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抽水蓄能电站三维施工控制网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221.47 KB
- 文档页数:3
探析呼和浩特抽水蓄能电站机组安装典型案例呼和浩特抽水蓄能电站(以下简称呼蓄电站)是国内少有的高海拔、高水头、大容量抽蓄电站,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东北部的大青山区,距呼和浩特市中心约20km。
电站安装了4台单机容量300MW的立轴单级可逆式抽水蓄能机组,总装机容量为1200MW,额定水头为521m,最大水头585m,设计年发电量20.075亿kWh、年抽水电量26.767亿kWh。
电站建成后以500kV一回出线接入蒙西电网,在电网中担任调峰、填谷、调频、调相以及事故备用任务。
呼蓄电站主机设备安装及调试工作于2013 年5月份正式开始,首台机组于 2014 年 11 月 10 日投产发电,2 号机组于 2014 年 12 月26 日投产发电,3 号机组于 2015年6月9 日投产发电,4 号机组于2015 年6月23 日投产发电。
主机设备安装及调试工作共历时26个月,过程中出现了诸如座环拉紧螺杆断裂问题、调试期间止漏环温度异常上升、转子磁极线圈开裂问题和转子磁极频繁接地问题等等,现场在厂家、监理和施工承包商等单位的配合下,及时制定并采取了相应的处理措施,有效地解决了问题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本文对相关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
1 转子磁极频繁接地问题呼蓄电站3号机组在完成甩负荷试验后,进行SFC 拖动试验。
试验开始瞬间机组转子一点接地保护即动作,机组紧急停机。
现场经技术人员检查确认4号、12 号两台磁极绝缘为零,发生两台磁极同时接地故障,故立即决定将 4 号、 12 号两台磁极吊出机坑并脱开线圈进行检查。
可以看到发生接地故障的部位都是磁极右侧下端处(磁极顺时针方向下端部);4号、12号两台磁极线圈及铁芯均被严重烧损,有明显的过电流痕迹。
2 号机组在调试期间也曾经发生过三次转子一点接地故障( 分别为2 号、 7 号和 12 号磁极) ,发生接地的部位同样是磁极右侧下端处。
这样连同 3号机组的 4 号和 12 号磁极,由厂家供货两台机组共24 台磁极,已有 5 台发生转子一点接地故障且都发生在同一部位。
抽水蓄能电站施工中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建设与管理自动化控制系统在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和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提高电站的运行效率,还可以提供准确的监测和控制,保障电站的安全运行。
本文将讨论抽水蓄能电站施工中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建设和管理的关键要素。
一、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基础设施在抽水蓄能电站的施工过程中,建设一个完善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基础设施是至关重要的。
该基础设施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系统、传感器、执行器、数据采集设备等。
这些设备需要具备稳定的性能和高度的可靠性,以确保电站自动化控制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二、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分层结构一个高效的自动化控制系统需要具备明确的分层结构。
一般而言,自动化控制系统分为三个层次:监控层、控制层和执行层。
监控层主要负责数据采集和显示,控制层负责监测和控制系统运行状态,执行层通过执行器实施具体的操作。
这种分层结构有助于提高系统的可控性和可维护性。
三、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通信网络在抽水蓄能电站的施工中,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通信网络是必不可少的。
它将各个子系统连接在一起,实现数据传输和信息交换。
通信网络需要具备高度的可靠性和带宽,以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实时性。
此外,通信网络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安全性,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恶意攻击。
四、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软件开发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软件开发是整个系统建设的核心环节。
软件开发需要基于电站的实际需求,并结合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功能和特点进行设计和实现。
良好的软件开发应当具备易用性、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此外,软件开发还需要进行全面的测试,以确保其稳定性和可靠性。
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运维管理系统建设完成后,对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运维管理至关重要。
运维管理涉及到系统的监测、维护和优化。
监测方面,需要对系统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维护方面,需要进行定期的设备检查和维护,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优化方面,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系统进行不断调整和改进,提高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抽水蓄能电站工程施工方案引言抽水蓄能电站是一种利用水能进行储能的电站,采用高低水位之间的水力差来产生电能。
