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课程目录与教学计划表
- 格式:doc
- 大小:297.50 KB
- 文档页数:2
绪言知识与技能:了解本书的基本学习内容——研究基本的化学反应原理(反应速率、方向、限度);初步掌握化学反应原理基本学习方法:概念模型法过程与方法:自学与讲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化学的精髓是化学反应规律,了解化学反应规律,可更好的获取物质为人类服务重点:概念模型法的理解难点:有效碰撞、活化分子活化能概念模型建立导入:学习化学的目的——化学研究的对象——化学研究问题的核心——本书的作用一、本书研究的内容最基本的化学反应原理:反应的速率、方向、限度章节简介二、学习的基本思路与方法从物质相互作用导入概念模型1、简化后的有效碰撞模型有效碰撞:具有较高能量的分子之间的碰撞2、活化分子与活化能活化分子: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活化能:活化分子能量高出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的部分化学反应过程的简化模型:普通分子——活化分子——有效活化能合理取向碰撞——新物质、能量变化3、催化剂在反应中的作用与意义: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增加有效碰撞的次数,加快反应的速率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教学计划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化学热力学)焓变、反应热1课时;热化学方程式1课时;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测定1课时;习题2课时燃烧热能源1课时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盖斯定律1课时;反应热的计算1课时;习题2课时章末归纳与整理1课时;章末检测2课时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知识与技能:了解学习本章的主要目的——解决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定量计算过程与方法:讲授、交流讨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对人类的重要性重点: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原因与形式;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难点:焓变的概念理解,焓变的正负意义,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第一课时导入:必须2有关化学能与热能知识回忆——定量研究一、焓变反应热焓(H):与内能有关的物理量焓变(∆H):H生成物- H反应物单位:KJ/mol反应热: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分析:化学能是物质内能的一种,化学能的变化也是物质内能的变化。
物质内能的变化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方式∆U=W+Q 。
人教版高中化学课时安排高一上学期化学必修1课程安排如下: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序言1课时化学实验基本方法3课时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3课时自主知识建构1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物质的分类2课时离子反应2课时氧化还原反应2课时自主知识建构1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金属的化学性质3课时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3课时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1课时自主知识建构1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2课时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2课时硫和氮的氧化物2课时硫酸、硝酸和氨2课时自主知识建构1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模块1:自主知识建构4课时练及测评2课时期末检测:1~4章综合运用高一下学期化学必修2课程安排如下: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3课时元素周期律3课时化学键2课时自主知识建构2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能与热能2课时化学能与电能2课时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2课时自主知识建构2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2课时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3课时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2课时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2课时自主知识建构2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2课时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2课时自主知识建构1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模块2:自主知识建构2课时综合练及测评2课时期末检测:模块2(1~4章)联系模块1(1~4章)的相关内容综合运用高二上学期化学选修4课程安排如下:序言:2课时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1课时燃烧热能源1课时化学反应热的计算2课时自主知识建构1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1课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2课时化学平衡5课时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1课时自主知识建构3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1课时)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3课时)第三节盐类的水解(2课时)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2课时)本章自主知识建构(2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在本章中,我们将研究水溶液中离子的平衡。
目录绪言 (2)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3)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3)第二节燃烧热能源 (6)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8)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9)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 (9)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0)第三节化学平衡 (14)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25)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27)第一节电离平衡 (27)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31)第三节盐类的水解 (39)第四节沉淀溶解平衡 (46)第四章电化学基础 (49)第一节原电池 (49)第二节化学电源 (53)第三节电解池 (58)第四节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61)《化学反应原理》全册教案绪言一学习目标:1学习化学原理的目的2:化学反应原理所研究的围3:有效碰撞、活化分子、活化能、催化剂二学习过程1: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目的1)化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化学反应2)化学中最具有创造性的工作是:设计和创造新的分子3)如何实现这个过程?通常是利用已发现的原理来进行设计并实现这个过程,所以我们必须对什么要清楚才能做到,对化学反应的原理的理解要清楚,我们才能知道化学反应是怎样发生的,为什么有的反应快、有的反应慢,它遵循怎样的规律,如何控制化学反应才能为人所用!这就是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目的。
