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要点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1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用于教授通信电子学中相关的电路原理和技术。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的内容、特点以及应用。
一、课程内容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是一门涉及电路分析、电路设计和电路实现的综合性课程。
在此类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到一系列的电路和系统的分析、设计和实现方法,包括:1. 电容、电感和电阻器等基本元件的电路原理和作用。
2. 放大器、滤波器、振荡器和混频器等基本电路的设计原理和技术。
3. 数字信号处理的基础原理和实现方法,包括数字滤波器、数字调制与解调以及数字信号处理芯片。
4. 通信系统中的模拟、数字和混合信号电路的设计与实现方法。
5. 通信电子线路仿真与调试技术。
二、课程特点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的主要特点如下:1. 具有实用性。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是应用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获得的技能在实际工作中将被广泛应用。
2. 需要强的理论基础。
通信电子线路设计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电子电路理论基础,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路设计的相关知识。
3. 基于实际需求。
通信电子线路设计的课程内容和课程质量贴近实际需求,学生将能够掌握当今通信领域应用最广泛的电路设计理论和实践技术。
4. 有一定的难度。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是一门相对难度较高的课程,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自学和思维能力,才能够顺利完成相关的设计和开发工作。
三、应用场景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在工程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通信领域。
在当今的通信领域中,众多的通信设备、通信系统等都需要用到各种电路设计和开发技术,包括信号放大、滤波、变换和调制等。
2. 汽车电子领域。
随着汽车电子的普及,许多汽车电子设备也需要用到通信电子线路设计和开发技术,包括汽车音响系统、GPS导航系统、车载通讯系统等。
3. 工控领域。
现代智能工厂、机器人等控制系统需要采用各种通信电子线路设计和开发技术,包括数字信号处理、控制算法、通讯模块等。
《通信电子线路》学习指导
《通信电子线路》学习指导:
1、首先要明确学习目标,理清学习内容,梳理学习步骤;
2、重点掌握基础部分的知识,如电路的基本元件及其特性、信号的性质等;
3、弄清楚电子线路的分类及其功能,扎实掌握电子线路的建模及传输性能;
4、认真细致地复习各类电路构成、性能评估及波形表征方法;
5、要多实践,学习要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实践,将书本知识灵活运用;
6、要加强实训,多做实际运用的操作,培养应用能力;
7、最后,要加强考试备考,及时复习,补充解题技巧。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要点1、选频回路与阻抗变换(1)理解选频滤波器在通信系统中的作用。
(2)掌握阻抗变换的基本原理与L匹配网络匹配法。
(3)掌握传输线变压器的分析方法。
3、电子通信系统基础(1)掌握噪声系数与等效噪声温度的概念与相互关系。
(3)掌握级联系统的总噪声系数的计算方法。
(4)掌握非线性失真和干扰的基本概念,以及非线性特性对于通信系统的影响,相关重要概念如1dB压缩点等。
(5)掌握灵敏度与动态范围等基本概念及其相关的计算。
4、调制与解调(1)掌握调幅(AM、DSB、SSB)的概念,相关信号的表达式的分析及重要参数的计算、信号的频谱表达方法。
(2)掌握简单调制解调系统的频谱分析方法。
(3)掌握调频、调相的基本概念、主要指标的计算。
5、发射机、接收机结构(1)理解常见几种接收机主要结构、主要指标。
(2)理解超外差接收机的概念、组成结构图、主要实现方法。
(3)掌握接收机中的主要干扰的类型,理解镜像抑制接收机的概念。
(4)理解AGC、AFC基本原理6、低噪声放大器(1)掌握晶体管高频小信号模型及其分析方法;(2)理解LNA的主要指标及主要性能参数的计算方法;7、低噪声放大器与混频器(1)掌握混频器的基本电路结构,从混频器输出频率表达式对比分析各种结构混频器的工作及其特点,会计算混频器输出电压信号表达式。
(6)理解解混频器级联的端接与平衡-非平衡转换;7、锁相环与频率合成(1)掌握PLL的基本结构、PLL的基本时域与频域数学模型。
(2)掌握PLL的各组成模块的数学模型,四种常见滤波器的表达式。
(3)掌握PLL整数频率合成器的结构、小数频率合成技术的参数计算。
(4)掌握DDS的基本计算。
8、功率放大器(1)理解A、B、C、D类射频功率放大器的电路结构特点与工作原理。
(2)会计算A、B类功放的效率及相关参数。
(3)掌握射频功放的阻抗匹配网络的基本原理与设计方法。
理解功率合成技术的原理。
