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状况调查报告正式版_2
- 格式:docx
- 大小:37.33 KB
- 文档页数:11
关于对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状况调查报告第一篇:关于对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状况调查报告关于对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状况调查报告天场乡天场小学徐为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小学教育取得的成就众所周知,有目共睹,但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农村小学教育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也逐步浮出水面,并且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
在小学教育中主要包括德、智、体、美、劳五种教育,其中小学音乐、美术教育是整个音乐、美术教育的基础阶段,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小学必修课程之一。
音乐、美术教育对于小学生智力的启迪,人格的塑造,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等都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然而,在农村小学,音乐、美术教育现状与现代化教育的要求相差甚远,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美术、音乐教育往往得不到重视。
在为期一周的时间内,我主要对山东省聊城市莘县隶属乡镇小学的艺术教育现状进行了实地走访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小学的艺术教育现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说教育设施差,教育队伍整体素质偏低,教育观念落后等。
第一点是艺术教学条件差,缺少相关音乐教学设施。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农村经济获得很大进步,但是城乡差距依然明显存在,教育差距更是格外突出。
我们在城市随处可见幼儿园小学之类的教育机构,孩子们在快乐的玩耍,有的在玩滑梯,有的在画画,有的在唱歌,就好像一个快乐的小天堂,在这个小天堂里孩子们的素质能够得到全面提升。
但是回到农村看到的乡村小学的状况却令人很心酸,一般乡村小学首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扇破烂的大门,满是铁锈。
进入大门之后看到的是满是杂草的面积狭小的校园,校园内基本没有任何供孩子们玩耍的娱乐设施。
教室的现状更是令人堪忧,破烂的窗户有的没有玻璃,地面坎坷不平,桌椅板凳破旧摇晃,有的甚至没有电灯,阴雨天的时候只能点蜡烛,我们可以想象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学习心情肯定不会很愉悦。
由这些学校硬件设施我们可以想象到音乐美术的教育有多惨淡,首先是没有专门的上课教室,一个乡村小学有教室上课已经不错了,哪里还有多余的空间上音乐课,有的就干脆在上课的教室上课,这样不仅空间受到限制,而且音乐课上发出的声音可能会影响整个小学的安宁。
关于乡村中小学音乐教学现状和问题的调查报告音乐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对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素质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重要作用。
我国的音乐教育快速发展,尤其在大中城市音乐教育抓得很紧。
普通百姓对音乐艺术也十分崇尚,但在广大农村在这方面仍然处于落后状态,有些中小学甚至取消了音乐课,还有些虽然订了音乐课本、排出了音乐课表,但很少有教师认真严肃地上音乐课,反映少年儿童生活,表现传统爱国主义等健康向上的歌曲也很少听到。
在通俗音乐、快餐文化铺天盖地的社会背景下,学生所知所唱的不是庸俗的流行歌曲,就是另类的怪腔。
作为一名从事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教师,我对此进行了深入调查和反思:一、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1).教育管理部门重视不够很多学校表面上倡导实施素质教育,实际上仍抓着应试教育这个“缠身绳”,把追求升学率作为唯一目标,并把考试成绩排名作为衡量学校教育质量和教师工作业绩的唯一标准。
音乐、美术仍不列为考试科目,不少教师为了晋职评优,争夺名次,一心扑在“正课”上,甚至霸占音乐课,改上所谓的正课,音、体、美成为可有可无的“小三门”,成为被歧视的对象,音乐教师成为不受重视的对象。
(2).音乐师资严重缺失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严重缺失,据调查,我国现有农村中小学90多万所,而中小学音乐教师才10万人。
即使是按每校配备1位音乐教师计算,以我国现有音乐院校的培养速度,也只能在60年后才能满足这一需求。
而一部分专业音乐院校毕业的学生虽然分配到了农村,但大多留在条件较好的县城或城镇中心学校,而不愿前往农村任教。
由此可见,师资少、质量差、分配不均,成为“发展音乐教育”的瓶颈。
(3).音乐教学设施严重不足教学设施是学校教学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同时又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物质基础。
但许多乡村学校因为对音乐教育的漠视,不可能投资音乐教学以改善音乐设施。
有的学校连一架风琴也没有,至于说专用音乐教室、钢琴、功放音箱等多媒体设施,只能是农村音乐教师的梦想。
