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骨融合治疗陈旧性肩锁关节全脱位
- 格式:docx
- 大小:27.12 KB
- 文档页数:2
肩锁关节脱位诊疗常规
【病史采集】
1. 多为全身多处外伤之一部分,也可为单独损伤,注意了解外伤机制。
2. 多为直接暴力引起,肩外侧着力所致。
【检查】
1. 肩外侧疼痛,上肢外展活动受限。
2. 锁骨远端肿胀、隆起,弹性活动。
3. X线肩部平片示:关节间隙变宽,锁骨远端抬高。
【诊断】
1. 有肩部外伤史,锁骨远端隆起,弹性活动。
2. 肩部X线平片可显示脱位类型,分为全脱位和半脱位。
【治疗原则】
1. 半脱位一般不须复位内固定,上肢悬吊2~3周后活动肩关节。
2. 全脱位及半脱位有特殊要求者,早期行切开复位肩锁关节融合术。
3. 陈旧性脱位,如无明显症状不予处理,有疼痛及肩活动受限者,可考虑行锁骨远端切除或肩锁关节融合术。
4. 老年人无论何种脱位均不须特殊治疗,上肢悬吊一
周后开始活动肩关节。
【疗效标准】
1. 治愈:肩锁关节复位良好,局部无明显疼痛,肩关节活动不受限,X线片示肩峰与锁骨远端有融合现象。
2. 好转:肩锁关节未完全复位,活动时有疼痛,肩关节活动基本达到功能要求。
【出院标准】
关节功能复位,无近期并发症,可出院。
院外功能锻炼及门诊随访。
手术治疗肩锁关节完全性脱位回顾性分析【摘要】目的评估肩锁关节完全性脱位不同手术方法的疗效。
方法手术治疗肩锁关节完全性脱位68例,其中应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36例,改良weaver-dunn手术重建喙锁韧带32例。
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
应用karlsson评分标准对疗效进行评定,总优良率90.7%。
结论手术治疗肩锁关节完全性脱位能够取得满意的疗效,改良weaver-dunn手术疗效最佳。
【关键词】肩锁关节脱位;手术肩锁关节脱位临床上常见,rowe指出肩锁关节损伤占所有肩胛带损伤的12%[1],目前对肩锁关节完全性脱位大多主张手术治疗。
我院于2003年5月——2009年8月手术治疗68例急性完全性肩锁关节脱位患者,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共68例患者,男51例,女17例,年龄19-52岁,平均38.5岁。
其中摔伤24例,车祸伤19例,高处坠落伤14例,其他11例。
参照rockwood等分型[2],均为ⅲ型损伤。
68例均行切开复位,采用ao锁骨钩钢板固定36例,改良weaver-dunn 手术重建喙锁韧带32例。
受伤到手术时间为1-7天。
1.2 手术方法入院后完善术前检查,治疗合并症。
手术选用颈丛麻醉22例,全麻46例。
1.2.1 ao锁骨钩钢板固定组患者仰卧位,患肩垫高,取自肩峰外缘至锁骨外1/3弧形切口,显露肩锁关节和喙突,关节间隙如有破碎的关节盘、关节软骨先行清理,复位锁骨脱位,预弯钢板,将锁骨钩穿入肩峰下,至少3枚3.5mm螺钉固定钢板于锁骨端,用缝线尽量修复关节囊及喙锁韧带。
1.2.2 改良weaver-dunn手术组患者取半坐位,切口自喙突尖下3cm,经肩锁关节向后上延伸3cm弧形切开,于三角肌—胸大肌间隙显露,使用摆动锯自外上向内下切除锁骨远端1cm,处理髓腔;锁骨复位,使用不可吸收5号ethibond线经喙突下绕锁骨固定;游离喙肩韧带,切下附着喙肩韧带的肩峰尖端骨块,转位至锁骨远端髓腔,不可吸收线固定。
肩锁关节脱位科普文章肩锁关节脱位是指肩部肩胛骨与锁骨之间的关节脱位。
这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特别是在运动员和年轻人中较为常见。
本文将介绍肩锁关节脱位的原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
肩锁关节脱位主要是由于肩部的外力作用,导致肩胛骨与锁骨之间的关节脱位。
常见的原因包括运动中的摔倒、碰撞、扭伤以及肩部的过度活动等。
在某些情况下,肩锁关节脱位也可能是由于遗传因素或肩关节结构异常引起的。
症状方面,肩锁关节脱位后患者常感到剧痛,肩部活动受限,甚至无法进行正常的肩关节活动。
此外,还可能出现肩部肿胀、淤血以及肌肉僵硬等症状。
有些患者甚至会出现肩关节松弛感或肩胛骨突出的情况。
诊断肩锁关节脱位主要是通过医生的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来确定。
体格检查中,医生会观察肩部的外观和形态,进行肩关节的稳定性检查,并检查肩胛骨和锁骨的位置关系。
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CT 扫描和MRI等,可以更直观地显示肩锁关节的位置和结构。
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方法主要有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对于初次发生的肩锁关节脱位,非手术治疗通常是首选。
这包括应用冰敷、肩部固定和物理治疗等。
冰敷可以缓解疼痛和肿胀,肩部固定可以帮助肩锁关节复位和稳定。
物理治疗包括肩部肌肉强化和肩关节稳定性训练,以帮助恢复肩关节的功能和力量。
对于复发性的肩锁关节脱位或严重的脱位情况,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的主要目的是修复肩锁关节的稳定性和恢复肩关节的功能。
手术方法包括肩锁关节重建术、肩关节镜手术和肩锁关节固定术等。
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和物理治疗,以帮助肩关节恢复功能。
预防肩锁关节脱位的关键是避免肩部的外力作用和过度活动。