附录:常用术语的中英文对照射频:Radio Frequency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混频器:Mixer锁相环:Phase Locked Loop功率放大器:Power Amplifier鉴相器:Phase Detector鉴频鉴相器:Phase Frequency Detector压控振荡器:V oltage Controlled Oscillator电荷泵:Charge Pump本振:Local Oscillator中频:Intermediate Frequency自动增益控制:Auto Gain Control自动频率控制:Auto Frequency Control2。
《通信电子线路》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文/英文名称):通信电子线路/Communication Circuit课程代码:3010210430学分/总学时:3.0+1.0学分/72学时(其中理论54学时,实验18学时)开课单位:物理和电子信息学院面向专业(公共选修课为开课教师):电子、通信专业本科生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通信电子线路》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及相近专业的主干技术基础课程。
该课程的基本作用和任务是:通过分析通信电路中常用的基本功能部件及实际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实现方法,介绍模拟信号处理系统中电子电路的线性和非线性使用的原理和技术,使学生熟悉基本的通信理论知识,系统地掌握通信系统中各种功能单元电路的各种的工作原理和分析设计技术,建立起通信和信号处理理论的工程实现的基本框架,为后续课程学习打下必备的基础。
在大学本科阶段,该课程起着联系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桥梁作用,它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工程概念,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在电子电路的分析、设计和使用知识方面应当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掌握电子器件非线性使用的特点和基本理论,熟悉各种分析方法的使用及适用条件。
2.掌握通信系统中各主要功能单元的作用、工作原理和实现模型。
对于实现信号放大、选频滤波、功率放大、正弦信号发生、调制和解调、锁相和频率合成等功能的电路技术和性能指标有较清晰的概念。
熟悉各种功能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和主要结论。
了解各功能电路连接时阻抗和信号电平的匹配要求。
3.熟悉通信系统中常用集成电路的功能、基本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能够对专用大规模集成电路中的单元电路进行原理分析。
4.熟悉常用电子器件的功能、作用和主要性能指标,能够选择合适的器件来实现所需的电路。
了解电子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能独立完成电路的安装、调试和指标测量,具备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二、学习本课程学生应掌握的前设课程知识高等数学、电路、信号和系统、模拟电子技术三、学时分配学时章节理论实验合计1、绪论 2 2课外(元器件的高频等效模型) 2 22、小信号调谐放大器12 3 153、高频调谐功率放大器8 3 114、正弦波振荡器7 3 105、振幅调制和解调11 3 146、角度调制和解调9 3 127、变频器3*** 3综合实验 3 3总计54 18 72 ***说明:第7章的3学时为机动学时,根据具体教学情况定。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教学大纲(ElectronicCircuitsonmunications)一、基本信息课程编号:02302106课程类别:专业教育必修课程适用层次:本科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开课学期:第5学期总学分:2总学时:32学时考核方式:考试二、课程教育目标通信电子线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教育必修课程。
该课程理论严密、逻辑性强,有广阔的工程背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高频谐振放大器、正弦波振荡器、调制与解调电路、反馈控制电路等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基本分析方法和工程计算方法。
同时,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观点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重要的作用。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高频谐振放大器、正弦波振荡器、调制与解调电路、等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基本分析方法和工程计算方法。
第一章绪论内容:信号、频谱与调制、无线电信号发射与接收的原理及实现的电路框图,天线通信系统概述、高频电子线的研究对象及任务。
