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教科研课题
- 格式:doc
- 大小:54.01 KB
- 文档页数:6
常州市教科研课题结题报告课题类别市级立项立项时间 2008年12课题名称《信息技术环境下师生互动有效性的研究》课题负责人任俊平所在单位常州市安家中学结题时间2010年7月《信息技术环境下师生互动有效性的研究》一、研究背景与意义1、背景:随着信息化社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信息技术成为了今天课堂教学的重要载体,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也日益完善和成熟,但整合过程中也存着许多困惑。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勇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课堂作为课程改革的主要阵地,我们最根本的出发点就是要重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真正达到“教得有效,学得愉快”,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思考的问题。
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学生在课堂中究竟学到了什么,课后得到了什么,这永远都是任何教学所必须追问和思考的,也永远是任何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信息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有效性是我们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而信息技术环境下师生互动的有效性又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有效性的重要方面。
2、意义:①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努力转变目前老师的课堂教学理念,构建教学过程信息化的课堂教学方式,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实现教育资源的采集,加工,形成适合师生互动的信息化教学资源;②优化信息技术环境下师生互动的方式,改变过分依赖接受学习的状态,增加体验学习和发现学习在学生学习方式中的比重;通过研究,达到学生能够应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对信息进行价值判断、运用信息解决现实的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③通过信息技术环境下师生之间民主、平等、和谐的互动合作,弘扬以学生主体性为特征的师生间“互动互促、教学相长、品德共进”的德育过程;④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形成一系列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符合各学科教学要求、体现师生和谐互动、共同发展进步的有效师生互动方式,为形成我校的教学特色作出贡献。
---------------------------------------------------------------最新资料推荐------------------------------------------------------ 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减负增效专项课题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减负增效专项课题有效提高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策略研究中期研究报告金坛市华罗庚实验学校中学英语课题组一、我们的思考为什么要从事这项研究? 近几十年来,国外学者对阅读理论的研究给予极大的关注。
他们从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认知心理学等各个不同角度,对第一语言、第二语言及外语阅读作了广泛深入的研究。
我国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经历了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图式的整体阅读教学模式和现阶段的语篇阅读教学模式。
但从总体上看,理论探讨多而实际分析少。
对学生进行阅读策略培训是否对英语教学有效,应该如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融入阅读策略教学还是教育工作者正在探讨的问题。
国内外外语教学界对此看法不一。
多数人对英语阅读策略培训持赞同的意见,但是这些都缺乏在中国具体环境下的实践。
阅读是一种动态的、重新建造篇章意义的过程,是个体性活动,它注重培养的是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面对初中学生实际阅读水平较低和英语学习动机较弱的现实,强调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阅读能力是运用英语的主要能力之一,因此也是考试的重要内1 / 13容。
尽管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历来重视培养英语阅读能力,但许多老师过于强调词汇和语言点的教学,而忽略阅读策略,认为只要学生词汇量足够大,阅读理解自然就没有任何问题。
因而,在课堂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词汇和语法知识的讲授,学生没精打采,学习事倍功半。
这种教学方式受到学生的反对,使得学生对英语学习越来越没有兴趣,造成学生的知识越来越多,智慧却越来越少的现象,最终导致英语阅读教学的失败。
因此,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正确的阅读策略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具有及其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常州市教科研课题
