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文言文阅读练习:宋书选译·颜延之传.doc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范仲淹,字希文,唐宰相履冰之后。
仲淹泛通六经,长于《易》,学者多从质问,为执经讲解,亡所倦。
尝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士,诸子至易衣而出,仲淹晏如也。
天圣七年,章献太后将以冬至受朝,天子率百官上寿。
仲淹上疏请太后还政,不报。
时方建太一宫及洪福院,市材木陕西。
仲淹言:“昭应、寿宁,天戒不远。
今又侈土木,破民产,非所以顺人心、合天意也。
宜罢修寺观,减常岁市木之数,以题除积负。
”事虽不行,仁宗以为忠。
拜尚书礼部员外郎、天章阁待制。
延州诸岩多失守,仲淹自请行,迁户部郎中兼知延州。
时塞门、承平诸砦既废,用种世衡策,城青润以据贼冲,大兴营田,且听民得互市,以通有无。
又以民远输劳苦,请建邮城为军,以河中、同、华中下户税租就输之。
春夏徙兵就食,可省籴十之三,他所减不与。
明年正月,诏诸路入讨,仲淹曰:“正月塞外大寒我师暴露不如俟春深入贼马瘦人饥势易制也况边备渐修师出有纪贼虽猖狐国已慑其气矣”帝用其议。
久之,元吴归陷将高延德,因与伸淹约和,仲湾为书戒喻之。
会任福败于好水川,元吴答书语不进,仲港对来使焚之。
大臣以为不当辄通书,又不当辄焚之,宋岸请斩伸淹,帝不听。
改邻州观察使,仲淹表言:“臣守边数年,先人颇亲爱臣,今退而与王兴、朱观为伍,第恐为贼轻矣。
”辞不拜。
庆之西北马铺劳,当后桥川口,在贼腹中。
仲淹欲城之,度贼必争,密造子纯祜与蓄将赵明先据其地,引兵随之。
诸将不知所向,行至柔远,始号令之,版筑皆具,句日而城成,即大顺城是也。
贼觉,以骑三万来战,佯北,仲淹戒勿追,已而果有伏。
大顺既城,而白豹、金汤皆不敢犯,环庆自此寇益少。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七十三》)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正月塞外大寒/我师暴露/不如俟春深入/贼马瘦人饥/势易制也/况边备渐修师出有纪/贼虽猖獗!固已慑其气矣/B.正月塞外大寒/我师暴露/不如俟春深入/贼马瘦人饥/势易制也/况边备渐修/师出有纪/贼虽猖獗/固已慑其气矣/C.正月塞外大寒/我师暴露/不如俟春深入/贼马瘦/人饥/势易制也/况边备渐修师出有纪/贼虽猖獗/固已慑其气矣/D.正月塞外大寒/我师暴露/不如俟春深入/贼马瘦/人饥/势易制也/况边备渐修/师出有纪/贼虽猖獗/固已慑其气矣/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六经,文中指孔子所作的六种经书,即《诗》《书》《礼》《易》《乐》《春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石延年,字曼卿,先世幽州人。
晋以幽州遗契丹,其祖举族南走,家于宋城。
延年为人跌宕任气节,读书通大略,为文劲健,于诗最工而善书。
累举进士不中,真宗录三举进士,以为三班奉职,延年耻不就。
张知白素奇之,谓曰:“母老乃择禄耶?”延年不得已就命。
后以右班殿直改太常寺太祝,知金乡县,有治名。
用荐者通判乾宁军,徙永静军,为大理评事、馆阁校勘,历光禄、大理寺丞,上书章献太后,请还政天子。
太后崩,范讽欲引延年,延年力止之。
后讽败,延年坐与讽善,落职通判海州。
久之,为秘阁校理,迁太子中允,同判登闻鼓院。
尝上言天下不识战三十余年,请为二边之备。
不报。
及元昊反,始思其言,召见稍用其说。
命往河东籍乡兵,凡得十数万,时边将遂欲以扞贼,延年笑曰:“此得吾粗也。
夫不教之兵勇怯相杂,若怯者见敌而动,则勇者亦牵而溃矣。
今既不暇教,宜募其敢行者,则人人皆胜兵也。