运动时应注意动作的正确性和技巧,避免剧烈碰撞和扭伤。
此外,肩部的肌肉强化和稳定性训练也可以提高肩关节的稳定性,减少肩锁关节脱位的风险。
肩锁关节脱位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对患者的生活和运动能力造成一定的影响。
及早的诊断和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尽早恢复肩关节的功能和稳定性。
肩锁关节脱位手术疗法
手术治疗很常见一种治疗方法,对这样的治疗方法使用,患者也是可以放心进行,它对身体没有太多影响,不过要注意的是,手术治疗方法选择是不能随意选择的,要根据自身疾病需求进行选择,这样对疾病治疗才会有帮助,肩锁关节脱位手术疗法怎么样呢,是很多人不清楚的。
肩锁关节脱位手术疗法:
肩锁关节全脱位,即Ⅲ型损伤的患者,因其关节囊及肩锁韧带、喙锁韧带均已断裂,使肩锁关节完全失去稳定,上述外固定效果不满意,对年龄小于45岁者,应手术修复。
常用的手术方法有肩锁关节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喙锁韧带重建或固定术、锁骨外端切除术、肌肉动力重建术等。
(1)肩锁关节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术此法适用于Ⅱ型脱位患者。
(2)锁骨外端切除、喙锁韧带移位术
(3)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肩锁关节半脱位,一般无临床症状,不需要手术治疗。
全脱位如有疼痛等症状,可做以下手术:①切除锁骨外1/3,其外形和功能均能达到满意;②喙肩韧带移位代喙锁韧带:切断喙肩韧带肩胛端,将此端缝入已切除末端的锁骨髓腔内,拉紧结扎;③肌肉动力移位:肩锁关节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后,将喙突从其底部切断,连同其上的肌腱向上内移植于锁骨,用螺丝钉固定。
利用附着于喙突肌肉的拉力保持锁骨整复后的位置。
在对肩锁关节脱位手术疗法认识后,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时候,都是可以按照以上方法进行,对手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后,患者身体恢复上,也是要长时间进行,这样对肩锁关节脱位改善才会有帮助,这点患者也是要注意的。
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24例手术治疗分析李国军发表时间:2017-01-06T15:23:50.96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9月第18期作者:李国军[导读] 陈旧性肩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需要综合评估,对符合条件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能够明显地改善肩关节功能。
鹤北林业局医院黑龙江鹤岗市 154212【摘要】目的:探讨陈旧性肩关节脱位采用手术治疗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研究24 例陈旧性肩关节脱位行手术治疗的情况,比较术前术后患侧肩关节功能的改善程度。
结果:所有患者X线显示肩锁关节均复位,喙突锁骨间距离均<5 mm。
随访时间6-15个月,平均随访9个月,随访期间未出现再次脱位。
24例术后患侧肩关节活动度明显增加,肩部活动时出现轻微疼痛患者1例。
评定参考karlssor标准:A级19例,B级1例,C级0例。
结论:陈旧性肩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需要综合评估,对符合条件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能够明显地改善肩关节功能。
【关键词】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手术治疗;研究分析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surgical treatment of old shoulder dislocation. Methods:Retrospective study24 cases of old shoulder dislocation surgery,compared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ipsilateral shoulder joint function improvement. Results:X - ray showed acromioclavicular joint reduction in all patients,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coracoid process was <5 mm. The follow-up period was 6-15 months,with an average follow-up of 9 months. There was no dislocation during follow-up. 24 cases of postoperative ipsilateral shoulder mobility increased significantly,shoulder activity in patients with mild pain