工程的施工方案包含了工程的总体设计、施工流程、安全保障等重要内容。
工程总体设计为确保施工工艺的合理性和施工质量的可控性,抽水蓄能电站的工程总体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工程规模、地形环境、设备性能、施工工艺等因素,以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
工程规模抽水蓄能电站主要由水库、厂房、电站设备和输电线路等构成。
根据抽水蓄能电站实际需要,工程规模应确定为XX万千瓦,电站容量设计应合理,满足供电需求。
地形环境考虑到抽水蓄能电站所在的地形环境,在工程设计时需要具体分析地质情况和地形特征,确定河道位置、水库坝型、厂房选址等具体方案,减少对当地环境的影响,以保护自然环境。
设备性能抽水蓄能发电机的选择应根据地理位置的水头、水流量等情况来确定。
同时还要考虑发电机组的功率、效率、合理寿命等性能指标,保证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施工工艺根据抽水蓄能电站的总体设计,制定合理的施工工艺方案,包括厂房建设工艺、水库坝型施工工艺、水电设备安装工艺等,确保各项工艺的无缝衔接,以达到最优效果。
施工流程抽水蓄能电站的施工程序一般分为勘探、设计、预备工作、主体工程、安装调试等多个阶段。
在施工过程中,要注重施工质量,重视施工队伍建设,在配合和沟通上要积极配合工程进度的安排,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勘探在勘探阶段,主要对电站所在地区地质环境进行勘察和评估,测量地形地貌和水文地理特征,确定抽水蓄能电站水库、电站厂房、输电线路等选址和设计方案。
设计在设计阶段,主要对勘探得出的各项参数进行评估和分析,制定工程总体设计图,标准和规范,为后续施工进程打下基础。
预备工作在预备工作阶段,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评估,制定应急预案,并协调调配施工队伍和材料,以确保施工进度顺利和安全。
主体工程在主体工程阶段,需要根据设计图,进行选址水库坝型、厂房建设、水电设备安装等各种建设工程。
此阶段的施工比较复杂,需要密切协作,加强质量管理,紧密联系上下游施工流程。
抽水蓄能电站施工中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建设与管理实例分享自动化控制系统在抽水蓄能电站的施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实现对电站运行过程中的各项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控,提高电站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一种在抽水蓄能电站施工中应用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并分享相关的管理实例。
一、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构成抽水蓄能电站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1. 数据采集与传输:通过传感器对电站内各个关键参数进行监测和采集,然后将数据通过网络传输至控制中心。
2. 控制中心:控制中心是整个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核心,负责接收和处理来自传感器的数据,并根据设定的算法实时调整电站的运行状态。
3. 执行机构:根据控制中心的指令,执行机构对电站进行必要的操作,如开关控制、泄洪控制等。
二、施工中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建设在抽水蓄能电站的施工过程中,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建设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设计与规划:根据电站的实际情况,确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需求和功能。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各个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和通信方式。
2. 硬件选型与采购:根据设计方案,选购相应的传感器、控制设备和执行机构。
在选择过程中,要考虑其稳定性、可靠性和适应性。
3. 系统集成与调试:将各个硬件设备进行组装和连接,编写控制软件,并进行系统集成与调试。
通过模拟实验和试运行,验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
4. 安装与调整:将系统安装至抽水蓄能电站的各个关键部位,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参数调整和优化。
三、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管理实例分享以下是一种抽水蓄能电站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管理实例分享:某抽水蓄能电站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在投运后,发现泄洪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异常情况。
经过排查,发现是由于系统中的一个传感器出现了故障导致的。
管理团队迅速做出了响应,对故障传感器进行了更换并重新校准。
在更换过程中,为了保证电站的正常运行,他们采取了以下措施:1. 故障传感器的快速备件:在电站建设过程中,特别是在关键设备上,必须为传感器等故障风险较高的设备配备备用备件,以应对紧急情况。