”又尝请募人使唃厮啰①及回鹘举兵攻元昊,帝嘉纳之。
延年喜剧饮尝与刘潜造王氏酒楼对饮终日不交一言王氏怪其饮多以为非常人益奉美酒肴果二人饮啖自若至夕无酒色相揖而去。
明日,都下传王氏酒楼有二仙来饮,已乃知刘、石也。
延年虽酣放,若不可撄②以世务,然与人论天下事,是非无不当。
初,与天章阁待制吴遵路同使河东,及卒,遵路言于朝廷,特官其一子。
(节选自《宋史·石延年传》)(注)①唃厮啰:人名。
唃厮啰政权的创建者,原名欺南凌温,吐蕃王朝赞普后裔。
②撄:扰乱,打扰。
88.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延年喜剧饮/尝与刘潜造王氏酒楼/对饮终日/不交一言/王氏怪其饮/多以为非/常人益奉美酒肴果/二人饮啖自若/至夕无酒色/相揖而去B.延年喜剧饮/尝与刘潜造王氏酒楼对饮/终日不交一言/王氏怪其饮多/以为非常人/益奉美酒肴果/二人饮啖自若/至夕无酒色/相揖而去C.延年喜剧饮/尝与刘潜造王氏/酒楼对饮终日/不交一言/王氏怪其饮多/以为非常人/益奉美酒肴果/二人饮啖自若/至夕无酒色/相揖而去D.延年喜剧饮/尝与刘潜造王氏酒楼对饮/终日不交一言/王氏怪其饮/多以为非/常人益奉美酒肴果/二人饮啖自若/至夕无酒色/相揖而去8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军,为军队编制名,与现在所说的“军”相似,其最高长官为“知某某军”,副长官为“通判”。
小学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宋史·列传第一百五十五小学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宋史·列传第一百五十五权邦彦,字朝美,河间人。
登崇宁四年太学上舍第,调沧州教授,入为太学博士,改宣教郎,除国子司业。
金人再入高宗开大元帅府起两河兵卫汴京邦彦提所部兵二千五百人与宗泽自澶渊趋韦城据刀马河诸道兵莫有进者。
会敌兵大至,移屯南华。
二帝北迁,邦彦与泽五表劝进。
建炎元年五月,召还,命知荆南府,改东平府。
时东州半已入金,至是围益急,邦彦誓以死守,居数月城破,犹力战不已。
民义而从之,突围以出,遂奔行在。
有司议失守罪,将重坐之,帝以其父母妻子皆没于敌,才贬二秩。
剧盗张琪残徽州,邦彦遣裨将平之。
改江、淮等路制置发运使,以治办称。
绍兴元年,召为兵部尚书兼侍读。
初,邦彦献十议以图中兴,大略谓:“宜以天下为度,进图洪业,恢复士宇,勿苟安于东南。
驾御诸将,当威之以法,而限之以爵。
命读讲之臣,取累朝训典及三代、汉、唐中兴故事,日陈于前,以裨圣学。
又监观伤善妨贤之谗,偷安苟容之佞,市恩立威之奸,怀谖罔上之欺,听其言,察其事,则忠邪判。
”吕颐浩素善邦彦,荐用之。
给事中程瑀劾邦彦五罪,三疏不报。
邦彦在枢密,又言:“宜乘机者三,譬奕之争先,安可随应随解,不制人而制于人哉?”寻兼权参知政事。
三年,卒。
无子,以侄嗣衍为后。
有遗稿十卷,号《瀛海残编》,藏于家。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金人再入/高宗开大元帅/府起两河兵卫汴京/邦彦提所部兵二千五百人/与宗泽自澶渊趋韦城/据刀马河/诸道兵莫有进者B.金人再入/高宗开大元帅/府起两河兵卫汴京/邦彦提所部兵二千五百人/与宗泽自澶渊趋韦城/据刀马河诸道兵/莫有进者C.金人再入/高宗开大元帅府/起两河兵卫汴京/邦彦提所部兵二千五百人/与宗泽自澶渊趋韦城/据刀马河/诸道兵莫有进者D.金人再入/高宗开大元帅府/起两河兵卫汴京/邦彦提所部兵二千五百人/与宗泽自澶渊趋韦城/据刀马河诸道兵/莫有进者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学:古代的国立大学,汉代出现的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