一. 调查背景:核心概念:儿童艺术教育农村幼儿园儿童艺术教育是指通过系统的学习,培养在政治思想、专业知识、教育教学能力全面发展、学有专长,具备幼儿教育专业知识,胜任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
随着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艺术教育已经逐步占据教育体系的主要地位。
为深入贯彻和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实施素质教育,改进艺术教育教学,南充市中区幼儿园艺术教育工作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市中区周边农村乡镇幼儿园艺术教育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为推进农村地区幼儿园艺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切实做好幼小艺术教育的衔接工作,开创农村地区艺术教育的新局面,西华师大“艺梦未来”儿童艺术教育暑期社会实践调查队深入研究南充周边乡镇地区农村幼儿园3-6岁儿童艺术教育的现状。
了解农村地区的文化艺术资源是怎样的,艺术教育工作是否能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艺术教育是如何培养儿童的艺术品质等问题,通过本次调查将揭晓答案。
二. 调查准备:由于是第一次进行这样的社会实践调查任务,所以我们暑期社会实践调查队进行了较长时间的准备。
首先在网上查阅了一些有关调查问卷及报告的信息,通过收集各方面信息并参考范例初步设计出了问卷调查表。
通过自己反复查看并参考别人的意见,不断修改最终做出用于调查的针对家长,教师,幼儿的分类的调查问卷。
接下来寻找了调查单位,根据实际情况最后确定了调查人群和较为可行的实施方案,对具体的调查实施作出了不同的计划。
自此,调查的筹备工作基本完成。
三、调查报告说明:1.调查时间:2016年7月6日----2016年7月11日2.调查对象:3-6岁农村幼儿、幼儿教师、家长3.调查单位:南充市周边幼儿园以潆溪镇爱心幼儿园,南部县民望幼儿园为代表,附带调查一部分其他人群4.调查目的:通过了解当前农村地区的文化艺术资源是怎样的,艺术教育工作是否能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艺术教育是如何培养儿童的艺术品质等问题,使社会民众加深对艺术教育问题的了解与重视,了解政府教育工作的成效。
农村学校艺体教育调研报告
报告摘要:
本调研报告针对农村学校的艺体教育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
通过对农村学校的访谈、问卷调查以及实地观察,对农村学校的艺体教育现状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调研结果显示,农村学校的艺体教育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育水平有待提高。
其次,农村学校的艺体教育场地和设施相对简陋,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再次,农村学校的艺体教育课程设置不够完善,缺乏系统性和综合性。
基于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
首先,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水平。
通过培训和交流活动,提升教师的教育能力。
其次,需要加大对农村学校艺体教育的投入,改善艺体教育场地和设施。
政府可以提供经费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
最后,需要完善艺体教育课程设置,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可以增加各类艺术和体育活动,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
总之,农村学校的艺体教育需要得到重视和支持。
只有通过改进教育环境和提高教育质量,才能促进农村学生的全面发展。
希望我们的调研结果和建议对相关部门和学校有所帮助。
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现实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重庆市巴蜀小学秦波前很快, 笔者在乌杨镇中心小学校开展了一次以音乐和美术两门学科为代表旳艺术教育现实状况调查研究活动。
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和座谈两种方式, 调查范围波及学生、家长及教师合计635人。
乌杨镇中心小学曾经是一所一般旳农村小学, 近几年实行了“艺术兴校, 科研强校”战略, 其办学特色受到了上级旳充足肯定和社会旳一致好评, 学校也因此成为忠县首届命名旳示范小学。
通过调查研究, 我们发现: 学校尽管在艺术教育方面较其他学校先行一步, 且成效明显, 但仍然存在着某些问题亟待研究和突破。
根据“管中窥豹”旳原理, 可推及农村小学艺术教育之现实状况。
一、调查成果(一)学生问卷调查记录表(调查人数: 453人)(二)家长问卷调查记录表(调查人数: 98人)(三)教师问卷调查记录表(调查人数: 84人)二、现实状况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和师生座谈, 我们获得了如下几种方面旳信息。
(一)学生普遍喜欢音乐、美术学科及其有关活动。
从学生调查表中可以看出, 95. 8%旳孩子喜欢唱歌和画画, 都喜欢与此有关旳跳舞、弹琴、捏泥巴、剪纸等活动, 也理所当然地喜欢上了音乐、美术学科。
这证明, 喜欢艺术活动, 热爱艺术, 是一般孩子旳天性。
(二)教师观念没有从主线上得到转变。
素质教育规定音乐、美术学科与其他所有学科地位平等。
但教师乐意从事艺术教育旳只占38. 3%, 不乐意旳比例高达61. 7%;, 挤占过艺术教课时间旳竟到达62. 9%。
通过谈话, 理解“不乐意”旳原因重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教师自身旳艺术综合素质达不到教学旳基本规定;二是艺术教师旳社会地位比较尴尬。