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的内容:信号、频谱与调制、无线电信号发射与接收的原理及实现的电路框图。
一般理解和掌握的内容:天线通信系统概述、高频电子线的研究对象及任务。
重点:信号、频谱与调制、无线电信号发射与接收的原理及实现的电路框图。
难点:信号、频谱与调制。
第二章高频电路基础内容:串并联谐振回路,高频电路中的元件、器件和组件。
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的内容:串并联谐振回路。
一般理解和掌握的内容:高频电路中的元件、器件和组件。
重点:串并联谐振回路,石英晶体谐振器。
难点:串并联谐振回路。
第三章高频谐振放大器内容:高频小信号放大器,多级谐振放大器,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原理和特性,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实际线路。
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的内容:高频小信号放大器,多级谐振放大器,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原理和特性。
一般理解和掌握的内容: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实际线路。
课程总结及感想课程名称:通信电子线路姓名班级学号老师:时间2011-12-14目录课程总结及感想 0课程分章概述 (3)第一章绪论 (3)第二章小信号调谐放大器 (4)1.串联谐振回路 (4)2.并联谐振电路 (4)并联谐振回路的阻抗特性 (4)3.常用阻抗变换电路 (4)4.高频单调谐放大器 (4)5.多级调谐放大器 (5)6.本章总结 (5)第三章高频功率放大器 (5)1.窄带高频功放的工作特点 (6)2.丙类调谐功放的组成原理及分析方法 (6)3.调谐功放实用电路 (6)4.宽带高频功放及功率合成 (6)5.本章总结 (6)第四章正弦振荡器 (7)1.反馈振荡器的基本原理 (7)2.三点式LC振荡器 (7)3.石英晶体振荡器 (8)4. 压控振荡器荡 (8)5. 集成电路振荡器 (9)6. RC振荡器 (9)7.本章总结 (9)第五章振幅调制与解调 (9)1. 振幅调制的基本原理 (9)2.模拟乘法器 (9)3. 低电平调幅电路 (10)4. 振幅检波 (10)5.本章总结 (10)第六章角度调制与解调 (10)1. 调角波的性质 (10)3.调频方法及电路 (10)4.限幅器 (11)5.鉴频器 (11)6.本章小结 (11)第七章混频 (12)1. 概述 (12)2. 晶体管混频器 (12)3. 场效应管混频器 (12)4. 混频器的干扰 (12)5. 变频器 (12)6.本章总结 (13)第十章反馈控制系统 (13)1.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AGC) (13)2.模拟锁相环路(APLL)及其应用 (13)3.本章总结 (13)课程感想(总) (14)课程分章概述第一章绪论这一章主要介绍了下面3个内容:1.通信系统的概念和基本构成2.通信系统的发展趋势3.本课程的特点1.通信系统的构成:这一部分主要是通过对系统内各个部分构成的特点分析和举例,介绍了通信系统大致的研究范围和方向,给我们对课程的一个整体的认识。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教学大纲一、教师或教学团队信息(教师或教学团队中每位教师主要讲授的本科课程,课程受欢迎情况;主要研究领域和研究成果。
)二、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文):通信电子线路课程名称(英文):Communication Electronic Circuits课程类别:□通识必修课□通识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方向课□专业拓展课□实践性环节课程性质*:□学术知识性■方法技能性□研究探索性□实践体验性课程代码:周学时:3 总学时:48 学分: 3先修课程:电路分析基础I和II、模拟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授课对象:通信工程专业学生三、课程简介(课程在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中的作用,课程在专业知识体系中的位置,课程学习对学生专业成长具有的价值。
课程主要内容及知识结构。
)通信电子线路是指含晶体管、场效应管等非线性电子器件,并且能实现某种功能的电路;它所涉及的分析方法主要有非线路电路的各种近似分析法和反馈电路的分析方法。
它是主要专业技术基础课程之一。
本课程使学生能掌握通信电子线路的分析方法,较深刻地认识各种基本电路的物理本质;使学生具有分析、处理各种电路的能力,并为后继专业课程打好基础。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技术基础课。
在学习本课程时必须高度重视实践环节,能运用本课程的分析方法在与课程配套的实践课程中分析电路。
四、课程目标(课程教学要讲授的核心知识、要训练的关键技能及须形成的综合素养的目标。
)核心知识是正弦波振荡器电路、模拟调幅电路和调角电路的分析,以及非线性电路分析中所使用的图解法、近似分析法和参量分析法等。
通过该课程中的非线性电路的学习,可获得对通信系统中的调制和解调信号产生电路的认识,对信号波形有直观的理解,为后续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五、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满足对应课程标准的第2条)(需要清晰地呈现每一章或教学单元的教学内容、学习要求、授课形式和课后作业等,学生由此可以准确地了解每一章或教学单元的学习任务,课后可根据教学进程,规划、开展自主学习。