《新唐书·颜真卿传》文言文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新唐书·颜真卿传》文言文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颜真卿,字清臣。
少孤,母殷躬加训导。
既长,博学工辞章,事亲孝。
开元中,举进士,又擢制科。
使河东,劾奏朔方令郑延祚母死不葬三十年,有诏终身不齿,闻者耸然。
出为平原太守安禄山逆状牙孽真卿度必反阳托霖雨增陴浚隍料才壮储廥廪日与宾客泛舟饮酒以纾禄山之疑果以为书生,不虞也。
禄山反,河朔尽陷,独平原城守具备。
帝自陕还,真卿请先谒陵庙而即宫,后上疏曰:“今天下疮痏未平,干戈日滋,陛下岂得不博闻谠言以广视听,而塞绝忠谏乎?陛下在陕时,奏事者不限贵贱,群臣以为太宗之治可跂而待。
且君子难进易遐,朝廷开不讳之路,犹恐不言,况怀厌怠。
令宰相宣进止,御史台作条目,不得直进,从此人不奏事矣。
陛下闻见,止于数人耳目。
”李希烈陷汝州,诏真卿往谕之,至河南,河南尹郑叔则以希烈反状明,劝不行,答曰:“君命可避乎?”既见希烈,宣诏旨,逼使上疏雪己,真卿不从。
真卿每与诸子书,但戒严奉家庙,恤诸孤,讫无它语。
乃拘送真卿蔡州。
真卿度必死,乃作遗表、墓志、祭文,指寝室西壁下曰:“此吾殡所也。
”希烈僭称帝,使问仪式,对曰:“老夫耄矣,曾掌国礼,所记诸侯朝觐耳!”真卿立朝正色,刚而有礼,天下不以姓名称,而独曰鲁公。
善正、草书,笔力遒婉,世宝传之。
赞曰:当禄山反,哮噬无前,鲁公独以乌合婴其锋,功虽不成,其志有足称者。
晚节偃蹇,为奸臣所挤,见殒贼手。
毅然之气,折而不沮,可谓忠矣。
呜呼,虽千五百岁,其英烈言言,如严霜烈日,可畏而仰哉!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出为平原太守/安禄山逆状牙孽/真卿度必反/阳托霖雨/增陴浚隍/料才壮/储廥廪/日与宾客泛舟饮酒/以纾禄山之疑/B.出为平原/太守安禄山逆状牙孽/真卿度必反/阳托霖雨/增陴浚隍/料才壮/储廥廪日/与宾客泛舟饮酒/以纾禄山之疑/C.出为平原/太守安禄山逆状牙孽/真卿度必反/阳托霖雨/增陴浚隍/料才壮/储廥廪/日与宾客泛舟饮酒/以纾禄山之疑/D.出为平原太守/安禄山逆状牙孽/真卿度必反/阳托霖雨/增陴浚隍/料才壮/储廥廪日/与宾客泛舟饮酒/以纾禄山之疑/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颜衎传宋史》阅读附答案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4~7题。
颜衎,字祖德,兖州曲阜人。
少苦学,治《左氏春秋》。
梁龙德中擢第,解褐授北海主簿,以治行闻。
后唐天成中,为邹平令。
符习初镇天平,以书告属邑毋聚敛为献贺。
衎未领书,以故规行之,寻为吏所讼。
习遽召衎笞之,幕客军吏咸以为辱及正人,习甚悔焉,即表为观察推官,且塞前事。
长兴初,召拜太常博士,习力奏留之。
习致仕,衎东归养亲。
未几,房知温镇青州,复辟置幕下。
知温险愎,厚敛多不法,衎每极言之,不避其患。
晋祖入洛,知温恃兵力偃蹇,衎劝其入贡。
知温以善终,衎之力也。
知温诸子不慧,衎劝令以家财十万余上进。
晋祖嘉之,归功于衎。
俄迁都官员外郎,充东都留守判官,改河阳三城节度副使,知州事。
居半岁,得家问,父在青州有风痺疾,衎不奏弃官去侍疾,不复有仕宦意。
岁余,父疾不能起,衎亲自掬矢,未尝少倦。
晋祖闻之,召为工部郎中,连使促召至阙,辞曰臣无他才术未知何人误有闻达望放臣还遂其私养晋祖曰朕自知卿非他人荐也俄废枢密院,以本官奉朝请。
逾年,上表请还侍养,授青州行营司马。
丁父忧,哀毁甚。
俄召为驾部郎中、盐铁判官。
以母老恳辞,有诏止守本官。
开运末,授左谏议大夫,权判河南府,召拜御史中丞。
丧乱之后,朝纲不振,衎执宪颇有风采。
