cm,10=c cm,则Rt△ABC的面积为().(A)24cm2(B)36cm2(C)48cm2(D)60cm217.如图,分别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边长向外作正方形,然后分别以三个正方形的中心为圆心,正方形边长的一半为半径作圆,记三个圆的面积分别为S1,S2,S3,则S1,S2,S3之间的关系是().(A)321SSS>+(B)321SSS=+(C)321SSS<+(D)无法确定18、小明想做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木架,以下四组木棒中,哪一组的三条能够刚好做成()(A) 7厘米,12厘米,15厘米;(B) 7厘米,3厘米,52厘米;(C) 12 厘米,15厘米,17厘米;(D) 3 厘米,4厘米,7厘米。
19、小明想知道学校旗杆的高度,他发现旗杆上的绳子垂到地面还多1米,当他把绳子下端拉开5米后,发现下端刚好接触地面,则旗杆高是(A) 8米(B) 10米(C) 12米(D) 14米20、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3cm、4cm,则斜边上的高为( )(A)25cm (B)125cm (C) 5 cm (D)512cmAB CD(第8题)(第9题)5m(10题)257321SSS21、已知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a ,面积为S ,则 ( )(A) a S = (B) S 的平方根是a (C) a 是S 的算术平方根 (D) S a ±= 22、已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长为A和B,则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的长度为 A、A+B B、2AB C、B -A D、22B A + 三、解答题23、一架梯子的长度为25米,如图4斜靠在墙上,梯子顶端离墙底端为7米。
(1)这个梯子顶端离地面有多高?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了4米,那么梯子的底部在水平方向滑动了几米?24、要登上9m 高的建筑物,为了安全需要,需使梯子固定在一个高1m 的固定架上,并且底端离建筑物6m ,梯子至多需要多长?25、一棵9m 高的树被风折断,树顶落在离树根3m 之处,若要查看断痕,要从树底开始爬多高?26、在四边形ABCD 中,∠B=90°,AB=4,BC=3,CD==12,AD=13,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27、如图,长方体的长为15 cm ,宽为10 cm ,高为20 cm ,点B 离点C 5 cm ,一只蚂蚁如果要沿着长方体的表面从点A 爬到点B ,需要爬行的最短距离是多少?A B CD A图 4八年级(上)第二章专项测试一、选择题:1、25的平方根是( )A 、5B 、5-C 、5±D 、5±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 B 、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C 、正数、负数统称有理数 D 、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3、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 )A 、2)2(2--与B 、382--与C 、2)2(2-与D 、22与-4、数 032032032.8是( ) A 、有限小数 B 、有理数 C 、无理数 D 、不能确定5、在下列各数: 51525354.0、10049、2.0 、π1、7、11131、327、中,无理数的个数是 ( )A 、2B 、3C 、4D 、5 6、一个长方形的长与宽分别时6cm 、3cm ,它的对角线的长可能是( ) A 、整数 B 、分数 C 、有理数 D 、无理数 7、满足53<<-x 的整数x 是( )A 、3,2,1,0,1,2--B 、3,2,1,0,1-C 、3,2,1,0,1,2--D 、2,1,0,1- 8、当14+a 的值为最小值时,a 的取值为( )A 、-1B 、0C 、41- D 、19、如下图,线段2=AB 、5=CD ,那么,线段EF 的长度为( ) A 、7 B 、11 C 、13 D 、15 10、2)9(-的平方根是x , 64的立方根是y ,则y x +的值为( )A 、3B 、7C 、3或7D 、1或7 二、填空题: 11、94的平方根是 ;9的平方根是 12、3的相反数是 ,1-3绝对值是 ,1-3倒数是 ,13、如果a 的平方根是±5,那么=a ; 14、化简:=-2)3(π 。
1、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变为原来的m 倍,则面积变为原来的 倍;一个立方体的体积变为原来的n 倍,则棱长变为原来的 倍。