2:化学反应原理所研究的围是1)化学反应与能量的问题2)化学反应的速率、方向及限度的问题3)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的问题4)电化学的基础知识3:基本概念1)什么是有效碰撞?引起分子间的化学反应的碰撞是有效碰撞,分子间的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必要条件,有效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充分条件,某一化学反应的速率大小与,单位时间有效碰撞的次数有关2)什么是活化分子?具有较高能量,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是活化分子,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一定是活化分子,但活化分子的碰撞不一定是有效碰撞。
有效碰撞次数的多少与单位体积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的多少有关。
3)什么是活化能?活化分子高出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的部分是活化能,如图活化分子的多少与该反应的活化能的大小有关,活化能的大小是由反应物分子的性质决定,(因)活化能越小则一般分子成为活化分子越容易,则活化分子越多,则单位时间有效碰撞越多,则反应速率越快。
新人教版选修(4)全册教案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二化学组:钱宏达绪言一学习目标:1学习化学原理的目的2:化学反应原理所研究的范围3:有效碰撞、活化分子、活化能、催化剂二学习过程1: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目的1)化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化学反应2)化学中最具有创造性的工作是:设计和创造新的分子3)如何实现这个过程?通常是利用已发现的原理来进行设计并实现这个过程,所以我们必须对什么要清楚才能做到,对化学反应的原理的理解要清楚,我们才能知道化学反应是怎样发生的,为什么有的反应快、有的反应慢,它遵循怎样的规律,如何控制化学反应才能为人所用!这就是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目的。
2:化学反应原理所研究的范围是1)化学反应与能量的问题2)化学反应的速率、方向及限度的问题3)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的问题4)电化学的基础知识3:基本概念1)什么是有效碰撞?引起分子间的化学反应的碰撞是有效碰撞,分子间的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必要条件,有效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充分条件,某一化学反应的速率大小与,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的次数有关2)什么是活化分子?具有较高能量,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是活化分子,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一定是活化分子,但活化分子的碰撞不一定是有效碰撞。
有效碰撞次数的多少与单位体积内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的多少有关。
3)什么是活化能?活化分子高出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的部分是活化能,如图活化分子的多少与该反应的活化能的大小有关,活化能的大小是由反应物分子的性质决定,(内因)活化能越小则一般分子成为活化分子越容易,则活化分子越多,则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越多,则反应速率越快。
4)什么是催化剂?催化剂是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但反应前后本身性质和质量都不改变的物质,催化剂作用:可以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也就等于提高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提高了有效碰撞的频率.反应速率大幅提高.5)归纳总结:一个反应要发生一般要经历哪些过程?1、为什么可燃物有氧气参与,还必须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2、催化剂在我们技术改造和生产中,起关键作用,它主要作用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试想一下为什么催化剂能提高反应速率?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反应热,焓变二学习过程1:引言: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过程中,除了生成了新物质外,还有思考1、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放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多数化合反应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2、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吸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多数的分解反应、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水煤气的生成反应、炭与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当能量变化以热能的形式表现时: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同时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那么一个反应中的质量与能量有没有关系呢?有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变化的物质为基础,二者密不可分,但以物质为主。
课题: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授课班级课时 2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和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2、认识化学反应过程中同时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关系3、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4、认识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并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过程与方法1、通过化学反应的实质的回顾,逐步探究引起反应热内在原因的方法,引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化学原理的学习方法,2、通过讨论、分析、对比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谨求学、勤于思考的态度,树立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唯物主义观点重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难点焓变,△H的“+”与“-”,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知识结构与板书设计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一、反应热焓变1、定义:恒压条件下,反应的热效应等于焓变2、符号:△H3、单位:kJ/mol或kJmol-14、反应热表示方法:△H为“+”或△H>0时为吸热反应;△H为“一”或△H<0时为放热反应。
5、△H计算的三种表达式:(1) △H == 化学键断裂所吸收的总能量—化学键生成所释放的总能量(2) △H == 生成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3) △H == 反应物的键能之和–生成物的键能之和二、热化学方程式(thermochemical equation)1.定义:表明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例:H2(g)+I2(g) 2HI(g);△H=-14.9 kJ/mol2.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1)需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
因反应的温度和压强不同时,其△H不同。
(2)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
物质的聚集状态,与它们所具有的能量有关。
(3)热化学方程式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它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对于相同物质的反应,当化学计量数不同时,其△H也不同。