成果鉴定书
课题名称:新课程实施中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课题类别:常州市级立项课题
课题负责人:李永新虞国良
工作单位:江苏溧阳市别桥中学
组织鉴定单位:溧阳市教育局教科室
鉴定方式:会议结题
鉴定日期:2007年12月
常州市教育局教科研规划领导小组
以下一、二、三、四项由课题主持人负责填写:
二、成果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概述(包含成果的社会效益)
三、课题组核心成员名单
四、课题研究报告(可附页)
以下五、六、七项由组织鉴定组单位组织填写:五、专家组鉴定意见
六、鉴定组成员名单及签名
七、组织鉴定单位意见
八、市教育局教科研规划办意见
附件一:
实验教师论文发表、获奖资料目录
附件二:
实验教师辅导学生获奖资料目录(学区级以上)
附件三:
学区级以上课堂教学公开课一览表
附件四
实验教师个人其他获奖资料目录。
丁玲燕老师:我觉得园内资源可以分为地质、各种树木以及各种硬件三方面来梳理。
周海燕老师:幼儿园地质结构丰富,有塑胶、草地、泥地、山坡、水高强老师:我们幼儿园应该还有道板砖,大厅前面以及教学楼后面的小车区都属于道板砖。
刘洋老师:山坡和草地是不是可以整合?山坡上也是种了一层厚厚的草坪呀。
张琴娣老师:当然不一样,山坡体现的立体地址,草坪是平面的,还主持人:上学期我们重点对我园周边五公里资源进行了梳理,确定了以下可挖掘和利用的场地资源,如:新龙生态林、春江民俗公园、农田、百丈社区(友谊家苑、百盛苑等)、春江社区(百馨苑、百馨苑三期、百记录人:刘佳丽附件:百丈中心幼儿园周边资源整理一、园内外资源地图我们对园内外资源进行识别、选择、及时加工、转化、开发并充分利用,形成百幼课程资源地图。
(下图为园内和园外资源地图)二、园内外资源挖掘与利用(1)园内资源园内资源资源运用幼儿园地质结构丰富,有塑胶、草地、泥地、山坡、水泥地、道板砖地。
绿树成荫,有香樟树、棕榈树、桂花树、腊梅树、樱桃树等。
丰富的园内资源,为幼儿运动、游戏、生活、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为生发班本活动和班本主题提供特有的资源。
有玩沙池、玩水池、超百平米的玩泥区、水车、溜索、打水井、户外木工坊、种植园、山坡、山洞迷宫,树屋、树丛迷宫、淘气堡等一应俱全。
地点可利用资料资源运用新龙生态林新龙生态林的自然资源及场地(公园里丰富的植物资源,宽阔的草地及其他运动场地可以组织幼儿开展多种体育游戏活动。
)1.徒步、游戏、写生等2.了解各类自然资源,认识大自然春江民俗公园1.春江民俗公园的自然资源及场地2.春江民俗文化1.徒步、游戏、写生等2.了解各类自然资源3.了解春江的民俗文化农田 1.稻田、菜地、山芋地等1.了解农耕、对农耕感兴趣2.徒步、写生、野炊等百丈社区(友谊家苑、百盛苑等)春江社区(百馨苑、百馨苑三期、1.社区里的绿化2.社区设施3.社区传统文化:舞龙队1.徒步、写生等2.了解社区里的各种植物3.进一步了解和熟悉自己生活的社区4.社区传统文化传承者的表演,进一步感用爱和智慧共创美好未来。
常州市级课题结题要求常州市级课题结题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结题报告需与备案申请书的研究方向一致。
凡提交成果与申请书研究方向不一致的,或未按时进行备案登记的,结项申报无效。
常州市级2.结题形式为研究报告的,正文应以word形式上传,相关佐证材料以PDF形式上传。
课题结题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结题报告需与备案申请书的研究方向一致。
为保证课题质量,课题组负责人限报一项,但作为课题组成员原则上不超过两个课题的申请。
如果提交成果与申请书的研究方向不一致,或者未按时进行备案登记,那么结项申报将无效。
4.课题研究成果已经得到本单位或其他单位立项的,不得参加本届课题结项申报。
5.结题形式为研究报告的,正文应以word形式上传,相关佐证材料应以PDF形式上传。
6.课题成果不得违背学术道德,严禁抄袭,严禁把以往研究成果改头换面重新申报。
为保证课题质量,课题组负责人限报一项,但作为课题组成员原则上不超过两个课题的申请。
一经发现将取消申报资格,并在三年内不得再次申报。
7.课题研究成果如果已经得到本单位或其他单位立项,那么不得参加本届课题结项申报。
此外,课题结题还需要提交一些必要的材料,包括课题结题鉴定书、课题研究报告、论文代表作扫描件、学校教科研管理部门4. 课题成果不得违背学术道德,严禁抄袭,也不得把以往研究成果改头换面重新申报。
评估意见、研究过程及成果列表等。
如果发现上述行为,将取消申报资格,并在三年内不得再次申报。
这些材料都需要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进行准备和提交。
此外,课题结题还需要提交以下材料:1.课题结题鉴定书。
2.课题研究报告。
总体来说,常州市级课题结题要求非常严格,需要课题组认真准备和提交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和材料,以确保能够顺利通过结题评审。
3. 论文代表作扫描件,包括封面、版权信息页、本期完整目录和正文。
如果论文获奖,还需要提交获奖证书和正文扫描件。
请注意,每篇论文相关内容应扫描成一个文件上传,支持WORD或PDF格式,合计不超过50M。
常州市武进区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申请议定书课题名称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地理探究性教学的实践研究申请人吴立忠周静所在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林中学申请日期2007-1-28审批日期课题名称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地理探究性教学的实践研究起止时间2007—2008.12成果形式论文集、教案集、课件包、教学设计、示范课、优质课展示,地理探究性学习兴趣小组活动的开展以及材料的展示,论文、课题报告;通过课题的研究,构建地理课堂探究性教学模式。