尝上言:“才除御史者,旋授外藩宾佐,复有以私故细事求假外拜,州郡无参谒之仪,出入失风宪之体,渐恐四方得以轻易,百辟无所准绳。
请自今藩镇幕僚,勿得任台官;虽亲王、宰相出镇,亦不得奏充宾佐。
非奉制勘事,勿得出京,自余不令厘杂务。
”诏惟辟召入幕如故,余从其请。
复抗表求侍养,改户部侍郎。
衎又坚乞罢免,诏书褒许,即与其母东归。
汉乾祐末,丁忧。
服除,诏郓州高行周津遣赴阙,衎辞以足疾,不至。
周广顺初,起为尚书右丞,俄充端明殿学士。
太祖征兖州,驻城下,遣衎往曲阜祠文宣王庙。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而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章楶宇质夫祖频为侍御史忤章献后旨黜官仁宗欲用之而卒襄以叔得象萌为孟州司户参军应举入京,闻父对狱于魏,弃不就试,驰往直其冤。
还,试礼部第一。
元祜初,以直龙图阁知庆州。
时朝廷戢兵,戒边吏勿妄动,且捐落芦、安疆等四砦予夏,使归其永乐之人。
夏得砦益骄。
楶言:“夏嗜利畏威,不有惩艾,边不得休息,宜稍取其土疆,如古削地之制,以固吾圉。
然后诸路出兵.据其要害,不一再举,势将自蹙矣。
”遂乘便出讨,以致其师,夏果入围环州。
楶先用间知之,遗骁将折可适伏兵洪德城。
夏师过之,伏兵识其母梁氏旗帜,鼓噪而出,斩获甚众。
又预毒于牛圈潴水,夏人马饮者多死。
召权户部侍郎。
绍圣初,知应天府。
哲宗访以边事,对合旨,命知渭州。
至即上言城胡芦河川,据形胜以逼夏。
乃以三月及熙河、秦凤、环庆四路之师,阳缮理他堡壁数十所,自示其怯。
或以楶怯,请曰:“此夏必争之地,夏方营石门峡,去我三十里,能夺而有之乎?”楶又阳谢之,阴具板筑守战之备,帅四路师出胡芦河川,筑二城于石门峡江口好水河之阴,赐名平夏城、灵平砦。
夏统军嵬名阿埋、西寿监军妹勒都逋皆勇悍善战,楶谍其弛备,遣折可适、郭成轻骑夜袭,直入其帐执之,尽俘其家,虏馘三千余、牛羊十万,夏主震骇。
哲宗为御紫宸殿受贺,进阶大中大夫。
楶在泾原四年,凡创州一、城砦九,荐拔偏裨,不间厮役。
至于夏降人折可适、李忠杰、朱智用,咸受其驭。
夏自平夏之败,不复能军,屡请命乞和,哲宗亦为之寝兵。
楶立边功,为西方最。
徽宗立,逾年,卒,谥曰庄简。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八十七》)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章楶/字质夫/祖频为侍御史/忤章献后旨黜官/仁宗欲用之/而卒粢以叔得象荫/为孟州司户参军/B.章楶/字质夫/祖频/为侍御史/忤章献后旨黜官/仁宗欲用之/而卒案以叔得象/荫为孟州司户参军/C.章楶/字质夫/祖频/为侍御史/忤章献后旨黜官/仁宗欲用之而卒/縈以叔得象荫/为孟州司户参军/D.章楶/字质夫/祖频为侍御史/忤章献后旨黜官/仁宗欲用之而卒/案以叔得象/荫为孟州司户参军/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应举是封建社会对参加科举考试的称呼,明清时指会试。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而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章楶宇质夫祖频为侍御史忤章献后旨黜官仁宗欲用之而卒襄以叔得象萌为孟州司户参军应举入京,闻父对狱于魏,弃不就试,驰往直其冤。
还,试礼部第一。
元祜初,以直龙图阁知庆州。
时朝廷戢兵,戒边吏勿妄动,且捐落芦、安疆等四砦予夏,使归其永乐之人。
夏得砦益骄。
楶言:“夏嗜利畏威,不有惩艾,边不得休息,宜稍取其土疆,如古削地之制,以固吾圉。
然后诸路出兵.据其要害,不一再举,势将自蹙矣。
”遂乘便出讨,以致其师,夏果入围环州。
楶先用间知之,遗骁将折可适伏兵洪德城。
夏师过之,伏兵识其母梁氏旗帜,鼓噪而出,斩获甚众。