最新人教版(2024年)高中化学教材目录最新人教版(2024年)高中化学教材目录本目录为人教版(2024年)高中化学教材的详细目录,内容涵盖了高中化学的各个知识点,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化学知识。
第一册第一章物质的构成与分类1.1 物质的构成1.2 分子、原子、离子1.3 物质的分类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2.1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2.2 化学反应的类型2.3 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三章有机化学基础3.1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3.2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3.3 有机化学反应第四章化学实验4.1 实验基本操作4.2 常见仪器的使用4.3 实验设计与评价第二册第五章物质结构与性质5.1 原子结构5.2 元素周期律5.3 物质的性质与结构第六章化学反应原理6.1 化学平衡6.2 反应速率与化学动力学6.3 化学反应的限度与平衡第七章有机合成化学7.1 合成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方法7.2 有机合成反应类型7.3 有机合成实验第八章物质检验与鉴别8.1 物质检验的基本方法8.2 常见物质的鉴别8.3 化学实验技能第三册第九章化学与生活9.1 生活中的化学物质9.2 化学与健康9.3 化学与环境第十章化学与科技10.1 化学与材料10.2 化学与能源10.3 化学与生产第十一章选修化学11.1 物质结构与性质11.2 化学反应原理11.3 有机合成化学附录- 元素周期表- 常用化学符号与单位- 化学实验安全知识以上为最新人教版(2024年)高中化学教材的详细目录,希望能对您的学习和教学有所帮助。
如有需要,请随时查阅。
一、指导思想本学期化学选修四教学工作计划以化学新课程标准为指引,认真落实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
通过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材分析化学选修四主要内容包括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化学动力学和化学热力学等。
教材内容丰富,涉及多个知识点,有助于学生掌握化学基本原理和应用。
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化学动力学和化学热力学等基本概念和原理;2.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章化学反应速率(2周)- 第一节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第二节反应级数与速率方程- 第三节反应速率常数2. 第二章化学平衡(3周)- 第一节化学平衡的概念- 第二节化学平衡常数- 第三节平衡移动与勒夏特列原理3. 第三章电解质溶液(3周)- 第一节电解质溶液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三节溶液中的酸碱反应4. 第四章化学动力学(2周)- 第一节化学反应机理- 第二节反应速率方程的求解- 第三节反应级数的确定5. 第五章化学热力学(2周)- 第一节热力学基本概念- 第二节焓、熵和吉布斯自由能- 第三节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分析五、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 结合实例,讲解化学原理,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3. 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4. 开展实验课,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5. 组织课外活动,如化学竞赛、实验技能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关注学生的出勤、课堂参与度和作业完成情况;2. 实验操作:检查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验报告;3. 期中、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化学原理的掌握程度;4. 学生评价:了解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课程目录与教学计划表
教材课本目录是一本书的纲领,是教与学的路线图。
不管是做教学计划、实施教学活动,还是做复习安排、工作总结,都离不开目录。
目录是一本书的知识框架,要做到心中有书、胸有成竹,就从目录开始吧!
课程目录教学计划、进度、课时安排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第二节燃烧热能源
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
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第三节化学平衡
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
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
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
第一节原电池
第二节化学电源
第三节电解池
第四节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附录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20℃)总复习。
化学选修四目录第一章:氧化还原反应1.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2.氧化还原反应的符号表示法3.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过程4.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5.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的例子第二章:配位化学1.配位化学的基本概念2.配位化合物的命名方法3.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4.配位化学中的配位数和配位键理论5.配位化合物的应用第三章:有机化学基础1.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2.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3.有机化学中的结构和性质4.有机化学中的官能团和官能团转化5.有机化合物的应用第四章:聚合物化学1.聚合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聚合物的合成方法3.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质4.常见的聚合物材料及其应用5.聚合物在环保领域的应用第五章:化学动力学和化学反应速率1.化学动力学的基本概念2.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方法3.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4.反应级数和速率常数5.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第六章:化学平衡和化学平衡常数1.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2.化学平衡的表达式和化学平衡常数的定义3.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4.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计算平衡浓度5.平衡常数和平衡位置的关系第七章:电化学和电解质溶液1.电化学的基本概念2.电解质溶液的电离和电离度3.伏安法和法拉第定律4.电解质溶液的电导性和浓度的关系5.电解质溶液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第八章: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1.化学分析的基本概念2.化学分析的定性分析方法3.化学分析的定量分析方法4.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常用仪器5.仪器分析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以上目录涵盖了化学选修四的主要内容,包括氧化还原反应、配位化学、有机化学基础、聚合物化学、化学动力学和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和化学平衡常数、电化学和电解质溶液,以及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
每章的内容涉及该主题的基本概念、相关理论、实验方法和应用领域等。
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教案第一章:物质的结构和性质课时一:化学物质的分类1.1 课程目标:- 了解化学物质的分类方法- 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分类特征和特性1.2 学习内容:- 纯物质和混合物的概念和区别- 元素和化合物的分类及特性1.3 教学流程:1.3.1 导入(10分钟)- 引入化学物质的概念,让学生思考物质是如何分类的,有何特点。