in 1 case. Assessment reference karlssor standard:A 19 cases,B 1 case,C 0 cases. Conclusion:Surgical treatment of old shoulder dislocation needs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t can improve the function of shoulder joint obviously in patients who meet the condition.Key words:Old acromioclavicular joint dislocation; Surgical treatment; Study and analysis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是肩部损伤中较常见的一种类型,文献[1]报道其约占 10%。
植骨融合治疗陈旧性肩锁关节全脱位
采用植骨融合治疗陈旧性肩锁关节全脱位,操作简洁,创伤小,确实可靠,能够消除各种传
统手术方法的并发症,而又不造成明显的肢体功能活动障碍。
肩锁关节全脱位较为多见,
占肩部损伤的12%[1],占全身关节脱位的2—16%[2],处理不当,即形成陈旧性肩锁关节全脱位,局部疼痛,外观畸形,伤肢外展和上举困难,对部分中老年患者可行锁骨外1
/3切除,但对大部分中青年患者需行手术修复,但传统的开放复位内固定和修复喙锁韧带
的方法远期效果差,脱位复发率高。
在2001年1月至2010年1月间,我院骨科对18例陈
旧性肩锁关节全脱位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关节面切除,植骨融合及内外固定术,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8例患者均为TossyⅢ型。
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龄16岁—46岁,平均32岁,均为单发。
左侧10例,右侧8例。
脱位时间至此次手术时间3个月至12个月不等。
均有外伤史,
行闭合复位外固定失败10例,行手术治疗后再脱位5例,未处理3例。
伤肩外观畸形明显,锁骨外端橇起而高突,肩峰低陷,肩锁外观呈阶梯状,患肢上举无力,外展及环转活动受限。
X线片显示锁骨外端向上移位,高出肩峰大于1.0cm,锁骨与喙突间距大于5mm。
2 手术方法
仰卧位,伤肩垫高,头转向健侧,沿锁骨外段并绕过肩峰作切口,长8—9cm,做骨膜下分离,将斜方肌和三角肌附着处切开分离,暴露肩锁关节,清除关节间组织,咬除肩锁关节面
软骨,切除关节盘。
取2.0/2.5mm克氏针或3.0mm长5cm松质骨螺钉、钻/拧穿
肩峰,复位锁骨,经肩锁关节间隙直视下进入远段锁骨髓腔约4cm。
取自体松质骨植入缺损处。
针尾弯钩埋于皮下,修复肩锁韧带和喙锁韧带及三角肌、斜方肌。
术后弹力绷带贴胸位
固定伤肢,三角巾悬吊伤肢。
3 结果
3.1 疗效评定标准:
3.1.1 患肩上举、外展、环转功能活动度,力量大小;
3.1.2 局部有无畸形及疼痛:
3.1.3 影像学复位及植骨愈合情况。
优:X线片上植骨愈合,无畸形及疼痛,各项活动度正常,力度好恢复原工作。
良:外展>150°,上举<180°。
可:有轻度疼痛,外展>90°上举<150°,力
度尚可。
差:可有畸形,伴有疼痛,力弱、外展上举<90°。
3.2 本组18例患者均获随仿,最短3个月,最长3年。
平均植骨愈合时间6周,伤肩功能恢复,症状消除时间平均12—20周。
优12例(占66.6%),良6例(占33.4%)。
优良率100%,均在术后12周左右取出内固定,无感染和复发。
4 讨论
4.1 肩锁关节全脱位,在解剖结构上均有肩锁韧带,关节囊,喙锁韧带甚至三角肌和斜方肌
腱性部分完全断裂,而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和X线影像学的改变。
经各种手术方法的治疗,
在取出内固定物后,出现关节松弛,脱位复发,出现畸形,并发创伤性关节炎,形成陈旧性
关节脱位,再按传统的手术方法修复喙锁韧带,效果不稳定和不肯定。
肩锁关节属微动关节,肩锁关节的微动可以被正常的肩关节和胸锁关节以及肩胸壁关节所代
偿[3]。
由于肩锁关节解剖和生理功能细微的特殊性,不管作何种韧带重建,都难以恢复
其原始的结构和功能。
因此肩锁关节植骨融合固定术,以最小的损伤,简洁的操作,确实可靠,能够消除远期各种并发症,而不造成明显的功能活动障碍。
4.2 肩锁关节植骨融合内外固定术的要点:
4.2.1 术中关节面软骨、关节盘要尽量清除。
4.2.2 对植骨多少要正确估算,取自体松质骨。
4.2.3 内固定要可靠,防松脱导致融合失败。
4.2.4 植骨和内固定后尽量缝合修复喙锁韧带、肩锁韧带、三角肌和斜方肌腱性部分,以保证融合的可靠性;
4.2.5 术后外固定要维持4—6周,X线片显示骨完全愈合好后再除去外固定,开始患肩功能锻炼。
4.2.6 术后患肩功能恢复正常后,方可取出内固定。
4.2.7 对特殊职业和老人要慎用。
参考文献
[1](1)胡丰根,手术治疗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J],浙江医学2005,27(2):141
[2]万智勇,肩锁关节脱位治疗方法的选择与疗效分析[J],中国骨伤2005.18(9):536
[3]李逸群,关节融合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J],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5.11(4):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