抽水蓄能电站施工中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建设与管理实例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电力需求的增加,抽水蓄能电站作为一种高效能的电力储备方式受到了广泛关注。
在抽水蓄能电站的施工中,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建设与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以一个实际案例为例,介绍了抽水蓄能电站施工中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例,并针对其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1. 引言随着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抽水蓄能电站凭借其高效能和环境友好的特点成为了备受关注的能源储备方式。
抽水蓄能电站的施工中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建设与管理是确保其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2.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建设2.1 系统设计在抽水蓄能电站的施工中,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是一个关键的环节。
设计师需要根据电站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确定系统的整体框架和功能模块。
同时,还需要进行各种参数和故障的预测和分析,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2 硬件设备选择为了满足抽水蓄能电站的运行需求,需要选择合适的硬件设备。
例如,控制器、传感器和执行器等设备的选择需要根据电站的规模和特点来确定。
同时,还需要考虑设备的可靠性、适应性和成本等因素。
2.3 软件开发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核心是软件的开发。
软件开发人员需要编写各种算法和控制逻辑,以实现对抽水蓄能电站的监控和控制。
在开发过程中,还需要进行严格的测试和验证,确保系统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3.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管理3.1 运行监测为了确保抽水蓄能电站的安全运行,需要对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实时的监测和数据采集。
运行监测人员需要通过监控界面查看各种参数和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3.2 故障诊断与维护在抽水蓄能电站的运行过程中,时常会出现各种故障。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管理人员需要及时对故障进行诊断,并采取相应的维护措施。
为了提高故障诊断的效率,还可以通过引入人工智能等技术来实现自动化的故障诊断。
3.3 系统优化随着抽水蓄能电站的不断运行和积累数据,可以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进一步优化自动化控制系统。
抽水蓄能电站工程施工方案1.项目背景和目标抽水蓄能电站工程施工方案的首要任务是实现项目背景和目标的固定,包括电站的建设地点、规模、设计参数、发电容量等。
在此基础上,施工方案需要明确完成建设任务的重点和关键节点,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和按计划完成。
2.工程准备在正式施工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工程准备。
这包括场地的清理和平整、土建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相关设备和材料的准备、运送和组织。
此外,还需要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和工序安排,确保施工的顺序和流程的合理性。
3.水电系统的建设抽水蓄能电站最核心的部分是水电系统的建设。
施工方案需要明确水库、水泵、水轮机、发电机组等重要设备的选择、采购和安装。
对于水轮机和发电机组的安装,需要考虑到山区复杂的地形地貌和施工条件,采取合适的工程措施,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
4.输电系统的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工程施工方案还需要考虑输电系统的建设。
由于电站常常建在偏远的山区,输电线路的施工需要解决线路走向、跨越和接地等问题。
施工方案需要明确输电线路的规模、输电杆塔的安装和牵引方式,以及相关设备的选型和安装流程。
5.安全保障与环境保护抽水蓄能电站工程施工方案必须充分考虑安全保障和环境保护。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范,强调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同时,需要采取适当的环保措施,保护周边的水源、土壤和植被等自然资源。
6.质量管理与监督为了保证电站工程的质量,施工方案还应明确质量管理与监督的措施和流程。
施工方案应明确工程进度、质量接受标准和检查方法,确保各项工程指标的达到设计要求。
同时,施工方案还应确保合理的工程组织和管理,为监督检查提供可靠的依据。
7.成本控制和经济效益评估综上所述,抽水蓄能电站工程施工方案需要充分考虑项目背景和目标、工程准备、水电系统和输电系统的建设、安全保障与环境保护、质量管理与监督、成本控制和经济效益评估等方面。
只有在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要素,并制定出合理、科学、可行的施工方案,才能确保抽水蓄能电站工程的成功实施和顺利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