15、估计60的大小约等于 或 (误差小于1)。
16、若03)2(12=-+-+-z y x ,则z y x ++= 。
17、我们知道53432=+,黄老师又用计算器求得:、55334432=+、55533344432=+、55553333444432=+、…, 则计算2333444)32008(2)42008( 个个+等于 。
18、比较下列实数的大小(在 填上 > 、< 或 =)①-2; ②215- 21; ③5。
19、如图,在网格图中的小正方形边长为1,则图中的ABC ∆的面积等于 。
20、如图,图中的线段AE 的长度为 。
三、解答题: 21、化简:(1)5312-⨯ (2) 236⨯ (3)2)75)(75(++-(4)2224145- (5)2)525(- (6) 8145032--(7)348- (8)5.081232+- (9)24612⨯(10)2)13()53)(53(---+ (11)222425- (12) )81()64(-⨯-27、求x 值:(1)2542=x (1) 027.0)7.0(3=-x29、已知,a 、b 互为倒数,c 、d 互为相反数,求13+++-d c ab 的值。
30、请在同一个数轴上用尺规作出 2- 和 5 的对应的点。
31、已知:字母a 、b 满足021=-+-b a ,求 )2008)(2008(1)2)(2(1)1)(1(11+++++++++b a b a b a ab的值?32、如图,某住宅社区在相邻两楼之间修建一个上方是以AB 为直径的半圆,下方是长方形的仿古通道,已知AD=2.3米,CD=2米;现有一辆卡车装满家具后,高2.5米,宽1.6米,请问这辆送家具的卡车能否通过这个通道?请说出你的理由。
六、如图所示,折叠长方形一边AD ,点D 落在BC 边的点F 处,已知BC=10厘米,AB=8厘米,求FC 的长。
八年级(上)数学第三章练习 一、填空题: 1、△111C B A 是△ABC 平移后得到的三角形,则△111C B A ≌△ABC ,理由是 2、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______且______,对应线段______且______,对应角_________。
3、如图(1),以左边图案的中心为旋转中心,将图案按 方向旋转 即可得到右边图案。
)绕着中心最小旋转 _ 能与自身重合。
5、△ABC 和△DCE 是等边三角形,则在右图中,△ACE 绕着 __ 点__旋转__ 度可得到△__。
6、将任意一个三角形绕着其中一边的中点旋转︒180,所得图形与原图形可拼成一个 ____ 。
7、经过旋转,图形上的每一点都绕旋转中心沿相同方向旋转了______的角,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都是_________,对应点到_________的距离相等。
二、选择题 1、下列图形中,绕某个点旋转︒180后能与自身重合的有( ) ①正方形 ②长方形 ③等边三角形 ④线段 ⑤角 ⑥平行四边形 A. 5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从8:55到9:15,钟表的分针转动的角度是 ,时针转动的角度是 。
( ) A. 120 0、10 0 B. 30 0、 15 0 C. 12 0、60 0 D. 10 0、120 03、在括号内填上图形从甲到乙的变换关系:4、钟表的秒针匀速旋转一周需要60秒.20秒内,秒针旋转的角度是. 5、下列图形中,不能由图形M经过一次平移或旋转得到的是 .三、作图题1、经过平移,△ABC 的边AB 移到了EF ,作出平移后的三角形.2、利用平移、旋转、轴对称分析下面两个图案的形成过程。
(说出任意一种形成过程即可)3、平移方格纸中的图形,使A 点平移到A ′点处,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并写上一句贴切、 诙谐的解说词. 解:A C D EB (2)A 1B 1C 1 A C B ( ) 甲 乙 甲 乙乙 甲( ) ( ) A B C D M 解说词:A ··A ′八年级(上)数学第五章练习1、如图所示,小明从家到达学校要穿过一个居民小区,小区的道路均是正南或正东方向,小明走下面哪条线路不能到达学校()A. (0,4)→(0,0)→(4,0)B. (0,4)→(4,4)→(4,0)C. (0,4)→(1,4)→(1,1)→(4,D. (0,4)→(3,4)→(4,2)→(4,2、如图,是一台雷达探测器测的结果.图中显示,在A、B、C、D处有目标出现,请用适当方式分别表示每个目标的位置.3、点A(-2,1)在第_______象限.4、已知点 P(-3,2),点A与点P关于y轴对称,则点A的坐标是5、点(1,2)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为 .6、(1)函数42-=x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2)函数5-=x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