又预毒于牛圈潴水,夏人马饮者多死。
召权户部侍郎。
绍圣初,知应天府。
哲宗访以边事,对合旨,命知渭州。
至即上言城胡芦河川,据形胜以逼夏。
乃以三月及熙河、秦凤、环庆四路之师,阳缮理他堡壁数十所,自示其怯。
或以楶怯,请曰:“此夏必争之地,夏方营石门峡,去我三十里,能夺而有之乎?”楶又阳谢之,阴具板筑守战之备,帅四路师出胡芦河川,筑二城于石门峡江口好水河之阴,赐名平夏城、灵平砦。
夏统军嵬名阿埋、西寿监军妹勒都逋皆勇悍善战,楶谍其弛备,遣折可适、郭成轻骑夜袭,直入其帐执之,尽俘其家,虏馘三千余、牛羊十万,夏主震骇。
哲宗为御紫宸殿受贺,进阶大中大夫。
楶在泾原四年,凡创州一、城砦九,荐拔偏裨,不间厮役。
至于夏降人折可适、李忠杰、朱智用,咸受其驭。
夏自平夏之败,不复能军,屡请命乞和,哲宗亦为之寝兵。
楶立边功,为西方最。
徽宗立,逾年,卒,谥曰庄简。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八十七》)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章楶/字质夫/祖频为侍御史/忤章献后旨黜官/仁宗欲用之/而卒粢以叔得象荫/为孟州司户参军/B.章楶/字质夫/祖频/为侍御史/忤章献后旨黜官/仁宗欲用之/而卒案以叔得象/荫为孟州司户参军/C.章楶/字质夫/祖频/为侍御史/忤章献后旨黜官/仁宗欲用之而卒/縈以叔得象荫/为孟州司户参军/D.章楶/字质夫/祖频为侍御史/忤章献后旨黜官/仁宗欲用之而卒/案以叔得象/荫为孟州司户参军/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应举是封建社会对参加科举考试的称呼,明清时指会试。
颜真卿传文言文阅读答案颜真卿传文言文阅读答案颜真卿,字清臣,琅邪临沂人也。
少勤学业,有词藻,尤工书。
开元中,举进士,登甲科。
事亲以孝闻。
四命为监察御史,充河西陇右军试覆屯交兵使。
五原有冤狱,久不决,真卿至,立辩之。
天方旱,狱决乃雨,郡人呼之为“御史雨”。
又充河东朔方试覆屯交兵使。
有郑延祚者,母卒二十九年,殡僧舍垣地,真卿劾奏之,兄弟三十年不齿,天下耸动。
迁殿中侍御史、东都畿采访判官,转侍御史、武部员外郎。
杨国忠怒其不附己,出为平原太守。
安禄山逆状牙孽,真卿度必反,阳托霖雨。
安禄山逆状牙孽,真卿度必反,阳托霖雨,增陴浚隍。
料才壮,储廪实。
禄山既陷洛阳,杀留守李憕、御史中丞卢奕、判官蒋清,以三首遣段子光来徇河北。
真卿恐摇人心,绐诸将曰:“吾素识憕等,其首皆非是。
”遂腰斩子光,密藏三首。
异日,结刍续体,敛而祭,为位哭之,十七郡同日自归,共推真卿为帅,得兵二十余万。
方朝廷草昧不暇给,而真卿绳治如平日。
广平王总兵二十万平长安辞日当阙不敢乘趋出梐枑乃乘王府都虞候管崇嗣先王而骑真卿劾之。
帝还奏,慰答曰:“朕子每出,谆谆教戒,故不敢失。
崇嗣老而蹇,卿姑容之。
”百官肃然。
李希烈僭称帝,使问仪式,对曰:“老夫耄矣,曾掌国礼,所记者诸侯朝觐耳。
”遣将辛景臻、安华至其所,积薪于廷曰“不能屈节,当焚死。
”真卿起赴火,景臻等遽止之。
希烈使阉奴等害真卿,曰:“有诏。
”真卿再拜。
奴曰:“宜赐卿死。
”曰:“老臣无状,罪当死,然使人何日长安来?”奴曰:“从大梁来。
”骂曰:“乃逆贼耳,何诏云!”遂缢杀之,年七十六。
子頵、硕护丧还,帝废朝五日,赠司徒,谥文忠。
(选自《新唐书·颜真卿传》有删改)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广平王总兵二十万平长安/辞日当阙/不敢乘/趋出梐枑乃乘/王府都虞候管崇嗣先王而骑/真卿劾之B. 广平王总兵二十万平长安/辞日/当阙不敢乘趋出/梐枑乃乘/王府都虞候管崇嗣先王而骑/真卿劾之C. 广平王总兵二十万平长安/辞日当阙/不敢乘趋出/梐枑乃乘/王府都虞候管崇嗣先王而骑/真卿劾之D. 广平王总兵二十万平长安/辞日/当阙不敢乘/趋出梐枑乃乘/王府都虞候管崇嗣先王而骑/真卿劾之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甲科,是唐代进士科中前三名的代称,始于唐明皇。