- 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质,让学生进行分类讨论。
1.3.2 学习(35分钟)- 分两组,让学生自行探究纯物质和混合物的概念及区别,并总结出纯物质和混合物的特点。
- 讲解纯物质和混合物的概念和区别,并列举实例进行解释。
- 分小组进行讨论,总结元素和化合物的分类特征和特性,并用实例加以说明。
1.3.3 拓展(20分钟)-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判断其为纯物质还是混合物,并提出理由。
- 让学生通过实验或观察,找出一些元素和化合物的实例,并进行分类和总结。
1.3.4 小结(10分钟)- 向学生阐述本课所学的知识点,并提醒学生复习巩固。
- 分发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和拓展。
课时二:物质的量与摩尔2.1 课程目标:- 理解物质的量的概念和本质- 掌握物质的量与摩尔的关系及计算方法2.2 学习内容:- 物质的量的概念与本质- 摩尔及相关计算方法2.3 教学流程:2.3.1 导入(10分钟)- 进行一个小实验,用不同的物质装满同样体积的容器,观察并讨论它们的重量有何不同。
- 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量与质量之间的关系。
2.3.2 学习(35分钟)- 讲解物质的量的概念和本质,引入摩尔的概念。
- 通过具体实例,教授如何计算物质的量和摩尔。
- 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的知识。
2.3.3 拓展(20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摩尔与质量、体积、容器的关联性,并向学生展示一些实际应用场景。
- 进一步讲解摩尔质量、摩尔体积等概念,并介绍相关计算方法。
2.3.4 小结(10分钟)- 对本课所学的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引导学生思考和回顾。
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教案人教版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二化学组:钱宏达(向该老师致敬)绪言一学习目标:1学习化学原理的目的2:化学反应原理所研究的范围3:有效碰撞、活化分子、活化能、催化剂二学习过程1: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目的1)化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化学反应2)化学中最具有创造性的工作是:设计和创造新的分子3)如何实现这个过程通常是利用已发现的原理来进行设计并实现这个过程,所以我们必须对什么要清楚才能做到,对化学反应的原理的理解要清楚,我们才能知道化学反应是怎样发生的,为什么有的反应快、有的反应慢,它遵循怎样的规律,如何控制化学反应才能为人所用!这就是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目的。
2:化学反应原理所研究的范围是1)化学反应与能量的问题2)化学反应的速率、方向及限度的问题3)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的问题4)电化学的基础知识3:基本概念1)什么是有效碰撞引起分子间的化学反应的碰撞是有效碰撞,分子间的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必要条件,有效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充分条件,某一化学反应的速率大小与,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的次数有关2)什么是活化分子具有较高能量,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是活化分子,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一定是活化分子,但活化分子的碰撞不一定是有效碰撞。
有效碰撞次数的多少与单位体积内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的多少有关。
3)什么是活化能活化分子高出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的部分是活化能,如图活化分子的多少与该反应的活化能的大小有关,活化能的大小是由反应物分子的性质决定,(内因)活化能越小则一般分子成为活化分子越容易,则活化分子越多,则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越多,则反应速率越快。
4)什么是催化剂催化剂是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但反应前后本身性质和质量都不改变的物质,催化剂作用:可以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也就等于提高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提高了有效碰撞的频率.反应速率大幅提高.5)归纳总结:一个反应要发生一般要经历哪些过程1、为什么可燃物有氧气参与,还必须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2、催化剂在我们技术改造和生产中,起关键作用,它主要作用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试想一下为什么催化剂能提高反应速率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 反应热,焓变二学习过程1:引言: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过程中,除了生成了新物质外,还有思考1、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放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多数化合反应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2、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吸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多数的分解反应、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水煤气的生成反应、炭与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当能量变化以热能的形式表现时: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同时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那么一个反应中的质量与能量有没有关系呢有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变化的物质为基础,二者密不可分,但以物质为主。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②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实质2.过程与方法从化学反应的本质即旧键断裂与新键形成的角度研究反应热产生的原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简单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中的热效应教学重点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实质教学难点能量变化中的热效应教学用具:投影仪学习过程引言: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过程中,除了生成了新物质外,还有思考(1)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放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多数化合反应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2)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吸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多数的分解反应、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水煤气的生成反应、炭与二氧碳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1:当能量变化以热能的形式表现时: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同时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那么一个反应中的质量与能量有没有关系呢?有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变化的物质为基础,二者密不可分,但以物质为主。
能量的多少则以反应物和产物的质量为基础。
那么化学反应中能量到底怎样变化2:反应热,焓变化学反应过程中为什么会有能量的变化?(用学过的知识回答)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断裂,形成新的化学键,从新组合成生成物的分子的过程。