另有一部分表达“乐意从事艺术教育’’旳教师竟把从事艺术教育当作逃避压力旳港湾, 认为在音乐、美术学科旳管理和评价方面模糊性相对较大, 教学压力对应较小。
教师们没有从主线上把艺术教育放在重要旳地位。
(三)教师旳基本素质相对偏低。
农村学校艺体教育的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农村学校艺体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发展方向,为农村学校提高艺体教育质量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调研方法:1. 文献调研:了解相关政策、报告及研究成果。
2. 实地走访:深入农村学校,与教师、学生和家长进行座谈。
3. 问卷调查:向农村学校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校艺体教育的情况。
三、调研结果分析:1. 艺体教育资源不足:农村学校除了基本的教室设施外,缺乏专门的艺术、体育设施和器材,无法提供多样化的艺体教育活动。
2. 教师队伍短缺:农村学校对于艺术和体育教师的需求量大,但由于薪资和生活条件等原因,优秀的艺术和体育教师不愿意到农村学校任教,导致教师队伍短缺。
3. 学生兴趣参与度低:由于缺乏艺体教育的机会和资源,很多学生对于艺术和体育活动缺乏兴趣和参与度,无法培养学生的艺术和体育素养。
4. 家长支持不够:农村家长对于艺体教育的重要性意识不够,更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就业前景,对于艺术和体育的培养不够重视。
四、调研建议:1. 政府支持:加大农村学校艺体教育的政策支持力度,增加经费投入,提供更多的艺术和体育设施和器材,改善学校艺体教育条件。
2. 增加师资力量:推动艺术和体育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农村学校艺术和体育教育的教师素质,吸引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
3. 提高学生兴趣:推动农村学校开展多样化的艺术和体育活动,组织文娱赛事和比赛,激发学生对艺术和体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艺术和体育素养。
4. 家校合作:加强家校合作,提高家长对于艺体教育的认知和支持,组织家庭艺术和体育活动,营造家庭艺体教育氛围。
五、调研总结:农村学校艺体教育面临着资源不足、教师短缺、学生兴趣参与度低、家长支持不够等问题,亟需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
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优化师资力量,增加艺术和体育教育活动的机会,提高家长支持和参与度,将能够促进农村学校艺体教育的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艺术和体育人才,为农村学生提供全面素质教育的机会。
关于对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状况调查报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小学教育取得的成就众所周知,有目共睹,但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农村小学教育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也逐步浮出水面,并且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
在小学教育中主要包括德、智、体、美、劳五种教育,其中小学音乐、美术教育是整个音乐、美术教育的基础阶段,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小学必修课程之一。
音乐、美术教育对于小学生智力的启迪,人格的塑造,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等都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然而,在农村小学,音乐、美术教育现状与现代化教育的要求相差甚远,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美术、音乐教育往往得不到重视。
在为期一周的时间内,我主要对山东省聊城市莘县隶属乡镇小学的艺术教育现状进行了实地走访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小学的艺术教育现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说教育设施差,教育队伍整体素质偏低,教育观念落后等。
第一点是艺术教学条件差,缺少相关音乐教学设施。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农村经济获得很大进步,但是城乡差距依然明显存在,教育差距更是格外突出。
我们在城市随处可见幼儿园小学之类的教育机构,孩子们在快乐的玩耍,有的在玩滑梯,有的在画画,有的在唱歌,就好像一个快乐的小天堂,在这个小天堂里孩子们的素质能够得到全面提升。
但是回到农村看到的乡村小学的状况却令人很心酸,一般乡村小学首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扇破烂的大门,满是铁锈。
进入大门之后看到的是满是杂草的面积狭小的校园,校园内基本没有任何供孩子们玩耍的娱乐设施。
教室的现状更是令人堪忧,破烂的窗户有的没有玻璃,地面坎坷不平,桌椅板凳破旧摇晃,有的甚至没有电灯,阴雨天的时候只能点蜡烛,我们可以想象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学习心情肯定不会很愉悦。
由这些学校硬件设施我们可以想象到音乐美术的教育有多惨淡,首先是没有专门的上课教室,一个乡村小学有教室上课已经不错了,哪里还有多余的空间上音乐课,有的就干脆在上课的教室上课,这样不仅空间受到限制,而且音乐课上发出的声音可能会影响整个小学的安宁。