颜师鲁,字几圣,漳州龙溪人。
绍兴中,擢进士第,历知莆田、福清县。
尝决水利滞讼。
岁大侵,发廪劝分有方而不遏籴价,船粟毕凑,市籴[dí]更平。
郑伯熊为常平使,荐于朝,帅陈俊卿尤器重之。
寻改使浙西。
役法敝甚细民至以鸡豚罂榻折产力遇役辄破家师鲁下教属邑预正流水籍稽其役之序宽比限免代输咸便安之。
盐课岁百钜万,本钱久不给,亭灶私鬻,禁不可止,刑辟日繁。
师鲁撙帑[注]缗,尽偿宿负,戒官吏毋侵移。
上谓执政曰:“儒生能办事如此!”予职直秘阁。
农民有垦旷土成田未及受租者,奸豪多为己利,师鲁奏:“但当正其租赋,不应绳以盗种法,失劭农重本意。
”奏可,遂着为令。
为国子祭酒。
初,上谕执政择老成端重者表率太学,故有是命。
首奏:“宜讲明理学,严禁穿凿,俾廉耻兴而风俗厚。
”师鲁学行素孚规约,率以身先,与诸生言,孜孜以治己立诚为本,艺尤异者必加奖劝,由是人知饬励。
上闻之喜曰:“颜师鲁到学未久,规矩甚肃。
”诏充遗留礼信使。
初,遗留使至金,必令簪花听乐。
师鲁言:“国势今非昔比,金人或强臣非礼,誓以死守。
”沿途宴设,力请彻乐。
至燕山,复辞簪花执射。
时孝宗以孝闻,师鲁据经陈谊,反复慷慨,故金终不能夺。
除吏部尚书兼侍讲,屡抗章请老,以龙图阁直学士知泉州。
在泉因任,凡阅三年,专以恤民宽属邑为政,始至即捐舶货,诸商贾胡尤服其清。
以绍熙四年卒于家,年七十五。
师鲁自幼庄重若成人,孝友天至。
初为番禺簿,丧父以归,扶柩航海,水程数千里,甫三日登于岸,而飓风大作,人以为孝感。
(选自《宋史·颜师鲁传》,有删改)[注]撙:节制。
帑(tǎng):财物。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尝决水利滞讼滞:积压B.师鲁撙帑缗,尽偿宿负宿:停留C.俾廉耻兴而风俗厚俾:使D.故金终不能夺夺:改变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役法敝甚/细民至以鸡豚罂榻折产力/遇役辄破家/师鲁下教属邑/预正流水籍/稽其役之序/宽比限/免代输/咸便安之B.役法敝甚细民/至以鸡豚罂榻折产力/遇役辄破家/师鲁下教属邑/预正流水籍/稽其役之序/宽比限/免代输/咸便安之C.役法敝甚/细民至以鸡豚罂榻折产力/遇役辄破家/师鲁下教属邑预正/流水籍稽其役之序/宽比限/免代输/咸便安之D.役法敝甚细民/至以鸡豚罂榻折产力/遇役辄破家/师鲁下教属邑/预正流水籍稽其/役之序宽比限/免代输/咸便安之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颜师鲁关心民生,体恤百姓。
苏轼传文言文阅读答案_陈瑄传文言文阅读原文及答案陈瑄,字彦纯,合肥人。
父闻,以义兵千户归太祖,累官都指挥同知。
瑄代父职。
父坐事戍辽阳,瑄伏阙请代,诏并原其父子。
瑄少从大将军幕,以射雁见称。
屡从征南番,又征越嶲,讨建昌叛番月鲁帖木儿,逾梁山,平天星寨,破宁番诸蛮。
复征盐井,进攻卜木瓦寨。
贼炽甚。
瑄将中军,贼围之数重。
瑄下马射,伤足,裹创战。
自巳至酉,全师还。
又从征贾哈剌以奇兵涉打冲河得间道作浮梁渡军既渡撤梁示士卒不返连战破贼建文末,迁右军都督佥事。
燕兵逼,命总舟师防江上。
燕兵至浦口,瑄以舟师迎降,成祖遂渡江。
既即位,封平江伯,食禄一千石,赐诰券,世袭指挥使。
宋礼既治会通河成,朝廷议罢海运,仍以瑄董漕运。
议造浅船二千余艘,初运二百万石,浸至五百万石,国用以饶。
永乐十三年,瑄用故老言,自淮安城西管家湖,凿渠二十里,为清江浦,导湖水入淮,筑四闸以时宣泄。
又缘湖十里筑堤引舟,由是漕舟直达于河,省费不訾。
又自淮至临清,相水势置闸四十有七,作常盈仓四十区于淮上,及徐州、临清、通州皆置仓,便转输。
虑漕舟胶浅,自淮至通州置舍五百六十八,舍置卒,导舟避浅。