课题组负责人姓名性别年龄职称学科工作单位职务吴立忠周静男女3924中学高级中学二级地理地理横林中学横林中学政教处副主任课题组主要成员姓名职称学科在课题研究中人员分工吴立忠吴丽萍杨巧周静薛娜中学高级中学一级中学二级中学二级中学二级地理地理地理地理地理主持、规划课题研究、设计课题、写出课题设计报告、书写课题评估报告、示范演示等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调查,查阅收集相关资料,案例整理,课件、研究课展示,论文撰写资料收集和整理、教学案例、教学课件制作、研究课展示、案例整理、论文撰写资料收集和整理、教学案例、教学课件制作、研究课展示、案例整理、论文撰写资料收集和整理、教学案例、教学课件制作、研究课展示、案例整理、论文撰写课题的研究背景(必要性和可能性)必要性论证:1、现实问题21世纪成为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
未来社会将会越来越强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判断进行思维的能力、有效地运用技术的能力等等,而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主阵地。
基于此,新课程大力倡导在各科课程中,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多样化的探究性教学。
而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在其中担任着相当重要的角色。
目前国内对地理探究性教学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特别是对探究性教学的实践才刚刚起步,一线的地理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教学的实践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同时有很多疑惑。
例如:在地理探究性课堂教学的实践中缺乏参照的模式,增加了探究性教学的难度;探究性教学耗费时间较多,目前在以高考为中心的教学安排的有限时间内,完成规定书本知识内容的教学都有一定的难度,要开展探究性教学,难以得到学校、教师、家长以及学生的支持;探究性教学更适合于小班授课和开展小组讨论,但目前中学班级教学规模过大,难以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同一个教学内容的全部探究过程,直接影响了探究性教学的效果;在探究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的作用,增加了备课的内容,对教师的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
常州市现代教育技术课题优秀成果一等奖摘要:一、引言1.介绍常州市现代教育技术课题优秀成果一等奖的背景2.阐述本文的目的和意义二、常州市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1.教育技术发展的初期阶段2.教育技术应用的逐步推广3.教育技术课题研究的深入发展三、现代教育技术在常州市的应用1.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完善2.数字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共享3.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创新应用四、常州市现代教育技术课题优秀成果一等奖的项目介绍1.项目背景及目标2.项目的研究内容与方法3.项目的成果及影响五、常州市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展望1.教育技术的进一步普及与融合2.教育技术创新与个性化教育的推进3.教育技术对教育改革的推动作用六、结论1.总结常州市现代教育技术课题优秀成果一等奖的意义2.对未来常州市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期待正文:一、引言在我国,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与推广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
常州市作为我国教育技术发展的先进地区,其现代教育技术课题优秀成果一等奖的评选,旨在表彰那些在教育技术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团队。
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二、常州市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常州市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首先是教育技术发展的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对硬件设备的投入和多媒体教学的尝试。
其次是教育技术应用的逐步推广,网络教育、远程教育和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应用逐渐普及。
最后是教育技术课题研究的深入发展,涌现出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三、现代教育技术在常州市的应用常州市在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为教育技术应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同时,数字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共享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全市师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此外,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创新应用也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常州市现代教育技术课题优秀成果一等奖的项目介绍本文以某项目为例,介绍常州市现代教育技术课题优秀成果一等奖的项目。
该项目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为目标,采用研究性学习、协作学习和项目式学习等多种方式,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