对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认识的调查报告第一篇:对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认识的调查报告对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认识的调查报告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能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灵魂,丰富人们生活,给人以审美的享受和哲理的启迪。
在学校素质教育中,艺术教育是学生身心潜能得到充分开发的有效途径,也是学生将来更好地立足于社会的需要。
在城市,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重视培养孩子器乐、舞蹈、书画、声乐、表演等方面的艺术爱好特长,甚至自己也辛辛苦苦成了“学员”。
然而,在广大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现状仍然不容乐观,艺术教育仍然是学校教育的一大“盲区”。
艺术课的开设也往往有名无实。
现在我校学生也只有近10%的孩子拥有自己的艺术爱好或特长,这不难想象出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潜能的开发都是一大滞后因素。
为此,我对在校300名学生及部分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个别谈话,现就调查结果做以下分析报告:一、家长对培养孩子艺术爱好特长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家长主观上支持孩子学一项艺术爱好特长的占35%;家长支持但苦于经济无力的只占15%;家长不支持认为无用的占23%;诚然,家长和学生没考虑过此问题的占17%;可见,只有一部分家长认识到了,培养孩子“一技之长”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
不支持孩子的艺术学习,“经济无力”不是一个致命因素,关键是家长的认识淡薄、肤浅。
也有少数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问题茫然,更有一部分家长扼杀孩子的兴趣爱好,认为学知识,考普通大学才是正统,才有出息。
考艺术,那是不务正业。
再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家长只关心孩子语数等“主课”的学业,认为自己的子女既不是歌唱家的“料”,也不是画家的“料”。
音乐和美术孩子学与不学,教师教与不教,没有多大关系。
尽管每年普通高中在逐年扩招一些艺术学生,但学生自愿报名的极少。
致使那些认为自己成绩差,考艺术是迫不得已才选择报考艺术学校。
因此学校学艺术的风气也难营造出来。
致使人们更加忽视艺术教育。
二、学生对培养艺术爱好特长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学一门艺术爱好特长会让自己终身受益”,持肯定态度的占84%;主观上愿意学的占55%;没兴趣不愿意学占8%;愿意学没时间的(参加英语等课外补习班)占16%。
For the things that have been done in a certain period, the general inspection of the system is also a specific general analysis to find out the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 关于对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状况调查报告正式版
关于对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状况调查报
告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报告资料适用于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事情,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同时也是一次具体的总分析、总研究,找出成绩、缺点和不足,并找出可提升点和教训记录成文,为以后遇到同类事项提供借鉴的经验。
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小学教育取得的成就众所周知,有目共睹,但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农村小学教育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也逐步浮出水面,并且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
在小学教育中主要包括德、智、体、美、劳五种教育,其中小学音乐、美术教育是整个音乐、美术教育的基础阶段,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小学必修课程之一。
音乐、美术教育对于小学生智力的启迪,人格的塑造,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等都有不可替代的独特
作用。
然而,在农村小学,音乐、美术教育现状与现代化教育的要求相差甚远,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美术、音乐教育往往得不到重视。
在为期一周的时间内,我主要对山东省聊城市莘县隶属乡镇小学的艺术教育现状进行了实地走访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小学的艺术教育现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说教育设施差,教育队伍整体素质偏低,教育观念落后等。
第一点是艺术教学条件差,缺少相关音乐教学设施。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农村经济获得很大进步,但是城乡差距依然明显存在,教育差距更是格外突出。
我们在城市随处可见幼儿园小学之类的教育机构,孩子们在快乐的玩耍,有的在玩滑梯,有