复缘河堤凿井树木,以便行人。
凡所规画,精密宏远,身理漕河者三十年,举无遗策。
仁宗即位之九月,瑄上疏陈七事。
一曰重国本,二曰择贤良。
三曰苏民力。
四曰兴学校。
五曰整卫所。
六曰谨边防。
七曰专漕运。
帝览奏曰:“瑄言皆当。
”令所司速行。
遂降敕奖谕,寻赐铁券,世袭平江伯。
宣宗八年十月卒于官,年六十有九。
追封平江侯,赠太保,谥恭襄。
(节选自《明史·卷一百五十三·列传第四十一》)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又从征贾哈剌/以奇兵涉打冲河/得间/道作浮梁渡军/既渡/撤梁/示士卒不返/连战破贼/B.又从征贾哈剌/以奇兵涉打冲河/得间道/作浮梁渡军/既渡/撤梁示士卒/不返/连战破贼/C.又从征贾哈刺/以奇兵涉打冲河/得间/道作浮梁渡军/既渡/撤梁示士卒/不返/连战破贼/D.又从征贾哈刺/以奇兵涉打冲河/得间道/作浮梁渡军/既渡/撤梁/示士卒不返/连战破贼/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来源:学_科_网Z_X_X_K]A.巳时指上午10时至12时。
2019小学文言文阅读练习:宋书选译·颜延之传颜延之字延年,琅琊临沂人也。
延之少孤贫,居负郭,室巷甚陋。
好读书,无所不览,文章之美,冠绝当时。
义熙十二年,高祖北伐,有宋公之授,府遣一使庆殊命。
道中作诗二首,文辞藻丽,为谢晦、傅亮所赏。
宋国建,奉常郑鲜之举为博士,仍迁世子舍人。
高祖受命,补太子舍人。
雁门人周续之隐居庐山,儒学著称,永初中,征诣京师,开馆以居之。
高祖亲幸,朝彦①毕至,延之官列犹卑,引升上席,上使问续之三义,续之雅仗辞辩,延之每折以简要。
既连挫续之,上又使还自敷释,言约理畅,莫不称善。
徙尚书仪曹郎,太子中书舍人。
时尚书令傅亮自以文义之美,一时莫及,延之负其才辞,不为之下,亮甚疾焉。
庐陵王义真颇好辞义,待接甚厚,徐羡之等疑延之为同异,意甚不悦。
少帝即位,以为正员郎,兼中书,寻徙员外常侍,出为始安太守。
领军谢晦谓延之曰:“昔荀勖忌阮咸,斥为始平郡,今卿又为始安,可谓二始。
”黄门郎殷景仁亦谓之曰:“所谓俗恶俊异,世疵文雅。
”
世祖登阼②,以为金紫光禄大夫,领湘东王师。
子竣既贵重,权倾一朝,凡所资供,延之一无所受,器服不改,宅宇如旧。
尝乘羸牛笨车逢竣卤簿③即屏往道侧又好骑马遨游里巷遇知旧辄据鞍索酒得酒必颓然自得。
常语竣曰:“平生不喜见要人,今不幸见汝。
”竣起宅,谓曰:“善为之,无令后人笑汝拙也。
”表解师职,加给亲信三十人。
孝建三年,卒,时年七十三。
追赠散骑常侍、特进,金紫光禄大
夫如故。
谥曰“宪子”。
延之与陈郡谢灵运俱以词彩齐名,自潘岳、陆机之后,文人莫及也,江左称颜、谢焉。
所著并传于世。
【注】①彦:英才。
②登阼:皇帝登基。
③卤簿:古代官员出行的仪仗。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尝乘羸牛笨车/逢竣卤簿/即屏往道侧/又好骑马遨游/里巷遇知旧/辄据鞍索酒/得酒必颓然自得/
B.尝乘羸牛笨车/逢竣卤簿/即屏往道侧/又好骑马/遨游里巷/遇知旧辄据鞍索酒/得酒必颓然自得/
C.尝乘羸牛/笨车逢竣卤簿/即屏往道侧/又好骑马遨游/里巷遇知旧/辄据鞍索酒得酒/必颓然自得/
D.尝乘羸牛笨车/逢竣卤簿/即屏往道侧/又好骑马/遨游里巷/遇知旧辄据鞍索酒得酒/必颓然自得/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延年为字,古人有名有字。
名和字一般存在一定的联系;名与字的含义相同或相近;名与字含义正好相反相对;由此及彼,于联想中识雅趣。
这里应属第二种情况。
B.义熙十二年,帝王年号纪年。
自汉武帝开始,帝王用年号纪年。
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此纪年。