第1章:绪论1、教学目的;了解通信系统的概念。
2、教学重点、难点;无线电通信原理,通信系统的方框图。
了解各种选频网络的特性和阻抗变换特性。
3、讲授的内容纲要;1 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2 本课程的特点及学习方法3 电噪声4 反馈控制电路原理及其分析方法4、教学方法及实施步骤;采用多媒体教学,介绍导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清楚概念,深入浅出,多结合实践学习。
5、作业;1-2,1-5,1-8第2章:小信号放大器1、教学目的;了解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信号特点和Y参数等效电路,重点掌握用Y参数等效电路分析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如下质量指标:增益、通频带、选择性。
2、教学重点、难点;单调谐放大器,用Y参数等效电路分析小信号谐振放大器。
3、讲授的内容纲要;2.1 概述2.2 谐振放大器2.3 宽频带放大器2.4 集成高频小信号放大电路实例介绍4、采用教学方法及实施步骤;采用多媒体教学,要求学生知道等效电路的应用及使用范围。
5、作业;1-1,1-4,1-7,1-10第3章高频功率放大电路1、教学目的;了解高频功率放大器的信号特点以及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的特点,重点掌握丙类谐振放大器的三种工作状态(欠压、临界、过压状态) 及负载特性、调制特性、放大特性。
了解谐振功率放大器各种馈电电路及其特点。
2、教学重点、难点;丙类谐振放大器的三种工作状态(欠压、临界、过压状态) 及负载特性、调制特性、放大特性。
3、讲授的内容纲要;3.1 概述3.2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电路3.3宽带高频功率放大电路与功率合成电路3.4 集成高频功率放大电路及应用简介4、采用的教学方法及实施步骤;采用多媒体教学,1、教学目的;2、教学重点、难点;3、讲授的内容纲要;4、采用的教学方法及实施步骤;采用多媒体教学,原理讲清楚,把握关键参数的计算。
5、作业;3-3,3-6,3-8第4章正弦波振荡器1、教学目的;了解振荡器的基本概念及分类,重点掌握反馈型正弦波振荡器的工作原理以及LC正弦波振荡器、三点式振荡电路满足相位平衡条件的判断准则, 了解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及石英晶体振荡器。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要点
2、选频回路与阻抗变换
(1)掌握LC型谐振网络的分析与计算。
(2)掌握阻抗变换的基本原理与L匹配网络的分析与计算。
(3)掌握常见传输线变压器的分析方法。
3、电子通信系统基础
(1)掌握热噪声平额度均功率的相关概念与运算。
(2)掌握噪声系数与等效噪声温度的概念与相互关系。
(3)掌握级联系统的总噪声系数的计算方法。
(4)掌握非线性失真和干扰中相关重要概念1dB压缩点、三阶互调阻断点等。
(5)掌握灵敏度与动态范围等基本概念及其相关的计算。
4、调制与解调
(1)掌握调幅(AM、DSB、SSB)的概念,相关信号的表达式的分析及重要参数的计算、信号的频谱表达方法。
(2)掌握简单调制解调系统的分析方法。
(3)掌握调频FM、调相PM的基本概念、主要指标的计算。
5、发射机、接收机结构
(1)掌握级联接收机系统的噪声系数计算。
(2)理解超外差接收机的概念。
(3)掌握接收机中的主要干扰的类型的运算。
(4)掌握二次变频接收机组成结构图以及相关的分析与计算。
6、低噪声放大器
(1)理解LNA的相关指标的意义。
(2)掌握LNA的噪声匹配以及常用的匹配方法。
7、混频器
(1)理解混频器的基本工作原理,理解混频器主要指标的含义。
(2)掌握常见无源混频器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8、锁相环与频率合成
(1)掌握PLL的基本结构、PLL的基本时域与频域数学模型。
(2)掌握PLL中四种常见滤波器的系统传输函数与特点。
(3)掌握PLL整数频率合成器、小数频率合成器、多环频率合成器的计算。
(4)掌握DDS的基本计算。
9、功率放大器
(1)理解A、B、C、D类射频功率放大器的电路结构特点与工作原理。
(2)会计算A、B类功放的效率及相关参数。
(3)掌握射频功放的阻抗匹配网络的基本原理与设计方法。
附录:常用术语的中英文对照
射频:Radio Frequency
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
混频器:Mixer
锁相环:Phase Locked Loop
功率放大器:Power Amplifier
鉴相器:Phase Detector
鉴频鉴相器:Phase Frequency Detector
压控振荡器:V oltage Controlled Oscillator 电荷泵:Charge Pump
本振:Local Oscillator
中频:Intermediate Frequency
自动增益控制:Auto Gain Control
自动频率控制:Auto Frequency Control
幅度调制:Amplitude Modulate
频率调制:Frequency Modulate
相位调制:Phase Modulate
单边带调制:Single Side Band
双边带调制:Double Side B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