的在画画,有的在唱歌,就好像一个快乐的小天堂,在这个小天堂里孩子们的素质能够得到全面提升。
但是回到农村看到的乡村小学的状况却令人很心酸,一般乡村小学首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扇破烂的大门,满是铁锈。
进入大门之后看到的是满是杂草的面积狭小的校园,校园内基本没有任何供孩子们玩耍的娱乐设施。
教室的现状更是令人堪忧,破烂的窗户有的没有玻璃,地面坎坷不平,桌椅板凳破旧摇晃,有的甚至没有电灯,阴雨天的时候只能点蜡烛,我们可以想象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学习心情肯定不会很愉悦。
由这些学校硬件设施我们可以想象到音乐美术的教育有多惨淡,首先是没有专门的上课教
室,一个乡村小学有教室上课已经不错了,哪里还有多余的空间上音乐课,有的就干脆在上课的教室上课,这样不仅空间受到限制,而且音乐课上发出的声音可能会影响整个小学的安宁。
其次是缺少音乐教学方面的设施,在走访的这些乡村小学内音乐设施的到位情况基本是零,基本就是上靠老师口头教授,比如老师说我们这节课学《沂蒙山小调》,然后孩子们就只能跟着老师唱。
就算是有的小学有那种古老的脚踏琴,但是全校可能就仅此一台,通常很少动用,动用的话就要从一个教室搬到另一个教室,这个过程就像是一个隆重的仪式。
再次是缺少音乐教学所必需的多种教学设备和相应的音响、音像资料。
孩
子们根本不能欣赏到原版的优美音乐,严格限制了音乐的教学活动。
因此完善学校的教育条件,置办相关的音乐设施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二点是音乐教师队伍空缺,整体素质低下,缺少正规培训。
在调查过的大部分乡村小学中没有音乐教师,教师到位状况基本是零。
在极少数乡村小学有音乐教师的师资力量中,仍有一定数量的民办教师发挥着较大的作用。
由于没有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的真正意义上的专职音乐教师,有的音乐设施上课不用,长期闲置,变成了学校创品牌验收的办学硬件摆设。
由于民办教师一般没有接受过正规培训,因而在教学理念、教学水平、教学方法、教学
技巧等方面以及对新教材的适应性上,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这种现象反映了小学音乐教师的音乐技能素质急待提高。
音乐教师尤其需要经过专门培训,但实际上他们接受正规教育和培训的机会却少得可怜,于是许多能唱两首歌的音乐爱好者便成了音乐教师。
教师音乐素质低,是造成目前乡村小学音乐教学质量低下的又一原因。
因此,重视对音乐教师的培养和继续教育,是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
第三点是乡村小学教学观念落后,得不到相关领导的重视。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行的素质教育,对乡村小学的影响力度不够,没有从根本上转变大多数乡村小
学教师和领导的教学观念,不少学校仍把各种统考分数作为评价教师和学生的惟一标准,单纯的追求高分,因此,忽视音乐教学、占用甚至砍掉音乐课的现象就是很显而易见的。
显然这是造成乡村小学音乐教学现状的一个最主要原因。
而且在农村小学,乡、校一级的基层领导对音乐教育本来就了解的很少,加上他们本身艺术素质低。
他们认为音乐是人人都可教的课,所以凡是认为教不好“主课”的老师就去教音乐,音乐教师当然就低人一等,于是纷纷改行,使本来就缺乏的音乐教师就更加缺乏。
因此,加强和提高乡村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根本性措施就是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彻底改变学校领导和教师的教学
观念,真正使乡村小学重视音乐教学。
第四点是对音乐教育的投入不足。
农村长期以来由于经济较为落后,并且发展相对缓慢,在财政收支方面比较困难。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在教学上的投入就显得很低,在音乐教育上就更是微乎其微。
在这种情况下要发放教师的工资都很困难,也就没有更多的财力去添置音乐教学设施了。
更不要说引进优秀的专业音乐教师,就算是引进来也没有什么用。
有的学校连一架普通的风琴都没有就更谈不上钢琴、电子琴、音响、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有的地区由于对音乐教学的不重视,即使有一些音乐教学设备也并未真正用于日常的教学中,最多也不过是在公
开课或比赛等时候用一下,其他时间就成为学校的摆设。
因此政府应该认识到音乐教育的现状,切实加大音乐教育的投入,只有加大投入才能为音乐设施的完善、教师队伍的壮大提供坚实的经济后盾。
以上这些是我通过这次调查得出的几点浅显的认识。
在实地走访了这些乡村小学后我的心情很沉重。
在这个社会最底层的是农民,他们勤劳朴实,他们付出的最多,可是他们最终得到的实际利益却很少。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但是这种悲剧又延续到下一代,他们的子女在起跑线上已经与城市的孩子拉开了差距。
每个孩子都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
他们都有权利拥有一
汇报范本系列| Report Template 编号:SMP-WJ01-40个快乐的童年,享受全面的教育,不管他们来自城市还是乡村。
孩子是无辜的,难道农村的孩子就要比人低一等?难道他们生来就该接受这种“残缺”的教育?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总之,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文化在繁荣,全社会的审美需求也在提高,这种乡村小学音乐美术的教学现状应该尽快改变,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需要。
这不仅仅是农村的问题,也是一个全社会的问题,我们必须团结起来拯救那些正在接受那种“残缺”教育的孩子们,救救孩子﹗
——此位置可填写公司或团队名字——
页码11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