C.博士,古代学官名,专门教授经学、子书等。
唐宋时期对有技艺的人也尊称博士,如茶博士。
D.追赠,或作追封、追晋,即加封死者的官职、勋位,主要是指名称职位等荣誉名声的精神追赠。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武帝曾亲临学馆,把颜延之升坐上席,此时颜延之品级尚低,可见宋武帝对他的重视。
B.颜延之才华横溢,文辞华美,开始时受到傅亮等人赏识,后也因此被排挤出京。
C.庐陵王刘义真很爱好文辞,接待颜延之十分优厚,以致于徐羡之等人都怀疑颜延之与庐陵王结交有异谋。
D.颜延之的儿子颜竣官位贵重,权势压倒满朝文武,生活十分奢华且飞扬跋扈,颜延之对此非常担心。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雁门人周续之隐居庐山,儒学著称,永初中,征诣京师,开馆以居之。
时尚书令傅亮自以文义之美,一时莫及,延之负其才辞,不为之下,亮甚疾焉。
参考答案
10、B
11、A这里应属于第一种情况
12、D生活十分奢华且飞扬跋扈,颜延之对此非常担心于文无据
13、雁门人周续之隐居在庐山,以精通儒学著名,永初年间,征召周续之到京师,开设学馆给他居住。
当时尚书令傅亮自以为文章义理美妙,当世没有人比得上。
延之凭借他的才气文乱辞,并不认为自己在他之下,傅亮十分妒忌他。
参考译文
颜延之字延年,琅邪临沂人……延之少年丧父而家境贫寒,住在靠近城郭的地方,房屋十分狭小简陋。
喜欢读书,无所不读,其诗文言辞的精美,居当时的首位。
晋安帝义熙十二年,刘裕北伐,朝廷以其功绩封刘裕为宋公,官府派一使者去庆贺这不同寻常的任命。
延之曾经在路上作了两首诗,文辞精美华丽,受到谢晦,傅亮的称赞。
刘裕进封宋王,奉常郑鲜之举荐延之为宋国博士,又调任为宋王世子舍人。
刘裕建立宋朝,补任他为太子舍人。
雁门人周续之隐居在庐山,以精通儒学著名,武帝永初年间,征召续之到京师,设置学馆给他居住。
有一次,武帝亲自去学馆,朝中英才都随同来到,这时延之官位还很卑下,却被引导升坐上席。
皇帝命他与续之谈论三义,续之仗恃言辞雅致,能言善辩,,延之常常以简明扼要的语句将他驳倒。
连续挫败续之之后,皇帝又命延之从头陈述讲解三义,语言精练而义理流畅,没有人不称赞他讲得好。
升任尚书仪曹郎,太子中书舍人。
那时尚书令傅亮自以为文章义理美妙,当世没有人比得上。
延之凭文辞精美而自负,并不认为自己在他之下,傅亮对他十分痛恨。
庐陵王刘义真很爱好清谈,接待延之十分优厚,徐羡之等怀疑延之与义真结交有异谋,心里很不高兴。
少帝即位让延之担任正员郎,兼领中书,不久调任员外常侍,最后还是将他排挤出京任始安郡太守。
领军
谢晦对延之说:以往荀勖忌妒阮咸,将他排斥为始平郡太守,如今你又被外调始安郡,你们二人可以称作‘二始’了。
黄门郎殷景仁也对他说: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习俗憎恶俊异之才,世人挑剔文雅之士。
”
世祖刘骏即位,让延之担任金紫光禄大夫,兼湘东王的师傅。
他的儿子颜竣官位贵重,权势压倒满朝文武,凡资给供奉父亲的东西,延之一概不受,器用服饰不改当年,居室屋宇亦如往昔。
他曾经乘坐瘦弱的老牛拉的笨重车子出门,在路上遇到颜竣出行的仪仗,即刻隐蔽到路旁。
又喜欢骑马,漫游小街小巷,碰到知交故旧就在马背上索取酒食,得酒后必定开怀畅饮,颓然自得。
他经常对颜竣说我平生不喜欢见达官贵人,而今不幸见到了你。
颜竣大修房舍,延之对他说你要好自为之,不要让后人笑你愚蠢。
上表请求免除自己湘东王师傅的职位,,赐给他亲信三十人。
孝建三年,延之死,时年七十三岁。
追赠散骑常侍,特进,金紫光禄大夫的职衔依然保留。
谥号宪子。
延之与陈郡谢灵运都因词章华丽而齐名,自西晋文学家潘岳,陆机以后,文人中没有赶得上他们的,江东的人称他们为颜,谢。
他们的著作都流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