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键形成需要放出能量。
而一般化学反应中,旧键的断裂所吸收的总能量与新键形成所放出的总能量是不相等的,而这个差值就是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所以化学反应过程中会有能量的变化。
反应热焓变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都可以热量(或换算成相应的热量)来表述,叫做反应热,又称为“焓变”。
符号:ΔH ,单位:kJ/mol或kJ•mol-1∆H为“-”为放热反应,∆H为“+”为吸热反应思考:能量如何转换的?能量从哪里转移到哪里?体系的能量如何变化?升高是降低?环境的能量如何变化?升高还是降低?规定放热反应的ΔH 为“-”,是站在谁的角度?体系还是环境?放热反应ΔH为“—”或ΔH〈 0吸热反应ΔH为“+”或ΔH 〉0∆H=E(生成物的总能量)- E(反应物的总能量)∆H=E(反应物的键能)- E(生成物的键能)3:练习1)1molC与1molH2O(g)反应失成lmol CO(g)和1mol H2(g),需要吸收131.5kJ的热量,该反应的反应热为△H= kJ/mol。
【最新更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极品教案第一章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和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2.认识化学反应过程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3.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涵义;4.能正确认识、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学习资料的查找与交流,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理解信息并得出结论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2.通过从化学键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引导学生分析引起反应热的本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理解化学问题。
教学重点: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反应热与键能教学难点:反应热与键能教学过程:第一节 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一、概念1.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任何一个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总不会相等的。
在新物质产生的同时总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2.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1)放热反应:即有热量放出的化学反应,其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2)吸热反应:即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其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对于该“示意图”可理解为下列形式: 由能量守恒可得: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热量(放热反应)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热量(吸热反应)能量反应过程 反应过程能量4.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1)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有热量变化。
(2)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因为反应热除跟物质的量有关外,还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有关。
(3)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只表示各物质对应的物质的量,因此,有时可用分数表示,但要注意反应热也发生相应变化。
5.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明确以下问题:(1)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多少与外界的温度和压强有关,需要注明,不注明的指101kPa和25℃时的数据。
(2)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吸收和放出的热量不同,因此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
新人教版选修(4)全册教案绪言一学习目标:1学习化学原理的目的2:化学反应原理所研究的范围3:有效碰撞、活化分子、活化能、催化剂二学习过程1: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目的1)化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化学反应2)化学中最具有创造性的工作是:设计和创造新的分子3)如何实现这个过程?通常是利用已发现的原理来进行设计并实现这个过程,所以我们必须对什么要清楚才能做到,对化学反应的原理的理解要清楚,我们才能知道化学反应是怎样发生的,为什么有的反应快、有的反应慢,它遵循怎样的规律,如何控制化学反应才能为人所用!这就是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目的。
2:化学反应原理所研究的范围是1)化学反应与能量的问题2)化学反应的速率、方向及限度的问题3)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的问题4)电化学的基础知识3:基本概念1)什么是有效碰撞?引起分子间的化学反应的碰撞是有效碰撞,分子间的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必要条件,有效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充分条件,某一化学反应的速率大小与,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的次数有关2)什么是活化分子?具有较高能量,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是活化分子,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一定是活化分子,但活化分子的碰撞不一定是有效碰撞。
有效碰撞次数的多少与单位体积内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的多少有关。
3)什么是活化能?活化分子高出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的部分是活化能,如图活化分子的多少与该反应的活化能的大小有关,活化能的大小是由反应物分子的性质决定,(内因)活化能越小则一般分子成为活化分子越容易,则活化分子越多,则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越多,则反应速率越快。
4)什么是催化剂?催化剂是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但反应前后本身性质和质量都不改变的物质,催化剂作用:可以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也就等于提高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提高了有效碰撞的频率.反应速率大幅提高.5)归纳总结:一个反应要发生一般要经历哪些过程?1、为什么可燃物有氧气参与,还必须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2、催化剂在我们技术改造和生产中,起关键作用,它主要作用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试想一下为什么催化剂能提高反应速率?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反应热,焓变二学习过程1:引言: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过程中,除了生成了新物质外,还有思考1、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放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多数化合反应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2、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吸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多数的分解反应、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水煤气的生成反应、炭与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当能量变化以热能的形式表现时: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同时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那么一个反应中的质量与能量有没有关系呢?有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变化的物质为基础,二者密不可分,但以物质为主。
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教案绪言一学习目标:1学习化学原理的目的2:化学反应原理所研究的范围3:有效碰撞、活化分子、活化能、催化剂二学习过程1: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目的1)化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化学反应2)化学中最具有创造性的工作是:设计和创造新的分子3)如何实现这个过程?通常是利用已发现的原理来进行设计并实现这个过程,所以我们必须对什么要清楚才能做到,对化学反应的原理的理解要清楚,我们才能知道化学反应是怎样发生的,为什么有的反应快、有的反应慢,它遵循怎样的规律,如何控制化学反应才能为人所用!这就是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目的。
2:化学反应原理所研究的范围是(1)化学反应与能量的问题(2)化学反应的速率、方向及限度的问题(3)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的问题(4)电化学的基础知识3:基本概念(1)什么是有效碰撞?引起分子间的化学反应的碰撞是有效碰撞,分子间的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必要条件,有效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充分条件,某一化学反应的速率大小与,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的次数有关。
2)什么是活化分子?具有较高能量,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是活化分子,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一定是活化分子,但活化分子的碰撞不一定是有效碰撞。
有效碰撞次数的多少与单位体积内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的多少有关。
3)什么是活化能?活化分子高出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的部分是活化能,如图活化分子的多少与该反应的活化能的大小有关,活化能的大小是由反应物分子的性质决定,(内因)活化能越小则一般分子成为活化分子越容易,则活化分子越多,则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越多,则反应速率越快。
4)什么是催化剂?催化剂是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但反应前后本身性质和质量都不改变的物质,催化剂作用:可以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也就等于提高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提高了有效碰撞的频率.反应速率大幅提高.5)归纳总结:一个反应要发生一般要经历哪些过程?1、为什么可燃物有氧气参与,还必须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2、催化剂在我们技术改造和生产中,起关键作用,它主要作用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试想一下为什么催化剂能提高反应速率?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 反应热,焓变二学习过程1:引言: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过程中,除了生成了新物质外,还有思考1、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放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多数化合反应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2、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吸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多数的分解反应、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水煤气的生成反应、炭与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当能量变化以热能的形式表现时: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同时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那么一个反应中的质量与能量有没有关系呢?有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变化的物质为基础,二者密不可分,但以物质为主。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教案在当今的教育体系中,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针对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的内容,本文旨在提供一个详细的教案范本,帮助教师们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们对化学的兴趣和热情。
## 课程目标与要求在设计教案时,我们首先明确了课程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
## 教学内容概览选修4的课程内容涵盖了化学反应原理及其应用、有机化学基础、化学与生活等多个模块。
每个模块都包含了理论知识讲解、实验操作指导和实际应用案例分析,旨在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
## 教学策略与方法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我们强调启发式和探究式学习。
通过问题引导、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将安排丰富的实验活动,确保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巩固理论知识。
## 具体教案设计### 第一单元:化学反应原理#### 目标- 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
- 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 学会描述化学平衡状态并分析其移动条件。
#### 内容安排1. 引入阶段: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如食物变质、铁锈等)引出化学反应的概念。
2. 知识讲解:系统阐述化学反应的类型、速率方程、活化能等基础知识。
3. 实验操作:指导学生完成相关实验,观察反应速率的变化,验证理论。
4. 案例分析:讨论化学平衡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如工业合成氨过程。
### 第二单元:有机化学基础#### 目标- 了解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 掌握碳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性质。
- 学会有机反应的基本类型和机理。
#### 内容安排1. 引入阶段:介绍有机化学的发展历史和应用前景。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课程目录与教学计划表
教材课本目录是一本书的纲领,是教与学的路线图。
不管是做教学计划、实施教学活动,还是做复习安排、工作总结,都离不开目录。
目录是一本书的知识框架,要做到心中有书、胸有成竹,就从目录开始吧!
课程目录教学计划、进度、课时安排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第二节燃烧热能源
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
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第三节化学平衡
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
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
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
第一节原电池
第二节化学电源
第三节电解池
第四节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附录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20℃)总复习。